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案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成正比例的量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 用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
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
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
出成正比例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前置作业预习新课《成正比例的量》,知道怎样才能成正比例
预设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正策略一.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1.认识实验器材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我们一起去
实验室瞧瞧吧!【课件出示:实验桌和实验器材。】【2】提问:实验桌上有什么呢?
【3】学生汇报:【6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1把尺子。1桶水。还有一张实验报告单。】
【4】出示实验报告单:
5】引导观察:从这张实验报告单里,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实验录像引入,很快将学生带进新的探索过程中。
2.观察实验
【1】观看课件:水的高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看同学做实验的情况,注意记录每一个玻璃杯中水的高度。
【2】汇报记录,教师完成统计表
二.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1.观察变量
【1】根据上面统计表,小组讨论:它有哪几种量呢?体积和高度这两种量有变化吗?
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汇报:水的体积增加,高度也相应增加。水的体积减少,高度会相应降低。
2.引导研究定量
【1】思考:看着统计表的这两种量,你还能想到什么?
【2】出示水的体积与高度的统计表学生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观察报告单,说说发现了什么?
观看课件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3】提问:每个水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底面积,并填在数学书第39页统计表中。
【4】汇报:每个水柱底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算式。
【5】介绍:体积和高度的比值,是底面积。在这里,底面积相同,数学上叫做“一定”。【板书:【一定】】
3.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1】再次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现在统计表中有哪几种量?
哪种是变化的量,哪种是不变的量?
体积和高度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
【2】汇报明确:体积和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体积增加,高度随着增加;体积减少,高度随着减少。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3】质疑:具有是你们说的这些特征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量呢?请到数学书第39页去寻找答案吧。【4】学生自学。
【5】汇报交流:水的体积和高度有什么关系?水的体积和高度叫做什么量?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课题】
5.教学字母关系式
【1】讲述:如果表中第一种变化的量用x表示,第二种变化的量用y表示,不变的量【即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
【2】学生试列:= k(一定)
【3】全班交流: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小结:两种量要有关联。
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随着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随着减少。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评析: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
三.引导举例,强化认识
1.举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1】学生自由举例。
【2】预设: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长方形的宽,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出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统计表
提问:如果有上面这样一种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吗?
思考:刚才这句话怎样说才准确呢?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自学教材
学生小结正比例的量
小结本科的过程
学生举例
2.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
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
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只
有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
评析:学生举成正比例的量的生活实例时,容易在表述
中出错,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举例提示,让学生强化
对概念的认识,感受到学习知识需要严谨的态度。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出示数学书练习七第1题。
五.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课堂练习
作
业
设
计
1.出示数学书练习七第1题。
板书设计教
后
感
受
教师
流程:完成情况【好】
心情:好【】一般
【√】坏【】
学生
情绪:高【】一般
【√】低【】
参与面:估计
【 92 】%
教
后
感
想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三】.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按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要行驶7.5小时;实际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这样行驶完全程要几小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然后指名反馈。同桌学生讨论各个算式。师生集体讨论。
2.在含有铅375克和锡237克的合金中,增加铅多少克,可使铅与锡的比为5:3?
二.拓展练习
1.4人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最后由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学以致用。
作业练习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选择练习
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
作业设计【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二】.如果,和成【】比例,则∶=【】∶【】
板书设计教
后
感
受
教师
流程:完成情况【好】
心情:好【】一般
【√】坏【】
学生
情绪:高【】一般
【√】低【】
参与面:估计
【 92 】%
教
后
感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