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组织行为学考试内容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型:1、选择题25题/25分2、名词解释3、简答题4、案例分析40分一、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2、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的价值观、对员工的看法等方面的不同划分,存在以下三种管理模式:①最大利润管理模式(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价值观是利己主义、适者生存、个人奋斗、竞争等)②委托管理模式(企业员工既被看做手段,也被看做目的)③生活质量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强调了人本主义的倾向和利益共享,每个员工的尊严和价值观都得到承认)3、“大五”人格:(1)外向与内向(2)情绪适应性是指情绪的稳定程度(3)易相处性(4)谨慎程度这一性格特征,也有两个对立的方面(5)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性格特征4、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阿德佛的ERG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注意:公平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期望理论是弗隆提出的。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也就是五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过程型激励理论:(1)目标设置理论(2)期望理论(3)公平理论7、群体的分类:(1)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和组织结构确定的,而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结构,不是有组织确定的。
)再进一步细分,正式群体可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非正式群体又可分为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2)按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发展的水平划分,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体和集体(集合体)(3)按群体的开放程度划分,可以把群体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4)按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
(5)按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6)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①外貌(仪态优雅、举止风度)②人格品质③相似性④互补性⑤邻近⑥障碍9、群际关系是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群体2.沟通3.领导力4.态度5.价值观二、简答题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1一、名词解释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
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适合的职业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
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一、名词解释1.社会惰化2.合作3.管理幅度4.群体思维5.群体规范二、简答题1.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2.简述麦克莱兰需要理论3.简述管理方格4.简述大五人格模型的五个维度三、分析说明题1.克里斯玛型领导风格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试用相关领导理论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绪论一、单选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A.里基.W格里芬B.陈国权C.泰勒D.梅奥2.()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A.陈国权B.关培兰C.罗伯特.维卡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3.()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立或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A.个体心理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群体行为4.()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A.社会学B.政治学C/心理学D.人类学5.()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大教学论》D.《管理心理学》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心理学年鉴》D.《管理心理学》7.()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A.里基.W格里芬B.莱维持C.泰勒D.梅奥8.()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分析法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行为D.领导行为E.生物行为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格里芬B.莱维特C.泰勒D.梅奥E.韦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人”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A.证明自身实力B.获得经济报酬B.实现社会价值D.打发空闲时间2.“经济人”假设是以()为基础的。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浪费主义哲学C.享乐主义哲学D.虚无主义哲学3. “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为中心。
A.人B.物C.执行力D.行为4.“社会人”假设主张的管理方式是()A.服从管理B.相互参与C.参与管理D.共同管理5.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属于()的观点。
组织行为学4
第六章组织行为一、选择题1、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A )。
A.分化-整合组织结构B.项目组织设计C.距阵式组织设计D.自由型组织结构2、工作要求与控制能力的关系形成四种格局,其中压力最大的一种是(A )。
A.高要求低控制B.高要求高控制C.低要求低控制D.低要求高控制3、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ABCDE )。
A.价值观念B.组织信念C.组织目标D.规章制度 E.职业道德4、“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B )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5、下面哪些是组织环境的特性?(ABCD )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E.局域性6、组织变革大致涉及(ABCD )A.组织的人员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环境E.组织的成员7、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ABCDE )A.观念B.习惯C.经济D.地位E.社会8、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AB )。
A.权利均等B.正视问题C.决策果断D.质询精神E.勇于进取9、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ABCD )。
A.敏感性训练B.调查反馈C.过程咨询D.团队建设E.工作设计二、名词解释1.组织: 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组织设计: 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组织设计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
3.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4.工作压力: 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5.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6.组织环境: 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一、名词解释(5×2分=10分)【5/14】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3、组织: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4、营利组织:以营利为目标的开放系统。
5、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自觉。
6、冒险转移:群体决策的冒险水平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这种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增加的现象就是冒险转移。
7、终极价值观: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
8、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个体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9、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10、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它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进行运转、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
11、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对个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束缚力。
12、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13、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愿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行为。
14、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五、简答题(4×5分=20分)(4/10)1、解释冒险转移现象原因的假设。
(1)责任分摊的假设;(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4)效用改变的假设;(5)“文化放大”假设。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2)外部的威胁;(3)群体规模;(4)奖酬体制;(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关系;(7)群体的绩效;(8)领导作风,3、群体对个体有何作用?P149(1)群体可以为个人提供安全感;(2)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友谊和情感需要;(3)群体给个人提供了称赞和认可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4)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任务。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观察法和调查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观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后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1、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2、挫折:由于某些主观成分的原因遇到验证以克服的困难,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状态就叫“挫折”3、强化: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4、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5、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2、动机:是指引发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切的情感,它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定性特征。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的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
5、群体:群体是指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6、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活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二单选1、里程碑(霍桑试验)2、心理倾向(气质)3、威胁(消极强化)4、奖风扇(没有做到个人所需)5、正式群体6、团队型7、信任态度(协商式)8、帮助领导(分化整合组织)9、组织类型10、学习型组织,特性(分工竞争)三、判断5.10对,剩下全错四:简答题1、非正视沟通的优点是什么?答:是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速度快,而且由于在这种沟通中容易表露思想、情绪和动机,因而能够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2、影响团队成功的六个因素答:1、有一个负责人2一个强有力的创新者3心智要有较好的分布4个性的分布应当能覆盖囧啊多的团队角色。
5团队中成员的个性特征与他们的责任之间要有较好的匹配6对团队角色不均衡问题的识别以及调整团队的能力。
3、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答:尊重原则、真诚原则、宽容原则、互利合作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改善:1多聆听别人说话,少表现自己2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3尽量微笑待人4学会赞赏别人5关心别人的困难6记住别人的名字。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工作压力?答:1正式压力2探求压力来源,进行压力管理3学会幽默应付5、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有哪些?答: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绪和情感6、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应如何对待?答:1)特征:自发性、成员的交叉性、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组织行为学题库
组织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能力3.学习4.行为塑造5.组织行为学校正6.价值观7.工作满意度8.工作参与9.组织承诺10.认知失调11.组织公民行为12.人格13.控制点14.马基雅维利主义15.自我监控16.A型人格17情绪18.情绪表达19.情绪智力20.决策21.动机22.人际冲突23.归因理论24.基本归因错误25.自我服务偏见26.选择性知觉27.晕轮效应28.自我实现预言29.需要层次理论30.双因素理论31.自我效能感32.巅峰体验33.分配公平34.程序公平35.参与管理36.质量圈37.非正式群体38.角色冲突39.心理契约40.参照性群体41.从众42.群体内聚力43.协同效应44.社会促进效应45.群体思维46.群体偏移47.头脑风暴48.虚拟团队49.情境领导50.信任51.变革型领导52.愿景领导53.自我领导54.道德领导55.法定性权力56.权术57.印象管理58.工作专门化59.命令链60.官僚结构61.矩阵结构62.流程再造63.工作轮换64.工作扩大化65.工作丰富化66.弹性时间制67.工作分担68.关键事件法69.组织文化70.核心价值观71.社会化72.组织变革73.组织发展74.学习型组织75.压力二、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主要职能。
2.管理者为了成功实现目标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3.试比较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
4.试比较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描述典型的组织行为学校正应包含的五个步骤。
6.试分析人格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哪些?7.简述大五模型的主要内容。
8.试描述A型人格的基本行为表现。
9.描述人们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常走的捷径。
10.试比较X理论和Y理论。
11.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管理的启示。
12.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管理的启示。
13.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管理的启示。
14.简述目标管理与目标设置理论的联系。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题库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群体:5.气质: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 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这些群体的管理?8.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是什么?9. 分析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什么?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 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 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 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知觉: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沟通: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4.群体: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也就是说,群体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相互制约;(2)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气质: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名词解释16、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和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17、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18、决策效能指对一个组织领导效率、直接效果以及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
19、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内外向性等方面的一种受先天遗传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0、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和支持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或能力。
16、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是指人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
17、领导效能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职位上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
即运用各种领导手段,实施领导活动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18、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19、组织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组织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20、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的结构、正式的渠道体系、分工、协调、控制、权利与责任进行评估和选择,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6、集权是指决策权一定程度的集中在组织系统中的较高层次的管理者手中。
17、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是对感觉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8、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心理面貌的特征。
19、工作设计是在工作分析的信息基础上,研究和分析工作如何做,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意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0、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简答题2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怎样理解它的含义?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环境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者的行为,以及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本身,以理解、解释、预测这些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改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 单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由以下因素构成【认知,意向,情感】。 2.下列哪些群体成员的性格特质会对群体生产率,群体士气和群体凝聚 力有积极的影响【善于社交,独立性强,自我依赖】。 3.组织行为学认为,处理冲突的主要行为意向有【竞争,协作,回避, 迁就,折衷】。 4.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李维特认为,组织变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组织 结构,技术,人事】 5.以下属于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的是【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开辟新 的市场,提出新战略】 6.激发冲突的技术主要有【引进外人,重新建构组织,运用沟通,任命 一名批评家】 7.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需要应该分为【权利需要,成就需 要,合群需要】 8.美国学者勒温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认为管理变革经历的过程有 【解冻,改变,冻结】 9.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群体的成员资 源,群体的结构,群体的任务】。 10.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沟通划分为【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 书面沟通】 11.影响群体间相互作用的因素有【相互依赖性,时间与目标取向,任 务的不确定性】 12.工作绩效是衡量领导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 领导绩效【人员的满意度,工作的效率,工作的效益,出勤率,人员的 流向】。 13.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考虑到领导者对情景的适应能力,领 导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任务的结构,职位的权利,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 关系】。 14.领导的权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奖惩权,专长权,资源控 制权】。 15.组织内部的个人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可以分为【纵向的变动,横向 的变动,向核心的变动】。 16.组织变革的动力可能来自【劳动力素质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压力, 价值观改变的压力,政府法令政策的改变,知识爆炸的压力】。 17.事业生涯的管理涉及【组织对职工事业生涯的管理,职工的事业生 涯自我管理】。 18.多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的是【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 19.传统组织结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是【韦伯,穆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A.面谈xxB.电话调查xxC.问卷调查xxD.案例研究xx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组织行为学家xx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A.集束式B.流言式C.偶然式D.链式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A.冲突有害无益B.冲突应当避免C.冲突有利无害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13.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的()A.可行性原则B.对比择优原则C.信息健全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xxB.xxxxC.亚当斯D.xx16.根据xx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A. E高×V高=M高B. E高×V低=M高C. E低×V高=M低D. E低×V低=M低17.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理论18.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A.xxB.xxC.xxD.xx19.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传统的表现形式是()A.物质象征B.文字和标识C.仪式D.语言20.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的C因素是指领导者的()A.个人品德B.工作绩效C.决策能力D.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组织行为学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一.名词解释1.组织:是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结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狭义的行为是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二.选择题常考问题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法.P52.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交切的特点,它所研究的四个层次是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P10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过程起始于心理学。
p124.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考虑组织行为学,它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
5.在人类学的各分支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6.人的行为的特点:具有适应性;具有多样性;具有动态性;具有可控性;行为交叉性;P4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有:提高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改进领导行为;进行组织的改革,提高绩效;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
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9.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两重性、应用性。
10.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
11.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应用这两个方面,可以把组织行为学划分为组织行为、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P1412.根据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是自身能力、自身气质、自身价值观、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的函数。
13.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源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14.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三.简单题1.如何正确理解组织的涵义?答:具体地说,对组织的涵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契约个体与组织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包括员工期望组织为自己作些什么,即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以及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即员工对组织的责任。
2、群体凝聚力所谓群体的凝聚力,就是一种吸引群体成员,使得他们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4、冲突所谓冲突是指一方对自己的利益产生了消极影响或者将要产生消极影响的过程。
5、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网络不是在组织中的正式规则要求下建立起来的,而是由人们在彼此交往中自发形成的。
二、简答题1、社会知觉过程的特点1)目前得到最为普遍接受的对知觉过程的解释来自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待人的人认知过程。
2)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尽管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仍然会去倾向于对复杂信息做简化处理,往往会采用省力的方法去感知那些最明显的、对形成印象最必要的信息。
3)知觉者会主动有选择的、有组织地将获取的信息整合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意义的印象。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设法走一些“捷径”。
2、工作压力的来源1)与工作或工作组织有关的因素,如客观的工作环境等;2)与工作中的个体本身有关的因素,如个体对客观工作环境的认知、个体所具备的应对工作环境要求的能力与个性特征、家庭等工作以外的环境。
3、阻碍有效沟通的因素1)来自发送者的障碍2)来自接收者的沟通障碍3)沟通双方的不同背景特征导致的沟通障碍4)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5)沟通中的物理障碍4、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优点:群体决策能够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群体决策能够产生更多的备选方案群体决策能够充分利用群体成员的专长群体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群体决策可以增强决策的可接受性缺点:群体决策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群体决策容易出现偏差群体决策中存在社会抑制作用和社会惰化作用5、组织设计的两大关键任务简单的说,组织设计的两大关键任务就是分工和整合。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经常的本质、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包括两个部分:(1)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2.角色:在一个社会单元中,人们对于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任何时候,员工都会根据自己所在的群体调整他们的角色行为,(或完成任务,或维持群体成员的满意感)。
角色:①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③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3.认知失调: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的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
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一致或不舒服。
换句话说,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4.标杆比较:是从竞争者和非竞争者中寻找导致他们成功的最佳实践。
作为一种监控和管理组织绩效的工具,标杆比较用来确定具体的绩效差距和潜在的需要提高的领域。
5.组织绩效:绩效是从活动中得到的所有结果。
组织绩效是所有组织中所有工作流程和活动的最终累积结果。
6.二、简答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五个层次的需要: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交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a.当一种需要满足时,就不会有激励作用,下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 b.个体需要是逐级上升的,要求管理者激励员工时,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需要层次,并重点满足该层需要。
(2)上诉五种需要划分为高和低两级。
高级需要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
2.路径——目标模型假定同一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1)罗伯特.豪斯——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她们的目标,确保下属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2)领导行为是可接受的:如果下属在某种程度上将领导者的行为视为获得当前满足的源泉或是获得未来满足的手段时(3)领导行为具有激励作用的条件:它使得下属需要的满足取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它提供了获得有效业绩所必需的辅助、指导、支持和奖励(4)四种领导行为①指示性领导者——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与具体指令②支持型领导者——他们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各种需要的关怀③参与型领导者——他们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④成就取向型领导者——他们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20选5)1、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指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一个人的工作不仅包括工作内容本身,还有与同事上司的互动、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达到绩效标准、工作环境等等,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常常是对大量不同工作元素综合概括的结果。
2、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3、群体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互相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
4、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
5、人格人格是个体对他人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一个动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6、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关于判断的最基本的信念,反映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是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
7、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中成员热衷保持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从众压力使得该群体难以批判性地评估那些不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
8、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9、角色知觉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10、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即遵守某种角色要求会使另一种角色要求难以实现。
例如一个人的家庭角色(丈夫)和社会角色(职业经理人)就会有时间分配等问题的冲突。
1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
如从创新冒险、关注细节、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等方面,组织成员共享对本组织、组织开展工作的风格以及组织成员应有的行为方式的理解。
12、组织设计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单选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A.里基.W.格里芬B.陈国权C.泰勒D.梅奥2. ()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A.陈国权B.关培兰C.罗伯特.维卡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3. ()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立或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A.个体心理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群体行为4. ()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A.社会学B.政治学C.心理学D.人类学5. ()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大教学论》D.《管理心理学》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 《心理学年鉴》D. 《管理心理学》7. ()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A.里基.W.格里芬B.莱维持C.泰勒D.梅奥8. ()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分析法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行为D.领导行为E.生物行为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格里芬B.莱维特C.泰勒D. 梅奥E.韦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人”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A.证明自身实力B. 获得经济报酬B.实现社会价值 D.打发空闲时间2.“经济人”假设是以()为基础的。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浪费主义哲学C.享乐主义哲学D.虚无主义哲学3. “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为中心。
A.人B.物C.执行力D.行为4. “社会人”假设主张的管理方式是()A.服从管理B.相互参与C.参与管理D.共同管理5.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属于()的观点。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6.人的行为不包括()A.欲望B.动机C.态度D.心理7.人的心理过程不包括()A.需求B.认识C.情感D,意志二、多项选择题1. X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A.多数人天生就是勤奋的,尽可能多的做些工作B. 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责任C.多数人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统一的D.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E.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属于被管理者2.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 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B.行为源于后天学习C.刺激影响行为D.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E. 可以用公式“刺激一心理一加工3.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有()A. 目的性B.自主性C.社会性D.可塑性E. 持久性4.意志活动的特点有()A.有意识的活动B.有目的的活动C.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D. 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E.内在意识向外部行动的转化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一、单项选择题1. 人的行为是()A.无规律的B.有规律的C. 时而有规律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态度心理结构的三种成分的关系是()A.有机结合B.杂乱无章C.相互斗争D.彼此失衡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不包括()A.挑战性的工作B. 公平的报酬C.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D.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破称为()A.近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5.具有情感和活动都非常缓慢,情感活动单调持久且不易形于外气质的人,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6.下列关于情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情绪是一种短桥的经历B.情绪是自发的C.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D. 情绪会产生生。
7.组织承诺的三因素不包括()A.感情承诺B.效果承诺C.规范承诺D.持续承诺8.关于组织公民行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B. 它的出现与正式的报酬直接相关C.它可以在无形中影响组织的绩效D.它可以促进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二、多项选择题1.人的需要的特点包括()A.多样性B.层次性C.可变性D.社会制的性E.潜在性2.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构成。
A.感觉成分B.知觉或分C.情感成分D.行为意向或分E. 价值成分3. 知觉过程般可以分为()A.观察B.选择C.组织D.解释E.反应4. 关于气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质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B.气质是人天生的C.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D. 气质是一个人自然特征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E.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5.情绪智力的主要表现是()A.自我意识B.自我管理C. 自我激励D.感同身受E.社会技能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群体是由()个体组成。
A.一个或一个以上B.两个或两个以上C、三个或三个以上 D.四个或四个以上2、按照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C.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D.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3.组织的整体战略通常由组织的()制定。
A.基层管理层B.中级管理层C.高级管理层D.管理委员会4.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称为()A.角色认同 B.角色直觉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5.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不包括()A.认同感B.归属感C.充实感D.力量感6. 常用的群体决策方法不包括()A.头脑风暴法B.视频会议法C.德尔菲法D.名义小组法7.非正式群体以()作为判断是非好恶的标准。
A.爱好B.利益C.观点D.感情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与作用划分的类型是()A.积极型B.破坏型C.利益型D. 中间型9.为了寻求友谊、情感,得到社交上的满足,群体成员以亲密的感情为基础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属于非正式群体中的()A.利益型B. 情感型C.爱好型D.信仰型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群体的说法中,止确的是()A.群体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B.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群体成员有着不同的目标D.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E.群体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2. 群体的发展阶段经历了()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化阶段D.执行阶段E.中止阶段3.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有()A. 自然凝聚力B.工作凝聚力C.领导者凝聚力D.情感凝聚力E.道德凝聚力4.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有()A.是自发形成的B.主要依靠兴趣、情感、共同需要等情感因素来维持C.其领导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D.有强有力的群体规范E.具有很强的凝聚力5.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包括()A.弥补正式群体在满足需要上的不足B.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C.可以成为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晴雨表D.不会产生抵触情绪E.不传播小道消息第四章沟通一、单项选择题1.沟通的实质是()A.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B.对信息的准确把握C. 使组织群体上下一致、齐心合力D.信息传递和被理解的过程2.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传递B.背景C.通道D.反馈3. 信息由组织中的高层结构向低层结构层层传递是()A. 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水平沟通D.斜向沟通4. 链式沟通网络是一种()网络。
A.直线B.波浪线C.抛物线D.汇集点5.演讲、会谈、讨论、电话联系等方式属于()沟通。
A. 口头B.书面C.表情言语D. 无声言语6, 社会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包括()A.风俗习惯B.道德规范C.宗教规范D.文化优越7.关于语言差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和思想的产物B.不同文化背最对使用语言的方式并无太人影响C. 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殊的文化背景D.只有把相应的文化背最情系融入所说的言语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8.基于跨文化沟通的角度,非语言沟通的类型不包括()A. 身体语B. 手势语C.空间语D.时间语9. 通过自身的学习,发现文化差异中的精华部分,将两种或者多种不同文化有机融合在起,被称为()A. 认识文化差异B.认同文化差异C.融合文化差异D.升华文化差异二、多项选择题1.沟通的功能有()A.传递信息B.人际交往C.推进了解D.控制行为E.帮助决策2.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特点有()A.灵活性B.随意性C.偶然性D.明确性E.松散性3.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沟通时可能会遇到些障碍,主要体现在()A.文化差异B.民族文化优越感C.宗教差异D.语言差异E.非语言差异4. 下列关于民族文化优越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民族文化优越感就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比他人的民族文化更加优越B.民族文化优越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见C. 民族文化优越感产生的偏见建立在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上D. 民族文化优越感会使沟通充满干扰E.民族文化优越感属于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之一6.跨文化沟通的策略包括()A.认识文化差异B.认同文化差异C.融合文化差异D.加强跨文化培训E.换位思考第五章团队一、单项选择题1.团队是由()的个体相互作用和协作的小单位.A.两个或两个以上B.三个或三个以上C.四个或四个以上D.五个或五个以上2.团队的核心资源是()A.人力资源B.高级管路C.基层管理D.中层管理3.团队规范一般来说是以()为核心的。
A.目标B.原则C.任务D.结果4.下列关于组建期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团队的目的、结构不确定B.团队的领导不确定C.团队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D.团队内部冲突加剧5.下列关于激荡期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组建阶段后,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B.团队内部冲突加剧C.抗拒、较劲、嫉妒是常有的现象D.团队逐渐走向规范6.团队内部的制度体系一般不包括()A.人事制度B.考评制度C.娱乐制度D.奖惩制度7.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是()A.情绪认同B. 共生效应C.心理相容D.共同的信念二、多项选择题人见工麦思1.下列关于团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B.团队的规模可大可小C.一般团队规模都低于15人D. 团队人员有规律地相互接触E.团队人员共享绩效目标2.团队工作是建立在()基础上的工作形式。
A.组织B.信任C.责任D.情感E.兴趣3.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包括()4. 组建期B.修复期手容C.激荡期 D.规范期E.活力期4.关于规范期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团队逐渐走向规范B.团队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道式C.团队会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D.团队成员对新的技术、制度也逐步熟悉和适应E.团队与环境的关系逐渐理顺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冲突的主体不包括()A.组织B.个人C.资源D.群体2.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是()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 程序冲突3.发生在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冲突是()A. 组织间冲突B.群体间冲突C.人际冲突D.个体内部冲突4.最重要的个人因素是个人的价值系统()A. 个性特征B.人格魅力C.人生价值D.人生追求5.()是处理冲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