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下第六单元数的运算导学案
数的运算导学目标:1.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计算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完成计算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难点: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
导学准备:小黑板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1.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师:“整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学生回答时,可以举例说明各种运算的意义。
(出示小黑板,在小组内完成问题)①“为什么说整数的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②“为什么说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③“加法与减法有什么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④“加法与乘法有什么联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⑤“乘法与除法有什么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指名分别说出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说一说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联系。
然后与整数四则运算进行比较。
(三)复习四则运算的法则l,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答)①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②整数加、减法数值对齐后。
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③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后,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④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后,是什么样的数进行加、减?2,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小数乘法和除法。
指名分别说一说整数、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各是怎样的:教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只是在计算小数乘、除时,需要根据参加运算的数的小数位数来确定计算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可编辑第1课时认识负数教材P2—4例1、例2及“做一做。
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既不是正研究目标数也不是负数,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研究重难点难点:对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理解。
小提示及导学流程笔记为了表示【前置性研究】(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两种相反意义的分,平局记分。
将每次的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在计分表上。
量,如零次数上温度和得分甲零下温乙度、收入(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与支出的表示出来。
等,需求①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用两种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数。
一种③XXX爸爸经商,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是我们以【自力自主学】前学过的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数,如3、自学例1,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500、城市4.7,这些数是正最高气温℃数;另外一最低气温℃2、自学例2,斟酌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上面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种是在这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些数的前3、认识正、负数。
面添上负在2000.00的前面写上“+”表示存入2000元,也可以省略“+”不写;在500.00的前面添上“-”,“-500.00”表示支出500元。
号“-”的数,如-3、4、负数该怎么读呢?试着读一读:-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
精品研究内容可编辑-3读作:-0.71读作:-10%读作:5、进一步认识“”。
(1)观察温度计,交流温度计上的正负数与表示的实际意义。
想一想: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也没有?“”是正数,还是负数呢?4、数的重新分类。
数可以分红正数、和。
5、负数的历史。
阅读教材P4的“你晓得吗?”,谈谈负数的睁开进程及故国在负数睁开史上所做出的卓着贡献。
【合作互助学】小组研讨:(1)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2)负数的前面有“-”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展示指导学】交流解惑:(1)某天丹江口市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1℃,此日的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3)是正数还是负数?(4)甲冷库的温度为-8℃,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评价提升学】1、我会填空。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
小学数学导学案模板一、导言导学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本模板将为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二、学习目标本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与课程目标一致,明确而具体。
例如,学习目标是“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内容及问题情境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购物所需的金额。
四、学习过程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和时间安排。
例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加减法练习题。
五、学习反馈及调整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问题或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估他们在加减法运算上的进步。
六、学习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标准。
例如,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练习题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学习拓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额外的资料或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加减法练习题或阅读材料。
八、结语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在使用本模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了解X概念,学会X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
学习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应用场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下第六单元常见的量导学案
常见的量导学目标1.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准确把握每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量的计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学重难点准确把握每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量的计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预习学案多媒体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复习各种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各自的进率。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复习。
举例说说什么叫相邻单位?以上三种单位的进率有什么规律?导学案看教材87页三种量的图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说说各表示什么?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进率。
常用的重单位有哪些?填写教材118页的表。
说说它们的进率关系。
练习:6000千克=()吨 2千克=()克2.时间单位的复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时间单位。
分、时、秒、月、日、年、世纪填写教材120页的时间单位表。
说说各自的进率。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3.名数的改写复习举例说说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看书自学有关内容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1.4650m=()km 52公顷=()平方米3m3=()dm3=()cm3 6.3kg=()g2.4时=()时=()分 9元4角=()元2.李老师计划每周至少锻炼4小时,每天从16:00——17:20是他锻炼身体的时间,他能完成计划吗?课外拓展:用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体积是1m3的大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一个挨一个的排成一行,长多少千米?板书设计常见的量长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体积质量克千克吨时间秒分时年月日世纪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升毫升导学反思。
人教版2020年小升初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四单元【比例】1导学案
2020年小升初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导学案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做比?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你会分类么?试一试,能不能把下面几个比按照比值的不同分分类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3 4.5:2.710:6180:44:610:2二、自主探究(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即::=;:=小组讨论:根据求出的比值,和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60∶40像这样由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2.在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3.判断: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4.比较: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三、课堂达标1.2.3.判断:①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②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③8:2和1:4能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用字母表示。
2.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什么叫比例?请你写出一个比例。
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41页并完成下面的部分。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写出下面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想一想: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和什么有关?怎样记住它们?(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计算上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吗?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1.独立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减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降低。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
(1)课堂氛围沉闷。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2)缺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能没有结合实际例子,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2)缺乏概念辨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辨析,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对应。
-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
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
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对于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对“总有”和“至少”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
“鸽巢问题”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教学策略及方法:教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设疑激趣法、枚举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导学过程:1、游戏:各组拿出三张凳子,不要连在一起,互相隔开较远的距离。
然后每组四个同学,都坐在这三张凳子上,看看有什么规律?规律: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节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答案:解:设8小时可以耕地x公顷。
1.2/2=x/8x=4.8答:8小时可以耕地4.8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套。
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答案:解:设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x=10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需要10天。
3.(2018·浙江宁波海曙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以给多少个人喝呢?答案:解:设可以给x个人喝。
720/6=1320/xx=11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过程。
4.探究新知。
(1)题目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新授
课时 1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认识数轴,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 2、能够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 力。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 0,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过程
学
案
导案
预学 合 作 探 究
学习目标
2、经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习过程
学
案
导案
1、什么是体积?
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预学
3、怎样计算圆的面积? 4、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3、怎样比较负数的大小?
4、能得出什么结论?
1、教学例 3。
(1)以大树为起点,向东走 1M、2M、3M、
4M,怎样画线表示?起点用什么数表示?
(2)向西走 1M、2M…又怎样表示呢?请汇
报。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正数在 0 的哪个方向?负数在 0 的哪个 师画出数轴,请学生将数填写
方向?
在上面。
3、-1.5 怎样表示?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圆锥的体积(P25-27 页),练习四 3-5 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学习目标
2、经历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十一》精讲习题【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十一》精讲习题【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十一,课本第63——64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练习中典型习题的指导学习,理解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练习中典型习题的指导学习,理解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导学过程:
一、典型习题精讲1。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
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5周要用多少时间?
2.核对答案。
3.答疑,做重点知识点讲解。
记好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关键。
二、典型习题精讲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单元负数第⼀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正数、负数表⽰⽣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的意思⼀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3℃表⽰;②它们表⽰的意义相反;(2)0℃表⽰什么意思?0℃表⽰淡⽔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0℃⾼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的语⾔描述⼀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分类吗?3.做⼀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球表⾯⽩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的海拔⾼度为0⽶,珠穆朗玛峰⽐海平⾯⾼8844.43⽶,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约⽐海平⾯低155⽶,它的海拔⾼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单元负数第⼆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正负数的⽅法,学会⽤正负数表⽰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填⼀填。
(1)⼀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上车,记作()⼈;7⼈下车,记作()⼈。
(2)阳光⼩学今年招收新⽣300⼈,记作+300⼈,那么-420⼈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 式与方程|人教新课标
解:设儿子现在是x岁,则8年后父亲是(53-x+8)岁。
53-x+8=(x+8)×2
53-x+8=2x+16
3x=61-16
x=15
53-15=38(岁)
答:父亲现在的年龄是38岁,儿子现在的年龄是15岁。
6.一个饲养场共养鸡和鸭1500只,养鸡只数的 比养鸭只数的40%少15只,这个饲养场养鸡和鸭各多少只?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复习“式与方程”的有关知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师:我们都学过用字母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常见的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预设:
生1: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难点:准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化解措施
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典例解析
一、导入。
1.提供素材。
某希望小学位于云南省永平县厂街彝族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s千米,距离县城(2s+6)千米。现有教师34人,其中男教师有x人,女教师有16人。该校一共有小学六个年级,每个年级a个班,共计12个班,在校学生有(15x+30)人。该校在校园内建造了一片梯形小绿化带,上底a米,下底b米,高h米,这条小绿化带为学校增添了不少生机。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学校的介绍,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同步出现相关的数据)
2.组织学生将上述数据进行分类。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20页)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共120页)目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第4课时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第5课时第6课时第1单元达标测评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1)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2)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第2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4课时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1)第6课时解决问题(2)第7课时解决问题(3)第8课时解决问题(4)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第4单元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第3课时比的应用第4单元综合实力评价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13 + 13 + 13 +1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1.看图填空。
(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 ()= ()×()=()(2)()+ ()+ ()+()= ()×()=()我发现:(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2)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改写成()算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师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
教师: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课时导学案
米村镇方山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时导学案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主题:负数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米学勤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课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
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3、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和分数,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
理解负数的含义。
【难点】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资源与建议(补充加入。
)评价任务1.通过课本4页做一做1.2题,练习一1题检测目标一的完成情况。
2.通过目标检测2、6题检测目标一的完成情况。
相谈感想。
教后反思:米村镇方山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时导学案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主题:负数用数轴表示正负数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米学勤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以谁作单位1的量。
(1)三好学生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2)台湾岛面积是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几?(3)已生产的水泥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二)、新授。
1、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1)读题。
(2)怎样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这句话?(3)画出线段图。
(4)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5)、将题目中的改成12%该怎样解答呢?(6)、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一致的。
(7)、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A: 140012%=168(册) 168+1400=1568(册)B: 1400(1+12%)=1400112%=1568(册)2、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题(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生活与百分数导学案第【2】篇〗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负数的初步认识项目 内 容1.在下列生活现象中填出相反的情况。
(1)六(1)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 )2人。
(2)张阿姨做生意,2月份( )1500元,3月份亏损200元。
2.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16℃用16℃表示,零下16℃用( )表示。
3.认识正、负数。
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有2000、-500这两个数据,它们分别表示( )、( )。
4.正、负数的读、写。
-38读作( ) +6.3读作(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 );+16,+20,38,+6.3,…这样的数叫做( )。
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 ),但是“-”( )省去。
6.(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6 1.5+27 0 -5.2 -34 +328.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 。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m 。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1)转走(2)盈利 2.-16℃3.存入2000元支出500元4.负八分之三正六点三5.负数正数省略不能6.0+327.正数:1.5 +27负数:-6 -5.2 -348.8844.43 -1552 负数的大小比较项目内容1.+2.1读作( ) -6读作( )2.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3.在直线上,以0为分界线,右边的数是( ),左边的数是(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 )上的点来表示。
4.比较数的大小。
下面是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情况,请你比较它们的大小。
-8( )-6( )-4( )-3( )-2( )0( )2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直线上可以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0右边的数是( )数,左边的数是( )数。
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课题: 解比例
课题: 比和比例复习课
课题: 成正比例的量
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课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1)
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练习(3)
导学目标: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备注:导学重难点: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课前准备:小黑板
导学过程:一、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一种圆珠笔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说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3)每组等式说明了什么?
(4)两种相关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中:
(1)当速度一定,时间、路程成什么比例?
(2)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4.修一条路,已修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二、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三、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x的比.
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比例尺
备注: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导学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设未知
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一、导入。
二、预习学案
(一)填空.
1千米=()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厘米=()毫米
30米=()厘米 300厘米=()分米
15千米=()厘米 40毫米=()厘米
(二)解比例. 10:X===1:500000
三、导学案
谈话导入:(出示准备好的地图、平面图)同学们请看,这些分别是祖国地图、我省地
图.在绘制这些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
图纸上.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
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
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一)通过观察教材48页图
课题: 用比例尺计算及画平面图
课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题: 自行车里的数学
课题: 《比例》自测题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抽屉原理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一
课题:抽屉原理练习二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三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