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 整理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归纳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归纳
概述:
本文档旨在对小学科学教材的教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科学知识。
一、引入教法:
1. 创设情境:
- 通过引入相关实例、问题或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研究积极性。
-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连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2. 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形成好奇心和思考的惯。
- 鼓励学生提问,促进思维发展和知识探索。
二、实践教法:
1. 实验探究:
-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 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实验、总结,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2. 观察描述:
- 强调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培养细致观察力。
- 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细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培养科学表达能力。
三、深化教法:
1. 跨学科融合:
- 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进行有机整合。
- 通过多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创设情景:
-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提高研究主动性和趣味性。
- 结合场景、模型、游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研究的能力。
结论:
通过合理运用引入、实践和深化教法,教师可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
这些教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
学精神和综合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注意:
本文归纳的教法仅供参考,请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教材教法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材教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面已经学习的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其中频数、频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在这个基础上对总体情况进行推理。
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时,步骤比较多,分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整理的过程一定要认真细心,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合作。
二、教法建议
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动手操作,以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归纳为主,在形象的背景下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本节课在“发散”的同时注重了“聚”。
一是在教学进行数据频率分布的五个步骤时,进行了“聚”(方法小结);二是在进行“形形色色的直方图”练习时进行了“聚”;三是课堂练习之后的小结更是注重了“聚”,让学生明白:生活是美好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聚”的好处在于有助于为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学习经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实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另外,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主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祖国的下一代。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篇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过关总复习资料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新课标一)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6、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7、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8、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9、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1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3、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材教法
1.身边的材料教材教法一、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设计了3个活动。
其中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常见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生活中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可以制成多种物品。
活动2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了解某些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体会技术的重要性。
活动3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方法来判断教室或家中常见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在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身边物品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
其中,活动2和活动3中对材料的区分和辨别是本课的重点。
二、教学建议教学活动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课堂导入和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
活动1: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活动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建议4人为一组。
每组探究一套材料,要注意探究材料的选取,要体现材料的不同,让学生从中能感受到材料的区别和进行分类。
此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这些物品分别用什么材料制成?”和“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第二阶段:“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观察,辨认其中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然后,再认识材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制成物品的材料,给这些物品分类,并写出分类物品的材料名称。
在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品,发现并讨论物品往往不是由单一的材料制成的,而是由几种材料制成。
并联系材料的特点和性质,说说使用这些制作物品某部分的好处。
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第一阶段是认识区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在进行活动前,先要准备各种的材料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然后可以让学生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这里学生一般都会说出天然材料的来源,而不一定说得出人造材料的来源。
然后,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不同类型材料的来源方式,让学生比较讨论,引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进行区分。
教师教材教法总结
教师教材教法总结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作为教师,掌握科学的教材教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教师教材的选择、教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教材的选择教师选择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相关教材。
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法,教师需要选择与学科相关的权威教材,确保学生能够获取准确的知识。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特点选择教材。
教材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师还需关注教材的时效性和多样性。
教材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丰富多样的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教材的分析教师在使用教材前应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
首先,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结构和重点内容。
通过分析教材的结构,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进度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其次,教师要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能够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教材教法的整合教材和教法是相辅相成的,教材是教法的依托,教法是教材的体现。
好的教材需要与科学的教法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教材教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编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从易到难编排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和演示等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教材教法整理
一、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4、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分离)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谋篇?????? 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 、说明文、论说文?。
12、小说的三要素是是?人物、情节、环境。
13、“新课程”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14、情境教学法是江苏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教学方法。
李吉林提出了以情境为核心的四环节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情感15、1904年颁布并推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我国现代“学科”含义上的语文教育正式成立。
16、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17、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20、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22、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2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24、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25、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教师教材教法知识点总结
教师教材教法知识点总结教材教法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教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教材教法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
一、教材的选择1. 教材的种类教材种类包括课本、参考书和教学辅助材料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以达到教学效果。
2. 教材的质量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重视教材的编写者、出版社、版本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教材的准确性、权威性和适用性。
3. 教材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材的更新也是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准确和新颖。
二、教学方法1.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示范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包括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当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评价1.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考试评价、作业评价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成果的反馈教师要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好地得到巩固和提升。
教材教法总结
教材教法总结教材教法总结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材教法进行总结,从教材的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教材选择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目标,能够全面系统地覆盖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其次,教材要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能够反映时事热点和社会发展趋势;最后,教材要有足够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二、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策略方面,首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要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教育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要重视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在教学手段方面,首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在教学评价方面,首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最后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如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口头评价等,使评价更加准确、全面。
总之,教材教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教材选择方面,要注重内容全面、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策略方面,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以及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教材教法(自己整理)
高中数学教材教法1、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2、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3、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能力。
4、传统数学教学理念:(一)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二)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三)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四)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
5、新课程教学理念:(一)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三)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教学;(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
6、素质教育:利用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
7、素质教育体现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特征:(一)全体性和全面性;(二)主体性和主动性;(三)发展性和创造性。
8、数学素质的四个层面:(一)知识观念层面;(二)创造能力层面;(三)思想品质层面;(四)科学语言层面。
9、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二)充分体现主题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四)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促进数学意识形成。
10、学法指导可以从基本方法层面、思维方法层面、问题解决层面展开。
11、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现代建构主义的先驱,前者创立发生认识论,后者提出最近发展区和内化的概念。
12、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是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后者是指在别人(老师)的帮助下或通过与同伴交流合作完成的。
13、内化:分为社会经验的内化和语言的内化。
教材教法知识点总结
教材教法知识点总结教材教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规律和方式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材教法知识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教材教法知识点的总结:一、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
2. 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要注重整体性,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之间的统一。
3. 突出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教学设计要突出灵活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
4. 注重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要注重系统性,要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如何做好教材的整理和归纳
如何做好教材的整理和归纳教材的整理和归纳是每位老师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因为合理的整理和归纳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如何做到合理的整理和归纳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分享。
一、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在想要整理和归纳教材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每本教材都是有模块或者章节的,我们需要对每个模块或者章节进行细致的阅读和理解。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教课前没有仔细地看一遍教材,结果发现上课内容可能与教材不太一样,或者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
因此,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是做好教材归纳的第一步。
二、重点突出秉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精神,我们需要将内容进行归类。
对于一些主题、重要概念、关键知识点等,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标记和整理。
笔者建议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标记,按照季节、章节来标注,更好地帮助我们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
三、有计划地整理整理后的内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笔记,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整理归纳。
例如:按照主题、周期、教学阶段等不同的维度去整理归纳。
再比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整理。
对于所教授的重点难点、需要特殊加强的内容,需要做到专门整理,做到重点呈现,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同时,要保持整理的有规律性,并制定计划,把握好整理的步骤,时间,方向等重点,提高效率,并快速熟悉教材的难点疑点。
四、多角度综合理解只有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整理和归纳。
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内容,增强自己在教学上的底蕴。
在不同的教学场合中,教师还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为学生呈现教材(当然不一定是笔记)。
例如,有的学生更偏向于膜拜教材,实时反馈,有的学生更喜欢课堂授课时学习,还有的学生喜欢课下自主学习。
只有理解好这些,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持续更新教材内容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的,所以教师需要定期检查教材,更新教材知识点,并结合自身比较擅长的领域,不断扩充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归纳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归纳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汇编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幼儿园音乐教材教法归纳
幼儿园音乐教材教法归纳
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音乐教材和教
法的选择对幼儿的音乐素养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幼儿园
音乐教材和教法的归纳总结:
教材选择
1. 多样性:幼儿园音乐教材应包含多样的音乐体裁和风格,例
如童谣、儿歌、民族音乐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和接
触不同文化。
2. 简单易学: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应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
水平和兴趣爱好。
同时,音乐教材应能够让幼儿容易跟随和模仿。
3. 互动性:教材应包含互动的活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参与其中。
这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法运用
1.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常用方法。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以愉快的方式参与音乐研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视听结合:音乐教学中应结合视觉和听觉的元素。
例如,通过展示图片、使用乐器、观看音乐表演等方式,让幼儿以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
3. 循序渐进:音乐教学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进行,以确保幼儿能够逐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孩子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以上是对幼儿园音乐教材教法的归纳总结。
通过选择多样性的教材和使用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材教法必考知识汇总
教材教法必考知识汇总
教材教法必考知识汇总如下:
1. 教材编写原则: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分类递进、因材施教等原则。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和分类,以及如何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等,同时了解如何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 教学评价与评估: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并了解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5. 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的设计,并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6. 学习理论与学生发展: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
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并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差异性,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指导。
7.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各种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
8. 多元智能理论: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包括不同类型的智能及其教学应用,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9. 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电子教具、在线学习平台等的应用。
10. 教学伦理与师德: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中学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中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质量和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为了保证中学数学的教育质量,需要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进行整理和优化。
本文将从数学教材的编写、教法的实施和教师教学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材的编写1. 教材选用原则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
因此,在编写中学数学教材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的选用应该兼顾教学和学习的需求,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对教材内容的选取应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2. 教材的内容设计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应该围绕着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展开,注重知识点和方法的讲解和实践应用。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顺序性,教材的知识点应该分门别类,有层次感,避免碎片化的呈现。
同时,在知识点的安排中,应注意顺序性,前面的知识点应为后面的知识点奠定基础。
(2)注重方法的讲解和实践应用。
数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不仅要讲解知识点,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符合学生一般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细节的把握。
数学学科是一门细节决定成败的学科,教材编写时,应注意细节的把握,尤其是在习题的设计上。
习题的难易程度应该逐渐增加,不宜跳跃式地呈现。
二、数学教学方法的实施数学教材的编写只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部分,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师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1. 任务导向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可操作性。
在任务导向教学法中,学生必须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学习知识,学生应该承担主动学习的角色,教师则扮演指导的角色。
在数学教学中,任务导向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3篇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第一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中学数学是我国中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学数学过程中,教材和教法都是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整理的相关问题。
一、中学数学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必须要科学地运用教材。
那么,怎样科学地运用教材呢?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规划教材中学数学是一个内容丰富、难度递增的课程,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我们需要制定教材规划。
教材规划应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既要考虑知识点的延续性,也要考虑知识点的难度分配合理性。
同时,在制定教材规划的时候,也要注意时时检查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繁多,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教授音乐课程。
例如,铅笔画、计算机绘图、举例等各种方式都是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的有效途径。
3.注重教材知识点的串联中学数学教材知识点紧密相连,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串联,把已学过的知识点和现在所学的知识点相连接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深深地相互影响。
二、中学数学教法除了教材的合理规划外,教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中学数学的教法,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1. 提问式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提问式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方法。
通过询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有些问题是根据学生的口述习惯来定的。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指的是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解题思路的方法。
对于容易造成困难的数学题,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一起完成任务。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也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3.案例式教学中学数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集合、函数、导数、极限等等,这些内容同学们在教室中所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显得比较抽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法,为学生解释各种数学示例,加强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总结1、小学语文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
2、语文是学习其他科学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工具。
3、“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4、“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5、小学阶段教学的总要求,包括汉语拼音、识字、查字典、写字、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习作恒温口语交际。
6、识字、学词方面,识字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以降低难度。
阅读方面,减少头绪,加强综合。
作文方面,分年段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7、教学要求比较具体:量化指标“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20个”,“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稍做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做两三分钟的发言”。
8、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相统一的原则;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的原则。
9、小学语文教材:教科书;教学指导书;补充读物;教学挂图、字词卡片、幻灯片、录音带,乃至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
10、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一、方向性和思想性;二、科学性;三、规范性;四、整体性;五、适应性。
11、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2、一节汉语拼音课的教学过程:复习检查;教学新课;复习巩固;小结;布置作业20、声调教学首先要结合单韵母教学进行。
13、声母数量大,难点是发音。
14、汉语拼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抓重点,突破难点,教给方法;二、加强常用音节的训练,培养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三方言区要重视与普通话的比较;四、要注意汉语拼音的复习巩固。
15、字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
16、字形教学是学生识字的难点。
17、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义教学。
18、识字教学“四个结合”:字的音、形、义结合;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识字和写字结合。
19、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4、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分离)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谋篇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
12、小说的三要素是是人物、情节、环境。
13、“新课程”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14、情境教学法是江苏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教学方法。
李吉林提出了以情境为核心的四环节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情感15、1904年颁布并推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我国现代“学科”含义上的语文教育正式成立。
16、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17、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20、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22、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2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24、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25、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26、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2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28、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29、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30、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1、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
3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3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34、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5、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6、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38、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39、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40、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4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42、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43、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44、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45、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4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47、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48、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4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5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5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5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3、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54、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5、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56、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57、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58、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59、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
60、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的)。
61、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62、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
63、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64、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6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6、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孔子。
67、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68、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赫尔巴特。
69、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
70、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
白板说 71、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72、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73、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74、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
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
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学)。
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36、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137、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140、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4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14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4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
14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14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14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
14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14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
14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1862年 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
15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5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
15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 157、备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
) 15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
15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
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
161、综合课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
162、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和笔试)两种。
163、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164、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记分和评语)两种形式。
16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16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
16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16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高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169、外部分组包括(能力分组和兴趣分组)两种。
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
1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172、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
1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7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1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7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81、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