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琥珀》表格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案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
课文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的形态。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琥珀的奥秘,增长科学知识。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琥珀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了解。
此外,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可能对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困扰,教师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的形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的形态。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的理解,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学生自主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琥珀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实物琥珀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琥珀的来历。
2.引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适时解释和引导学生理解。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读准“树干、埋没、重重”等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习, 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 语言的生动准确。
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通过学习, 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 语言的生动准确。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出示课题1.(出示树脂)知道上画的是什么吗?这种从树枝上渗透出的黏性液体, 我们称为(板书: 树脂)古代松树脂在地壳变化后, 被长期掩埋在泥沙里, 一万年后就形成松脂化石, 也叫作琥珀。
(板书: 琥珀)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琥珀有关。
不过文中介绍的可不是一般的琥珀, 而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补全课题)谁来读课题?谁能读好课题?二、感受奇异, 大胆推测1.文中有一段这块琥珀近距离的描写, 就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这块琥珀究竟奇异在哪?(板书: 苍蝇、蜘蛛)2、琥珀的种类很多, 有蜜珀、花珀、血珀等。
其中包裹昆虫的琥珀称为虫珀, 也叫灵珀。
灵珀是琥珀中最珍贵的, 像这种包裹两个完好昆虫的更是绝无仅有, 珍贵之极。
那这两个小家伙是如何跑进琥珀里的呢?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就是根据这块琥珀推测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板书:推测)谁能说说推测是什么意思?(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想象。
)3.就请同学们也来根据这已知的事物想象一下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预设生: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约摸算来, 总有一万年了。
一天, 一只苍蝇在树林里飞累了, 停在一棵松树上。
一只蜘蛛看见了, 想把苍蝇当作美餐, 于是它慢慢爬过去。
正当蜘蛛扑过去的时候, 一滴松脂落下来, 把两个小东西一齐包在了里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分析《5、琥珀》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通过琥珀的特点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用途以及珍贵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掌握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珍贵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教学难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2.学生理解琥珀的珍贵价值需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对琥珀进行简单介绍,引入话题。
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活动1.小组讨论琥珀的用途,并展示成果。
第二课时复习1.复习琥珀的形成过程。
学习1.学生听教师介绍琥珀的特点和珍贵价值。
活动1.学生分组表演琥珀故事,展示珍贵价值。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学生对琥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3.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琥珀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这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以上是《5、琥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琥珀》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琥珀》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下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琥珀》优质课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琥珀的形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一个有趣的琥珀寻找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孩子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琥珀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观察琥珀标本:让孩子们观察琥珀标本,引导他们观察琥珀的颜色、形状和内部结构。
3.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琥珀形成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4. 讲解琥珀的特点:通过PPT讲解琥珀的特点,如透明度、硬度等。
5.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张琥珀图片,用画笔和剪刀制作出自己的琥珀作品。
6. 展示和交流: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琥珀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琥珀的奥秘,我可以在课后组织一次琥珀展览,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一起展示,互相学习和交流。
同时,我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琥珀的搜集和研究,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通过这节《琥珀》优质课教学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琥珀的形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理解课文《琥珀》的内容,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用意;•能识字认词,理解诗词的意义;•能自主畅想,表达想象;•能用简单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心情。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琥珀的独特魅力的感受;•培养学生用心体验美感的能力,形成审美情感,增强情感的升华和内化;•营造和谐、自信、乐观的学习氛围,共同体验并分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解读文章中的美感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感知琥珀的特性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环节1.沟通交流,唤起学生对“琥珀”的印象和感触;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琥珀的特点;3.呈现琥珀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琥珀》,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琥珀的神奇魅力;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构成和用法。
第三课时:情感体验1.让学生围绕琥珀展开自由想象和表达;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琥珀体验和感悟;3.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表达对琥珀的独特见解。
第四课时:诗词赏析1.分享古人对琥珀的赞美之词;2.教学相关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琥珀的热情与赞美;3.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学生参与互动情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拓和情感升华;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需求;•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通过本次针对《琥珀》的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感受琥珀带来的美好与畅想,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更多文学感悟和情感熏陶。
《琥珀》教案一等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等奖
《琥珀》教案一等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等奖1、《琥珀》教案一等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学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琥珀》教案_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重难点]1.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2.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提问:经过上学期的提问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这一单元,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提问的迁移运用。
2.(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琥珀吗?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它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记录自己的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疑难点。
1.如果是读音方面的问题,顺势个别指导。
2.如果发现好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启发其他同学。
预设:(1)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2)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二)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
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点拨:重点理解“推测”一词,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找到其正确的解释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然后和它的近义词“猜测”进行比较。
(三)小组讨论,交流问题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的发现过程→琥珀的形态)三、指导书写1.师出示会写字,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描述古代松树树脂如何形成琥珀,并揭示琥珀中昆虫古老关系的科普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的《琥珀》一课,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融入其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等知识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昆虫的古老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昆虫的古老关系。
2.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琥珀形成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习材料:学生分组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琥珀有什么了解?琥珀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琥珀的哪些知识?琥珀是如何形成的?琥珀中的昆虫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总结琥珀的形成过程,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描述,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琥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珠宝、工艺品等,并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中昆虫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在科学上的重要价值。
课文以一块琥珀为线索,引出了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从而揭示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古代的自然环境。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富有科学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和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术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资料和图片。
3.小组合作学习准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琥珀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课文讲述了琥珀的哪些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深入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可以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琥珀》表格优质教案
琥珀》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 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 物碎屑。
2016年 3月 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 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 9900 万年左右。
4. 介绍作者 柏吉尔 ( 1804~1882) ,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 《乌拉波拉故事集》 等。
本文就选自这本书。
从大体上看, 本文属于科普小品。
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 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 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
《琥珀》 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提出自学要求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1.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 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 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二)汇报检查预习情况 1. 读准字音 出示本课生字 琥珀嗡脂拭渗俯番埋澎湃 怒吼餐划晌辣挣刷测详 指名读,师生及时更正: 注意读准平舌音 “餐 测”,翘舌音“脂 拭 渗 晌 挣 刷” 等。
2. 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拭 餐 渗”的书写。
师范写,并讲解:新课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 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 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 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 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 识字的兴趣。
“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最后一笔斜勾写的长一些,落笔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多写最后一笔撇。
“餐”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有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是“食”,撇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渗”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参”的写法,下面的“彡” 的写法,三撇要写在一条竖线上,第二笔、三笔起笔位置要记住:都在前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3. 理解词语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拂拭:指掸掉或擦掉。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的故事。
课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同时,课文中的想象与科学依据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还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的故事。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
3.教学视频:寻找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的故事。
在此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的特点和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教师检查并纠正错误。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通用1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通用13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想要有科学依据,合理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价值及依据。
3、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的想象要科学合理,培养想象了。
一、预习探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0课《琥珀》,谁能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琥珀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生:我想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生:琥珀到底有什么用?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课文。
二、合作交流要求:1、自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果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检查自学情况。
(1)谁想读出下列词语:琥珀松脂拂拭前俯后仰淹没澎湃粘稠。
(2)生说出自己理解的词语。
(3)还有那些不懂的词可以提出来。
3、检查读书情况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那些内容?指名读文生说课文讲了那些内容4、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三、品读体验1、过渡:世界真奇妙,竟有如此巧的事情,两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会被一滴松脂同时报在里面,它们到底是怎样被包在里面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
2、交流师:除了上节课即课后的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生:作者想象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我想知道形成琥珀需要那些条件?3、熟读课文(1)、摸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找出形成琥珀所需的条件。
(2)、同桌间互相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汇报生:我认为琥珀的形成必须有太阳、老松树、苍蝇和蜘蛛。
师:读出有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生: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因为松脂只有在太阳光强烈时,才会变软,才会滴下来,为后面地下来包住两只小动物做了铺垫。
生:小苍蝇停在了一棵大松树上,他正用腿来掸翅膀,没有注意蜘蛛,也没有看到要滴下来的松脂。
生:本来蜘蛛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没想到松树上滴下松脂。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琥珀》的主要内容,领会故事情节。
2.能够懂得琥珀的由来及其特点。
3.能够感悟琥珀的奇妙之处,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会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把握故事中的细节,理解琥珀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琥珀》课文、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
3.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琥珀》。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琥珀的各种形态,引导学生猜测琥珀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第二步:讲授1.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琥珀》,让学生在听中感受故事情节。
2.故事情节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琥珀的由来及其故事中的重点。
第三步: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琥珀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特殊之处。
第四步:展示以PPT展示关于琥珀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琥珀。
第五步: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琥珀的寓意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六步: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琥珀的独特魅力和故事中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悟琥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短文,表达对琥珀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节课《琥珀》的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了解《琥珀》故事情节。
•熟练掌握生字词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
•生字词语的教学和操练。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琥珀》故事的含义。
4. 教学准备
•教材:《琥珀》
•教具:课件、图片
•学生复印的教材、练习册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图片或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
•教师先读一遍课文,然后逐字逐句解释生字词语。
•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训练生字词语的朗读。
第三步: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指导学生写出《琥珀》的主题是什么。
第四步:练习
•学生进行课文理解相关的练习。
第五步:巩固
•总结课文内容,复述《琥珀》的故事情节。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默写生字词语等。
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琥珀》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课文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下一步需要重点加强对课文情节和主题的理解训练。
我还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生字词语的教学,使学生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词语。
综合评价,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会继续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描述古代松树、松脂、小昆虫等自然景观的科学小品文。
课文以科学知识和文学性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性,既能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学之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提高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
2.难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学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问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活力。
3.观察法:学生观察琥珀图片,发挥想象力,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琥珀形成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道具:琥珀标本或模型。
3.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琥珀标本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琥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引出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学性。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琥珀》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琥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琥珀,了解琥珀的产生、性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制作琥珀首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能够通过课堂游戏,增强学生对琥珀的认知,并挖掘学生的琥珀常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琥珀的基本知识;2.制作琥珀首饰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制作琥珀首饰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需要通过辅导和指导来帮助学生完成;2.让学生理解琥珀的形成和产生过程,并掌握琥珀的特点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琥珀,了解琥珀的特点和用途。
2. 琥珀的基本知识1.让学生了解琥珀的产生过程和形成环境,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
2.带领学生了解琥珀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 制作琥珀首饰1.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琥珀首饰的制作工具和流程。
2.指导学生进行琥珀首饰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了解琥珀的材料和特性。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完成基础琥珀首饰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尝试进行创意设计。
4. 课堂游戏1.小组猜谜游戏: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给出有关琥珀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猜答案。
2.琥珀抢答游戏: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琥珀知识抢答游戏环节,以增强学生对琥珀的认知。
四、教学评价1.考虑到本课程会涉及到很多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采取共同评价和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在课堂上设定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考察点,针对不同考察点进行不同分值的评分,并在课后借助学生自评和同学间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奇妙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1.通过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琥珀”是如何形成的;2.培养学生对琥珀这一自然物质的独特感受,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5琥珀》的教材和课后习题;2.索引卡、彩色笔、教师准备的相关图片或实物;3.粘贴板、课堂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对琥珀的了解和想法。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5琥珀》,让学生跟读;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并展开讨论。
3. 激发思维1.提问:你们为什么觉得琥珀会成为一种宝石?请谈谈你们的想法;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段关于琥珀的小段落。
4. 巩固与拓展1.完成课后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或观察,写一篇关于“宝石”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琥珀这一独特的自然物质,引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思维开阔,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3.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宝石的成因和特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这是关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5 琥珀【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科普作品语句表达的准确、严谨。
语言运用: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审美创造: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因此教师要在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多角度提问,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关注“推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推测”的定义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琥珀》这篇文章正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内部形态,展开合理想象,编写的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
关注表达方式:《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关注相关名词:松脂:松科植物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化石: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关注拓展阅读:《乌拉波拉故事集》是一本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著作集,古怪老头儿乌拉波拉博士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奇异的故事,有小水点的历险、梦游月球、海底救生、呆子怕鬼、太阳请假、世界末日等。
作者柏吉尔用童话的笔调,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因此这部科普作品又被称作“科学的童话集”。
【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 琥珀》(优质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 琥珀》(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描写自然科学现象的文章。
通过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对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3.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生动地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设3: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2)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断绝:指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
推测: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澎湃:形容涛声互相撞击。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俯,头向下;仰,脸朝上。
约摸:估计,大概的意思。
怒吼:原指猛兽发威吼叫。课文中比喻水的风浪声很大。
热辣辣:形容热得像火烫着一样。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本环节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琥珀的美丽,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二、品读课文:还原推测过程,品味文章语言。
(一)默读课文,大胆质疑。
默读课文,做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它们是怎样成为化石的?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结合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老师出示琥珀图片,使学生对于本不熟悉的事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新课
教学
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
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预设1:因为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
预设2: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测?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2.作者是怎样写出漫长的?(引导学生抓住“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进行体会。通过时间“长”“短”的相对性,体会化石形成时间的漫长。)(板书:松脂球化石 时间长)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漫长。
4.最后,松脂球化石——琥珀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C.琥珀价值(13-18自然段)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3.谈话导入新课: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琥珀艺术品图片。
2.揭题,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3.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出示琥珀有关资料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四、图文结合,了解琥珀特点。
1.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预设1:里面有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给课文分段:
再次读文看看课文如何分段?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如下:
第一部分(1自然段):琥珀的形成时间。
第二部分(2-9自然段):松脂球的形成。
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琥珀的形成。
第四部分(13-18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及琥珀的价值。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A.松脂球的形成(2-9自然段)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热,太阳猛;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苍蝇;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上。(板书:苍蝇蜘蛛巧遇)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1)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重要方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欣赏了琥珀的美丽和神奇,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都想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指名读,师生及时更正:
注意读准平舌音“餐 测”,翘舌音“脂 拭 渗 晌 挣 刷”等。
2.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拭 餐 渗”的书写。
师范写,并讲解:
“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最后一笔斜勾写的长一些,落笔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多写最后一笔撇。
“餐”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有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是“食”,撇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提出自学要求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二)汇报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出示本课生字
琥 珀 嗡 脂 拭 渗 俯 番 埋 澎 湃
怒 吼 餐 划 晌 辣 挣 刷 测 详
1.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推测”是什么意思?
预设:“推测”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B.探究琥珀的形成(10-12自然段)
师过渡: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松脂球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预设一: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预设二:“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
师提问:如果说松脂滴落到两只小虫上纯属巧合的话,那么,包裹着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变成化石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课件出示:1.时间漫长。2.陆沉水漫。3.松树腐烂。4.泥沙掩埋。)
教学
4.介绍作者
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等。本文就选自这本书。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琥珀》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渗”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参”的写法,下面的“彡”
的写法,三撇要写在一条竖线上,第二笔、三笔起笔位置要记住:都在前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3.理解词语
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拂拭:指掸掉或擦掉。
粘稠:形容液体的粘性很强。
飒飒:风的声音。
琥珀:古代松柏树脂的一种化石,浅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透明固体。可用它制造漆、装饰品等。
③“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事情发生得巧极了)
④“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板书:被淹没)
第二,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4.赏析课文,感情朗读。
①“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