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的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2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文2篇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文一:我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阶段更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其基本目标由精英式的“专才”培养转型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通才”培养,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本科教学面临教学目标、教学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必设的专业,同样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
一、明确教学的总体思路就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其中对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培养要求: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和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本专业方向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备调查研究和协调组织的能力,能适应相邻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实际工作等。
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既强调专业素质,又强调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目的、教学容和方式、教学过程方面都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
此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以与写作能力,由此在教材选择、课时分配和教学方式上都与此目标相符。
在教材上选用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此教材学理性强,文学史的线索清晰明了,授课就依教材的框架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教师自行补充,这是教材未展开而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部分,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在课时分配上,明确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作家作品的讲授占60-70%,而文学运动、文艺思潮、社团流派、文体发展等容占30-40%。
在对具体文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重要作家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
温儒敏先生在十多年前谈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时,就已明确提出要“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在文学作品中建构出的一系列系统的符号和有意味的空间形式。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篇1论钱钟书与朱光潜对《拉奥孔》的解读异同摘要:莱辛《拉奥孔》专论“诗”与“画”的界限,是西方文艺比较批评的经典之作。
钱钟书和朱光潜两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这本专论作了赏析和研究,本文旨在分析两者鉴赏的方法、视角等方面的异同,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拉奥孔;诗画异质说;朱光潜;钱钟书引言朱光潜与钱钟书,都是具有丰厚西学背景的中国学者。
两者对莱辛名著《拉奥孔》进行独到的评析。
本文选取两者文论中直接评论《拉奥孔》的两篇文章——《诗论·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和《七缀集·读﹤拉奥孔﹥》——并结合其各自相关的文论作品,对两者的解读异同进行辨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一莱辛《拉奥孔》是专论“诗”与“画”的一本书。
画是指造型艺术,诗是指诗歌以及西方古代的史诗。
在肯定莱辛贡献方面,两位学者都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朱光潜的《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分为四个部分,先重述了莱辛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钱钟书的《读﹤拉奥孔﹥》前两节陈述了鉴赏者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及对莱辛学说的基本看法。
朱光潜与钱钟书都深刻地体会到“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
但是,诗与画既然都是艺术,就应该有共同性。
朱光潜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指出诗画同为艺术有共同点,诗与画都是从情趣与意象而出。
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指出诗画“同出心源”,有一致之处,“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1] 诗与画并非直白地传达情趣或者意象,在传达的过程中是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的。
二其次,朱光潜与钱钟书的评析也有很大的差别。
两位学者在肯定莱辛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学说不周之处,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和补充,两者在这一点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现当代文学论文——透过《红日》看“十七年”文学
透过《红日》看“十七年”文学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红日》这部小说入手,发表一些对“十七年文学”的看法。
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的最高标准和唯一标准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幸福、展现人的情感。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展现了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是因为它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那是经过了历史选择和人文识别的好作品,不存在什么颜色之分。
关键词:红日十七年文学经典“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创业史》等等。
这一时期有众多作品因为选用了特定的几种题材,传达了特定的精神,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因而被称为“红色经典”。
“十七年文学”是极具时代特点的,那时的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形势造成了文学的跟从特征。
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也能体会到当时的文人在高昂的革命热情背后的小心翼翼。
建国之初,人民都沉浸在对中国共产党和领袖的崇拜之中,国人都非常昂扬向上,思想非常单纯。
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这些都充满了时代特点。
《红日》是“十七年文学”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的“红色经典”。
作品以我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军的军事活动为主线,重点描写了涟水防御战、莱芜攻坚战和孟良崮围歼战等三大战役,成功塑造了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排长杨军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具有一定个性的作品。
陈其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其的评价是:一、作品把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与风和日丽的日常生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全面立体的展示了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二、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革命者的爱情,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很有意义的;三、作品真实地暴露了正面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当时颇具新意;四、作品成功的刻画了作为反面人物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及其下属的形象,真实的表现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气的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始终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20至50年月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判”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
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详细的作品中体现的,同学的文学修养及其力量的培育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
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史”的学问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不能为了学问的积累而忽视了同学发散思维力量的培育。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育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同学阅读量不足和同学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同学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假如同学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
先让同学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同学的观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查找两者的相像点。
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高校生很难宁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情愿读。
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嬉戏很感爱好,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报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三篇)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篇)1.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2. 探讨汪曾祺作品中的中华人文精神3. 浅析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一、白先勇的创伤经历(一)年幼多病:“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白先勇出生于贵族之家,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马佩璋是官家大小姐。
贵族的血统和优裕的生活本该注定着他人生的一帆风顺、无忧无虑。
可是,年纪轻轻的白先勇却患上了肺病。
在那个谈痨色变的年代,白先勇被单独隔离在一幢小房子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养病,偷偷窥探外面的欢声笑语。
白先勇自己回忆这段生活时,感伤地写道: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姊,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
一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禁不住痛哭起来。
①繁华与孤寂的强烈反差,使得白先勇年幼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感。
虽说这时他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混沌的阶段,但这段生病的创伤经历便使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了雏形。
(二)历史动荡:历史沧桑感白先勇出生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爆发,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接着又是四年国共内战。
他的童年便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度过的。
白先勇随同母亲在广西老家,躲空袭、跑防空洞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湘桂大撤退和国共内战爆发后,白先勇举家迁移,辗转各地,先后在重庆、南京、上海、香港等地居住。
白先勇回忆时说:我重回“人间”之后,就碰到一连串的动乱,随着家人的迁徙,从上海到广州到香港再到台湾。
你知道,青少年每到一个新环境,总会产生适应的问题。
而且当时我在语言上也不适应,一下子是上海话,一下子是广东话,一下子是台湾话,令我更感觉无所适从,到处都自觉outofplace。
276动荡不安的时局和“逃亡”式的生活对白先勇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创伤,在被遗弃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历史沧桑感和不安定感。
在大陆的时候,白崇禧得势,白氏家族力量雄厚。
有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有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容纳现当代文学精华的文学科目,它蕴含着异彩纷呈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文学财富,呈现着现代中国民众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历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
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
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 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
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 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 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 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 年的“反右” 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
另一代是在““”” 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 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从小说到电影剧本——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现象透视与反思
80年代以来,现代经典小说被搬上了银幕,鲁迅、巴金、茅盾、老舍等等 现代作家对于自己作品被改编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改以往泛泛而谈,深入小说和 剧本,对照两者,审视当代改编者是否尊重原著,改编是否成功,对现代经典作 家作品的改编从文本上进行考察。80年代,是作家“触电”萌发的阶段,作家 直接或问接接触影视,一“第五代导演”挖掘了许多小说成为了他们功成名就的砝 码,1988年王朔电影年将小说改编推向了一个高潮。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的 推动,多元文化的驱动,作家涉足影视成为了书籍出版电影上映炒作的热点,作 家创作的主动迎合,带来了作家小说创作的影视化倾向,带来了“剧本式”小说
Abstract
In 80’s later.the contemporary novel arrived reorganize of movie to enter the third high tide now.along wi th the reform variety of SOCial whole aspectses,participating to reorganize of novel more and more,the 1 i teratut。e I,eaded for an edge gladual 1Y。showbiz cul Lure of prosperous, the novel creations faced a new chal lenge,the thought and identi ty of the writer took place huge variety,the writer”get an electric shock”from shallow taste arriwe activelY cater to an etc..these hovels arrived the text of the manuscript originally,reorganized the variety and influence for bring to become us to study 80’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adapted from the novel phenomenon.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它的基本特点是,运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及表达形式,对现当代的中国思想情感进行描述展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路径探索美国中国学家奚密没有把“归化”与“异化”对立起来,或者说,她放弃执着纠缠于两者谁是谁非,努力调和两者的紧张关系,提出了“选择性的亲和”的理想方案。
她在《现代汉诗:翻译与可译性》里说“,可译的中国”必须到“选择性的契合”或者说“选择性的亲和”里寻找。
以现代汉诗为例,她说,首先,译者与其翻译作品之间最明显的契合是它的“新”,即“高度原创性的前卫作品”;其次就是读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建立广泛的、在知性与美学共鸣基础上的“接触”。
她的结论是,“翻译既不是对‘同’的确认,也不是对‘异’的追求。
它是相遇,是亲和,是一种开启新世界的方法”。
④其实,不管是谈“归化”,还是谈“异化”,还是谈“选择性的亲和”,它们还都只是在封闭的纯翻译学的“小天地”里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综合工程”的“大问题”。
其视野的狭窄,观念的陈旧,显而易见。
也就是说,传统翻译学理论已经解释不了,也解决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庞杂的问题。
我们首先有必要走出以上那些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
从“译介学”的视角,分析制约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综合因素。
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译介学“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⑤这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西方兴起的“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个成果。
它突破了纯粹的语言学研究视野,“转而讨论跨越语言界限的文本生产所涉及的诸多因素”;⑥也就是说,它不再追究“应该如何翻译?”、“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的原则是什么”诸如此类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是,去探索‘译本在做什么?它们怎样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响?”。
写一篇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初探的论文,2000字
写一篇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初探的论文,2000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俗学意识。
首先,简要介绍了民俗和民俗学的定义,以及民俗学意识的概念;其次,通过对几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批判性分析;最后,总结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具有的民俗学意识特征,为将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提供认知参考。
Introduction民俗是地域传统的一种表述形式,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事物的感受、对生活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待。
它对于文化传承十分重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有益的力量。
民俗学是研究和探讨民俗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民俗的形成机制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
民俗学意识是指文学家们在写作中敏锐地捕捉到民俗,并对其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表明他们对民俗的认识与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俗学意识,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批判性分析,探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具有的民俗学意识特征,以期为将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提供认知参考。
一、民俗学的基本概念1.1 民俗的定义民俗是一种传统的表达形式,它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地域内普遍的习俗、文化知识和风俗。
它包括文学、舞蹈、音乐、节庆等各种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储存下来的一种历史智慧。
1.2 民俗学的定义民俗学是一门探究关于民俗的学科,它既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涉及民俗的形成机制、人类各种文化形式以及社会风俗传统等多个方面,以解剖民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
1.3 民俗学意识的概念民俗学意识是指对民俗的文化意义有深刻了解和理解,以及能够借由此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思想感受和艺术创造力的能力。
文学家们在写作中一般都会具有民俗学意识,他们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民俗认知和情感,将民俗与文学结合,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传达出来。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内心深处情感的艺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品格定位我国现当代文学论文一、我国文学走向暗淡的原因分析(一)多样化的审美方式削弱了文学的地位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这在世界范围内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人日常的休息娱乐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在那个年代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认识。
所以,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需求给我国文学带来了发展空间,呈现出繁荣的状况,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文学期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家用电器包括电视剧电脑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与文学作品相比,这些产品能给人们带来更直观更形象的视觉享受。
此外,国家给人们的社会福利也越来越好,各种电影院、歌舞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文学也开始渐渐被人们远离,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难以跟从前相媲美了。
(二)文学研究染上“自闭症”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丝阴影,““””带来的动乱时期让我国的发展难以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80年代初,我国粉碎了““””动乱,社会思潮开始发展,而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者,必须要迅速迎合社会的发展速度。
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经典作品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
并且这一时期的作品很注重与人们的生活相挂钩,很多描写的就是人们生活中真实的生活。
然而从90年代开始,文学作品逐渐被社会冷落,文学创作者不再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相连接,开始在文学上进行研究力求取得优秀的成果。
我国文学逐渐开始“闭关锁国”,既没有与人民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没有努力地进行创作,逐渐变成封闭的文学,阻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难以再起到引领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篇)1.理性精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实践分析2.中国当代文学阅读视野中的日本现当代小说3.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理性精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实践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地球村的日益缩小,各国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盛况,现当代文学迅速发展起来。
而现当代文学与理性精神的结合则是价值观的升华过程。
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就体现出很深的价值观升华印记。
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说起,剖析其中的理性精神,简要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理性精神1、引言文学是人类思想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充当社会变革的旗帜,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文学所具备的文体上的严谨性以及其思想上的包容性将理性精神融入其中,人文理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性,而科学理性作为一种思想主体来实现其价值,两者相融合为文学的升华与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培养基础。
2、理性精神概述2.1科学理性2.1.1进化论被喻为“赛先生”的自然科学理性一直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向导,从《天演论》被翻译成中文从而被大多数学者接触开始,人文自然观点就开始在中国文坛萌芽。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创作中的科学理性精神渐渐被挖掘出来,矛盾的《文学与人生》、梁启超的《新民说》以及鲁迅的“国民精神”中都少不了科学理性的痕迹。
矛盾认为科学重在求真,因此近代文学中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对真实的追求。
在当下,学术界提倡生态文学概念,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并同步消长,文学观念也在这种观念中优胜劣汰,这就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
2.1.2科学性从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解构以及构建过程可以看出科学理性思想已经在文学领域扩散开来,并扮演着思想主体的角色。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化运动再到文学复兴直至文学转型,新文学流派的诞生和新文学主体的发展都将科学文化主题渗透其中,这种科学性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进展和社会的变革有着积极的作用。
2.2人文理性如何定义人文精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被人们讨论的问题,虽然没有准确地定义,但人文精神中高度的理性文化修养是其特殊性所在。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本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本文学作为人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种整体而存在的。
文学作品不只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凝结物,更是社会中诸种因素的集合。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本篇1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一、我国现当代文学从时间上来划分,我国现当代文学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它的源头便是著名的五四文学运动。
五四新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革命,它是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现代文学,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不一致,思想上也更为新潮,更为突出。
随着新中国的逐步建立,他推动新文学运动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文化整体批判时期、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政治分野与文化反思时期、政治与文学一体化时期和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时期。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发展变化1文学内容涉及的生活范围更广泛五四文学运动之后,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史的开端。
中国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有了明显变化。
文学创作者笔下融入了更多的平民形象和普通生活。
其中以普通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尤为突出,作品涉及的内容以及生活范围有所丰富和增加。
这些作品从普通群众视角出发,通过对普通人生活中的幸福与痛苦的描写,侧面上反衬出社会的安稳与动荡,并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描绘了一幅幅民主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
随着中国人从压迫中解脱后,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明显扩大,为文艺创作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开拓到农村、工厂、部队、学校,等等。
尤其是过去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的工业、科技题材,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等都有了新的开拓和创造,极大地填补了文学创作题材上的欠缺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上天入地,无所不及。
这标志着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不断解放、突破与创新。
2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新的进展“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应用在文学方面,意思就是说文学的创作源泉是源自于实际生活的。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摘要:在《小鲍庄》中,“仁义”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孔,分别是纯粹的仁义、传统的仁义和现代的仁义。
想要彻底辨识这三副面孔,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小鲍庄》的主题,其次还要结合《小鲍庄》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透视和比较这三种“仁义”,在此基础上,探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仁义”。
关键词:王安忆仁义小鲍庄1985年,王安忆发表了中篇小说《小鲍庄》。
对王安忆而言,《小鲍庄》的创作和发表并非偶然,“寻根文学”的出现和她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是促使《小鲍庄》诞生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王安忆的《小鲍庄》就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另外,王安忆于1983 年 8 月 30 日随母亲茹志鹃一同赴美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活动,四个月的跨文化生活激发了王安忆的民族意识和创作灵感。
正是以上两个因素促使作家王安忆顺利写出《小鲍庄》,成功地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仁义”的多种呈现。
下面,笔者将结合《小鲍庄》的主题思想,深入分析小说中蕴含的三种“仁义”观。
一、“仁义”――《小鲍庄》的主题“仁义”是《小鲍庄》集中表现的主题,也是小鲍庄人共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王安忆在1984年从美国回来后,当有人问及美国之行对她的冲击和变化时,她说:“她愿意中国人民在富裕之后,仍保留着一切传统民俗中美好的东西,不像当今西方社会那样人与人之间互相隔膜。
”[2]王安忆的这段话点出了《小鲍庄》中所要极力挖掘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质。
“仁义”是整篇小说体现的核心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小鲍庄所有村民为人处事的一个传统原则。
如在小说“还是引子”的部分写到小鲍庄人的祖上是治水的官员,治水失利后,他觉得有愧于百姓,便将全家搬移到鲍家坝下最低洼的地方,以此赎罪。
这虽是一个传说,却暗示“仁义”自古便扎根在每一个小鲍庄人的心中,他们时刻将“仁义”奉为圭臬,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上。
写一篇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的论文,2000字
写一篇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的论文,2000
字
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实践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内产生的,以空间转向视角来看,它们都集中在描写局部的实践与精神的尝试以及有关跨越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转变而表达出来的新观念之上。
总而言之,在空间转向视角下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表达出了一种“从实践中推测新未来”的愿景。
在以空间转向视角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文学、民族文学、戏剧性文学等,它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写,以及当时人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遭受的痛苦与抗争。
例如,余华的《兄弟》中描写的贫困生活的沉重,以及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给出的审美主题,都是揭示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的一种方式。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表现出对对历史、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现象的跨越、融合乃至创新的追求,它们能够给予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角。
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揭示了传统的西方文化的激情与坚定的信仰,而林语堂的小说《青年中国》则以神秘的宗教主张描绘出社会的变革力量。
最后,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践与精神尝试,以及所表达出的新观念,都是以空间转向视角探讨的,这些观念也预示了未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广泛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其视角,可以更有效
地反映出当下社会格局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社会变革提供一种重要的参考。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范文现代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和现代文学观念具有一种共生关系。
当代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其他阶段的文学形式有所继承,并在继承基础上有了自身的发展。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篇1浅谈现代大学中文教育与现代文学教育目前,大学中文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挑战之中,同时这种挑战也为大学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概括起来,目前大学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随着近几年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原来的大学中文系普遍由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扩张成为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编辑出版乃至文化产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的文学院。
上述某些新的专业设置在文学院,在教育制度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新专业的教学内容这些就成为鱼待解决的问题其二,大学中文教育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致使大学中文教育课程的合格要求设置太低,许多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英语学习或休闲娱乐上,大学四年读书太少,进步太小,当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只能成为缺少专业特长的万金油其三,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非常欠缺,尽管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有分量不小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内容,但往往流于肤浅空洞的形式和教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大学中文教育中贯穿这方面的内容,但目前大学中文教育的课程和文学观念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到自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大学中文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
现代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和现代文学观念具有一种共生关系。
现代大学中文教育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现代文学观念则通过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得到巩固和确立,并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文学观念是一个难以清晰界定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对文学一词的使用中对它作如下描述它通常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样式,它是情感的和想象的,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具有审美性、自律性和意识形态性,能够起到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文学可以说是很早就有的,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门类则是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产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1、鲁迅的民间文艺观2、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3、鲁迅关于民间文艺的思想与实践4、鲁迅作品中的方言与俚语5、《故事新编》中的故事6、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7、鲁迅与民间宗教8、民间传说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9、鲁迅作品中的神话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1、鲁迅看社戏及其他12、《二十四孝图》中“孝”13、《故乡》中的风俗画14、《野草》“梦”解15、鲁迅谈“民间陋习”16、鲁迅论风俗习惯的改革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18、鲁迅与地方戏曲19、鲁迅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1、《雪》的乡土风俗画22、鲁迅与中医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24、朱自清记人散文研究25、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精神的探讨26、对宋剑华《质疑五四》的质疑27、五四文学革命的功过与成败28、鲁迅后期著作及书信日记中搜购图书考29、鲁迅后期杂文之得失论30、中国现代文学中改革国民性主题31、茅盾小说中性爱描写研究32、“再批判”的批判33、革命样板戏批判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5、试论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0、现代散文文体认知41、现代散文类型初探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现当代美学史研究论文许多人不满意前人的观点学说,常停留在指陈弊病缺憾,但却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更具说服力的观点来代替。
祁志祥是在学习反思前人各种学说观点的基础上,从美的“乐感”性能出发,推导、剖析美的语义、范畴、根源和特征,周密谨慎地推出自己取而代之的观点学说——“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用这一核心观念统帅全局,辐射广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不同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浅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婚姻观中国传统社会婚姻制度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决定的。
包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夫一妻多妾和男尊女卑等具体表现。
传统社会,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在恋爱之前,被男性观赏,供男性取悦的角色;在涉及谈婚论嫁时,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甚至也没有离婚的自由,只有男性才能“出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最低端的地位,要遵从三从四德的礼序。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将妇女解放和婚姻变革提到了新的高度,妇女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思想得以席卷全国。
在新时期的婚姻观里,家庭和个体是两个部分,家庭包括实体的财富、资产,个体包括个人的精神性,即无形的个人情感和现代人格。
三部小说都涉及家庭和个体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构成小说的主要矛盾,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就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1夫妻双方良好的交流是维持婚姻的重要条件《伤逝》中夫妻双方都是具有现代独立人格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置办家具时,她坚持要卖首饰出一份力。
她和涓生恋爱的时候,两个人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身世、缺点,无所不聊,是完全纯真热烈地相爱。
但结婚后,两个人温习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被琐事占据,从两人连谈天的功夫都没有,子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家庭琐事,越来越颓唐,以至于不大开口。
子君和涓生都意识到了双方的变化,然而当二人想鼓起勇气改变时,对方都退缩了。
子君从爱情当中平等的关系中回归家庭,两个人的交流减少,无法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最后婚姻和爱情都走向悲剧。
小油鸡就像是两人爱情的写照,可爱诗意而养的油鸡,难逃经济压力,被吃掉。
阿随就像是一个预示,狗被抛弃了,兜兜转转又回来了,自由恋爱到婚姻的摸索道路还有很长很长。
2没有一种相对完美的婚姻模式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婚姻模式不一定成功,女性有经济地位的婚姻也不一定幸福。
《离婚》中的老李在接妻子和孩子来到北平之前,老李在衙门里当闲差,一个人住在公寓,吃了外卖之后闲得看报或者剔牙,他说“我并不想尝尝恋爱的滋味,我要追求的是点;;诗意。
家庭,社会,国家,世界,都是脚踏实地的,都没有诗意。
大多数的妇女;;已婚的未婚的都算在内;;是平凡的,或者比男人们更平凡一些;我要;;哪怕是看看呢,一个还未被实际给教坏了的女子,情热象一首诗,愉快象一些乐音,贞纯象个天使。
”,要接乡下的妻子进城时,他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妻子,只会赶小鸡、叫猪、撒村骂街,甚至只是父母的儿媳妇、孩子的妈。
他越来越觉得和妻子有巨大的代沟,他要给妻子读杂志,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
但是他又不完全排斥自己的家庭,认为“小孩把女人的尊严提高了”、“生活美满多了”。
老李在种种压力下,觉得“唯一值得活着的事是天天能遇到机会看一眼东屋那点‘诗意’”。
故事中的几对夫妇都没有离婚成功,老李也是,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家庭需要责任。
这种责任感制约着老李,也是他在社会上背弃理想和责任的借口。
可以看出,老舍的婚姻观是,在现行婚姻制度上建立的家庭,所有人都是无奈的心态。
在《寒夜》里,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
年轻时他们曾经有过许多美丽的理想,但抗战爆发后,两人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
在《伤逝》和《离婚》中,男性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而在《寒夜》里,曾树生则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却又不能发泄,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
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悲剧除了传统的婆媳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家庭和个体关系的理解。
按照传统的伦理观念来看,曾树生当相夫教子,尊敬赡养婆婆,但她内心是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的,她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个体意义的重要性,想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没有坐花轿”在婆婆眼中是媳妇的软肋和把柄,而在她心里却是彻底摆脱婆婆控制束缚的标志和起点。
3文学启迪人生《伤逝》、《离婚》和《寒夜》,三部作品是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的婚姻模式,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也不单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更是个体和家庭的事,在结婚前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爱情、兴趣、价值观等多種因素组合了家庭,男人和女人角色就有了分工,有了牺牲,有了妥协,一旦有交流变少或者外部经济因素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就很容易失去平衡,产生矛盾。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篇2浅析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一、“墙”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墙”的本义是指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
《释名;释宫室》中曰:“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1]是指用泥土使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
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墙”有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建筑存在,而是成为了封建秩序和规范的象征。
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下》里记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父母国人皆贱之。
将“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视为卑贱之事,可见“墙”在当时被视为是具有礼制约束的物体,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
同时“墙”作为一种意象,被写进不同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情感与礼教、理想与现实、自由与禁锢等内涵,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墙”在古典文学中象征着男女之别、男女之防、男女之隔的伦理秩序,是礼教之墙、伦理之墙。
《诗经;郑风;将仲子》中:“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元稹《莺莺传》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宋词中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用逾墙、跳墙这种有违封建礼教的“大逆不道”的行为来实现他们对爱情的追求。
可见“墙”不再是单纯的建筑物,而是被赋予了封建伦理秩序内涵,成为文化障碍的隐喻和象征。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墙”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疏远和生活的苦闷。
“墙”在这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堵厚厚的“心墙”。
“墙”作为一种意象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横亘于男女之间的封建礼教的象征体;是束缚人、禁锢人,阻隔理想与现实的“心墙”。
这堵“墙”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沉的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墙”意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在语言形式、文学形态、文学内涵以及文学观念上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新的更迭。
在创作方法上,中国现代文学是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多元共存。
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范畴的“意象”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这众多的意象中,“墙”更是反复出现,承载着这一时代人们复杂的情感和经历,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表现和文化内涵。
(一)封建礼教的象征中国现代文学自20年代起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在形式上突破了三千多年来的文言文体,建立了白话文学新文体,跨入了世界现代文学的行列;二是在内容上积极为民族启蒙而高歌,为人民觉醒而呐喊,为推翻“吃人”的旧制度发出愤怒的吼声。
其间,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化新军。
鲁迅,就是这其中最伟大最杰出的代表。
“墙”的意象在他的笔下多次出现,深刻揭示了旧礼教这堵厚重的“高墙”对中国人民的迫害。
代表作《故乡》中这样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2]书中的“我”是带着对故乡深深的思恋回到故乡的,然而离乡之时却背负着沉重的疏离感和被放逐感。
其中描绘的看不见的高墙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闰土恭恭敬敬的一声“老爷”,让“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这堵可悲的厚障壁就是鲁迅所憎恶的“看不见的高墙”,他深切地期望拆这堵高墙,因此在《故乡》的尾声中,“我”真诚地期盼下一代的宏儿和水生“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鲁迅在其它小说中也多次着力描画了这堵无形的高墙。
我们在《药》的革命者夏瑜和华老栓之间,在《祝福》悲苦的祥林嫂和鲁镇幸灾乐祸的人们之间,在落魄的孔乙己和咸亨酒店的酒客之间,在《阿Q正传》“被碰墙”的阿Q身上,都可以看到这堵高墙森然可怖地矗立着。
正如鲁迅在《华盖集;“碰壁”之后》里说的:“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4]然而在“高墙”背后,并不意味着人们是毫无作为的,鲁迅努力从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新的人生思考;;“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这里,他提出了毁墙寻路的主题,有着很强的探索精神。
(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探索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作家的主体意识更加强化,更注重向生活的深层突进,文学呈现个性化风格和多样性发展。
40年代是中国小说意象艺术走向多元与成熟的时期。
作家们采用意象化的创作方式,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开掘,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关注,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大凡人生必然带有苦难和困境,这些困境像无法推倒的“墙”一样时时萦绕在你的左右。
“墙”在这里象征着人生处处会遇到的生存困境;;孤独、痛苦、恐惧。
张爱玲对意象的运用历来是为人所称道的,夏志清先生所说:“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5]在她的笔下,带有苍凉意味的意象随处可见,如风、墙、窗、镜、月、胡琴等。
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中对“墙”的描写就尤为突出。
《倾城之恋》有两次写到墙,一次是流苏和柳原散步时来到了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旁: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边。
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
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
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