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互助合作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互助合作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互助合作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家园,不仅需要传授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本文将探讨互助合作对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

一、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我们需要逐步引导幼儿培养合作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

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作目标,如完成拼图、合作绘画等,鼓励幼儿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互助行为的培养互助行为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可以借助一些情境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互助行为。

比如,在游戏中设置一些困难,让幼儿组成小组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幼儿能够通过互助行为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也能够培养分享和合作的观念。

三、角色定位的培养在幼儿团队中,角色定位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角色。

比如,设置“店主”、“顾客”等角色,引导幼儿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

通过这种形式,幼儿能够了解到团队合作中每个角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尊重和包容心。

四、情感交流的培养在团队合作中,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旅行,让幼儿与同伴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在旅行中,幼儿会提高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队伍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资源共享的培养团队合作的核心之一是资源的共享。

为了培养幼儿的资源共享观念,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资源共享的活动。

比如,组织一次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共享资源,共同完成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体验到资源共享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平意识和分享精神。

综上所述,互助合作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合作意识、互助行为、角色定位、情感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同伴合作行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在关注和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 同伴合作行为表现出多样化在大班幼儿中,同伴合作行为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在幼儿园的合作活动中,一些幼儿表现出主动帮助他人、愿意分享玩具和食物等合作行为;也有一些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争抢玩具和不愿意合作的现象。

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也给幼儿园教师的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家庭环境对同伴合作行为的影响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庭中处于独生子女地位,缺乏和同龄孩子的交往,这对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自私、孤僻的行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而一些有兄弟姐妹的幼儿会在同伴中表现出合作意识和能力,这表明家庭环境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社交技能的培养需要加强在大班幼儿中,一些幼儿缺乏适应社交环境的能力,表现出内向、孤僻的行为。

这也表明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加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和与他人合作。

三、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1. 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活动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游戏、合作绘画、合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比赛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且学会分享和相互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的社交发展和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行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们通过合作活动来学习合作、沟通和团队精神,这对他们今后的社交生活和学习成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幼儿缺乏合作意识、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到幼儿个人的成长,也会给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带来困扰。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以及寻找有效的培养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培养研究,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合作行为的比较分析,以及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发展,为幼儿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2. 正文2.1 文化背景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的。

不同文化中对于合作的定义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幼儿的合作行为表现。

在一些文化中,强调个体主义和竞争,可能会影响幼儿之间的合作欲望和能力;而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的文化中,幼儿可能更容易展现出团队合作的能力。

研究表明,亚洲文化凸显的团体主义特征使得幼儿更倾向于参与集体活动和合作,他们更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付出个人利益。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较为突出,幼儿可能更注重自我价值和独立性,合作的行为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合作行为特点至关重要。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伴关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是中班幼儿,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还能促进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本文将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探讨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了解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特点1.情感需求强烈:中班幼儿对同伴的关注和需求较高,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爱。

2.交往方式单一:中班幼儿的交往方式较为简单,主要以共同游戏、分享玩具等为主。

3.自我中心:中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难以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4.交往能力不足:中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现冲突、不懂得分享等问题,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二、培养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1)营造温馨的氛围:在幼儿园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包容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同伴之间的温暖。

(2)提供丰富的交往材料: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

2.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1)教授交往技巧: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合作等交往技巧。

(2)组织交往活动:定期举办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锻炼交往能力。

3.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培养(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交往活动,了解幼儿的交往状况,与教师共同探讨培养策略。

(2)家庭指导:为家长提供交往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4.关注个别差异(1)了解幼儿个性: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交往能力培养方案。

(2)及时调整策略:根据幼儿的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引导。

三、实际案例分析1.幼儿情况:小明,5岁,中班幼儿,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伴交往。

2.培养过程:(1)创设环境:在幼儿园为小明提供一个温馨、包容的氛围,让他感受到同伴的关爱。

(2)教授技巧: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导小明学会倾听、表达、合作等交往技巧。

大班(5-6岁)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

大班(5-6岁)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

大班(5-6岁)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大班(5-6岁)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导言:同伴合作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社交能力、认知发展和情绪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对于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大班(5-6岁)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以某市幼儿园的两个大班为研究对象。

每个班级选取了10名5-6岁的幼儿作为观察样本。

通过观察幼儿在不同场景下的同伴合作行为,并将其进行分类和记录。

另外,研究者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于同伴合作的认知和体验。

结果:1.同伴合作行为的出现频率:观察结果显示,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频率明显高于学习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主动组建小团队进行游戏,互相配合、分工合作;而在学习活动中,幼儿更多地表现出自主学习和竞争性的行为。

2.同伴合作行为的形式:同伴合作行为主要分为物质合作和言语合作两种形式。

物质合作包括乐高积木拼搭、拼图等活动,幼儿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任务;言语合作则主要出现在角色扮演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幼儿通过交流和协商达成一致。

3.同伴合作的特点:(1)目标指向性:幼儿在同伴合作中明确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合作。

比如,在一次拼图活动中,幼儿相互搭配组合,共同完成拼图。

(2)互补性:同伴合作中,幼儿具有互补的特点。

即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任务分工,相互补充。

(3)互助性:同伴合作中,幼儿不仅仅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还表现出相互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比如,在一次扔垃圾的活动中,一个幼儿将垃圾扔到了高处,另一个幼儿帮助将垃圾捡起。

4.发展趋势: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1)能力和技能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幼儿的合作行为变得更加成熟和高效。

幼儿在合作中展示出更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一、前言在现代社会,幼儿的同伴交往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认知和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现状呈现出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及问题分析1.1 同伴交往现状在中班幼儿中,同伴交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同伴关系多样化。

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包括亲密伙伴、一般伙伴和竞争伙伴等多种类型。

他们在玩耍、学习、生活中与同伴互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同伴关系。

(2)同伴交往积极。

大部分中班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他们在玩耍、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分享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同伴氛围。

(3)同伴交往存在问题。

尽管大部分中班幼儿能够与同伴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仍有部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遇到困难,如沟通障碍、冲突处理不当等。

1.2 存在的问题(1)沟通障碍。

部分中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待提高,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

(2)竞争心理过重。

部分中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过于看重竞争地位,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和嫉妒心理,影响同伴关系的和谐发展。

(3)情感忽视。

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和表现,忽视了幼儿的情感需求,导致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缺乏关爱和支持。

三、指导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指导策略:2.1 加强沟通训练(1)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增进相互了解。

(2)提高幼儿的沟通技巧。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沟通效果。

2.2 培养合作精神(1)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教师和家长应教育幼儿学会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开展合作游戏。

设计一些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合作能力。

同伴关系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

同伴关系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

同伴关系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同伴关系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同伴关系研究报告范文第一篇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后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就是同伴。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幼儿园体育游戏在儿童的整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够培养其社会技能和合作行为。

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通过与他人互动、协作以及共同目标的达成,实现自己和集体的共同利益。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认识,为幼儿园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

1重幼儿因材施教。

在幼儿园中,各个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各异,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孩子个体的特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体育游戏项目。

例如,对于3-4岁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团队游戏,例如“传球游戏”、“踢足球游戏”等,以此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对于4-6岁的幼儿,可以引入一些更有挑战性的游戏项目,例如“接力赛跑”、“拔河比赛”等,以促进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2.注重身心协调发展。

幼儿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身体的探索和动作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敏感性。

通过体育游戏,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踢足球游戏”中,幼儿不仅仅是为了进球而奔跑,还需要与其他队友进行传球、配合,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幼儿的协作能力。

3.注重个体和集体的平衡发展。

体育游戏中的团队合作需要幼儿通过相互配合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同时也要注重个体的发展和表现。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在“拔河比赛”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队长或者选择合适的位置,这样既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又能够发展幼儿的个人能力。

4.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作为儿童的引导者和榜样,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游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小组活动、合作任务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引言: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同伴合作行为。

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支持和共享的行为。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培养同伴合作行为,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一、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在体育游戏中,幼儿需要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互动,通过各种身体活动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和协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游戏中,幼儿需要与队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责任心。

二、培养同伴合作行为的方法和策略1. 创设游戏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游戏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在游戏环境中设置一些挑战和障碍,激发幼儿的合作意愿,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2. 组织合作小组: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和支持。

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等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和知识。

3. 引导合作行为:教师应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指导幼儿实施合作行为。

例如,在游戏中提醒幼儿互相帮助,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

4. 培养互助精神: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互助活动,让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激发他们的互助意识。

例如,在游戏中设置一些任务,让幼儿相互协作进行解决,鼓励他们相互支持和鼓励。

5. 提供奖励和反馈:在幼儿展示出良好的同伴合作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奖励和鼓励,以增强幼儿的动机和信心。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重视幼儿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共识。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其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幼儿存在着合作能力不足、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等情况。

有必要深入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探讨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以及提出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还能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完善幼儿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展现的合作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幼儿合作能力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探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特点和常见表现形式;二、分析影响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方面;三、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四、强调教师在幼儿合作行为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和激励幼儿展现合作行为;五、设计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提升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为幼儿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引言:同伴交往是幼儿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中班阶段,幼儿已能够自由地与同龄伙伴进行游戏和互动,因此中班时期是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社会技能和合作意识。

论述:一、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中班幼儿处于认识自我和认同他人的阶段,他们需要学会有效地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社交场景和角色扮演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交往技巧,鼓励他们主动邀请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分享玩具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促进幼儿发展友善的互动方式:友善的互动方式对于幼儿的同伴交往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教授幼儿友善的表达方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和分享,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故事、绘本和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友善、关爱和分享的价值观。

三、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交往活动,让幼儿逐步提升交往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交往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合作的机会,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方式,幼儿可以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并从中学会互相尊重和关心他人。

四、家园合作,形成良好的交往环境: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家长在幼儿同伴交往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家园互动活动,与家长分享幼儿的交往情况和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建议,比如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舆论能力。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合作是指个体在共同目标下的互惠互利、协作配合的行为,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之间为了共同目标积极互动,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协作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显示,在大班幼儿中,同伴合作行为存在较多的问题。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难以有效地协调和分享资源。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缺乏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和合作氛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的行为表现。

大班幼儿同伴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心理,往往将合作变成竞争,带来不良影响。

为提高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积极的合作环境,提供合适的合作任务和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需求和互动。

教师应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沟通能力,使幼儿学会相互理解和包容。

教师应通过模仿和表扬等方式,肯定和激励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情感和协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关注其现状和培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合作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交能力,并且开始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

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

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方法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在大班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已经逐渐具备了自主性,他们开始有能力主动找到伙伴,并展开合作行为。

同伴合作行为在大班幼儿园阶段有着明显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共享资源,比如玩具、游戏等。

他们能够意识到合作比单独行动更有趣,并且能够通过合作得到更多的满足。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开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他们能够在游戏或活动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与固定的伙伴进行合作,逐渐建立起信任和默契。

在大班幼儿园阶段,同伴合作行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幼儿在同伴合作中存在着自私和竞争的现象。

他们往往不愿意分享资源,争抢游戏道具,导致与同伴发生冲突。

一些幼儿在合作中存在着依赖性,他们习惯于依赖他人,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导致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障碍。

部分幼儿在合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导致合作计划难以实施,影响到合作的有效性。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班幼儿园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培养。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幼儿进行同伴合作的基础,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设置各种场景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等。

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鼓励幼儿相互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幼儿阶段,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幼儿时期的合作技能和行为在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阶段的同伴合作行为是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以共同完成一个给定的任务或目标。

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大班幼儿在同伴合作行为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没有完全发挥团队的力量大班幼儿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存在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的想法。

这使得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集体的利益。

因此,在合作中,他们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例如,在完成一个任务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在个人处理完成后,再合并成一份总的结果。

这种行为缺乏合作精神,也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2. 互相攻击和争吵大班幼儿的同伴之间,存在着许多争吵和攻击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干扰到整个团队的运作和合作,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变得非常有限。

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

3. 学习能力的下降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以完成给定的任务或目标。

但是,大班幼儿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下降。

同时,他们还往往会试图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打造团队意识在班级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合作,并提醒他们,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让任务更容易的完成。

让孩子们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2. 建立友好的氛围在班级中,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氛围。

在处理同龄人之间的冲突时,要尽量安排和平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采取暴力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

3. 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帮助激发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班幼儿在园所生活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成为教师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同伴合作行为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深入了解和研究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1. 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大班幼儿在同伴合作行为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分享资源、团结合作等。

在幼儿园生活中,这些行为都表明了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同伴合作行为的不足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同伴合作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

比如个别幼儿表现出竞争心理强、拒绝合作、不愿意分享等问题,这些行为不利于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和团队合作的进行。

3. 影响因素同伴合作行为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同伴关系、个体性格特点等。

在大班幼儿中,这些因素对同伴合作行为的表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促进。

1. 培养同伴合作的意识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明确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合作潜能,帮助他们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同伴合作的能力同伴合作需要一些特定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和任务中,通过布置一些团队性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

3. 培养同伴合作的态度幼儿在同伴合作中,要学会分享、互助和包容。

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帮助他们理解和包容其他同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1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1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1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13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一)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金颁发以来的75年中286位获奖者中2/3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获奖的,这说明没有互相关心、支持与合作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1996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二)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及分析1、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通过对中班、大班(即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1)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发展与幼儿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越小的幼儿合作意识越薄弱,合作方法越少,合作成功率越低。

(2)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

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

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

(3)有的幼儿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如发生矛盾,常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4)在活动中,当自己或同伴遇到困难,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往往愿意求助于老师,而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5)幼儿在开展合作活动时不会与同伴协商,缺少交流、分工的能力。

致使幼儿对合作活动兴趣不高。

(6)合作能力的高低在幼儿身上有差别,团队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往往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受人欢迎,并在同伴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反,则往往无法与别人进行良好沟通。

2、原因分析引起幼儿合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托幼机构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1)社会因素。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

在他们的印象中丝毫没有过去家庭中兄弟姐妹共同成长、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概念。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因此,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幼儿园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和谐、互助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集体游戏、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支持和协作。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幼儿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其次,教师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学会团队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和协商。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此外,家庭也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场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一起完成一些家务活动,如打扫房间、洗碗等,让他们学会分工合作。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亲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另外,幼儿园可以借助一些教具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比如,可以使用拼图游戏、积木等教具,让幼儿在合作中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合作和协调,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最后,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培养。

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团队合作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该定期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团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摘要】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合作行为培养方法。

本文还探究了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同伴合作行为中的角色,并提出了家庭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分析了现有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措施,指出未来应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以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该研究对提高幼儿同伴合作行为水平,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合作行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角色、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建议措施、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幼儿的同伴关系和合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作为幼儿最主要的集体生活场所,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更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导致与同伴相处不和谐;有的幼儿缺乏自信心,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的幼儿缺乏团队意识,倾向于单打独斗。

针对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合适的培养方法势在必行。

本研究将着重从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家庭与幼儿的合作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提升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将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促进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研究意义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对于大班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技能,通过与同伴一起工作和学习,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技能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和培养研究在大班幼儿园中,同伴合作行为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在大班幼儿园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大班幼儿通常比较自我为中心,他们倾向于以自己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很难理解和尊重其他幼儿的需求和意愿。

2. 竞争意识强:在大班幼儿园中,幼儿之间的竞争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争夺资源,争取成为中心的角色,而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 合作能力差:由于幼儿的认知和社交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在合作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往往容易出现意见不合,冲突和争吵等问题。

1.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环境:幼儿在合作中学习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一个相应的合作环境。

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合作任务和活动,如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鼓励幼儿通过与其他幼儿合作来完成任务。

2.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示范等方式,向幼儿传达合作和尊重的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3. 发展幼儿的沟通能力:沟通是合作的基础,幼儿要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和对话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幼儿参与冲突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合作中常见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地处理冲突。

可以教导幼儿相关的解决冲突的技巧,如分享、倾听、谦让等,并在冲突发生时及时介入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5.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是合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享玩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以增强他们的分享意识。

总结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引言: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开展自主、积极的学习与探索。

然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常常会遇到需要与同伴合作的情境。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同伴合作策略,并探讨其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交技能的影响。

一、同伴合作在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和交往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幼儿可以学会共享、尊重、倾听和合理安排时间等重要技能。

二、同伴合作策略的分类和特点同伴合作策略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

直接的合作策略包括交流、协商和互相帮助等。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说话、倾听、提出建议、解决争执等方式进行直接的合作交流。

而间接的合作策略则是通过行为和表情等非语言方式传达合作意图,如示意、分工和互助等。

三、同伴合作策略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同伴合作策略对幼儿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合作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中,幼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同时学会协调和处理各类复杂问题,从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合作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通过与他人互助和合作,幼儿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出善良、友好、宽容的品质。

此外,合作还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同伴合作策略对幼儿社交技能的影响同伴合作策略对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合作可以培养幼儿的交流和沟通技巧。

在合作中,幼儿需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听他人的观点,通过互相交流和沟通来达成共识。

其次,合作可以增强幼儿的共享和协作意识。

通过与他人互助和合作,幼儿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需求,培养出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此外,合作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在合作活动中,幼儿需要积极扮演自己的角色和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培养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培养研究学前期是幼儿刚刚离开家庭开始群体生活的时期,幼儿已经开始出现了稳定的同伴偏好和个体差异。

学前期幼儿同伴关系是未来儿童同伴关系的奠基阶段。

有研究表明,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将对儿童未来的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学前期幼儿同伴关系培养至关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一)合作的涵义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合作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诸如在游戏中、学习中、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而这其中的能力就是所谓的幼儿合作能力。

(二)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金颁发以来的75年中286位获奖者中2/3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获奖的,这说明没有互相关心、支持与合作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1996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及分析1、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表现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合作”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通过对中班、大班(即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1)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发展与幼儿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越小的幼儿合作意识越薄弱,合作方法越少,合作成功率越低。

(2)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

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

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

(3)有的幼儿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如发生矛盾,常用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4)在活动中,当自己或同伴遇到困难,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往往愿意求助于老师,而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5)幼儿在开展合作活动时不会与同伴协商,缺少交流、分工的能力。

致使幼儿对合作活动兴趣不高。

(6)合作能力的高低在幼儿身上有差别,团队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往往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受人欢迎,并在同伴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反,则往往无法与别人进行良好沟通。

二关于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外学者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从社会性角度,个体性角度,和一些其他角度。

从社会性角度出发,有学者提出社会性目标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十分明显。

多依奇在(1960)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说法。

李幼穗,孙红日的研究发现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定向、个体的合作策略、个体对自我贡献的估价等有直接影响。

还有研究者董婉月(1989)做了关于“青少年的个体—集体价值取向及其与合作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价值取向与目标结构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在个人和竞争奖励结构下,集体取向者的合作行为多于个体取向者,而在合作的奖励结构下,个体取向者的合作行为多于集体取向者。

从个体角度研究,年龄对于合作行为的影响,历来的研究结论不一。

很多研究者认为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多,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国外有研究者(1990)研究64名12-15、18-21、21-27、30-33个月的儿童的合作游戏与自我一他人区分的关系。

其结果同样发现,儿童的合作性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12个月的儿童基本上不能解决合作性问题,半数左右的18个月的儿童能偶然地解决问题,大多数24、30个月的儿童能重复性地解决问题。

24、30个月的儿童更能相互协调,能围绕任务采取相应的相互配合的行为。

因此儿童早期合作行为的发展是同他们伴随年龄发展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且相互影响的。

性别对于合作行为的影响,之前的研究结果莫衷一是,主要观点如下。

有很多研究认为,合作行为的出现及合作水平的高低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

国外有研究者(Lindskold,1970)发现4、5年级儿童在“俘虏两难”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另外有很多国外研究表明性别对合作也有影响(1972)、发现女性更具合作性。

不同性别配对方式对于合作的影响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结论仍是仁者见仁。

国外有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认为,男女生在合作问题上没有差异。

在我国也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张丽玲(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合作水平的发展与性别组合方式的不同有较大的关系。

性别组合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儿童合作水平的发挥情况。

表现为男-男组合优于男-女组合,男-女组合又优于女-女组合,因此她认为男孩的合作意识优于女孩,女孩的竞争意识则强于男孩。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针对幼儿在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一)教师自身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教师自身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幼儿来说,除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可能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便是教师。

大多数幼儿对老师怀有崇拜、尊敬和喜爱。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入幼儿幼小的心灵,影响幼儿的一举一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具有合作意识,合作行为,这对幼儿来说恰恰是一种示范、一种榜样式的引领。

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

一次,在体锻活动前,我故意造事:由我一人拿好锻炼用的毛巾,带领孩子下楼,并摆放运动器械。

结果这天孩子们才玩了没多久做操时间就到了。

孩子们怨声载道:“怎么就玩了那么一会儿啊!”我不作声。

第二天,还是体锻前,我让搭班王老师放运动器械,我则拿好锻炼毛巾、组织孩子排队下楼。

没一会孩子们就畅快地开始了活动。

结束后,我问孩子:“今天玩得开心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开心!”当问到“昨天开心吗?”时,孩子们个个摇头,都说只玩了一会儿,没意思。

于是,我追问:“怎么会只玩了一会时间呢?”孩子们开始大肆批评我放器械放了好长时间。

我又问:“可今天,也是放这些器械、拿毛巾、带小朋友下楼这些事,今天你们怎么说玩的时间长了呢?”反应快的孩子马上说:“今天不一样,你带我们下去,王老师去放的器械。

等我们下去了,王老师也放好了,我们马上就可以玩了。

”“今天多亏有王老师帮忙。

”看着孩子们一步步走进我设下的“陷阱”,我问:“哦,那你觉得我和王老师这样好吗?好在哪?”有的说:“节约时间了!”有的说:“你不会累了。

”我说:“原来,今天的体锻准备工作是我和王老师一起来完成的,这就是合作。

合作让我们省时又省力!”我有意识地在孩子生活中放大这样的合作:学做操,王老师做示范,我纠正孩子们的动作;保育员盛饭菜,老师分放碗筷等等。

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讨论“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着“合作”,懵懵懂懂地知道了合作能让事情变得省事。

(二)萌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愿意合作我曾经利用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小教材,帮助幼儿确立合作意识。

一次户外活动做完操,我带孩子们在地垫上拍球时,一名幼儿神秘地来告诉我他发现了蚂蚁,我过去一看果然有两只蚂蚁在同时搬面包屑。

闻声而来的孩子们兴奋极了,但都尽可能不出声,蹲在那里观看,兴趣十足。

我灵机一动马上问:“你们知道蚂蚁在做什么吗?”显然有的孩子有经验,纷纷抢答“蚂蚁发现了食物,要搬走”“蚂蚁要搬家”我说:“那你们看他们是怎样搬大花生的呢?”水到渠成答案自然引出,结论是一只蚂蚁无法搬动较大的花生,但许多蚂蚁就能把大块事物搬走了,活生生的实例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我希望通过这个小事例去培养孩子们初步的合作意识。

(三)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快乐,使幼儿乐于合作一日生活中渗透合作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合作教育契机,只要做个有心人,在一日生活中不断地捕捉教育契机,灵活地运用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教育,既强化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乐于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运用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成果和快乐为了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合作的需要,形成一种合作意识,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我首先从环境布置入手,实施师生合作主题活动。

如大班时,我考虑到大班幼儿开始萌发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和孩子们商量,决定在开展每个主题时都预留一个“爱问博客”的版面。

鼓励幼儿自主提问,共同解决疑问。

例如:在“有趣的水”主题中,幼儿就在“爱问博客”中不断张贴问题小纸条:“为什么平时看到的水是透明的,但在海边看到的水就是蓝色的呢?”“水烧开时为什么会冒烟?”等等。

这一个个出现在“爱问博客”中的问题引起了幼儿求知的欲望,有的回家翻书,有的和爸爸妈妈上网找答案,当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幼儿就像攻克了一座堡垒。

在这些活动中,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商量。

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初步体验了合作成果带来的快乐,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沟通,使幼儿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

在设计每个主题时,我都会将“合作”二字紧记于心。

因此,在每个主题中都会蕴涵着合作的要求和技能。

如主题“火辣辣的夏天”,我和幼儿在墙壁上先规划出范围,幼儿共同享用美工材料,和老师一起粘、贴、撕、折、画,既培养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协商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技能。

在小品“十二生肖闹新春”中,我与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在与教师共同的表演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完美,缩短了教师与幼儿间的距离,同时增强了幼儿对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

2、积极鼓励,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快乐。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

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但这种积极效果幼儿自己通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每当我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相互协商或给予帮助时,总是及时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当幼儿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后,他们会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

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机,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四)引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1、抓住生活契机,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合作2、及时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并对幼儿的不合作行为给予引导。

3、鼓励幼儿自己讨论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幼儿的合作能力就这样在活动、游戏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会使幼儿更自觉地做出合作的行为。

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帮助他们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让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