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国大典》优质教案、说课稿
第二单元课文7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生字。
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优翼教学课件、预习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生字。
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教师相机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课题。
师:甲骨文的字形是两只手捧着“册”,表示这是重要的文献或书籍。
后来引申为“准则”、“制度”“法则”等义。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典字吗?(字典、词典、典礼、宝典)那这里的“典”是典礼的意思。
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二、通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2.反馈学习效果。
(1)出示生字,认清字形。
(2)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政府外宾汇集预定爆发排山倒海就位宣告雄伟肃静语调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距离高潮次序(3)随文演练。
师:你能做个“瞻仰”的动作吗?“瞻仰”如何理解?(4)重点指导:“盏”的“戋(jiān)”部件、“宣”和“隆”不要忘记短横。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开国大典》教案
细节融读课(一)——《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读“汇集、擎着、按照”等10个词语,会写“汇、爆”两个生字。
2.快速阅读课文,梳理出大典里的场面,能概述大典流程,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有序。
3.重点学习“阅兵”的场面,聚焦关键语句品读体会多点罗列、点面结合的写法,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播报感受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庄重严肃。
【教学流程】一、广播百年瞬间,唤醒红色记忆1.上节课,我们跟着课文参观了色革命纪念馆的前厅,今天让我们走进纪念馆的红色有声听。
2.创设情境,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形式重温学过的红色革命课文。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红色革命课文,一起读课题。
二、播诵参加人员,感受庄严气氛1.我们来交流一下预学单,开国大典指的是什么呢?2.出示第一段,顺势教学有特色的词语。
出示:3. 通过配乐播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的庄严气氛。
三、播讲大典过程,体会井然有序此时此刻,红色有声听厅的参观人员肯定还想了解整个大典的过程,请用上五年级“快速阅读”的本领,快速默读5—15段,圈出各个重要的场面。
1.默读圈画,梳理大典场面2.角色扮演,播讲大典过程3.聚焦阅兵,辐射体会有序四、播报阅兵场面,学习点面结合出示:1.批注不同方阵的特点。
2.分角色播报各个“点”抓住“齐步前进”、“各式各样”等关键语句,指导学生用自然恰当的语气进行播报。
3.前后对比体会点面结合为什么要将点和面的介绍结合起来呢?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在红色有声厅聆听了历史的声音,重温革命岁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在革命纪念馆重温辉煌的革命岁月。
下课!【教学反思】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变与不变一、基本情况《开国大典》,是六上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这一单元我们团队要完成的整体任务情境是打造红色革命纪念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文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文章及重点词语,理清文章事情发展顺序、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感受中国人民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以及对主席的崇敬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及内容,感受当时群众心情。
【难点】深刻理解当时人们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题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标题,“开国”就是建立新的国家,“大典”就是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意义非凡的,我们还把10月1日这一天设立成国庆日。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指名学习朗读,检查生字预习。
2.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3.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写了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
)(三)深入研读1.自读第一个场面,找出群众的反应,并说说你的感受。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工人有的从老远的地方赶来;郊区的农民更是摸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
人们充满着期待、激动及兴奋。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个场面,互相讨论,理清典礼过程,通过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如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
(典礼过程即领导就位——奏国歌——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
文章用夸张如一阵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两个“庄严、雄伟、传到”富有气势,写出了人们观礼时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以及对主席的期盼热爱。
)3.自读第三个场面,用一两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找出人们观看阅兵心情的句子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群众把手里的东西扔上天,欢呼声盖过了飞机隆隆声,几乎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人们激动、欢喜、自豪。
部编版小学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貌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
其中,《开国大典》记叙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文共15 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记叙详实、条理清晰、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先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貌,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誊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味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貌。
4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2 .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采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份,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抓住重点词句体味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 .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字。
2 .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尝试通过查阅字典或相关资料理解词义和句子含义。
引导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讨论并归纳课文中的历史背景信息,如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期盼等。
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开国大典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举行的,以及它对于新中国和人民的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人们的激动心情。
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描述所传达出的情感。
小组讨论开国大典的意义,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开国大典对新中国的深远影响。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开国大典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事件的尊重。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和评价。
通过本课的教学,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管理的效率等,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思考引导自主阅读: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脉络。
通过初步阅读,让学生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历史场景和氛围。
提炼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提炼能力。
指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键信息,如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活动以及历史意义等。
深入理解内容: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特色。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公开课教案7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重难点】1.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查找开国大典的背景资料和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板块一简述背景,引出“大典”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国庆节)1949年的10月1日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文《开国大典》的教材。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国旗、领导人的服装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并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词汇学习:教师点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庄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 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式,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历史背景:教师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体验当时人们的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毛泽东、群众等角色,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会场布置一大会盛况(“宣布成立一升国旗一宣读公告)一阅兵仪式一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一升国旗一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文章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学情分析】1.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其中的一些描写,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
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排比句,对它的特点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并曾经尝试进行排比句的造句练习,但在本文的教学中要更加明确其含义和用法。
2.通过查找资料、亲身体验,学生们对国庆节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
班内部分学生参与了国庆六十周年的检阅训练,对国庆节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3.但是由于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六十年前人们对于祖国成立的感受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较难为学生所理解。
4.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点更多地是在对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了解当中,要调动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的积极性以及养成在预习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对相关知识进行筛选和整理,会促进课堂上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鼓励学生查找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料,并有目的、有选择地对相关知识进行筛选和整理。
2.结合学生已有的对于国庆节的认识,联系当时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采取文字体验、历史图片、视频欣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同时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7《开国大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7《开国大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重难点:1. 课文的理解:课文详细描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大典的举行、毛泽东的宣读、阅兵式等。
2. 情感的体验:课文充满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和自豪,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课文,体验这种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步骤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或视频背后的历史意义。
2. 提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成立的吗?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引入课文: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内容,如课文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盛况,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等。
4.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趣闻,如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天安门广场的布置、阅兵式的盛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词语解释1. 政府(zhèngfǔ):政府是指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
学生需要了解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2. 外宾(wàibīn):外宾是指来自其他国家的宾客。
学生需要知道外宾的中文意思和英文表达。
3. 宣读(xuāndú):宣读是指公开地朗读或宣布。
学生需要理解宣读的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4. 阅兵(yuèbīng):阅兵是指军队列队接受检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思考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开国大典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重要性。
2.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
四、教学难点
1.对文章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进行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思维导图法。
六、教学流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阅读(20分钟)
让学生用10分钟时间阅读本课文,然后再花10分钟左右时间,结合思维导图法,对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和总结。
3.讲解与探究(30分钟)
在阅读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结合文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时老师也要辅助讲解。
4.总结回顾(5分钟)
通过老师的带领,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一些问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而且从中也能够学习到很多道理和智慧,这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东西。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组合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可观。
针对今天的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讲解和探究环节,希望能够在时间控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回顾导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复述一下开国大典的过程。
(注意课文的写作顺序)2、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3、作者是怎样写出大典的庄严和场面的热烈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一)典礼过程: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10自然段,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自己感动。
提示:(1)你觉得哪些句子,表现了大典的庄严气氛,大声地朗诵你选的句子。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怎样的心情。
2、教师点拨:(1)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说说群众们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呢?A、重点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排比气势。
)B、想象说话训练:中国割让领土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国民党一再提高物价,并强迫老百姓当兵打仗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消息全国时,人民()。
(2)典礼因毛主席的参与,而更加庄严而隆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对毛主席的印象和了解,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并指导朗读毛主席说的两句话。
)A、再读表现群众心情的句子,把关键词中的情绪读出来。
如“一齐”、“瞻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B、教师小结:群众的反应,一方面是激动、自豪心情的抒发,另一方面表现出人民对毛主席的拥戴,也衬托出主席高大的形象。
(三)精读阅兵,借鉴写法。
1、默读11-13自然段,完成以下思考:A、开国大典的程序很多,为什么只有阅兵式花的笔墨最多?B、“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0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0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0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
3.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
(板书:开国大典)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生字:盏栏汇爆宣帜阅制坦距隆射词语:灯盏、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部编六上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开国大典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默读课文,梳理大典的内容,能概述大典流程,整体感受大典的氛围。
(二)重点学习“阅兵式”,发现作者抓住不同军种的特点来写各个方阵的方法,体会多点罗列、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三)根据课后练习聚焦关键语句,品词析句,从字里行间感受大典庄严、热烈的气氛和群众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课件。
(二)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观看电影《开国大典》典礼和阅兵片段。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场面,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1.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学生交流后小结: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2.梳理“举行典礼”流程。
“典礼”部分主要记叙了哪些内容?完成开国大典的流程图。
(《作业本》第三题第一部分)3.借助典礼流程图,串联场面,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1)同桌交流。
要求做到说清楚,有条理。
(2)反馈。
预设一:条理不清楚。
提示抓住具体的时间提示语:早上六点钟起、到了正午、下午三点整、接着、升旗的时候、宣读公告完毕、两个半钟头、阅兵式完毕、晚上九点半。
预设二:说得不清楚。
提示找准主要人物及其活动:群众入场;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检阅部队;游行群众激动热烈,高呼不断。
(二)聚焦“阅兵式”,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1.默读第十一至第十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个场面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1)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场面的总体感受,朗读表达。
(2)引导明确这个场面主要写了“检阅部队——各兵种行进——群众欢呼”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2.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完成《作业本》第三题的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学生交流。
预设一:阅兵式的场面是按照各方阵的行进顺序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
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
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
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4.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
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
(4)感情朗读。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三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小结。
2.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重点研读
1.学生默读典礼之前“会场布置、群众进场”,典礼之后“阅兵式”、“群众游行”的段落,进一步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2.交流学习体会:
板块一:会场布置、群众进场。
(1)指名分节读课文1──4自然段,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2)引出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体会参加人数多、会场布置隆重、群众热情高涨。
(3)随机学习重点句。
句子一: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句子二: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4)感受热情,指导朗读。
板块二: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句子三: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
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想象画面。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板块三:群众游行。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4)
句子四: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①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②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③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课堂小结,回顾全文。
(四)迁移运用,学写场面。
五、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举行典礼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群众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