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500字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65dfd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c.png)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500字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当时,中央红军在四川境内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决定从大渡河上抢夺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全长约100米,由13根铁链组成,每根铁链长约8米,宽约1米,上面铺有木板供行人通过。
然而,这座桥已经被国民党军队破坏了一部分,只剩下几根铁链悬挂在空中。
中央红军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突击队,由林彪率领,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穿过敌人的防线,到达泸定桥,并且要在敌人增援之前将其夺取下来。
突击队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攀爬着铁链,冲过了敌人的防线,成功地到达了泸定桥。
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下,用石头、木棍等武器攻击敌人,最终将国民党军队赶出了桥头堡,成功地夺取了泸定桥。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为中央红军打开了通往川西北的道路,也为整个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的作文800字
![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的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bfa02a5fab069dc502201f6.png)
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的作文800字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1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下面是收集的2019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希望对你们有用!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下面是语文网整理的具体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b555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c.png)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一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心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消失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
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胜利。
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快速渡过,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
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
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摆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据泸定城。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二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缺乏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步卒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
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薄弱、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
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严寒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危险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着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三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心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打算,转向敌人力气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心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心政治局常委等4项打算。
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有关长征的励志故事四1935年4月6日,中心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
而正值云南孙渡纵队赶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
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3884d7fa216147916112826.png)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英雄们奋勇前进,穿过大火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激战两小时战胜了敌人,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1bf11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0.png)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仅有一座铁索桥能够经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之后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最终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此刻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立刻发起总攻。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故事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befdd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5.png)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故事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
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
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
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
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
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红一团奉命连夜偷袭安顺场守敌,夺取船只,强渡大渡河,为全军打开一条胜利的道路。
接受命令当晚,红一团就出其不意地歼灭了安顺场渡口南岸的守敌两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同时夺取了敌人作为联络用的一只小木船,并找到了十几名船工,准备迅速强渡大渡河,占领北岸渡口,保障主力部队渡河。
大渡河的下游有敌军两个团,上游的沪定城有敌军三个团。
这里两岸都是高山,河宽三百M,水深二十M。
加上当时是五月,山洪爆发,河流湍急,河面比长江还宽。
河底礁石林立,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或撞伤,根本无法架桥。
所以要想过大渡河,只能靠渡船了。
指挥员反复思量过后,决定由一营完成强渡大渡河的任务。
营长孙继先决定从营中的二连选派战士,但五个连的红军纷纷请战,争着请求乘唯一的一条船过河,去把对岸的船拖过来。
经过选拔,孙继先宣布了由十六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的名单。
这16名勇士跨出队伍排成一排,脸上是十分坚毅的神情。
夺泸定桥的故事
![夺泸定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385fb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3.png)
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9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
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
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
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383d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8.png)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红军长征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经典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军队进行奋勇抗争的伟大史诗。
一些发生在长征途中小故事都向我们每个人诠释着什么叫做长征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途中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2: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https://img.taocdn.com/s3/m/6fd00da9eff9aef8951e0693.png)
飞夺泸定桥资料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
当急之下,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
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1935年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你们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
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事实上,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21名,还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
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21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
后来,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人们把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定为22名。
意义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概括3篇)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概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c3352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2.png)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概括3篇)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仅有一座铁索桥能够经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之后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 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最终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此刻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立刻发起总攻。
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
![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d4f4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c.png)
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欢!(一)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ede8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5.png)
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中国。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在展开一场浩大的抗日战争,而中国红军则成为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军。
桥梁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连接着红军的指挥部、粮食供应和后方基地。
而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行动,被誉为中国红军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的行动由红军指挥官朱德发起,他率领着队伍穿越川西高山峻岭,途经金沙河。
这座金沙河桥长约200米,守军为数不多,由蒋介石军队派驻。
如果红军能够成功夺取金沙河桥,将能顺利突破敌军封锁,扩大自己的战略空间。
然而,巧夺泸定桥并非易事。
红军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崎岖的山路、严寒的天气和敌人的猛烈炮火。
参加行动的战士们经过艰苦的徒步跋涉后,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来到了金沙河边。
金沙河水流湍急,桥梁守军严防死守。
朱德指挥战士们秘密准备攻击,他们采取了一种巧妙的策略。
在黑暗中,红军士兵将一只绳索系在木桥上,然后向对岸拉去。
等到绳索再次出现在对岸时,红军将它放在对岸的树上,让战士们通过绳索逐一过河。
随后,红军士兵紧紧抓住敌人注意力,制造了一场幌子战。
同时,一些战士悄悄将敌人驻守的位置引开,创造了通过金沙河的机会。
在红军士兵的勇敢冲锋下,敌军措手不及,红军成功夺取了金沙河桥,顺利渡过金沙河,并最终到达泸定桥。
这次行动的成功,极大地加强了红军的战略地位,并为后续战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巧渡金沙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红军抗日战争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充分展现了红军的智勇和顽强意志。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并运用巧妙的策略,就能战胜艰难,取得胜利。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b4e0c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9.png)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获得伟大的胜利,其中也有不少感人的小故事。
那么,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分享4个红军长征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军长征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故事简介
![飞夺泸定桥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5feea2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b.png)
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的战役)名称飞夺泸定桥发生时间1935年5月29日地点四川省泸定县参战方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4团;川军结果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参战方兵力红军红四团,川军1个团伤亡情况红军伤亡极小,川军大部分逃亡撤离主要指挥官杨成武,廖大珠一、故事简介: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二、相关说法:有媒体称,关于泸定桥之战的回忆,有两种不同的记述。
第一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下的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夺取的。
该叙述由彭加伦于1936年写成并发表的《飞夺泸定桥》记载。
后来中共党史、军史,凡官方记载史料均以此为依据,因此被外界称为“正史”。
第二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三军团的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下的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带领12名勇士夺取的。
该叙述由覃应机于1991年所著《硝烟岁月》一书中提出。
由于两种说法不一,有媒体称之为“第二种说法好象一直受压制,但从未被压服”,因此在网络上出现了“飞夺泸定桥”属虚构的说法。
这是对军史无知造成的一种误解。
《林彪关于红四团已攻占泸定桥致朱德等电》(1935年5月29日):“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
”《朱德关于我军迅速通过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军团电(节录)》(1935年5月30日):“A、我一军团先头部队昨已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
……⒋三军团进至芝泥坝、楂维、科五之线……”《红军长征?文献》(《红军长征·文献》第361页)也就是说,红一军团红四团飞夺泸定桥之际,红三军团红十三团尚在泸定桥南方十多公里处。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cb68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6.png)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红军长征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经典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军队进行奋勇抗争的伟大史诗。
一些发生在长征途中小故事都向我们每个人诠释着什么叫做长征精神。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长征途中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长征途中的小故事篇2: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
大渡河是四川境内一条 峡谷河流,水深流急,两岸 高山峻岭,地势险要。蒋介 石企图凭借天险消灭红军于 大渡河以南地区。在大渡河 右岸的安顺场,红军17名勇 士,强渡大渡河成功,击溃 左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 头阵地。 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 央决定,一部红军在安顺场 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 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 定桥。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非常关键的两个 战役。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 是中国革命的关键。飞夺泸定桥是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 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 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 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通过此次战役,红军的主力渡 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俯瞰大渡河
“红军不怕远征难”
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桥净跨100米。 1935年5月29日,红军23名勇士飞夺泸定桥,保证了红军主力迅速 渡过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 底破产。
“来 吧,
看你 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