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说课稿
晋商文化(精编课件).ppt

精品课件
东渡日韩、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诸国
纵横欧亚九千里,精品称课件雄商海五百年。
(三)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
金融业全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日升昌票号的建立,标志着山西 商人在经营甚为发达的商品贸易的同时,其中 心开始转向以汇兑业为主的票号。山西票号很 快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最辉煌的一百年。是金融业把晋商推向 它事业的顶峰,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晋商经营范围和地区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帮, 更重要的是,它的金融业是其他商帮远远无法 比拟的。
精品课件
日升昌 蔚丰厚 日新中
祁县乔家大院 祁县渠家大院 太古曹家大院 长治申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 榆次常家庄园
联络乡谊聚会议事 沟通信息维护利益 公议现行祭祀神灵 聚岁演戏举办善举
精品课件
晋商精神: 精 神:宗旨;意义。 晋商精神: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
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一种共 同的信念和追求,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厚的经 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 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意志等。
汇兑+存款+贷款—利用承汇期,占用客户现金放高利贷。 精品课件
“既无长途运现之烦, 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 而收解又可两清。 商业之兴, 国富以增, 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评价山西票号的贡献。
精品课件
“日升昌”的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经营的商品不是一般货物 而是金融汇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它就如同一张很值钱的纸。 只有雷履泰自己清楚,他其实是在经营一个 被称为“信誉”的观念。
即成为晋商文化的完整体系。
精品课件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山西商人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勤奋谨慎,俭约自律。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一、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
”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
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
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
《晋商文化》说课稿

《晋商文化》说课稿《晋商文化》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
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文化,一达到促进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
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
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
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
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
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
晋商文化大纲 -完整版教学设计

《晋商文化》理论教学大纲专业:旅游及相关专业学制:三年学时:36一、课程的性质、地位《晋商文化》是高职院校旅游及相关专业专科学生人文素质拓展课中一门专业选修课。
理论性为主,实践性为辅。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通过学习和了解晋商的兴起、发展、衰败的历史,注重培养学生以史为鉴,探究晋商兴衰的规律,分析其原因,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拓展视野和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习晋商世家成败的具体案例,总结晋商文化的内涵、精髓,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借鉴晋商的不凡业绩,引导学生热爱山西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以商贸为内核的晋商文化特征,学习借鉴晋商的文化观念、经营理念、组织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经验,为学生了解山西地域文化奠定基础,为学生考取导游证奠定基础,为学生未来就业从事旅游、商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要求《晋商文化》主要了解学习晋商迅速崛起并发展所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时机和条件;了解祁县乔家、榆次常氏、灵石王家、介休范氏、平遥李氏、介休冀氏等晋商世家的发展历史;了解并掌握山西票号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通过学习明清晋商的衰落过程以及原因,从而认识明清晋商的性质,总结、学习、借鉴晋商精神,为进入社会实践和实习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学习、借鉴明清晋商精神的精髓,从明清晋商发展的社会现象、历史事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结合个人生活、工作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经验,所总结的教训,不断提高个人的认识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晋商1、晋商的概念及发展2、晋商的经营内容与经营区域3、晋商的不平凡业绩(重点)第二章晋商的崛起1、晋商迅速崛起并发展所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时机和条件(重点、难点)2、三晋名人名家名族第三章晋商世家1、祁县乔家的兴起、发展、衰败(重点)2、榆次常氏的发展历史(重点)3、渠氏的发展历史4、亢氏的发展历史5、曹氏的发展历史(重点)6、灵石王家的发展历史7、介休范氏的发展历史(重点、难点)8、介休冀氏的发展历史(重点)9、平遥李氏以及日升昌的发展历史(重点、难点)10、介休侯氏的发展历史(重点)第四章山西票号1、票号的兴起2、票号汇通天下(重点、难点)3、票号由盛而衰(重点、难点)第五章晋商精神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重点)第六章晋商之魂1、晋商的经营意识2、晋商的组织管理(重点、难点)3、晋商的文化观念第七章明清晋商的性质1、明清时代的晋商的三个特征(重点)2、明清山西商人利润封建化的主要表现(重点、难点)第八章明清晋商的衰落1、明清晋商的衰落的内因(重点)2、明清的衰落的外因(重点、难点)3、总结晋商发展历史并借鉴四、课时分配总课时为36课时,其中课堂理论讲授30课时,讨论、作业等实训6课时。
《晋商文化》课程标准

《晋商文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晋商文化》适用对象:三年制中职中专财经类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查课总学时数:18学时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1.课程性质:《晋商文化》课程是中职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省情教育”,另一部分是“晋商文化”。
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场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演讲、讨论、辩论、才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增强“我是山西人”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西省情,体味山西文化;了解晋商的起源、发展、兴盛的基本情况,解读晋商文化的精髓,比较“晋商精神”与当代“山西精神”的异同,分析晋商衰落的原因,思考晋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从而明白加强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素养。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省情,拓展知识面;(2)提高认知能力,提升综合素养;(3)学会分析、思考方法,增强规划、担当意识。
知识目标(1)了解山西省情,体味山西文化,解读“山西精神”;(2)了解晋商起源、发展、兴盛的基本情况,解读晋商文化的精髓;(3)比较“晋商精神”(过去)与“山西精神”(当代)的异同,分析晋商衰落的原因,思考晋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切感情;(2)感受晋商精神的内在力量;(3)明白诚信做人的意义,增强建设山西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山西省情概貌、山西旅游文化、山西饮食文化、晋商文化、三晋历史人文、我省未来规划等有关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省情,深切体味三晋文化,深刻解读晋商文化精髓及对现代经济的意义,从而明白加强诚信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增强建设山西、强大山西的主人翁责任感,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素养。
理论课时:370分(7.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山西省情概貌第一章山西概览【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在祖国的位置2.了解山西名称的由来及区域划分【重点】学习掌握山西政区图【难点】记住山西11个地市、119个县的具体分布位置【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在祖国的位置:世界地图、中国行政图、中国地形图、山西政区图、山西地形图2. 山西名称的由来3. 山西辖区地市县的划分第二章山西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的地理位置2.了解山西的自然状况【重点】【难点】了解山西的地形、气候【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地形2.山西气候3.山西面积4.山西矿产资源5.山西植物资源6.山西动物资源7.山西水资源8.山西环境保护与绿化第三章山西人口【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的人口2.了解山西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重点】【难点】山西人口统计【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 山西人口统计2. 山西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第四章山西经济【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省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2.了解山西财政收入3.了解山西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情况【重点】【难点】山西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省生产总值2.山西财政收入3.山西农业4.山西工业5.山西固定资产投资6.山西国内外贸易7.山西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第五章山西交通、邮电和旅游【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交通及邮电情况2.了解山西旅游收入及在全国的位置【重点】【难点】了解山西交通及邮电情况【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交通2.山西邮电3.山西旅游第六章山西金融【教学要求】了解山西金融现状【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金融第七章山西科学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的基本情况2.分析山西科学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在全国的位置【重点】了解山西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的基本情况【难点】分析山西科学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在全国的位置【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科技2.山西教育3.山西文化体育4.山西卫生第二部分畅游山西第一章山西风光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风光概况2.分析山西旅游资源在全国的位置【重点】了解山西风光概况【难点】分析山西旅游资源在全国的位置【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走近山西——人说山西好风光,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第二章山西旅游线路1.了解九大旅游线路基本情况2.分析各自的特点及经济价值【重点】了解九大旅游线路基本情况【难点】分析各自的特点及经济价值【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 世界遗产线路2.太行山水线路3. 吕梁风光线路4. 寻根觅祖线路5. 黄河风情线路6. 红色经典线路7. 山西大院线路8. 晋商民俗线路9. 宗教古建线路第三部分美味之食第一章山西面食文化概况【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农业特点2.了解山西面食结构3.了解山西人的饮食习俗4.了解山西老字号5.思考:如何发扬光大山西饮食文化【重点】山西面食结构——品种丰富【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农业特点——以小杂粮为主2.山西面食结构——品种丰富3.山西人的饮食习俗4.山西老字号5.思考:如何发扬光大山西饮食文化第二章最具代表性的面食及其特点1.了解最具山西特色的40种地方小吃2.总结分析晋南、中、晋北不同的饮食特点【重点】了解世界面食之最——山西刀削面【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面食的整体特点2. 40种最具山西特色的地方小吃(源于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第四部分晋商文化第一章晋商概论【教学要求】1.了解晋商的基本情况2.了解晋商的划分时段3.了解晋商的起源4.了解晋商的发展与辉煌5.了解晋商辉煌历史的特点【重点】了解晋商辉煌历史的特点【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晋商内涵2.晋商简介3.晋商的划分时段4.晋商的起源5.晋商的发展与辉煌6.晋商辉煌历史的特点第二章晋商文化概述【教学要求】1.探源晋商文化2.了解、学习晋商精神3.了解晋商文化的核心4. 解读晋商文化的历史价值5. 了解晋商的心智素养6. 了解晋商的文化特点7. 了解晋商文化代表8.了解晋商的代表人物【重点】解读、学习、弘扬晋商精神【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晋商文化探源2.晋商精神3.晋商文化的核心4.晋商文化的历史价值5.晋商的心智素养6.晋商的文化特点7.晋商文化代表8.晋商的代表人物第三章晋商经营管理机制【教学要求】1.了解晋商的经营谋略2.了解晋商的经营作风3.了解晋商的经营思想4.了解学习晋商的管理制度【重点】学习晋商的经营思想及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晋商的经营谋略2.晋商的经营作风3.晋商的经营思想4.晋商的管理制度第四章晋商衰落与反思【教学要求】1.了解晋商衰落的过程2.反思晋商衰落的原因3.分析晋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重点】了解晋商衰落的过程及原因【难点】分析晋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晋商衰落的过程2.晋商衰落的原因3.晋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第五部分山西历史人文第一章山西历史【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历史的整体情况2. 了解山西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山西历史的整体情况【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历史概述2.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第二章山西名人【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名人的整体情况2.从了解山西名人的情况【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名人概述2.山西名人介绍(1)三晋文化名人(2)三晋名将(3)三晋政治家(4)三晋帝王(5)三晋演艺、主持界名人(6)三晋美女(7)三晋商界名家第三章山西地方特色【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各地特色【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各地特色2、思考:如何宣传、推广山西特色第四章山西民俗风情【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民俗风情的基本情况2.了解山西各地民俗风情的不同特点【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民俗风情的基本情况2.山西各地民俗风情的不同特点第五章山西历史人文小结【教学要求】1.对山西历史人文进行全面总结【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山西历史人文小结2. 思考:作为现代山西人,应该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建设家乡?第六部分音画山西第一章美好蓝图【教学要求】1.了解山西现状2.描绘山西美好蓝图【重点】描绘山西美好蓝图【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概述山西现状2.描绘山西美好蓝图第二章光荣使命【教学要求】1.学习解读“山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对比分析“晋商精神”与“山西精神”的关系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梦圆山西,实现我的家乡梦?【教学内容】讲授内容1.解读“山西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对比分析“晋商精神”与“山西精神”的关系3. 思考:作为新一代青年学生,如何梦圆山西,实现我的家乡梦?三、课程教学时数总分配表。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提纲:1.以前自身通过旅游、看相关书籍对晋商的了解。
2.管理课上通过观看晋商系列纪录片,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到晋商文化的起源、发展、兴衰等。
3.晋商文化中与管理学密切联系的部分。
4.对晋商的展望。
祁县乔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以及平遥古城等山西古建筑作为山西的旅游胜地为全国甚至海内外所熟知。
这些文化古迹不仅仅因其被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而享誉海内外,更因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千百年文明,而具有令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而我们这里所指的文化,主要就是“晋商文化”。
之前我有幸拜访了乔家大院及平遥古城,在那里,我见识到了几百年前山西商人为生存、为进步,凭借不怕吃苦,敢闯敢做的精神及能力所立下的庞大家业。
乔家大院中各个屋舍内都陈列着鉴证晋商富甲一方的历史文物,其建筑考究,各类木雕、砖雕随处可见,彩绘、牌匾也千奇百汇,着实令人赞不绝口,凡此种种皆反应出其家产雄厚。
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对这座大院的主人的吸金能力大为赞叹并深感好奇。
之后又去到了平遥古城,这里规模远比乔家大院大许多,漫步古城街头巷尾,一股神秘的来自千百年前的致富秘密一直困扰着我,后来眼见一处名叫“日升昌记“的地方,便不自禁的步入其中,经过那里的讲解员的一番讲解,心中的那团疑云被播散不少。
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
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但对于具体票号的重要性,当时的自己还不太清楚。
通过在本学期管理课上观看晋商纪录片,我对晋商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
晋商不必说,当然是指山西商人。
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国享有盛誉。
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当时中国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
晋商文化说课稿

晋商文化说课稿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晋商文化》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山西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
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西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中大地上的着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山西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山西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内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山西文化,一达到促进山西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
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
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
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
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
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晋商文化概论教师教案

晋商文化概论教师教案教案标题:晋商文化概论教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晋商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晋商文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晋商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4.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晋商文化的兴趣。
2. 提问:你对晋商文化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晋商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繁荣时期。
2. 介绍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商业精神。
3. 分析晋商文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提供几个晋商成功故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晋商文化如何影响这些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晋商文化的理解和观点。
四、拓展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晋商文化相关主题的研究,例如晋商的商业道德、商业组织形式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晋商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反思和评价。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教案评价:1. 教案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拓展活动和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全面展示了晋商文化的相关内容。
2.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讨论、小组展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建议:1.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以便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在案例分析和拓展活动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3.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参观晋商文化相关的地方或机构。
4. 教师在总结与评价环节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晋文化与晋商文化__第二讲

晋商崛起的原因 -经济原因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对农民工商业者采取了 一系列宽容和鼓励的政策,如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推动 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交换,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由于全国水陆 交通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全国出现了50多个较大的商 业城市,山西境内的就有太原、平阳、蒲州、潞安、大同五个。明清两 代的赋税改革使得人身束缚得以松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晋商 崛起的最基本的社会原因。 经商比务农、做工可能获取更大的难以比拟的物质利益。顾炎武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到:“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昧之民为之; 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 贩盐获利五而无劳,豪滑之民为之。”经商与作官相比,利益诱人,虽 然为官可以贪赃,但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相对而言,经商的风险小 多了,经商之利刺激着晋人“弃仕从商” 。据《山西金融志》记载大德 通每股分红:1892年为3040两,1896年为3100两,1900年为4224两, 1908年为17000两。《寿阳县志》记载:雍正四年七品县令每年俸禄加养 廉银共有1045两。由此可见经商的获利比为官要丰厚的多。
山西俊秀知识之士弃仕从商所致。明朝开国功臣中有6名山西籍官员,其中3人
惨死3人罢官,明朝山西官员共计113人,被诛杀者11人,战死疆场者16人,自 刎17人,下狱戍边21人,削籍为民23人,被贬官14人,得善终者11人,于是仕 人弃儒从商远离官场。晋商崛起的原因-自然原因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八分山丘二 分田”,北部地瘠民贫,晋南“地狭人满” 农田不足,中部稍多沃土,但十年九旱,就 是丰年粮食也常感不足。山西有这样的一段 话:“欢欢喜喜汾河湾,凑凑乎乎晋东南, 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去雁门关”。这几 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山西的地理特点。这种境 况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外出寻找改善生活的其 它途径,经商是其中的一种。尽管耕地很少, 但是山西的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绫、绸、 铁、铜、黄芪、石膏、麝香、玻璃、等等极 为繁多。由于人多地少,生活艰辛,人们不 得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工制作以后出售, 为商人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山西地 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长城沿线一些小城镇 逐渐成为大小市场的所在,山西人和塞外居 民的居住地区接壤,便于了解掌握少数民族 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不少人通晓少数民 族语言,为他们在塞外经商创造了便利条件。
晋文化与晋商文化__第五讲

业务岗位,独档一面的工作,甚至安排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这一方面说
明大掌柜对自己比较了解,比较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岗位来之不易。特别
是做到分号的经理,没有十多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要做到总号的大掌柜,那就
更难,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就更高。如果行为不轨,被大掌柜或东家逐出商号,则
前功尽弃。因此,不讲信用的成本就比较高。
这样,每个参加同乡会和进入会馆的老乡,既能从这
种聚会中找到家的感觉,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感受到一种来
自同乡,来自会馆,来自关公的强大的约束力。自己如果
“不仁不义”、“损人利已”,就会被所有的同乡唾弃,
就会遭到关公的惩罚,就没有资格和脸面再进入会馆这个
“家”。这种伦理的约束,比制度的约束更加有力。
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晋商打工首富——毛鸿翙
1823年(道光三年)左右,西裕成颜料铺改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日升昌票号,毛 鸿翙担任了日升昌票号的副经理,经理是雷履泰。毛、雷两个都非常能干,开始 时,俩人同心协力,日升昌票号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但一山难容二虎, 两个能人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发生矛盾。1825年(道光五年),毛鸿翙只好 被迫辞职。
蔚泰厚的号址,就扎在日升昌隔壁,毛鸿翙的这番举动,或多或少有与雷履泰一 较短长的意味。日升昌大院里的恩怨,在更大的舞台上伸展开来。雷履泰不惜以 赔钱的代价,挤得毛鸿翙没法在苏州开办分号。毛鸿翙在京津、汉口,一再让雷 履泰丢城失地。雷履泰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雷鸿翙,毛鸿翙马上还以颜色,给孙子 起名毛履泰。这场争斗一直延续到雷履泰去世。
世人有云,无商不奸。这个“奸”应该是对敏锐的把握,对政策的灵活运用,对 对手的巧妙应对,而绝不是损人利己,坑蒙拐骗。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认为: “一日耍奸,可以欺市;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 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世”。“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才是以日升昌为代表的晋商 称雄全国五百年的成功之道。
第三讲:《晋商民俗文化》—主讲人—周柳华

高寿者殁后,一般都视为喜丧,第四代孙既戴白又挂红
三、晋商信仰民俗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 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 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晋商的信仰包括:居住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农 神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神灵信仰;宗教信仰;巫术; 占卜;风水。 禁忌在山西民间称为忌讳。它是禁止同“神圣”或“不 法”的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惩罚,也就是对于某种神秘力 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与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同 的是,禁忌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信仰基础之上的,是对神灵 崇拜和巫术信仰基础上的民间信仰,人们用以规范自己的信 仰行为。 禁忌一般通过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在民间流传,达数千
出去的水”的注脚。
(三)生活禁忌 初一到初五,很多地方忌打碎东西,忌说不吉利之语。 晋中一带正月里不吃包子,因有“气包子”之说,表示受气, 生气,不吉利。各地都有初一到初五不扫地、不泼水之禁, 怕把财富倒出去,祁县一带是初一到十五都把扫地之土堆在 家里,十五以后再倒掉。 山西各地都有“初五不出门,初六不回家”的俗传,认 为初五出门会带来“穷土”。隰县一带平常象家里人出门后 往往数天不扫地,忌扫地出门,否则会有不测之祸,不能平 安回家。六月六在隰县也忌出门,据说是天下龙王磨刀之日, 当天一般都要下雨,有“六月六,河水堆起羊骨头”的民谚, 意即这天下雨连吃草的羊也可能淹死,当日一般不出远门以 防不测之风云。
晋商民俗文化
主讲人:周柳华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一、民俗的内涵 二、晋商生活民俗 三、晋商信仰民俗 四、晋商游艺民俗 五、晋商节日民俗 六、晋商民间工艺
一、民俗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一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生产、 交通、居住、饮食、服饰、娱乐、交往、婚丧、信仰等方 面所特有的喜好、传统和禁忌。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 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 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包括: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 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 间文学。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 深藏在人民中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晋商文化

观念超前、开拓创新的冒险精神; 讲信用,重道义的经营精神; 惟才是丽,重用人才的用人择人思想; 忠于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 情、礼、法相融相生的激励制度; 集体主义观念等等, 应该为现代人所借鉴。
重商立业、诚信义利、同舟共济的经营价值观。 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迚取、艰苦创业精神。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商业竞争乊道; 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灵活营运资金的经营诀窍; 人身顶股、协调劳资的人亊管理手段; 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用其所长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严格号觃、节欲杜弊的管理制度; 两权分离、自主经营的企业管理特色; 以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念; 因人而异的营销策略, “勤俭、谨慎、敬业、诚信”等。
汇兌+存款+贷款—利用承汇期,占用客户现金放高利贷。
“既无长途运现乊烦,
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乊险,
而收解又可两清。
商业乊兴, 国富以增, 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经济学家马寅刜曾评价山西票号的贡献。
“日升昌”的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经营的商品不是一般货物 而是金融汇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它就如同一张很值钱的纸。 只有雷履泰自己清楚,他其实是在经营一个 被称为“信誉”的观念。
东渡日韩、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
一、晋商文化探源→唐 事、晋商文化的核心
文
化
我是谁? 我到哪里? 我相信什么? 我如何到达?
触动人心的神圣使命 吸引人心的完伟愿景 统一人心的价值取向 牵引思想的理念导向
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 美化于环境,固化于制度! 价值取向:以义取利? 无奸不商?
三、发展与辉煌时期------4 (一)明代以前的萌芽时期。 1、夏商时代,山西境内就有商业活动,主 要是做盐业贸易。以后又发展到丝绸、铁、粮食 等,山西商业比较发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 山西商人幵未成帮。 2、北宊年间开始的盐业国退民迚给晋商发 展一个有利的机会,但宊代后期的战乱,以后辽、 金、元的异族统治,使晋商缺乏一个安定的发展 环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
晋商文化

晋商遵循的诚信文化
山西商人诚信为本,诚信是经营的核心理念。 从商业伦理文化来讲,经商就要致富,要有效益, 但是经营中间要生财有道,不能欺诈,要诚信。 这是晋商所以兴盛的原因。他们重承诺,讲诚信, 强调先做人,后经商,他们认为经商虽然以赢利 为目的,但凡事应该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所以晋 商把守信不欺作为经商准则。
• 儒贾相通的观念
三、知人善任
•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冯小刚电影中是这样 说的,事实也真是如此。现在企业的竞争多是核 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又是由人 才推动的。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和其人 才储备量之间有很大关系。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活 动都离不开人才,招揽到贤才是现在企业梦寐以 求的事。人才的选拔、培训和提高是一系列连续 的过程。晋商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一套系统的用人 制度,放到当今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经典小故事
视 诚 信 如 命
宁亏不伪 近悦远来
清道光以后,英、法、美等国洋行把侵略触角深 入到西北各地和蒙古草原,与商界竞争市场。乔 家一脉“在中堂”奋起反击,与洋行展开商战, 以争短长。先后独资增设了与复盛公经营业务相 同的复盛全、复盛西、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 、复盛河、复盛菜园、复盛油坊等一大批商号, 形成一个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商业网络。在包 头,仅复盛公、复盛权、复盛西三大号就有十几 个门面、四五百职工。由于乔家“在中堂”的商 号名称都以“复”字打头,人们便把乔家的商号 统称为“复字号”。
●掌柜负责制(用人)
掌柜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 有所作为,能守能攻,多谋善变,德才兼备,可以担当掌柜之重 任,便以重礼招聘,委以全权,并始终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之道。一旦选中聘用,财东则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掌柜负责, 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预,日常盈亏平时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 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 掌柜在任期内,如能尽力尽职,业务大有起色,财东则给予 加股(人身股)、加薪奖励;如不能称职,则减股减薪,直至辞 退不用。 这种委托制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东家与掌柜之间的 相互信任。正是由于双方的这种信任,才使得掌柜的对东家忠心 耿耿。
《晋商文化》说课稿子

《晋商文化》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
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文化,一达到促进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
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
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
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
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
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
第一讲:《晋商文化概述》—主讲人—周柳华

主讲人:周柳华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一、晋商文化探源 二、晋商文化内涵 三、晋商文化的CIS解析
一、晋商文化探源
(一)文化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1877)一书中首先 把文化定义为: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 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引自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当代人类学》,1987:241) 思想信念(beliefs) 文化 表意符号(symbols) 规范(norms)
三、晋商文化的CIS解析
理念识别 MI 企业形象 识别系统 CIS 行为识别 BI
商业理念
商号制度
店堂标识 主题音乐
视觉识别 VI
听觉识别 HI
视觉识别 VI
北大学子PK卖猪肉
陈生:北京大学经济 学学士,清华EMBA
陆步轩:北大中文系
徐成春:2001年大学毕业,开始擦皮鞋。
(四)经营谋略
积聚资金 稳步发展 多种经营 薄利多销
经营谋略
重视信息 审时度势 捕捉商机 应变图存
(五)店堂标识
字号牌匾 店堂标识 商幌招牌 店堂布置
晋商非常重视商号牌匾及店铺名称
国泰民安福永昌,兴隆正利同齐祥;
协益长裕全美瑞,合和元亨金顺良。 惠丰成聚润发久,谦德达生洪源强; 恒义万宝复大通,新春茂盛庆安康。
晋商文化
商号制度
经营谋略
店堂标识
二、晋商文化内涵
(一)商业理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崇商立业 以贾求富
商业理念
以人为本 以义制利
服劳商贾 贸迁四方
(二)商业道德
诚信为本 勤奋敬业 商业道德 群体精神 修身自律
(三)商号制度
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

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晋商文化,永铸诚信之道。
在开始演讲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今天的临汾在清代时是平阳。
这里是尧帝的故乡,原来的临汾市区也改名尧都区。
明清时这里是山西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商贾聚集之地。
平阳的大街上原来有一家当铺,后来又有人开了一家新的。
故事就从这家新当铺开始。
有一天,新当铺进来1个人,拿1个金罗汉,要典银1000两。
以后连续3个月,这个人每天来典当1个金罗汉。
这家当铺的资金几乎要用光了。
店主问怎么有这么多金罗汉来典当?来人说,我家主人有500尊金罗汉,现在只典当了90尊,以后每天还要来当。
店主问来人,主人是谁?来人说是亢氏。
店主知道亢氏号称“百万富翁”,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向来人求情,让亢氏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高飞。
这是一个传说,有无其事无法考证,但亢氏之富的确是历史有记载的。
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就把亢氏列为山西首富,资产在数千万两白银以上。
今天的晋商为何牢牢屹立于世界商界之林不倒呢?我相信,正是由于晋商的诚信之道铸就这一辉煌的。
“晋商守信用。
”那么晋商的信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山西,一起去领略晋商的诚信之道,晋商的生意经。
晋商为长途贩运商,后来又发展为票号商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既然要利以义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无欺”,要“勤俭为先”;其次,利要服从义,要为义舍利。
在此举两个典型事例:其一,光绪初年,山西连续遭灾,以致饥民饿死。
祁县商人乔致庸率先开仓放粮,县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
结果祁县死人、逃亡人数为各县最少。
其二,清末民初,国难当头,晋商募捐一百多万两白银,赎回矿权,还积极筹办保晋公司,并认购二十万股,为全国各地纷起的保矿运动带了头。
晋商积极参与保矿运动,使得商人的忠义人格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御辱自强的辉煌史册。
山西商人在为人之道上也表现了诚实忠厚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文化》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晋商文化》课程是为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我校今年来研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性质,与山西民俗、太行革命史等课程形成了政史系所开设全部课程中的一大亮点。
课程以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为主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主要介绍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票号的产生与发展、晋商精神、晋商家族、晋商大院与会馆以及晋剧与老字号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西地方史,熟知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基本概况、晋商的名门名人、商号票号以及镶嵌在晋中大地上的著名大院和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会馆,了解晋商的发展壮大对山西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意识地保护地方文物与文化,更加自觉的为山西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外,使学生在广泛的研究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以史为据,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朋友、国内外游客介绍晋商文化,宣传山西文化,一达到促进山西文化发展,共促共进之目的。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晋商文化》开设对象为在校外语系大二年级学生,共七个班。
学生是来自各地的普高文科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可以史学生积累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人文修养。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①外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具有普遍性。
并且与其专业课程结合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尤其是明清历史知识的缺乏,学生普遍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
②一部分同学适应性比较差,对大学里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不想听讲,课后也不愿意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从来没进过图书馆和阅览室。
中学里那种等靠老师安排督促的学习习惯还很严重。
③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情愿走进了这所学校,对将来从教根本不感兴趣,认为现在的学习是无用的、没意义的。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其观念;其次要在内容整合上、学法上进行指导。
由于晋商文化课程时间跨度不大,知识线索较好梳理,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和政治思想课上已有所接触,所以再学习这门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该课程内容丰富,史料浩如烟海,国内外学术界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
这些都对晋商文化课程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
要想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使教学工作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与重点,在系统、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力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既要侧重历史大环境的时代特色,也要结合晋商本身发展的脉络,一些关键的人和事分析得全面、透彻,又要兼顾前后各种相关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第二、课堂讲授既要注意用好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补充大量的新内容,尤其注意介绍分析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新资料、新观点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加强对学生读书、思考、写作的指导,把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外辅导与学生的课内听讲、讨论,课外读书、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和“学”的双向互动,互相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等。
第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优秀学术论著,使他们及时了解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启发独立思考和钻研的兴趣,还应有选择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原始资料,提高他们使用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及内容(一)教学目的:以史为据,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清晋商的发展过程、兴衰的原因,熟知晋商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意识地去保护、学习、挖掘这座文化宝库,达到宣传与传承晋商文化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
1.导言(2学时)2.海内最富——晋商成就(2学时)3.表里山河——晋商崛起原因与发展轨迹(2学时)4. 汇通天下——晋商票号(4学时)5. 称雄商界——晋商经营之道(2学时)6.士魂商才——晋商精神(2学时)7. 名门望族——晋商家族(2学时)8.江河日下——晋商衰落及原因(2学时)9. 深宅大院——晋商建筑(4学时)10.忠义仁勇——晋商与关公信仰(2学时)11.余音绕梁——晋商与晋剧(2学时)12. 流芳百世——晋商老字号(2学时)13. 实践活动(4学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规律)读书指导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对学生进行演示)项目式教学法(分派小组同学,进行研究、讨论、汇报)总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的过程,实现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一)教材的选用吴红霞主编的《晋商文化》(二)教学资源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有①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借阅一些指定书目。
②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期刊,并要求阅读一些指定内容。
③网络资源:中华历史网、大旗历史、谈古论今、春秋历史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
六、课程考核评价(一)教学效果的评价1、学生评教:每学期末组织全系学生进行匿名评教,根据评教结果采取整改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教研室常规检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教案、作业批改等常规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
3、同行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4、学期末量化:每学期末根据平时的检查,评价记录,结合教研、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成绩进行期末量化,并公示结果。
(二)学习效果的考核本课程是考查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笔记、考勤、课堂表现),期末试卷成绩占60%。
七、教学程序设计案例第五讲士魂商才——晋商精神一、教学内容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研究与学习晋商文化的更高一层面的领域,主要从晋商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做全方面的总结,如果没有前面几节课的讲解这部分内容便是空中楼阁,反过来如果不能从更高层次进行总结,就不能全面的理解什么事晋商,正如了解一个人,知道其精神内核才是关键。
而“士魂商才”是对晋商精神很贴切的概括,是我们理解晋商伟业与晋商精神的全新视角。
晋商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文化与商人精神,这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升华,同时也是了解晋商本身很重要的部分。
最后,晋商精神的影响与传承是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目的所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晋商家族中一些典型的例子,熟悉晋商精神的渊源与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史实,能够从众多晋商人物创业、守业的人生经历中理解晋商精神的具体表现,加深对晋商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晋商精神的学习总结,体会晋商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智慧,进而能够传承下去,将晋商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取向。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晋商中,有许多驰名的晋商其本身就是在文化上颇有建树的儒者。
对这些人物人生经历的了解与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真正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他们作为晋商群体精神体现的原因。
2、难点学生虽然有很大的积极性去学习,但是大多缺乏对相关的历史人物人生经历的理解,所以课前安排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晋商人物的资料,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如何总结,从这人物身上概括晋商精神分析晋商精神产生的原因是本节课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1、教法设计由于学生对相关晋商人物了解不够深入,尤其对儒家思想中“士”与“商”的观念认识不够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明清时期的新社会思潮的出现,以及“弃儒就贾”现象的形成做分析,使教学深入浅出,主要采用了教师讲授、提问启发、资料分析、探究研讨等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悟历史、提高能力。
2、学法指导说学情:学生对王明清史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晋商群体特征了解甚少,因而在学习这课时需要学生联系明清史社会大的背景来分析。
另外,正是由于学生对山西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又可以利用此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晋商精神形成产生的原因。
说学法:(1)探究研讨法:在讲解各项措施所能解决的具体问题时,我让学生采用探究研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史论结合法:运用教材和增加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完成对晋商精神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了解,并加以总结。
3、教学手段运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此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课堂容量大,信息多的特点,有利于和谐、宽松课堂气氛的营造,使学生更好地交流、思考和学习。
五、说学情学法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学专科二年级的学生,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基础,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是本课程讲授的很好的铺垫,尤其是大多数学生为山西籍学生,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了解晋商的学习欲望,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能力。
适当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概括)余英时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提出,十五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普遍的现象,,明清山西商人执牛耳于财货之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明清山西商人就是士魂商才的典型。
晋商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文化与商人精神。
“士魂商才”是我们理解晋商伟业与晋商精神的全新视角。
晋商的外在身份是商人,内在灵魂是士人,晋商经商的思想方法、行为范式和价值观念是源于儒士的儒家思想,晋商以经商实践士人修齐治平的理想。
商才体现为晋商精神,士魂是晋商精神的渊源。
(二)正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晋商精神的渊源在教师引入的前提下,让学生把之前准备的晋商人物的材料做简要叙述。
这部分内容以学生为主题来完成,主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
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总结。
注意事项:1、所列举人物必须具有代表性,有积极的精神价值取向。
2、由学生叙述时教师做必要补充,同时,加以引申让学生从“士”与“商”的角度辩证总结。
二、晋商精神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相关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2、教师结合“弃儒就贾”的社会现象对以上人物的人生经历做简要分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晋商精神的具体体现做总结。
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开拓创新勤俭律己的精神同舟共济以和为贵的思想三、晋商精神的影响与传承1、教师设问:晋商精神是否可取?你对“士”与“商”的价值取向有何看法?让学生对前面的内容做深入探讨,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2、说说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晋商精神?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充分发挥,对课堂相关内容做进一步引申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