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自1929年英国的Fleming发现了抗生素以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从本世纪40年代,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其种种弊端也逐渐被人

们所认识。比如导致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给动

物和作为动物产品消费者的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危害。有些国家因此已从立法上限制了

抗生素的使用。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日趋关注和寻找能够克服上述弊端的抗生素替代物。益生素的研究开发便随之引起各国的重视,其应用于动物生产的良好效果已被大量

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

一、益生素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1、发展历史

益生素(Probiotics)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活体微生物制剂,也叫活菌制剂(Biogen)或生菌剂。

益生素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动物饲养业中是从六、七十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

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Redmend(1968)就报道了乳酸杆菌经口饲喂仔猪,减少下

痢、改善发育的效果。日本真田等曾提出给仔猪饲喂酪酸菌减轻了仔猪下痢,继之星野

等报道了东洋菌的芽孢制剂经口饲喂或添加在饲料中,预防治疗仔猪及犊牛的下痢以及

提高仔猪、犊牛、肉鸡的增重率,改善饲料效率等效果。

2、应用现状

据报道,美国准许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已有40多种,年使用量约8000吨以上,在欧洲

仅法国1991年市场上销售的益生素品种就不低于50个;日本1989年估计使用量在1000 吨以上;我国对于益生素的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目前年使

用量也在1000吨左右。

各国选用的益生素菌种不同。我国正式批准生产使用的菌株,主要有蜡样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

随着各国动物养殖业对益生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商品制剂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泰国研制生产的Toyocerin(主要含东洋芽孢杆菌);加拿大生产的Prosuis Paste(主要含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我国起步较晚,但起点高。由长江生态科学院研制的"生态鱼宝"、"生态畜宝"、"生态禽宝"、"生态肥宝"、

"生态菌宝"等系列产品成功地实现了EM+EME+EPE,国际领先。

二、益生素的种类及其特点

益生素的分类因依据不同有多种,根据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分为微生物生长促进剂

和微生态治疗剂;依活菌剂的组成分为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而目前较多使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微生物的菌种类型分为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和酵母类等真菌制剂

1、乳酸菌制剂

此类制剂应用最早、最广泛,种类繁多。乳酸菌是能够分解糖类以产生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在pH3.0~4.5酸性条件下仍

能够生存。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

它们的特点:

1、是多种动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

2、在微需氧或厌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3、有较强耐酸性;

4、不耐热,65~75℃下死亡;

5、产生一种特殊抗生素棗酸菌素(Acidoline),能有效抑制大

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生长。

2、芽孢杆菌制剂

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是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

微生物群落中。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地衣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东洋杆菌等,在使用时多制成该菌休眠状态的活菌制剂,或与乳酸菌混合使用。

由于芽孢杆菌具有芽孢,其产品具有较多的优点:

1、耐酸、耐盐、耐高温(100℃)及耐挤压,具有稳定性;

2、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

3、真菌及活酵母类制剂

作为此类制剂的真菌主要是丝状菌,在分类学上属真菌纲中的子囊菌纲。目前常用

的制品有两种,米曲霉及酿酒酵母培养物,它们是包括真菌及其培养物的制剂,多用在反刍动物方面。其主要特点:

1、是需氧菌,喜生长在多糖偏酸环境中;

2、体内富含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

3、不耐热,60~70℃1小时即死亡。

三、益生素菌种的选择

动物胃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了动物体内的细胞数,种类达400多种,而这些微生物

在动物消化道内又具有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宿主等特点。因此,对于益生素菌种的研究,是作为保健制品应用的基础,同时,菌种的组合、筛选是益生素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外益生素研究多集中于研制产品和应用效果,而按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来选育性能优良的菌株,研究菌株生物特性等关键指标方面报道不多。国内外益生素产品大多数没有做到特异有效性,而是同一种菌制剂畜禽混用。

各国对于安全菌种的规定不尽相同。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饲料临控官

员协会公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种。

我国农业部在1994年公布的可用于制造动物微生物制剂的菌种主要有:乳酸杆菌、粪

链球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

选用菌种的基本要求:

1. 高安全性,生产应用前,首先必须经过严格的病理与毒理试验,证明无毒,无致畸,无致病,无耐药性、无药残等副作用后方可使用;

2. 必须是活的有益菌,在培养中及生物体内易增殖,加工处理后尚有高存活率;

3. 对酸、碱、胆汁有耐受性,耐100℃高温,可避免防霉剂、抗氧化剂和饲料加工过程以及动物肠道内胃酸、胆汁的影响;

4. 在上皮细胞定植能力好,生长速度快,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

5. 能产生乳酸或其它抗菌物质。

四、益生素的作用机理

在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构成肠内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彼此之间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起着各种营养生理学的作用,同时还担负着抑制病菌繁殖,预防感染的任务。但当动物受到饲料变换、断乳、运输或疾病等应激作用时,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当应激超过其生理范围时,则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打破,进而表现

出病理状态。益生菌进入畜禽肠道后,在复杂的微生态环境中与近400种正常菌会合,显现出栖

生、偏生、共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从而对宿主产生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及生物拮抗等生物作用,来保持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防病治病,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益生素的饲喂作用机理总起来有两大方面,即促生长和防治疾病。

1、微生态促生长机理

微生态促生长制剂(如芽孢杆菌、酵母菌)能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同时间接防病治病。其作用机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营养论和"三流运转学说",即产生多种消化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促进肠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大肠杆菌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微生态治疗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