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三、洋务事业的兴办
1、洋务派 主张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 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 兴办洋务的封建官僚。
洋务派代表人物

曾国藩

洋务派代表人物
李鸿章
张之洞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内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 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 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服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研究述评
何谓洋务?一切与外国有关的 事情称之为“洋务”。 洋务运动的称呼: 同治中兴 同光新政 自强新政
二、辨“夷”与“洋”
1、夷洋两字的含义:夷戎蛮狄 2、19世纪夷洋两字的更替 洋夷正式交接点是《中英天津条约》 官员、乡绅抑制 1860年清朝设“抚夷局”,1961年改 名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夷洋之变的历史和文化含义 封建传统精神及价值的动摇
《讨粤匪记》(3)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 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支持者,升官发财;如果谁“甘心 从逆,抗拒天诛”,那么“大兵一压, 玉石俱焚”。
李鸿章(1823—1901)
师从曾国藩 曾国藩:将来建树 非凡,或竟青出于 蓝也未可知 组建淮军:察吏、 整军、筹饷、辑夷
四、《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天朝天亩制度》—土地问题为中心 《资政新篇》 —发展资本主义 答题思路: (1)基本内容 (2)评价:进步意义和消极作用
太平军
蓄发易服,头包 红巾表示与清朝 分庭抗礼民间称 太平军为“长毛” 或“红头”
攻克武昌(1853年1月12日)
穴地攻城法 男子从者十之九 女子从者十一二 太平军50万
定都南京(1853年3月20日)

2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1. 武昌起义
时间: 时间: 胜利: 胜利: 1911年10月10日 年 月 日 到10月12日,武汉三镇全部为革命党人控制,起 月 日 武汉三镇全部为革命党人控制, 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义取得了胜利 。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成立的起义总指挥部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的建立 (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 时间: 1894年11月 年 月 地点: 地点: 美国檀香山 组织者: 组织者:孙中山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意义: 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正式兴起。 正式兴起。 广州起义 (1895年10月) 年 月 宣告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迈出了中国民 主革命的第一步。 主革命的第一步。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即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满清封建专制政府,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国。 推翻满清封建专制政府,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国。 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 即是要推翻封建帝制, 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即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其意在解决好土地问题,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其意在解决好土地问题,以避 免资本主义贫富分化与对立。 免资本主义贫富分化与对立。 评价: 评价: 三民主义有不足之处,如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三民主义有不足之处,如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其土地 纲领并不实际, 纲领并不实际,但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 推翻满清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愿望, 立、推翻满清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愿望,是一个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至七章答案汇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最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目录 精品

最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目录 精品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 覆亡
第1课时 第2课时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 发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3课时
第4单元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1课时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第2பைடு நூலகம்时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5单元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
新文化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第1单元 第2单元 第3单元 第4单元 第5单元 第6单元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晚清的覆亡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1单元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6单元
第1课时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第1课时 第2课时 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新思想的萌发
第2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1课时 洋务运动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及答案名师教学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习题及答案名师教学资料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B. 金田起义C.建立太平天国政权D.1853年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2.太平天国农民提出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大同书》D.《均贫富制度》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

A.《仁学》B.《资政新篇》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5.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庆失陷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7. 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张之洞B.冯桂芬C.曾国藩D.李鸿章8.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9.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 福州船政局D.湖北枪炮局10.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的创立者是()。

A. 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11. 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近代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是()。

A.官办B.官督商办C.官商合办D.外商12.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13.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福州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4.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工艺学堂培养的专门人才包括()。

洋务运动历史说课稿

洋务运动历史说课稿

洋务运动历史说课稿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

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二章)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二章)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二章)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单项选择题
1.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B.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c.主管了外交、通商、海关及其他洋务事宜
D.洋务派掌握了总理衙门的大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xxx势力出现了暂时“和好”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B.对侵略者怀有疑惧的载垣、肃顺等八大臣被处置
c.慈禧支持与外国侵略者勾结的汉
族官僚
D.英法两国宣布放弃“中立”,“帮助官军”
3.辛酉政变后,清朝政府对西方列强态度的变化是()。

A.由闭关自守到全境开放B.由盲目排外到全面学习
c.由全力抵抗到屈膝投降D.由心存疑俱到勾结依赖
4.那拉氏与八大臣之间的矛盾是()。

A.对待侵略者态度上的严重分歧B.满族官僚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c.奕訢与咸丰之间的矛盾D.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5.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A.辛西政变、总理衙门的设立、“借师助剿”、成立上海会防局
B.辛酉政变、“借师助剿”、总理衙门的设立、成立上海会防局
c.总理衙门的设立、辛西政变、“借
师助剿”、成立上海会防局
D.总理衙门的设立、“借师助剿”、辛酉政变、成立上海会防局
6.林则徐、洪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四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重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难点: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四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打星号的课文,可以不复习)
重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重点: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
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难点:外国商品摧垮中国的自然经济,打开中国市场。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重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
第六节 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重点: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重点:皖南事变。
难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
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

④思想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织上较
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 筹,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⑤领导人主张与各国 通商贸易,后期又提 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⑥同亚洲各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 影响,共同打击西方 殖民主义者。
失败原因
天上神权,地上皇权 ——一个解不开的历史死结 地上天国,封建体制 ——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聚也上帝教,离也上帝教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
没有严格的组织做保证等也是维新派突出
的弱点。
同样是维新运动,为什么日本的
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戊 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外部条件:
两国维新运动是在不同的时 代和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 西方列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 争夺程度有所区别。

见!
下课。 谢谢!
下课。 谢谢!
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 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 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
(四)《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
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 定法律、制度。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认为 英国之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 也”。 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 修浚何道、行驶轮船、兴办邮政等;发展金 融事业,包括兴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 险等。
●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 不足, 对他们存在着幻想。 “师夷制夷”和“以夷制夷”的思 想对维新派的影响不能忽略 ●眼睛看不见人民群众,背后没有人 民群众。 维新派提出“救亡图存”的口号, 其内涵其实是很复杂的
● 不敢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 这一根基不铲除,新的社会制度就不 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第二节。

一、说教材(一)、整体感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洋务派。

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该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相同,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借以求强求富。

他们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洋务运动破产。

③.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经济的解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3.洋务运动的评价。

解决办法:①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②洋务运动的评价:首先,洋务运动的破坏,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其次,洋务运动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表现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1.比较法: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进行比较,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二者之间的异同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③军事方面: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
④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广设学堂;提倡西学,选派留学生。
13、试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注意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到的邻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②是一个一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③比历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
④但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7、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简单过程?
(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脱离群众)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4、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内容:
①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②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
③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教版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教版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一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第三节。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日益瓦解。

同时,外国在华设立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使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增强了新的因素,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要线索,本章分别在第三节、第七节中讲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内容,以后还有这方面的内容(第四章的第三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练习设问形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讲述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二)教材处理: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年代和分布;中国早期著名的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诞生的年代、分布和来源;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早期斗争。

②能力要求:通过学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使学生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知识要点的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无产阶级不仅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决定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必将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阶级分析的能力。

③思想认识:通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不依本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意志为转移的、代表中国新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的社会力量——推翻他们统治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进行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的社会发展原理及其规律的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 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 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
•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 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二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0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 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 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 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 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沉重。
•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 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 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 现象更加严重,又额外增加 了农民的负担。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 北伐、西征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 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 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 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 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 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 剥削的正义战争。 • 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
•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 方案。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分析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分析
——梁启超
李鸿章(1823 —1901 )
28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
奕訢
曾国藩 29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2)
李鸿章
左宗棠 30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
张之洞
31
洋务派
奕訢、曾国藩、 代表人物 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等
顽固派 倭仁等
相同点
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不同点
主张因循守旧,
主张利用外国先进 原封不动地维护清
19

20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

21
好色洪秀全毁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 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丧失了进取心,实行 无为而治。他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 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一说饥饿病死), 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 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视生病的东王 杨秀清。其余时间都在他的太阳城金龙殿 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 相当排场的。
23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到底有多少个美女?太平天 国失败以后,有一本书叫做《江南春梦笔记》的, 说是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十 六个名位共二百零八人;二十四个王妃名下辖姹 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九百六十人,两者共计一 千一百六十九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 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 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六十人各辖女 司二十人计算,合计为一千二百人。各项人数加 起来,总计有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 秀全一个人。
9月1日,韦率三千多人回到天京,当夜就与秦日纲包围了东王府。9 月2日凌晨,对杨及亲属、东王府的官员、部将、士兵进行屠杀。第 二天又在天京城内进行了大搜捕,死于韦之手者前后达二万余人。9 月中旬,石回到天京,劝韦停止滥杀,但遭拒绝,韦又想杀石,石当 夜逃出,韦杀了石全家。石逃出天京后,在安徽集结十万多人的队伍, 上奏洪秀全,要回师“靖难”,韦也引起天京城内外官兵的不满。11 月初,洪杀死了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辅政。但洪又对石产生猜忌,让 其兄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同石共掌大权,牵制石,并要加害石达 开。1857年6月,石达开带队伍十余万离开天京,更令太平天国雪上 加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7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0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6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1一、军事侵略21二、政治控制24三、经济掠夺26四、文化渗透30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2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32二、粉碎瓜分中国的阴谋34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37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37二、民族意识的觉醒39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3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48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52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60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68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72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83二、“三座大山”的重压87三、两个中国之命运95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00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110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21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30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40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49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53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159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62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177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步自卫战争183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89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96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203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25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30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37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251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259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275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黑白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85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92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301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0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17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28。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牛攻 庄打
九 花园口连 城
辽 东 威 海 之 战
概括五次战役
• 五个重要战役 • 丰岛海战 • 平壤战役 • 黄海战役 • 辽东战役 • 威海战役 概括
不宣而战 弃城逃走 避战自保 临阵脱逃 献船投敌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三 军 败 绩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普 天 同 庆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概况:
时间:1895年
地点:
签字者:李鸿章——伊藤博文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概况: 2、内容: · 割辽台澎给日本:
•赔偿军费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和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口岸开设工厂:
请逐一分析条约内容的危害。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概况: 2、内容: 3、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 丧权辱国的条约。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 割世界的要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 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步加深。
四、三国干涉还辽: 1、三国干涉还辽的原因::
•沙皇俄国早已企图霸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侵 害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的利益,直接构成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影响 其在太平洋的霸权,俄国成为三国干涉还辽的策划者。 •德国一方面想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一方面希望以此和 沙俄勾结以减轻俄法同盟在欧洲对自己的压力。 •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对日本的干涉问题基本上以俄国 立场为转移。
(1)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具有极强的对外扩张性。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各自企图。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从日本方面看: 2、从列强方面看: 3、从朝鲜方面看: 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 供了契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最终都是要看列强侵略要求的满足程度)
4、落后弱小国家抵抗即使失败了,也不同程度地对历史 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历史前进。(一个民族只有抗争才有血性才有希望,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我们民族没有被瓜分亡国,我们涌现了大批民族英雄爱国主义 者,铸造了为后世敬仰的民族精神民族魂。)
注意:殖民主义不能等同资本主义。采取种族屠杀、隔离、压迫等政策。
★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 年占领了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地区
★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 了美洲新大陆。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
第二阶段: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 业垄断公司垄断贸易,并继续奴隶贸易。 殖民侵略是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西方殖民侵略的侵略后果:
首先,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 权;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由独立的封建大国变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弱国,社会特征、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历 史任务都发生相应变化。
其次,逐渐操纵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国防与经济命脉, 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殖民主义体系,沦为其附庸。
2、一定程度冲击了小农经济(生产关系),摧残了旧世界(体制、 观念),客观上带来了中国人的觉醒奋进和探索意识。
3、更主要的是殖民者与腐朽统治集团的勾结和压迫,强化了反动 的殖民地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大国的附 庸(半殖民地半封建),丧失了各种主权,严重阻碍了中国自身民族 工业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战乱、贫困)。
八 国 联 军 屠 杀 中 国 人 民
逼签条约
1840-1911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章程)共1100多件,危害最大的主要有:
侵略战争和事件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单元小结教案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单元小结教案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阶段特征]本单元讲述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历史,涉及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呈现出社会近代化加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完全形成的发展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半殖民地化,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②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

③在抗争和探索史上,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使历史的重担落在资产阶级革命派身上。

[主要线索]共有两个主要线索,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二,在遭受侵略和奴役过程中,中国人民也在不懈地探索,逐渐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专题知识归纳总结一、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外来侵略(一)外来侵略A、国际背景:B、主要表现:这一阶段,为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变本加厉地侵略、掠夺中国。

1、19世纪60年代,列强在中外“和好”的旗号下,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和海关管理权,把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日本加入到侵华国家的行列,19世纪90年代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也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大举对华输出资本,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严重民族危机。

4、义和团运动迫使帝国主义放弃了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列强转而采取“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扶植清政府作为统一的在华统治代理人。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史学界尚无定论。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

”因此,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传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它破坏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些条件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得以发生,同时又被原已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利用而滋长,中国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表现为双重的发生过程。

”因此,不能说它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处理这一问题,要把下面两个问题区分开来: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否是欧风美丽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

“欧风美丽”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扩大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新的社会条件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形成的,这隐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落后地区后果的理论认识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必将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形成。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欧风美丽”关系甚密,对其有资金、技术、机器等方面的依赖。

☆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其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即着眼于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方式逐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目的转为争夺并独占投资场所。

表现在谋求侵略权益上,早期主要是强开通商口岸,设租界。

而后期转变为谋取资本输出特权。

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

其中《中法新约》较早显现出这种变化,即法国要求获得在中国广西和云南的筑路权。

到《马关条约》表现:更为明显直接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办工厂和大片割地,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以至迅速刺激和引发了瓜分狂潮。

另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四五十年代商品输出阶段,已有早期的资本输出,只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商品输出服务,如沿海的外资工厂,把收来的棉花、茶叶、蚕茧等加工之后运回本国,既减少消耗,又增加效益。

而19世纪末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商品输出也仍然存在。

☆关于租界、租借地
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作为外侨居住和贸易的一定区域,作为其进一步侵略该国的据点,上海英租界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租界。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将其划定经济手段控制某国的一定区域,不许别国插足的特殊区域,是向殖民地发展的过渡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侵华方式的比较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方式和帝国主义阶段的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式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为掠夺中国的财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有:商品输出主要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特权,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在通商口岸办工厂,剥削中国人民;《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除继续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贷款,开办工矿和修铁路进行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掠夺性更强。

我们知道,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和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必然引起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高涨。

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是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决定的。

资本输出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是一战前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贫困和落后,严重阻碍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速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

③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

②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口号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步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在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停留在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

“灭洋”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清廷”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

“扶清灭洋”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

但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对清朝统治阶级放松了警惕,不能识破清政府的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

☆怎样认识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策略的变化
义和团运动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高潮(抵抗八国联军侵略)和失败的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也有一个剿灭、招抚再剿杀的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深入,反映在中国政治上就是清朝统治日益半殖民地化,日益不敢得罪洋人,对反对外国侵略的人民斗争采取日益严厉的镇压手段,这就迫使人民群众在反侵略的同时不得不武装反抗清朝统治者的镇压,从而动摇和打击了清朝统治,如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

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灭的政策。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义和团大批迫近和进入京津地区,直接危及清朝统治,如果继续和义和团对抗,清朝统治包括慈禧太后也要立即被义和团运动的浪潮吞没,用清政府给各省督抚的电文说:“剿之,则即刻祸起时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因此,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承认义和团合法,企图加以控制利用。

清政府公开改变“招抚”策略,转而“剿杀”义和团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逼近北京之际。

这时由于八国联军的血腥镇压,义和团力量遭到严重摧残,已不再构成对清政府的威胁,而八国联军的强大侵略势力直接危及清朝统治,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取得侵略者的“宽容”和“谅解”,清政府可耻地出卖了义和团,完全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综上所述,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始终围绕一个目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统治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