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六课《风景如画》中的欣赏课《森林的歌声》。

教学理念:本节课,我依据新课改的理念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注意教学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配合、渗透。

在聆听中通过运用想象、记忆、表现等手段,丰富学生听觉体验。

整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在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领悟的同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音乐氛围与情境。

本节课在围绕聆听乐曲的三个音乐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师生互动,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习目标: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介绍和感受乐曲中三种主要乐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特点,在聆听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顺序,并能通过聆听旋律,来模仿乐器的演奏,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这首乐曲为第八册第六课《风景如画》中的欣赏课,本课是一首器乐演奏作品,运用了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中国树蟾、白腹秧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的鸣叫)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的优美音色共同交织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乐曲三个主题音乐轻松活泼,起落回旋,旋律以“3”为轴心,简洁而质朴,轻快而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

整首乐曲把我们带进了一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中段,在感受聆听、识谱、音色听辩、音乐记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强的兴趣,更喜欢将欣赏与演唱、欣赏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聆听,以此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音乐《森林的歌声》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一.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大自然音响与音乐完美结合所带来的美妙。

2、能听辨并记忆乐曲各段主题及主题出现的顺序,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

3、能用打击乐器、人声和舞蹈为乐曲伴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听辨并记忆乐曲各段主题及主题出现的顺序2、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

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人声和舞蹈为乐曲伴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1、听音乐律动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舞吗?那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活动活动吧,大家轻轻的起立。

(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师:你们跳的真棒!2、介绍小动物导入师:今天,吴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师:树蟾指雨蛙科的两栖动物,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我们来听一下它的声音。

腹斑蛙跟我们平常见到的青蛙很像。

山羌又称麂,麂子,山羌为台湾鹿科动物中最小的一种,生性胆怯。

飞鼠长的很像蝙蝠,但它不能飞,只能滑翔。

活动2【讲授】二、初听《森林的歌声》1、聆听音乐,说说乐曲感受师:这些可爱的动物说想给我们唱歌听,那我们就在乐曲声中找找他们的歌声,听到了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听完了乐曲之后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乐曲带给你什么感受?师:小动物的歌声太美了,你能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吗?师:大家说的真棒,其实这首乐曲中除了刚才这些小动物的歌声外,还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属于大自然真实音响。

当然我们还听到了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演奏了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

2、那这首乐曲带给你什么感受呢?师:说的真好,跟我想的一样。

我也感受到这首乐曲的美妙、幽静、热闹3、你能为这首音乐取个名字吗?大家说的真好,艺术家也为这首音乐取了名字,叫“森林的歌声”。

这首乐曲就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

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活动3【讲授】三、分段聆听1、聆听第一主题(1)乐曲情绪师:让我们从音乐中再来感受一下乐曲的美妙之处,请聆听第一主题,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的感受?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用“lv”哼唱主题一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用“lv”来哼唱一下(3)介绍笛子,并模仿乐器演奏师:那你听出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笛子的音色怎么样?(师介绍笛子)师:让我们一边用“lv”哼唱,一边模仿笛子演奏。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森林的歌声》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森林的歌声》

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趣味性。

歌词内容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歌曲的理解、唱腔把握和节奏感知方面,还需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容易对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歌曲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4.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节奏的准确感知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故事等手段,营造森林氛围,引导学生置身于歌曲情境中。

2.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跟唱。

4.合唱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森林图片、动画、故事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

3.乐谱:打印歌曲乐谱,供学生演唱。

4.教学道具:动物头饰、森林背景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森林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动物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声音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腔和节奏。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演唱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森林的歌声(通用2篇)

森林的歌声(通用2篇)

森林的歌声(通用2篇)森林的歌声篇1b、第三课时森林的歌声教学目标:1、能听出《森林的歌声》中的三段主题音乐,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了解笛子、小提琴和吉他的音色特点。

3、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分辨不同的演奏乐器和主题音乐。

情感目标: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的魅力,衍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的歌声》教学用具:幻灯片黑板贴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将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呢?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欣赏音乐的前奏。

一、欣赏第一主题。

二、欣赏第二主题。

1、欣赏第一主题,找出演奏乐器。

来参加音乐会的动物们都准备了节目,腹斑蛙首先站了出来,它请了一样小乐器和他一起表现了一段音乐。

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请了哪样小乐器来帮忙呢?2、再次欣赏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3、唱第一主题的简谱。

1、欣赏第二主题音乐。

看到腹斑蛙的节目这么受欢迎,山羌也请了乐器为大家献上一段音乐,请大家听听,他请了哪件乐器呢。

2、模仿小提琴演奏姿势。

3、听主题音乐模仿小提琴演奏。

4、听三段第二主题音乐,分别找出演奏乐器。

5、小小演奏家。

欣赏第一主题,并引出演奏乐器笛子。

通过律动和演唱曲谱,加深学生对第一主题的印象。

欣赏第二主题并引出演奏乐器小提琴。

以多种形式听辨第二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印象。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提琴、笛子和吉他音色的辨别。

三、欣赏第三主题1、听第三主题音乐,观察铃鼓的伴奏节奏2、模仿铃鼓的伴奏形式。

3、创编伴奏形式。

看到白腹秧鸡的表演,枭也想表现这段音乐,不过他想请你们帮帮他,老师觉得在这个地方加上沙锤也不错,(师示范一次),加上这个动作也不错。

你们能开动脑筋帮枭想想怎样和这段音乐合作吗?了解第三主题音乐,并给学生创编的空间。

四、完整表现音乐。

在腹斑蛙、山羌、白腹秧鸡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动物加入了音乐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整首音乐,请大家在听到腹斑蛙表现的主题音乐的就站起来并拍手,听到山羌带来的音乐的时候就做个小小的演奏家,听到什么乐器演奏那一段就用什么乐器的演奏姿势,而听到白腹秧鸡带来的音乐的时候就在长音的地方加上你自己的表现方式,好吗?我们请一个同学来做一下记录,将我们三种动物的带来的音乐分别用a b c表示,你听到谁带来的音乐就将表示那段音乐的字母贴在黑板上。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方案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 掌握基本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倾听自然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校园内的森林或郊外自然公园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录音机、录音笔、观察记录表、动植物图片、森林地图等。

2. 教学工具:望远镜、录音设备、相机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森林的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氛围。

-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都有哪些动物?2. 观察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

- 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记录下看到的动植物。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声音。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动植物及其声音。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内容。

4. 课堂小结-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展示记录表和录音。

- 教师总结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森林中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2. 拓展学习- 教师展示动植物图片和森林地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

-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森林中的动物,体验它们的生活。

3. 创作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创作一首关于它的歌曲。

- 学生可以自己编写歌词,编排动作,甚至尝试制作简单的乐器。

4. 展示交流-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学习感受,谈谈对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自然、记录信息的能力。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创作歌曲、表现力的能力。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第一篇:森林的歌声教案《森林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3、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钢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大森林吗?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师: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走进那神秘的殿堂吧。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1、视频欣赏师:竖起耳朵:A、你听到了什么?B、你的心情怎么样?2、聆听A段 A、初听一遍(师用X XX X XX伴奏)师: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向森林前进吧。

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跳跃)B、跟琴用Deng模唱主旋律1 师:让我们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用Deng来哼一哼这个曲调吧。

(师弹琴,集体练习,进行音色的引导)师:我想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试一试,行吗?(边哼边打节奏)C、复听并用Deng模唱,用X XX X XX伴奏师: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哼着曲调前行吧!3、聆听B段A、初听一遍师:你们的表现可真棒!让我们继续前行,说说听了森林里的这段音乐你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舒畅抒情)B、跟琴用Lu模唱主旋律2 师:让我们用Lu的歌声来抒发一下这舒畅的心情吧。

C、复听一遍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妙!这么美妙的歌声,动物们也跟了进来,请你竖起耳朵,哪些地方加入了小动物们的伴唱?当你听到小动物们的伴唱时请举起你的手来。

D、模仿动物的声音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让我们也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好吗?(啯啯啯啯啯呱呱呱呱呱啾啾啾啾啾0 啾啾)注意声音的控制E、第二大组表演师:我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来表演一下。

森林的歌声(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

森林的歌声(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

《森林的歌声》【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难点】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图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导入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二、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

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1、你听到了那些独特有趣的声音?2、听完这些声音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独特感觉?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刚刚的这首乐曲就是老师今天要带给同学们的乐曲,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1、引出课题《森林狂想曲》2、介绍作曲家:吴金黛,《森林狂想曲》是由台湾音乐家吴金黛女士历时5年深入台湾热带森林收集100多种自然声音制作而成的音乐作品。

乐曲中的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音效”声音的使用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二)教学过程1、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介绍主题A,再次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问:这段旋律的演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怎么样?(竖琴,竹笛)2、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同学们认为那种动物的叫声比较活泼、欢快,你能模拟这种动物的叫声配着音乐来唱一唱吗?请同学们用小青蛙的叫声‘呱’轻声模唱这段旋律吧。

森林的歌声教案(1)

森林的歌声教案(1)

《森林的歌声》教案一、欣赏《森林的歌声》1、初听音乐(完整),出示动物图片。

同学们,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桃花开了,春暖花开,我们去郊游,好吗?看,老师带你们了哪里?(森林)森林里风景如画的地方,在森林里你会听到些什么呢?让我们随着音乐走进神秘奇妙的森林!有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呢?(出示动物的图片)森林里有腹班蛙、飞鼠、山羌、树蟾、褐鹰枭、白腹秧鸡……我们知道和不知道各种动物在欢唱,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森林的歌声》2、复听音乐(完整),感受旋律情绪。

在听动物叫声时,你有没有注意音乐的旋律?它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出示:轻松、愉快)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同时,看看音乐有几个主题?(播放音乐,师点着歌谱)旋律给你什么感觉?有几个主题呢?(3个)老师要考考你的耳朵,我随机点一首,请你听听是哪个主题音乐?3、分主题听。

1)、随机点三个主题,请生听,律动,哼唱。

(出示歌谱)(每个主题三遍:听,动,唱)看着歌谱,听音乐,这是哪一主题音乐?虽然这首乐曲整体感觉是轻松愉快的,但是每个主题音乐又略有不同,让我们再来品一品,主题一它要表现的是什么?(跳跃的,轻快的)你能设计一个动作来表现这种情绪么?主题一:左右打响指主题二:手臂向上左右摇,象春风吹过主题三:双臂自下往上打开。

歌唱的,赞美的(同样的办法听其他两个主题)2)、完整感受乐曲,用动作表示。

让我们随着音乐用动作完整地感受一下森林的美妙。

3)、分小组听,听到自己的主题身体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律动。

4、听辨每个主题的乐器,出示乐器图片同学们,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是很棒,王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的听力:这三个主题都是由同一种乐器演奏的吗,主要是由哪几种乐器演奏的?(先说然后出示图片)游戏,听主题,模仿乐器演奏我们一起来听辨一下,你觉得是哪种乐器就模仿这件乐器的演奏姿势(听辨三个主题)。

5、总结音色特点:不同的音色给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为什么采用这三种乐器,能不能换用其他的乐器如大号合适吗?(不符合轻松愉快)这三种乐器的音色给你什么感觉(清脆、轻松、轻快)6、完成表格我们的同学真是非常的厉害,我们能一边听这首乐曲一边把这首曲子主题的变化和演奏乐器记下来吗?(交流)请一生讲一讲边听音乐边集体校对总结音乐结构:同学们,看看这张结构表,你发现主题变化的规律了嘛?(反复)是的,三个主题的反复演变成了这首轻快的《森林的歌声》,我们再来看看,情绪热烈的主题三出现了(1)次,而情绪活泼跳跃的主题一出现了(3)次,这样的安排奠定了这首曲子怎么样的情绪?(轻松,愉快)真棒啊!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欣赏音乐的好方法,那就是一边听(一边记)二、创编《郊游》1、演奏教师提供的片段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写的好吗?不过他又非常的简单,就这几个简单的主题持续反复再加上动物的鸣叫然后变换演奏的乐器是吗?所以写曲子并不难。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不同声音对自然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准备1. 森林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团队活动所需的音乐设备和道具。

3. 教师准备好的音乐素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以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森林的重要性和其中的自然声音。

可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环境的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森林中的声音,如鸟鸣、树叶沙沙声等。

步骤二: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森林声音进行探究。

可以是通过观察、阅读资料或上网查找相关信息。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森林声音,并讨论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步骤三:分组创作1.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声音,选取适合的乐器或其他素材,进行声音模仿和创作。

2. 学生可以利用乐器、声音录制器材或口头表演等方式来呈现他们创作的森林声音。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节奏敲打、身体韵律等多样化的活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自己的声音以及如何与其他小组的声音协调合作。

步骤四:表演展示1. 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表演内容后,进行展示。

可以是现场表演或录制视频。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时,可以进行评价和分享。

步骤五:反思和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学生回顾整个活动,总结森林的声音对自然的重要作用,并表达对保护森林和环境的决心。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关于森林声音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展示海报来展示所学的知识。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森林的特点和不同的声音。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森林中的声音和氛围。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的歌声》这首歌曲,了解森林中的动植物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歌曲意思。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课件
3.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Warming-up
(1)让学生集体讨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你们喜欢森林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森林中看到过的动植物。

2. Presentation
(1)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视频,让学生主动感受歌曲的美妙。

(2)导入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信息。

(3)引导学生仔细听歌,并鼓励他们说出他们对歌词的理解以及歌曲中的重点词汇。

3. Practice
(1)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3)听力训练: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识别填空,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Production
(1)以《森林的歌声》为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生词和句型来描述他们最喜欢的森林的动植物,以及他们在森林中所经历的美妙时刻。

说课稿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

说课稿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

说课稿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教学曲目。

这首歌曲以森林为背景,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机勃勃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且好奇心旺盛。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模仿,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森林的歌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内涵,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森林的歌声》,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音色的准确表现,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森林为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授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节奏等基本元素,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听辨乐曲《森林的歌声》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聆听、演唱、看图形谱、做动作等方法感受三段主题旋律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理解力。

3、能听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能听辨音乐的各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二、教材分析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有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

树蟾、秧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等这些可爱的森林之歌。

乐曲旋律简介朴质、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

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三、教学重点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旋律曲调及演奏乐器的音色,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曲调演奏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用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课件、卡片、铃鼓、鼓、沙蛋、碰铃、三角铁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森林么?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播放《森林的歌声》视频,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感受大自然都美。

)师:森林的景色美不美啊,让我们坐着音乐的大巴车一起走进这神秘的殿堂吧。

2、师: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的地方就有许多小动物,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地叫声?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

(播放《森林的歌声》引入部分)师:树蟾、秧鸡、腹斑蛙、山羌、飞鼠3、师:当夜幕降临,整个大森林都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跳啊、闹啊、风儿在弹琴,鸟儿在歌唱。

不知名的昆虫与青蛙扯大了嗓门疯狂的歌唱。

你们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播放乐曲《森林的歌声》)生:好像在开音乐会师:你们真棒,你能为这个乐曲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师: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真美,音乐家也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森林的歌声》(二)新授课程1、分段欣赏旋律(1)第一主题师:你们瞧森林里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布谷鸟,她在呼唤自己的好伙伴小蝴蝶,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听它是如何呼唤的?听完告诉老师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播放第一主题音乐)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生:竹笛师:没错,你们真棒。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大自然为背景,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场景,歌词优美,旋律生动,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线谱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在五线谱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五线谱知识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森林的歌声》。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读和运用。

2.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创作类似的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示范和伴奏。

3.准备乐谱,让学生能够跟随演唱。

4.准备相关教具,如五线谱卡片、音符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森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五线谱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五线谱,让学生认识五线谱的基本符号和记号。

《森林的歌声》教案示例

《森林的歌声》教案示例

《森林的歌声》教案示例教案示例:《森林的歌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领悟《森林的歌声》中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阅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关爱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领悟《森林的歌声》中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森林的歌声》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了解森林的独特之处和与人类的关系。

2.阅读(25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森林的歌声》,并领悟故事中的意义和主题思想。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看法。

3.分析(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中的各个角色和事件,并分析它们对主题思想的贡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和扩展。

4.表达(2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份小组演讲。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演讲,表达他们对《森林的歌声》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班级活动与大自然紧密结合,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个体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阅读能力,对个体进行评价。

2.小组评价:对每个小组的表达和演讲进行评价,看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3.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活动,综合评价学生在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1.《森林的歌声》故事2. ppt课件3.小组活动资料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珍贵。

2.组织学生协助社区举办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清理、种树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独立阅读、合作讨论和小组演讲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本中的主题思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自然为主题,描述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富有想象力。

歌曲采用2/4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中涉及到的动物和自然现象,如鸟儿、小河、雷声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每人一份《森林的歌声》乐谱。

4.三角板、木鱼等打击乐器:用于节奏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五线谱的构成。

教师简要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四个间等。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帮助学生熟悉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演唱歌曲的一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接着,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表现出森林中的生机勃勃;第二乐段以慢节奏和柔美的旋律表现出森林的宁静与和谐。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变化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知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仍有待提高。

本节课通过《森林的歌声》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准的把握。

2.理解歌曲寓意,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森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森林图片、歌曲旋律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伴奏。

3.教学视频:准备大自然的声音视频,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视频,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妙。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森林的歌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词曲,重点讲解节奏和音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森林情境,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强化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器乐曲《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器乐曲《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器乐曲《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器乐曲,以管弦乐的形式表现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

教材通过生动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早晨森林的宁静;第二部分表现了动物们欢快的玩耍场景;第三部分则展现了夕阳下森林的宁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对于管弦乐的认知尚浅,对于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的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乐器的辨识能力,并引导他们感受乐曲中所表现的大自然景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管弦乐,提高他们对乐器的辨识能力。

2.通过聆听和学唱《森林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管弦乐的认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针对重难点,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了解管弦乐,并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森林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管弦乐中的各种乐器。

2.聆听法: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所表现的大自然景象。

3.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学生跟随模仿,从而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

4.集体协作法:学生分组演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森林动物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认识管弦乐中的各种乐器。

2.准备乐器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乐器。

3.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乐曲和展示图片。

4.准备乐谱,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唱乐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森林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管弦乐中的各种乐器。

–学生分享自己对森林动物的了解,为学习乐曲营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灵武市第六小学胡林芳
教学内容:
湘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中的欣赏课《森林的歌声》。

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依据新课改的理念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注意教学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配合、渗透。

在聆听中通过运用想象、记忆、表现等手段,丰富学生听觉体验。

整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在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领悟的同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音乐氛围与情境。

本节课在围绕聆听乐曲的三个音乐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师生互动,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设计思路
在这节音乐欣赏课中,我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启发想象、完善情境,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模仿、体验、表现等方式,把教学推向高潮。

通过不同层面的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一节课四十分钟始终保持着持久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感知音乐的美,使他们入迷音乐,酷爱音乐。

教材分析:
《森林的歌声》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器乐合奏曲,树蛙、飞禽、昆虫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

乐曲在森林中小动物的鸣叫声中开始,继而吉他轻轻地奏出第一段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以“3”为轴心,起落回旋,轻松活泼,但不失平衡安详。

之后,笛子奏出上述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由此派生的另一段主题旋律。

两段旋律末尾相同,它们之间并无太大的对比。

随后再运用不同的配器将音乐重复一遍,造成音色的变化。

乐曲第二部分的句首,音区提高,节奏拉宽,与前一部分形成一定的对比,加上诸种乐器的加入,使气氛热烈起来,仿佛森林中的动物鼓起劲,放声地歌唱。

在主题〔1〕再现后,音乐突然安静下来,旋律的流动变为持续的长音并作半音上行,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气氛。

很快这种安静被打破,以上的音乐又全部重复出现,只是在演奏的乐器及声部的
配置上有所不同。

由于弹拨乐器加强,低音部加重,使森林显得更为热闹。

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中段起始年级,在感受聆听、识谱、音色听辩、音乐记忆等方面刚开始学习,他们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强的兴趣,更喜欢将欣赏与演唱、欣赏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聆听,以此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介绍和感受乐曲中三种主要乐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特点,在聆听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顺序,并能通过聆听旋律,来模仿乐器的演奏,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了解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介绍其乐器特征,并随音乐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模唱主题旋律并分析体验不同主题带来的不同感受。

3、通过聆听丰富的大自然的音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演奏顺序和演奏乐器。

2、在模唱旋律时,引导学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3、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合作的能力与自我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道具:
钢琴、多媒体(ppt课件、节奏谱)、响板、铃鼓、沙锤、碰钟、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人: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我们快乐音乐课堂,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你们听……
谁能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生:是森林。

师:对,今天,老师就要带领你们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二、完整听赏全曲
1、完整听赏全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大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美妙声响,那该多好啊!夜幕低垂,在神秘的森林里,蟋蟀、树蛙、猫头鹰与飞鼠一起奏响了优美的旋律,它就是《森林狂想曲》。

(出示或板书课题)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这首“全世界最好听的大自然的音乐”,注意听的同时要思考这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学生欣赏
思考:①乐曲的情绪怎样?
②你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呢?
③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几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声音?是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2.回答问题
①乐曲的情绪怎么样?(板书:欢快、优美)
②你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呢?
③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几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声音?是在乐曲的什么地方?(板书:引子间奏尾声)
(3)乐曲简介: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它的曲作者吴金黛来自我国的宝岛——台湾。

《森林狂想曲》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由多人合作完成,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音乐里的这些小精灵。

(通过观看PPT认识这些珍稀动物)
三、分段欣赏
师:我们已经知道,《森林狂想曲》中有三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动物的鸣叫,也就是乐曲的引子、间奏、尾声。

同时,在引子、间奏、尾声之间,又有三段音乐主题反复出现,构成了这首“全世界最好听的大自然的音乐”——《森林狂想曲》。

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一下这三段音乐主题。

(1)听赏音乐主题1,(快速,欢快、跳跃)
①学生拍手或点手心ⅩⅩ 1 ⅩⅩ 1,感受第一主题的情绪,教师加以讲述。

②用母音Da模唱旋律。

要求:舌头放松,面部表情自然,声音轻巧。

(2)听赏音乐主题2。

(快速,舒畅、抒情)
①学生互拍手ⅩⅩ 1 Ⅹ 0 ,感受第二主题的情绪,教师加以讲述。

②用母音Lu模唱旋律。

要求:提起笑肌,舌头放松,声音连贯。

(3)听赏音乐主题3 (中速,前进、激昂)
①学生拍手Ⅹ0 1 0 0,感受第三主题的情绪,教师加以讲述。

②用母音La模唱旋律。

③随教师演唱难点乐句的乐谱,感受旋律的抒情。

四、分析曲式
再次聆听音乐,区分音乐的三段音乐主题,完成课后练习。

①听全曲,学生分三组代表三段音乐主题,听到哪个音乐主题哪组上来一人。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在黑板上板书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
五、分别主题音色
进一步聆听、熟悉音乐旋律,加深印象。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多次出现,欢快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那明快的音色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吗?让老师告诉你们吧!乐曲主题是由三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主奏的。

它们是笛子,小提琴和吉他。

小提琴,属于拉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小、音域最高的乐器,被誉为“乐器女皇”。

笛子,小提琴,它们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高音明亮,表现力非常丰富。

吉他,也称六弦琴,属弹拨乐器,是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主要乐器。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六、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听全曲,学生选择参与活动
师:音乐家将自然界原音与音乐天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学他们,将你们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与今天我们熟悉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好听的《森林狂想曲》吧!
1.打击乐伴奏
响板、铃鼓(主题1节奏)沙锤(主题2)碰钟、三角铁(主题3)
2.第一主题坐着拍、点手心,第二主题拍凳子,第三主题可离开座位转圈等,音效部分模拟自然声音
七、课堂小结
师: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师:对,他们的目的是宣传环保,爱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森林的歌声又响起来了!你听……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