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bff9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a.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所产生的资金流动情况。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经济和贸易活动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反映。
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和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从国际收支的结构来看,我国主要的国际收入包括出口贸易收入、服务贸易收入、外商直接投资收入和对外援助收入等。
而国际支出则主要包括进口贸易支出、服务贸易支出、对外投资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这些资金流动的结构反映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情况。
从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出口国,出口贸易收入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收入也逐渐增加,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来看,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特别是主要出口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包括国际汇率的波动和外部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间接影响。
国际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如贸易摩擦、对外关系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对我国国际收支带来一定影响。
从国际收支的政策应对来看,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国际收支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出口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加强对外投资管理和风险防范,谨慎对外援助,保障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我国国际收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全面分析和精准应对。
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和挑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8733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b.png)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收支之一。
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的定义及作用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反映,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贸易顺差为62亿元人民币,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
主要收支项目表现(1)商品和服务贸易2022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8万亿元人民币。
(2)资本流动2022年,中国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顺差过大、外债风险上升和资本流动不稳定等。
贸易顺差过大过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资源净流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外债风险上升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外债风险也在上升。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外债偿付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流动不稳定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主要依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而对外投资较少。
这导致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内部平衡策略(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促进对外投资,推动资本流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
外部平衡策略(1)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降低外债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5c48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8.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往过程中所发生并与国际经济关系息息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和交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国际金融业务等。
国际收支状况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从商品贸易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加大了对于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拉动了进口规模的扩大。
虽然出口规模也有增长,但增速远不及进口,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形成。
贸易逆差也不一定完全是不利的,因为它也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提高,国内市场也更加丰富多样化。
从服务贸易方面来看,我国国际收支也存在着逆差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尽管我国的国内旅游和教育等服务项目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需求,但国外游客在中国消费的金额远远超过中国游客在国外消费的金额,导致服务贸易逆差的形成。
从国际金融业务方面来看,我国国际收支也存在着逆差的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国际投资与我国境外机构的投资规模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我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境外投资更多地流入我国,导致了国际金融业务逆差的形成。
以上简要分析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一些特点和问题。
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逆差和国际金融业务逆差都是我国国际收支出现负值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自身的服务业水平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境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以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0e4014dd3383c4ba4cd222.png)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为中国居民 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所 谓中国居民是指在中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 利益中心的常住单位。
国际收支统计的含义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特定
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地总括一个经济体与世 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统计的含义
(二)国际收支统计的含义 国际收支统计是对一国各种国际经济流量和
存量的统计。国际收支统计包括两种国际账户即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 衡表是从流量的角度反映各项交易,国际投资头 寸表是从存量的角度反映一经济体的对外金融资 产及负债。
三. 储备资产 64 -207,016,000 1,929,000 208,945,00
0
3.1 货币 65 0 黄金
0
0
3.2 特别 66 -5,000
0
提款权
5,000
3.3 在基 67 1,929,000 金组织的储 备头寸
1,929,000 0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和项目分
类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统计基本核算原则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用负号表 示,贷方记录用正号表示。记入贷方的项目是 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和反映一经济体对 外资产减少或对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记入 借方的项目是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和 反映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db06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9.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资金流动的总体表现。
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以下是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呈现逆差状态。
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净支付,需通过贸易顺差、资本净流出等方式来弥补对外支付。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逆差规模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速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导致贸易顺差缩小。
资本净流出也在增加,部分资金流向了境外市场和企业。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出特点明显的贸易逆差和服务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主要由商品贸易逆差引起,而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旅游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
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资源型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导致大量的进口需求。
而服务贸易顺差则是由于我国在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和外资投资。
我国国际收支在结构上呈现出有限的多元化。
我国主要的国际收支来源包括贸易、投资、劳务等方面。
贸易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来源,约占总体的大部分。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来源的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投资方面。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市场。
第四,我国国际收支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压力。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也会对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这对于提升我国在服务贸易和技术交流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逆差态势,同时贸易逆差和服务贸易顺差结构明显。
我国国际收支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700e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e.png)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1. 引言国际平衡收支表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入和支出,可以衡量国际贸易的平衡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平衡收支表的数据,探讨国际收支的状况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2. 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国际平衡收支表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情况。
其中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
货物贸易是指物品的买卖,包括出口和进口;服务贸易则涉及非物质性的交易,如旅游、咨询等;收入包括来自海外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转移支付包括捐赠、援助等。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主要记录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它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购买海外企业的股权;证券投资则指购买外国证券,如债券和股票;其他投资包括存款、贷款和其他债务。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国际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它包括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净变动,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变动。
3. 国际收支的分析国际收支表的数据可以提供许多有关经济状况和政策影响的信息。
3.1 经常账户和贸易平衡经常账户的贸易余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或净进口。
如果贸易余额为正数,表示该国家或地区出口超过进口,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贸易余额为负数,表示该国家或地区进口超过出口,存在贸易逆差。
贸易平衡的偏差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对就业、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3.2 资本账户和直接投资资本账户的变动可以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流动情况。
特别是直接投资的数据,可以反映外国对该国家或地区的长期投资。
直接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转移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分析资本账户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吸引了足够的外国直接投资。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955b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3.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贸易、资本和服务交流所形成的收支状况。
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货物贸易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
我国出口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汽车等为主,进口以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为主。
我国长期保持着商品贸易顺差,出口超过进口。
虽然我国贸易顺差在近年逐渐收窄,但仍然形势较好。
从服务贸易方面来看,我国进出口服务贸易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旅游、运输、金融、建筑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成为拉动服务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金融服务也逐渐优质化和国际化,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
这些都使得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有所减少。
从资本和金融领域来看,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对外直接投资(ODI)。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居于世界第一位。
这体现了我国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重要地位。
从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使得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汇率对国际收支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能降低进口成本,对企业和居民带来益处。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通过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保持。
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整体稳定、逆差规模有所减少、服务贸易逐渐增长、资本流动活跃等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收支也在不断优化。
但与此我们也应该关注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持国际收支稳定,并促进国际收支的可持续平衡发展。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3a70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7.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转移支付以及国际金融活动的总体表现。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下面本篇文章将从贸易、投资和外汇储备三方面对我国的国际收支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看贸易方面,我国是一个大国,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2020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进出口货物总额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中,出口15.42万亿元,进口16.74万亿元,贸易逆差1.32万亿元。
虽然去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有所增长,但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结构上看,我国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如机械、电子、纺织等;而进口则集中在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
因此,我国仍然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降低资源和能源产品的进口比重。
其次,投资方面。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2.1万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去年我国引进外来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372.7亿美元,同比增长4.5%。
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去年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外资流入总体出现了一定下滑。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并通过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措施,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
最后是外汇储备方面。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1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虽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合理利用外汇储备,有效应对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平稳的,但也存在挑战。
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增强外汇储备规模和质量的优势,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2b56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f.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国际收支关系。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包括出口收入、进口支出、服务收入、服务支出、资本收支等各项国际支付项目在外币计价条件下的总体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保持了较好的平衡状态。
我国国际收支逐渐呈现出逐渐向好的趋势,年度收支逐渐呈现顺差状态,这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国家之一。
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另一方面也突显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的规模逐年扩大,也是我国国际收支逐渐向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贸易结构逐步优化,服务贸易增长势头明显。
在商品贸易领域,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依然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支撑,但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提升。
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正在加快布局服务出口,服务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境外投资增速显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逐渐改善,从以前的资源型投资扩展到具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也加快了对外资本市场的开放,境外投资的覆盖面和规模都逐渐扩大。
我国国际收支的挑战和问题也是明显存在的。
尽管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上保持顺差,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外贸方面,我国出口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倾向增加等不利影响因素,这给我国商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对外贸易也存在着结构单一、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第七章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与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89d36ba0116c175e0e483c.png)
主要包括:
19
1.货物
是物质的、已生产的产品,所有权可确立,并可进行交易。
一般商品(general merchandise,包括转出口),是指在居民 与非居民之间发生改变所有权的商品。
国际收支账户提供了用于分析一经济体对外经济关系的 综合框架,包括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表现、汇率政策、储 备管理及外部脆弱性等。
4
➢二、国际收支统计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述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个时期的经济 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账户(goods and services account),初次收入账户(primary income account),二 次收入账户(secondary income account),资本账户( capital account),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贷计(+) 为居民接受的来自非居民的转移;
14
(二)记录时间和计价原则
推荐遵循权则发生制的原则(the accrual basis),按照交易 发生、改变、转换、转移和消失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在交易 双方同时计价。
国际收支的计价方法与国民账户、政府财政账户、货币与金融 统计等其他重要统计体系相一致,从而保证了宏观经济分析 在数据上的一致性。
BPM6对机构单位的分类原则与国民经济核算相一致,将国内 的机构单位划分为货币当局、广义政府、除中央银行之外的 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部门。
将非居民进一步区别划分为合作伙伴或合作经济体也会有相当 益处。
经常账户下一般不特别指明具体的机构部门;资本和金融交易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6f98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5.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活动上的收入和支出,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是良好的。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盈余状态,出口大幅度增长,进口也有所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中国的外贸政策也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对外贸易的便利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地位日益巩固,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高技术产品、工艺品的出口比重逐渐提高,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降低,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升级,迈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复杂。
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收支的波动性,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都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资的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和调节,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我国国际收支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都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需要我们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寻找新兴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降低我国国际收支的风险。
我国国际收支的政策调控是至关重要的。
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我们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促进国际收支的结构优化和稳定。
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外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扩大出口市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国际贸易的新业态,从而增加我国的国际收入。
还要加大对国际投资的引导和规范力度,引导国际投资的有序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投资收益。
还要加强对外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国际收支的稳定。
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加强分析,及时调整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d65e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3.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金流动和贸易往来。
国际收支状况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面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简要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良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经济地位逐渐上升。
我国的国际收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贸易收支。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和进口额大幅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超过4.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不平衡。
尽管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我国主要以出口为主,进口相对较少。
特别是在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我国仍然依赖进口。
这导致我国的贸易顺差较大,逐渐形成了对外资金的积累。
国际收支结构的不平衡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对外贸易不平衡可能导致国内经济过度依赖外需,增加了外部经济不稳定性的风险。
我国国际投资和金融收支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业务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107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这表明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和国际投资活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际收支的良好状况。
我国外债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我国国际金融和贸易活动不断增加,但我国外债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为2.4291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4%。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债水平相对较低,表明我国国际收支整体是健康稳定的。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和潜在风险。
为了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继续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放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也要加强国际金融和投资管理,提高国际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国际收支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f4a73f7ec4afe04a1df5e.png)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状况作为反映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晴雨表,对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国际收支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国家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科目之一。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一、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
但中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双顺差”,促进了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以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最明显。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230亿美元,同比下降85%。
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486亿美元,增长85%;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1256亿美元,2014年同期为顺差778亿美元。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中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二、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现状的原因分析1、国内投资储蓄明显大于消费,内需不足,消费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趋于保守,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
低消费使得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供大于求;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高储蓄的结果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也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
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过剩产能通过对外出口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而且主要是货物贸易顺差。
2、出口结构失衡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fb55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9.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是指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经济往来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际收支表是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统计报表,并且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总和体现。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往来方面的真实情况,是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
国际收支分为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
收入项目包括出口货物和服务、投资收益、移民与非移民转移收益等;支出项目包括进口货物和服务、投资支出、移民与非移民转移支出等。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国际收支逆差则是指支出项目大于收入项目,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及其与外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水平。
我国国际收支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主要原因是我国在世界分工中处于较低端,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窄,导致国际贸易逆差比较大。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因为人民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也是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问题使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但是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我国的进口和出口额不断增加,特别是出口额的增长比例更为显著。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于扩大外贸出口,并加大了进口商品的自主产权。
我国的服务贸易逐渐增加,尤其是知识产权、文化与旅游等服务贸易增速迅猛,为国际收支的改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的对外投资额同样不断增加,虽然存在一定的逆差,但是总体来说对国际收支有所促进。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也基本稳定,比较均衡,这有助于我国的出口和进口,为国际收支的平衡起到了一定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国际收支的改变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在国际收支中服务贸易的比重还相对较小,尤其是文化、教育等软实力出口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外商投资收益较低,需要加大对外投资的高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
XXXX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XXXX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97f0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a.png)
XXXX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XX年的国际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资金流动情况。
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对外贸易情况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
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收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际收支情况的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济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XXXX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外汇储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指标。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本报告还参考了相关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
国际收支总体情况分析根据数据统计,XXXX年我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贸易顺差增长:XXXX年我国的出口总额超过了进口总额,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贸易顺差。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外贸政策的支持。
2.外汇储备增加:通过贸易顺差和其他资金流入途径,XXXX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这些外汇储备不仅为我国维持货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为国内外投资提供了重要保障。
3.经济对外依存度上升:尽管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外依存。
我国在能源、技术和高端产品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进口需求。
4.资本流动增加:XXXX年我国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同时也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
资本流动的增加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外贸易分析XXXX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出口分析根据数据分析,XXXX年我国的出口总额达到了X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领域。
其中,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占比最大,达到了XX%。
进口分析在进口方面,XXXX年我国的进口总额为X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根据数据显示,进口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产品、机械设备、原材料等领域。
其中,能源产品的进口额占比最大,达到了XX%。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a409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f.png)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国际平衡收支表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分析该表的内容和变动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的示例:1.经常账户分析: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四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说明该国家的进口大于出口,可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说明该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可能存在贸易优势。
2.资本账户分析: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外资流入和外资流出的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账户出现净流入,说明该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反之则说明该国家的资本外流较多。
3.资金账户分析:资金账户包括国际机构借贷、政府借贷和其他借贷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债务的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入,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增加,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
反之,如果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出,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减少,可以减轻债务负担。
4.外汇储备分析: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通常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两部分组成。
通过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和外汇储备的充裕程度。
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可能需要寻求外债或者进行紧缩货币政策。
反之,如果外汇储备充裕,可能有助于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和支付国际债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国际平衡收支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经济情况和政策目标会导致国际平衡收支表的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72d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e.png)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1. 引言1.1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的核心指标,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该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情况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都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也为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调整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2 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所有经济往来的总和。
它包括国家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服务、资本流动和国际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所有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部分。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反映的是国家在短期内与外界的经济往来。
资本项目包括资金的跨国流动和资产的买卖等,反映的是国家在长期内与外界的资本往来。
国际收支的平衡情况取决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的差额,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存在逆差时,国际收支就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调整。
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需要谨慎管理和有效调控。
2. 正文2.1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出逆差状态,即经常账户逆差规模较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进口大于出口,导致贸易逆差较大。
我国国际收支中金融账户项下的资本流动也存在波动。
尽管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外流的风险也在增加。
第11单元:国际收支统计分析3
![第11单元:国际收支统计分析3](https://img.taocdn.com/s3/m/e22a77f4f61fb7360b4c65eb.png)
4.经常转移。国际间的经常转移可分为 .经常转移。 三类: 三类: (1)私人单方面转移; )私人单方面转移; (2)官方之间的单方面转移; )官方之间的单方面转移; (3)官方与私人之间的单方面转移。 )官方与私人之间的单方面转移。
(二)国际收支资本帐户 国际收支资本帐户中记录的主要交易 类别有: 类别有: (1)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 (2)资本转移, )资本转移, (3)非生产资产交易, )非生产资产交易, (4)储备资产的变动。 )储备资产的变动。 现将长短期资本往来以及资本帐户中的 各主要项目分述如下: 各主要项目分述如下: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 吸收论和货币论等。 论,吸收论和货币论等。
弹性论是在本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 弹性论是在本世纪 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各 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 国实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国实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汇率变动频繁的背 景下产生的, 罗宾逊1937 景下产生的,由英国经济学家琼 ·罗宾逊 罗宾逊 年提出。 年提出。弹性论是马歇尔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 性理论在外汇市场上的延伸。 性理论在外汇市场上的延伸。它主要研究外汇 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弹性论认为,外 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弹性论认为, 汇汇率对国际收支从而主要是对进出口商品总 额和贸易差额有直接影响。 额和贸易差额有直接影响。在国际商品市场上 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具有弹性。
(6)商务服务。这类服务的出口包括咨 )商务服务。 询和其它商业服务, 询和其它商业服务,如一个企业派遣一 些工作人员临时出差到国外为国外客户 提供咨询和协助。 提供咨询和协助。
3.收入。收入是经常帐户口的一个重要 .收入。 记录类别。 记录类别。 收入分为投资收入和其它收入。 收入分为投资收入和其它收入。投资收 入包括来自国外金融资产所有权的收入, 入包括来自国外金融资产所有权的收入, 最普通的形式是股息、红利和利息。 最普通的形式是股息、红利和利息。其 它收入包括其它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 它收入包括其它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 如土地租金、非金融无形资产使用费、 如土地租金、非金融无形资产使用费、 劳工的工资等。 劳工的工资等。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cd3c1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b.png)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第一篇: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我国面对严重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结构调整的困难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顺差,并且“双顺差”的趋势一直在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列出了我国2002年~2011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为3875亿美元,进口为3521亿美元。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了1324亿美元,出口也增加到了9039亿美元,进口增为7715亿美元。
到了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则为4206亿美元,而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加为1746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9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
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43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是14842亿美元和12409亿美元。
到了2010年和2011年,顺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趋于一个平稳状态。
货物贸易收支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并且2002年~2008年一直是在往上升。
第五章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第五章国际收支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df2c42b9d528ea80c7795e.png)
5-2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统计的中心是国际 收支平衡
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目标是 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 略有顺差
但绝对的平衡是极少见的
5-2国际收支平衡
IMF提出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4种标准
➢经常项目差额可由正常的资本 流量来弥补,而不是依靠过度 的贸易限制和对资本流入/出的 特殊刺激,或者是造成大规模 的事业。
➢经常项目平衡的两个标准:可 持续性和适应性
5-2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 误差与遗漏 储备资产
5-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统计的重要工具。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IMF的《国际收支手 册》的基本原则制定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与世界 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以货币记录的综 合统计报表。
差额 35,421,968
37,382,671
44,166,574
-6,783,903 -14,945,148 12,984,445 32,290,837
-49,631 32,340,469
46,789,569
贷方
387,534,97 1
365,395,32 8
325,650,82 3
39,744,505 8,344,269
534,410,23 6
72,132,698 24,066,764
1,428,146 232,690,39
5 69,345 232,621,05
0 7,774,348
5-3-7国际收支统计描述
例.某国某年上半年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贸 易帐户差额为顺差453亿美元,劳务帐户差 额为逆差192亿美元,单方转移帐户为顺差 76亿美元,长期资本帐户差额为逆差96亿美 元,短期资本帐户差额为顺差63亿美元,请 计算该国国际收支的经常帐户差额、综合差 额,说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并简要说明该 国经济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权转
移为标准 对比:
o
外汇收支统计的记录时间应以 收支行为发生日期为标准
5-3-3国际收支统计记账货币
各种交易的价值用各种不同的
货币表示,需折算成单一的记 账货币,进行统一汇编。 采用交易期发生平均汇率。 我国的记账货币为美元
5-3-4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银行申报。如欧洲 企业直接报告。如澳大利亚、
5-4-4借外债的成本
债务偿还: 放弃一定的购买力,偿债 高峰期 附带条件: 还本付息外的附加成本
5-4-4借外债的成本
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 造成清偿困难 依赖性: 举旧债还新债,对国际金融市 场变化冲击的抵抗脆弱
5-4-5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债务周期的5个阶段: 1不成熟的债务人 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 出,净资本流入,债务上 升。
5-1-3 交易
交易指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 内容,既包括由外汇收支的 对外交易,也包括没有外汇 收支的对外交易。
5-2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统计的中心是国际 收支平衡 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目标是 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 略有顺差 但绝对的平衡是极少见的
5-2国际收支平衡
IMF提出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4种标准
5-1-2 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包括该经济体的各 级政府及其代表机构,以及 在该经济体领土上存在或居 住一年(含一年)以上的个 人及各类企业和团体。
5-1-2 常住居民
中国居民是指:
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
自然人;外国留学生、就医 人员、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 除外。
5-1-2 常住居民
中国居民是指:
经常项目差额可由正常的资本
流量来弥补,而不是依靠过度 的贸易限制和对资本流入/出的 特殊刺激,或者是造成大规模 的事业。
5-2国际收支平衡
IMF提出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4种标准
在考虑到暂时性因素、生产能
力未正常使用或失业、贸易条 件持久的外生变化、对贸易或 资本流动的过度限制或刺激等 影响之后,经常项目差额等于 正常的资本净流量。
5-4-6外债清偿
指标1:
负债率: 国内生产总值
《=20%
外债余额
5-4-6外债清偿
指标2: 外债饱和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5-4-6外债清偿
指标3:
债务率:
外债余额 外汇总收入
100%
5-4-6外债清偿
指标4:
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
5-4-6外债清偿
指标5:
新西兰
两种结合。如德国
5-3-4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国际贸易统计
一国进出境全部商品情况
国际交易报告体系
每一笔国际收支现金交易和 非现金交易以及存量的情况
5-3-4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企业调查
企业对其本身的国际收支 交易进行报告
其他数据源
5-3-5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大事记
1980年恢复在IMF的合法席位,
5-4-2外债统计分类
特征: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 的重要形式。
5-4-2外债统计分类
国际金融租赁—— 承租人(租赁公司) 租出设备 以支付租金形式 偿还使用费 国外出租人 (租赁公司/企业)
5-4-2外债统计分类
国际金融租赁—— 特征:灵活、金额可大可小、期限 可长可短、租金可一次性或分期 偿还 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的结合。
短期融资:借款期限小于等于一年 普通中长期贷款: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 买方信贷:进口方付订金,其余货款由 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 方银行提供贷款 循环贷款:随时使用不超过最高限额
5-4-2外债统计分类
对外发行债券—— 一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
境外投资者 (银行/企业/个人) 以外国货币或境外货币面值发行的。
对有境外账户的单位的外汇收支统
计 证券投资统计
5-4外债统计
外债定义 外债统计分类 外债的经济收益 借外债的成本 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外债清偿
5-4-1外债定义
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 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 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 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 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 务。
资本转移的特征:
转移的是固定资产或债权人不
要求任何回报的债务减免; 是与固定资产获得和处理相关 的现金转移
5-3国际收支统计
计价 时间 记账货币 数据来源 我国历史沿革 我国现行申报体系
5-3-1国际收支统计计价
市场价格为依据
5-3-2国际收支统计时间
o 交易的记录时间应以
5-4-2外债统计分类
按优惠情况划分
软贷款 硬贷款
5-4-2外债统计分类
我国具体包括5种: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商业贷款 对外发行债券 国际金融租赁
5-4-2外债统计分类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 符合规定要求 的成员国 (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5-4-2外债统计分类
来源:成员国交纳的份额和 以金融机构名义的借款 特征:条件优惠、中长期贷 款为主、每笔贷款金额较 大、期限较长、利息较低
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
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 外的留学生、就医人员、中 国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
5-1-2 常住居民
中国居民是指:
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
事业法人及驻华机构(不含 国际组织和外国驻华使馆领 馆)
5-1-2 常住居民
中国居民是指:
中国国家机关(含驻外使馆
领馆)、团体、部队
5-4-5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债务周期的5个阶段:
5成熟的债权人 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入, 净资本流量减少,净外国资产 的头寸缓慢增长或稳定不变。
5-4-6外债清偿
衡量外债偿还能力的标准: 生产能力:拿出一部分国民收 入偿还外债本息后不影响国民 经济正常发展 资源转换能力:用于偿还外债 的那部分国民收入能否转换为 外汇
5-4-2外债统计分类
按期限划分
长期 短期
5-4-2外债统计分类
按形式划分
国际商业贷款 外币债券 国际金融租赁 贸易融资 政府和国际金融 组织贷款 对外私人贷款
5-4-2外债统计分类
按债务人划分
政府机构借款 金融机构借款 企业单位借款 其他机构
5-4-2外债统计分类
按债权人划分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外国企业/个人贷款
5-4-3外债的经济效益
投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 增加投资能力 技术和设备:引进技术设备,提 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 产率,丰富物质文化生活 就业:增加生产投入,开辟新行 业,提高就业率、劳动力素质
5-4-3外债的经济效益
贸易:促进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 结构变化,提高竞争力 银行/金融机构:改善信贷信誉标 准、开发国际资本市场、吸引 跨国公司投资、支持当地金融 机构开发
第10章 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统计
国际收支专题统计
5-1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的常 住居民与其他经济体在一 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对外 经济交易的综合记录
5-1-1 经济体
经济体是由在某一特定领土 有较密切关系的若干经济 实体组成。 一般指一个独立的国家或地 区。
5-4-2外债统计分类
国际商业贷款—— 外国金融机构 借款人 外国企业/商人
4-2外债统计分类
目的:满足建设项目或其他用途 资金的需要 特征:手续简便、资金使用的限 制条件少、借款成本高、风险 较大 借款人资信的好坏是决定国际商 业贷款筹资成本的关键
5-4-2外债统计分类
国际商业贷款种类——
5-4-5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债务周期的5个阶段:
2成熟的债务人 贸易逆差下降,债务按递减 速度上升。
5-4-5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债务周期的5个阶段:
3过渡人 债务减少,贸易顺差上升,利 息支付净流出减少,净资本流 出,净外债下降。
5-4-5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
债务周期的5个阶段: 4不成熟的债权人 贸易顺差下降,利息支付净流 出转为流入,资本流出速度下 降,外国资产的净累积。
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筹资渠道
5-4-2外债统计分类
外国政府贷款—— 一国政府
(西方发达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
另一国政府
(第三世界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国)
5-4-2外债统计分类
特征:金额大、利率低、期限长、 附加费用较少、附加条件较多 形式:混合贷款 即外国政府提供低息优惠贷款/ 赠款,与出口信贷相结合。
5-2国际收支平衡
IMF提出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4种标准
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即可维持
的对外状况。 经常项目平衡的两个标准:可 持续性和适应性
5-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统
计的重要工具 按IMF《国际收支手册》基本 原则制定 93年《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做出调整
5-2国际收支平衡表
年偿还外债本息 偿债率: 年外汇总收入 20%
5-4-6外债清偿
指标6: 外债饱和后年偿还外债增长 速度
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并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2年正式编制; 1984年补充修改,制定新的国际 收支统计制度; 1996年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 报制度
5-3-6我国现行申报体系
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 ——银行申报为主,单 位和个人直接申报为辅
5-3-6我国现行申报体系
内容包括:
金融机构逐笔申报 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 金融机构对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