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动静脉)

合集下载

静脉采血顺序

静脉采血顺序

静脉血采集顺序是目前在很多检验科还存在争议或困惑的问题。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0年发布了H3-A6指南,其中对静脉采血顺序给予了指导。

北京协和医院参考该指南,制定《检验样本留取及采集指南》,其中规定的血标本采集顺序如下。

1为血培养管;2为无添加剂管(白帽),适用微量元素或特殊项目;3为凝血项目管(蓝帽);4为血沉管(黑帽);5为血清管(红帽或黄帽);6为肝素血浆管(绿帽);7为EDTA 管(紫帽);8为抑制血糖酵解管(灰帽)。

采血注意事项:(1)特殊情况采用蝶翼方式采血,且无血培养管和微量元素等特殊项目时,第一管应为白帽管,作为丢弃管,也可送检生化免疫项目,其他顺序同直针穿刺采血。

(2)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管,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 和血沉(黑帽) 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该指南与H3-A6的不同点:H3-A6指南推荐的静脉血采集顺序为:(1)血培养管;(2)凝血管(如蓝帽管);(3)血清管,有或没有促凝剂,有或没有分离胶(如红帽管);(4)肝素管,有或没有血浆分离胶(如绿帽管);(5)EDTA管,有或没有分离胶(如浅紫帽管,珍珠色帽管);(7)含糖酵解抑制剂管(如灰帽管)。

协和医院采集顺序与指南原文略有出入的地方是,将血沉管排在了凝血管后。

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为原指南中未推荐血沉管顺序;二为血沉管抗凝剂与凝血管抗凝剂均为枸橼酸纳,只是浓度和量有差异;三为血沉管与凝血管类似,严格要求采样量,故在可能采样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

另一点不同是,在H3A6指南中未推荐白帽管,也就是无添加剂管的采样顺序。

目前,白帽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也可是采血管制造商推荐的任何一种可避免对微量元素检测污染的无添加剂采血管) 在临床实验室中主要用于微量元素,或易受各类抗凝剂或促凝剂干扰的检验项目的血液样本采集。

[精品WORD]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精品WORD]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静脉血标本采集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法是用无菌注射器从周围静脉中采取血液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检验患者血液标本(包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等)以提供诊断依据或评估疾病进展程度的参考。

一、操作程序【评估】(一)核对医嘱:采集血标本前仔细核对医嘱,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二)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

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

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无疤痕和感染等。

静脉是否显露和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

3、心理状态。

自理能力,有无恐惧、焦虑等,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

对疾病与采血的认识程度。

(三)环境评估与准备:检查病室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根据情况开窗,开灯"(四)用物评估(可于准备时进行)。

(五)操作者自我评估:着装是否清洁、整齐,是否符合要求,对血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是否熟悉。

【计划】(一)预期目标1、患者明确采集血标本的目的和要求,积极配合。

2、标本量准确,能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试管与容器。

(二)准备1、操作者自我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

理解采集血标本的目的和要求。

3、环境准备(已于评估后进行)。

4、用物准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并评估用物: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或血培养瓶),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棉签、小枕、手套、检验单、5〜10ml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弯盘。

按需要备酒精灯、火柴、试管贴标签。

【实施】1、护士将用物带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戴手套,备好注射器。

2、选择静脉,在静脉上方5〜6cm系压脉带,嘱患者握拳,让静脉充盈。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3、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放平注射器,抽吸血液至所需量时,松压脉带,松拳。

4、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血标本装入不同容器中。

干棉签按压穿刺处皮肤,迅速拔针。

5、如1个患者同时留几种血标本:则按先培养,次抗凝、后非抗凝分别将标本注入标本容器内。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静脉采血法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静脉采血法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静脉采血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静脉采血法是一种自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真空采血法。

以下是静脉采血法的操作流程:
1. 贴标签和条形码,核对医嘱、检查申请单,然后将标签贴于标本容器外壁上。

2. 携带采血用物至病人床旁,依据检验申请单,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腕带、申请单标本容器以及标签是否一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3. 选择合适的静脉,将一次性垫巾置于穿刺部位下。

4. 消毒皮肤,直径不少于5厘米,由内向外、由上向下进行。

5. 用针头在已经消毒的静脉穿刺处刺入血管,一次成功地抽到回血后,然后将针头固定在塑料管的下端,并将适量血液引入标体容器内,必要时用肝素抗凝。

6. 采血后及时拔针,用棉球压迫止血3~5分钟。

7. 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

按照这个操作规程进行静脉采血可以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的依据。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实用文档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实用文档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患者,李正,男,30岁,因乏力、纳差入院,患者T38。

5℃,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遵医嘱静脉采血检查肝功能.一、评估1、核对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2、持化验单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护士:“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李正"。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小☆,请问您吃早餐了吗?"患者:“没有”.护士:“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没吃早餐没有什么不适吧?”患者:“还可以,最近总不想吃东西”。

护士:“今天需要抽大约3ml的血为您做肝功能检查,这一点血对您身体没有影响。

”患者:“好的,抽点血检查,我自己也放心一点”.护士:“您准备抽哪侧手臂的血管,给我看一下好吗?”患者:“右边吧。

”护士:“请您先做准备,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抽血.”患者“好的.”3、口述:a)评估患者:已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好(静脉又直又清楚,弹性好,局部没有硬结、瘢痕、炎症),患者对疾病和采血的程度认知,无焦虑、恐惧情绪。

b)评估环境:宽敞,整洁,安静,光线明亮充足。

必要时开灯,拉床帘。

c)评估自身:着装穿戴整齐,对血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熟悉,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D)评估用物:一次性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无漏气,所有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符合操作要求。

二、用物准备1、再次核对用物和检验项目条码: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或抗凝试管),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住院号,姓名,性别,科别,年龄.2、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小枕、手套、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治疗巾、剪刀、检验单、弯盘,必要时备胶布或输液贴.三、实施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患者:“李正”。

权威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权威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前几日,一些护士朋友在平台上询求静脉采血时,不同颜色采血管的采血先后顺序。

小编经查找相关资料,为大家整理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专家推荐的采血顺序,供大家参考学习。

静脉血采集顺序是目前在很多检验科还存在争议或困惑的问题。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0年发布了H3-A6指南,其中对静脉采血顺序给予了指导。

北京协和医院参考该指南,制定《检验样本留取及采集指南》,其中规定的血标本采集顺序如下。

上图中:1为血培养管;2为无添加剂管 (白帽),适用微量元素或特殊项目;3为凝血项目管 (蓝帽);4为血沉管 (黑帽);5为血清管 (红帽或黄帽);6为肝素血浆管 (绿帽);7为EDTA 管 (紫帽);8为抑制血糖酵解管 (灰帽)。

采血注意事项:(1)特殊情况采用蝶翼方式采血,且无血培养管和微量元素等特殊项目时,第一管应为白帽管,作为丢弃管,也可送检生化免疫项目,其他顺序同直针穿刺采血。

(2)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管,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 (蓝帽) 和血沉 (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该指南与H3-A6的不同点:H3-A6指南推荐的静脉血采集顺序为:(1)血培养管;(2)凝血管(如蓝帽管);(3)血清管,有或没有促凝剂,有或没有分离胶(如红帽管);(4)肝素管,有或没有血浆分离胶(如绿帽管);(5)EDTA管,有或没有分离胶(如浅紫帽管,珍珠色帽管);(7)含糖酵解抑制剂管 (如灰帽管)。

协和医院采集顺序与指南原文略有出入的地方是,将血沉管排在了凝血管后。

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为原指南中未推荐血沉管顺序;二为血沉管抗凝剂与凝血管抗凝剂均为枸橼酸纳,只是浓度和量有差异;三为血沉管与凝血管类似,严格要求采样量,故在可能采样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

另一点不同是,在H3A6指南中未推荐白帽管,也就是无添加剂管的采样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C L S 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下图为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血液标本的采集1.静脉血标本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

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

通常情况下临床检验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动静脉采血标本要求及分类

动静脉采血标本要求及分类

动静脉血标本采集要求及分类一、动脉血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一)目的: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

(3)先抽取少量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

(或者使用专用血气针)。

(4)消毒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及走向后,迅速进针,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1毫升左右。

(5)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者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

(6)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7)使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

3.指导患者:(1)指导患者抽取血气时尽量放松,平静呼吸,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2)告知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三)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

2.患者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3.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

6.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动脉血标本分类: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正常值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

<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

>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1. 操作准备- 准备所需要的设备:采血针、采血管、适量的一次性消毒用品、输血检验申请单等。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采血椅或床的高度合适,保证采集者和患者的舒适度。

- 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和过敏史。

- 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释采血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 患者准备- 患者在采血前应保持局部清洁,特别是手臂内侧肘窝附近的皮肤应干净。

- 让患者松开衣袖,露出上臂。

3. 操作步骤3.1 洗手- 采集者需正确洗手,采用正确的洗手步骤,保持手部清洁。

3.2 准备采血部位- 用一次性消毒用品清洁采血部位,如内侧肘窝。

- 轻轻按压局部静脉,使静脉充分明显。

3.3 穿刺- 采集者拿起采血针,以30度至45度的角度刺入静脉。

- 连通管穿透静脉后,保持稳定并等待血液进入管内。

- 采血完成后,须立即停止穿刺,还要及时将针头收回,防止血液外溢。

3.4 顺利导管- 一旦血液充满管道,就可以顺利导管。

- 同时,注意不要使导管脱落或移位。

3.5 拆除装置- 在血液充满采血管之后,可以将采血管从导管上拆除。

- 拆除时要保持导管的稳定,避免血液外溢。

4. 采血后处理- 将血液样品妥善保存。

- 对采血点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清洁,可以使用一次性消毒用品。

- 将采血管等一次性用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标准- 操作过程应规范,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

- 采血设备和用品应为一次性,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交流,尊重患者权益,取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时应使用正确的穿刺角度和运用适度的力度。

- 操作者应遵循洗手流程,确保操作区域和操作者的清洁。

- 采血完成后,应及时处理废弃物并妥善保存采血样品。

- 针头和一次性用品等应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防止传播感染。

以上是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的简要介绍。

在进行静脉采血时,请确保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以确保采血的卫生和安全。

WST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WST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指南
行业标准
PART 采血前患者的准备 01
一、饮食(空腹要求)
卫生行业标准
1.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h-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 2. 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 3. 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 4. 患者在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 h 内不宜饮酒。
WS/T 661-2020
指南
不宜
二、穿刺静脉的选择
卫生行业标准
1.选用手腕内侧的静脉 2.选用足踝处的静脉 3.乳腺癌根治术后同侧上肢的静脉 4.化疗药物注射后的静脉 5.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侧手臂的血管 6.穿刺部位有皮损、炎症、结痂、疤痕的血管
WS/T 661-2020
指南
三、绑扎止血带
卫生行业标准
止血带绑扎在采血部位上方 5cm~7.5 cm的位置
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GUIDELINES OF VENOUS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门诊 安之一 2020年10月1日起执行
目录
WS/T 661-2020
CONTENTS
卫生行业标准
01 采血前患者的准备 02 静脉穿刺操作 03 血液标本采集 04 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处理
3. 如静脉穿刺比较困难,在消毒后需要重新触摸血管位置,宜 在采血部位再次消毒后穿刺。
WS/T 661-2020
指南
行业标准
PART 血液标本采集 03
卫生行业标准
一、不同采血管的采
血清采血管,包 括含有促凝剂和
/或分离胶;
含有或不含分 离胶的肝素抗
凝采血管;
含有或不含分 离胶的 EDTA 抗凝采血管;

最新医院静脉采血流程及采血顺序资料

最新医院静脉采血流程及采血顺序资料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操作者穿戴整齐: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规范洗手。

备齐用物。

“报告评委XX号做静脉采血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1. 操报告:作者核对医嘱(操作前),大声说“三查、八对”。

2. 用物:治疗车上放手表、笔、手消毒剂、剪刀、标签、检验单、标本容器。

治疗盘内放一次性采血针两个、一次性手套、2%碘酒、75%酒精、棉签、一次性治疗巾里放止血带、小枕、胶布。

3. 操作者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安全,光线良好”。

(1)携用物至病员旁,核对床头牌. (2)解释:“老师,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能让我先看一下你的腕带吗?”操作者查对患者腕带。

”因为你的血常规检查提示你的白细胞偏高,现要为你复查一个血常规,待会我给你采静脉血好吗?请问你想用哪只手采血?”(3)“让我先检查一下你的血管好吗?”轻轻掀开被子,帮助病人解开衣袖,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取小枕放于病人穿刺部位下,铺一次性治疗巾,放好止血带。

查看局部血管、皮肤及肢体活动情况,有无炎症、瘢痕,静脉是否暴露、是否有弹性。

“病人全身情况无异常,局部情况良好,请稍等片刻,我去准备用物。

”4.清洁双手(用快速手消毒剂,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塑型) 5. 戴手套6. 消毒皮肤:以进针点为中心,用2%碘酒消毒皮肤(8cmX8cm)待干(请你暂时不要移动这只手,以免污染好吗?),准备胶布。

7. 在穿刺部位上约6cm处扎止血带.“xx老师请握拳",用75%酒精脱碘两次8. 进针前再次查对,选择采血针型号。

进针:绷紧皮肤,针尖斜面向上.老师我要进针了,请不要紧张。

以20度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取胶布固定针柄,取标本试管连接采血针抽出适量血,松止血带,松拳,取干棉签一根置于穿刺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嘱病人按压2-3min,取下治疗巾和小枕。

9. 协助病人整理衣袖,床单位并取舒适卧位。

10.取手套,洗手,取口罩。

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标本。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流程图 (1)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流程图 (1)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二、准备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治疗盘、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1-2个、真空采血管,污物杯、输液贴、一次性治疗巾,试管架、手消毒凝胶、锐器盒3、环境准备:洁净,宽敞,光线适宜三、评估要点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是否空腹3、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四、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及试管条形码。

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向患者解释目的和注意问题、询问患者是否进食3、一看:初步选择采血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二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末端向上,嘱患者握拳三摸: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4、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待干,消毒直径范围大于5cm5、再次核对患者检验时间、项目及标本容器是否一致。

6、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用胶贴固定蝶翼,采血针另一端与真空管相连,当采集到需要量时反折针头,换采血管,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7、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8、再次核对标本标签条形码内容、床号姓名,撤去治疗巾。

9、协助取舒适卧位,予相关知识宣教,整理床单位,处理生物垃圾,洗手。

五、注意事项1、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电子条形码、腕带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需空腹采血者了解空腹时间、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等3、采集:按无菌操作原则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采试管中(血培养—红管—蓝管—绿管—紫管—黑管)4、操作完毕宣教:穿刺部位压迫力度、时间以不出血为宣,禁止局部按摩5、一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或禁食6h以上采集,输入脂肪乳时应等待8h后采集,否则为脂血6、禁止从输液测肢体采血,避免用力挤压或指腹按摩取血7、同时采集多种标本时,根据采血管的要求依次采集8、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9、采集时血液速勿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溶血;血液沿着试管壁流入10、标本避免过度震荡及禁止旋转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中以免溶血11、注意不同体位采血,检验的结果不同,如:立位比卧位血浆总量少12%12、及时送检13如遇多项检验者,应捆绑送检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图静脉采血考核标准科室:姓名:。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
正常情况下:省时、省力、安全原则
医师下达采血医嘱→护士校对处理医嘱→打印采血条形码标签→(第一次核对)登记检验科标本接收记录本→将采血标签贴到适当的血标本容器上,露出血标本容器刻度→(第二次核对)消毒、穿刺、采血→(第三次核对)采血护士在登记检验科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签名→放入血标本盒→送检→化验室收到血标本后在记录本上签收时间、姓名→记录本返还科室。

注1:核对住院号、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科室、化验项目。

注2:同时抽取几个血标本,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

注3:采备血时,要独立设置试管架摆放。

注4:如遇抢救患者,采血流程先后顺序改变时,重点查对,做好防范措施:(推荐流程)
(1)根据医生口头医嘱→复述一遍→准备采血管→写上患者名字→双人查对→请患者核对→采血→再次核对→单独放一容器盒(手术室镇痛泵外盒)→容器上写患者姓名及几管血
(2)督促医生30分钟内开出医嘱→贴采血条形码,双人查对。

(3)最后邀请患者或家属确认。

定。

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采血管 宜使用真空采血管,常用真空采血管类型、添加剂及适用检测 范围参见附录A。
采血针 ➢ 常规宜使用直针采血。血培养标本采集时,宜使用蝶翼针。 ➢ 根据静脉的特点、位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针号,宜选用
22 G采血针。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采血量大于20 ml时宜使用21 G及以下的采血针。 ➢ 宜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职业暴露的安全型采血针具。如使用注 射器采血宜配备转注装置,并制定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相关规程。
止血用品 无菌棉球、纱布或棉签、低致敏性的医用胶带等。
5.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采血物品的准备
5.1.6
垫巾 宜选择一次性垫巾或消毒垫巾。
5.1.7
锐器盒 锐器盒宜一次性使用,使用容积不宜超过3/4。
5.1.8
个人防护 医用手套、口罩及帽子等。
5.2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个人防护
开始采血前佩戴医用帽子、口罩与手套。宜在完成每一位 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更换新的手套;如条 件不允许,至少在 完成每一位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采血过程中手套沾染 血液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如采血对 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且有血液、 体 液喷溅风险的患者,按照WS/T 311及GBZ/T 213进行个人 防护。
4.3
采血前准备—采血时间
采血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a)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其他特殊要求见 WS/T 503;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生理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常规采血时间点为 8:00、16:00 和 24:00
; c)女性性激素: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采血日期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生理 周

2020年3月26日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指南》

2020年3月26日发布《静脉血标本采集指南》

5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
5.1 采血物品的准备
5.1.2 采血针 常规宜使用直针采血。血培养标本采集时,宜用蝶翼针 。 根据静脉的特点、位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针号 ,宜选用22 G采血针。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 、采血量大于20 ml时宜使用21 G及以下的采血针。 宜使用能最大程度减少职业暴露的安全型采血针具。如 使用注射器采血宜配备转注装置,并制定减少职业暴露 风险的相关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成年人静脉 血液标本采集前准备、采集操作、采集后处理的通 用技术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成年人静脉血液 标本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225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43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WS/T 50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
5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
5.6 穿刺静脉的选择
不宜选用手腕内侧的静脉,穿刺疼痛感明显且容易 损伤神经和肌腱。
不宜选用足踝处的静脉,可能会导致静脉炎、局部 坏死等并发症。
其他不宜选择的静脉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后同侧上肢
的静脉(3个月后,无特殊并发症可恢复采血),化疗药物 注射后的静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侧手臂的血管, 穿刺部位有皮损、炎症、结痂、疤痕的血管。
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 B、脂蛋白 a、载脂蛋白 E、
游离脂肪酸等; c) 血液流变学(血粘度);
4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4.1 饮食
4.1.2 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d) 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I 型胶原羧基端肽 β 特殊序列、 骨碱性硫酸酶等; e) 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C L S 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下图为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血液标本的采集1.静脉血标本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

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

通常情况下临床检验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全套资料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全套资料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全套资料(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XX医院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流程〖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静脉留置针详细操作流程pa:病人用物准备:1、车上:治疗盘、静脉留置针、5ml注射器(带封管盐水)、一次性敷贴、一次性无菌棉签、一次性输液器、碘符瓶、弯盘、250ml 氯化钠溶液;2、车下:污物盒、锐器盒、医嘱本、输液贴、巡视卡、压脉枕、快速手消剂评估患者:1、着装整齐(有整理动作);评估病人及环境(拿治疗车下层医嘱本、输液贴到病房病人床旁)2、(病人床旁)您好,是3床王宏吗?pa:是的;您好,王先生您现在感觉怎么样?pa:感觉浑身无力;请不要担心,根据你的病情,遵医嘱我要为您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为了减轻您反复穿刺的痛苦及保护您的血管,我选择用静脉留置针为您建立静脉通路可以吗?pa:可以;王先生我来看一下您的血管(医嘱本放床旁桌上),疼吗?(手触及要穿刺的血管)这根血管比较直且弹性比较好,我选择这条血管为您穿刺可以吗?pa:可以;由于输液时间比较长,您需要去卫生间吗?您觉得这个体位舒适吗?(调整输液架位置)请稍等,我去为您准备用物马上就来。

(拿医嘱本、输液贴回治疗室) 准备用物:1、(输液贴放治疗车上),修剪指甲(有简略修剪动作、用车下快速手消剂七步洗手法、戴口罩),(手持输液贴、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在有效期内,瓶体无裂缝、瓶口无松动(转动瓶口),(倒置瓶体)药液对光检查无变色、混浊、沉淀物、絮状物(倒贴输液贴、扔贴纸)2、(拉环启盖,扔),一次性棉签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及漏气(看日期、挤压包装动作,用无菌持物钳取两根无菌棉签蘸碘符、消毒瓶口两次,待干)一次性胶贴、静脉留置针、一次性输液器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及漏气(撕开或剪开输液器包装、插入瓶塞);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穿刺:1、您好,是3床王宏吗?pa:是的;王先生我要为您输液了,准备好了吗?pa:准备好了;(取下输液袋、关闭调节夹、旋紧头皮针、挂瓶、倒置茂菲式滴壶、打开调节夹待液体达到1/2—2/3满时、倒转滴壶、关闭调节夹并放置合适的位置、待液体流到头皮针接头处、关闭调节夹并放置合适的位置),对光检查无气泡(手持头皮针撕开留置针包装、先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合适位置、待排气后再全部插入、排气在治疗车上弯盘内、对齐挂于输液架上)2、(拿压脉枕、轻拉止血带看血管、准备一次性胶贴置于治疗巾旁、取两根棉签蘸碘符、第一根棉签消毒)消毒面积8*8cm(单手在穿刺点上方6cm系止血带,第二根棉签消毒、扔棉签、再次排气少量液体至弯盘)检查无气泡(旋转外套管取下针帽),王先生请你握拳、放松不要紧张(15—20度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潜行少许、右手固定钢针翼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一手固定针翼、一手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夹)请您松拳(见输液通畅后拔出针芯、无菌透明敷贴固定)记录穿刺日期时间(在透明敷贴上)3、(手表与滴壶同一水平调节)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滴速,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看瓶贴再次核对)3床王宏0。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mdash;20XX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柏申、郭玮、王蓓丽、徐建鸣、郝晓柯、赵菁、宋锦平、陈惠超、吴燕、赵敏、穆润清。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前准备、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后处理的一般技术要求;对于其他特殊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应参见相关规范和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部门及工作人员。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224&mdash;20XX真空采血管及其添加剂ws/T225&mdash;20XX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ws/T311&mdash;20XX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mdash;20XX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mdash;20X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433&mdash;20XX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gbZ/T213&mdash;20XX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503&mdash;20XX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三、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真空采血系统vacuumbloodcollectionsystem运用真空负压原理,通过特定的连接装置将人体静脉血液转移至标本盛装容器的器械组合。

核心组件包括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和持针器。

医院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PPT课件

医院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PPT课件
血肿的发生。
WS/T 661-2020
指南
二、穿刺静脉的选择
卫生行业标准
WS/T 661-2020
首选手臂肘前区静脉,优先顺序依次 为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
当无法在肘前区的静脉进行采血时,也 可选择手背的浅表静脉。
全身严重水肿、大面积烧伤等特殊患者 无法在肢体找到合适的穿刺静脉时,可选 择颈部浅表静脉、股静脉采血。
具体采血时间需遵循医嘱,采 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
指南
卫生行业标准
三、采血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
75 g 无水葡 萄糖溶于300 ml 温水中
WS/T 661-2020
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试验前 3 d 正常饮食; • 试验日先空腹采血; • 葡萄糖水需在 5 min 内喝完。; • 在第一口服糖时计时,并于2h采血,
WS/T 661-2020
指南
三、特殊注意事项
卫生行业标准
1. 使用蝶翼针且仅采集柠檬酸钠抗凝标本时,宜弃去第一支采血管。被弃去 的采血管用于预充采血组件的管路,无需完全充满。
2.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血液从注射器转注至真空采血管中的顺序与真空采血 系统的采集顺序相同。不宜拔除真空采血管的胶塞,不宜对注射器针栓施 加压力,由血液自行流入采血管,直到血流停止,以确保正确的血液与添 加剂比例,并减少溶血的发生。
WS/T 661-2020
指南
3、感染性指标监测
卫生行业标准
1. 立刻对职业暴露者及污染源标本进行血行传播病 原体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 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等。
2. 由医疗机构中分管职业防护的部门对结果进行分 析评估,并做相应处理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S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下图为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参考用# 1
血液标本的采集
1. 静脉血标本
参考用# 2
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

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

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参考用# 3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

通常情况下临床检验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红或黄帽管→蓝帽管→黑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

●●注意标本存放环境温度最好在15~25℃。

未经离心的标本不要冷藏,因为骤冷骤热可能引起标本溶血或细胞形态改变。

标本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防止如胆红素、尿酸等对紫外线敏感的物质因曝光而含量降低;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参考用#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