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土地的誓言_教学设计_姜宝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师:播放背景音乐《松花江上》。同学们,在上课

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幻灯展示)这个人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是他的主要作品。他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地联系在一起,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他就是———端木蕻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之前了解学情,学生对这类文章并不感兴趣,走不进文本就很难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松花江上》的背景音乐很能造势,让学生一上课就有一种庄重感,也为后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

1.师: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如何呢?我检查两个方面

的内容。第一就是字词,好多精美华丽的字词出现在文章中,那大家是否准确的朗读和默写呢?幻灯展示字词,抽测部分学生。

2.师:初读之后老师有个疑问:土地怎么会发出誓

言呢?该如何理解题目呢?板书突出“土地”“誓言”学生交流后自然导出:这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不是土地自己在发出誓言。

3.师追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土地发誓言呢?作

者对这片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章,认识一片土地,领悟一种情感。板书:情感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很重要,它既是对学情的一种了解,也是后文授课及时调整的一个依据。“认识一片土地,领悟一种情感”是对本文学习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后面的学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进行的。

(三)走近一片土地,认识一片土地

1.师生合作朗读文章,(四人合作,读到“多么美

丽,多么丰饶”)学生听读课文,后思考、交流问题:这是

的土地

2.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感悟。板书:美丽丰饶

3.教师归纳:同学们说的真好,这真是一片神奇、

美丽又丰饶的土地。下面请看大屏幕,让我们再一次通过图片来领略这片土地的神奇和美丽。(音乐背景下老

师根据图片展示文章重点描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寻答案。体会到成功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课件的设置也很精巧,能概括这片土地的美丽和富饶。文章留下未读的部分制造了悬念,老师用意如何呢?特别吸引人。殊不知这是在为后文的情感教学做铺垫呢!

(四)走进一片土地,领会一种情感

1.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作者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

美丽、丰饶、神秘。面对这样的土地,作者又会生出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然回答出:赞美和依恋之情教师板书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2.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感悟。

3.师:你们的发言非常的精彩,老师也试着修改了

几个句子,同学们来给评判一下我改的如何吧!(教师展示幻灯)

改例一: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在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在召唤的回去。

师改为:我每时每刻都听见她在呼唤我的名字,我每时每刻都听见她在召唤的回去。

改例二:我的心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师改为:我的心翻腾着热血,因为我常感到它在释放着一种热情。

改例三: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独立!

师改为:我深情热爱着的土地,我美丽富饶的原野,我日思夜想的家乡,你必须重新被解放,你必须永远的站立!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分析这些语句中所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其中在第三个改例的判断上遇到了阻碍。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意图明了,就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前两个例子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老师的改例并不能准确表达文中情感,很快就达成共识。但第三个例子却让很多学生有些茫然了———老师的修改合不合适呢?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姜宝华

教学大参考·教学设计

学生中一度出现了两大派的争论。老师的巧妙化解是课堂的精彩一笔!——

—面对学生的争论,老师竟自顾自的吟诵起《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拍岸,万丈狂澜,浊流宛转……”慢慢的有学生跟着一起吟诵起来,慢慢的有学生喊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是短句!短句有节奏感,更具音韵美,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突然手拍讲桌,边打节拍边朗诵“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独立!”学生也一下子恍然大悟!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铿锵有力的拍桌朗诵!

4.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学生自然朗读未读部分)作者发出了“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作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在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一次制造悬念)

(五)走出一片土地,升华一种情感

屏幕出示课件“九一八”事变视频,配乐《松花江上》

1.师:(激动地)同学们,这是令我们中国人耻辱的日子!请大家再看几张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我爱松花江》音乐背景下,幻灯片显示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老百姓的图片。教师配乐讲解,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

2.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感悟。

3.师:同学们,咱们美丽的国家版图曾经是一匹行走在欧亚大陆的骆驼,也曾是一片美丽的秋海棠叶,现在却是一只傲立于东方的雄鸡!(媒体展示中国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我们中国的领土失去的又何止是这些!此刻,我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爱国学生心中就没有铮铮誓言吗?

4.学生自由畅谈誓言。此时有一男生激动的说出“老师,我说钓鱼岛是日本的!(全场哗然)那么日本就是中国的!(稍顿全场掌声雷动)

5.师:对,对于固有的领土,我们寸土不让!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誓言,我想感动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在场的听课老师们。每每谈及我们挚爱的国家,总是有太多的话语想去表达。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来结束这节课吧!(音乐起,全体朗诵)【设计意图】本文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单对于和平年代的孩子们来讲,如何使学生渐渐地感受到文字所蕴涵的情感,触动心灵,将学生的爱国情感一步步提升是难点!走近土地,走进土地,走出土地的课堂设计都是为了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课件、音乐的适时运用和丝丝入扣的环节设计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山东潍坊北海国际中学]

一、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月迹》是贾平凹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者以充满真情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童年的一个中秋之夜一群孩子追寻月亮足迹的情景。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娓娓道来,充满了童趣和幻想。今天我们读来依旧倍感纯真与美好。“月迹”表面上是指月亮的踪迹,而月亮在文中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月迹”实际上暗指的是美好事物所在的地方。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八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尚保留了一份童真,读这篇文章应该会感到很亲切。但不同于七年级学生的是,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根据本文的体裁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新课标的三维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寻月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并学会写课文批注;

(3)体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优美且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法运用

1.美读感染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朗读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联想体验法:不同时代的孩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他们纯真的童心却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学习本《月迹》教学设计

柯芷若

教学大参考·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