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5dc3926c175f0e7dd13756.png)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术语解释:1.对称型:P18一个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该结晶多面体的对称型。
2.单形:P26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合。
3.类质同象:P69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的质点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格,只是晶格常数稍有改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4.同质多象:P67相同的化学组分,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能形成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象现象。
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称为该成分的同质多象变体。
5.配位数:P66在晶体结构中某质点周围与该质点直接联系的质点数,称为该质点的配位数。
在离子晶体中,与某离子联系的异号离子或分子数,即该离子的配位数。
6.二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有两个被占据,称为二八面体结构。
7.三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全被占据,称为三八面体结构。
8.层理:P70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
9.细层:P70层理的最小单位,厚度很小,几毫米到几厘米,甚至小于1毫米,成分常常很均一。
10.岩浆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又称原生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
也包括部分岩浆作用晚期析出的富含挥发分的矿物,如电气石,萤石等。
他生矿物:多半是由于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次生矿物:在岩浆岩形成后,由于受到分化作用或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原生矿物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新矿物,橄榄石---蛇纹石、伊丁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钾长石-----高岭石。
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矿物学与岩石学总结
![矿物学与岩石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0fab89ee06eff9aff80782.png)
金刚石族一金刚石(eg:金刚石极高的硬度,标准金刚光泽,晶形轮廓常呈浑圆状。
),石墨族一一石墨(eg:石墨黑色,硬度低,相对密度小,有滑感。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是指金属元素与硫、硒、碲、砷等相化合的化合物。
分类:简单硫化物:(1)方铅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
用硝酸分解产生PbS04白色沉淀物。
&闪锌矿(粒状晶形、多组完全解理、硬度小、金刚光泽、常与方铅矿共生。
)&黄铜矿(与黄铁矿相似,但颜色更黄,硬度较低;以其绿黑色的条痕,脆性及溶于硝酸区别于自然金。
)&磁黄铁矿:(暗古铜黄色,硬度小,具弱一强&雌黄(以其颜色、条痕、解理、挠性、相对密度区别于自然硫,柠檬黄色;鲜黄色条痕;油脂-金刚光泽)&雄黄&斑铜矿(特有的暗铜红色和蓝紫斑杂状锖色;低硬度。
溶于硝酸。
)(2)复硫化物类:黄铁矿(浅铜黄色,表面带有黄褐的锖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断口参差状。
性脆。
)毒砂(锡白色,硬度高,锤击发蒜臭。
与白铁矿相似,但毒砂条痕加 HNO3研磨分解后,再加入钼酸铵,可产生鲜黄绿色砷钼酸铵沉淀)第三大类、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大类02-和(OH)-与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分类:(1)氧化物:石英(颜色多种多样,常为无色、乳白色、灰色。
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具压电性。
)&蛋白石&刚玉& 赤铁矿(显晶质的赤铁矿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的鲕状,肾状和粉末状者呈暗红色;条痕樱红色)磁铁矿(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有时具裂开。
硬度6。
性脆,强磁性)(2)氢氧化物:水镁石第四大类含氧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类,钾长石(正长石,透明无色或肉红色,卡式双晶常与石英黑云母共生)&斜长石(灰白色,解理角86-940,聚片双晶常与普通灰石橄榄岩共生。
)&石榴石(颜色受成分影响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岩石学与矿物学总结
![岩石学与矿物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d3620816fc700abb68fcf1.png)
一、自然元素矿物大类1、金属元素矿物类配位型金属元素矿物亚类自然金族(自然金、铜、银)自然铂族(自然铂)2、半金属元素矿物类链状非金属元素元素矿物亚类自然碲族(自然硒)层状半金属元素矿物亚类自然砷族(自然铋)3、非金属元素矿物类环状非金属元素矿物亚类自然硫族(自然硫)层状非金属元素矿物亚类石墨族(石墨)配位型非金属元素矿物亚类金刚石族(金刚石)二、金属互化物(天然合金)矿物大类1、硅化物矿物类罗布莎矿族(罗布莎矿)藏布矿族(藏布矿)2、碳化物矿物类桐柏矿族(桐柏矿)碳硅石族(碳硅石)曲松矿族(曲松矿)雅鲁矿族(雅鲁矿)陨碳铁矿族(陨碳铁矿族)三、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一)硫化物矿物类1、岛状硫化物矿物亚类黄铁矿、白铁矿族(黄铁矿、白铁矿)辉砷钴矿-毒砂族(辉砷钴矿、毒砂)2、环状分子型硫化物矿物亚类雄黄族(雄黄)3、链状硫化物矿物亚类辉锑矿族(辉锑矿、辉铋矿)辰砂族(辰砂)脆硫锑铅矿族(脆硫锑铅矿)3、层状硫化物矿物亚类辉钼矿族(辉钼矿)铜蓝族(铜蓝)雌黄族(雌黄)4、架状硫化物矿物亚类辉银矿族(辉银矿)5、配位型硫化物矿物亚类闪锌矿族(闪锌矿)黄铜矿族(黄铜矿)斑铜矿族(斑铜矿)方铅矿族(方铅矿)磁黄铁矿族(磁黄铁矿)辉铜矿族(辉铜矿)硫锑银矿族(硫锑银矿、硫砷银矿)(二)硫化物的类似化合物矿物类红砷镍矿四、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类(一)氧化物矿物类1、岛状氧化物矿物亚类砷华族(砷华)2、链状氧化物矿物亚类金红石族(金红石、锡石、软锰矿、斯石英)黑钨矿族(黑钨矿)铌钽铁矿族(铌钽铁矿)锑华族(锑华)3、架状氧化物矿物亚类石英族(石英、蛋白石)赤铜矿族(赤铜矿)易解石族(易解石)4、配位型氧化物矿物亚类刚玉族(刚玉、赤铁矿、钛铁矿)尖晶石族(尖晶石、磁铁矿、铬铁矿)金绿宝石族(金绿宝石)晶质铀矿族(晶质铀矿)(二)、氢氧化物矿物类1、链状氢氧化物矿物亚类硬水铝石族(硬水铝石、针铁矿)水锰矿族(水锰矿)3、层状氢氧化物矿物亚类。
(完整版)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76c2494693daef5ff73d93.png)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一、矿物学知识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
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 、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1)橄榄石:结构式:(Mg ,Fe )[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
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
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
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 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
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
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
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
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
岩石和矿物知识点总结
![岩石和矿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2e8b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9.png)
一、岩石的基本概念1. 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质组合而成的固体自然产物。
它们是地壳岩石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地球演化的产物。
2. 岩石是地球构成物质的主体,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包括火山岩和深成岩。
4. 沉积岩是由地表或水体中的颗粒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碎屑岩。
5. 变质岩是在地表或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的结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二、矿物的基本概念1. 矿物是地球地壳中的自然产物,是由固体结晶物质组成的均质体,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2. 矿物是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如煤、石油、金、铁、铜等。
3.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不断形成、改造和改变,是地壳构造和地球演化的重要证据。
4. 矿物的成分主要包括元素和化学结合物,按结晶状态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宝石三大类。
三、岩石和矿物的性质1. 岩石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大类。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结构、断口等。
化学性质包括成分、含量、成分比、溶解度等。
2. 矿物的性质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比重、晶体形态等。
这些性质是对矿物进行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3. 地球的地磁场对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和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的磁性和热力作用对岩石的形成和特性有很大影响。
4. 岩石和矿物的性质不仅是地质学研究的基本依据,也是对地质工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1.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
它的成因包括玄武岩、花岗岩、辉绿岩等。
2. 沉积岩是由地面或水体中的颗粒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
它的成因包括粉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等。
3. 变质岩是在地表或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的结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5372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b.png)
岩石与矿物学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岩石与矿物学是地质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研究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的形成、组成、性质以及它们在地球演化和资源开采方面的应用。
了解岩石与矿物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科学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岩石学岩石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类型的岩石的特征、成因和分类等问题。
根据岩石的组分和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的不同成因以及冷却速度的不同,火成岩可以分为变质岩、侵入岩和喷发岩。
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受到高温、高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片麻岩、绿岩和云母片岩等。
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中,在地下冷却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和辉石岩等。
喷发岩是岩浆从地下喷发而出,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石碎屑、有机残骸等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进一步分为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岩。
碎屑岩是由岩屑经过岩屑运移沉积物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和泥岩等。
化学岩是由水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石膏、方解石和盐岩等。
生物岩是由生物成因的沉积物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珊瑚岩和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在地壳深部由于高温、高压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根据岩石所受的变质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种程度,常见的有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
二、矿物学矿物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性质、成因和分类等问题。
矿物是地球上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是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天然晶体。
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矿物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硝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铝矿石矿物、钾矿石矿物和珍珠母矿物等多个类别。
硅酸盐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类别,如石英、长石和辉石等。
氧化物矿物是由氧气和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矿物,如赤铁矿、磁铁矿和锡石等。
硫化物矿物是由硫元素和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铜矿等。
岩石与矿物知识点总结
![岩石与矿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0e7e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1.png)
岩石与矿物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分类1.岩石的定义和特点岩石是由多种矿物和矿物质组成的天然固体材料,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体。
岩石的形成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结晶凝固而成的岩石,包括火山喷发的玄武岩、花岗岩、辉石岩等。
火成岩是地球上最广泛的岩石类型之一,常见于地壳的表层和深部,具有坚硬、结晶度高的特点。
3.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是地球地壳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岩石,记录了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的重要信息。
4.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岩石,常见于地壳深部和构造变动作用强烈的地区。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具有晶粒细致、结晶度高的特点。
二、矿物的特点和分类1.矿物的定义和特点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
矿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在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矿物的成分。
矿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元素和化学式,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和化学式。
3. 矿物的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指其原子排列的规律和几何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方法来确定。
矿物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矿物的鉴定和分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4. 矿物的分类矿物可以按照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硅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硫酸盐矿物等多种类型。
三、岩石与矿物在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中的应用1. 地球科学中的岩石与矿物研究岩石与矿物在地球科学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岩石与矿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质演化和矿床形成等重要问题。
岩石与矿物的形成与分布反映了地球地壳与地幔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对于地球系统的了解有重要意义。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8356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5.png)
《矿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念一、矿物岩石学的定义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对地球物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成因以及它们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的研究。
二、矿物的基本概念1. 矿物的定义: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
2. 矿物的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解理、比重等。
三、岩石的基本概念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 岩石的分类: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二节矿物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研究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岩石和矿物的露头信息,进行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航空摄影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分析岩石和矿物的分布特征。
3.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重力、磁法、电法等方法探测地下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情况。
二、微观研究方法1.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
2.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
3. 化学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分析矿物的化学成分。
4. 同位素分析:利用质谱仪等设备测定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以研究矿物的来源和形成时代。
第三节矿物岩石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矿物岩石学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矿物和岩石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泰勒斯的水成论和普林尼的《自然史》。
2. 我国古代:古籍如《山海经》和《本草纲目》记载了丰富的矿物岩石知识。
二、近代矿物岩石学1.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矿物学进入微观领域,矿物学家开始研究矿物的内部结构。
2. 18世纪:矿物分类学得到发展,如德国矿物学家亚伯拉罕·维尔纳提出的矿物分类体系。
3. 19世纪:地质学三大理论的建立,为矿物岩石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矿物岩石学1. 20世纪:矿物岩石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如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
江西省考研地质学复习矿物学与岩石学基础知识点
![江西省考研地质学复习矿物学与岩石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bd21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1.png)
江西省考研地质学复习矿物学与岩石学基础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地球内外各种现象的科学。
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矿物学与岩石学。
本文将围绕江西省考研地质学的复习内容,讨论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矿物学基础知识点1. 矿物的基本概念矿物是指地球壳中自然生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固体物质。
它们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成分。
2. 矿物的分类矿物根据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无定形矿物、结构矿物和成分矿物。
无定形矿物是没有明确晶体形态的矿物,如沥青、煤炭等。
结构矿物包括金属元素、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等。
成分矿物指的是含有同一元素但是成分不同的矿物,比如钠长石和钾长石都是长石的一种。
3. 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比重、断口和破裂等。
这些性质是矿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4. 矿物的晶体学晶体学是研究矿物晶体结构的科学。
晶体是具有一定规则内部结构的矿物。
矿物的晶体学性质包括晶体形态、晶体结构、晶胞参数等。
5. 矿物的鉴别方法矿物的鉴别方法包括肉眼观察、磁性测试、化学试剂反应测试等。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鉴别特征,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特征并能够进行准确鉴别。
二、岩石学基础知识点1. 岩石的基本概念岩石是地球表层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
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火成岩的分类与特征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的高温熔融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的成因和岩石的结晶大小,火成岩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发岩。
侵入岩的结晶粗大,如花岗岩;喷发岩的结晶细小,如玄武岩。
3. 沉积岩的分类与特征沉积岩是由地壳表层被风化侵蚀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物质的沉积方式和成因,沉积岩可以分为水沉积岩、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
水沉积岩是由水中的悬浮物质沉积而成,如石膏;碎屑岩是由岩屑颗粒沉积和胶结而成,如砾岩;化学沉积岩是由化学作用沉积而成,如盐岩。
4. 变质岩的分类与特征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化学、物理结构和矿物组成的改变所形成的岩石。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分条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分条](https://img.taocdn.com/s3/m/4668aeb9ad51f01dc281f16a.png)
矿物学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形成的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准晶体:质点的排列符合短程有序但不体现周期平移重复,即不存在格子构造。
3、非晶体:与晶体结构相反,内部质点不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固体,即称为非晶质体。
4、晶面发育的一般规律:(1)层生长理论模型(科塞尔理论模型):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列,然后长相邻的行列;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面的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而生长的。
(2)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面网常常是由晶体格子构造中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发育成的。
(3)面角守恒定律:同种物质的晶体,其对应晶面间的角度守恒。
5、3个晶族,7个晶系,32个晶类的划分:6、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
聚形: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的聚合。
在任何情况下,单形的相聚必定遵循对称性一致的原则,即只有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相聚!7、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这样一些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晶体,则称为同质多像变体。
8、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被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不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9、矿物的力学性质:(1)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性质,叫做解理。
裂成的光滑平面,叫做解理面;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2)断口:具极不完全解理的矿物,尤其是没有解理的晶质和非晶质矿物,她们受外力打击后,都会发生无一定方向的破裂,其破裂面就是断口(3)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有时可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裂成平面的非固有性质,称为裂理或裂开。
岩石学1、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
矿物岩石学重点
![矿物岩石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cfbdd1240c844769eaeea8.png)
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2、矿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物体3、光率体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振动方向上折光率值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形4、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它是火成岩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5、花岗结构也称半自形粒状结构指暗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次之,石英为它形晶充填于不规则的空隙之中。
6、混合岩化作用一类外表很不均匀的岩石,它们是由片离得变质岩基体和顺层或沿裂隙分布的花岗质脉体相混杂而成的岩石,形成这类岩石的作用称为混合岩化作用1、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次火山岩: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
它与火山岩有“四同”: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
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地表相0~0.5km;超浅成亚相0.5~1.5km;浅成亚相1.5~3.0km。
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
这种结构是辉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相的典型结构。
安山岩:是与闪长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致密块状,有时具气孔构造。
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中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质常见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结构。
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1.岩浆作用: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3e56dde53a580216fcfe85.png)
矿物岩石学复习总结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5、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2、片状构造指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
3、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4、侵入岩指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为侵入岩。
5、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6、脉岩是指充填构造裂隙呈脉状产出的火成岩类。
7、砂岩是指粒度为2-0、0625毫米的砂占全部碎屑颗粒的50%以上的碎屑岩。
8、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9、矿物: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物体。
大多数为结晶的单质或化合物。
10、对称型:在结晶学中,把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对称型。
1、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2、重结晶作用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
4、鲕粒直径小于2MM的球状-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多圈规则的同心纹、围绕一个核心组成。
5、水平层理产于细碎屑岩和微晶灰岩之中,细层平直并与层面平行,细层可连续或断续,细层的厚度常只有几毫米。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80e458804d2b160b4ec0b5.png)
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从而有一定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凡天然具有几何多面体形态的固体,即可称为晶体。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有些状似固体的物质,但不具有格子构造,称为非晶质体。
晶体的本质在于具有格子构造,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平移周期,重复几个术语:结点与行列,面网。
对称面(P):对称面为一假想平面,与之相应的对称操作为对此平面的反映。
对称轴(L):对称轴为一假想的通过晶体几何中心的直线,与之相应的对称操作为绕此直线的旋转。
晶体对称分类(按照是否只有一个高次轴来划分)高级晶族:等轴(立方)晶系中级晶族:三方晶系,四方(正方)晶系,六方晶系低级晶族: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斜方(正交)晶系(4)晶体的理想形态单形:一组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同种晶面所构成的晶形。
聚形: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聚合而成的晶形称聚形。
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相聚。
(1)平行连生:同种晶体,彼此平行地连生在一起,连生着的每一个晶体的相对应的晶面和晶棱都相互平行,这种连生体称为平行连生。
(2)双晶:双晶是两个同种晶体,彼此按一定的对称关系(反映、旋转或反伸)重合或平行。
接触双晶穿插双晶二、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的结果。
条痕: 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颜色。
光泽: 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矿物光泽强弱取决于它对光的折射和吸收程度。
透明度: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发光性: 是指物体受外加能量激发,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荧光,发光体一旦停止受激(10-8秒),发光现象消失,否则,叫磷光。
硬度: 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或研磨等)的能力。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在外力作用下,矿物沿着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矿物岩石学笔记
![矿物岩石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d1c202e3968011ca300914c.png)
第一篇矿物学基础第一章矿物及矿物的结晶构造1、矿物、岩石的概念1、矿物的概念: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总结:无机的晶质固体))2、矿物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2)呈现一定的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3)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4)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岩石学的概念1、矿物岩石学:研究矿物和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出形态和形成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岩石:是有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或部分天然玻璃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几何体。
3、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因、共生组合、分布规律以及成矿关系的一门科学。
包括岩类学和岩理学两部分。
3、矿物岩石学主要研究内容1、结晶学的研究内容:(1)晶体的基本性质与分类;(2)晶体的基本形态与双晶特征;(3)晶体的形成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2、造岩矿物学的研究内容:(1)矿物的分类及特征;(2)矿物的成因与产状;(3)矿物的用途。
3、岩石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岩石本身的特征;(2)岩石的产状、时代及其共生组合各种岩石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确定它们与地质构造的关系;(3)岩石与成矿作用的关系;(4)岩石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生产环境;(5)岩石的成因、来源及演化等问题。
5、矿物岩石学研究的意义(1)对于探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2)对各类岩石的研究,能为油气勘探以及其他矿产地质、构造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探矿工程、地震、地球物理勘探等学科提供必要的和有价值的地质资料。
(3)矿物和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是地壳活动和演化的历史记录。
...........6、晶体的概念(古代,现代)古:晶体:能自发生长成规则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今: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格子构造:晶体内部的质点(分子、原子、离子等)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排列,这种重复排列构成了格子构造。
工程地质学——矿物和岩石-知识归纳整理
![工程地质学——矿物和岩石-知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2be2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c.png)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一、定义: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均质体,叫矿物。
二、物理性质:(一)(一)晶体形态:⎩⎨⎧质点为有序罗列)晶体矿物(组成矿物的火山玻璃、胶体蛋白的质点为无序罗列):非晶体矿物(组成矿物⎪⎪⎩⎪⎪⎨⎧⎪⎩⎪⎨⎧、钟乳状状、粒状、块状、土状几何体:纤维状、鳞片立方体、菱面体片状、板状针状、柱状单体(二)光学性质:⎪⎩⎪⎨⎧应后的颜色假色:矿物表面氧化反离子的颜色。
它色:矿物中混入色素的混合色。
长的光波后,其余光波自色:矿物吸收某一波、颜色1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土状光泽几何体光泽:丝绢光泽断口光泽:油脂光泽珍珠光泽晶面光泽:玻璃光泽、单体光泽:光的能力:、光泽:矿物表面反射3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的程度:、透明度:矿物透射光4(三)力学性质1、硬度:反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在晶面上)摩氏硬度: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1 2 3 4 5 6 7 8 9 102、解理:外力敲击下,沿结晶薄弱面平行裂开的性能。
知识归纳整理⎪⎪⎪⎪⎪⎩⎪⎪⎪⎪⎪⎨⎧⎪⎪⎩⎪⎪⎨⎧⎩⎨⎧︒︒︒︒见平整光滑处无解理:解理面肉眼难光滑较小,断口发育中等解理:解理面平整分光滑彻底解理:解理面大部全光滑挤彻底解理:解理面完解理程度:,辉石:,角闪石:解理交角:解理组数938756124⎪⎪⎩⎪⎪⎨⎧平整状参差状锯齿状贝壳状沿任意方向的裂开:、断口:外力敲击下,3⎪⎪⎪⎪⎪⎩⎪⎪⎪⎪⎪⎨⎧⎩⎨⎧白云石:遇镁试剂变蓝气泡方解石:遇稀盐酸剧烈化学反应:磁性可塑性滑感挠性弹性(四)其它特殊性质:三、常见矿物的简易鉴定1、浅色矿物:石英 正长石 斜长石 方解石 白云石 白云母 石膏 滑石 硬度大 硬度中等 硬度小半透明 肉红色 灰白色 菱面体 弯曲菱面体 薄片状 丝绢光泽 有滑感 断口油脂光泽 两组解理 遇HCL 起泡 遇镁试剂变兰 珍珠光泽无解理 白色弹性2、暗色矿物: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绿泥石 硬度大 硬度小颗粒状 短柱状 长柱状 薄片状 薄片状半透明 解理交角近90º 解理交角124 º 弹性 挠性橄榄绿色 多为黑色 黑绿色 黑色 墨绿色珍珠光泽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矿物岩石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说课讲解
![《矿物岩石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e1f7b7b90d6c85ed3ac672.png)
《矿物岩石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科塞尔理论: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将是长完了一个行列再长相邻的另一个行列,长满了一层面网再长另一层新的面网,晶体(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的,这就是科塞尔理论。
3、多色性:单偏光镜下,矿物沿不同方向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为矿物的多色性。
4、补色法则: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切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光率体椭圆切面长短半径在45º位置重叠时,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增加或减小导致干涉色升高或降低的法则称为补色法则。
5、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物体。
6、布拉维法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面网密度的小的晶面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面网密度大的晶面则相对增大成为实际晶面,因此,实际晶体往往倍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称之为布拉维法则。
7、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8、光率体:它是表示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振动方向上折光率值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形。
9、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平均含量的质量百分数。
10、硅氧四面体:组成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sio4]4-配位四面体。
1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地壳深处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12、气孔构造:岩浆喷溢出地表后,在冷去过程中,岩浆中尚未逸出的的气体,上升汇集于熔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
13、变质岩:它是在地壳中早先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再注入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一系列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经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变质而成的岩石。
14、变晶结构:是指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以固态方式使原来的物质发生变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构类型。
15、矿物的标型特征:同种矿物晶体形成于不同的地质作用条件下,因而在晶形、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一定差异,这些差异能指示矿物的生成条件,这些差异叫矿物的标型特征。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分条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分条](https://img.taocdn.com/s3/m/4668aeb9ad51f01dc281f16a.png)
矿物学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形成的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准晶体:质点的排列符合短程有序但不体现周期平移重复,即不存在格子构造。
3、非晶体:与晶体结构相反,内部质点不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固体,即称为非晶质体。
4、晶面发育的一般规律:(1)层生长理论模型(科塞尔理论模型):晶体在理想情况下生长时,先长一条行列,然后长相邻的行列;在长满一层面网后,再开始长第二层面网;晶面(最外面的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而生长的。
(2)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面网常常是由晶体格子构造中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发育成的。
(3)面角守恒定律:同种物质的晶体,其对应晶面间的角度守恒。
5、3个晶族,7个晶系,32个晶类的划分:6、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
聚形: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的聚合。
在任何情况下,单形的相聚必定遵循对称性一致的原则,即只有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相聚!7、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这样一些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晶体,则称为同质多像变体。
8、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被它种类似的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不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9、矿物的力学性质:(1)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固有性质,叫做解理。
裂成的光滑平面,叫做解理面;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2)断口:具极不完全解理的矿物,尤其是没有解理的晶质和非晶质矿物,她们受外力打击后,都会发生无一定方向的破裂,其破裂面就是断口(3)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有时可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裂成平面的非固有性质,称为裂理或裂开。
岩石学1、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一、矿物学知识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
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1)橄榄石:结构式:(Mg,Fe)[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
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
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
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
绿黑色或黑色。
玻璃光泽。
硬度5-6。
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
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
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
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
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
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
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
肉红色或浅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90度,相对密度2.57.黑云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它色调,透明至不透明。
玻璃光泽,黑色则呈半金属光泽。
硬度2-3,比重3.02-3.1。
解理:解理极完全,条痕:白色略带浅绿色(6)石英:SiO2,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外观常呈无色、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莫氏硬度为7,断面具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变动于2.22~2.65之间。
极不完全解理。
条痕白色。
二、偏光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1、原理: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
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
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
观察的样品必须磨制成厚度为0.03mm的薄片,通过测定矿物的形态、解理、原色、多色性、以及其它光学常数(折射率、轴性等)。
其中下偏光观察矿物的颜色、解理、多色性、自形程度。
正交偏光(上偏光)观察削光性、干涉色。
2、常见造岩矿物的镜下特征:(1)石英: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有时有裂纹,折光率略高于树胶,突起糙面不显著,表面光滑。
干涉色一级灰白,最高时可达一级淡黄,一轴晶,正光性。
除此以外,常见波状消光现象及气液体或其它矿物的包裹体。
[结晶特点] 架状结构,高温变体β-石英为六方晶系,低温变体α-石英为三方晶系,在常压下两者转变温度为573℃。
[光学性质]颜色:无色、灰褐到黑、紫、绿、粉红色等;薄片中无色透明。
颜色同含有某些杂质有关。
突起:折射率略高于树胶,低正突起。
斜长石:干涉色较低为一级灰,表面有脏脏的感觉,存在聚片双晶。
[结晶特点]通常为不规则粒状,但可呈较自形的斑晶或变晶,经常与钠长石构成条纹,成微斜条纹长石,钠长石条纹呈脉状、膜状、分枝状、辫状等等。
微斜长石还可与钠长石构成环带。
[光学性质]颜色:浅蓝色、肤红色(天河石为绿色);薄片中无色透明。
表面常呈混浊的浅红褐色。
突起:低负突起,折射率随含AB量增多而略为增高。
解理完全。
干涉色:双折射率低,干涉色通常为Ⅰ级灰-灰白色。
消光性质:斜消光,消光角很小。
双晶:常发育似纺缍状的格子状双晶,有时有卡斯巴等简单双晶,少数情况下亦可无双晶。
微斜长石的格子双晶见于(001)面上,这点与斜长石不同。
微斜长石还可与石英或正长石形成文象结构。
[产状及其他]微斜长石的产状与正长石相似,但微斜长石系低温产物,产于各种花岗质岩石及含碱性长石的深成岩中,也见于各种伟晶岩、细晶岩。
在火山岩中微斜长石不发育;而在区域变质的结晶片岩、片麻岩中经常出现微斜长石;在碎屑沉积岩、砂岩、长石砂也可见到微斜长石。
(3)正长石:[化学组成]成分中以K为主,钠长石分子(Ab)可达20%,有时甚至可达50%。
并常含少量F e3+、Ba和Ca以及微量的Ga、Rb。
[光学性质]颜色:常成肤色,也有灰白色;薄片中无色,但常因表面风化而带混浊的灰色或肉红色。
突起:低负突起,折射率随含Na量以及杂质量的增多而略有增高。
解理完全。
干涉色:双折射率低,干涉色通常为Ⅰ级灰—灰白。
消光性质:斜消光,消光角很小。
双晶:常发育卡斯巴双晶,有时见巴温诺、曼尼巴哈双晶,但不出现聚片双晶。
[鉴定特征]1) 与石英的区别是有解理和双晶,表面常混浊,负突起和二轴晶。
2) 与霞石的区别是有双晶,双折射率略高,二轴晶。
3) 与斜长石的区别是不具聚片双晶,次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
(4)方解石:[化学组成] 几乎是纯CaCO3,但可含有少量Mn、Fe、Mg及少量的Pb、Zn、Sr、Ba、Re、Co等。
[结晶特点]不规则的等轴粒状,或具有菱形的晶体,或偏三角面体和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与偏三角面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有时也呈鲕状、钟乳状、土状、球粒状、放射状集合体。
在薄片中很少见到方解石的自形晶,多成粒状产出。
[光学性质]颜色:无色或白色,但因杂质可有灰、黄、浅红色、绿蓝色:如为深玫瑰红色系含Mn(5%±) ,浅绿色系含Fe、Mg(Fe13%±,Mg7%±),粉红色系含Co等等。
薄片中无色。
解理:极完全,通常成两组斜角相交的直线(切片垂直解理面时,交角为75°),因双晶滑动可有裂开面。
延长符号:负延性。
色散:很强。
[鉴定特征] 在薄片中,方解石无色透明,有菱形解理及显著的闪突起,高级白干涉色,一轴负晶等为重要特征,可与非碳酸盐矿物区别。
[产状及其他] 方解石是最常见的矿物之一,是沉积岩的重要矿物,亦广泛出现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中。
在碳酸盐脉、热液矿脉、火山岩晶洞均有产出。
在岩石的气孔中,方解石和沸石共生。
(5)白云母:[结晶特点]通常是假六方板状、不规则的叶片状或叶片状集合体。
绢云母则呈细鳞片状集合体。
[光学性质]颜色: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绿、浅红或浅红褐色;薄片中无色,较少呈浅绿、浅黄色。
突起:低正突起,在⊥(001)切面上可见较清晰的闪突起。
解理:{001}极完全。
干涉色:在⊥(001)面上最高干涉色可达Ⅱ级顶部到Ⅲ级,十分鲜艳。
消光性质:近平行消光,仅有2°~3°的消光角。
双晶:依云母律呈现双晶,有时可见贯穿三连晶。
[鉴定特征]无色,片状,突起中等并具弱闪突起,平行消光,Ⅲ级干涉色等都很特征。
滑石和叶腊石在光性上很象白云母,区别起来很困难,但滑石的光轴角更小,而叶腊石的光轴角则较大。
(6)黑云母:[化学组成] 成分很不固定,介于金云母和铁云母(羟铁云母)之间。
成分中常有Ti、Ca、Mn、Na,并可混有少量V、Cr,Sr、Ba等。
Li、Cs等。
[结晶特点] 通常呈假六方板片状晶体或垂直(001)的叶片状,鳞片状,还常呈似长柱状,有时并且成弯曲状。
黑云母中往往含有大量包裹物。
[光学性质]颜色:多色性,黑、绿、深褐、红褐色,退色时呈金黄色,薄片中为褐、黄褐色。
黑云母的突出特征是多色性及吸收性极强:Ng=Nm>Np。
Ng= Nm—红褐色,Np一浅黄、灰黄、褐、褐绿、绿色。
黑云母的颜色与Fe3+、Fe2+、TiO2含量有关。
解理:解理极完全,并有{010},{110}裂理。
干涉色:少铁种属最高干涉色为Ⅱ级,而铁云母可达Ⅳ级。
但常因矿物本身的颜色很浓而使干涉色混浊。
有时因褐帘石、锆石等放射性矿物包裹体呈现特征的球形多色晕。
消光性质通常平行消光,但往往由于受力变形叶片弯曲而呈现波状消光。
双晶:{001}云母律双晶。
一般不很显著。
[鉴定特征]黑云母的特征明显:黑褐色,多色性显著,吸收性强,片状,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正延性,与褐色普通角闪石的区别是角闪石斜消光。
[产状及其他]黑云母在三大岩类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尤其要片麻岩、云母片岩、千枚岩、中酸性岩浆岩以及云母煌斑岩等岩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7)普通辉石:[结晶特点]晶体呈短柱状,集合体通常为半自形至他形粒状,横断面常近于八边形。
[光学性质]颜色:多色性,绿黑至黑色;薄片中无色、浅褐色或浅黄色。
富Fe和Ti的变种具弱多色性:Ng—浅绿、灰绿,Nm—浅黄、绿,Np—浅绿、浅黄、绿。
解理:完全。
具{100}、{010}裂理。
干涉色:Ⅰ级顶部到Ⅱ级,一般不超过Ⅱ级中部。
消光性质:横断面上对称消光;多数纵切面上斜消光,⊥(010)的纵切面平行消光。
双晶:{100}简单双晶或聚片双晶,常见{001}聚片双晶。
[鉴定特征] 普通辉石与角闪石的区别是后者折射率较低,解理夹角不同(56°),具明显多色性,消光角较小,且为负光性。
与透辉石的区别是:①透辉石的手标本颜色较普通辉石浅,普通辉石呈绿黑、黑色。
②透辉石(100)及(010)较普通辉石发育,普通辉石(110)发育,故透辉石近四边形,普通辉石近八边形。
③透辉石最大消光角经常在40°以下,普通辉石最大消光角35°一48°,经常在40°以上,含铁和钛较多的普通辉石消光角可达55°。
④透辉石双折射率较高,一般正0.025以上;而普通辉石常很低,在0.025以下。
与橄榄石的区别是具辉石式解理,干涉色较低,柱面上有解理,斜消光,而且光轴角亦较小。
普通辉石的光轴角2V大于镁铁辉石和铁辉石,而小于次透辉石和低铁次透辉石;消光角大于铁辉石,均可据之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