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菌株的分子鉴定步骤
菌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菌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DNA 测序鉴定菌种一. 原理细菌中包括有三种核糖体RNA ,分别为5S rRNA 、16S rRNA 、23S rRNA 。
5S rRNA 虽易分析,但核苷酸太少,没有足够的遗传信息用于分类研究;23S rRNA 含有的核苷酸数几乎是16S rRNA 的两倍,分析较困难。
而16S rRNA 相对分子量适中,又具有保守性和存在的普遍性等特点,序列变化与进化距离相适应,序列分析的重现性极高,因此,现在一般普遍采用16S rRNA 作为序列分析对象对微生物进行测序分析。
16S rRNA 对应于基因组DNA 上的一段基因序列称为16S rDNA ,rRNA 基因由保守区和可变区组成。
在细菌的16SrDNA 中有多个区段保守性,根据这些保守区可以设计出细菌通用物,可以扩增出所有细菌的16SrDNA 片段,并且这些引物仅对细菌是特异性的,也就是说这些引物不会与非细菌的DNA 互补,而细菌的16S rDNA 可变区的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菌。
因此,16SrDNA 可以作为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最常用的系统进化标记分子。
随着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的16S rDNA 序列被测定并收入国际基因数据库中,只要将基因序列放入基因数据库进行对比,便可快速的鉴定所测定的细菌种属,这样用16Sr DNA 作目的序列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更为快捷方便。
二. 技术路线该方法包括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16S rDNA 特异引物PCR 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 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三. 方法步骤(一)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酶解法)1. 挑取单菌落接种到10 mL LB 培养基中37℃振荡过夜培养。
细菌培养液基因组DNADNA 提取PCR 扩增16S rDNA 片段片段回收连接克隆载体阳性克隆鉴定 测序2. 取2 mL培养液到2 mLEP管中,8000 rpm离心2分钟后倒掉上清液。
乳酸菌菌株鉴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作业——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专业:生物化工姓名:王晓娜学号:1043111039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一、实验目的和方法采用RAPD指纹图谱方法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二、实验材料2.1 菌株实验给定的菌株2.2 试剂Taq DNA聚合酶、DNA电泳buffer、引物、dNTP、模板DNA2.3 仪器台式离心机,PCR仪,稳压稳流电泳仪,紫外检测仪,凝胶成像系统三、实验步骤3.1 制备细菌DNA样品收集菌悬液于1.5mlepp管中,5 000r/min离心5min。
去上清,在沉淀中加入567微升 TE缓冲液、30微升10%的SDS、5微升10mg/ml 的溶菌酶后,37℃水浴3h。
再加入3微升20mg/ml的蛋白酶K,37℃水浴lh。
加入100微升5mol/l NaCl,80微升CTAB/NaCl溶液,65℃水浴10min。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12 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12 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加入2倍体积的冰乙醇,12 000r/min离心10rnin,沉降DNA。
去上清,将沉淀吹干,用100微升TE缓冲液(pH8.0)溶解。
取l微升 DNA样品,稀释200倍后,紫外测定0D260和0D280。
选取浓度1.8≤0D26l/0D280≤2.0的样品。
然后,将DNA浓度稀释至48ng/µl作为模板备用。
3.2 PCR反应扩增体积为25µl (含TapDNA聚合酶2u,10×PCR reaction buffer 2µl,dNTP 2µl,引物lµl,模板DNA 1µl)。
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8℃复性lmin,72℃延伸2min,进行40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
取12µl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电压为100V,琼脂糖凝胶为l%(0.5×TBE)电泳30—40min,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并拍照。
微生物炭疽芽孢杆菌细菌鉴定流程
微生物炭疽芽孢杆菌细菌鉴定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目录1. 简介1.1 微生物炭疽芽孢杆菌简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菌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鉴定标准操作职责:内容:1整体操作步骤1.1纯化、分离待鉴定菌用接种环挑取待鉴定菌落或少许含菌溶液到相应的培养基上(如TSA),划线分离,以出现微生物单菌落为止。
1.2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以确定待鉴定菌的革兰属性。
1.3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先进行发酵实验。
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20NE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发酵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在经过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后选用API20E试剂条进行鉴定。
1.4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则先进行过氧化氢酶实验。
如实验结果为阴性则选用API Strep试剂条进行鉴定,如实验结果为阳性则选用API Staph试剂条进行鉴定。
1.5假如镜检结果为革兰阳性杆菌并且有内生芽胞,则选用API 50CHB试剂条进行鉴定;否则,根据运动性实验和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选用API Coryne或其他试剂条进行鉴定。
1.6选定正确的试剂条以后,根据不同的API试剂条的标准操作规程准备接种物,进行接种、培养等操作并将结果形成数码,用API鉴定软件鉴定或查询待检菌的名称均可。
鉴定结果应记录,必要时,给出相应解释。
2革兰氏染色2.1染色剂的配制2.1.1结晶紫染色液:甲液:结晶紫 1.0g95%的酒精20ml乙液:草酸铵0.8g水80ml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静置48h使用,置密闭棕色瓶中储存。
2.1.2碘液:碘 1.0g碘化钾 2.0g水300ml配制时先用3~5ml水将碘化钾溶解,再加入碘,用力摇匀,使之全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300ml,摇匀,分装在棕色瓶中储存。
2.1.3稀石碳酸红溶液:碱性品红 1.0g石碳酸 5.0ml95%乙醇10.0ml配制时用乙醇溶解碱性品红,然后加入石碳酸溶液,使用时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
2.2操作:2.2.1涂片:用接种环挑取液体培养物中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固体培养物则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在载玻片上涂成薄层。
16SrDNA鉴定细菌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6S rDNA鉴定细菌的方法细菌16S rDNA鉴定主要分为7个部分:1.提取细菌基因组DNA,2.设计/选择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纯度与大小。
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4.胶回收目的片段5.目的片段测序。
6.BLAST比对获取相似片段。
7.构建系统进化树试剂:1、培养基:通常选择组分简单且细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培养基组分过于复杂会影响DNA 的提取效果,也可以在裂解细菌前用TE缓冲液对菌体进行洗涤。
)。
2、1M Tris-HCl (pH7.4, 7.6, 8.0)(1L):121.1g Tris,加浓盐酸约(70ml, 60ml, 42ml),高温高盐灭菌后,室温保存。
冷却到室温后调pH,每升高1℃,pH大约下降0.03个单位。
3、0.5M EDTA(pH8.0)(1L):186.1g Na2EDTA•2H2O,用NaOH调pH至8.0(约20g),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4、10×TE Buffer(pH7.4,7.6,8.0)(1L):组分:100 mM Tris-HCl,10 mM EDTA。
1M Tris-HCl (pH7.4,7.6,8.0)取100ml,0.5M EDTA(pH8.0)取20ml。
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TE Buffer用10×TE Buffer稀释10倍即可。
5、10%SDS(W/V):称10g,68℃加热溶解,用浓盐酸调pH至7.2。
室温保存。
用之前在65℃溶解。
配置时要戴口罩。
6、5M NaCl:称292.2gNaCl,高温高压灭菌,4℃保存。
7、CTAB/NaCl(10%CTAB,0.7M NaCl):溶解4.1g NaCl,加10g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热搅拌。
用之前在65℃溶解。
8、氯仿/异戊醇:按氯仿:异戊醇=24:1(V/V)的比例加入异戊醇。
9、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按苯酚与氯仿/异戊醇=1:1的比例混合Tris-HCl平衡苯酚与氯仿/异戊醇。
质谱仪鉴定细菌的流程
质谱仪鉴定细菌的流程
使用质谱仪鉴定细菌的流程:(1)菌株分离与筛选:将样品的微生物中进
行培养、筛选,从而获取未知微生物的菌株;(2)DNA提取:将筛选出
的菌株进行扩增或者提取细菌的DNA,以供分子鉴定细菌株;(3)质谱
仪质量分析:将提取的DNA或者RNA分别通过液相、气相色谱,再
利用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形成细菌的质量谱;(4)特异性标记与对比:采用特异性标记物,以及细菌库中有关质量谱进行比对;(5)质量谱分
析与结果判断:将质量谱和有关质量谱进行分析,以确定鉴定出的细
菌类型及部分比较;(6)结果验证:将质谱仪鉴定得到的细菌名称和细
菌培养、鉴定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以确保细菌的类型正确性。
使用质谱仪鉴定细菌的流程:
(1)菌株分离与筛选:我们首先从检测样品中分离微生物株,将其培养、杂菌混合等进行筛选,然后获取未知微生物株;
(2) DNA提取:采用扩增或者提取了染色体内的DNA,再进行分子鉴
定菌株,以便质谱仪的质量分析;
(3)质谱仪质量分析:将提取的DNA或RNA经过液相和气相色谱分离,再利用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形成待测细菌的质量谱;
(4)特异性标记与对比:利用特异性标记物,与细菌库中有关质量谱进行比对,以辅助对确定待测细菌的种类;
(5)质量谱分析与结果判断:利用微生物种间质量差异特性,考察质量谱,以确定待测细菌类型以及部分比较;
(6)结果验证:通过与细菌培养鉴定的结果对比验证,来确保质谱仪鉴定出的细菌类型是正确的。
菌株鉴定流程总结
学习总结各位领导好,从5月25号开始,在周老师的实验室已经进行了十多天的培训,让我学到很多。
现将我在实验室学习的情况总结汇报。
一、细菌鉴定流程:1.表观观察鉴定:培养24h的菌落观察,如:菌落形态(圆形、椭圆形等)、大小(直径多少)、表面光滑度(光滑和粗糙)和隆起情况(扁平,隆起,凸起等)、边缘整齐、菌落的透明度、菌落(菌落颜色及是否产生色素等)及培养基的颜色(培养基是否变色)等菌落的描述。
显微观察,观察单个菌的形态(杆状,圆形,椭圆形,螺旋形等),是否有芽孢,荚膜的情况。
染色观察,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荚膜染色。
2.分子鉴定:细菌DNA的提取(试剂盒法)⑴将菌种接在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180rpm/min,24h培养。
⑵将摇瓶发酵的菌液加到1.5ml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1min,倒掉上清液。
⑶向菌体沉淀中加入200ul缓冲液GA,震荡,至菌体悬浮。
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则向菌体中加入120ul的Tris盐酸缓冲液,再加入80ul溶菌酶,37℃,30min以上。
⑷向离心管中加入20ul蛋白酶K溶液,混匀。
⑸加入220ul缓冲液GB,震荡15s,70℃放置10min,溶液应变清亮,简短离心以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
⑹加入220ul无水乙醇,充分震荡混匀15s,可能会出现絮状沉淀,简短离心以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
⑺将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都加入一个离心柱CB3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⑻向吸附柱CB3中加入500ul缓冲液GD,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⑼向吸附柱CB3中加入600ul漂洗液PW,12000rpm离心30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⑽重复操作步骤⑼。
⑾ 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12000rpm 离心2min ,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置于室温放置数分钟,以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洗液。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 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 片段进行PCR 扩增,然后对 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 信息。
2. 方法和原理16SrDNA 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 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 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16SrDNA 特异引物PCR 扩增、扩增产物纯化、 DNA 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 (核糖体RNA )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 、16S 和23S rRNA 。
16S rDNA 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 相对应的DNA 序列。
16S rDNA 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 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 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16S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 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rDNA 片段扩增出来,禾U 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 类鉴定。
16SrDNA 序列的前500bp 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 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 500bp 序列即可鉴别出 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 500bp 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 NA 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 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 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将16SrDNA 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57F ------------------------------------------- ・----------------------------------------- 1115R926F ----------------------------------- •斗 1492R3对引物正反向测通后,拼接成1500bp 左右的16SrDNA 序列。
海润德饲用微生物菌种的16SrDNA分子鉴定技术路线
海润德饲用微生物菌种的16SrDNA分子鉴定技术路线一、海润德饲用微生物菌种的16SrDNA分子鉴定技术路线↓提取分离菌株基因组DNA↓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1、P2为引物,PCR扩增其16SrRNA↓PCR产物切胶回收↓连接PMD18T-vector↓转化Ecoli DH5а;蓝白斑初筛、PCR、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送交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BLAST分析二、试验方法1、细菌基因组提取方法方法一:细菌基因组简易提取方法(参考国外文献)1.取1.5ml细菌过夜培养物,12000rpm,离心0.5min,弃上清。
2.加入200ul lysis buffer( 40 mM Tris-Cl; 20Mm NaAC; 1Mm EDTA; 1%SDS.),剧烈振荡。
(移液枪反复吹打或者涡漩,目的使菌体充分悬浮)。
3.加入66ul 5M NaCl剧烈混合。
4.离心12000rpm,10 min 取上清。
5.加入等量氯仿:异戊醇(24:1),反复颠倒50次混匀.(呈牛奶色)。
6.离心12000 rpm ,10min,取上清。
7.加2倍的无水乙醇,置-20℃冰箱,沉淀DNA。
8.加适量70%乙醇漂洗沉淀9.DNA与超净台,风干。
10 加适量ddH2O溶解DNA。
11.加0.5-1 ul RNAase,37℃作用20 min 。
12.-20℃冰箱保存。
方法二:SDS/CTAB法1.取1.5ml细菌过夜培养物,12000rpm,离心0.5min,弃上清。
2.加500ul TE 缓冲液充分悬浮菌体。
3.加30μl 10%SDS,3μL 蛋白酶K,混匀,37℃,1h.4.加 100μl NaCL(5M) 混匀。
5.加80μl 的CTAB/NaCL,混匀;65℃ 10min 。
6.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
7.离心12000rpm,4-5min8.重复6、7步骤,抽提2-3次9.12000 rpm ,离心10min,取上清。
菌种的鉴定
菌种的鉴定
菌种的鉴定是一种确定菌种身份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样品: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收集菌株或分离的菌落。
2.接种:将菌株或分离的菌落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出纯种。
3.形态分析:观察菌株在培养基上的形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4.生理特性分析:检测菌株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如温度、pH、气氛等。
5.分子特征分析: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分析
菌株的基因组,确定其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
6.比对和识别:将菌株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特征与已知菌种进行比对,确定其身份。
免疫组化鉴定菌种的方法
免疫组化鉴定菌种的方法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鉴定菌种和研究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靶分子结合来检测菌种的存在和特有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介绍免疫组化鉴定菌种的原理和常见的实验方法。
一、免疫组化原理免疫组化利用抗体与其特异性蛋白质抗原结合的特性,通过荧光染料或酶标记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处理:菌株或细胞培养液通常需要经过固定、包埋或脱水等处理,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
2.抗体孵育:将标记有特异性抗体的荧光染料或酶标记与待检测的样品接触,使其与目标抗原结合。
3.清洗:将未结合的抗体去除,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4.信号检测: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酶标测定,观察目标分子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二、免疫组化实验方法1.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在细胞和组织中检测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
该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将已标记的抗原直接与待检测的组织或细胞接触,然后观察染色结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但特异性较差,主要适用于已知抗原的情况。
间接法:通过与辅助抗体结合来增强染色信号的强度和特异性。
首先将待检测样品孵育于特异性抗原的抗体中,然后孵育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辅助抗体,最后使用荧光染料或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未知抗原的情况。
2.免疫组化电镜法免疫组化电镜法结合了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可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微小结构的特异性抗原。
该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直接将标记有特异性抗体的金或其他金属胶体颗粒与待检测的组织或细胞接触,观察金颗粒在电镜下的位置。
间接法:与免疫组化染色法类似,通过辅助抗体结合来增强信号强度和特异性。
在免疫反应后,使用标记有金或其他金属胶体颗粒的二抗进行检测。
3.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常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特异的蛋白质抗原。
该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流式细胞术:将标记有荧光染料的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细胞接触,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荧光强度和受体数目。
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技术研究分析
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技术研究分析在生物学领域,微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
微生物可以帮助人类生产食品、药物等物质,同时也可以造成疾病。
因此,发展微生物研究,寻找有益菌株,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应用途径,便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一、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技术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是指从大量的微生物样品中挑选出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微生物菌株。
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传统菌株筛选技术和现代分子筛选技术两大类。
(一)传统菌株筛选技术传统菌株筛选技术主要包括血培养、选优养殖和抗菌素筛选等。
血培养法是通过培养细菌,观察菌种的形态、生长速率、形成结构等特征,从而鉴定出菌种。
选优养殖法是将细菌进行细胞分裂,通过比较营养成分浓度、PH 值、温度等差异,挑选出具有高活力和抗压能力的菌株。
抗生素筛选法是利用细菌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筛选出能够对特定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微生物菌株。
(二)现代分子筛选技术现代分子筛选技术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微生物的DNA分离、检测、鉴定等操作,从而筛选出具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菌株。
现代分子筛选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PCR技术、序列比对等。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利用DNA探针的杂交,对微生物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
PCR技术可以通过特定的引物使微生物基因进行扩增,对微生物进行分析、识别甚至基因改造。
序列比对技术是通过将微生物的DNA序列与数据库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微生物物种和亚型等信息。
二、微生物菌株的鉴定技术微生物菌株的鉴定是为了确认筛选出来的微生物物种和亚型等信息。
微生物菌株的鉴定技术也分为传统鉴定技术和现代分子鉴定技术两类。
(一)传统鉴定技术传统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培养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形态学鉴定主要包括观察微生物形态、外部结构、细胞学等方面的分析。
生理生化鉴定是通过将菌株进行不同营养条件下的培养、消化、利用等分析,确定其代谢途径和水平。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完整版)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完整版)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和生物体内等。
它们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鉴定细菌的种类和特性对于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为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旨在帮助用户了解并进行常见细菌的鉴定工作。
目录1.细菌的形态特征2.细菌的生理特性3.细菌的遗传特性4.常见细菌的鉴定方法–接种和培养方法–生物化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他鉴定方法5.常见细菌的鉴定实例6.细菌鉴定的注意事项7.总结细菌的形态特征在鉴定细菌时,首先需要观察和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等。
常见的细菌形状有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
细菌的大小通常以直径或长度来描述,颜色可以是透明、白色、黄色、红色等。
表面特征是指细菌菌落的形状、质地和触感等。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的生理特性是指其在生长和代谢方面的特点。
需要关注的生理特性有气体需求、温度和pH值的适宜范围、营养要求等。
例如,一些细菌需要氧气进行呼吸,被称为好氧菌;一些细菌则无需氧气,甚至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被称为厌氧菌。
细菌的遗传特性细菌的遗传特性对鉴定和分类细菌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进行遗传。
常见的细菌分类方法包括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DNA 指纹图谱分析等。
常见细菌的鉴定方法接种和培养方法接种和培养是最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之一。
主要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接种培养基、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
常用的培养基有肉汤、琼脂和MacConkey琼脂等。
接种后,细菌会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特性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类型。
生物化学试验生物化学试验是通过检测细菌在特定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来鉴定细菌。
常见的生物化学试验包括氧化-发酵试验、酸碱反应试验和酶活性检测等。
通过观察试验结果,可以确定细菌的代谢方式和特性。
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在微生物领域,微生物菌株鉴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鉴定方法主要依靠形态学、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征,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误判率高、鉴定周期长、需要复杂的实验步骤等缺点。
而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出现,使得微生物菌株的鉴定变得更加快捷、精确和可靠。
一、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构建原理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是通过微生物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来进行鉴定。
在构建指纹图谱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步骤:1. 选取特定序列:根据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信息,选取特定的序列进行PCR 扩增。
2. 分离DNA: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DNA,并进行纯化。
3. PCR扩增: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序列进行扩增。
需要注意的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需要充分避免污染,以免对结果造成影响。
4. 手性电泳:将PCR扩增产物通过手性电泳进行分离,得到DNA条带图谱。
5. 图谱分析:根据DNA条带图谱进行鉴定。
一般来说,相似的微生物DNA条带图谱在聚类分析中会被聚为一类。
通过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可以得出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关性。
当然,对于同一种微生物,其不同分离株之间的相关性也可以通过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
二、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应用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微生物分类:通过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类。
微生物菌株的分类标准主要是基于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聚类结果。
2. 微生物鉴定: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可以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对于未知的微生物菌株,可以通过将其的指纹图谱与数据库中已知菌株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从而得出其属于何种微生物。
3. 微生物遗传进化的研究: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构建还可以用于微生物遗传进化的研究。
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生态环境中微生物菌株鉴定指纹图谱的比较,可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遗传变化,进而探究微生物遗传进化的机制。
细菌鉴定方法
一淀粉水解试验(一)实验原理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
胞外酶能分泌扩散到细胞外,将物质分解成小单位如糖、氨基酸、甘油与脂肪酸。
这些小单位的物质能被细菌吸收和利用。
水解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如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水解明胶可观察到明胶被液化;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改变培养基的pH,其中的中性红指示剂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为深红色。
(二)实验方法将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至45℃左右,以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取18-24h的纯培养物点于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个菌株,适温培养2-4d,形成菌落后,在平板上滴加卢戈氏碘液,以铺满菌落周围为度,平板成蓝色。
如果菌落周围有无色透明圈出现,说明淀粉已经被水解,实验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透明圈的大小一般说明水解淀粉的能力。
(三)实验试剂的配制肉汤蛋白胨琼脂成分: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7.2。
淀粉培养基制法:在肉汤蛋白胨琼脂中添加0.2%的可溶性淀粉,校正pH 值至7.6,分装三角瓶,121℃20min灭菌备用。
卢戈氏(Lugol)碘液:碘片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混匀,定容。
二糖发酵试验(一)实验原理单糖发酵是将葡萄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分别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为0.75-1%。
并加入一定量酚红指示剂及小倒管,制成单糖发酵管,接种细菌经37℃培养18-24小时,若能分解糖产酸则酚红指示剂由红变黄,若能分解甲酸有CO2和H2等气体形成,小倒管内则聚集有气泡;不分解,则指示剂不变色。
(二)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伤寒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
2.培养基: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等。
(三)实验方法1.将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按照液体接种方法分别接种于葡萄糖及乳糖发酵管内。
细菌分类鉴定规程
细菌分类鉴定规程细菌分类鉴定规程杜艳、余翔、罗国升新菌鉴定主要流程:1、潜在新菌的确定拿到拼接好的16Sr RNA gene序列后,进入NCBI blastN (或EzTaxon server (进行比较,同源性低于98%的序列(同源性处于98-97%之间的序列最好少于3株),可初步判断存在新菌的可能。
2、选择标准菌株构建进化树选择参考菌株构建三种进化树(NJ、MP和ML),构建进化树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择的序列必须都是在IJSEM上正式发表的序列,2)所选择的参考菌株必须包含新菌所在属的所有标准菌株,3)需要选择新菌所在科的一些与新种所在属相近的属的type species作为参考菌株,4)需要选择一个远源的菌株作为参考菌株,如:E. coli。
3、购买标准菌株根据进化树位置和同源性高低选择标准菌株作为参考菌株,联系相关保藏机构购买标准菌株。
具体信息可以在上查找。
标准菌株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几点:1) 如果要用到不同的属但不是用这些属的所有的种,则要选择这些属的模式种,并且要选择模式种的模式菌株。
2) 一个属的模式种是最重要的参照微生物,如果一个新种被认为属于这个属,就一定要与该属的模式种进行比较,而其他的种可能分类时出现错误,可能将来会被重新分类。
总之,进行种、属、甚至是科的比较研究时,都要用模式微生物,这就涉及到模式属的模式种,模式种的模式菌。
4、表型特征实验培养特征:菌落特征(如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隆起、表面状况、质地、光泽、水溶性色素等)。
细胞形态:形态(球形、杆状、弧形、螺旋形、丝状、分枝及特殊形状),大小,排列(单个、成对、成链或其他特殊排列方式)。
特殊的细胞结构:鞭毛(着生位置、数量),芽胞(形状、着生位置、是否膨大),孢子(孢子形状、着生位置、数量、排列),其它(荚膜、细胞附属物为柄、丝状物、鞘、蓝细菌的异形胞、静止细胞和连鞘体等)。
超微结构:细胞壁、细胞内膜系统、放线菌抱子表面特征等。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汇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续)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潘钦石一.细菌的鉴定步骤1.鉴定的概念:将一个未知的菌株按其生物学特性,经过与所有已知菌种进行比较后划归到一个已知菌种的分析过程。
2.对待鉴定的菌种要明确已经获得纯化培养或者该菌种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有单个菌落可以进行生化试验。
(我们这里一般都是预先纯化培养)3.对待鉴定的菌种进行革兰染色,观察形态(G+c,G–b,G–c,G+b),做触酶,氧化酶实验,然后按科,属,种逐步鉴定。
要注意对待鉴定的菌种选择一个合适的鉴定系统,临床常见细菌的快速简单的鉴定系统我们都已经设计好,参考鉴定质控单。
4.按鉴定质控单的要求填写好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标本类型,标本编号,送检日期等。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填写好该菌种的菌落形态以及有无溶血。
5.复习革兰染色,触酶实验,氧化酶实验。
⑴.革兰染色:是细菌鉴定过程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染色方法。
首先要将待鉴定的细菌涂片,固定(目的:杀死细菌,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
第一步:以结晶紫初染(染色液Ⅰ)第二步:以卢戈氏碘液媒染(染色液Ⅱ)第三步:用95%乙醇脱色(染色液Ⅲ)第四步: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染色液Ⅳ)⑵.触酶实验(H2O2实验):a.原理: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初生态氧,继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b.方法:一般用玻片法,就是挑取菌落在洁净的玻片上涂开,滴加3%过氧化氢数滴,观察结果(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要注意不能在血平板上进行实验,这样易出现假阳性;另外陈旧菌落要是进行实验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还有不能在接种针或环上进行实验。
c.阳性对照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对照用链球菌;试剂要避光置4℃冰箱保存。
d.应用:绝大多数含细胞色素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细菌触酶实验阳性,链球菌属阴性。
临床常见细菌鉴定实验中我们一般用于区别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链球菌属(-)。
maldi-tof-m 鉴定菌株的流程
maldi-tof-m 鉴定菌株的流程
MALDI-TOF-MS(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常用的菌株鉴定技术,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菌落的制备:从纯培养菌株中挑取单个菌落,并在培养基上培养。
2. 提取蛋白质:利用酸性有机溶剂或氯仿/甲醇溶剂将菌落中
的蛋白质提取出来。
3. 涂片制备:将提取得到的蛋白质溶液加载到MALDI-TOF靶板上的目标位置,加上适量的基质(通常为辅助吸附样品分析的物质,如小麦胰蛋白酶),使其干燥。
4. 质谱仪测定:将靶板放入MALDI-TOF-MS仪器中,通过激
光照射样品,产生离子化的蛋白质分子。
离子化的蛋白质经由电场加速,射入一个含有相同电荷量的电场管道中,从而通过电场加速分子,使其以不同离子所受到的电荷量比例有所差别,进而测得离子质量比时间。
5. 数据分析:通过质谱仪测得的质谱图,利用质谱数据库进行匹配和比对,确定菌株的鉴定结果。
比对的过程通常通过计算相似性分数或利用专用软件进行评估。
6.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库匹配的结果,确定菌株的鉴定结果,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生物质谱细菌鉴定
生物质谱细菌鉴定生物质谱细菌鉴定是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细菌鉴定方法。
以下是其基本原理、要求和步骤:一、原理:生物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生物分子质量来鉴定生物样品的技术。
在细菌鉴定中,质谱技术通过分析细菌全细胞蛋白质组指纹图谱来实现鉴定。
具体来说,激光激发靶板上的细菌与基质,使细菌的蛋白在真空的飞行管中飞行,检测器通过检测蛋白飞行时间的不同来建立一个曲线图谱,进而与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得出可能的菌种。
二、要求:1.样品准备:将待鉴定的细菌样品进行处理,提取全细胞蛋白质。
2.质谱分析: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质谱分析,获取细菌全细胞蛋白质组指纹图谱。
3.数据库比对:将获得的指纹图谱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菌株图谱进行比对,以确定可能的菌种。
4.结果判定:根据比对结果,结合其他鉴定方法,如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综合判定细菌的种类。
三、步骤:1.菌株分离与筛选:从检测样品中分离微生物株,并进行培养和杂菌混合筛选,以获取未知微生物株。
2.细胞破碎和蛋白质提取: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破碎细菌细胞,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3.蛋白质的酶解:将提取的蛋白质进行酶解,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多个小肽段。
4.肽段的质谱分析:将酶解后的肽段进行质谱分析,得到肽段的分子质量和电荷等参数。
5.数据库比对:将得到的肽段信息与已知的细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匹配的肽段对应的蛋白质。
6.鉴定细菌种类:根据比对结果,结合其他鉴定方法,如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综合判定细菌的种类。
需要注意的是,质谱鉴定细菌的方法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因为质谱技术只能提供部分蛋白质信息,而不能提供完整的细菌鉴定信息。
同时,质谱鉴定细菌的方法也需要考虑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gyrb菌种鉴定方法
gyrb菌种鉴定方法
GyrB基因在各种细菌中均普遍存在,其序列具有保守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在以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细菌分类及鉴别研究中,可作为靶分子。
以下为你介绍基于GyrB基因的菌种鉴定方法:
首先,从待鉴定菌株中提取DNA。
1. 设计并合成一对适用于目标菌株的特异性引物。
引物应能与待鉴定菌株的GyrB基因特异结合,从而扩增出相应的DNA片段。
2. 配制PCR反应体系,将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加入反应体系中。
3. 在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
反应条件包括预变性、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以确保引物与模板DNA的特异性结合和有效扩增。
4. 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
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并观察电泳结果。
如果产物呈现特异性的条带,则表明待鉴定菌株的GyrB基因与目标菌株相似。
5. 序列分析。
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
将得到的序列与已知的菌种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待鉴定菌株的种属关系。
此外,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菌种鉴定方法,可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对未知菌种进行鉴定。
通过与已知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可以精确地确定未知菌种的分类学地位。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量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
a.挑LB平板上新鲜活化的单菌落于5mL LB培养基中,25℃震荡培养24 h;
b.转移3mL菌液于5mL离心管中,4℃,12000r/min,离心5min,弃掉上清;
c.将细菌沉淀物用0.5mol/L NaCl洗一次,尽量空干上清液;
d.将沉淀重悬于1mL 50mmol/L Tris (pH 8.0)缓冲液中,然后加入0.2mL新鲜配置的溶菌酶溶液(10mg/mL in 0.25mol/L Tris,pH8.0)和0.8mL 0.25mol/L的EDTA溶液,混匀后于37℃处理1 h,再加入200μL 10%SDS溶液,混匀后放置于55℃处理5min;
e.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1:1),盖好上下颠倒混匀3min,12000r/min,离心10min;
f.转移上相至新的离心管中,重复上个步骤直到无白色变性蛋白层出现;
g.取上清,加入3μL 10mg/mL的去DNase的RNase溶液,37℃水浴1h;
h.重复步骤e;
i.在上相中加入1/10体积的3mol/L NaAc(pH 5.2)和2倍体积的冷无水乙醇,-20℃放置30min;.
j.4℃,12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70%乙醇洗两次,干燥后溶于100μL的TE中,-20℃保存备用。
(2) PCR扩增16S rDNA序列
a. 以上述细菌基因组总DNA为模板,.扩增所用引物为,
上游引物:5’-GAG AGT TTG ATC CTG GCT CAG-3’;(27F)
下游引物:5’-AAG GAG GTG ATC CAG CCG CA-3’。
(1492R)
b. PCR反应体系参见PCR扩增试剂盒说明书
c. PCR反应条件也主要参考说明书
94℃预变性5min,94℃ 45s,56.2℃ 45s,72℃ 90s,30个循环;
72℃ 10min,4℃保温。
d. PCR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e. PCR产物测序。
(3)构建进化树
将菌株16S rRNA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