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汇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的实质: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

并不等于行为,能力。

老师对调皮的学生有回避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有正确的,错误的,理智考虑,情感冲动。

2态度的情感成分:(核心)。

理智,非理智。

3态度的行为成分:作出反应的意象,并不等于外显行为。

一般的。

上述3种一致,偶尔不一致。

%品德的实质: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核心)%2道德情感: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主要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义务,责任,事业,自尊,羞耻感。

有3种表现形式:1直觉的道德情感(直接感知,迅速发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爱国,集体主义。

以原理为中介,稳定,深刻)%3道德行为:在道德认识的指引下,道德情感的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包括道德行为技能,道德行为习惯。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态度涉及的范围更大,只有涉及到道德规范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品德。

(学习态度不端正,并不等于品德态度不良。

)2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品德发展的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

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了由注重行为结果,到,主观动机。

的发展过程。

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典型的道德两难故事。

3水平,6阶段。

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道德认知,认知失调,态度定式。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生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品德形成的阶段(凯尔曼) • 依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
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 的行为。
• 认同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
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 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心打碎了一盘玻璃杯。
• B、妈妈不在家,另一个孩子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
结果打碎了一只玻璃杯。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 –他律:10岁之前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
–自律:10岁以后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价值标准。 • 认知矛盾是导致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因素,其顺 序是固定不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观点:道德认知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上。道
德判断的成熟先与道德行为的成熟。
• 特点:具有结构的差异性、不变顺序性、结构的整体
性和层次的整合性。
•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前习俗水平(0—9)
•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 常用的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作用,
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特点;逐步提
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 果影响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价值选择,认清自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利用群体的约定: 三、利用群体的约定: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 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 定对个体有一定的约束力。 定对个体有一定的约束力。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与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 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②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 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 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新行为主义的品德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主要观点: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 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儿童的学习不必 经过直接反应,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的 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 中进行体验学习。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 榜样或示范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观察学 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 机过程四个部分。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前面“影响人格发展的因 、家庭教养方式(前面“ 已讲过) 素”已讲过) 2、社会风气 、 3、同伴群体 、 内部条件: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 3、道德认识水平(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认识水平(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实验: ①目的:测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②材料:道德判断故事 ③程序:分三个等组。一道德判断有进步, 给予强化;二道德判断有成人做榜样,积 极强化;三有榜样,无强化。→无榜样、 无强化测量其判断。 ④结果:二、三好于一;三最好。 ⑤结论:成人榜样起作用,而强化作用不 明显。且道德判断不是年龄差异,而是个 体差异,受榜样影响。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判断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

3.品德(道德品质、品行、德行)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分。

5.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10岁以前)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

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3.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

A.品德B.道德C.个性D.态度4.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尔伯格5.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6.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B.从众C.认同D.内化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品德B.态度C.人格D.技能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A.道德情感B.道德信念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9.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0.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三、简答题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态度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态度形成]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是一个经验过程.环境形成对我们的经历,经历形成经验,经验经过思维的总结从而形成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我们的态度.而态度又反过来决定我们对人、观念或事物的行为反应和心理倾向.因此,态度决定我们的判断和处事方法.因此,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经验,从而形成态度的呢?一般有以下因素:1.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和处事方法.2.后天环境和学习对人潜在的影响.3.个人天质对心理的影响.据美国心理家庭辅导专家黄维仁博士的研究,一个人性格气质的形成(当然也包括了态度),有85%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其中最大的就是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不管我们是否在心理上接受那个环境,比如是否爱戴我们的父母亲,他们都会对我们产生深远而决定性的影响.他们人性的弱点即使我们引以为戒,或者曾经嗤之以鼻,你都会有意无意间作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选择.这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态度形成的另一个源头是后天的环境.同伴、老师和社会潮流、媒体等等,都对一个人的态度会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对此,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人之所以会变成他自己,是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后果.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者惩罚对人们态度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价值观会逐渐成为他的信仰,从而养成其显性的态度.经历和经验形成态度.比如,经历过某种伤害的人,对那种东西就会敏感.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声音,一个单调的环境里,缺乏独立的思考,他就会被其经历洗脑,而成为一个没有价值,道德底线和定见的人.反之,如果能够接触和学习到不同的意见建议和知识,就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见地.从而形成一个中和的态度.对此,奥斯古德提出了一致性理论,他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人们的思维.人们总是通过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一旦产生不一致,马上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在增加一致性的方向上改变对一个人的评价,然后再影响另一个人态度.也就是说,他们在一致性的原理下,试图通过彼此的改变来找到共同的,从而形成相互接纳与合作的关系.当我们寻找一致性的能力越强,社会适应性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他就越有灵活性.无论是儿童时代的遭遇,还是后来有独立意识时的经历.相同的处境对不同的人依旧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或者形成不同的性格.各种因素取决于你的个人天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遭遇采取适应性的态度,从而与环境相协调,以逐渐适应.或者采取拒绝的态度,以至于与处境格格不入.各种因素是个复杂的现象,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揭示.这里已经让我们看到态度决定了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二:[态度形成]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心理机制说服的目的通常是让人改变观点、态度和行为。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的结构比能力结构更复杂 A、态度的认知成分。 B、态度的情感成分。( 核心成分) C、态度的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
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行为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 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道德观念,形成道 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得到的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 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 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
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 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 法。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 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 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 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 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 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 称为品德。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价值内化的各 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 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 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 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认识——观念——信念 2.道德情感
(1)直觉的道德情感: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产生的 体验。
(2)想象的道德情感: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 验
(3)伦理的道德情感: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和意义的 情感体验。
3.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以儿童的道德判断为研究内容。 儿童:
5-6岁以前:社会规则无约束力。 10岁以前:他律阶段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 断为他律道德。 10岁以后:自律阶段 ——依据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断为自 律道德。
南风效应
• 法国作家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 项目就是看谁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一)依从:包括从众、服从两种。 (二)认同: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态度和
行为与他人接近。 (三)内化: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思想、
观点和信念等。
(阿希的从众实验)
态度转变实验
费斯汀格选择了黑人和白人杂居区中的一些黑人和白人 邻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种情境:一是邀请白人和 黑人一起玩纸牌游戏;二是让黑人和白人同时观看别人 玩牌;三是双方共处一室,但不再有意识地组织任何共 同活动。结果表明,第一种情境下,有66.7%的白人对 黑人显示出了友好的态度;第二种情境下,有42.9%的 白人对黑人显示出友好态度;第三种情境下只有11.1% 的白人对黑人显示出友好态度。
三种水平
发展阶段 心 理 特 征
一 前习俗道德 (9岁以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 、态度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 、态度实质: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它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3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1 、品德的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 、品德的实质: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二)道德的心理结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1.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经历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 、相同点(实质、结构:认知、情感和行为)2 、区别: 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3.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却分。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初中阶段动荡、高中阶段趋向成熟)(一)理论: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他律道德:<10岁,该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甚至在5~6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属于无道德规则的阶段。

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大全

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大全

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如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会舆论、社交圈等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4.个人经历:个人的亲身经历也会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悲喜交加的经历等都会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有所塑造。

5.个人认知:个体的认知水平也会影响其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对事物的理解和解读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态度和品德。

二、教学原则:1.个别性原则: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品德。

2.感知与体验原则:借助感官,使学生感知到美好的事物,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3.激发兴趣原则: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情感教育原则: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品德,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5.鼓励与奖励原则:通过鼓励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品德。

6.个人和集体的结合原则: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个体的发展,又要注重集体的进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态度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实践态度和品德。

8.公平与公正原则:在教学中要重视公平与公正,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个别学生,保障每个学生的发展权益。

9.身心健康原则: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态度和品德,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二节 中小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他人设定的外在 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 效果,不关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 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 值标准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 的愿望。
1 2
3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 自己就认为是对的,否则就是坏 的。
三 ( 20 岁 以 上)
6
普 遍 伦 理 取向
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 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换言之, 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 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①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取决于外在要求。 • 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②习俗水平:道德价值着眼于社会要求。
• (二)认同
– 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 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 行为的特点: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不受外界压力控 制。
• (三)内化
– 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 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 行为特点: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 • • • • •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质量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1、道德认识
–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其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行为结构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无律(5.6以前)——他律(10以前)——自律(10以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或少数青少年)2习俗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少数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 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的发展趋向成熟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众两种表现形式。

所谓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所谓服众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氛围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第二个阶段——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与他人接近。

第三个阶段——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保持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二是社会风气三是同伴群体内部条件:一是认知失调二是态度定势三是道德认识水平第四节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论述准备)一有效的说服1 明确的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相待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完成的。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2. 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 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5. 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6.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9.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 ______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14.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6.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17. ______ 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18.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20.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二、填空题21.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 •
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答1)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 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 (2)区别:1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 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2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 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过错 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 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且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 • • • • • • • • • • • • •
7、道德行为包括 道德行为技能、道德行为习惯。 8、态度 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或行为方式 选择的心理倾向,品德 是依据一定的 道德和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前习谷水平、习俗水平 和后习俗水平。 10、伦理道德 既是道德关系 的概括,也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动荡性。 12、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内化。 13、认知失调 是态度改变先决条件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同伴 群体等。 1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知和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 的现象。 16、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7、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是社会契 约和普遍伦理取向。 18、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人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 因素是认知能力、社会关系。 19、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 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 方式 来考虑问题 20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 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 •• •

1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含义与结构1、态度的含义(1)阿尔波特(G.W. Auport)(2)通过经验组织的、个体对有关态度对象与情景施加方向性或动力性影响的心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3)三层含义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指它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第二:态度与能力的区别:态度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第三: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2、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一一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3)行为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为的预备倾向二、品德的含义与结构1、品德的含义(1)道德的含义:道德(moral)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2)品德的含义:品德(moral trait)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3)道德与品德的含义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体现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2、品德的心理结构(1)知: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评价能力,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情:道德情感,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行: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标志和体现。

意:道德意志。

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具有调节作用。

第二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对偶故事举例(2)问题:这些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问题更严重些,为什么?(3)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小于5岁的儿童所作的判断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的,以行为的结果为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与品德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定义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注意:第一,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讨厌捣乱的学生。

第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任务;如学生爱护公物。

第三,通过学习形成的,非天生。

态度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2、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对人或物的认识。

如喜欢美女,某门课程情感成分(核心成分):伴随认知产生的情感成分。

如对美女、课程的喜爱行为成分:行为的倾向。

见到美女会朝美女靠近,对喜欢的课程不断的学习(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区分道德和品德:道德是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指社会道德规范如法律、行为准则和学生守则。

品德是一个人内心的品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的特诊,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品德结构的核心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情感如对忠臣的崇拜,对佞臣的讨厌道德意志能否坚持、抵御诱惑道德行为与道德有关的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志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客观、简答)※(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阶段:无律水平(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他律水平(权威阶段):5-8岁,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不关心动机如打碎15个杯子的错误严重,打碎一个杯子的错误不严重自律水平:9-11岁可逆阶段(平等阶段):一定程度的自律规则是共同约定的,可修改;考虑到行为动机进行评判如见到老人认为大家平等,没必要让座。

公正阶段:自律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更多从动机判断行为更多考虑老人的特殊,认为让座是平等的。

口诀:前权可公(钱权可攻)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9岁前)第一,服从与惩罚阶段。

(教育学心里知识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学心里知识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愿;(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2.态度的结构: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比如,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相分离,外在行为不一定是内在的真实态度的体现;或者口头表达的态度常常不付诸行动,即知行脱节。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社会道德舆论和风气影响着个人品德的形成。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一方面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4)道德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说故事法研究4-12岁儿童 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 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 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 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打破杯子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 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 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 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 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 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 了。
皮亚杰提了两个问题: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 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10 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 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 自律道德。
后习俗道德期 (20 岁以上) 6 普遍伦理取向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 以改变的。 道德判断系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甘霖
学习目标
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理解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 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 本条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 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㈡、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 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 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他还设 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 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
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 她的丈夫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 一种新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 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恳求 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 药剂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 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 进药店偷走了药。
---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所以精神病人的行为 不能认为是有品德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三个部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 心部分。
1、道德认识指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1)道德知识 (2)道德信念 (3)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 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 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观念控制下的自觉行为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相同点:
1、二者实质相同:都是影响行为选 择的内部状态 2、二者结构一致:都由道德认识、 情感和行为组成。
(二)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的范围大
于品德
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1)接受(注意)
态度
(2)反应 (3)评价
(4)组织
品德
(5)价值性格化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 的基本特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极其关系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学重点
1.态度与品德的结构 2.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5.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 实质极其关系
内容: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 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经常表现为 趋避、喜恶等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 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 某些任务。而能力同样为倾向性,是决定个体能 否完成某任务的倾向性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
念;如好人坏人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情绪或情感
体验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
图 一般来说态度上述三成分是一致的,也有意外 如拉皮尔的亚裔偏见研究:反映知行脱节 P178
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面而产生的情感 体验。
(1)内容: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 (2)形式:
直觉的道德感如荣誉感羞耻感

象的道德感如英雄感
伦理的道德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3、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 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 有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 表现。
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判 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 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 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水平二:习俗水平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表 7-1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三种水平 发展阶段
心理
特征
1 惩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
前习俗道德
威,旨在逃避惩罚。
(9 岁以下) 2 相对功利取向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
行为的好坏。
3 寻求认可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
习俗道德期 (10~20 岁) 4 遵守法规取向
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
能改变的。
5 社会契约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