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水循环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利用考点扫描: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生态房屋,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非饮用水。
据图回答1~2题。
1.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下径流B. 地表径流C. 蒸发D. 水汽输送2.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 补充城市地下水B. 减缓城市内涝C. 缓解城市缺水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A. 加剧城市内涝B. 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C.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D. 加重绿地土壤盐渍化4. 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B. 吐鲁番气候干旱,降水少,利用率低C.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D. 吐鲁番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河流径流分配状况。
读图,完成5~7题。
5.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雨水补给C. 地下水补给D. 湖泊水补给6.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出现在(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 恒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塔里木盆地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 m、高4 m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8~10题。
8.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 积雪融水B. 冰川融水C. 雾气D. 雨水9.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A. 山地冰雪B. 海风C. 下垫面状况D. 洋流10. 下列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 我国西北地区B. 非洲撒哈拉地区C. 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D. 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训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1~2题。
1.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地下径流2.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1题,棚内水汽遇到棚顶受冷凝结形成水滴,然后水滴在重力作用下由棚顶流到集水容器,类似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
第2题,水滴凝结量与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大棚内外温差有关。
大棚内的空气遇到冷的棚顶,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
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大棚内外温差越大,水滴凝结得越多。
2.A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径流B.植物蒸腾蒸发降水径流C.降水植物蒸腾蒸发径流D.蒸发降水植物蒸腾径流4.在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3题,①来自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为蒸发;②来自生物圈,为植物蒸腾;③来自大气圈,为降水;④由岩石圈到水圈,为径流。
第4题,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图中④为径流。
4.D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a—水汽输送B.b—蒸发C.c—地下径流D.d—下渗6.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使圈层之间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B.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D.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5题,依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确定a为水汽输送,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
第6题,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等部分环节施加影响。
6.C某地理实验:模拟降水条件下,对四种下垫面(绿地、环保透水混凝土砖铺装、草皮空心砖铺装和不透水釉面砖铺装)进行了降水、径流的模拟实验,图1示意模拟实验场的分布,图2示意降水累积土壤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第55~56页活动(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中上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学业达标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虽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答案:1.A 2.C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解析:图中①所示的补给量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一致,所以应是降雨补给。
故选B。
答案:B4.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解析:②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因冬季积雪多,而春季气温回升快,所以春季融雪量大,夏季,因已没有积雪,只有常年冰川融化,所以融化量较少。
故选A。
答案:A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解析:甲为降水形成的坡面流,乙为下渗,丙为下渗后形成的壤中流。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一滴水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段话涉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D )①径流②蒸发③降水④水汽输送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汇入大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水。
2.这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D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大气圈④软流层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大海”为水圈,“彩虹”为大气圈,“高山”和“地面”为岩石圈。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属于大循环的是( B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④⑦⑧ D.②③解析:大循环是指海陆间的循环,图中的环节是①③④⑤⑥⑨。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C )A.① B.④C.⑤ D.⑥解析: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性质。
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
5.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④解析: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影响塑造作用。
6.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B )A.a增加 B.b增加C.c减少 D.d减少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
(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
(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易错辨析1】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归纳·助学助记33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
3.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下游流量大于上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汛期为夏季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A.湖泊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地下水读“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4.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B.潮汐C.地热能D.生物能6.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A.水汽输送B.下渗C.降水D.蒸发8.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A.泥石流B.风沙侵袭C.洪涝灾害D.狭管效应2017年1月10日新闻网报道,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2017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他提出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要抓好120个试点项目。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9~10题。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10.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图,完成11~12题。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节水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 )A.①B.②C.③D.⑤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 )A.①B.②C.③D.④1.D 2.A[第1题,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表径流,②为地下径流,③为下渗,④为降水,⑤为蒸发。
水循环三大类型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③和径流①②,除降水外,三类水循环都存在蒸发⑤。
故D正确。
第2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甲地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会导致下渗量③减少,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地下径流②减少,地表径流①增多。
故A正确。
] (2021·某某某某高一期中)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凌晨在某某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
读海陆间循环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台风参与了(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不能确定4.下列最能代表台风“利奇马”登陆某某的环节是( )A.a B.b C.c D.d3.B 4.C[第3题,该台风从海洋到陆地,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第4题,台风“利奇马”登陆某某的环节就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图中c代表水汽输送。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6.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B.④C.⑤D.⑥7.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C 6.C 7.A[第5题,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实现水汽输送。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1.D2.B3.C【解析】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故1题选D。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故2题选B。
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净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故3题选C。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4—5题。
4.【水循环】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5.【水循环环节】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B5.B【解析】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节 水循环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下面为“全球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图示地区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重力B.地球内能释放C.风能D.太阳辐射能2.当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时,下列哪一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将增多( )A.①B.②C.④D.⑥3.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 )A.③B.④C.⑤D.⑥(2022福建泉州四校期中联考)嘉陵江发源于秦岭,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长江最终流入东海。
完成下面两题。
4.嘉陵江在水循环中主要属于( )A.地表蒸发B.水汽输送5.嘉陵江一直未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发源地秦岭森林茂密(2022江苏南京六校期中联考)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引发社会关注。
下图为局部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6.本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上图中的环节( )A.①B.②C.③D.⑤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露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下渗B.降水8.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实验。
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下图所示放置在盆中,在其中一块搓衣板上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往下淋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9.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无毛巾:水流速度较快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C.无毛巾:盆底存水较少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10.如果无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破坏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①地表径流加快②地表径流增加③下渗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山东师大附中期中)“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水循环课后·训练提升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上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句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⑤地幔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主要涉及()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示意图中的C、A和B三个环节C.水循环示意图中的D和E环节2.B1题,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第2题,文字中涉及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三个环节。
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4.近年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4.A3题,根据箭头方向,①来源于冠层、土壤、地下径流等要素,应是蒸发蒸腾;冠层截流后,降水到达地表,②应是地表调蓄;经过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地下调蓄后,箭头指向③,③应是河网调蓄;最后汇集到④中,④应是径流。
第4题,水库具有拦截泥沙的作用,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和降水强度增大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加河流含沙量;上游河道采砂会搅浑径流,增加下游河流含沙量。
下沉式绿地是指凡有条件的绿地,都将其地面高程降低到周边地面以下,形成一定落差,以蓄积来自相邻地面的径流。
读下沉式绿地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沉式绿地利用高差蓄积相邻地面径流,直接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下渗D.降水6.下沉式绿地可以()①增加土壤水资源量②减少绿地浇灌用水③增加地下水资源量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①③④B.①②④D.①②③④6.C5题,根据材料,下沉式绿地将其地面高程降低到周边地面以下,形成一定落差,以蓄积来自相邻地面的径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同步练习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B. 其动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C. 对塑造全球地表形态不起作用D. 图中④表示地表径流,②表示下渗【答案】B【解析】该图中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水循环;水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水循环可以塑造部分区域的地表形态;图中④表示地下径流,②表示大气降水。
据此分析选B。
2. 下列能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 长江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我国的夏季风D. 我国的冬季风【答案】C【解析】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是指水汽从海洋输往陆地上空,我国的夏季风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东南季风,与①功能一致,据此分析选C。
3. 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 柴达木盆地的湖泊B. 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D. 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答案】C【解析】柴达木盆地的湖泊、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发生在内陆地区,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滚滚东流的长江水由陆地进入海洋,参与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据此分析选C。
4. 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a 增加B. b 增加C. c 减少D. d不变【答案】B【解析】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加。
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b ,表示下渗增加,B对。
a表示地表径流,减少,A错。
c 表示地下径流,增加,C错。
d表示蒸发,绿地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减轻,蒸发减少,D错。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减弱B.b增强C.c增强D.d减弱【答案】C【解析】a是蒸发、b是地表径流、c是下渗、d是地下径流。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水圈的特点是()A.连续、规则B.不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规则D.连续、不规则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2~4题。
2.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
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①B.②C.③D.④4.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B.使海洋水体更新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5.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A.7、16 B.16、7 C.7、23 D.7、77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径流量为L,量是7B.径流量为N,量是23C.径流量为M,量是7D.径流量为L,量是39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A.我国冬季风B.我国夏季风C.干热的山谷风D.未登陆的台风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都处于枯水期B.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正进入春汛期C.北半球的水循环活跃D.开普敦地区的河流正处于枯水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1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水循环探究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考向1 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 D.小循环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为海陆间循环。
2.图中没有标注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植物蒸腾②海水蒸发③地下径流④陆地降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标注植物蒸腾和地下径流。
考向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D解析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搬运泥沙等矿物质移动,从陆地输送到海洋。
图中④为地表径流,故D项正确。
4.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海平面上升 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冰川融化 D.不断更新陆地水答案 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了地表形态;促进了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
考向3 水循环与水体转化地表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中,在水循环过程中,水体也在不断地转化。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水体中,一般不能直接转化为河流水的是( )A.冰川水 B.湖泊水 C.大气水 D.海洋水答案 D解析冰川水融化可直接转化为河流水,湖泊水可直接转化为河流水,大气水通过降水可直接转化为河流水;海洋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才能转化为河流水,故D项符合题意。
6.河流水和湖泊水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取决于( )A.水量大小 B.水位高低C.地势高低 D.位置差异答案 B解析河流水和湖泊水的相互转化,主要取决于水位高低。
考向4 水循环与河流特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注入渤海。
全长5 464 km,流域面积75万km2。
下图为黄河下游某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黄河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水循环角度来说,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蒸发加剧C.下渗增多 D.补给减少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流水下渗量大,故C项正确。
8.关于黄河青海河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B.含沙量大C.汛期短D.有结冰期答案 B解析青海河段位于黄河上游,主要补给来源是冰川融水,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
故B项符合题意。
探究二水循环与人类活动考向1 城市建设与水循环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城市内涝原因是( )①a过大②b变小③c增大④d受阻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a是降水,降水过多易引起城市内涝,①正确;b是蒸发,与城市内涝关系不大,排除②;c是下渗,城市地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加剧了城市内涝,③错误;d是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受阻加剧城市内涝,④正确。
故选A项。
10.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采用透水砖②加强雨水回灌③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绿地面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 C解析采用透水砖、扩大绿地面积有利于增强下渗,保护天然池塘、河道有利于提高排水能力,均有利于防御城市内涝,①③④正确。
考向2 水利工程与水循环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甲线路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 D.下渗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甲线路为水渠。
水渠是当地居民为了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而开挖的水利设施。
该线路从水库调水,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故B项正确。
12.关于乙工程对水循环和河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水量增加 B.上游含沙量变小C.地下径流增加 D.蒸发减弱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乙工程为水库。
水库建设使河流枯水期水量增加,洪水期水量减少,河流水量整体变化不大,A项错误;泥沙在水库沉积,下游含沙量变小,但对上游含沙量没有影响,B项错误;水库蓄水,库区水位上升,下渗加强,地下径流增多,C项正确;水域面积扩大,蒸发增强,D项错误。
考向3 植被变化与水循环下图为某地植被分布状况和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水循环的环节。
读图,回答13~14题。
13.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中,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
受植被影响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B项正确。
14.如果该地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减弱C.③增强 D.④增强答案 C解析①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植被破坏对海水蒸发及水汽输送没有影响,A、B 两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C项正确,D项错误。
1.为了验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如下实验。
请你完成相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实验准备材料:①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②适量的潮湿土壤(田地里的熟土);③适量的自来水;④一块微湿的海绵;⑤两个喷水壶;⑥一个刻度清晰的卷尺。
实验过程:①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并将该盒标注为1号,另一盒标注为2号。
②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观察内容:观察、比较两个盒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与总结①此实验中“微湿的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________;②你观察到“降水”后,塑料盒内“湖面”上升的速度为1号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号盒;“降等量雨”后,最终的“湖面”水位相比较,1号盒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号盒;③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出“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3)拓展延伸①“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②实验中的“海绵”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具有该功能的另一大类生态系统为________;它们在防御________灾害中大显身手,试分析它们是如何在上述灾害的防治中发挥作用的。
成果展示(1)略。
(2)①湿地②小于低于③海绵代表的湿地能够吸纳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从时间角度看,延缓了形成坡面径流的时间,可以平缓径流量。
(3)①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②森林洪涝湿地和森林都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在洪涝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属于治本的办法。
一是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了洪水的水位;二是延缓了径流形成的速度,即有效降低了流域的汇水速度,从而减轻洪灾的威胁。
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城市涝灾(内涝)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如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1)分析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
(2)分析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3)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成果展示(1)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改善城市小气候,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
(2)原因:短时间内(或特大暴雨)降水多,强度大;城市人口激增,城区建筑物密集,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暴雨强度;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或水泥路面大幅增加),不利于下渗;绿地、水面大幅减少;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城市管网不完善,排水能力弱。
措施: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保护湿地(或增加水面面积);增加绿地面积;疏浚河道。
(3)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使当地空气变得湿润,蒸发量增大。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够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有( )①海陆间循环②海上内循环③陆地内循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 D解析图中有陆地也有海洋,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故D项正确。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下渗C.植物蒸腾 D.没有缺少答案 D解析图中陆地上的向上箭头表示蒸发和蒸腾,大气上空由海洋指向陆地箭头表示水汽输送,向下箭头表示降水,河流表示地表径流,左下角向下箭头表示下渗和地下径流,没有缺少环节,故D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据此回答3~5题。
3.若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M、N分别为( )A.7、16 B.16、7 C.7、23 D.16、77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指向M的箭头只与两个数值有关,P是海水蒸发(84),T代表有77个单位以降水形式落回海洋,所以指向M的只有7个单位;指向N的两个数值,一个是M(7),另一个是Q(16),所以N为23。
故C项正确。
4.图中哪些环节与奔腾的长江水有关( )A.P、M、N、S B.P、M、T、SC.M、T、S、N D.S、P、Q、N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T指海面上的降水,与陆地径流无关,B、C两项错误;Q代表的是全球陆地上的水汽蒸发,也包括植物的蒸腾,图示情况中,Q蒸发的水汽,又重新成了N的组成部分,不会影响长江水流量,D项错误;海水蒸发(P)形成大气水,部分大气水经水汽输送(M)带至陆地,并形成降水(N),在地表汇集形成地表径流(S),奔腾的长江水属于地表径流,A项正确。
5.人类修建水库所在的环节是( )A.M B.S C.N D.Q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M表示水汽输送,N表示陆地降水,Q表示陆地蒸发,S表示地表径流。
人类修建的水库位于河流上,故B项正确。
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A.下渗 B.蒸发C.降水 D.水汽输送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在不同性质的地表,水的入渗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