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
教育部最新审定七年级语-语文上册金色花说课稿
![教育部最新审定七年级语-语文上册金色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9a506402768e9951e738ab.png)
《金色花》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们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金色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家庭和亲情”,《金色花》是一首表现母爱诗歌的名篇,作者泰戈尔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
本课时只讲授《金色花》,而后一首冰心的《纸船》则让学生课后比较阅读。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体现了人间最圣洁的母子之情。
学习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区别下个单元《郭沫若诗两首》中“想象”与“联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
这首诗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结合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诗歌,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亲情。
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朗诵技巧,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
五、说教法1、美读感知法: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所以教授本文的重点就是多读。
《散文诗二首》的说课稿
![《散文诗二首》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03eb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c.png)
散文诗二首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散文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将诗人的情感、思想用文字表现出来。
本单元的《散文诗二首》包括《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篇散文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充满意境和韵味,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也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学鉴赏能力有限,对于散文诗的深层含义和艺术手法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4.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鉴赏的方法。
3.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讲解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最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巩固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写一篇短小的散文诗;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测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4431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0.png)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和谐的氛围中,与本文对话、 与自我对话,敞开心灵,思绪飞扬,从而在熏陶感染中建构起新的 思想链条,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难点的突破也很顺利,可 见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很强,可发掘的潜力很大。
整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自读深入,讨论热烈,发言积极, 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课堂上,个人展示后没有齐读, 学生对文本还不是很熟悉,课堂效果稍弱;再次由于朗读环节 花时过多,导致“创意表达“这一教学环节略显仓促。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呈现给学生一个更优质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金色花》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 中的其中一首。本文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一篇诗歌,描写 一个儿童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与母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 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母子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 洁。课文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课程教学皆在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 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
50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 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 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
![《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dbf0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金色花》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的一篇文章。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
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充满好奇,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但他们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播放歌曲《鲁冰花》,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金色花》。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教师进行范读并请学生思考:本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591f2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2.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本文是首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主要写一个淘气孩子用调皮的方式回报母爱,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表达情感。
情节简单、语言活泼、心理描写细腻、充满诗情,很适合朗读。
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能力和朗诵能力的好材料。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初一学生心理及语文素养和本单元整体目标,按照新课标中“知、能、情”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知识:了解散文诗,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积累生字词。
能力:培养诵读和比较阅读能力,由浅入深逐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情感的多种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感悟母子亲情,学会感恩。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心理和语文水平,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借物抒情的手法和有感情的朗诵;教学难点——理解亲情的多种表达方式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心理。
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基于学生初步接触散文诗这种新文体,我采用问题引路法、比较归纳法、点拨法进行教学,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是传统教育方法中的精华,把无声的文字还原为有声的材料更能拉近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所以我还采用诵读法教学,先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聆听配乐朗诵录音,然后亲自反复诵读,在优美轻松的氛围里,更好地理解内容,感悟亲情。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而学习方法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得到,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任务,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法、联想法、模仿法进行学习,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并能学以致用,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金色花》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金色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62cd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7.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金色花》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金色花》教案「篇一」[文本解读]《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精心编排的,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精神,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他以“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开头,由此展开想象写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与妈妈一天三次戏嬉的场面:在妈妈做祷淌保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在妈妈读书时,他将影子投在妈妈的书叶上,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他突然地出现给妈妈惊喜。
孩子“失踪”了一天却始终和妈妈在一起。
孩子的行为深藏着对妈妈的爱和依恋。
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子间的对话,可以想到妈妈对孩子的爱。
本文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情,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
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学习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并为学生比较阅读冰心的《纸船》打下基础。
[教学设想及依据]1、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的要求。
)2、教学难点①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②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4、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金色花说课稿
![金色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09de4ee45c3b3567ec8b6f.png)
《金色花》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散文诗两首》中的《金色花》。
我的说课步骤是: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程序,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一篇诗歌,描写一个儿童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与母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母子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可谓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根据第五单元的主题及单元目标(出示单元目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我确立本课时的四个目标:(出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3、学习作者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4、激发阅读《新月集》等泰戈尔诗选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确立为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中真挚淳朴的情感。
而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和提高朗读鉴赏能力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在本课时中我注重以读代讲、以读促写、以读攻读。
以读代讲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内容,进入文章的情境,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写是在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后进行写话训练,实现读写结合;以读攻读则是利用本文的有效教学激发学生课下阅读《新月集》及泰戈尔其他诗选的兴趣,从而积累更多优美的语言。
2、学法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首先设计课前预习内容如下:1、正确读写“匿名”“祷告”和“罗摩衍那”等词语,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至少五遍,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
3、有人说,本文的主旨是赞美童真,还有人说,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母爱。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在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
《金色花》说课稿
![《金色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4bb2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2.png)
《金色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花》。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收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展现不同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关爱家人。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
诗歌语言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
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与父母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沟通和理解上的问题。
通过学习《金色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美好,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歌中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之情,体会亲情的美好。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
2、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亲情,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意识。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0f3c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9.png)
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散文诗二首中的其中一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诗中由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想——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本课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
学习本课,首先要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其次,还要能感受母子情深,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熏陶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说学情小学刚升入中学,这个阶段是孩子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
五、说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们去爱,母亲。
今天,让我们走进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去感受那份浓浓的母爱。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出示幻灯片,简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依据:新课标指出:要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f39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e.png)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对散文诗的兴趣。
举例解释:
-在学习《金色花》时,重点讲解“匿笑”一词,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中的笑,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即孩子顽皮、天真的笑。
-对“雾气”这一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文中所象征的神秘、朦胧美。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寓意和哲理,尤其是对“金色花”象征意义的把握。
-对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理解,如“你会猜”一句中隐含的拟人手法。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将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式灵活运用于口头及书面表达。
-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力,对诗中的深层含义进行探讨,提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培养思维活力方面,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突破思维的局限。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丽的自然景象让你感到陶醉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中描绘自然美景的奥秘。
6.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4719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0.png)
③ 体会“金色花”这个意象的作用及其蕴含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 品读、感受、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诗歌中的浓浓亲情,感受诗歌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 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体味诗歌中孩子与母亲的互动,激发学生关爱母亲的情怀
体验
在学生可以明确回答诗 歌感情基调是什么以及诗 歌想表达什么情感后,让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 一两句片段,用自己的感 悟,教师随机抽取1-2名 想要展示的学生展示,并 且在学生展示后点评并鼓 励。
探究
给学生10分钟左右时间 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思考 以下两个问题:诗歌中的 孩子和母亲的形象是什么 ;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做了 什么事情、孩子这样做的 原因。由小组成员选出代 表进行回答,教师认真聆 听后点评,引导学生思考 ,找到自己的理解。
(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 )
说教学过程
六、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2.诗歌中的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
三次嬉戏(板书)
(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 )
说教学过程
六、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3.刚才我们朗读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走进金色 花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会变成金色花的小 男孩。设想一下假如你是这个可爱的小男孩,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文中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 朵金色花?
说教学过程
二、走进作者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泰戈尔,他是著名的印度 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 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 受泰戈尔影响,写下了风格类似的歌颂母爱、童真 的诗歌集《繁星》、《春水》。泰戈尔代表作有诗 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 学奖。他与黎巴嫩诗人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 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金色花》说课稿15篇
![《金色花》说课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5a9b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2.png)
《金色花》说课稿15篇《金色花》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金色花》,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金色花》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书写亲情的美文,训练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和圈点勾划。
《金色花》是正好能够体现本单元训练重点的一篇精美的散文诗。
它篇幅短小但意蕴丰赡,写法独特,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由“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入文,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和母子深情。
新课标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在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积累精美的语言,鉴赏独特的写法,训练朗读能力,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感知诗歌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爱的情怀。
根据单元目标及本课教学目标,本课的难易程度,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品读,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定为:探究独特写法,理解诗歌主旨。
二、说教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为了完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设计理念,采用以“导”为起点、“读”为主线、“品”为关键、“悟”为终旨的教学流程,力求在简单扎实中体现亮点、特色。
三、说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还说过:“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才是最高的教学技巧。
”新课标同样也提出:“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已经成为现在教学的重要目标。
为此,具体采用圈点勾画批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学法实施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六个板块进行本课的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散文诗二首PPT说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散文诗二首PPT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981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d.png)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 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重点顺利解决,教学难点在前面几个具有坡度的 环节铺垫下,也顺利突破。借助多媒体课件,活跃了课堂气氛,优 化了课堂环节,节省了上课时间,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习兴 趣,实现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然、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得 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情操。整堂课,培养了学生的听、说 、读、写的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以古诗导入,深一层理解诗歌,提高审美体验,同时,在轻松愉悦
的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中。与学生交流母爱情感,定下课堂基调。同 时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板块二、知识加油站 (一)作者简介 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 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 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 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 时,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 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 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 圣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a6a94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5.png)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金色花》是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首优美诗歌,它短小精悍,富含深刻内涵。
这首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引子,以一个儿童的想象为基础,描绘了一个奇妙的场景——一个孩子与母亲进行捉迷藏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呈现出家庭之爱和人性之美。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理解并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泰戈尔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通过诵读和品味诗歌,深刻感悟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珍惜回报父母的情感,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深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一)教法说明:本节课将采用“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学法指导: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理解和鉴赏诗歌,提高他们的诗歌阅读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本节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泰戈尔可能有一些了解,但对外国诗歌的接触较少。
这首诗歌因为其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亲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因此,他们将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教师提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母亲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你们有考虑过如何回报母爱吗?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总结:母爱无私,我们应该回报母爱。
今天我们将学习泰戈尔是如何表达对母爱的回报之情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ae277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c.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第1篇】《金色花》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花》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是书写亲情的美文,《金色花》也不例外,诗中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也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
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母爱,最重要的是懂得回报母亲。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为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过程与方法: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书写情感。
四、说教法学生对妈妈的感情是最真挚、最深厚的,这就降低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的难度。
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音频、视频等营造氛围,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5、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运用了自主、合作、交流、朗读和体会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解读后,依据课文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爱为线索,将爱贯穿课的始终,围绕爱,展开教学。
(一)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用一封《亲爱的宝贝——远方妈妈写给女儿的信》表达妈妈对孩子苦苦的思念。
之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老师一番深情的话语,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课堂。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463d7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飞鸟集》:泰戈尔的另一部著名诗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诗篇,可以进一步体会泰戈尔的诗歌艺术。
-视频资源:《大自然的神奇》:一部关于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的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之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选择其中一项拓展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下一堂课开始时,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和展示。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模拟:在讲解《金色花》时,我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2.互动讨论: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在学习《捅马蜂》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捅马蜂的行为和寓意,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新人教版》是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七课。本课包含两首散文诗:《金色花》和《捅马蜂》。这两首散文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散文诗深层含义的解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金色花》中孩子与母亲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以及《捅马蜂》中的寓意。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多方面去欣赏和评价散文诗的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7100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c.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第1篇】本文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依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只在母爱中沐浴,却很少有回报,所以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无私,并且意识到该将自己对母亲的爱转化到行动上。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美妙新奇,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
教学目标: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积累关于母爱的诗,问题质疑。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爱自己的母亲吗为什么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这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作为儿女你想用什么方式回报她呢大家说的都很好,印度有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散文诗《金色花》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我们来认识一下金色花,了解一下泰戈尔(学生交流)(多媒体展示)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
(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
(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并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涵。
2.学法指导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
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
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
今天,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
(出示课件: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亲切自然,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简介作者
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
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泰戈尔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
]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
4.教师明确并质疑: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还需仔细探讨课文。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5.教师示范朗读。
6.学生自由回答。
(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四)合作交流,品读诗歌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我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1.教师设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那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从诗歌的朗读技巧,如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到方面加以回答。
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朗读这首诗时还应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并让学生从诗句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这首诗中的人物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结合我们对诗歌中人物的探讨来示范朗读,读后请其他同学从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点评。
3.指名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同学评议。
教师明确: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歌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品味,然后进行访读。
4.出示课件:《金色花》配乐朗诵,学生欣赏。
5.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孩子的口吻来读。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重在读。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
(五)合作探究,释解疑难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刻理解主题。
1.过渡:同学们刚才朗读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2.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
⑴“我”为什么这么快乐?
⑵“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让妈妈知道呢?
⑶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教师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
这时,学生不难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
)
板书:圣洁美丽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都很透彻,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次合作,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
3.师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难点,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同学们,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
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3.教师明确: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老师相信如果你们的父母也在场,一定会深受感动,并为你们的这种行为深感自豪。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及自身生活体验,齐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要凝固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环节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启了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而且通过学生的内心告白,再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及回报之情。
]
(七)总结概括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好好珍惜母爱,细细品味母爱,懂得去回报母爱以及关心过我们的所有的人。
(连线,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与板书相照应,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此时,学生对本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
(八)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既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简洁明了,又是对全文的概括与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
(九)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2.母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据你的体会感受,你认为母爱就是什么呢?请用句式:“母爱就是……”来表达。
例句:母爱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