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授课人何生根heshenggenzhkueducnP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概述.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dcfbd1da38376baf1faedc.png)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单元
六、根的变态
贮藏根 肉质直根(萝卜) 块根(甘薯)
支持根(玉米)
根的变态
气生根
呼吸根(红树) 攀援根(常春藤)
寄生根(菟丝子)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单元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单元
(二)根系
1.概念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包含主根及它分支的各级侧根、或不 定根或它分支的各级侧根。 2.种类 直根系和须根系 深根系和浅根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单元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
• 根据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可分为: 深根系:主根发达,向下垂直生长,深入土层可达3~5m,甚至10m以上, 如大豆、蓖麻、马尾松等。 浅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根向四面扩张,并占有较大面积,根系 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如小麦、水稻等。 •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除因植物种类不同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土层厚薄、土壤水肥的多少、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等。
在主根或不定根开始初生生长不久, 就开始产生侧根,侧根上又能依次再长 出各级侧根。侧根的形成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和根的支持作用。 主根、侧根或不定根所产生的支根统称为侧根。 侧根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二单元
五、根瘤与菌根
根瘤(root tuberle):由固氮细菌或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 瘤状共生结构。 菌根(mycorrhiza):高等植物根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分为外生菌 根、内生菌根、内外生菌根三种类型。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课件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e062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5.png)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五)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 水势差异决定水流方向和速度
渗透势=-1.4Mpa 渗透势=-1.2Mpa 压力势=+0.8Mpa 压力势=+0.4Mpa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古代关于植物生理学方面的论述
1.水分代谢
2.矿质营养
3.光合作用
4.呼吸储藏
5.植物生长物质
6.生长发育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研究开始时期(16-17世纪) 2.奠基与成长时期(18-19世纪) 3.飞跃发展时期(20世纪) (三)我国植物生理发展情况 • 起步晚,发展慢。 • 我国植物生理学起业人:钱崇澍(shu ) • 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 现在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人员: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四)近年来植物生理学发展的特点 1.研究层次越来越广 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3.理论联系实际 4.研究手段现代化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三、植物生理学发展展望
• 研究重点:能量转变 • 研究焦点:膜的结构和功能 • 我国植生研究的主要任务: • 1.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 • 2.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 植物的吸水方式 (一)自由能和水势 • 自由能 • 化学势 • 水势《植物生理学》PT课件(二)渗透作用
《植物生理学》教案.doc
![《植物生理学》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c68088b52acfc789ebc98c.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48学时)任课教师:王晓峰、刘伟、卢少云、叶蕙、陈建勋、庞学群、陶丽珍、钱春梅、王曼、刘慧丽、张雪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植物生理学教研室授课班级: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绪论教案(章节为单位)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周次)绪论一、教学目的: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展望,了解与其专业的关系。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框架。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三、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名,而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和板书。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硬件支持。
七、实施步骤:1.从生产和生活的事例引出植物生理的内容和概念。
2.解释概念: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那些。
3.产生和发展历史。
4.当代本学科发展特点。
5.展望,主要集中在如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八、练习巩固及课后思考: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4、简述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九、时间安排:1学时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教案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2周次)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基本原理,认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为合理灌溉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水势的概念和细胞的水势组成。
2.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它们的形成机理。
3. 气孔运动的机理。
4. 合理灌溉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难点:1. 水势的概念及其植物细胞水势组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4ed15e84868762cbaed50b.png)
• (二)温度
• 种子的萌发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生化反应引起的, 因而受温度的影响,并有温度三基点
• 在最低温度时,种子能萌发,但所需时间长,发芽 不整齐,易烂种;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在最短的 时间范围内萌发率最高的温度。高于最适温度,虽 然萌发速率较快,但发芽率低。
• 严格地讲,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形成合子 开始,但由于农业生产往往是从播种开始。
• 因此,一般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种 子的整个过程称为植物的发育周期。
• 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是决定种子正常萌发 和形成健壮、整齐幼苗的内部因素;
• 而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是所有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 些种子的萌发则对光照还有一定的要求。
贮藏 脂肪
乙醛酸循环
运输
淀粉种子 淀粉 豆类种子 蛋白质
糖 氨基酸
蔗糖 有机酸
NH3
CO2
酰胺、其它含 N化合物
(2) • 内源激素的变化对种子萌发起重要的作用 :
萌 • 以谷类种子为例,种子吸胀吸水后,首先导致
发 胚(主要为盾片)细胞形成GA,GA扩散至糊粉
的 层,诱导α-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等水解 调 酶产生,使胚乳中贮藏物的降解。
• (四)光照 • 对多数农作物的种子来说,如水稻、小麦、等,
只要水、温、氧条件满足了就能够萌发,萌发不 受有无光照的影响,这类种子称为中光种子。 • 有些植物,如莴苣、紫苏、以及多种杂草种子, 它们在有光条件下萌发良好,在黑暗中则不能发 芽或发芽不好,这类种子称为需光种子。 • 另一类植物如葱、韭菜、南瓜等,它们在光下萌 发不好,而在黑暗中反而发芽很好,这类种子称 喜暗(或嫌光)种子。 • 光线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光的波长有关
植物生理学(李合成)四川农业大学版课后答案
![植物生理学(李合成)四川农业大学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55fe5476c66137ef061904.png)
植物生理学李合生第二版绪论至第六章课后题绪论: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答: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P1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信息生理、逆境生理、分子生理(及其生产应用)。
P2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
P2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答:孕育:1627年荷兰学者凡·海尔蒙做柳枝盆栽称重实验开始,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约400年;p2诞生:至1904年《植物生理学》出版(半个世纪);p3发展:于20世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P4启示:3.21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如何答:①.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向纵向领域拓展;p5②.对植物信号传递和转导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p6③.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重点;p6④.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
P74.如何看待中国植物生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答: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我国现代植物学起步较晚,由于封建体制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植物生理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P6、p75.如何理解“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答:植物生理学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7.6.怎样学好植物生理学答:①.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和学习方法;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包裹的典型细胞核,有各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分化,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存在,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七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七章植物的生殖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378ff34b35eefdc9d333b9.png)
Transition to reproduction
Flower
Inflorescence
Vegetative phase
Reproductive phase 5
Production of flowers involves two transitions in Arabidopsis
1. Convert SAM ( Shoot Apical Meristem) to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nfinite, making lateral organs)
• Long-short-day: flowering requires certain number of short days are preceded by a certain number of long days.
• Short-long-day: flowering requires certain number of long days are preceded by a certain number of short days.
LEAFY;
• LFY, FUNCTIONS IN: chromatin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INVOLVED IN: flower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of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dentity, response to gibberellin stimulus, gibberellic acid mediated signaling; LOCATED IN: nucleus;
高中生物课件-植物何老师
![高中生物课件-植物何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03a880e1bed5b9f3f80f1c96.png)
(一)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A
B
C
D
弯向光 源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直立生长 弯向光 源生长
思考:1.第A组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背光面比 向光面长得快,具有向光性。
(一)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A
B
C
D
弯向光 源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直立生长 弯向光 源生长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 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向光弯曲。
产生生长素、感 受单侧光刺激、 生长素横向转运
生长迅速、 发生弯曲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传递给下部
思考:詹森所做的实验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 该如何改进?
(三)拜尔的实验(1914)
思考:拜尔为什么要将切下的尖端放在胚芽鞘的一侧?
1.结果:胚芽鞘会朝向对侧
弯曲生长
A
B
2. 拜尔实验证明: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
分__布__不__均__匀___造成的。
设疑:拜尔为什么选择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选择黑暗是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提.生醒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①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_色_的氨__酸分__布可,转不化成影生响长生素长素的 3合②又.生成单进长侧。行素极琼光的脂性刺分块运激布输无时:如 种感,生大胚 子光多长芽和作集素鞘果用中、实在在分尖生生端长组既旺织进盛、的行形部横成位层向、运发输育,的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专家讲座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68b983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3.png)
1928年,李森科(Lysenko), 萌动冬小麦种子 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开花,→春化。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作用称春 化作用(vernalization)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概念
第3页
二、春化作用概念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效应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三、春化作用反应类型 冬性 半冬性 春性
质膜之间相互关系,二者是相互识别过程中感受器。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31页
自交不亲和性 (self-incompatibility) :
指植物花粉落在同花雌蕊柱头上不能受精现象。
自交不亲和--半数以上 ; 被子植物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普遍
受一系列复等位 (multiple alleles) 基因单一基因座 (S locus) 控制 ,S 基因座在雌雄生殖组织中表示 1 个或多个 S 基因 , 这些 S 基因编码不一样蛋白质(花粉外壁蛋白)是自交不亲和或亲和识 别基础。
三、春化作用条件 1.低温: -3~10℃范围内有效,而以1—2℃最有效。 2.其它:水、O2、养料供给
去春化作用: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春化处理植株 放在25~40℃高温下,低温刺激效果减弱或消失现象。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4页
三、 植物经过春化条件
1. 低温
1~2℃
表9-1 不一样类型小麦经过春化需要温度及天数
花粉为何能向着胚囊定向生长?
由花粉管向化性运动引发。
玉米赤霉烯酮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12页
四. 春化作用应用
1. 人工春化处理 闷麦法,0~5℃,40~50d,春天补种。
2. 调种引种 北方品种→南方,不能满足低温要求,不 开花坚固。 3. 控制花期 ①低温处理促进花芽分化(石竹等)春播 。
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
![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f8a8c3e0b4c2e3f57276398.png)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命活动:从种子开始到形成种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生理活动。
植物生命活动形式: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实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信息转化、形态建成、类型变异1 物质转化体外无机物[H2O、CO2、矿质(根叶)]→体内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 →体外无机物[CO2 H2O]→植物再利用2 能量转化光能(光子)→电能(高能电子)→不稳定化学能(ATP,NADPH)→稳定化学能(有机物)→热能、渗透能、机械能、电能3 信息转化[1]物理信息:环境因子光、温、水、气[2]化学信息:内源激素、某些特异蛋白(钙调蛋白、光敏色素、膜结合酶)[3]遗传信息:核酸4 形态建成种子→营养体(根茎叶)→开花→结果→种子5 类型变异植物对复杂生态条件和特殊环境变化的综合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三性”v植物的整体性v植物和环境的统一性v植物的变化发展性Ø植物生命活动的特殊性1 有无限生长的特性2 生活的自养性3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植株的再生能力强4 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5 植物对无机物的固定能力强6植物具有发达的维管束植物生理学的内容1、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生理﹕2、代谢生理: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3、生长发育生理: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衰老4、环境生理(抗性生理)以上的基本关系光合、呼吸作用→生长、分化水分、矿物质运输发育、成熟(功能代谢生理) (发育生理)↖↗环境因子(抗性生理)(温、光、水、气)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阶段(16以前世纪)*甲骨文:作物、水分与太阳的关系*战国时期:多粪肥田*西汉:施肥方式*西周:土壤分三等九级*齐民要术:植物对矿物质及水分的要求轮作法、“七九闷麦法”(1)科学植物生理学阶段1.科学植物生理学的开端(17~18世纪)1627年,荷兰 Van Helmont ,水与植物的关系1699年,英国Wood Ward,营养来自土壤和水18世纪,Hales,植物从大气获得营养1771年,英国Priestley发现植物绿色部分可放氧2年,瑞士 De Saussure,灰分与生长的关系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阶段(19世纪)Ø1840年,德国Liebig建立矿质营养说。
植物生理学授课人何生根heshenggen@zhkueducn
![植物生理学授课人何生根heshenggen@zhkueducn](https://img.taocdn.com/s3/m/3176263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a.png)
量、信息的转化还原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幼苗生长→细胞分裂和增大→膜和壁的变化→激素及受体、酶等
(植物体)
(细胞)
(亚细胞)
(分子)
讲授要点之三
3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矿质营养研究导致化肥应用,使作物产量较之传统农
业极大提高 ◆ 植物激素研究推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人工
脱落、衰老等
讲授要点之二
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2.1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自学生理p1-3) 2.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2.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宏观——由植物个体进入到群体、群落,研究
植物间相互影响,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自然生 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所出现的生理学问题
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及信息转导 生长发育 与环境的关系
…….
植物的化学成分(%)
植株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灰分 钙 磷 玉米 66.4 2.6 0.9 28.7 1.4 0.09 0.08 苜蓿 74.1 5.7 1.1 16.8 2.4 0.44 0.07
植物是自养型生物
植物需要哪些营养呢?
植物生理学的教材与参考资料
①《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 主编) ②《植物生理学习题集》(何生根 主编) ③《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何生根等) ④《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 ⑤《植物学通报》(期刊) ⑥《植物生理学报》(期刊)
绪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概念、 发展简史及其与农业生产的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及信息转导 生长发育 与环境的关系
…….
2020/8/13
植物的化学成分(%)
植株 玉米 0.08 苜蓿
水分 66.4
74.1
蛋白质 2.6
5.7
脂肪 糖类 灰分 钙 磷 0.9 28.7 1.4 0.09
1.1 16.8 2.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概念、 发展简史及其与农业生产的 关系
2020/8/13
讲授要点之一
1 植物生理学的概念
1.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2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主要是高等植物,尤其是绿色高等植物
2020/8/13
1.2.2 研究内容
植物间相互影响,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自然生 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所出现的生理学问题
微观——把植物整体各种生理活动,物质、能
量、信息的转化还原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幼苗生长→细胞分裂和增大→膜和壁的变化→激素及受体、酶等
(植物体)
(细胞)
(亚细胞)
(分子)
2020/8/13
讲授要点之三
3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脱落、衰老等
2020/8/13
讲授要点之二
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2.1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自学生理p1-3 )
2.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2020/8/13
2.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植物生理学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宏观——由植物个体进入到群体、群落,研究
0.07
2020/8/13
植物是自养型生物
植物需要哪些营养呢?
1. 碳水化合物 2. 蛋白质 3. 脂肪
有机营养
4. 矿物质 5. 水
无机营养
植物利用这些物质制成植物自身的物质 如: 叶绿素、细胞膜、细胞壁等
2020/8/13
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基本过程
水分代谢——水分的吸收和散失 矿质营养——矿质的吸收、同化和利用 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光能→化学能 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
植物生理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矿质营养研究导致化肥应用,使作物产量较之传统农
业极大提高 ◆ 植物激素研究推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人工
合成,在控制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质量等方面起了很 大作用 ◆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和有机物质分配的原理,可指导农 业生产上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及高光效育种的推广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已为作物育种、快速繁殖、脱除 病2毒020/8/和13 植物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2020/8/13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安排
绪论 第一篇 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第二篇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020/8/13
植物生理学的教材与参考资料
①《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 主编) ②《植物生理学习题集》(何生根 主编) ③《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何生根等) ④《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 ⑤《植物学通报》(期刊) ⑥《植物生理学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