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的思维方式
周易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周易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周易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一、《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一是整体思维的思想。
二、《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二是物极必反的思想。
三、《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三是用中的思想。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四是取象的思想。
五、《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五是发挥主观努力促成事物变化的思想。
周易的内容《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
“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一:爻,卦画的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
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按易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
所以用“阳爻”“阴爻”称谓奇画与偶画,是泛阴阳论的表现。
二: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条“—”“--”奇偶画爻组成。
三:卦名,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
四:卦辞,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五: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
“—”为九,“--”为六。
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辞,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时间、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以构成完整的发展、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卦辞。
七: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为“下卦”或“内卦”。
周易思维的十种方式
周易思维的十种方式“周易思维”,究竟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一、变化与不变:天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处在变化之中,此种变化就是“易”,变化的趋势是发散的,又是收敛的,既是上升的,又是下降的,既是向前的,又是向后的,从时间看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具体事物的变化却有先有后,有时有机,从空间看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东西南北中,四面八方,此种变化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的变化却是有限的。
而变化着的事物,则有着不变的规律,这些不变的规律,人类是可以认识的,并且能够自觉地运用。
二、天人分合:所谓“天人分合”是对传统认识“天人合一”的一种纠正,天就是宇宙,人则是人类,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之间,自然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人与宇宙的区别在于,地球上的人类是目前为止宇宙星球上发现的仅有的高等生命,在宇宙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是人类为万物之灵,有能力认识宇宙间的奥秘,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类自身和地球乃至部分星球的发展方向。
因为人类在宇宙面前是渺小的,所以应该尊重宇宙,尊重自然,而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将自然作为敌人进行斗争,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三、太极演绎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也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太极不是纯物质,而且包括了精神,太极是宇宙诞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也是宇宙诞生之后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万事万物都有其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个过程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太极是圣人的抽象,两仪、四象、八卦也是圣人的抽象,此种抽象是圣人仰观俯察、远抽近取的结果,圣人是先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归纳法的抽象,进而产生了“太极易象”,继而又采用演绎法,将太极易象演绎为两仪,即阴阳,进一步演绎为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阴,进一步演绎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对应自然界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再进一步演绎为六十四卦。
圣人演绎太极的过程,正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描绘。
四、事物矛盾论:周易思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相互结合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矛盾体之中,此种矛盾体就是太极。
探析《周易》的演绎思维
传教 士金尼 阁把 《 周易 》 成拉丁文 , 12 年 译 于 66
在杭州刊印的。从此 ,周易 》 《 开始传人西方世界 ,
拉开西方《 周易》 研究 的序幕。据不完全统计 ,周 《 易 》自从 12 年被译 成拉丁文后 , 66 又先后被译成
1 2
四个方面 : 翻译、 占筮、 数理和哲学 , 中研究 “ 其 数
《 易》 周 中的 归纳 和演 绎 是不 可分 割 的, 例
理” 部分注意到了其 中的演绎推理 。 他们在《 周易 》 思想和易图 的启示下 , 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 中, 在
如《 易传 ・ 辞上 》 于 《 》 系 对 易 由爻 组成 “ 卦” 八 、
探析 《 周易 》 的演绎思维
史 少 博
( 尔滨工程 大学 人文学院,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0 ) 50 1
摘 要 : 周易》 《 的演绎推理很早就被重视 。 严复、 胡适等前辈都肯定过《 易》 周 的演绎思维, 西方注意到 了《 周易》 的演绎推理, 现代 易学家也揭示 了《 易》 周 的演绎思维。《 周易》 观物取 象, 然后 引申其含义, 阐发其义理 , 具有鲜明的
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六经之首 , 更是凝聚 了中国
一
点, 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 系, 它们的相互补
充 。 因此 ,周易 》 ” 《 中凝 聚了归纳和演绎等思维形
式, 也不会只有归纳而没有演绎 。
《 周易 》 一般分为 《 易经 》 易传 》易经 》 和《 , 主
要是六十 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 并各有卦辞 、 爻辞
画圆战术体现了《周易》的两种思维——阴与阳
《易经》认为宇宙处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之中,但为了保持其稳定性,内部会不断地现变动。
这种以小变求大局稳定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因此“以小变求不变”、“求同存异”的思想为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
注重对事物的判断,认为价值判断应与真理判断相统一,但是如果两者相矛盾的时候,应以价值判断为主。
这也造就了中国人的实用精神和变通的思维方式。
《易经》逻辑思维的优越之处在于它的观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它给中国人带来了思想上影响,也赋予中华民族以极大的智慧,使中华文明拥有了稳定的基础,并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化传统的传承和经久不衰。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全部秘密——所谓大道,就是阴阳。
所以《黄帝内经》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就可以用它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综合起来,阴阳有着六大规律。
掌握了这六大规律,你就拥有了一种辩证、全面、整体、圆融的思维。
“画圆战术”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其依据是“天人合一”和谐观、整体观、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生成其内在融合机制即基本移动路线(圆)和独立个性即变化路线(方)的有机统一,其中,基本移动路线为阴,变化路线为阳,蕴含了阴阳相生的六大规律,体现了辩证、全面、整体、圆融的思维方式。
1、阴阳转化:阴阳消长的程度会不断拉大,拉大到临界点就会物极必反,向反方向转化,阳变阴、阴变阳。
比如昼夜交替、四季轮回。
“画圆战术”由两条移动路线组成,一条为基本移动路线(圆),即阴,一条为变化路线(方),即阳,基本移动路线(阴)的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对防守进行横向拉扯运行到创造出内、外、边基本攻击点时,就可转化为变化路线(阳)了。
变化路线(阳)是在基本移动路线(阴)创造的内、外、边基本进攻点上衍生转化的,变化路线之挡拆、策应、突分、传切就是对防守的纵向切割;当变化路线(阳)运行到一定状态,比如出现横传球时,又可返回基本移动路线(阴)的“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横向拉扯循环上去。
解读《周易》哲学思想的整体思维
解读《周易》哲学思想的整体思维作者:王娟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8期【提要】《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是一种整体思维模式。
本文通过解读《周易》哲学思想的直观性、包容性、动态性及全息性的特点,对理解《周易》整体性思维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周易》哲学思想的整体思维解读《周易》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上古人类文明流传到今的各门学科的总源。
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从史书记载“伏羲始画八卦”“文王演释八卦”,以至发展到道、儒、佛文化,根系在《周易》。
《周易》哲学思想具有整体性,这是一种多角度、全方面的、由此及彼的整体思维模式。
这种整体思维模式具有直观性、包容性、动态性及全息性的特点。
一、直观性《周易》是从观“象”出发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画六十四卦来作为观“象”的记载和描述,以用来判断吉、凶,这突出了《周易》的直观性。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强调观物取象,卦中的“吉、凶”都是直接从观“象”中得出来的。
譬如《乾》卦取象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中无不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直观性,譬如星占、梦占、蛇占、草木占等。
然而《周易》对观“象”的认识没有仅仅停留在情感的认同和现象的描述层面上,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抽象的概括。
二、包容性《周易》借助卦象所具有的这种无限包容性,也是《周易》整体思维的内涵之一。
《周易》包容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并借用六十四卦将之表现了出来。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象所包容的具体对象具有整体性。
例如季节循环演变的整体性,战争过程的整体性,商贸过程的整体性,嫁娶的整体性,个人的整体性。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象所包容的具体对象具有整体性也是无限的。
例如乾卦,既可从君子生活遭遇的角度,发现君子包括不同的生活过程整体性;又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发现君子修养过程的整体性;亦可从星象演变的角度,发现季节变化的整体性。
易经中的批判与创新思维
易经中的批判与创新思维易经(I Ching)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既是一本卜筮的工具书,又是一部哲学思想的著作。
在易经中,批判与创新思维是其中两个核心概念,在整个经书中贯穿始终。
本文将从易经中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易经中的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在易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体现了对传统观念和固有思维方式的质疑。
易经认为,唯有通过批判思维,才能识破虚妄,真实地认识事物本质。
在易经中,批判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每一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况或现象,其中包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揭示。
易经通过推演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卦象内部爻辞的解读,从而揭示了现实中事物变化的规律。
这种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超越表面现象,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
其次,易经中的“变卦”也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唯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
变卦象征着已有事物的变化和演化,通过揣摩变卦的含义,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的情势,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
二、易经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易经中被视为一种积极、前瞻性的思考方式,它强调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新思想的创造。
易经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易经中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易经中的变卦揭示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变卦象征着事物的转变和演化,通过变卦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而产生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易经的变卦思维,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寻找创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次,易经中的“贞”的概念也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
易经认为,“贞”代表着坚持和执着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发现新的道路和创造新的价值。
这种创新思维使人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固有模式,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
总结:易经中的批判和创新思维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它们通过对现实和传统观念的质疑,帮助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掌握变化规律。
象数思维——易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易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象数思维方式是易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中华思维方式的元点和代表,它不仅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面貌、特性和走向,而且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不仅渗透到最深层面的民族心理结构,而且渗透到外显层面的实用操作技术;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各学科。
具有整体性特征——重整体和合,轻个体分析,并在各自层面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
整体观念是《周易》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周易》卦爻是一个整体,八卦、六十四卦为两级全息系统。
八卦是阴阳二爻三维组合体,六十四卦是阴阳二爻六维组合体。
后者六个爻位上二爻为天道、下二爻为地道、中二爻为人道,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
卦爻符号模型是事物呈现运动模式,筮法数字模型是事物潜在运动模式,对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宇宙阴阳规律的变化作整体模拟,对万事万物的生成、分类、变化、运动作系统描述。
六十四卦模式以“六爻”、“六位”关系为基础,以时、位、中、比、应、乘等为原则和标准,给人们提供一个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易道的“一阴一阳”既说明人与自然具有对立性,也说明其具有和谐性、统一性。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表示对立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转化与相互依存。
《易传》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认为不同事物只要同类就可相互感应、相互吸引,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
《易传》将“保合太和”看成是“易”的最高理想境界。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对立与和谐、感应与交流被《周易》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周易》的基本思维理念,开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历代象数学家通过取象思维大大强化了这一特征。
汉易象数学家发明的卦气说、爻辰说将天文、物候、节气、时令等要素纳入卦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宫说、纳甲说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人伦等级、月体盈亏等视为一体;乾坤升降、卦变说以卦为本位,通过卦的化生变化,建立起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周易》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
其三 , 卦象征 的八 种 自然事 物 , 是静 止无 意义 的 自然物 , 八 不
“ 为上古筮书 的泛 称 , 易” 中国上古 如 其他 文 明一样 , 历 了 经 漫长的原始宗教时期 此时先民们 的思维方式 是原 始思维 方式 , 这
而是构成人类生存 状 况的某 种境 遇 。 自然 物 的形 态 、 性质 、 用 功 等因素被 引 申 出来 , 与其 它 因素 交 合 形 成 某 种 特定 境 遇 , 并 如 “ ” , 贲 卦 象传说 : 山下有火 ; 子 以明庶政 , 敢 折狱 ” “ 君 无 其意 是山 间草木被火光照耀有 “ 文饰” 象 , 申为政 教文 明 , 折 狱” 之 引 而“ 需
陈 洪 波
( 湖北 第二 师 范学 院 文 学院 , 汉 4 00 ) 武 325
摘 要 : 周 易》 《 被称 为儒 家经典之首 , 又被 看作是 占筮之 书。本 文着 重探 讨 《 易》 古老的 占筮之 书到表 现儒 家 的宇宙 但 用 从
观、 价值观 的人文哲理 之 书的改造历 程 , 由此进而探 讨 了《 易》 并 周 所表现 出来的取 象思维、 态思 维、 生性 思维和整体性 思 动 衍
天的请示看待的极其 重要 , 而请示 的方式就是 “卜 与“ 。陈 皓 ” 筮”
则需 八卦相重而成六十 四别 卦。别 卦是真正构建境 遇的象 征物 。
卦, 辞, 爻 是与六十 四卦 卦象系统 相联 系 , 明、 说 解释 、 申这 引
个 系统的文字 系统 , 其起源是经过 提炼 、 概括 的占筮记 录 , 编撰 而 者初步赋予 了它 一定 的哲 理意 味。说 明每 卦卦 义而 系 于每卦之 下的文辞称“ 辞” 包 括卦名 和 卦辞 , 卦 , 其基 本 意 向为指 明一卦 意
易经中的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智慧
易经中的创新思维打破常规的智慧易经,又称《周易》,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一,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卜筮方式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部充满智慧的书籍,易经不仅仅是卜筮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宝典。
本文将从易经的角度,探讨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并分析如何借助易经的智慧来打破常规,实现创新。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以阴阳学说为核心,通过八卦及其变化,讲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规律。
其中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精髓,也为人类思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1. 阴阳观念与创新易经中的阴阳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由相互作用的阴阳构成。
这种观念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由相对的对立关系互相制约与推动。
在创新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挑战,而阴阳观念提醒我们需要从相对矛盾中找到平衡点,以推动创新的发展。
2. 变通与变革易经中的八卦变化理论,通过八个卦爻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
这种卦象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
对于创新而言,变通和变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借鉴易经的思想,我们可以不断调整方向、创新方法,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二、易经中的创新思维易经的哲学思想为创新思维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让我们来看看易经中蕴含的创新思维方式。
1. 观察与思考易经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易经中,卜筮过程需要细致观察卦象的变化,进而通过思考和推演揭示事物的规律。
在创新过程中,观察与思考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对环境、问题及需求进行观察,以发现隐藏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思考出创新的方案和策略。
2. 杂糅与融合易经中强调了杂糅与融合的概念。
通过将不同的卦爻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卦象和新的意义。
在创新中,借用这种思维方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加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变通与调整易经中的卦象变化告诉我们,事物的成功与否,常常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变通和调整。
在创新过程中,也需要具备这种灵活性和变通性。
周易的思维方式
周易的思维方式
《以周易思维方式生活的指南》
我有个朋友叫老王,这人呐,整天迷迷糊糊的,做事没个准头。有一回他来找我,愁眉苦脸的,跟我说:“你说我这日子过得,怎么就这么乱呢?工作也不顺利,家庭也有点小矛盾,感觉自己就像在黑暗里乱撞的无头苍蝇。”我就笑了,对他说:“你呀,得有点周易的思维方式。”
老王瞪大了眼睛,问我:“啥是周易的思维方式?那不是算卦的东西吗?”我摆摆手,“你可别把周易想得那么简单。周易讲究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就像看一幅画,你不能只看一个角落,得看全貌。”
老张也笑着说:“还有啊,你得有敬畏之心。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懂的,就像那周易里神秘的卦象。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你要是整天浮躁不安,就像那风中的落叶,没个根基,啥事儿都干不好。”
老王听了我们的话,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哎呀,原来这周易的思维方式这么有用啊。我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我觉得吧,周易的思维方式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它能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种平衡和智慧。我们不用把它当成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就把它当成是生活的小贴士。用阴阳的眼光看事情,接受变化,从万物的象里感悟,保持谦卑、敬畏,懂得坚持和等待。这样我们就能像一艘有着坚固舵手的船,在生活的大海里乘风破浪,驶向幸福的彼岸。生活里到处都是学问,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就能让自己过得更加自在、从容。
易经的主要思维模式
易经的主要思维模式一、变化思维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这种变化思维体现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代表一种状态,而每个状态都在不断变化。
易经强调变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变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对应思维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对应关系,即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
这种对应思维体现在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中,五行与五脏、五腑、五官等都有对应关系。
易经认为,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三、象数思维易经中的象数思维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现象和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等符号系统来表达事物的现象和数量关系,从而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四、隐喻思维易经中的隐喻思维是指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中的许多卦辞、爻辞都是通过隐喻手法来表达的,如“龙”、“凤”、“虎”等都是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品质的符号。
五、类比思维易经中的类比思维是指通过比较相似的事物来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中的许多卦都是通过类比手法来表达的,如“离卦”与“明”、“坎卦”与“险”等都是通过类比手法来表达其含义的。
六、整体思维易经中的整体思维是指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七、辩证思维易经中的辩证思维是指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只有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八、时空思维易经中的时空思维是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易经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只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与思维方式
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与思维方式易经是中国古代国学中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
在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辨和思维方式,它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人生等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解释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从易经国学的角度探讨其中的哲学思辨和思维方式。
一、易经哲学思辨的特点易经作为一部经典的著作,其哲学思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保留多元的思考模式:易经中的哲学思辨多样而丰富,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它允许多元的解读和理解,为人们思考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 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易经的表达方式十分简练,却又深刻内涵。
它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句,将复杂的问题阐释得简单而易懂。
3. 推崇自然与变化:易经哲学思辨中注重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此来认识和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易经认为,变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们需要适应和把握这种变化。
4. 追求和谐与平衡:易经思辨中强调和谐与平衡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应该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
二、易经哲学思维方式的内涵易经哲学思辨中的思维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易经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各种对立面的统一。
通过对对立面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2. 道德经典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注重道德的实践和追求。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倡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
3.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中强调天人之关系的紧密联系。
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天地自然相协调,才能实现和谐共存。
4. 周易典籍的思维方式:易经思辨借鉴了周代典籍的思维方式,追求以道德和仁爱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三、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的应用价值易经国学中的哲学思辨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引导人们正确思考人生的意义:易经哲学思辨通过对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思考,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生命的发展。
《易经》九大思维:掌握三种以上可以安身立命
《易经》九大思维:掌握三种以上可以安身立命《易经》九大思维:阴阳思维、八卦思维、五行思维、变化思维、看象思维、发散思维、定向思维、全息思维、守贞思维。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和“生命宝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部伟大的宝典。
很多国学大师或者教授都倡导以经为主的学根教育,提出把孩子培养成大结构、大格局人才必须从小学习和认识《易经》。
换句话说,是中国人,都应该重视或者学习易经。
我们只要掌握三种以上的思维方法,就可以安身立命甚至可以小成人生;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或人生的命题、挑战时,均可以用此十大思维方法逐个套入进行思考,人生将会因此不再迷茫。
比如读经这个命题,进入阴阳,就要思考。
《易经》的思维,让我的人生跳出固有的限制,得到完全的释放,如虎添翼,龙啸九天。
改变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他的思维。
对《易经》不了解的人,经常把《易经》当成一种算命、占卜的书。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易经》揭示的是万物的规律,是一部讲规律变化的书。
至于,学易的人,如何运用这些规律,那是个人的自由。
有的人拿来算命,有的人拿来洞察世事,有的人用来助推自己的事业。
我们学易,千万不能迷信,更不要有“命是天注定的”这种消极的想法。
《易经》第一卦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要像天一样,拼搏,努力,自强不息。
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强者心中充满斗志,遇难而上,可以挣脱现实的束缚;弱者寻找借口,心安理得,认为一切都是命,努力也没有用。
1、阴阳思维: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一明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相对、互换、统一的。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都是阴阳相合产生的,所以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而万物喜阳,因为阳为生气为正气,阴力死气为邪气为戾气,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阴阳产万物的一个总称。
阴阳的消长是有规律和道理的,物极必反,阳极而阴生,阴极而阳生。
就像大家都喜欢谁钱,钱的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是钱却会因为人的起心动念既好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世界上大多数犯罪都是因为它带来的。
《易经》中的原始思维模式浅析
摘
要
本文主 要根 据列维 一布 留尔的《 原始 思维》 一书解读
望, 那就是希望庆典顺利进行 。因为任何意外 的情况都有神秘的力
量, 从而影响夫妻二人今后的婚姻生活 。这种观念在中国的世俗文 化中至今还有遗存 。人们 自然而然地认为 , 婚庆过程中出现的不正
《 周易》 认为《 , 周易》 中包含着 与现代 思维方式截 然不 同的具 有高
的《 原始思维》 书给 出的理 论视角或许 能帮我们开示 出一个新的 一 解读图景 。在这个新 的世界 图景中 , 我们能清 晰地 看到 ,易 经》 《 具
有深刻的、 玄妙 的、 鲜活 的义理 内涵 , 它其 中沉睡着我们现代人所不
我们如果尝试分析这些复杂的联 系,就会发现它们有如下共同 的特征 : , 其一 它们并不遵循规范着现代人思维的逻辑规律 ; 其二, 在
度智 慧的思维方式, 种思维方 武不注 重客 体的客观属 性, 这 而是注 重客观事物 中涂染与漫润着一些具 有情感 性和运 动性的神秘因素 ,
并 且 这 种 思 维 方 式属 于 集体 表 象 的 范 畴 。
常的现象是不 吉利 的。再 比如 , 早期人 们通 过观察认为 , 小贞吉 , “
家 的主人 , 主人有斥责 的言语 。这本是一幅对远行的旅人 很正常 的
在能理解的高度智慧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所展示的人文早期人那里由于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具有神秘的属性由于这些神价值和思维高度绝不亚于现代人的文明所具有的高度
文 化 研 究
《 易经》 中的原始思维模式浅析
王 晶
( 东政 法 学院 马列教 学部 山 东・ 南 20 1) 山 济 504
中图分类 号: 2 1 B 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3 2 9 0 17 — 8 42 0 3 -2 - 2
画圆战术的文化源头——《周易》圆观念哲学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圆观念源远流长,3000多年来逐步运用和发展到各个艺术领域。
无论是文学戏剧作品,还是书法、绘画、建筑、园林设计等都处处渗透着圆的观念。
圆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成为中国传统审美的标准之一。
“画圆战术”的创立,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圆观念运用到了美妙的篮球世界。
有一种意境叫中国圆。
中国人向来讲究团圆和圆满,有着根深蒂固的圆观念,这种圆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和地理气候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又离不开中国人自身主观意识的形成与积累。
中国人最早形成了“天圆地方”的直观感受,并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产生了对天的膜拜,对圆的崇尚。
钱钟书认为:“形之浑简完备者,无过于圆”。
圆作为一种代表着和谐圆满的理想境界,既有形态上的完满,也代表着理想的境界。
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甚至明显地成为一种精神崇拜,一种文化图腾。
”圆者,圆宰也“,圆既主宰着宇宙的一切,也成为世人心目中美的象征,更成为一种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
《周易》的“圆观念”哲学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包括:取象思维、整体思维、循环思维、辩证思维。
这四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圆观念”哲学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整体,渗透着圆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发展。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社会存在的状况和社会环境,而且有它的遗传性,并受传统的重大影响。
可以说《周易》的思维方式奠定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基础。
圆,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
圆,具有均匀对称、不偏不倚、公正公平客观的品质。
圆,具有稳定性、融合性和延续性。
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揭示了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1、《周易》的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是《周易》的重要思维方式。
圆作为一种图形,具备自己独特的形象特点。
圆无头五尾,无始无终,包容万物,循环往复。
而这些特点恰恰也是太极图示与卦象爻辞所蕴含的深意。
《周易·系辞传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说:“汇象以成易,举易而皆象”。
从易经看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从易经看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易经”。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些特点。
首先,周易强调了变化的重要性。
易经中的“易”字,意为变化。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变”,强调世界的变化是无常的,人们应该适应变化并寻求变化中的机遇。
这与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整体,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是逆其自然。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农业、医学等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其次,周易注重平衡与和谐。
易经中的八卦图象征着宇宙的各种力量和现象,其中阴阳、五行等概念都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等相互作用而成的,只有保持阴阳的平衡、五行的和谐,才能达到健康、繁荣和幸福。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建筑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此外,周易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共生共荣。
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周易强调了道德与人性的重要性。
易经中的“德”字,意为道德。
易经认为,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
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人性本善,只有通过道德的修养和实践,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政治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总结起来,从易经看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可以发现中国古代人们强调变化、平衡、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道德与人性的重要性。
这些思维方式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周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浅谈周易的辩证思想
浅谈周易的辩证思想《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熠熠生辉的哲学著作。
其中的辩证统一、矛盾转化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这部著作的核心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周易》全篇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易传》是对64卦的阐释与补充。
首先《周易》揭示了世界的物质属性。
不论八卦还是阴阳五行,都在揭示世界的物质属性的同时,还揭示了物质运动、转化的规律。
《周易》的太极图,就反映了阴阳互根和物极必反的规律。
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的相克相生既反映了事物强弱的相对性,又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
中医的辩证施治正是以阴阳五行的相克相生理论为基础。
五行对五脏,即:金对肺、木对肝、水对肾、火对心、土对脾胃、肾阳不足引起肝阳上冲是水不含木的表现,肝病首要表象为食欲不振是木克土的表现,这些都需要辩证施治。
《周易》中包含的阴阳五行思想既体现在64卦中相邻两卦互为倒置的次序,又通过易象的变化说明五行相克相生的哲理。
在著名的太极图中,更是形象地表明了阴阳互相转化、此长彼消的原理。
图中黑白相环,白中有黑点,黑中有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洛书原理》指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
”在另一幅太极五行图中,更是准确地描述了五行的方位,即:木在东,金在西,水在北,火在南,土居于中。
阴阳是一对矛盾,五行是矛盾的属性,五行相克是矛盾的斗争性,五行相生是矛盾的同一性。
《周易》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如何兴邦安国到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绝妙的辩证法。
且看《周易》是怎样论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的。
64卦中的第49卦为《革卦》,50卦为《鼎卦》,51卦为《震卦》52卦为《艮卦》。
不仅这四卦的排列顺序颇具匠心,而且其反映的因果律、辩证关系更是与今天党中央提出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战略决策入出一辙。
《周易》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启示
《周易》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共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周易》还强调了"顺应自然"和"自我调整"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环境变化并寻求平衡,而不是抵抗变化。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另外,《周易》的"六十四卦"也具有启发性。
它描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并且提供了应对不同情况的建议。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学会应对不同的挑战。
总之,《周易》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周易》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学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其中的六十四卦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情境,通过对卦的解读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除此之外,《周易》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的教育方式。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对他们的文化认同有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周易》的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素质、适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判断力和决策力,以及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的认同。
从《周易》看周人的辩证思维
从《周易》看周人的辩证思维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下面从《周易》的结构、内容和哲学思维三个层面进一步研究周代人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探寻周人早期的哲学辩证思维。
语言学思想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思潮的体现。
《周易》中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最深刻的就是辩证法,下面将从三个层面探寻周人的辩证思维。
一、六十四卦映照出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的矛盾无处不在,这一辩证思维早在四千多年前,周人就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我们从《周易》的卦象排列、内容等方面均可以发现周人辩证思维的痕迹。
毛泽东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l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周易》的内容和结构也表现了矛盾的这两个方面。
从《周易》的卦名上看,六十四卦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所反映的社会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表现为一种螺旋式的发展形态,是辩证的。
以乾卦为例,初九是“潜龙勿用”,到上九就是第六爻“亢龙有悔”,指事物已经发展到了极致,那么到“用九”,“见群龙无首”[2]就是回到了初九的状态。
乾卦借龙喻事,以龙的变化来象征自然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是从自然界的`植物生长期和凋落期取象的,阐述的也是一种循环变化。
再从结构上看,《易经》也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特征。
结构性原则是研究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易经》中,卦象所组合出来的图像,因为位置变化,会引起意义的变化。
既重视单卦所代表的信息,同时也重视单卦在重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个位置所代表的意义。
既重卦象本身,也不会轻视卦象之间排列组合之间的关系。
用卦象位置的交换来解释不同或者完全相背离的两两相对的矛盾状况。
由于位置交换,而用来解释政治形势、人际关系乃至自然灾害、建筑结构等两两相对的矛盾的卦象,在《易经》中比比皆是。
二、“阴阳”交合展现出的对立统一《系辞传上》一开篇就描述了几组矛盾对立关系。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学习周易的体会范文(2篇)
学习周易的体会范文周易,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周易是根据64个卦象形成的六十四卦爻辞,通过解读卦象和爻辞来预测事情的发展和变化。
学习周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决策。
学习周易的过程中,我深受其启发和影响。
首先,周易教给我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即“变”。
周易认为世界上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只有适应变化并灵活应对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不再固守旧有的观念和模式,而是更加注重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便在变化中找到机会和突破口。
其次,周易教会我如何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周易中常常提到“顺天而行”,意思是要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借助自然之力来应对困难和挑战。
这启示了我,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该盲目抗争,而是要理性思考和运用自己的优势。
此外,学习周易还能够培养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周易中描述了自然界和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类渺小于宇宙之间。
同时,周易中也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使我明白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学习周易也帮助我提高了自己的决策能力。
周易通过解读卦象和爻辞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这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周易,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总之,学习周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启发我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敬畏自然和宇宙,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
所以,学习周易可以说是一种拓宽自己思维和世界观的一种方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通过学习周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学习周易的体会范文(二)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著作,被誉为“易传之首”。
它以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阐释卦象的变化和内涵来揭示人生的道理和命运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周易的思维方式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环境演化发展的成果,是每一个民族深层思维的根。
因此西谚有云:「不以自己的文化来观察、思考、推理、解决问题,则一切都是无根的」。
现代科学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趋向指出,现代及未来广义信息化时代(智能时代)的主流思维方式将从「西方传统的机械典范」转向「东方传统的系统典范」;在教育方面也将由传统的分科教学逐渐转向统整或合科的跨学科及跨学门的教学,由「本位主义的小教育观」转向「立足整体、综观全局」的大教育观(例如我国教育改革中「九年一贯的课程纲领」所提出的「统整课程与协同教学」的前瞻性观点)。
学者的研究早已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系统典范思想,本文尝试以现代系统典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观点来筛选、整理<<周易>>的思维方式以与现代认知科学和科学认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系统典范相通者)进行对比,相互启发,期能以「思维方式」为切入点,为自然与人文的多元交流建立另一个管道,为「国语文与自然科学之课程统整与协同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模式、认知规律、思维模式、思维成长机制、统整典范、系统典范、周易思维。
何谓「思维」「思维」的定义目前尚无共识,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强调「思维=利用信息(吸收、储存、加工、传递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认为「思维=不包括感知觉的高层次认知」,有人认为「思维=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等等。
本文拟采广义的说法把「思维直接等同于认知」(原因参本文),是认知状态和认知过程的有机整体(状态与过程相互建构支撑、不断成长的整体(明确的内涵参图一及第五小节),并于下文中以与现代认知科学和科学认识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的系统典范观点,根据思维的要素、层次、结构和运演机制等来分类和描述「认知(思维)」。
科学认识(思维)过程及其范畴结构较简单的认知目标可以由上述较低层次的认知来达成,但对较复杂的任务,就需要较高思维层次的「科学认识」来解决。
科学的认识以概念及概念的结构(图式)为主要要素,以逻辑为主要(但非唯一,参下)的推理「规则」,因此科学的认识过程主要就是概念和概念结构的发生、成长和运用的过程。
根据运演(操作)水平的不同来分类,科学概念由低至高可以分为潜概念、前概念、初概念和逻辑概念等四层次,分别对应于皮亚杰的四个认知或思维阶段(即感知运动时期、前运演时期、具体运演时期,以及形式运演时期)。
因此,科学概念及其结构的发生和发展是在感知活动、经验事实(包括感知性经验和实验基础;与意象、符号等要素相联系)和观察实验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稳定结构都具有数理逻辑结构的特征。
科学概念的数理逻辑结构是科学概念成长的结果,但它又会反过来(反馈)加深主体对既有概念的理解,并且建构更多的新概念、新规则(法则、原理、定律、公理等产生式或程序性系统)。
它们(概念的逻辑数学结构)同时也被用来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技能、检验和熟练科学方法的应用等等;而这些应用的实践成果又会反馈回去,对于概念和概念结构的成熟和进步提供助益。
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概念的数理逻辑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它藉由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相互支持、相互建构的耦合反馈,使得科学认识能不断的成长。
另外,在科学概念及其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方法(规则)(例如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非逻辑的直觉、顿悟、灵感、信念、联想、想象、相似、类比等方法也被用来建构概念及其图式或体系(数理逻辑结构)。
而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运用它们进行推理所得到的结论,都需要接受「经验之可重复性」的检验,这是科学认识的理性基础。
根据过去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人类对于自然界之科学认识的成长就是这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互支持、相互建构的结果。
<<易经>>的思维要素是「符号」(代表阴阳的断线与连线),在<<易传>>中此类符号经由概括性的象形、模拟性的谐声、联想性的会意、类比性的借喻、象征性的隐喻、和标志性的指事等方式(方法)发展成为意象、文字、数字、图形、概念和范畴。
根据这些思维要素的表征结构及其运演(操作)机制来分类,<<易经、易传>>(下称<<周易>>)的思维方式,由低至高,可分为潜逻辑思维、前逻辑思维、半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五种。
以前述的术语来诠释,<<周易>>中逻辑思维的外延与上述「概念思维」一致(即<<周易>>中概念的结构是逻辑性的结构,概念的运演是逻辑性的运演);半逻辑思维的外延与上述「综合型思维(例如意象和概念的联合运作)」一致(这种思维既有逻辑性,又不完全遵守逻辑的规范,其有序性时隐时显,故称半逻辑);前逻辑的外延与上述「意象思维」一致(意象结构和意象的运演既不是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
它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和逻辑的格,但却有某种逻辑化(有序化)的倾向);潜逻辑思维与上述「直觉思维」一致(直觉思维的程序具有不连续性、跳跃性、突发性和瞬间性,但具有潜意识(非自觉的)的逻辑性,故称)。
讨论如下:1. 潜逻辑的直觉(观)思维。
直观思维是以感官的直接感受和经验来体认和判定事物的整体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观物取象」是这种思维的主要特征。
例如<<系辞传>>的作者把<<易经>>的形成(阴阳、八卦、64卦等),视为是古圣贤「观物取象」的直接结果(文曰:『古者庖(伏)牺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另外,「拟诸其形容(观物)、象其物宜(取象)、观其会通」等都带有通过直接观察和模仿来认识事物的外貌和整体的意义。
「观象制器」(观=对事物的观察或模拟=直观,象=卦象=卦象所象征的事物。
从观象出发,以断定吉凶,探求意义,制造器物)、「观象系辞、观象玩辞」(通过观察卦爻象及其所象征之事物,去揣摩卦爻词所表征的具体事物,以此来判定当前事物的发展趋向)等也都是直观思维的表现。
2. 前逻辑的意象思维。
「观物取象」不但是直观思维的特点,也是意象思维的一个具体表现(例如算卦时分别赋予八卦以象征性的意义,并据此推断64卦的象征意义)。
不过直观思维常常只注意事物的整体印象,以整体类比的方式去了解其他事物;而意象思维则不限于事物的整体类比,也着重局部的型态、结构或功能等的类比,甚或进行类比推理(创新)。
<<周易>>特别注重形象,认为形象之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蕴意,有的蕴意包含丰富的感情和主观信念等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所以形象比言语具有更强的蕴意和表意功能。
此即<<系辞>>所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圣人之立象以尽意」(意象)。
象有爻位之象、六爻之象、八卦之象、互反之象、互体之象、方位之象等等,所以『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周易>>用卦爻象及其所象征之事物的意象来判断眼前事物的情况,用有限的卦爻象来照应客观世界的无限形象,并进行有序的运演正是意象思维的深刻特点。
3. 半逻辑的象数思维。
它以「符号、意象和数」为思维要素,以「象数合一的运演规则」来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规律。
<<周易>>中既有象又有数,例如阴阳爻象对应于奇偶之数、在算卦的过程中「以数定象」(『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并由象与数合在一起运演来推断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这是象数思维的一种体现。
象数思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到人类社会,都有「象与数」两个方面(即既有可感知的性质、又有数量上的规定)。
象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如符号系统)与具体思维(如取象系统)相结合的产物。
它从具体中引出抽象(如圣人观象做八卦),再从抽象中认识具体(如依卦象以判定吉凶),将抽象与具体合而为一。
4. 辩证逻辑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以整体的(阴阳一体,层层嵌套)、联系的(阴阳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动态的(阴阳消长、相互转化)、有机的(阴阳相互支持建构,相反相成的)、同构的(阴阳现象的体验同构、运演同构、功能同构;一阴一阳之谓道)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这些辩证思维的特征既有区别又有关连,讨论如下:(1)相反相成的有机思维方式强调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面(通称为阴与阳),且任何对立面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不但能相互调节、相互制约以达成某种稳定的平衡态,而且会互补互助(相互支持、彼此建构,相当于控制论的「反馈耦合」,系统典范的「自组织」)使得这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系统)可以不断的成长。
<<周易>>认为这种相反相成的机制是诸爻象、卦象所象征之万事万物稳定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
例如阴阳爻虽然对立,但作为<<易经>>64卦的基本要素它们又是不可分割,不可独立存在,否则就不能构成<<易经>>的爻象与卦象。
两者之所以能构成64卦象,并进而组成种种不同层次的整体稳定结构(稳定的复杂巨系统,参下整体性思维),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是相异的、对立的,而另一方面则又是因为它们是相依的、相成的。
(2) <<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是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阴阳互补、可以稳定存在并能不断发展的小整体(小系统),而它们同时又是更复杂、更大整体的一个部分(子系统)。
例如64卦的每一卦都自成整体(包含阴阳爻、内外卦,是一个包含天人地之阴阳变化于一身的小整体),且可两两组成「相综」或「相复」的32组互补对(功能或结构互补(反馈耦合)的小整体),又可组成8组以八卦为单位的较大整体,或四族(干、坤、泰、否)以16卦为单位的更大整体,再并为以32卦为单位的乾坤两族,最后64卦本身则是一个更复杂的整体(即64=1×64=2×32=4×16=8×8=16× 4=32×2=64×1)。
因此每个卦的组成部分不但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的组织起来自成一个整体,又以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相互建构支持、成长成为层次不同、复杂度更高、更多新质的更大整体(有如中国的套箱模型;箱中有箱,箱外有箱,层层嵌套。
或太极的阴阳模型: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相互包含),而这种复杂的整体性又是经由系统内外的复杂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的。
(3) <<周易>>的联系性思维是以普遍联系、内外联系、多样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抽象指代物(意象、符号、文字、概念、范畴等思维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