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引言及第一讲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第一讲:导论

管理学原理--第一讲:导论
审察业绩协调整体战略法律和金融问题确保以市场价格供货引入市场的成分这使得一些重要决策不是由gm总部来做就我看来没有比那种有时被称之为组织天赋的脑筋更危险的了
2008年9月
1
课程框架
• 教材:罗宾斯,管理学,清华出版社,2005年
• 管理导论 • 决策理论 • 战略与经营 • 组织理论(结构、变革与创新) • 组织行为(个体、团队、层级)
雪佛莱之间在自相残杀)
20
• 变革的动力 • 应对措施:按照收入细分市场
– 困难:营销渠道、客户信息、生产、原材料以 及协作问题
– 决策更多、更复杂
• 要求组织形式发生改变
21
通用公司的多部门结构
– 放权、每一部门均为其指定的细分市场 制造并销售汽车
– 总部的作用:审察业绩、协调整体战略、 法律和金融问题、确保以市场价格供货 (引入市场的成分)
13
(3) Conceptual skills include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to conceptualize about abstract situations, to see the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ous subunits, and to visualize how the organization fits into its broader environment
(4) Controlling is monitoring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being accomplished as planned and correcting any significant deviations.

全套管理学原理课件

全套管理学原理课件
五 效益管理
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必须讲求实效;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实 现系统的目标;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 开放性原理
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 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力;在管理工 作中;也必须把系统与外界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本系统的各种 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物质 能量和信息
所谓系统原理;是指对管理活动的总结和分析都必须站在系 统的观点上看问题;找到元素与元素之间 元素与系统之间 系统与 系统之间 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得到科学的管理理论 或原则;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
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提出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 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 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 是其最短的板块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 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 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 的水平
三 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原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比喻生 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和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 类别
管理者的角色表;参见P7
四 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一管理者的思想素质 二管理者的业务素质 三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五 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技能 三概念技能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二 管理的二重性的意义 1是我们正确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管理的 共性与个性;大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 理论依据
2结合国情和企业情况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自成一家
3是我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创 造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三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 结;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 理过程的客观规律

管理学原理-216页PPT资料

管理学原理-216页PPT资料

三、管理理论的萌芽
资本主义经历了简单协作、手工制造和机器大工 业三个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 工场手工业的革命。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 两类: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关于管理职能 和原则的研究;另一类偏重于管理技术和方法的 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
产方式下进行的,研究内容可分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方面;二是生产关系方面; 三是上层建筑方面。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 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 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问 题。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 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 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 ,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 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在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颁布的汗姆 拉比法典中,有许多条款都涉及到了控制借贷、 最低工资、会计和收据等经济管理思想。我国古 代的《周礼》、《墨子》、《孙子兵法》等书籍 中都体现了不少管理思想。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 权体制,不仅当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对我 国延续2000的封建社会制度也有重大的影响。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 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 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 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 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 动的基本目的。

管理学原理 (一)

管理学原理 (一)
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关系
IE的核心目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管理的核心目标: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IE用技术支持管理,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统筹技术 管理比较抽象,接近哲学;IE比较现实,接近金钱 管理学是工业工程的土壤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不实现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就没有出路!
挑战与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 新产品设计开发 能力问题
企业 管理
经营决策 技术手段
专业技术
管理技术
企业参与国际化 大协作问题 企业管理水平问题
市场开拓能力问题 产品成本问题
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工业工程与管理
课程的性质
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以管 理学基本职能为主线,密切结合企业管理的核心 职能,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收费班长
药房主任
重签,写清详细退药品种、数量 打电话 75.8元 2小时15 分钟
工业工程与管理
案例介绍:某医院的真实故事(建议) ★ 反复划价缴费是非核心活动,删除 ★ 诊疗信息共享,简化内部表单转移 ★ 中西药取药环节可以合并
★ 报销医药费环节应改为后台运行 ★ 应增加导医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企业管理
管理学原理
企业管理
管理学原理
企业管理
张富士夫 丰田的成功并非源于领 导者的口惠,而是长久 以来其企业文化所造就 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
七人分粥
◆ 专业分粥人-权利的过度集中 ◆ 专业分粥人和专业监督人-权力合作 ◆ 轮流主持分粥-资源浪费 ◆ 品德上乘的人主持分粥-渐失公平,腐败 ◆ 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效率低下 ◆ 一票否决权 -谁也喝不上 ◆ 每人轮流值日分粥,分粥人最后一个 领粥-完美制度浑然天成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299页)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299页)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特征活动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交往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下级参与的活动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
信息
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彻 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 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 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 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管理者(Managers):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 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 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2.管理者的角色
(1)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10种角色可组 合为三大类: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 策制定。
角色 1.挂名首脑 2.领导者 3.联络者
4.监听者
描述
人际关系方面
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
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I1
I2
W1
W2
W3
S1 A
W4
W5
W6
S2
W7
W8
W9
B S3
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
(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 度

《管理学原理》基本内容

《管理学原理》基本内容

《管理学原理》基本内容与结构第一讲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与特征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1)管理的目的(2)管理的主体(3)管理的客体(4)管理的内容(5)管理的载体(6)管理的环境3.管理的属性二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三管理的层次1.管理者的概念2.管理者类型与层级3.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管理的原则(1)效益原则(2)人本原则(3)适度管理原则2.管理学研究的方法五学习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讲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一中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1 儒家思想1.2 道家思想1.3法家思想1.4兵家思想1.5墨家思想2.1亚当斯密2.2大卫李嘉图2.3罗伯特欧文2.4查尔斯巴贝奇二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管理2.一般管理理论3.科层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1.早期行为科学理论2.中期行为科学理论-霍桑试验3.后期行为科学理论四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五当代管理理论与发展趋势1.企业再造理论2.学习型组织理论3.第五代管理4.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与展望第三讲决策一决策的概念与类型1.决策的概念2.决策的类型(1)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与任务决策(2)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4)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5)定量决策与定性决策二决策过程1.决策的构成要素2.决策的过程三决策的原则与影响因素1.决策的原则2.决策的影响因素四决策的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SWOT分析法3.政策指导矩阵4.定量决策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2)决策树法(3)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5.群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第四讲计划一计划的概念与作用1.计划的含义2.计划的性质3.计划的作用二计划的类型和表现形式1.计划的类型2.计划的表现形式3.计划制定的原则三计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1.计划的编制程序2.计划的编制步骤3.计划编制的过程4.计划的制定方法(1)滚动计划法(2)投入产出法四目标与目标管理1.目标与组织目标(1)组织目标的性质(2)组织目标网路体系(3)制定组织目标的步骤2. 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实质(2)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3)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及评价(4)目标管理的优点(5)目标管理的局限性(6)目标管理的技巧五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2.战略管理的特点3.战略管理的建设与实施过程4.战略管理的作用第五讲组织一组织基础1.1 组织的含义1.2 组织的构成要素1.3 组织的分类1.4 组织的功能1.5 组织管理2.1 组织素质2.2 组织共同愿景3.1组织结构的概念3.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3.3 基本组织结构的两类形态二组织设计1.1 组织设计定义(1)组织设计的基本内涵(2)组织设计的指导理论1.2 组织设计的任务1.3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4 组织设计的原则2 组织结构设计(1)横向组织结构设计(2)纵向组织结构设计3.1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3.2 组织结构发展趋势3.3 新型组织结构形式3.4 组织结构设计的建议三组织力量的整合1.1 直线与参谋1.2 直线与参谋的矛盾及处理2.1 集权与分权的内涵2.2 影响分权的主要因素2.3 有效分权3.1 授权的含义3.2 授权的过程3.3 授权的原则4.1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4.2 非正式组织的影响4.3 如何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5.1 委员会5.2 委员会管理的优缺点5.3 委员会管理的注意事项5.4 如何提高委员会的效率第六讲领导一领导的性质1.领导与权力(1)领导(2)领导者的权力(3)正确对待权力的原则(4)领导者的影响力2.领导的作用二领导理论1.领导特质理论2.1俄亥俄州立大学-二元理论2.2 管理方格理论3.1 领导风格理论3.2 密歇根州立大学-利克特模式4.1 权变领导理论-菲德勒模型4.2 情景领导理论4.3 路径-目标理论三领导艺术1.领导艺术的含义2.提高领导艺术的方法第七讲沟通一沟通原理1.1沟通的概念及意义1.2沟通的过程与方式(1)沟通的条件(2)沟通的过程(3)沟通的方式2.人际沟通3.组织沟通(1)正式沟通(2)非正式沟通二沟通的障碍与消除1.有效沟通的障碍2.有效沟通的方式三冲突管理1.冲突(1)冲突的相关观点(2)冲突的类型(3)冲突产生的来源2.冲突管理(1)缓解冲突的方法(2)可供选择的策略(3)提升冲突的方法第八讲激励一激励原理1.1 激励的概念1.2 激励的作用1.3 激励的过程二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公平理论4.强化理论5.期望理论三激励实务1.激励的原则2.员工激励实务3.激励方式(1)激励的一般形式(2)当代激励实务第九讲控制一控制的原理1.1 控制概述(1)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2)控制与计划的关系(3)控制与计划的结合形式1.2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特征1.3管理控制的内容二控制的类型和过程1.1前馈控制、现场控制与反馈控制1.2间接控制与直接控制2.1控制的过程(1)确立控制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2.2 有效控制系统(1)控制系统的构成(2)构建有效控制系统的前提条件(3)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4)影响有效控制的因素与消除措施三控制方法1.控制模式(1)官僚控制(2)市场控制(3)团体控制2.预算控制(1)预算的种类(2)预算的特点(3)预算的作用(4)传统预算方法的局限性(5)预算方法的改进3.非预算控制方法(1)比率控制(2)审计控制(3)时间网络分析法(4)平衡记分卡四危机管理与控制1.危机2.危机管理(1)危机管理的原则(2)危机管理的内容第十讲创新一创新职能1.1创新概述1.2创新的内容(1)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3)技术创新(4)管理创新2.1创新管理的组织过程(1)创新的主体(2)创新的方式(3)创新的途径2.2 创新管理的过程3.1 创新管理实施障碍的原因3.2 克服创新管理阻力的方法3.3 创新管理的建议二企业技术创新1.1 技术创新的观点1.2.技术创新的内涵(1)要素创新(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3)产品创新2.1 技术创新的过程2.2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1)技术推动模型(2)需求推动模型(3)耦合模型(4)系统集成和网络化模型3.1 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3.2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3.3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3.4 制定技术创新的原则三企业制度创新1.制度的内涵与功能2.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3.企业制度创新框架四企业文化创新1.1 企业文化的内涵1.2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1.3 企业文化的功能2.1 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2.2 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2.3 企业文化创新的趋势五学习型组织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2.学习型组织的五项要素3.创建学习型组织(1)理念要素(2)创建步骤。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件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件
此外,斯密还讲到管理中的控制和计算还本期 问题。
斯密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的思想为资产 阶级确立支配地位提供了理论根底。
2.查尔斯• 巴贝奇
•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 1792 -1871〕是英国 数学家、创造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
• 1832 年,巴贝奇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这 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巴贝奇在该书中对许多管理 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认为工厂应该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生产集中化管理,应 用时间研究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与均衡生产,注意机器与 工具的使用等,他还分析了颜色对疲劳的影响,建议进行 本钱记录,主张建立一套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制度。
和一般管理?最为著名。亨利•法约尔的管理 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开展影响重大,被 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① 对管理的认识。法约尔首次把经营和管 理相区别,对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经营是指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开展的一 项工作,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平安、 会计和管理等六项活动。
二、管理者的类型与职责
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高级执行者并 负责全面的管理。一般高层管理者指的 是战略管理者,关注长期问题并侧重于 组织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
中层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 目标和方案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 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 的工作。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 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原因 在于:① 每个工人的能力有差异,每个自然人的优 势能力不尽相同;② 将适宜的人用在适宜的位置上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③ 劳动分工增加了每个工 人的技术熟练程度;④ 劳动分工使工作转换时间大 大节省;⑤ 创造的新机器可以帮助工人完成以前多 个工人的劳动。

管理学原理1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1ppt课件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的含义 管理者的工作 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 2、管理的作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
程度 3、有效的管理能使科技真正的转化为生产力
管理的含义:
1、代表性的定义:泰罗、西蒙、法约尔 2、本书的含义:P7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业务管理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试验法
管理者的能力: 技术能力 人际能力 概念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分析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 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排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专家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
高层管理人员 概念性技能
中层管理人员
人际关系技能
基层管理人员
技术性技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管理者的工作---职能
管理的职能
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目标应采取的 行动。
2、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整合 3、领导:领导、激励和沟通 4、控制:保证目标及为此制定的计划能够实现 5、创新:
创新职能
计划
控制 创新
组织
领导
二、管理者的工作--角色和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讲义主讲:张伟广西工学院管理系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 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 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管理学原理讲义1

管理学原理讲义1

第一章 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
学习目的
掌握管理、效率与效益、管理基本职能等基本概念;了解 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掌握管理学的性质特 点;认识管理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什么是管理与管理职能? 管理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 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 的是什么?”
基层管理者
计划 组织 18% 33%
控制 13%
领导 36%
计划 28% 控制
组织 36%
14% 领导
22%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传统管 理13%
网络联 系 11%
传统 管理 32%
网络 联系
沟通 29%
HR 20%
沟通 28%
网络
HR
联系
11%
48%
传统 管理 沟通 19% 44%
3,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即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 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 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 力、社会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 行的,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 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职能
研究思路:法约尔(Fayol)于本世纪初首次论 述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与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基本过程
制定目标及目标实 施途径(做什么及 怎么做)

管理学原理讲义稿

管理学原理讲义稿

第一章管理学概论(管理是最常见、最为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

)第一节管理学的基本框架第二节管理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对组织和信息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的过程。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康纳利:管理就是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H.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良好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2、管理的内涵: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主体是管理者对象是所拥有的人、财、物和信息等全部资源其目的是高效地过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是一个过程二、管理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计划Planning(首要职能):通过对组织内外条件的分析和预测,确定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制定若干个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方案,经评价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并制定出实施计划所需的政策。

➢组织 Organizing➢人事 Staffing(人员配备)➢领导 Leading➢控制 Controlling2、对管理职能的不同认识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古利克: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

孔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

张今声:计划、组织、控制。

不管是三分法还是七分法,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分法不同,对此不必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分法。

通过管理职能的划分,为研究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有关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程序都可以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而加以分类归纳并予以系统论述,从而为研究与学习提供便利。

《管理学原理》第一讲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第一讲PPT课件
•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 实情 况
•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 服难关
• 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管理者必须从组织整体出
发,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 系,使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组织和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动态
管理的人性假定
受雇人 在资本主义初期的企业里,工人是受雇人,是
会说话的工具。
经济人
社会人
管理人 自我实 现的人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界意识到工人的积 极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接受了工人是经济人 的假设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工人是社会 人的假设,认为企业的职工是作为集团和组织 成员而行动的。
• 2,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组织通过技术达到其目的, 常规技术所要求的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和控制系统与 客户化的、非例行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 3,环境的不确定性:由于政治、技术、社会和经济 的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着管理过程。那些在稳定 的和可预见的环境中有效的方法,对于快速变化的和 不可预见的环境来说可能不适用。
信息传递 4监听者
5传播者
6发言人
决策制定 7企业家
8混乱驾驭着
9资源分配 者 10谈判者
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性的例行义务
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以及 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有关的职责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 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
• 1,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 •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 3,管理的主体是人 • 4,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 • 5,管理的作用是有效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笔记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同学们帮忙加以修改。

引言一.什么是管理(一)什么是一般管理和企业管理:霍德盖茨-美国:简单说通过其他人来管理。

唐纳利-《管理学基础》: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管理,个人活动所不能达到的,协调其他人工作。

法约尔-法国人:从管理的要素职能来看管理。

孔茨-美国人《管理学》: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管理关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

管理关系是指在经济过程中,由于对人的活动和对物的使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关系:1、人与人,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2、人与物,属于生产力范畴。

3、物与物,(设备与厂房)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二、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英国对科学管理的推广泰罗(美国):信息论系统论瑞士发明的电子表落后:产品落后工业落后管理落后1、研究企业管理是研究水平最小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自由之路。

2、再好的效益不加强管理也不行,这也是实行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需要。

国民经济----部门经济----企业经济3、研究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需要。

管理的科学化,技术的现代话。

采取科学管理方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生产力组织规律要求。

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规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4、学习企业管理是改变我国企业落后面目,把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需要。

改革开放改变为:少环节多渠道三、如何学习管理1、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资本论》2、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1)认真读书领会教材精神(2)正确对待外国的管理经验(3)正确对待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第一章第一讲企业管理原理一、管理与经营1、什么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人们为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依照一定的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及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

经营:是指经管办理经济事业,一般来说,经营只限于一个具体的经济实体,也包括对这一经济实体本身。

经营与企业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从解释范围:广义和狭义经营比管理的范围窄2、从实体看:经营包含管理3、从作用看:经营:开放的外向的管理:封闭的内向的管理是从经营中分离出的职能分离过程:1、浑然一体2、有了管理活动,没有管理人员3、有了管理人员4、出现了管理层次(直线管理)5、出现专业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6、职能机构7、出现纯粹的管理职能二、管理的两重性(一)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一是指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组织、技术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组织技术属性(一般属性自然属性)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社会经济属性特殊属性生产关系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管理权是所有权的延伸2人与人的关系3 分配问题(二)为什么会有两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决定1产品制造过程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三)学习两重性的重要意义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需要,生产经营社会化程度越高对管理依赖性越大,社会主义企业一天也离不开管理。

2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既有组织生产经营过程的一般职能,又有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因此他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批判的吸收。

3企业管理不仅有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的一般职能,还有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经济利益,巩固和发展现有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所以我们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调整、巩固和发展现有生产关系。

三、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一)如何理解管理是门科学1管理本身有规律,管理成败取决于管理者对管理客观规律的认知程度,驾驭程度。

列宁:物质利益原则2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求:价值规律(等价交换有偿服务)管理的经验可以上升为管理和知识体系3管理可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二)如何理解管理是门艺术对管理者提出三点要求:1一个管理者管理艺术高低与本人的本质特征离不开。

(才能修养知识等个人素质)领导者的影响力权利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传统职位资历(因素)品德知识才能感情观念性社会性历史性本质性科学性实践性精神性服从感敬畏感敬重感敬爱感信赖感敬佩感亲切感2意味着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管理的对象不同而决定的。

3管理是一种艺术,要求做好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巧妙地管理方法,不同的方法带来不同的结果。

传统管理目标管理艺术内容:(1)管理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人际关系正式组织关系:指由组织结构职能划分规章制度确定的关系(同上级同级同下级)非正式组织关系:在共同劳动中,一方面是组织成员,在组织劳动中,有共同感情。

(2)学会处理具体事物工作的内容A用人B相信人(3)管理者要学会运筹时间的艺术时间可控时间——提升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将不可控时间的利用率降到最低(使不可控时间转为可控时间)(4)管理是提高效率的艺术提高机构的效率提高会议的效率(三)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艺术不是互相排斥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

四、现代管理原理(一)系统原理(七个原理中最重要)1什么是系统原理(1)定义: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系统,其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要实现管理目标必须对企业进行管理工作,集齐各种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治理。

(2)什么是系统:是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体,它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的条件1》系统必须由若干要素结合而成。

2》组成系统的各要素有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3》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和功能。

任何系统都是最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系统环境之中。

A 从企业角度出发按企业要素的物质形态划分人员资金商品设备B 按各要素在企业中的作用划分决策执行监督反馈C 按职能划分生产经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行政生活计划预测D按各要素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权力最高管理中间管理基层管理业务管理(3)系统的特征:1》目的性2》整体性与相关性:所有要素功能服从系统功能。

3》层次性:指系统具有有序的结构。

4》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又是相对开放的。

(更大系统环境与系统环境有正常输出输入关系)输入:人财物信息输出:产品劳务服务信息信誉品牌忠诚度用系统原理要系统观念,要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进而解决问题:1》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2》分析系统的结构;3》研究系统的功能;4》分析系统的环境;影响系统生存发展的不利因素。

5》研究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否有竞争关系。

6》研究系统的历史。

(二)整分合原理1概念:现在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有效的综合。

系统的功能:各要素的功能,各要素搭配的状态。

整体出发——分工分解——达到新的整体2整:是整体,从整体出发。

分:是分工,分解。

合:是指综合。

3应用:1》建立组织结构利用整分合原理。

2》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也可利用。

3》确定企业目标作用。

4》在操作上利用。

(三)反馈原理1.什么事反馈:是控制论中的概念,反过来馈赠,是指有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反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

<—输出(第一次指令)执行部门反馈—> 经理——>控制系统<——(第二次指令)2.什么是反馈的原理利用信息的反馈了解过去的情况,根据过去的情况,调整未来的行动,保证今后的行动和目标要素相一致,控制系统的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

3.反馈的种类反馈信息行为的作用:正反馈:凡使输入信号增强者为正反馈,增大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强化执行机构的活动。

(竞争、表扬)负反馈:凡使输入信号减弱者称负反馈,它减小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往往利用其纠正管理中的问题。

(伪劣产品)4、对反馈的信息要求1》反馈的信息必须灵敏。

2》反馈的信息必须正确,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析,从思想和观念上分析信息。

3》信息还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

(量的要求;不同人提供的不同信息)(四)封闭原理(管理者被管理)1.概念:一个系统内的各种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基本精神:任何管理,管理规范同时又必须成为被管理对象,受到约束。

2.封闭的方法方法:提高销售额:1》重大轻小—规范花色品种2》库存增加3》服务质量下降3、封闭原理的应用1》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使各个机构受到相应的牵制。

2》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各种岗位责任制,使责任对权利起制约作用。

4》确定目标时,估计可能出现的后果,使后果对目标起制约作用。

(五)能级原理指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或者叫做功的本领。

(能量的阶梯)能级原理指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能级,即根据各个单位的能量大小,安排其地位和任务使财责相衬。

怎样运用能级原理?1》各个机构,改革管理层次能量大小应成比例,人员成比例。

2》根据各机构各层次能量大小,确定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形成能级序列。

3》对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给予不同的奖励,使责任、权利、物质利益、精神荣誉和能级相对应。

4》强调各类能级应动态对应。

(六)动力原理1.动力和动力原理:动力指物质运动内在的力或推动物质运动的力。

动力原理指正确的组织动力,合理的使用动力。

2.企业管理的动力●物质动力:企业及职工的物质力和经济效益。

●精神动力:信仰、精神鼓励。

●信息动力:企业信息个人素质信息个人知识信息3、运用动力原理需注意:●各种动力要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对象有针对性的运用动力。

●把集体动力和个人都管理结合起来。

●把暂时动力和长久动力结合起来。

●应注意掌握好各种动力刺激量的界限。

不同部门刺激量的横向对比,同一部门刺激量的纵向对比。

(七)弹性原理1.概念:企业适应客观变化和动态管理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制度方法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

2.应用:●编制计划时一个目标,多种方案。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规定基本要求,但同时给各部门、各环节一定灵活性。

●在权利方面集权分权相结合,主要权力集中,大部分权力分散。

●在经营上实行多种经营,减少社会风险。

思考:1、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2、试述管理的两重性及学习两重性的现实意义。

3、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4、七个现代管理的内容。

5、结合实际谈谈系统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6、试述封闭原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