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德育第三册,第四课第二节,劳动维权
第二节 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退出
§第二 节: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问题1 :职业道德的定义?
合 作 探 究
☆道德能保证人类健康生活和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秩序。
认识概念 梳理概念 辨析概念 巩固概念
♤ 职业道德规定人们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 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提倡人们应该如何将 工作做到最好,同时给人们的职业活动规划了一条 不能突破的底线,如果突破了这一底线,就是不道 德,或者叫做“缺德”。
学 习 目 录
阅读教材P15-P16页所提供的材料,讨论并回答以下问
案 例 讨 论
题:
作为未来的产业工人、现在的青年学生,你认为怎样做
合 作 探 究
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归 纳 总 结
布 置 作 业
首页
上页
《德育》(第二版)
劳动保障出版社
下页
退出
§第二 节: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定义: ☆道德能保证人类健康生活和持续发展所需要
退出
§第二 节: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材料,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学 习 目 录
(1)作为一个职业,掏粪工已经消亡。但作为掏粪工的时传祥
却在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位“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之一, 你是如何理解的 ?
教 学 活 动
合 作 探 究
(2)在20世纪50年代,时传祥精神直接表现为“宁肯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在新时代,时传祥精神有了新的内涵。这些内 涵有哪些?请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职业道德的作用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主要内 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
课型
综合课
教具
多媒体设备、手机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增强证据意识
2.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法、问卷调查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法
语音讨论:借助微信、YY等聊天软件,建立专门讨论群,邀请家长、法律专业人士加入,在课堂实现同步交流讨论。
【新课传授】:
第八课第二框题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板书)
(一)公民基本诉讼权利(板书)
(二)增强证据意识(板书)
播放自制视频《邀你来断案》(视频播放过程中适时让学生举手表示支持哪方)
剧情概述:大皓因资金问题向小彤借款若干元,约定一个月内归还。一个月后,双方因还款问题引发纠纷,大皓坚称只向小彤借了一千元整,小彤则发誓借了九千元整给对方。
片段(一):纠纷双方摸“电子狗”——心理学只能为断案提供线索、推测方向,不能成为依据。
1.证据的特点: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板书)
片段(二):小彤呈上大皓写的借条——物证、书证
片段(三):大皓呈上向小彤借钱时的录音资料——音像资料能否采信?
片段(四):大志出场作证,出示借款立据时拍摄的照片,小彤提出回避和质疑——证人证言
教学时数
45分钟
板
书
安
排
第八课第二框题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公民基本诉讼权利
(二)增强证据意识
1.特点: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
2.种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三)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职德育3教案
教学授课计划授课题目:第一课职业与成功第一节职业是人生的基石目的要求:1、理解职业的人生功能。
2、掌握职业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能够分析职业的基本内涵。
能够掌握职业的基本特征培养对职业活动的积极心态。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复习导入、讲授新课、课后总结导入新课:梁启超说:“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这里的“劳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
本课我们将走进职业,了解职业的人生功能;我们将学习职业道德,了解职业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们将尝试职业规划,从此开启美好的职业人生。
教学方法: 讲授一、职业来自社会分工职业是指个人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合法、有报酬的工作。
教师、警察、会计、医生、厨师、秘书、驾驶员、保安、理发师、法官、军人、清洁工、记者、咨询师、演员、作家等,都是职业的名称,他们都有各自的“应做之事”。
职业是社会生产活动发生分工的结果。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职业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1999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现有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资料链接职业名称:礼仪主持人职业定义:从事礼仪活动方案策划、程序推进、气氛营造和人际互动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联络主、承办方,明确礼仪活动的各种要求。
2.参与方案的构思和撰写,承担细节的筹办。
3.导入、串联、收合礼仪活动各环节,推进活动程序。
4.与礼仪活动参与者进行交流互动,营造气氛。
职业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礼仪活动数量激增,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社交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礼仪主持人。
礼仪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独立策划及主持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职业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
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独立存在的。
2、经济性。
最新中职校德育第三册第五课第二节职业成长教案
课程名称:德育第三册《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案
B.缝壁必须垂直
C.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D.缝上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答案:D
233网校解析:教材P26
3、直接或间接承受汽车等荷载作用,对桥梁结构安全起保证作用的部件是()
A.桥台基础
B.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C.桥梁栏杆
D.桥面排水系统
B.答案:A
233网校解析:教材P27
4、某地铁区间隧道,位于含水量大的粉质细沙层,地面沉降控制严格,且不具备降水条件,宜采用( )施工。
A浅埋暗挖
B.明挖法
C.盾构法
D.盖挖法
答案:C
233网校解析:教材P65
5、关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工振动小,噪声低
B.不适用于卵砾石地层
C.刚度大,开挖深度大。
中技德育第三册,第四课第二节,劳动维权
第二节 劳动争议与维权
1)劳动争议,又叫劳动纠 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 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 行劳动义务而引起的争议。
2)劳动争议的范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 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 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仲裁无门槛
路面有压力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
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就是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向劳动 争议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就不 再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 PS: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 动关系没有解除或终止,那么关于
劳动报酬纠纷的申请仲裁时间没有1
年的限制,就是说超过1年依然可以 申请仲裁。
以下情况不受《劳动法》 规定时间限制:
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 因的,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 需要紧急处理的。 ②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 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 安全、公共利益,需此时抢修的。
另外,在国家法定节假日 (元旦、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时, 用人单位必须给予放假,恰 逢周六日,必须在工作日补 假。个人婚、丧、病假,女 性职工生育、哺乳假等在确 认无误后,可享受带薪休假。
二劳动者的权利人身权平等就业权劳动者权利劳动者权利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1人身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及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除法院殴打侮辱职工身自由权除法院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可以限制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外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限制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
第四课-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1、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活动中提成服务 群众,并不是一个高不 可攀的道德标准。 每一个从业者在职业活 动中,都自觉地遵循服 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 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 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 服务对象的和谐状态。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2、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道德境界
•服务和奉献的过程,既是职业历练的过 程,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 •经验阅历会不断丰富, •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会得到反复强化, •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会得到不断磨练, •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会得到提升。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2、价值失范、道德沦丧。
演变
3、不良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外来影响。
前车之鉴
苏联解体的启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
4%
7%
11% 85%(一说78%)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利益的 认为苏共代表少数特权阶层 (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1、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道德境界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 抵制职业腐败,倡导廉洁从职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2、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道德境界
•邓红英,中共党员,广西柳州市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 司驾驶员。 •21年来,邓红英在公交驾驶员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 出不平凡的业绩。她视岗位为生命,把真诚献给乘客, 始终如一践行“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 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 的服务格言,甘当“老人的儿女,小孩的阿姨,盲人 的拐杖,外地人的活地图”。 •她在车上设置了时钟、意见簿、小药箱、雨伞、卫生 筐、报纸、指路卡等便民设施,竭尽全力地为乘客提 供一切便利和服务。
德育第二版第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四课 职业的法律保障
3
课题一 劳动合同
1.劳 动 关 系
教学要点
劳动关系是本课的一个核心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 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 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 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 以及受其劳动保护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第四课 职业的法律保障
Add教you学r t目ext 标in here Add教yo学ur t要ext 点in here Add教you学r te导xt 入in here Add教you学r t过ext 程in here Add教yo学ur t评ext价in here
课题一 劳动合同
Add教yo学ur t目ext标in here Add教yo学ur t要ext点in here Add教you学r t导ext 入in here Add教yo学ur t过ext程in here Add教yo学ur t评ext价in here
6
课题一 劳动合同
资料链接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解除诚约实定守服务信期是的为劳人动之合道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
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
课题二 劳动争议与维权
2
课题一 劳动合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种类。 2.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构成。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与用人单位签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2.能够分析常见劳动合同中的问题。
德育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4课2节
德育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4课2节ⅠⅡ复习引⼊1.什么是合作团队精神?2.职业技能的三个层次是什么?新课讲授第四课职业的法律保障第⼆节劳动争议与维权1.劳动维权劳动维权就是劳动者与⽤⼈单位发⽣劳动争议,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各项活动。
在我国,劳动维权主要有三种⽅式:◆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交涉,或找第三⼈调解解决;◆劳动者向有关部门投诉,请求有关部门查处;◆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民法院起诉,借助国家⼒量加以解决。
2.劳动者的主要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权利:◆⼈⾝权◆平等就业权和⾃由选择职业权◆报酬权劳动法规定,⽤⼈单位必须按⽉向劳动者本⼈⽀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故拖⽋。
这种报酬权,主要有三个⽅⾯组成:第⼀,劳动者按⽉取酬;第⼆,劳动者的⼯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资标准;第三,劳动者被要求加班,应当获得加班⼯资。
提问(5分钟)板书讲授提问(35分钟)加班⼯资的⽀付标准是:平时为不低于⼯资的150%;休假⽇为不低于⼯资的200%;法定休假⽇为不低于⼯资的300%。
需注意的是,休假⽇加班,单位可以安排调休⽽不必⽀付加班⼯资;但法定休假⽇加班,单位不得以调休取代加班⼯资,⽽是必须按标准⽀付加班⼯资。
劳动者在年⽼、患病、⼯伤、失业、⽣育等情况下应当获得帮助和补偿。
为此,⽤⼈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我国⽬前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险主要有5种:养⽼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伤保险⽣育保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作时间为每天8⼩时,每周不超过40⼩时。
⽤⼈单位由于⽣产经营需要,经与⼯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作时间,⼀般每⽇不得超过1⼩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作时间每⽇不得超过3⼩时,但是每⽉不得超过36⼩时。
⽤⼈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少休息⼀天。
资料链接:林某在⼀家酒店做服务员,该酒店规定服务员每天⼯作5.5⼩时,没有休息⽇。
中职德育
12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活动
根据教师安排,开展“法律讲坛”活动。内容 分别为《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刑法》 。
第二节 预防违法犯罪
13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第二节 预防违法犯罪Leabharlann 一、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公共秩序与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 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治安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户籍 身份证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危险品管理、出入境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公共 场所管理等。其主要任务是: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惩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预防灾害事故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8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第一节 提高法律意识
二、个人与法律
1.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包括对法的 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对人们的 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 ◆培养法律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学习法律知识 ----自觉遵守法律 ----参与法律实践
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 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
◆树立民主法治的观念。作为公民就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主动关心 国家的法制建设,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
3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第一节 提高法律意识
一、社会与法律
中职德育德育课《劳动合同》说课稿
1
学生是本节的主角,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通过对劳
学
法
动合同法律具体规定的引导讲解,指引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独立思考,再 通过小组互议、互相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动性,健全思维方式、
指
导
培养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使学生从以前的那种“满堂皆收、大小通吃” 的机械课堂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在寓教寓学于乐中,发挥自学主观能动性,
在主动学习中不知不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 型
新知识课
教具
录像、投影仪、电脑课件等
板
四、劳动合同:(具体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逐一演示) 1、劳动合同的概念:
2、劳动合同的签订应遵循的原则:
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书
(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1)协商解除
(2)合法性原则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教师点评、归纳、总括,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旧知 识,检查学生对已学内 容的掌握情况,承上启 下,顺理成章,导入新 课。
学生分组 回答,老师 引导、归 纳。
1、劳动合同的概念:播放录像〈〈劳动合同〉〉
新
片段剪辑(6 分钟)
起画龙点睛的作 多媒体演
课 让学生思考: (1)劳动合同起什么作用?
用,引同学入胜,引导 示、 同学注意集中精力,激
的原则,然后分成两组,各举一案例,并加以 学习积极性,用案讲 讲授法、
分析说明,最后教师点评、归纳。(5 分钟)
法,活跃课堂气氛,让 讨论法、 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 归纳法 受一种轻松的学习氛
围,主动接受知识。
2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授课方式
3、教师用课件板书列出劳动合同的内容(即劳动 转变学生的思维,
最新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四课第二节
最新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四课第二节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四课增强法治观念第二节预防违法犯罪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治安管理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关系,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提高遵守治安管理规定的自觉性;2、理解犯罪和违法的本质区别,了解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罚的主要形式、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掌握预防犯罪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解决办法:讲清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要行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常犯的不法行为,并说明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2、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解决办法:先介绍我国刑法的基本知识,强调犯罪及其刑罚内容、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规定,然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再介绍预防犯罪的方法)。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案例中的团伙成员违法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你自己或者周围有没有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新课讲解一、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1、公共秩序与治安管理。
在介绍治安管理时要强调这是行政管理的一个方面,重点介绍治安管理的内容,列举身边事例和新闻报道加以说明。
讲解治安管理的主要任务时要全面介绍其保护作用、预防作用和处罚作用。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18页的媒体聚焦、第120页的资料卡片,补充参考书第229页的相关资料(1)、第253页《治安管理的范围》。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这部分是重点内容,需要讲清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要行为,并说明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
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联系青少年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来讲;二是重点突出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三是对一些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也应重点讲解。
补充参考书第230-235页的相关资料(2)、(3)、(4)、(5)、(6)、(7)。
中职德育第四课教案
中职德育第四课教案第四课增强法治观念教学内容:4.1 未成年人保护法、4.2 治安管理处罚法、4.3 道路交通安全法教学过程:增强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导入新课:【案例引入】请同学们看看P66 页的案例,学校应该承担王某的一切经济损失吗,回答: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对学习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非监护责任,但并不等同于学校对学生部承担任何责任。
P67新课教学:4.1 未成年人保护法4.1.1 保护未成年人及应当遵循的原则一、在我国,年龄未满xx 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
二、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循的原则未成年人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保护法》第21 条明确规定:,,); P68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解答: 不合3、教育和保护相结合理。
因为洪某的4.1.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行为本身违反了一、家庭保护法律,违反法律二、学校保护的行为不受法律三、社会保护保护。
四、司法保护4.2 治安管理处罚法4.2.1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一)以事实为依据(二)错发相当原则(重错重罚、轻错轻罚,罚过相应)(三)公开、公正保障人权(四)教育与处罚相结合4.2.2 治安处罚的种类一、警告(轻微)二、罚款(500 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五、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4.2.3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处罚标准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一)扰乱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秩序1、包括:,,2、处罚:一是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二是对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xx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三是对聚众实施扰乱行为首要分子处XX日以上XX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xx00 元以下罚款。
【案例分析】案(二)散布虚假信息、恐怖信息的行为例5 扰乱公共场1、包括: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所秩序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劳动】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第二框就业维权之道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关键字】劳动第二框就业维权之道知识点一休息者的权利和义务1.休息者的权利(1)休息者有取得休息报酬的权利。
休息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休息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休息者的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休息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应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休息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休息者休假。
(3)休息者有获得休息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休息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休息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休息者进行休息安全卫生教育,防止休息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用人单位必须为休息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休息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休息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休息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休息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为了确保休息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可以为休息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休息者的生存权,保障休息力再生产,保障社会安定,因此也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5)休息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休息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休息者的义务(1)完成休息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休息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休息纪律和职业道德。
知识点二休息者的维权路(1)用人单位和休息者因履行休息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休息争议。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休息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休息者发生休息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中职职业道德说课稿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说课稿
中职职业道德说课稿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说课稿中职职业道德说课稿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说课稿《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高一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这一课的内容与中职生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中职生有必要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要懂得如何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护合法权益,对中职生将来的职业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内在结构本学时的主题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围绕这一主题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首先分析了怎样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这是成为劳动者、确定劳资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其次介绍了作为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劳动者享有权利,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基础;最后阐述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与途径。
(三)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劳动合同的构成要素和订立过程(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懂得劳动者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坚持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运用懂得劳动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解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从教学大纲看,依法维护权益属于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本身是签订劳动合同和增强劳动者权利、义务意识的目的所在及教学的落脚点。
从现实来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例很多,很多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淡漠、法律知识的缺乏又制约着劳动者依法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能力,而广大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个人乃至家庭的切身利益。
《维护劳动权益》PPT课件
作用: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责任、权 利和义务,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能用劳动合 同的有关规定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劳 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都能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签订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 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3年不结婚,5年不生子”
“不 签合 同就 下岗”
第一,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应符合法律程序
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
第二,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必备条款
劳动报酬
劳
双方当事
动
人自己约
劳动纪律 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合
定的条款
违约责任等
同可选择性条款来自可选择性条款需的
经双方协商确认
内
法律法规禁止 不必写进劳动合同,但双
容
约定的条款
方必须执行,具有强制性
布置作 业
1.辨析 《学习指导》P69第3题。
2.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P74第7题。
3.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P78第3题。
课后作业
1. 拟定一份书面劳动合同,请注意书写格 式及条款内容。
2. 社会调查 调查自己在岗的亲戚朋友10人,统计下列问 题:10人中有多少签订了劳动合同?未签合同的 原因是什么?发生过劳动纠纷的有多少,都是怎 么解决的?统计后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予以分析并 写出调查报告。
这样维权对吗? 劳动者应该怎 么维权?
阅读教材P147活动框“劳动者的维权路”,思考、回答问题 如果你遇到了劳动争议,会走上这条维权之路吗?为什么?
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四种方式
协商解决
协商未果
提起诉讼
15日内
仲裁未果
中职课件:职业道德与法治10.第4课第二框《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实践》
第4课在工作中做合格建设者
第二框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实践
教案
学情调查问卷
1.现阶段参加过哪些职业道德实践?如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
2.参加职业道德实践后,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提升计划?
3.通过职业道德实践对职业道德理解有什么变化吗?
其他教学提示
(一)注意事项
本课时是第4课的第二框题“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实践”。
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度很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比较大,需要教师准备更多更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分享,进而使学生自发生成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避免刻板灌输,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准确地实施相关教学活动。
(二)参考书目
1.《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4.《教师教学用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职业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劳动安全卫生权
◆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就业的权利
①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有 权拒绝,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降低劳动者工资福 利待遇,甚至解除合同。
PS:以上情况多出现在建筑业,和各类行业中需要室外行走部分工作情况。
②劳动者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所。
第四课 职业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劳动争议与维权
1)劳动争议,又叫劳动纠 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 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 行劳动义务而引起的争议。
2)劳动争议的范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 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 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企业调解委员会
调解 组织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乡镇、街道调解组织
3)调解的特点
(1)调解机构是社会组织,而不是国家机 构。 (2)调解活动具有任意性,基本上不受固 定程序和形式的约束,也可将道德规范、社 会习惯作为调解的依据。 (3)调解书仅具有合同性质,不具有强制 执行的效力。
3.仲裁
1)含义:是指劳动争 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 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 法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包括对劳动争议依法审 理并进行调解、裁决的 一系列活动。
以下情况不受《劳动法》 规定时间限制:
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 因的,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 需要紧急处理的。 ②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 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 安全、公共利益,需此时抢修的。
另外,在国家法定节假日 (元旦、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时, 用人单位必须给予放假,恰 逢周六日,必须在工作日补 假。个人婚、丧、病假,女 性职工生育、哺乳假等在确 认无误后,可享受带薪休假。
劳动者的报酬权包 含基本工资和加班费、 津贴等。
“加班报酬”
加班类型 不低于
平时加班
150%
休假日加班
200%
节假日加班
300%
(4)休息休假权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不超 过44小时。加班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同时,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案例:余某与某轮胎厂的劳动纠纷
余某是某轮胎厂职工。1998年10月在厂里办了停薪 留职,期限为两年。1999年5月该厂经济效益下滑决 定辞退部分职工,5月16日厂里张贴公告,要求凡公 告上有名字的职工前来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余某在被辞退之列,但由于此时他在广州打工,厂 方也未通知其家人,他无从得知这一消息。2000年1 月,余某回家探亲方知被单位辞退。余某认为厂方 的做法不妥,要求厂方恢复劳动关系,遭到拒绝。 2000年2月余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认为已过仲裁时效,决定不予受理。
殴打、侮辱职工 人身 权
搜身
扣押身份证、学历 学位证等身份证件
(2)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权:劳动者就 业,不因种族、民族、性 别、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 歧视,所有劳动者享有平 等的就业权。 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还 表现在劳动者可以依法自 主辞职,用人单位不得以 任何理由和方式加以阻碍。
(3)报酬权
按《劳动法》规 定,劳动者有从用人 单位获得合理报酬的 权利,而且其基本工 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 规定最低基本工资。
◆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仲裁无门槛
路面有压力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
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就是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向劳动 争议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就不 再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 PS: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 动关系没有解除或终止,那么关于
劳动报酬纠纷的申请仲裁时间没有1
年的限制,就是说超过1年依然可以 申请仲裁。
PS:以上情况多出现在需要经常室外作业的行业,如建筑业,新闻采访, 以及各类行业中需要室外行走部分工作情况。
(6)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应当 获得帮助和补偿。为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
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险主要有5种:
2)协商的特点
1.不受程序约束,完全由争议双方自愿、自由协 商,双方合意即可成立。 2.和解协议具有实体法上的效力。 3.和解协议无程序法上的意义和效力。即协议没
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仍有申请调解、仲裁的权
利。
4.在争议处理的任何阶段都可进行。
2.调解
1)含义:是指在第 三方主持下,依据 法律规范和道德规 范,劝说劳动争议 双方当事人,通过 民主协商,互谅互 让,达成协议,从 而消除争议的一种 方法和活动。
据统计,2013年度广州市法院处理10人以上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达303宗, 涉及劳动者10820人;10人以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则达12399件。
二、劳动者的权利
人身权
平等就业权 劳动者 权利 报酬权
休息休假权
劳动安全卫生权
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1) 人身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及相关法 律规定,公民享有人 身自由权,除法院、 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按 法定程序可以限制、 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 外,任何单位、个人 都无权限制、剥夺公 民的人身自由。
本课结束 谢谢使用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企业全额) 生育保险(企业全额)Leabharlann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和方法
追索小额 劳动债务 争议
单位内调 解
仲
终局
执行劳动 标准争议
协商解决
撤销
其他争议
社会化调 解
裁
一审 二审
1.协商
1)含义:争议发 生后,可先由争议 双方当事人自己协 商,协商得出一致 结果后,双方按照 达成的和解协议自 觉履行。
问:仲裁委员会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4.诉讼
1)仲裁一方当事人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 则可以自收到仲裁裁 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法院审理是劳动争 议处理的最终程序。而仲 裁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诉 讼的前置程序。
三、掌握劳动维权的平衡点
⑴善于用证据、实力说话,把自己的贡 献作为争取利益的砝码。 ⑵发生分歧时,尽量协商解决,不要轻易 提起劳动仲裁。 ⑶即使企业有错在先,也不可以用违反 劳动纪律或法律法规的方式表示不满。
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组 成的仲裁庭
仲裁庭
2)较之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下述 特点:
(1)仲裁机构是一种依法定原则所组成的官方 机构,而非民间组织; (2)仲裁申请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起,无 须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开展;
(3)仲裁机构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作出裁决 ,仲裁调解和裁决依法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