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3、性质: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特征:
①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基本特征;分散性) 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封闭性) ③自给自足,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 ④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 (落后性) ⑤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经济史学习主要方面:
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 经济领域: 近现代:资经济、社经济
掌握 古代: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经济政策: 内容 近现代:
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国家干预 社:苏:战共—新经济—斯模式—社 会主义改革 中:恢复—三大改造—三面红旗 —改革开放 —社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表现
掌握 经济发展原因 层次 经济发展影响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 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 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 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 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调整政策,采取了 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 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⑤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对经济中心的 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2、表现: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采集经济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种植经济) 农作物 南稻北粟
耕作方式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耒耜。石器木 商、周 石器锄耕 器骨器为主, 少量青铜农具
粟、稻、黍、 排水、沤肥 稷、麦(五谷) 除草、治虫 桑、麻等
3、意义: 4、特点: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 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 阶段
五谷:
黍
稷
麦
豆(菽)
稻
麻
粟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1、起源:
源自文库
2、表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采集经济
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B
2、 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 加3亿多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近 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白渠
漕渠
龙首渠
翻车(曹魏)
明清的风力水车
筒车(唐)
宋朝高转筒车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具 1、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2、商周
耒耜、石锄、 石犁、青铜农 具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排水、锄草、 培土、沤肥、 治虫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 一熟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农作物
水稻、粟 粟、稻、黍、 稷、麦、桑、 麻
种植经济)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石刀、石斧、 南稻北粟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 火 土地可以连续耕 粟、稻、黍、 耒耜。石器木 种,土地利用率 排水、沤肥 稷、麦(五谷) 器骨器为主, 大大提高 商、周 石器锄耕 除草、治虫 桑、麻等 少量青铜农具 (耜耕)
耕作方式
3、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耕作方式的演变: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集体
劳作到个体农耕的演变: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石 器锄耕(奴隶社会)→铁犁牛耕(封建社会)
★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国有制(奴隶社会)→ 封
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地位)
1、含义: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具 1、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2、商周
耒耜、石锄、 石犁、青铜农 具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排水、锄草、 培土、沤肥、 治虫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 一熟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农作物
水稻、粟 粟、稻、黍、 稷、麦、桑、 麻
水利灌溉
3、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 4、两汉
耦犁、犁壁
2、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就
(1)、扩大耕地面积;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提高土地生产率; (4)、选用良种; (5)、科学掌握农时。
3、精耕细作的表现
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铁犁牛耕
(农用动力革命, 汉代逐渐普及)
耕作技术 垄作法 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耧车
漕渠、白渠、 一年一熟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隋唐
曲辕犁,犁评
(完善)
宋朝
明清
春秋战国时代的 铁农具和牛尊
西汉
唐代
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
曲辕犁
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
都江堰 造福千秋
李冰父子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古代农作物种植发展变化
(1)先秦:种植五谷,南稻北粟,还有桑麻 (2)汉:从西域引进大量的农作物品种(以蔬菜、 水果为主,如胡萝卜、核桃、葡萄、蚕豆) (3)魏晋南北朝:农作物的格局仍然是南稻北粟, 但麦类的种植更加普遍 (4)隋唐:改变粮食种植格局,形成南稻北麦, 还种植茶叶,棉花,食用菌 (5)五代宋元时期:引进占城稻 (6)明清:引进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 土豆、烟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 三者联系: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 展繁荣前提,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 发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步,反过 来也会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无农不 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早期农业、传 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早期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的农耕生产。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 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 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 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
如何评价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积极方面:
①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也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
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1、劳动力增长(人口增长) 2、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力因素
3、生产技术的进步(包括耕作技术、农 业书籍等)
4、劳动对象扩大(土地开垦) 5、土地政策的调整 生产关系因素
6、赋税制度的改革
7、政局的稳定 8、统治者的重视 9、经济文化交流
其他因素
10、自然环境的优越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业出现的变化: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 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 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是开放的, 与市场有紧密的联系,其生产目的不仅是为了满 足生活和交税
水利灌溉
3、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 4、两汉
耦犁、犁壁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5、魏晋南北 朝 曲辕犁 6、隋唐
7、宋朝 8、明清
一年两、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 叙述,如《荀子· 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农书· 粪田之宜》:“用粪犹用 药也”。《吕氏春秋· 上农》:“时至而作, 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 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 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特征
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 水平;
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 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 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 一定的影响。
试总结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从这 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推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 动力是什么?
A.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 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 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第一阶段:东晋南朝——南北趋向平衡 第二阶段:隋唐五代——重心开始南移
第三阶段:两宋时期——南移最终完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5、魏晋南北 朝 曲辕犁 6、隋唐
7、宋朝
8、明清
一年两、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农业起源、内部分工、耕作 方式、耕作技术、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内部分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 (4)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5)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6)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缓慢和长 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 ④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 2. 评价 • (1)积极性:较稳定,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有 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 (2)落后性:规模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 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不利 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3)脆弱性: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天 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