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判断

合集下载

逻辑学入门(思维导图)

逻辑学入门(思维导图)

逻辑学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逻辑学是数学和哲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

逻辑学让人讲道理。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思维的规律。

(思维的形式)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通常讲就是想一想,考虑考虑。

什么是思维的规律?人的大脑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

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作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为什么说逻辑是思维的规律?逻辑仅仅是人的思维中存在的规律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汽车,光速飞船这些词语都是概念,他们有具体的含义,可以想象。

判断:猫是一种动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语句都是判断,他们都对思维中的某个对象有所判定。

推理:如果一个人不读论语,就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推理,它基于一个或一些判断为前提对另外的对象进行判断。

(判断的判断)逻辑学的定义: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语言与逻辑的关系: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人类思维的规律。

语言有民族性,但逻辑却是人类共同具有的。

先理清语法错误,再理清逻辑错误。

语言学不处理逻辑错误,应先处理语法错误。

逻辑的等价叫法:思维规律,思维形式,思维规则,思维结构,思维形式结构。

人类的认知:感性认识:感知觉、表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学研究的内容。

需要知道的逻辑学常识。

没有对概念精准的定义,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推理和判断。

如果前提有问题,那么结论就有问题。

逻辑学分类:形式逻辑学。

辩证逻辑学。

人脑的系统思维系统。

记忆系统。

感性认识系统。

语言系统。

情感系统。

......如何学习逻辑学用逻辑去怀疑一切,逐步养成用逻辑去思考的自觉意识。

始终记住逻辑追求的是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确定的前提,推导确定的结论。

前提和结论必须一致(定义,判断,推理)很多人的错误用一套道理解释一切,不明确,不具体,不追究,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典型的儒学士的道德论证的方式,认为有些东西不证自明。

逻辑的力量第一二课时—概念、辨识逻辑谬误(2021)

逻辑的力量第一二课时—概念、辨识逻辑谬误(2021)

珠海一中红泥
指出下列语句的逻辑错误
●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 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 ——违反排中律
珠海一中红泥
指出下列语句的逻辑错误
● 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 ——排中律使用不当 ●
珠海一中红泥
指出下列语句的逻辑错误
●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 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珠海一中红泥
常见的逻辑谬误
● 一、概念含义前后不一致 ● 二、立场自相矛盾 ● 三、态度模棱两可 ● 四、理由站不住脚(推不出结论) ● ……
珠海一中红泥
指出下列语句的逻辑错误
●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 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ab
ab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基本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
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任何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必然是并且只能是其
中的一种。另外,单独概念之间只能是全同关系或全异关系。
珠海一中红泥
在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命题:判断性语句。 推理:将一组命题结合起来的过程。 论证:用某些理由支持某一结论的思维 方法。
——违反不矛盾律
珠海一中红泥
(3)唐苏味道初拜相,依违无所发 明,具位而已。常谓人曰:“决事 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 可也。”
——违反排中律
珠海一中红泥
(4)“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 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 善游’”(《吕氏春秋》)
——违反充足理由律

命题的概念和判断

命题的概念和判断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1.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一、情境导入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判断句?(1)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是)(2)3+7<11.(是)(3)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是)(4)北京欢迎你!(不是)(5)画一个角,它的大小是60度.(不是)(6)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不是)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定义这种判断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命题概念和结构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2=b2,那么a=b;(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解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方法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探究点二:真命题、假命题及举反例【类型一】真命题和假命题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①如果a∥b,a⊥c,那么b⊥c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②如果b∥a,c∥a,那么b∥c 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③如果b⊥a,c⊥a,那么b⊥c是假命题,故本项错误;④如果b⊥a,c ⊥a,那么b∥c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方法总结: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类型二】举反例命题“如果a=b2,那么a=b”是假命题,可举出反例______________.解析:反例是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的例子,也就是说,满足a2=b2,但不满足a=b的例子.当a=2,b=-2时,a2=22=4,b2=(-2)2=4.虽然a2=b2,但a≠b.故答案为a =2,b=-2(答案不唯一).方法总结: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是数学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举反例只需要举出一个即可.探究点三:逆命题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解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方法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所举的例子,如果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例子的结论,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三、板书设计命题⎩⎪⎪⎨⎪⎪⎧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 判定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常写 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 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即可).逆命题:原命题为“如果p ,那么q ”,逆命题则 为“如果q ,那么p ”.本节主要是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对于命题的结构,可让学生先自行观察或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关于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特别是对那些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适当多做些练习,对本问题不能要求学生本节课就必须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练习.对于真命题要注意强调“结论一定成立”中“一定”的含义是无一例外,总是正确的,而假命题就不能保证总是正确的;教学时最好要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对照起来讲解.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

逻辑学概念总结(考试用)

逻辑学概念总结(考试用)

序什么是逻辑学?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推理。

要进行推理,就离不开运用判断,推理就是由作为推理根据即前提的判断而推出作为推理结论的判断的。

可见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

判断离不开概念。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的一门科学,而人们把概念、判断、推理称为基本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如何来研究思维形式呢?首先,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是通过相应的词语、语句和复句来表达的,因此逻辑学就只能是结合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

其次,逻辑学在研究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组成的推理时,并不是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而是一般形式。

最后,还必须明确逻辑形式可以是正确的,逻辑学上称之为有效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即无效的。

学习逻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区分何为正确的,何为不正确的。

一2.确认事实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物、蔬菜、矿藏等。

例如,白宫就可以看做事物的代表,而林肯被刺则可以看做事件的代表。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如果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你可以到达的,你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3.观念与其对象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4.观念联系事实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5.将观念付诸语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即使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

形式逻辑习题(概念)

形式逻辑习题(概念)

1、概念“判断”与概念“推理”在外延上具有对立关系。

2、从概念的外延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交叉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对立关系。

3、在“逻辑形式中的项只有逻辑常项和变项”这一判断中,“逻辑形式中的项”与“逻辑常项”在外延上具有真包含关系;“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具有矛盾关系。

4、在判断“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和伟大的物理学家”中“伟大的数学家”和“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交叉关系,“牛顿”与“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普遍概念”与“肯定概念”在外延上具有真包含关系。

5、定义是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6、从属加种差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差,“判断”是属概念。

7、在“《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个判断中,“《西游记》的作者”和“吴承恩”这两个概念是( B )。

A、同一个概念B、同一关系的概念C、种属关系的概念D、属种关系的概念8、在“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和“李白是中国人”两个判断中,“中国人”这一概念( C )。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9、“文盲”这个概念属于(A,E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正概念E、负概念10、“词可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褒义词和贬义词”,这个划分犯的逻辑错误是( C,E )。

A、划分不全B、多出子项C、划分标准不同一D、子项相容E、同义反复11、用欧拉图表示下面概念间的关系:A、中年知识分子B、青年知识分子C、教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名词解释: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3.现象—4.归纳—5.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及时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领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6.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7.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8.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9.理论创新—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3.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4.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5.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的路线1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统一。

17.剩余价值率—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其公式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哲学中的概念判断与推理

哲学中的概念判断与推理

哲学中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原文地址:【转载】哲学视野中的概念、判断与推理作者:腾飞一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思维、认识离不开概念。

概念是关于客观对象本质的思维形式。

比如马、山、植物、国家、内容、形式、社会、关系、逻辑,等等。

概念具有内含和外延。

概念的内含就是概念的含义,表明概念所把握的客观对象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就是它所把握的客观对象的范围。

概念和语词是紧密联系的。

概念是内容,语词是形式;概念是人的思维对客观对象的把握,而语词是人们主观约定的符号。

在普通逻辑学里,概念区分为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群体概念和非群体概念等等,这里不作论述。

从哲学概念论来说,有抽象概念(非实有概念)和实有概念的区分,实有概念还区分为实存概念和实在概念,以及还有按照对概念内容的认识来源,区分为思辨概念和实证概念,二者各自又区分为知性概念和辩证概念。

这里先考察抽象概念和实有概念的区分,关于思辨概念和实证概念,以及知性概念和辩证概念的区分在后面第四章论述。

一抽象概念(非实有概念、理念[1])什么是抽象概念呢?抽象概念就是人的思维通过对不同的客观对象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建立起来的概念。

人类认识客观对象,首要的是把客观对象区分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将客观对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形成某一(类)客观对象的特征、特点。

这特征、特点是某类对象所有的,而其他对象所没有的,这特征、特点也就是抽象概念的内含。

这样通过比较而建立抽象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思维把客观对象区分开来的过程,对客观对象进行界定的过程。

而这种区分[2]、界定的过程,也就是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把这样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作为抽象概念内涵的特征、特点,也就是客观事物的界限或极限。

对于它所界定的客观事物和其它事物的区分来说,抽象概念内涵的特征、特点是界限;从它所界定的同类客观事物来说,抽象概念内涵的特征、特点又是极限。

比如,几何学中的点,没有面积,不占有空间,就是物理学中所讲的最小的离子,也不是几何学中所说的点;几何学中所说的线,只有长度,没有面积,任何实在的线都不是这样的线;几何学的面,只有面积而没有体积,任何实在的面都不是这样的面;几何学中的点、线、面,是实在点、线、面的极限。

概念和判断的关系逻辑学

概念和判断的关系逻辑学

概念和判断的关系逻辑学概念和判断是逻辑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逻辑推理和论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概念指的是思维中对某个对象或事物特征的一种抽象表达方式,而判断则指的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言或论证的思维过程。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思维抽象和概括,它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和归纳,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共同特征的总结。

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它是思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

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思维中认知对象的一种基本形式。

概念是从感觉材料中通过抽象思维、分类思维和比较思维等形成的,是思维的产物。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和经验的积累,对事物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抽象和归纳,最终形成了概念。

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通过概念可以将众多的具体事物归纳为一类。

例如,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抽象出“鸟”的概念,将各种具体的鸟类都归入这个概念之下。

概念和判断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判断的基础,而判断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和论证。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特征的普遍性抽象的表达,而判断则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言或推理的过程。

判断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和可能判断。

在判断中,我们根据已有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对现象或命题进行推理和评价。

概念和判断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概念是判断的基础。

在逻辑学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做“概念确定判断”,它指出判断前必须要先有概念。

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归纳和抽象之后,我们才能进行判断,否则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

例如,我们在对一个事物做出判断时,需要先对这个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总结,即通过概念来理解这个事物,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其次,概念和判断也是相互依存的。

概念是判断的基础,而判断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和论证。

在判断中,我们主要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和评价。

例如,在一个判断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推理出一个新的判断结果。

逻辑概念

逻辑概念

第一章引论1、逻辑的定义: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命题)、推理。

3、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三种思维形式的联结方法。

45、基本逻辑规律是指: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保证思维无矛盾性的矛盾律、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

6、逻辑方法: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

例如: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三种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进行反驳和论证的反证法和归谬法;类比法;穆勒五法等。

7、逻辑是从真假值的角度研究逻辑形式。

真假性质是指一个形式在何种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

真假关系是指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式为真(或假)的关系。

第二章逻辑基本规律1、正确的思维应当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

2、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

3、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概念或任一命题都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

4、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5、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6、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不能同真的命题不能同时予以肯定。

7、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8、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9、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不能同假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予以否定。

10、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模棱两可(两不可)。

11、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①两者的内容不同。

②两者的要求不同。

③违反要求后所犯错误不同。

④两者适用范围不同。

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但不适用于下反对关系;排中律适用于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但不适用于反对关系。

⑤两者的作用不同。

矛盾律是间接反驳的依据,排中律是间接第三章定义12、任何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Ds(其内涵需要得到揭示的那个概念)、定义项Dp(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和定义联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系词)三个部分组成的。

4.概念与性质判断

4.概念与性质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2)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4)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5)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6)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8)Na2O、NaOH、Na2S、Na2SO4加热熔化,克服的是相同类型的作用力(√)(9)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对应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C。

(√)(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简单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13)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化合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或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14)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或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元素:Cs。

(√)(15)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Na。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16)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

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

(√)(17)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金属元素:Hg。

(√)(18)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

(√)(19)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N。

第1章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

第1章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

第1章
例题3
例3、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如果我去书店,就 一 定给你买本《儿童画报》。”问:什么情况 下父亲食言? 解:可能有四种情况: (1)父亲去了书店,给儿子买了《儿童画报》。 (2)父亲去了书店,却没给儿子买《儿童画报》。 (3)父亲没去书店,却给儿子买了《儿童画报》。 (4)父亲没去书店,也没给儿子买《儿童画报》。
第1章
等价
5、等价 由p、q和等价符号↔组成的式子(p↔q)称为p和q 的等价式。 p↔q为真当且仅当p、q真值相同。 真值表描述如下: 例:p:两圆面积相等 p↔q p q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q:两圆半径相等 两圆的面积相等当且仅当它 们的半径相当。 (p↔q)
第1章
第1章
例题4
例4、p:天下雨 q:我骑车上班 (1) 如果天不下雨,我就骑车上班。 ┐p→q (2)只要天不下雨,我就骑车上班。 ┐p→q (3)只有天不下雨,我才骑车上班。 q→┐p 或 p→┐q (4)除非天下雨,否则我就骑车上班。 ┐p→q (5)如果天下雨,我就不骑车上班。 p→┐q
第1章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q:小明学过法语 则小明学过英语或法语 表示为: (p∨q)
第1章
相容性或与排斥或
例、小明学过英语或法语 p:小明学过英语 q:小明学过法语 相容性或 表示为:p∨q 例、小明只能挑选计算机专业或物联网工程专业 p:小明选计算机专业 q:小明选物联网专业 排斥或 表示为:(p∧┐q)∨(┐p∧q) 例、小明是安徽人或河南人 p:小明是安徽人 q:小明是河南人 排斥或 表示为:(p∧┐q)∨(┐p∧q) p∨q
例5
例5、p:2+2=4 q:3是奇数 (1) 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p↔q (2)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p↔┐q (3) 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p↔q (4)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p↔┐q

定义判断知识点总结粉笔

定义判断知识点总结粉笔

定义判断知识点总结粉笔引言定义判断是指对一个概念或概念范畴进行明确定义和确定其边界。

在认知科学与心理学中,定义判断是指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对新概念或情境进行归类与认知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定义判断来对新信息和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归纳,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定义判断的基本概念1.1 定义的概念定义是对一个事物、概念或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确定的语言表述。

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将其区分于其他事物。

在认知科学和哲学中,定义也被视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例如,对于"猫"这一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定义来确定其内涵(动物,四肢、毛发等特征)和外延(家猫、野猫等)。

1.2 判断的概念判断是认知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操作,它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所感知的事物或信息进行理性的认识与分析。

判断的产生往往依据于对信息的分析、对经验的积累以及对逻辑规律的运用。

判断可以产生于简单的感知过程,也可以产生于对具体情境的推理与分析。

在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中,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乎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

二、定义判断的形成与内在关系2.1 定义判断的形成在认知过程中,定义判断往往是经过一系列思考、推理和认知行为后的结果。

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概念时,往往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比对已有知识,来确定其内涵和外延,从而进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通常依赖于对语言和逻辑规则的运用,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评估与归纳。

同时,定义判断也会因为不同的个体、语境和特定需求而产生差异。

2.2 定义判断的内在关系定义与判断是认知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定义为判断提供了认知的基础和依据,而判断又是对定义进行归纳与推理的结果。

定义判断的内在关系可概括为:定义为判断提供了认知的范畴和框架,使得个体可以对新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而判断则是对定义的进一步推理与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定义构建知识体系。

半导体物理概念题与判断题

半导体物理概念题与判断题

概念与判断题个人总结,对错无法保证,仅供参考一:基本概念1.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在晶格格点上,靠离子键结合成。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共价晶体。

补充:晶体的分类(按原子结合力的性质分)离子晶体: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在晶格格点上,靠离子键结合成。

原子晶体:晶格格点上交替排列的是原子,依靠共价键结合而成。

分子晶体:占据晶格中格点位置的是分子,依靠范德瓦耳斯力结合而成。

金属晶体:晶格格点上排列着失去价电子的离子实,依靠金属键结合而成。

2.布喇菲点阵(七大晶系,14种点阵)布喇菲点阵(格子):实际晶体中,在基元上取一个等同点,这些点在空间中的分布反映了基元在空间的排列结构,这些等同点在空间规则分布称为布喇菲点阵。

(晶体中空间等同点的集合)补充:立方晶系:简立方(cP)、体心立方(cI)和面心立方(cF六方晶系:简六方(hP)四方晶系:简四方(tP)和体心四方(tI)三方晶系:有简六方(hP)和R心六方(hR)正交晶系:简正交(oP)、C心正交(oC)、体心正交(oI)和面心正交(oF)单斜晶系:有简单斜(mP)和C心单斜(mC三斜晶系:简三斜(aP3.原胞,晶胞原胞:构成布拉菲点阵的最小平行六面体,格点只能在顶点。

晶胞:反映布拉菲点阵对称性的前提下,构成布拉菲点阵的平行六面体。

除顶点上外,内部和表面也可以包含格点。

4.施(受)主杂质,施(受)主电离能施主杂质:杂质在硅、锗等半导体中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

施主电离能:多余的一个价电子脱离施主杂质而成为自由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受主杂质:杂质在硅,锗等半导体中能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

受主电离能:使空穴挣脱受主杂质成为导电空穴所需要的能量。

5.量子态密度,状态密度,有效状态密度量子态密度:k空间单位体积内具有的量子态数目。

状态密度:能量E附近单位能量间隔内的量子态数。

有效状态密度:6.深(浅)杂质能级深杂质能级:若杂质提供的施主能级距离导带底较远;或提供的受主能能级距离价带顶较远,这种能级称为深能级,对应的杂质称为深能级杂质。

判断概念推理的例子

判断概念推理的例子

判断概念推理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班级,分为两组,一组是足球队,另一组是篮球队。

足球队和篮球队都有自己的队长,但是两个队长不是同一个人。

现在我们要判断哪个队长是足球队的。

根据题目信息,我们知道:
1.班级分为两组。

2.一组是足球队。

3.另一组是篮球队。

4.足球队和篮球队都有自己的队长。

5.两个队长不是同一个人。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
1.因为班级分为两组,所以至少有两个队长。

2.根据题目描述,一组是足球队,所以足球队一定有一个队长。

3.另一组是篮球队,所以篮球队一定有一个队长。

4.两个队长不是同一个人,意味着足球队的队长和篮球队的队长是不同的人。

5.由于足球队和篮球队都有自己的队长,我们可以推断出足球队的队长是足球队的队长,而篮球队的队长是篮球队的队长。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足球队的队长是足球队的队长。

这是一个概念推理的例子,通过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正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与判断1什么是概念逻辑学所说的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例如,“人”这个概念是指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能思维会说话的高级动物。

概念的形成,需要借助语言(语词);概念的表达也需要借助语言(语词)。

因此,概念与语言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表现为概念是语言(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言(语词)则是概念的表现形式。

汉语中,有的词(语词)表示概念,有的词不表示概念。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实词有实在意义,能表示概念。

汉语的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用于表示概念,不充当句子成分。

有的词在不同的情况和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例如:“你干得漂亮!”这儿的“漂亮”指好、成功。

“她长得真漂亮!”这儿的“漂亮”指美丽、貌美。

有的时候,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阐释表达。

如:“父亲”和“爸爸”指同一对象;“自来水笔”和“钢笔”指同一文具。

2怎样明确概念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

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求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

所谓内涵,指概念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例如“书”的内涵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

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包括的全部对象,例如“书”的外延包括教科书、工具书、知识书、科技书、文艺书等一切著作。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引起外延的缩小或扩大。

换句话说,一个概念,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

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简单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反映了事物的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关系。

概念不明确,会使语言(语句)表达产生混乱和毛病。

3概念的种类(1)从概念的内涵方面一般可划分为:①具体概念。

所谓具体概念,是指反映具体人或事物的概念。

例如,“新中国”、“北京”、“电视机”、“工人”、“农民”等。

②抽象概念。

所谓抽象概念,是指反映事物的特性(特点)的概念。

例如,“思想”、“道德”、“品质”、“电”、“二万”、“形容词”等。

这一类概念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独立思维对象,因为它是从事物中分出来的特性。

它们常常表现为语法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与中心词的关系。

(2)从概念的外延方面一般可划分为:①单独概念。

所谓单独概念,是指单独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只涉及一个特有的事物。

例如,“茅盾”、“巴金”、“《子夜》”、“《家》”、“阿Q”等。

这种单独概念在语法中表现为短语(词组),且这些短语(词组)一般有定型的结构方式。

例如,“伟大的祖国”、“人民万岁”、“杯弓蛇影”等。

②普遍概念。

所谓普遍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类别(类型)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涉及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分子”。

例如,“共青团员”,这个普遍概念,它可指“团员”这一类事物,可指一个姓王的男的共青团员,也可指一个姓汪的女的共青团员。

③集合概念。

所谓集合概念,是指反映集体(群体)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涉及到这一类事物的整体。

例如,“部队”,指的是许多军事人员的集合体,不指其中某一个战士或军官。

4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说,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这种“联系”反映在概念中,就产生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关系一般有同一关系、并列关系、交*关系、从属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

(1)同一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全部相合。

例如:“中国瓷都”和“景德镇”,“土豆”和“马铃薯”等。

(2)并列关系,指的是在一个种概念下面的若干属概念之间关系。

例如“船”是一个种概念,“木船”、“水泥船”、“铁壳船”等等则是“船”这个种概念下面的几个属概念,因为“木船”、“水泥船”、“铁壳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3)交*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

例如:“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从属关系,指的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

例如“师”和“军”,“中学”和“学校”,“苹果”和“水果”等。

一般说,在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的,称为种概念;外延较小的,称为属概念。

(5)反对关系,也叫相对关系或对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又小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

例如:“红”和“绿”两者的外延加起来又小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

因为颜色还有黑、黄、白、蓝、紫等。

反义词也是指反对关系的概念。

例如:“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等。

(6)矛盾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

例如:“红”和“非红”,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

“非红”对红,它否定了“红”,但它也没有确定哪一种颜色,仅仅只是泛指其他的颜色。

以上所介绍的六种概念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交*关系和从属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或者是外延全部重合,或者是外延部分重合。

另一类为不相容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外延互相排斥。

一般把“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又统称为“可比较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另外,有些概念是不可比较的。

如:“白菜”和“原子弹”,它们各自所指的范围相隔很远,难以进行比较,因此统称为“不可比较的概念”。

5概念的一般逻辑方法一般,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

(1)下定义。

一般,通过给概念下定义,可以清楚地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的内涵。

所以,下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主要的逻辑方法。

例1.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

例2.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叫做广告。

例1的表达方式是“S就是P”,例2的表达方式是“P叫做S”。

S表达被定义概念,P表达定义概念。

下定义一定要能反映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否则定义就不准确。

当然,客观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人类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下定义也要相应不断发展变化,才能达到正确。

下定义一般要遵守三个原则:第一,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相等。

第二,定义不应当有同语反复,即定义概念必须能够直接说明被定义概念,不能用被定义概念或依*被定义概念。

第三,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

例如:①工人小说是以产业工人为题材的小说。

②电视文学是以电视文学为特点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

③光波不是光线。

例①定义概念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因为以产业工人为题材的小说只是工人小说的一部分。

例②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没有揭示电视文学(被定义概念)的内涵。

例③为否定形式,不能够揭示被定义概念。

(2)划分。

划分指的是一个概念反映了哪些事物,适用范围有多大,也可以说是把外延较大的种概念分成若干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方法。

划分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次划分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种概念一次划分成若干个属概念。

例如:小说从篇幅容量上看,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第二种,二分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种概念分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

例如:①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两种。

②汉语词语从语法上划分,有实词和虚词两类。

第三种,多次划分法。

这是一种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划分。

它是把划分以后的属概念作为种概念再进行划分。

例如:汉语的词语有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中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3)限制。

限制指的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如:规律→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4)概括。

概括指的是减少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而使外延较小的属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建设规律→规律6什么是判断判断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关系所作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论断。

判断一般有三个特点:(1)每一个判断一般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

(2)每一个判断都反映了概念互相之间的关系。

(3)每一个判断表现了对某一个事物的一种特点(一种性质)的肯定或者否定。

判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断定。

一般说,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真实的判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虚假的判断。

例如:①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②月亮是太阳的卫星。

例①是真实的判断,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

例②是虚假的判断,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实。

一般说,句子是判断的语言表现形式,判断则是句子的思想内容。

当然,语言中有些句子不表示判断。

7判断的结构判断由概念构成,一般包括主项、谓项、联项。

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这里,“儿童”、“祖国的花朵”是概念。

一般说,在判断中反映对象的概念叫主项(如例句中的“儿童”),用字母S代替;反映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属性概念叫谓项(如例句上的“祖国的花朵”),用字母P代替;用来联结主项和谓项两个概念的词就叫联项(如例句中的“是”)。

联项一般由“是”或“不是”来表示。

语言中,有的句子如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有时没写出联项“是”或“不是”,但从判断上仍能看出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一般可改为“S是P”的形式。

例如:①中国首都北京。

可改为“S是P”形式:中国首都是北京。

②难道这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吗?可改为“S是P”形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就。

③杨浦大桥多么壮观啊!可改为“S是P”形式:杨浦大桥是多么壮观!一般说,一个简单的判断如同语法中的一个单句。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判断是由主项、谓项和联项构造组成,它与语法中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句子成分有所不同。

8简单判断简单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它反映客观事物较为简单的情况。

这一类判断,大体上可分以下六种形式:(1)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

②鲁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旗手。

③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

④英雄牌自来水笔是金笔。

(2)单称否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毛泽东不是数学家。

②祖冲之不是历史学家。

③德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3)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七中有许多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②这些清洁工人为城市的美容做出了贡献。

(4)特称否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那些汽车不是十轮卡车。

②有些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5)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任何罪犯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②凡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尊重事实。

(6)全称否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不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①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②凡偏食的人都不会是身体健康者。

以上是常见的六种简单判断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