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音乐学科重难点突破

音乐本身是一种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然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
比如,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操练,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
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音乐的这种教学状况,更好地把握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呢?一、贯通审美意识,突出学科特点音乐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教育,而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
因此,音乐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要使他们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素质并能全面提高。
二、亲身体验促进情感表达。
例如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可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启发学生对前辈的崇敬情感,然后引导他们回顾、想象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时,站在领奖台上,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国歌那庄严的旋律冉冉升起的场面,从而领会运动员那热泪盈眶的心情,激起学生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唤起学生的情感表现,能更好地表达歌曲,唱好歌曲。
三、创造运用音乐,鼓励独特见解音乐作为时间过程的艺术,它的存在紧紧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
在欣赏、表演、创作三个基本环节,都少不了人积极的参与,一切音乐活动,一切情感体验中,都少不了人的想象力。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正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音乐并不让我们接受观念和知识,而必须用自己的感觉去把握,否则毫无意义。
教学必须注意想象力培养,鼓励独特见解,有意识地增加创造性内容,提倡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中运用能力,掌握技术。
四、开展音乐活动,加深概念理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讲解概念或靠老师单向的信息灌输是不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应该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中,亲自去感受音乐。
歌唱课中重点与难点

歌唱课中重点与难点歌唱课中重点与难点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
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一、重点要“着重” 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1。
创造听的空间让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步就是听。
进教室的时候听,看图片的时候听,做游戏的时候听,教师范唱时听……通过听,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首歌曲速度是什么?情绪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你喜欢吗?2.安排练的机会要把握歌曲的旋律,教师通过引导用形象的动作、轻巧的拍击、有节奏地念歌词、试着唱唱曲谱等练习来获得体验,积累新知。
使学生在经历听的阶段后,对歌曲的节奏、音高、音色、速度等有亲身体验。
3.给足唱的时间歌唱课中,一切铺垫工作都是为了唱好歌曲,这是歌唱课中最重要的环节,恰好也是目前歌唱教学课堂中最薄弱的环节。
但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环节。
所以,教师要放大量的时间在这儿让学生唱。
音唱得不准——唱,节奏有错——再唱,声音不统一——还唱,力度变化不到位——继续唱,感情不足——更得好好唱……一定要唱得学生对自己的歌声有一种期待,那就是,下一遍我们会唱得更好,我还想再唱一遍!但千万要注意避免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重复唱:小组比一比,男女生比一比,唱得再有精神些响亮点……那就完了,学生也许会越唱越差!4.提供思考的时间在每一次听、唱、练的间隙,要提供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学会了解歌曲中的音乐要素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学会辨别自己唱得准不准,歌曲的感情是怎样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和音色来演唱和表达,评价自己学过的歌唱知识和技能有没有用上去,等等。
二、难点要“解难” 一节课的难点,往往也是一堂课的关键点,是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提升自己学习能力、获得更多知识信息的“跳板”。
精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通用3篇)

一、音乐教学问题的分析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目标一般都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缺失,小学音乐课本身就不在考试的范围内,因此许多学生对音乐课堂不加以重视,更不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导致高中音乐课是枯燥无味,像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课堂是不提倡的。
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内容比较复杂,又多,有些教学内容都脱离了小学教学的现状,不符合小学生的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内容也缺乏了科学性,完全没有一点音乐艺术在里面,忽略的音乐本身的艺术特点。
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分析。
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中,许多音乐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知道在上面讲,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在下面听,有时候学生还是在老师的压迫下接受知识,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中不宜形式多样,否则与教学内容不符合。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是对音乐的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一种创造、一种探究的学习过程,往往教师没有抓住音乐的艺术特点,反而把音乐教学的课堂跟其他科目一样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践机会,只在乎教学课堂的效果,忽视了教学的过程。
往往教学的方法不适当,导致教学的结果不是教师所想要的。
有些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却不爱上音乐课。
音乐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分析。
不管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课堂往往对课堂的教学评价是一样的,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素质的教育,这样不仅仅降低来课堂的教学效率还给老师和学生的作业增加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评价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基本上是注重知识和教学的结果,忽略了教学的过程。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改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得到了改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课堂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
由于以往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是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手段,如今许多课堂都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
音乐教学中解决重难点的策略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学生较难掌握和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只是歌曲中的某一个片段。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
笔者在音乐课堂上对如何有效解决难点问题,实现有效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一、通过肢体语言解决旋律难点肢体语言就是运用四肢和躯干的协调合作来代替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通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简单动作表现音乐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体会音乐跌宕的情绪,从中获得清晰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对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人音版第六册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中有一句乐句:“他.能说成|一朵|花0 啊哈|哈―|”。
这一乐句前后都是一字一音,中间部分是一字多音,有前紧、中松、后紧的节奏特点。
学生习惯把中间部分的“一朵花”唱快,经过反复练唱之后,还是无法掌握,这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区分音乐旋律,让学生唱到“一朵花”的时候用拍手的动作拍出“XXX”的节奏,虽然学生只是通过拍手的方式拍击简单的节奏,教学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只练习了两遍就全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
二、由简到繁解决节奏难点音乐情绪是以一定的节奏律动来体现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如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是四二拍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比作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把春笋比作指挥家。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笔者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听辨、比较并拍出“XX0X|XX.|”“XX 0X|X O|”这两种节奏,比较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代入口语练习“同学 0你|好 0|”“同学 0啊|你好.|”,接着代入歌曲歌词练习“滴答 0滴|答 0|”“哗啦 0啦|哗啦.|”,同时加入相应的力度。
如何帮助孩子在音乐上有所突破

如何帮助孩子在音乐上有所突破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
他们希望孩子在音乐上有所突破,培养孩子的音乐才华。
然而,很多家长并不清楚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在音乐上取得突破。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在音乐上有所突破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音乐教育也是如此。
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比如观看音乐比赛、演唱会、音乐电影等,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此外,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或音乐课程也很重要,根据孩子的个人特点和喜好,可以选择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或者声乐、合唱等课程。
其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音乐学习需要专心和安静的环境。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保持空气流通和光线明亮。
在家中设置一个单独的音乐学习区域,放置乐器和学习资料,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学习场所。
此外,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学习时间,不打扰孩子的练习和学习。
第三,鼓励孩子参与音乐社交活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演奏技巧,还要培养孩子的音乐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合唱团、乐团、音乐比赛等活动,让孩子有机会与其他音乐爱好者共同学习和交流。
通过参与音乐社交活动,孩子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培养自信心,丰富音乐阅历。
第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习音乐需要坚持和毅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练习时间和目标,可以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和时间。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奖励机制,当孩子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寻找优秀的音乐老师或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是一个专业的领域,找到一位优秀的音乐老师对于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
优秀的音乐老师能够指导和矫正孩子的演奏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家长可以咨询朋友、亲戚或者音乐学院推荐,找到适合孩子的音乐老师或音乐学院。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必须突出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切忌平均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至关重要。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上。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难点有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也就是因地制宜,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
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即需要教师做好学前预测。
结合这次的听课活动,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和看法。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重难点应突出。
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地设计、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在今天的音乐活动《狐狸和葡萄》中,老师还是注意到这一点的。
先听故事,加入动作,再讲解游戏方法。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应该有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学生易懂的、附带的知识点可一带而过;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则要重锤敲打。
就一个音乐作品而言,不论是欣赏还是学唱,传递给我们的音乐信息是丰富的。
要想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里,把那么多的信息都传递给学生是不可能的。
只有抓住一个重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去,整堂课才能紧凑而有效。
这节活动的重难点是幼儿了解游戏方法和随第二部分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一部分中,一个幼儿先做“狐狸”要去拍一个幼儿的肩,被拍到的幼儿就要去追“狐狸”,追不到“狐狸”这个幼儿就要做“狐狸”,如果追到了,一开始的“狐狸”要仍然做“狐狸”。
幼儿知道在说到“酸”这个字时去拍肩,但有些幼儿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跑,还有究竟跑到哪个位子坐下,老师在游戏前应该交代一下。
第二部分,追跑之后的最终“狐狸”要很快到圆圈中去,与同伴做逗乐的动作,大声说出“应当”“不应当”。
音乐教案重难点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音乐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阶、节奏、旋律等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创意,展示个人才华。
2. 教学难点:(1)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2)音乐技能的提高: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演奏、演唱和创作能力。
(3)音乐活动的组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首与新课相关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新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 基本知识讲解(1)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3. 音乐作品欣赏(1)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4. 音乐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奏、演唱、创作等。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才华。
5.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收获更多。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何琼郴州市汝城县第六中学我在音乐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已将近十年,从课程改革的开始到现在,参加了多次的课改培训,接受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也改进不少。
记得课改热潮来临时,大家都抱着好奇和期待,从上课模式的改变,到课本的改变,再到多媒体走进音乐教学……这些变化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惊喜。
但不论怎么变化,在音乐教学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了旧问题又来新问题。
我经常就会在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得到一些教学方法上领悟,渐渐地也知道了如何去处理一些预见或突发的事情。
下面就我在音乐教学中所遇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如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维持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管理课堂的基本条件。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就不会在课堂中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老师的教学,更别说达到老师所预设的教学目的了。
因此,每个学期的每一节启业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万事开头难”。
只要把这个头开好了,后面的事就容易多了。
1.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不同,设置不同的启业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期待本学期的学习。
例如:针对八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可在始业中和学生聊聊古今中外的器乐或音乐家,偶尔教师可哼唱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歌曲。
2.讲一些有关音乐家的故事,或是音乐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知道音乐学习也是初中课程中不少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统考科目一样重要,甚至要超出其他学科的教育作用。
3.每节课都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
记住教师不要用长辈的语气或是公式话的语气说:“本堂的教学内容是西部音乐,同学们要好好听课”。
教师可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根据本堂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提出的,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答案。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
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全局性,因而重点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
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
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现。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对重点与难点混淆不清,教学难点有局限性、差异性、局部性的特点。
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后,教学设计中才不至于“喧宾夺主”。
综合课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每节音乐课都有重、难点。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上。
音乐课中的重、难点大体集中在节拍、节奏、音准、歌词处理歌曲表现等方面。
只有这些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的解决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直观形象、视觉对比,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形象化。
节奏模仿、趣中掌握,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没有了节奏,音乐这座大厦就会坍塌。
在课堂教学中,歌曲中节奏重难点特别多。
有时生硬的讲解根本不奏效。
我们不如打个样子,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深。
姿体语言、手势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手势语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在课堂教学中把手势语用得简明、自然、准确。
回归自然、走进生活,“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新旧联系知识迁移,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
浅谈音乐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浅谈音乐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近年来,新课改倡响了全国各个角落,与时俱进,不断涌现出富有时代信息教育新潮,我也顺着潮流积极走进新课程,领悟新课标,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现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困惑一:学生唱歌“喊叫”的现象严重,对于通俗易懂、自己喜欢的歌曲和老师夸奖的时候会大声的“喊唱”;小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善于表现自己,认为大声歌唱,声音洪亮,好像谁唱得最响,谁最棒,你唱得响,我比你还要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喊唱”。
学生对声音美感认识不足,误认为只要唱得响,唱的大,声音就是好听的;因此有的学生用尽全身力气吼叫,可谓是面红耳赤,结果是歌词听不清,表情谈不上,该休止的地方没有休止,该换气的地方无法换气,甚至歌曲的音调也唱跑了。
一曲唱完,嗓子哑了,人也累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喊唱”现象呢?对策:(1)有正确的歌唱发声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首先让学生认识大声喊唱是不好的歌唱习惯。
然后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起初应注重闭口母音练习,特别用“噜”字唱高位置混声是很有效的。
随年级升高逐步再扩展到半开口母音练习和开口母音练习。
到了高年级就能获得高度统一的歌声。
(2)气息训练要正确:以稳定的喉头状态和相应的头腔共鸣,在保持卫生状态的基础上同时增大声带的张力和打开喉咙加强气息支持,使声音向上得到头腔共鸣,向下得到胸腔共鸣的一种良好的唱歌方法。
(3)提倡“轻声”唱法:教师应认识到“喊唱”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在教学中不让学生“喊叫式”歌唱,而提倡“轻声”唱法。
逐步使学生树立声音美感的观念,经常给他们进行声音的美感教育。
困惑二:学生一直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不管是哪个年级都一样,是音乐教师的素质、态度、责任心以及教育方法如何,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跟学生的个性和生活背景有关系。
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效率。
对策: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是学生提高音乐素质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在教授乐理知识的时候,不是一味的照搬概念,讲理论,弄得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枯燥无味,把生动活泼的课,心情愉快的课,变成让学生讨厌,甚至是一种负担的课,不但没有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实质,反而事半功倍。
如何把握音乐歌唱活动中的重难点

如何把握音乐歌唱活动中的重难点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解决无疑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忽视”却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但此“忽视”并非真的对教学难点视而不见,而是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行为上则忽视,即教师以最简单、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并掌握难点。
在此,笔者总结出了几种“忽视”的方法与大家共勉,如:情境法、比较法、关键词:歌唱教学难点“忽视”突破在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这几乎是教师人所共知的常识。
但在多次的听课中,我发现一些音乐教师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有的从未考虑过难点在哪儿,更未考虑过难点如何突破;有的找到了难点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突而未破”……什么是教学难点?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懂及难会的地方。
那么难点如何突破呢?我想就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板块——歌唱教学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我觉得有这么几类:情感难点(包括情绪情感的把握、歌词的理解)、节奏难点、音准难点。
那在实际的歌唱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忽视”是突破难点的好方法。
何为“忽视”?“忽视”并非是真的对教学难点视而不见,而是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行为上忽视;教师重视,而让学生忽视;以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重点。
在教学中重视难点正面突破,是一种方法,但有时对一些难点却是要“忽视”它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这就好比喂小孩吃药,你要是让他知道要吃药了就难喂,甚至是喂不进了;而要是在他玩得正欢的时候,不经意间喂他吃,往往好喂,还一滴也没浪费,省时省力。
歌唱教学中的难点有时就好比这药,老师越强调学生越唱不好;老师不正面强调,而是从侧面巧妙的迂回包抄,反而能简单解决。
忽视的巧妙方法有:情境法、比较法、分解法等。
一、情境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突破技巧提高音乐理论

音乐教育突破技巧提高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理论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巧来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论水平。
本文将分享一些能够帮助教师突破技巧,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理论水平的方法。
一、创设音乐情境在进行音乐理论教育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音乐实践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例如,在教授音符时,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音符的音频示例,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来记忆和辨别不同的音符。
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规律。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理论的兴趣和接受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手工制作的学生,可以使用纸牌或拼图等教具来进行音乐符号和音程的教学。
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来感受和理解节奏和音乐结构。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实践操作音乐理论不仅仅是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和实践。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例如,在教学音乐和弦时,可以引导学生组织小型乐团,让他们实际演奏不同的和弦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重视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欣赏和分析。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乐曲结构、曲调变化、和声效果等音乐理论要素。
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复杂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论理解能力。
五、相互合作学习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音乐理论水平。
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在音乐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已将近十八个年头,从课程改革的开始到现在,参加了多次的课改培训,接受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也改进不少。
从上课模式的改变,到课本的改变,再到多媒体走进音乐教学……这些变化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惊喜。
但不论教学模式怎样的变化,在音乐教学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面对这些问题,在一路教学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领悟,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下面就我在音乐教学中所遇见的两项常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课堂常规教学的最好契机是什么呢?我觉得是每年新生入学或刚接新班的时候,因为此时学生对老师抱有新鲜感,特别在意新老师的教学要求,教师不用急着上课,可以拿出2-3节课进行课堂常规的专项训练,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规范,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老师的课堂上有什么要求、需要他们怎样的配合等,学生就会朝着教师的要求方向进行努力,一但习惯形成了,教师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
想必许多音乐教师上课时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开学第一节课往往会反应出很多问题,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学生一走进音乐教室,有的班级学生很安静,相反,有的班级学生却很活跃,甚至有的学生相互打闹嬉戏。
特别是在我喊:“上课”的那一瞬间,我就能感受到这个班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态度。
有的班级学生站起来无精打采,有的学生还在切切私语,有的学生干脆不站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换了任何一个老师都会有点失落吧。
其实,从这个环节就能看出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是团结向上的,还是懒散的像一盘散沙的。
还有在上课过程中更是随意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把音乐课当放松课。
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所打断,可想而知,这样40分钟的课堂又有多少实效性可言呢?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怎么解决呢?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首先需要的是有良好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再优美的音乐也会失去其美感,因此,音乐课堂常规教学就特别需要一个能给音乐展现所有美妙的空间,就需要建立音乐课必要的教学常规,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我在音乐课堂中建立了一个教学常规。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1、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及其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电脑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显著优点,日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多媒体”也常常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代名词。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扩充了教育的内容资源,丰富了教育的方法手段。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便利,如不能科学、合理地应用,也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造成负效应。
在选择、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如何遵循媒体传播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优化组合;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规避弊端,发挥其最大的正效应;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更新音乐教学手段,构建新型的音乐课堂等,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正确理解与运用“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课程由单一走向综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的统整理念。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人的素质要求以及儿童的认知方式而提出来的。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科综合”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提出,并进一步就“综合”的实施予以了明确的指导: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综合”理念理解不透彻,仅仅体现了“综合”理念的“形”,而没能抓住“综合”理念的“神”,致使音乐课成了“拼盘式”音乐课,或音乐课中出现了大量的“非音乐”现象,引起了专家和音乐教师们的普遍关注。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综合”的内涵,变“拼盘式”综合为“整合式”的综合;如何恰倒好处地把握好“综合”的尺度,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融合效应;如何体现以音乐为主体的综合,使综合的内容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有所帮助,等等,确实值得我们每位音乐老师追问与思考。
乐理难题讲解教案

乐理难题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乐理中的难题,包括和声、节奏、音程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乐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论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和声学习、节奏分析、音程理论等乐理难题的讲解和掌握。
2. 难点,学生对于乐理难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具有复杂和声和节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乐理难题,并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和声学习(20分钟)。
首先,老师可以讲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和声的构成、和声进行、和声的分类等内容。
然后,通过举例分析一些复杂的和声进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声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3. 节奏分析(20分钟)。
接下来,老师可以讲解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节拍、拍子、节奏型等内容。
然后,通过分析一些复杂的节奏型,让学生理解节奏的结构和特点,掌握节奏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 音程理论(20分钟)。
最后,老师可以讲解音程的概念和分类,包括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减音程等内容。
然后,通过分析一些复杂的音程组合,让学生理解音程的特点和应用,掌握音程的识别和运用技巧。
5. 练习与应用(30分钟)。
在讲解完乐理难题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乐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最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乐理难题进行讲解和掌握,通过分析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乐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启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乐理的魅力和乐趣。
同时,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乐理难题,提高音乐理论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一、编写儿歌让他们念:二分音符小猫叫小猫唱歌喵四分音符小鸭叫小鸭唱歌嘎嘎
八分音符小鸡叫小鸡唱歌叽叽叽叽
十六分音符马儿跑马儿唱歌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这样既可激发兴趣,又能够活跃气氛,不难看出,从学生的拍节奏、模仿动物叫声的动作中,已经把所掌握的音符时值牢牢记住了,同时也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
(1)请一个小朋友打击乐器,从教室走向教室外面,再回到教室,让教室里的同学听声音的变化。
(2)请同学们模仿火车逐步开来和逐步远去的声音,从中体会声音的变化。
(3)请一组同学先唱一句,其他同学一组一组的跟入,一组一组停唱,从中体会声音的变化。
能够想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对渐强渐弱的感受远比单一的说教效果好,并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三、使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在教学中,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
要买整票)。
把顿号比喻成啄食的鸡嘴,应该唱得短而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
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教师要善于制作通俗、明了、规范的教具
1、用铅笔、小树枝等制作成各种尺寸长度的小棒,拼成各种不同节奏型或某一旋律所唱的节奏。
2、制作活动音符卡片,用它在黑板上作不同节奏型的组合。
五、唤起学生的情感表现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歌》一课,则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启发学生对前辈的崇敬情感,然后引导他们回顾,想象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时,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庄严的旋律冉冉升起的场面,从而领会运动员那热泪盈眶的心情,激起学生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唤起学生的情感表现,能更好地表达歌曲,唱好歌曲。
总来说之,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只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实行精雕细刻。
根据教材的重要难点抓住关键,着眼于突破难点,解决难点。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感受音乐的水平,而且能激发高
尚的审美情趣,提升音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