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学 总论
《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两部分,共 18卷,各81篇。
基本理论可概括为: ①强调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 境有一定关系。 ②阴阳五行学说: 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 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
③重视脏腑、经络:
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学说:
对人体某一脏腑生理、病理的新的探讨, 对脏腑的代谢产物引起重视等,以及某个内 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而使 中医学及其内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 迅速发展。
明代继承金元学术成就 并有所发展
薛己的《内科摘要》是中国最早用内科命 名的医书。 虞抟的《医学正传》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 的总结。 龚廷贤《寿世保元》先论基础,后涉临床, 有论有方,并附医案,适于内科临床参考的好 书。
李杲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补气升阳,称他为 “补土派”。
朱丹溪 “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 。在治疗上, 滋阴降火之法,称他为“滋阴派”。 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创立外因、 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金元以后,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 创新的风气。
病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肺为通道, 心肾为动力,心肺胃之气已降为顺,肝脾肾 之气以升为健,如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机 升降出入,因此为病。
气 病 证 候 (1)气虚:劳伤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 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小便 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 气虚易下陷,久病阳亦虚,故脱肛及子 宫脱出等,亦属气虚范畴。
附:胆
胆因寄附于肝,禀春生之气,其性 刚直,故在病理情况下,多现阳亢火旺 之证。 火热可灼津成痰,故胆病又多兼痰 证。痰火郁遏,常扰心脾,故辨证施治 时,既要泻胆化痰,又要清心安神。
中医内科学——总论
心血 瘀阻
水饮 凌心 热陷 心包
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痛引 肩背及臂臑内侧,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 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涩,或促结
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肢浮 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赤, 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活血通脉 血府逐瘀汤 之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证候分类] 1. 虚证 脾阳虚衰 脾气不足
症 状
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 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 纳后不易消化,喜热饮,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来 沉细。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 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萎瘦,脘腹 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衄、便血,妇 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 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舌质淡,脉 濡弱等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治法 方药
滋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 汤之类
补益肺气 补肺汤之类
益气养阴润肺 生脉饮之类
2. 实证
症状
治法
方药
风寒 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 疏风宣肺散寒 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 咳痰稀白痰粘量多。舌苔薄白,脉 浮而紧。 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亮, 疏风清热肃肺 咳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苔薄黄,脉浮数
一、病因学
1.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 风:多动善变,“百病之长”。 寒:性主收引,易伤阳气。伤于体表-伤寒,伤于里 者-中寒。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多挟湿气,分阳 暑和阴暑。 湿:湿性重着、趋下,黏滞难化。 燥:易伤津液,分温燥和凉燥。 火: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中医内科学总论
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 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中医药学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 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 医药事业的发展。” 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政治条件。
三因学说
(一)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病的 主要致病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 受六淫之邪即能发病。
(二)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 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
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若饮食不节或不 洁、偏嗜等常能使脾胃纳化失调而致病。
基本理论可概括为: ①强调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 有一定关系。 ②阴阳五行学说: 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 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奇经八脉 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学说:
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 经络的病理变化。 ⑤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 容。
吴鞠通《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 病名为目。
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证治,提出 治法,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 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 入论述;
王孟英《温热经纬》新感与伏气两类辨 证施治。
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 的发展。
喻昌《寓意草》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相 连的观点,提高了对疾病的诊疗和理论水平。
地因人详加审察,细微辨证,谨慎用
药施治。
中医内科学 总论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宗金鉴》 《临证指南医案》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辨证录》 《医学心悟》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
现代
1.中医内科学 ; 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 3.现代中医内科学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 队伍构成
取“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
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①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
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如鼓胀病人,重度腹水,致呼吸急促,难以平卧,二便不利,若正气可支,就应攻
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四、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现代医学--西医
中西结合医
世界医学
中西结合
四肢百骸而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 因此,立法选方既要注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 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中医内科学总论
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至次、轻重缓急,而采取 “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 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表病 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 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 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 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 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 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 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外感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轻浅,可急发散祛邪; 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 后期阶段——邪气渐衰,正气未复,既要继续祛除余邪,又要 扶正以祛邪, 使邪去正复。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内伤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一般不宜用峻猛药物 中期阶段——大多正气渐虚,治当轻补;或有因气、 血、痰、 火、郁结而成实须用峻剂而治者,亦只亦暂 用; 末期阶段 ——久虚成损,则宜条调气血,养五脏,兼 顾其实。
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附:《内经》与《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中医内科学总论课件-PPT文档
发病。 2.持续性情志失调
紊乱而发病。
可使气血及脏腑功能暴乱而 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
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四)行为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可诱发许多疾病。 (五)时间因素 内科疾病的发病和演变与年、季节、月、日、 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着一定内 在联系。 (六)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的自然环境可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
南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 上首先提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 症状学: 隋代.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叙述了病候
784 条,如对胸痹病(冠心病)的发作疼痛的性 质以及部位与预后已非常详细、准确。
唐朝. 孙思邈. 《千金要方》认识到消渴病 容易并发疮痈。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吴 谦等
《医宗金鉴》:是以清政府组织编写 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共九十卷,其中《 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八至四十三)是 内科杂病,有中风、虚劳、黄胆、失血、 诸气等四十余种病证。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张 璐.《张氏医通》:介绍了内、外、
学习内容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 2.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 4.中医内科学疾病发病学要点 5.中医内科学疾病症状学要点 6.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学要点 7.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内科学总论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总论第一二章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总论第一章导言一、“中医内科学”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临床医学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第一节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殷商时期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
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
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1.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
如提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是丰富多彩。
中医内科学总论
1
中医内科学——总 论
中医妇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儿科学
2
一、中医内科学总论
1、什么是中医? 2、为什么要学中医? 3、怎么学好中医 ?
3
1、什么是中医? 引申问题:
一、中医为什么能与西医共存? 二、中医是否是科学的?
4
现代医学:(实验室医学),其特点:
来源于生理解剖学,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 络可寻找,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 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 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西 医所使用的品药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是以 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以鼠为试验个体 的,有很多药品有很多毒副反应。
23
(3)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治 疗瘿病。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蜀漆 治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疟疾;槟榔治寸 白虫;谷皮治脚气。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 药反映了当时的成就。
24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重脾胃;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临床举例:VC
31
能中不西
指 对西医疗效不肯定的病,能用中 医处理力争使用中医,但对某些急病 不排除先用西医方法处理,若先用了 西医处理而疗效不佳的,可停用西药 改用或加用中医药。
临床举例:ASAb
32
中西结合
对某些急症或中西医单独处理目前 仍有一定困难的病,可考虑力争以 中西互补为前提,在相同或不同阶 段发挥中西各自优势。
是诊病和辨证的依据。
④候:气候——顺也、逆也、险也,代表疾病的转归和
预后。
⑤理:掌握生理;把握病理。 ⑥法:大的方面——法则、法规,具有必须性;
医学类-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 辩证论治纲要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 全面分析病情 2. 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 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分析
内伤杂病
• 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 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胆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外感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Fra bibliotek浅,可急发散祛邪;
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 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上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 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 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至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 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 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 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表病产生于本病, 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
阶
段
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
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
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导言——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 疾病的分类
伤寒六经病证 外感病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焦病证 脏腑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肢体经络病证
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 • 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 手段。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辨病
• 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 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2、审证求机论治原则 3、明辨标本缓急原则 4、把握动态变化原则 5、顺应异法方宜原则 6、据证因势利导原则 7、先期治疗未病原则 8、重视调摄护理原则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2、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 应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 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 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源
与
发
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展
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导言——《内经》与《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始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
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
奠
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
基
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
• 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① 辨证 ② 辨病 ③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
• 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 • 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 • 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
导言——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临床医学 •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内伤病 外感病
导言——中医内科学
外感病 中医内科疾病
内伤病
伤寒
温病
脏腑病证 气血津液辨证
肺系病证 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肝胆病证 肾系病证
脑系经络病证
导言——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萌芽阶段 ——殷商时期
起
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第一章 导言
导言——基本框架
导言
中医内科学理论的 起源与发展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 命名极其特点
导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 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 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 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 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后期阶段——邪气渐衰,正气未复,既要继续祛除余邪,又要扶正以祛邪,使邪去正复。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内伤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一般不宜用峻猛药物 中期阶段——大多正气渐虚,治当轻补;或有因气、血、痰、 火、郁结而成实须用峻剂而 治者,亦只亦暂用; 末期阶段——久虚成损,则宜条调气血,养五脏,兼顾其实。
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特点 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