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举制度
第四章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复习资料)
![第四章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9fb8661eb91a37f1115ce2.png)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选举与选举制度选举:意为挑选,是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
自由选择是选举的关键,因此,选举与自由、民主相联系,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
最早出现选举制的国家是雅典。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起源于13世纪英国议会代表产生的办法。
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员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指由选举法规定的有关选举国家民意代表机关或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机构、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等。
选举原则是指在选举中有关选举权、选举方法、选举程序的规定中体现的民主原则。
我国《选举法》规定的选举程序包括:成立选举机构、划分选区、选民登记、提出与确定代表候选人、计票方法和确定当选。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当代中国第一部选举法,标志着我国选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凡年满18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宪法》第34条和《选举法》第3条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善和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的两个条件限制:年龄条件(满18周岁)的限制和政治条件的限制(是否被剥夺政治权利)。
二、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体现在“一人一票制“上。
《选举法》第4条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选举的平等原则还体现在选区的划分上。
城镇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当,农村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当。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间接选举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选举委员会的职权
![选举委员会的职权](https://img.taocdn.com/s3/m/67d83e71b84ae45c3b358ceb.png)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该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主持。
•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名额及分配 • 1、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得超过3000人 • 香港36人;澳门12人;台湾13人 •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1人 • 2、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 •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
第四章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1 2 3 4
第1节 当代 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节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第3节 直接选举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第4节 间接选举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拓展
“选举是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直接的、 不是单纯想象的而是实际存在的关系。因 此,显而易见,选举构成了真正市民社会 的最重要的政治利益。” ——马克思
二、选区的划分 1、选区的含义 2、选区划分的三个基本要求 三、选民登记 《选举法》规定,“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 期有效”。 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由选委会公 布。 有不同意见的,选举委员会3日内作出处理; 不服可在选举日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1)按选区推荐候选人 ①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单独或者联合推荐; ②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 (2)确定代表候选人 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到一倍。 选民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选举日 的15日前公布;正式候选人5日前公布。 (3)介绍候选代表人
区一 划人 分一 平票 等制 。; 选
原无 则记 。名 投 票 的
第三节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b60cd3998fcc22bcd10dc8.png)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党的地方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选举工作。
第三条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换届选举,应经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四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实行差额选举。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
第五条选举应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保障选举人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六条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第七条选举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第二章代表的产生第八条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按党性原则办事,严守党的纪律,有一定的议事能力。
第九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按照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四百至八百名。
设区的市、自治州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三百至五百名。
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二百至四百名。
党员和所辖党组织较多或较少的,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代表名额。
第十条代表名额的分配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按照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一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中应有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解放军、武警部队等各方面的代表。
202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完美版
![202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d076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2.png)
202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详细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组织结构和职能。
2. 使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3)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人大代表选举为例,让学生了解选举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组织结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职能:立法、监督、决策、任免(4)人大代表选举制度(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6)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4篇)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17c9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d.png)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学学生的参与管理、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特制定本学生会选举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二条学生会由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主席团和学生会部门组成。
第三章学生代表大会第三条学生代表大会是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学生代表组成。
学生代表大会履行下列职权:(一)选举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二)审议和决定学校学生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三)确定学生会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四)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五)解决学生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学生代表大会每学年召开两次,由学生会主席团召集并主持。
必要时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
第五条学生代表大会的决议,须经过过半数以上学生代表的同意。
第六条学生可以通过书面申请或提案的方式向学生代表大会提出议题。
第七条学生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组成。
常委会的职责是处理学生代表大会不在场或不能召开时的日常事务,并在必要时代表学生代表大会行使职权。
第八条学生代表大会选举的具体办法由学生代表大会自行制定,经学生会主席团审议通过后生效。
第四章学生会主席团第九条学生会主席团是学生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学生会的日常工作。
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十条学生会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
主席是学生会主席团的核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秘书长负责学生会的文书工作。
第十一条学生会主席团每学年固定选举一次,选举结果由学生代表大会宣布。
第十二条学生会主席团不能超过5人,其中男女比例尽量保持平衡。
第十三条学生会主席团的职责是:(一)执行学生代表大会的决议;(二)制定学生会的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三)组织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督促各部门按时完成任务;(四)代表学生向学校提出建议和要求;(五)协调学生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六)负责学生会的财务管理。
班干部选举制度
![班干部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ace31c90c69ec3d5bb752f.png)
班干部选举制度在班级工作中,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教育管理最基层组织的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以及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程度,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校风学风的建设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扎实推进过程文化,加强我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明确学生干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要求,锻炼和塑造一支成绩优、作风好、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作用,特制定此《班干部选举办法》。
第一章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办法,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此选举办法。
第二条各班级学生干部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本班总人数的20%。
第三条班委设置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宣传委员。
(部分职务可以兼任)。
第四条班级内所有同学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第五条所有学生必须进行一次无记名(即无候选人)投票方式。
第二章(学生干部的条件)第一条政治立场坚定。
具有相应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第二条工作勤奋,带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积极主动的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
第三条作风扎实。
朝气蓬勃,实事求是,发扬民主,敢想敢做,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沾官僚习气。
第四条品德高尚。
顾全大局,公道正派,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诚实谦虚,清正廉洁,有自我批评精神,自觉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
第五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章(选举办法)第一条班委的学生干部均由本班同学按照公平、工正、公开的原则,民主选举产生。
第二条候选人的票数必须大于或等于有效票数的一半方能当选。
(如果票数大于或等于有效票的一半的候选人的人数多于该班所设学生干部的职务,则按照票数由高到低的原则确定当选人)第三条每次投票中,每位同学只有一次选举权。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24b56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e.png)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正文:----------------------------------------------------------------------------------------------------------------------------------------------------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五条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代表的选举第七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
其具体名额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第八条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条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党组织选举条例
![党组织选举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953433eefdc8d376ee32b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镇、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第四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五条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立.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代表的选举第七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
其具体名额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第八条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条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条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
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
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审查情况。
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
第三章委员会的选举第十一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
第四章 选举制度
![第四章 选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dfa5c20c22590102029de5.png)
2008年美国大选
民主党侯选人希拉里· 克林顿 民主党侯选人奥巴马 共和党侯选人麦凯恩
法国国民议会选举
法国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popular voting)产 生: 选举制度: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 ----选区:政府根据国民议会议员数目将全国划分为 相应数目选区,每选区选一名议员; ----两轮:第一轮获半数选票或占登记选民人数1/4 以上者当选;获12.5%以上选票或得票最多的前 两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获相对多数票即当选。
美国选举制度的产生
产生于英国欧洲的选举经验: ----北美殖民地建立经移民选举产生的议会; ----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国会参 议员、众议员分别由公民间接和直接选举 产生,总统由每个州委派的选举人选举产 生,并将制定选举法的权利留给各州; ----资格限制:财产、白人、男性。
美国选举制度的发展
美国国会选举
美国宪法规定,众议员(H.R)由各州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各州在众议院中的席位, 按各州人口比例分摊。参议员(Senator)由 各州人民直接选举,每州2名。 每逢双数年为选举年,“大选”和“中期 选举”交替出现。每个选举年都选举全体 联邦众议员、1/3联邦参议员、部分州长。 其中“大选年”包括选举总统。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 自民党党部为当选议员贴花
2005年9月1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中)在东京自民党党部与党内领导人一 同庆贺胜利。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 绝大部分选票已经开出,执政的自民 党已经获得了281席,超过单独过半数 所需的241席,取得了重大胜利。
俄罗斯议会选举
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和国家杜马(National Dyma)组成; 联邦委员会不经过全国性的选举产生,而由每个 联邦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 国家杜马每4年选举一次,选举原来仿照德国式的 “多数代表和比例代表混合制”(mixed system of majority and proportional election)进行,但2007 年新选举法通过,该法规定,得票率达到7%的 政党将获得进入国家杜马的资格,国家杜马全部 450个议席将根据得票比例在各党派之间分配。 新选举法还禁止政党以结盟方式参选。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3篇)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3b76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b.png)
中学学生会选举制度范文一、选举要求:原则:分步竞选,公平竞争。
选拔分成3步走:第一步为班级内部公开推荐,这样做可以争取班级内部最大同学的支持,为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班级基础;第二步是广泛调查,听取民意。
通过校政教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们当中了解候选人的日常表现和实际影响力,并广泛征求年级组长、班主任的意见,从而为日后的评选及确定岗位提供充分的能力依据。
第三步是校级竞选,让同学们在全校学生代表面前通过激烈的竞选演说,自由答问,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么叫做竞争,同时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种现场应变及演说的能力也成为评判候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二、选举办法为保证学生会候选人员质量,在推荐的基础上再依据自愿的原则引导优秀学生参加学生会的竞选经学校研究决定学生会候选人按如下方法产生:(1)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班推荐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学____名作为学生会初步候选人。
(2)学生会竞选工作在校政教处领导下进行。
各班班委会要充分酝酿、民主协商,把乐意为同学服务、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干部推选出来。
(3)学生生会干部候选人由各班民主推荐、班主任审核、学校审核相结合产生。
三、竞选程序1、每位候选人认真填写《郊南中学竞选学生会干部意向表》;2、竞选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的同学,须在学生代表大会发表竞选演讲。
3、演讲要求:①介绍自己所在班级、曾任学生干部、特长、竞选职务及担任此项职务后的工作设想等。
②时间____分钟以内。
召开竞选会议,每位候选人作____分钟的竞选演讲,按照竞选同一岗位候选人的得分高低确定人选。
四、学生会设以下岗位:学生会主席____名,副主席____名秘书长____名学习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宣传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礼仪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纪律检查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体育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卫生保洁部部长____名,副部长____名五、学生会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安排:1、组织机构:由校领导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团团长(每班推派____名学生代表)共同组成选举委员会。
《地方组织选举条例》
![《地方组织选举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fd1fc04b35eefdc9d33314.png)
《地方组织选举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代表的产生第三章委员会委员的产生第四章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第五章呈报审批第六章选举的实施第七章监督和处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党的地方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选举工作。
第三条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换届选举,应经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四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实行差额选举。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
第五条选举应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保障选举人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六条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第七条选举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第二章代表的产生第八条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按党性原则办事,严守党的纪律,有一定的议事能力。
第九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按照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四百至八百名。
设区的市、自治州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三百至五百名。
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二百至四百名。
党员和所辖党组织较多或较少的,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代表名额。
第十条代表名额的分配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按照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
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全文
![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f1bc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4.png)
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全文选举是由统治者候选人来选择统治者。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全文,希望大家喜欢!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五条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代表的选举第七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
其具体名额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第八条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条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条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
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
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审查情况。
班组长直接选举制度范文(4篇)
![班组长直接选举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e9081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c.png)
班组长直接选举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班组长的选举公平、公正、民主,充分发挥班组长的领导作用,促进班组成员参与班组管理与发展,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选举程序第二条班组长选举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即由班组成员直接行使选举权参与选举。
第三条选举权1. 具备班组成员资格,并参与班组工作满三个月以上的成员均具有选举权。
2. 离职或因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的成员不具有选举权。
第四条选举程序1. 选举发起:班组成员中的任意一名成员提出选举班组长的建议,并通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2. 选举组成: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选举小组,选举小组成员由班组成员自行提名,并进行公示,通过投票确认。
3. 选举公告:选举小组在选举日前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发布选举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举时间、地点、选举程序等。
4. 候选人提名:选举小组收集候选人提名,并进行公示。
候选人提名应符合选举资格,每位班组成员可以提名一个候选人。
5. 成立选举委员会:选举小组在选举日前成立选举委员会,由选举小组成员中选举产生,负责具体选举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6. 选举投票:选举委员会按时组织投票,投票方式可以是无记名投票或有记名投票,投票结果由选举委员会公布。
7. 结果确认:选举委员会进行票数清点和结果确认,并填写选举结果报告,报告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8. 当选班组长任命: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选举结果报告,确认当选班组长,并予以任命。
第三章选举候选人资格第五条班组成员可以自荐或由其他成员提名为班组长候选人。
第六条选举候选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所在班组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2. 具备协调、沟通、组织能力;3. 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团队协作能力;4. 熟悉公司的政策、制度和规章制度;5. 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和道德底线。
第四章选举规则第七条班组长的选举结果以候选人获得的有效选票数最多的候选人为当选班组长,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计票确认。
协会民主选举制度范文
![协会民主选举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c931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9.png)
协会民主选举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协会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促进协会的民主运作和发展,制定本选举制度。
第二条本选举制度适用于协会成立后首次选举和后续的定期选举,包括协会主席和其他重要职位的选举。
第三条选举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行充分民主决策和选举程序。
选举过程应当公正透明,选举结果应当严格按照投票结果确定。
第四条协会成员应当积极参与选举,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组织者应当提供充分的信息,确保每位成员都了解候选人的情况和竞选议程。
第五条协会成员享有推荐候选人的权利,组织者应当设立推荐渠道,接受成员的候选人推荐。
第六条鼓励成员参与竞选,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辩论。
选举过程中不得进行诋毁、诽谤和攻击行为。
第七条组织者应当为选举设置定期和临时性的报告和审查程序,确保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八条选举结果一经确定,组织者应当及时公布,并安排就职仪式。
选举结果可通过公开公告、协会网站、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通告。
第二章候选人资格和推举程序第九条候选人应当是正式的协会成员,在协会内部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和经验。
第十条候选人需要提前申请参选,并提交个人简历和竞选纲领。
第十一条组织者应当按照申请顺序和资格要求公布候选人名单,并接受成员对候选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单一职位的候选人数不得超过三人,多人竞选的情况下,采取投票表决方式进行选举。
第十三条推选候选人的程序应当公开透明,组织者应当设定时间和场所,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进行现场评议。
第十四条推选候选人应当采取开放和公开的方式进行,成员可以通过书面或者电子方式提交推选意见。
第十五条推选候选人的结果应当及时公布,并报告选举组织者备案。
第三章投票和选举程序第十六条投票前应当设立注册投票人名单,确保投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十七条投票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组织者应当提供投票方式和票据。
第十八条投票应当采取秘密投票的方式进行,组织者应当提供保密措施,防止干扰和操纵。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9f0e985acfa1c7ab00ccbc.png)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包括基层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按期进展换届选举。
如需延期或提早进展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展选举。
第五条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受留党观察处分的党员在留党观察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第六条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表达选举人的意志。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人。
第二章代表的选举第七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
其详细名额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那么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那么确定。
第八条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半分之二十。
第九条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展选举。
第十条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展审查。
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展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
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审查情况。
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
第三章委员会的选举第十一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构造合理的原那么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举方式(method 选举方式(method of election)
公开选举(open 公开选举(open election)
公开选举使得选举人的选择完全公开化, 而且公开选举方法简便,组织成本很低,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成为选举的 主要方式。
秘密选举(secret 秘密选举(secret election)
选举组织是指所有指导、主持和办理国家选举事 务的各类组织或机构的总称。从层次上划分,选 举组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中央选举组织(central 中央选举组织(central election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地方选举组织(local 地方选举组织(local election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基层选举组织(constituency 基层选举组织(constituency election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秘密投票原则(principle 秘密投票原则(principle of secret ballot)
秘密投票原则又称无记名投票原则,是指 选民按选举法的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秘 密填写选票和投票,他的选举意愿向所有 人保密,也无须记名。
选举组织(election 选举组织(election organization)
1856年,澳大利亚发明了一种新的秘密投 1856年,澳大利亚发明了一种新的秘密投 票方式。这种“澳大利亚式投票制”由于 其独特的优越性很快被西方各国所仿效。
直接选举(direct 直接选举(direct election)
直接选举是由选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产生 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选举方式。直 接选举成本较高、不便组织、不便控制, 因而在选民人数大量增多的情况下,直接 选举的难度大大增加。
选举原则
所谓选举原则(principle election),是指 所谓选举原则(principle of election),是指 不同国家选举制度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 选举制度在各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为多 数国家所共则(principle 普遍选举权原则(principle of universal suffrage)
所谓竞选,是指通过候选人的种种活动和 表现,帮助选民在选择中做出决定的一种 方式。
选举过程(electoral procedure) 选举过程(electoral procedure)
德国大选
德国联邦议院(Bundestag)是整个联邦政 德国联邦议院(Bundestag)是整个联邦政 府体制中唯一由民选产生的机构。联邦议 院议员的选举制度被称为“多数代表与比 例代表混合制”(mixed 例代表混合制”(mixed system of majority and proportional election)。 election)。
普遍选举权原则是指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普遍选举权原则是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原则。
平等选举权原则(principle 平等选举权原则(principle of equal suffrage)
平等选举权即通常所讲的“一人、一票、 一值”原则,同等数量的代表应该由同等 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
第四章 选举制度
Electoral System
选举的概念与由来(the 选举的概念与由来(the conception and origination of election)
所谓选举(election),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 所谓选举(election),是指享有政治权利的 本国公民,通过投票方式,选出代表他来 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人,按照他的意愿, 代表他的利益来治理国家。
选举制度的涵义
选举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构成了西方民 主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的各项程序、制度的 总称。 选举制度是由有关选举的一系列原则、程 序、方法按法定规范形成的具体制度构成。
选举制度的作用
首先,选举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国家政治生 活的民主化(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活的民主化(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其次,选举制度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 政治素质(political quality)。 政治素质(political quality)。 再次,选举制度的存在有助于促进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social 稳定和发展(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选区划分(division 选区划分(division of constituency)
选区(constituency),又称为选举区,是法律规定 选区(constituency),又称为选举区,是法律规定 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及公职人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 也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和产生代表(议员)的基 本单位。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地域代表制,即 按照地域划分选区。 西方国家的选区划分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单名 制选区(single制选区(single-candidate constituency),实行单 constituency),实行单 名选区制一般对大党比较有利,尤其是在实行两 党制的国家中更是如此。二是多名制选区(multi党制的国家中更是如此。二是多名制选区(multicandidates constituency),也称复名制选区或大 constituency),也称复名制选区或大 选区,目前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就采取大选 区制。
英国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议会具有密切 关系。 “光荣革命”后,英王被迫接受了《权利 “光荣革命”后,英王被迫接受了《 法案》 法案》,确认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宣布国会议 员实行直接的“自由选举”,至此,具有近代意 义的英国选举制度得以建立起来。1832年,英国 义的英国选举制度得以建立起来。1832年,英国 制定了《人民代表法》 制定了《人民代表法》(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重新分配了议席,增加了城市代表 Act),重新分配了议席,增加了城市代表 的名额,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到1918年, 的名额,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到1918年, 英国制订了新的《人民代表选举法》,使21岁以 英国制订了新的《人民代表选举法》,使21岁以 上的男子有了选举权,到1969年,英国再次修改 上的男子有了选举权,到1969年,英国再次修改 《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 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 选举权。
各国议会选举制度概述
英国大选
英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下院议员全部按 “单名选区制”(single“单名选区制”(single-candidate system) system) 选出,每个选区选一名议员,选民一人一 票,得简单多数者当选。
美国国会选举
美国宪法规定,众议员(H.R)由各州选民 美国宪法规定,众议员(H.R)由各州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各州在众议院中的席位, 按各州人口比例分摊。参议员(Senator)由 按各州人口比例分摊。参议员(Senator)由 各州人民直接选举,每州2 各州人民直接选举,每州2名。
法国议会选举
法国的议会两院是经过两种不同的选举方 式产生的,国民议会由直接选举(direct 式产生的,国民议会由直接选举(direct election)产生,参议院则由间接选举 election)产生,参议院则由间接选举 (indirect election)产生。国民议会选举制度 election)产生。国民议会选举制度 采用“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single采用“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singlecandidate two-rounds majority voting)。参 twovoting)。参 议员由选举团(electoral college)间接选举产 议员由选举团(electoral college)间接选举产 生。
间接选举(indirect 间接选举(indirect election)
间接选举方式就是指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 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选民选 举产生的代表或选举人的投票选举产生的。 即通过两级或多级选举完成选举的目标。
竞选(electioneering) 竞选(electioneering)
法国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的选举制度也是在封建社会的选举办法基础 上产生的。1302年,国王菲力普四世召开了第一 上产生的。1302年,国王菲力普四世召开了第一 次“三级会议”。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通过 次“三级会议”。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通过 1791、1793、1795年的立宪活动,真正建立起 1791、1793、1795年的立宪活动,真正建立起 法国的近代选举制度。1875年制订的选举法规定, 法国的近代选举制度。1875年制订的选举法规定, 选民资格为年满21岁的男子, 1944年,规定年满 选民资格为年满21岁的男子, 1944年,规定年满 21岁的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1974年,法国又对 21岁的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1974年,法国又对 选民的年龄资格进行了修改,由21岁降到18岁, 选民的年龄资格进行了修改,由21岁降到18岁, 从而与其他西方国家普选制的规定一致。
俄罗斯议会选举
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Federal 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和国家杜马(National Dyma)组成, Council)和国家杜马(National Dyma)组成, 其中,联邦委员会不经过全国性的选举产 生,而由俄罗斯联邦的每个主体各派两名 代表组成;国家杜马每4 代表组成;国家杜马每4年选举一次,选举 仿照德国式的“多数代表和比例代表混合 制”(mixed 制”(mixed system of majority and proportional election)进行。 election)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