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合集下载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件外交大事?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合影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件外交大事?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总理(左3)举行会谈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件外交大事?
周恩来等步入日内瓦会场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件外交大事?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1955年4月17日)
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件外交大事?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国际形势 的变化
邓小平的科学论断
国内形势 的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
1、维护世界和平 2、为现代化建设 外交目标 争取和平的国际 环境
①主要因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 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因素: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趋向缓和,多极 化趋势出现。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 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阅读材料: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 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 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 情势。„„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 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 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中国为什么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 外交活动?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 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通过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 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从而为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和平 稳定的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 C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5.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 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历史
随堂训练
编者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外交政策的调整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 、2 3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综合
4
5
6
历史
一、选择题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不结盟 C.改革开放 )
历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对中国有
何影响? (2)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又有何新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世纪在中俄关系的改善过程中,俄罗斯在哪些方面体现
出其诚意。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演变。第(1)问据“《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可判断中苏为同盟关系,这对于成立初受到西 方封锁敌视的新中国有保障国防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据
他们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 的新时期,外交事业也进入了全方位的外交时代。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改革 开放以来的外交风云。
历史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 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通史坐标:
历史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以下史实中能体 现的是( 力 )
①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做出了积极的努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一)原因主要

介绍: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亚洲太平洋 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 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人口的45%,国民生 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6%。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1年中国加入
成立背景、目标、意义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 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目标:A
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三股势力”。B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C 开 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意义:丰富了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合作模式,对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推动裁军
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 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 正义) 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二)调整 (1)实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的具体表现) (2)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积极参加联合Biblioteka 事务1、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积 极 参 加 联 合 国 事 务
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
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介绍:
SCO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 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中装”合影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②-2地00位1:年这10是月自,1在98_9_上年__海亚__太__经成合功组举织办成了立亚以太来经举合行组 的织第___最_九_高__级_次_别领__导__人的非会正议式。会议。
--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高级别的大型 国际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的基础上发展同___一___切__国__家______的正常关系。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根 问
中国为什么实行不结盟政策?

指点迷津:考虑结盟的危害。 ①结盟容易导致受制于人,不利于独立自主。 ②结盟会导致国际力量失衡,不利于世界和平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1、原因: 2、基本依据:
3、主要内容:
A、参加: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 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编写:彭增贵 审核: 李新来、王海峰、宋宪铭 :编号 NO15【教学目标】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参加和举办APEC 会议;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外交成就。

2、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讨】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内容表现:(阅读教材P95页第2、3、4段落提炼概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奉行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③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发点)2、原因:(了解,不作考试要求)①国内(主要)因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因素: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基本依据: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3、【深入探究】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①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如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②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原因: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相一致;②、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③、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材料:①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推动裁军②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
(5)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二、外交成就
(一)活跃的多边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 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 场;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 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4、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对 外 关 系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 “一边倒” 针和实践 《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日内瓦会议 走向国际舞台 万隆会议 重大突破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外交关系 的突破
重大突破之二 ——中美关系解冻 重大突破之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背景)
(1)国际形势的发展 (2)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调整内容
(1)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巩固练习B3
中国在注重参与联合国外交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下列各项属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A、(1)(2)(3) B、(1)(3) C、(2)(3) D、(2)
巩固练习B4
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属于 区域经济集团 军事合作组织 区域政治集团 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
巩固练习B5
下列符合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③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④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和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思考: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什么是多边外交?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成就︺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制止侵略行为”、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促成国际合作”等
材料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5-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47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5-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47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 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 际形势下,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 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 倒”。
必修一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
5
课堂巩固
3
互动探究
6
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一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目标定位
必修一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课标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展示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 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考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 要求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考点 聚焦 活跃的多边外交和新型区域合作。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两图反映出中美 建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两大重要外交活动。两大重要外交活 动反映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求同存异正是这一原则的体 现,故D项符合题意。中美两国不是邻国,A项排除。中国奉 行不结盟政策,B项排除。C项针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与题 目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D
必修一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基础梳理
必修一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1
活跃的多边外交
1.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 《________》的宗旨和原则。 2.表现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2000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________千年会 议。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 历史上首次会晤。

第三课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

第三课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
材料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 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 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
美苏激烈争夺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1)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上海合作组织 A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 B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C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材料一: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 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 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Hale Waihona Puke 2001年 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 6月 织——上海合作组织。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月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法俄英美首脑历史性会晤
新时期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活动大事记
1993年 江泽民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6年 中国等五国元首上海会晤并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 中国第一次举行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 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完整版)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完整版)

国内
材料一:1988年邓小平会见外宾说:“世界上现在有两 件事情可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 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这 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赞成的人会有不少,但只有高度 的智慧和战略的胆识,就一定可以完成。” 材料二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 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 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素在 增长。 材料三:(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 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表现: 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 2、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 建设性作用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开展多边外交
2、事例:
(1)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自1989年11月成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 (2)2001年10月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举办: 10月,上海 2001 年102001 月2 年 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
2. 调整的基本依据
1
制约战争的 力量有发展
3
维护世界和 平有希望
2
不发生世界 战争有可能
4
和平与发展是 时代的主题
3.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01 02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具体体现)
03
坚持对外开放
探究
中国外交关系的方针调整与国 内工作重点转移有何关系? 调整是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的要求和反映
1985年5月,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 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会晤,在经过近三十年的波折后中苏双 方宣布关系实现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④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 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 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 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目 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 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 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
2001年成立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 端主义上海公约》。
2003年,举行首次反恐军事演习。 2009年0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 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 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月
2、调整的内容
①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的科学论断 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
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③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 期的具体体现——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
(一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 二是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亲疏)
⑵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 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方针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另起炉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 灶”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地的地位,在政治上 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
交关系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 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 中不致处于 孤立地位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 屋子再请客”势力和一切特权,再
一·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参加万隆会议
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 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 、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背景

国家

利益

主(
国家 性质
的 和 平
基 本 方 针
外)
国际 环境
交 政 策
政策
“另起炉灶”

“一边倒”
交 成

“打扫干净屋 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1980年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4年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6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 月 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2001年 12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 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 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 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 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 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 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 经济改革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 结盟政策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 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 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 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 问题看法的改变,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其他三项发生时间 与1985年不符合。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高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 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 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 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 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 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据此,本题选C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 环境。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五六十年代)
三大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走向国际大舞台 重返联合国 中美建交 中日邦交正常化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 (六七十年代)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的调整 成就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 体表现( )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合法席 位得到恢复
1973年 1980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 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 代表权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1年 1984年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 组织,建立于1989年,中国于1991年加入. 该组织的宗旨和 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 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目前共有21个成员国,拥有世界世界人口的45%,国 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 46%。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联合国有四个主要宗旨
(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维持世界各地和平; 2、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3、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 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 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 由; 4、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 标的中心。
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 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选择题1.(2011·广东增城一模)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中能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邻居”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D2.(2011·西工大附中模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写道:我早就听说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的态度很坚决。

他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

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

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A.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B .“一国两制”方针不能动摇C.谈判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唯一途径D.武力收回香港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解析】解题时抓住关键词“香港”、“主权问题不能讨论”,可知A项正确。

【答案】A3.(2011·扬州模拟)2010年7月以来,随着美韩黄海军演的不断升级,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

中国积极展开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

这主要说明()A.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B.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D.当今世界,动荡与紧张成为时代主流【解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D项表述错误;A、B两项题干中未涉及,都应排除。

故选C项。

【答案】C4.(2011·广东六校联考)《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0年后”指2001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C项。

【答案】C5.(2011·肇庆一模)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战后2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毛泽东、周恩来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及时对外交工作作出富有远见和胆略的重大决策,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的崭新局面。

“重大决策”最可能是指()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改善中美关系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D.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最关键的一环是中国同美国关系的缓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B6.(2011·苏锡常镇二调)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B.乙、丙C.甲、乙、丁D.丙、丁【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积极开展,使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丙、丁说法正确。

甲、乙的观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D7.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他跨国犯罪;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奉行成员国之间的结盟原则B.是发达国家间的联盟C.是一个区域性的军事同盟D.推行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解析】A、B、C三项表述明显错误,应排除。

【答案】D8.2011年3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第1973号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

……在安理会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

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

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与史实不符,应排除。

【答案】C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的条件不包括()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解析】新的国际政治秩序还没有建立,所以A项符合题意。

【答案】A10.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

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准确的是()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中日外交关系正式建立——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的有关材料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声明》文字稿【解析】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是在1954年召开的,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C项错误;1978年,中美两国《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项错误。

【答案】B11.(预测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

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构成对应关系的是()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方针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结盟”政策是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而新时期指的是改革开放后,也就是1978年以后。

故选C项。

【答案】C12.(创新题)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

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方式解决纷争。

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方针③古巴导弹危机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行动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产物,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

【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1·扬州模拟)以图证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

下列图片见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轨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主题——?图2:主题——?图3:主题——对外开放请回答:(1)参照图3主题,分别为图1、图2拟定一个主题。

(每个主题字数不超过5个)(2)分析图1的局面在何时被打破?从文明史观的视角概述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2与图3之间的联系。

(4)分析图3“深圳传奇”被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指出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思想上的震憾?【答案】(1)图1:闭关锁国。

图2:破冰之旅。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发展特点:中国社会逐步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

(3)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敌对状态,改善了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思想震憾: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民思想的解放。

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14.(2011·广东增城四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摘自《南京条约》材料二1948年关税贸易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曾是23个创始成员国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政权主动退出关贸总协定(1949年台湾当局也退出关贸总协定)。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6年,中国开始了长期的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及随后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

材料三中国入世关于关税减让的承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哪一内容?对中国有何危害?(2)材料二中“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政权主动退出关贸总协定”,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入世后对关税做了什么承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承诺?(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是否都受到了损害?为什么?【答案】(1)协定关税。

中国丧失了部分关税自主权(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2)内因是我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局限;外因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3)减让(降低)关税。

为了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互相承诺,与国际接轨。

(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4)否。

材料一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材料二没有损害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原因:《南京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是不平等条约;材料三的减少关税的承诺是中国政府主动做出的,是建立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