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类院校“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定位,探讨了培养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知识课程建设
当前,工程教育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实施自主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改变。天津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为改善学生的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管理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后劲,将“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纳入2005级工程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即全校非经管类的40个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都开设此课程。该课程不同于以往的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它涵盖了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管理素养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说,“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在全国理工类院校中是一种开创性的有益尝试。
一、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重视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提出了“大工程观”,掀起了回归工程的浪潮。在这种“大工程”环境中,工程问题已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存等相关问题。为此,现代工程实践活动的系统性更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通识型人才,而不是专精学术的专业型人才。
事实上,加强管理能力培养不仅是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对工程师能力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从扩大学生职业选择范围的角度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观念认为,工程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于工业领域而设置的,但目前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佐治亚理工学院院长G.Wayne Cloughan在《改革工程教育》一文中提到,必须使工程师的教育宽泛化,以扩大他们的就业平台,同时,许多
工程以外的工作,如政府政策领域,都极其需要那些懂得技术知识、思维清晰以及逻辑能力强的工程人才。而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只注重学生在科学技术上的专业教育,缺乏对工程实践和能力上的培养,这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对工程教育的需求。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涂善东教授在2006年召开的“国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一个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项目的选择、研发到产品的转化、运行,在这整个过程里必须有工程人员的参与,工程人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真正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做到“内外双修,既懂设计,又能搞管理,这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工程、文、商兼攻,基础、实践为主,提高工科学生的附加价值”。可见,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关注。
(二)重视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循环之中。我国的产业结构必将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和分布的调整发生变化,我国在世界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将逐步扩大,大量的制造业正在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在这种环境下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我国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型的新型工业化给工程教育提出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要求工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工程实践活动不仅满足特定功能的工程需求,而且还体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人文、艺术等方面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对现代工程师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现代工程师应该是一个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多面手;二是应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三是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四是懂得如何处理好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五是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六是既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又能适应多变的职业领域。在我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势必融入全球化的工程教育理念下,即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进行交叉综合。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值得重视的教育理念,它对培养21世纪的现代工程师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工程类本科生的培养现状
2004年8月,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1世纪初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研究》指出,“管理能力的教育将促进合作,在有
效沟通、有效反馈、冲突管理、团队发展、伦理形成等方面得到训练”“管理科学的教育将影响工程师未来的发展,为工科学生在工业企业中和未来更大范围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起点。”该报告还明确提出,“管理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可见,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加强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已有高度的重视。
然而,我国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工科类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尚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例如,现在大多数高等理工科院校仍将管理学科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或者专业基础选修课,而设置为必修课的院校或专业非常少,甚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设置管理学科方面的课程,这显然与国家提倡重视工程师管理能力的培养不吻合,同时也与高等理工科院校培养“既精通专业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相违背。高等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的关键环节,应高度重视工程类大学生管理方面的教育,重新确立管理知识课程的重要地位。
三、“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建设
(一)确定“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受观念的制约。只有从思想上、观念上明确培养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全面推动“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开展。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现代工程活动对工程师管理能力的要求。现代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从工程管理对象方面来看,工程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而不是工程本身,工程师必须具有识别人、任用人、团结人、组织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人事管理能力;从工程本身来看,工程师必须具有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和创新的过程管理能力;从工程师的基本任务来看,工程师必须具备针对预定任务的要求,对已有资源进行高效率的组织、加工、集成和分配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校开设的“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的要求,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和经营技术,启发学生思维,以提升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训练学生人际沟通等管理技能,以提高学生团队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场可雇用性。
(二)构建“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
为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内容确定为三大部分,即管理的基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