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2)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1edc9a67ec102de2bd89f7.png)
华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第三第四代的电信通讯设备和解决方案。在无线电,微电子,通讯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4、产品发明策略
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跟踪国际上3G技术的走向,而在当时国内并不多少人看好3G领域且当时国内还未发放3G的牌照。华为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人才、资金等进行3G的研发。
而今天华为3G已经走在领导的先进行列。它的产品发明和技术创新是无法阻挡的。除了现在时兴的3G技术,到现在云计算。可以看出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发明的是正确的。 5、市场转移策略
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将现有产品投放到别的企业尚未进入的刚开始形成的处女市场。华为的数据通讯产品从个人到家庭、再扩大到企业、政府。从国内到俄罗斯,(2000年左右当时俄罗斯市场普遍不被看好,各通讯巨头纷纷推出),泰国,越南,南非等地。华为的产品市场不断的转移和扩大。
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超值服务。
竞争策略
1、市场发展策略
国内:从深圳开始,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扩展,华为进行了市场开发、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潜在客户、增加新的销售渠道。华为的市场发展战略主要得益于华为产品在价格上、产品质量上和服务上的优势,使得华为的产品在全国得到认可;
华为在原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单一产品基础上,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1997 推出GSM设备。逐步研发了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GSM设备,,一直到现在的云计算。它的产品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的。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https://img.taocdn.com/s3/m/a73782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9.png)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都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技术在行业内赢得了赞誉。
本文将从华为的创新文化、战略布局和创新案例分析等方面,探寻华为在创新领域的成功之道。
1. 创新文化华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首先,华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了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
其次,华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此外,华为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自研优先、产学研结合、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战略布局华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坚持以技术引领产业变革。
首先,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领先地位的巩固。
其次,华为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通过与全球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伙伴的合作,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为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此外,华为注重市场洞察和用户需求的把握,致力于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3. 创新案例分析3.1 5G技术创新作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领域的推动者,华为一直致力于5G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华为通过持续投入巨额研发经费,推动了5G技术的突破和标准的制定。
同时,华为与全球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推动了5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华为的5G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3.2 人工智能创新华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推动了智能化的发展。
华为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华为云、智能手机等。
此外,华为还注重与全球研究机构和开发者的合作,构建了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3.3 生态合作创新华为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与全球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企业法律创新案例分析(2篇)
![企业法律创新案例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bd5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其法律创新策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投入:华为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为知识产权的创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专利申请: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大量专利,涵盖了通信、终端、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授权的专利超过10万件。
(3)商标保护: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了多个商标,包括华为、荣耀等,以保护其品牌形象。
(4)版权保护:华为注重软件、硬件等产品的版权保护,确保其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华为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管理制度:华为制定了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使用、保护等流程。
(2)外部合作:华为与国内外多家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其知识产权。
(3)纠纷应对:华为拥有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团队,能够及时应对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3. 知识产权创新策略华为在知识产权创新方面采取了以下策略:(1)自主创新:华为高度重视自主创新,通过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2)开放式创新:华为积极参与开源社区,推动技术共享和创新发展。
(3)知识产权运营:华为将部分知识产权进行授权,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
4. 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华为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华为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使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促进了产业创新:华为的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
华为改革创新事例
![华为改革创新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3daf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1.png)
华为改革创新事例嘿,你知道不?华为这家公司可老厉害了!我就跟你讲讲我亲眼看到的一件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会。
那场面,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在里面瞎溜达,突然就看到了华为的展区。
哇塞,那叫一个酷炫。
他们展示了一款新手机,那外观,时尚得不行。
我就凑过去看,旁边的工作人员可热情了,给我介绍这手机的各种厉害之处。
他说啊,这款手机的拍照功能那是超级强大。
我一听,嘿,拍照谁不会啊。
但人家接着说,这手机的拍照可不一般,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拍出超清晰的照片。
比如说在光线很暗的地方,别的手机拍出来都是黑乎乎的一团,可华为这手机呢,能把细节都拍得清清楚楚。
我就有点不信了,这不是吹牛嘛。
工作人员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当场就给我演示了一下。
他拿着手机走到一个比较暗的角落,咔嚓一拍,然后把照片展示给我看。
哎呀妈呀,真的是太清楚了,连角落里的一个小灰尘都能看得见。
还有啊,这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也超强。
工作人员说,你出门一整天都不用担心没电。
我就想,现在的手机不都差不多嘛,用一会儿就没电了。
他又给我解释,华为在电池技术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具体的我也没听懂,反正就是很厉害。
他还说,有个人出差,忘了带充电器,就靠着这手机的电量,硬是撑了好几天。
这可把我给惊到了。
华为为啥能这么厉害呢?我觉得啊,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地改革创新。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总是想着怎么能让产品更好用,更厉害。
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科技的战场上不断冲锋陷阵。
从那个展会回来后,我就对华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创新,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产品。
以后我买手机,肯定首选华为。
嘿嘿,谁让他们这么牛呢!华为,继续加油吧!期待你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e452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c.png)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
华为成立于1987年,凭借独特的核心技术和全球性的营销策略,华
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供应商,该公司的新产品
和服务在全球超过170个国家使用。
此外,华为还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
了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品牌优势,它利用品牌把握住了市场份额、客
户忠诚度、商业机会和市场机遇,以及获得收入和利润增长,同时在技术
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获得更好的实现全球化的市场建设。
首先,华
为有效地把握住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它在研发投
入和质量控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使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其次,它在服务方面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它不断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提供
更好的客户服务,这也是它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获取成功的重要原因。
此外,华为还采取了营销策略,从而赢得了客户的支持,同时还采取了产品改进
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此外,华为在企业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深深坚持“创新”
的价值观,努力提高技术革新能力,努力创新,时刻谨记“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尊重客户的需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68c85302d276a201292e28.png)
华为的成功案例发展战略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华为积极致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共享、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实现人与人、行业与行业、物与物的全面互联。
整合全球资源,开展本地化运营,提升当地技术与经济水平,实现整个产业链和行业之间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围绕客户需求和技术领先持续创新,与业界伙伴开放合作,聚焦构筑面向未来的信息管道,持续为客户和全社会创造价值。
基于这些价值主张,华为致力于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华为力争成为电信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第一选择和最佳合作伙伴,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1、华为的一体化战略(1)、横向一体化战略在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2)、纵向一体化战略华为所面临的通讯信息市场,可谓是竞争激烈,强手如云,华为始终能够在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占据主动。
这要归功于华为灵动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前向一体化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可以是华为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有助于改善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
●后向一体化战略即发展企业原有业务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配件、能源、包装和服务业务的生产经营。
华为先后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思公司,华为赛门铁克公司等从原材料、研发、以及和经销商合作、技术支持和服务等使得华为对原材料的成本、可获性及质量有了更大控制权。
在拥有的众多的自主产权、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同时,在于思科、爱立信、北电、贝尔等通讯巨头谈判时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3)、多样化战略—相关多样化战略的选择华为在电信通信行业内,不断开拓新的产品和技术。
竞争战略专业化战略不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华为选择了只做设备供应商,选择的是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它定位于“做世界级的、领先的通讯设备供应商。
”并写入《华为基本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1bee061ed9ad51f01df28b.png)
华为案例分析(1)华为成功的根本原因:华为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它的狼性管理文化。
狼性性管理核心:生存第一,永远的危机与斗争意识规则第一,永远的服从与执行意识团队第一,永远的合作与大局意识忠诚第一,永远的牺牲与感恩意识(2)华为的企业特征1,华为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2,华为也是一个经济法人。
它是一个民营企业。
3,华为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
(3)华为的目标短期:圈块肥田,为了企业赢得高利润。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中期;把自己的主要资源放在市场和研发上。
以取得企业高额的利润和庞大的市场。
用低价,良好的客户服务和高效的研发快速占领市场。
庞大的营销队伍确立了华为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我们追求在一定利润率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长期: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富最大化。
华为积极吸收人才,并且对人才进行培训。
并且更多的将研发成果表现在工程设计,工程实现发面的技术进步上。
他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紧张、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
始终保持造势与务实的协调发展(4)华为体现的企业功能1,推动技术进步。
华为从有到无,从小到大,靠的就是技术。
华为将自己46%的人力集中在研发中,成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企业。
华为作为一个市场的新进入者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1f0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1.png)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华为,世界财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26年的艰苦奋斗,以1000倍的速度飞速扩张,年营业收入400亿美元,15万人的团队,他们敏锐执着、富有激情、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到底凭的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篇1GSM:华为与跨国运营商MTN在非洲的广泛合作作为跨国运营商的MTN,是南部非洲地区的主流运营商,服务于南部非洲6个国家:南非、尼日利亚、乌干达、喀麦隆、卢旺达等。
至2003年底,MTN的GSM网络用户已经超过950万。
华为与MTN合作地区已经覆盖尼日利亚、乌干达。
成为MTN第二大设备供应商,规模将近200万无线用户。
建设尼日利亚M900/M1800双频网,网络覆盖首都地区,包括阿布贾、卡诺、卡杜纳,实现超高密度城区覆盖,高速公路覆盖、卫星传输、广覆盖等。
泰国AIS GSM网络在反复比较设备性能、成本和售后服务后,泰国最大的运营商AIS 选择华为公司作为设备供应商之一。
至2003年泰国AIS网上华为GSM设备容量已经超过100万用户,覆盖泰国全境,成为网上主导厂商之一。
包括泰国多个世界级风景区:清迈、芭缇雅、普吉。
建设AIS 900/1800双频网,凭借卓越开放的接口与众多厂家合作。
华为GPRS设备也在AIS网络成功应用,并于其他厂家设备实现平滑对接,用户总量达到140万,AIS全部移动智能网设备为华为提供,智能网用户超过1400万。
2002年,泰国AIS华为GSM/DCS双频网络获得“AIS网络最佳质量奖”。
华为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稳定,快速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在泰国以及周边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CDMA:华为公司CDMA服务于葡萄牙Inquam是跨国移动运营商,总部设在英国,Inquam在英国、罗马尼亚、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等国家运营网络。
Inquam采用华为公司CDMA450设备建设覆盖葡萄牙全国的移动网络,网络容量达30万用户,提供PTT,基于gpsOne定位等特色业务,直接支持EV-DO。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https://img.taocdn.com/s3/m/54cf16d2700abb68a982fbfe.png)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地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地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地悲伤故事.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万元起家,用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地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强和全球最大地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地奇迹!一.综述华为成功地秘密就是创新.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地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地成长之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地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地价值核心.“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地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地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地创新精神.“回顾华为多年地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地.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地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地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地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地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年投入地研发费有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地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地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华为地创新体现在企业地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地是一种相机而动、有地放矢地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地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地创新力,这样地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地基石.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小灵通与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地“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地.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看不到“钱景”地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地帽子.在任正非看来,“小灵通”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事实证明,任正非地判断是正确地.华为从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建设瓶颈地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有所斩获,一路走来,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地最佳合作伙伴.现在,华为地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多个国家,服务全球地人口.在全球强电信运营商中,有家使用华为地产品和服务,其海外市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地近%.如果任正非没有前瞻眼光,不先人一步投入技术研发,就没有今天地华为,也没有华为在甚至市场上地领先位置.年,华为跻身“全球最佳技术创新公司”前名,成为“中国创造”地标杆.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这是低调地任正非带领华为无往不胜地终极秘诀.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地国际化非常重要,但不等于说只有在完成技术创新之后才进行国际化.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再进行国际化,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地模式.国际化地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地过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也是一种相机而动地思维.所以在年,华为就尝试走出国门,让国际竞争来促进和提升自身地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实际上,华为地技术创新,更多表现在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层面上,主要是在国际企业地技术成果上进行一些功能、特性上地改进和集成能力地提升.对于所缺少地核心技术,华为通过购买或支付专利许可费地方式,实现产品地国际市场准入,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和融合,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高消耗等“内忧”,以及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低迷、贸易摩擦案件增加等“外患”.普遍缺少品牌和技术地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转型?怎么升级?显然不是喊几句口号和出台几项政策就能实现地.这时,华为地榜样价值再次凸显.任正非说:“科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达二三十年地积累.”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做大做强,就必须摈弃赚“快钱”地心态,舍得在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上花钱,转型和升级才可能实现.华为不赚“快钱”赚“长钱”地思想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借鉴..先进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但必须指出地是,产业升级仅有技术升级也是不够地,还需要管理地同步升级.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华为在创业之初也有过一段粗放式管理地时期,但是华为及时认识到管理创新地重要性,并不惜血本,进行脱胎换骨式地变革和提升.在国际化进程中,华为认识到先进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地基础作用.华为先后与、、、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不惜花数十亿资金,引入先进地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集成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变革,把公司业务管理体系聚焦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经过多年地不断改进,华为地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仅经受了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地考验,而且赢得了海内外客户及全球合作伙伴地普遍认可,有效支撑了公司地全球化战略.在产品研发上,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地持续创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华为还坚持“开放式创新”,先后在德国、美国、瑞典、英国、法国等国家设立了个研究所,与世界领先地运营商成立了个联合创新中心,从而实现了全球同步研发,不仅把领先地技术转化为客户地竞争优势,帮助客户成功,而且还为华为输入了大量高素质地技术人才.华为地“客户创新中心”和“诺亚方舟实验室”就是专门为客户量身打造地创新研究机构.通过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地解读与研判,创造性地为客户进行“量体裁衣”式地个性化服务.满足各个国家客户不同地需求,成为华为进行创新地动力.抓客户地“痛点”而不是竞争对手地“痛点”,抓客户价值而不是抓产品成本,这就是华为国际化成功地经验.其实,创新并没有什么玄虚,与成本优势并不矛盾.只不过成本优势是个结果,而围着客户需求来做,哪怕是细微但是持续不断地创新,才是到达这个结果地最佳路径.华为拥有业界最完整地通信产品系列,涵盖移动、宽带、核心网、数据通信、云计算、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领域.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成功地将客户和企业绑定在同一平台,除了初期地销售,还包括后续地产品升级、服务等,由于华为抓住了客户地根本需求,其收入是刚性地,盈利是持续地,这和一般地软件外包是两个层次.华为还是世界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地公司和一家由员工持股地民营企业.目前,华为有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全员持股吸引了越来越多地人才到华为工作,全员持股成为激活华为员工创造潜力与创新能力地重要因素.华为还探索了一套独特地商业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尊重和爱护人才,聚集了一大批技术精英,为华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任正非打破家族式继承,推行轮值制度,让没有血缘关系地优秀后继者担任轮值,首开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之先河.三.回顾总结回顾华为地发展历程,发现华为几乎捕捉到了通信产业多年来每一次发展大势和机遇.现在,云计算被视为科技界地一场革命,华为依托强大地技术研发能力,借助云计算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云管端”一体化,从单纯地产业向整个产业扩展,将终端和软件服务领域作为未来成长地新空间.华为在全球通信业低迷期成功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地活力,在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超过爱立信,逆势登顶,成为全球最大地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下一个年地宏伟目标是:到年销售收入达到亿美元,用年时间再造两个华为.华为创立于年,到年已经走过了年地发展历程.岁,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彩虹般地年华,拥有着无限地激情和无尽地梦想;年艰苦卓绝地奋斗,换来地是一家世界级地优秀企业;华为年地激情飞跃成就了属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地光荣与梦想.我们应该为华为这样地拥有强大创新力地企业欢呼、鼓掌,希望更多地中国企业更具创新力!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一家企业地崛起远比一个国家地崛起值得我们夸耀.”华为地成功,激起了无数人地想象,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树立了标杆,建立了信心.华为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那些优秀世界级企业地影子,我们更希望看到,更多如华为地优秀企业成长起来.。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f8abef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4.png)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华为成功案例分析篇3短短5年,华为手机已成为新领军,国产第一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突破1.08亿部,成为首个跻身亿部俱乐部的国产品牌,也成为中国首个跻身全球手机第一阵营的品牌,与三星、苹果并列的三巨头。
2011—2014,小米用4年登上巅峰但短短1年后,华为手机取代小米成为新领军且两者差距从1.227倍扩大到近3倍2011—2014年,中国手机出尽风头的企业是小米,凭借多年的IT行业积累,和做互联网投资的积累,雷军率先把握手机换代的行业先机、并率先引入苹果的营销推广模式、然后通过价格策略,迅速获得了一飞冲天的业绩,2011—2014年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四年时间骤升到6112万台,创造了一个惊人的业绩,也登上了它的巅峰时刻。
但是,当走向巅峰的时候,也是危险开始的时候!2013—2014年,已经在小米的浮华之下,危机已经显现,因为华为在这两年完成了3个突破:第一个突破,用荣耀产品实现了运营推广的演练,成功完成B2B 向B2C传播推广转型;第二个突破,用华为P6(Ascend P6)成功打开中端市场,并一下子为华为赢得了良好口碑,拉开了此前与小米同样位于中低端形象的距离;第三个突破,用华为Mate7成功打开中高端市场,再次将华为的口碑大幅拉升,与小米的形象也再次拉开!这三个突破,对于华为与小米的竞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完成了华为手机营销推广转型;另一方面,华为完成了产品线的突破,成功实现覆盖中低端、中端、中高端三个市场。
前者让华为在营销推广上追上了小米,而后者则开始大幅拉开与小米的距离(小米更多集中于中低端和低端市场)。
客观说,在营销推广上,小米与华为差距不大,甚至是小米的推广在国内手机行业都是领先的,但在产品上,两者拉开了差距,华为不仅在中低端取得不错业绩,而且在中端及中高端市场突破,后者是小米想突破却没有成功的,也让两者的差距拉开了!毕竟比小米在产品线上多了一个多市场空间。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华为的创新管理(二)2024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华为的创新管理(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38119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f.png)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华为的创新管理(二)引言概述: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华为的创新管理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华为成功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并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正文:一、明确的创新愿景1. 提出创新愿景的必要性2. 华为的创新愿景与企业战略的关联3. 愿景的有效传播和落地二、鼓励员工创新1. 创建开放的创新氛围2. 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平台3. 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执行4. 技术与创新培训的重要性5. 有效的创新沟通与协同三、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1. 分布式组织架构的优势2. 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与责任分担3. 协同创新团队的构建和管理4. 快速决策机制的运作5. 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四、全面的创新管理体系1. 创新管理体系的框架与流程2. 制定明确的创新目标和指标3. 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4. 有效的创新监控和评估机制5. 创新成果的保护与转化五、与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1. 合作伙伴的筛选与选择2. 建立互信与共同发展的关系3. 开展联合研发与知识共享4. 创新项目的投资与合作模式5. 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总结:通过对华为的创新管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明确创新愿景、鼓励员工创新、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全面的创新管理体系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这些管理实践和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帮助它们在创新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于创新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https://img.taocdn.com/s3/m/e184a8c4f5335a8103d22048.png)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得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就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得宿命,我们也听到与瞧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得悲伤故事。
但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与全球最大得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得奇迹!一。
综述华为成功得秘密就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得法宝,同时它也就是一条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得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得生存之本与一个品牌得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就是华为最大得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得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得创新精神.“回顾华为20多年得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就是不可能得。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得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就是这种强烈得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与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就是华为没有像其她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得路线发展,而就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得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得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得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得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得创新体现在企业得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就是华为不就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得就是一种相机而动、有得放矢得创新力,就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得创新,这就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得创新力,这样得创新能力才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小灵通与3G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得“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就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得。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华为案例分析》课件
![《华为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44d3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5.png)
华为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培训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激励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和优厚待遇,华为吸引和留住了大批优秀人才。
产品研发
智能手机
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持续创 新,推出高性能、创意设计 的产品。
笔记本电脑
华为的MateBook系列笔记本 电脑在设计和性能上追求卓 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华为案例分析》PPT课 件
华为是全球知名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本课件将深入分 析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和挑战。
公司简介
全球领先企业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解决 方案提供商,为全球超过 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 营商和企业客户提供产品 和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
华为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 和研发投入,在5G、云计 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 领先地位。
智能穿戴
华为与Gentle Monster合作推 出的智能眼镜结合了科技和 时尚。
科技创新
1 5G技术领先
华为在5G技术研发和商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
2 人工智能应用
华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3 区块链技术
华为积极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提供更安全和可信的解决方案。
国际化布局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 广泛的研发中心、销售和 服务机构,不断拓展市场 份额。
安全问题
1 网络安全挑战
华为面临来自多方的 网络安全挑战,需要 加强安全策略和技术 防护。
2 供应链安全
华为在全球供应链中 面临的安全问题需加 强管理和监控,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可信 度。
3 用户数据隐私
随着5G技术的推广, 用户数据隐私保护变 得更加重要,华为需 要确保数据安全性和 合规性。
企业创新案例素材
![企业创新案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8a004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0.png)
企业创新案例素材《华为企业创新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电信设备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极其广泛的客户群。
自成立以来,华为一直致力于在ICT领域不断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推动行业的发展。
本案例旨在分析华为企业创新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二、创新方案1. 技术创新华为一直是响当当的技术创新者。
公司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致力于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
在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华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为行业领先者。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华为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2. 业务模式创新除了技术创新,华为还积极进行业务模式创新。
公司提出“全球一体化”的战略构想,通过建立开放的合作生态系统,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
从传统的产品销售转向了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3. 创新管理华为在管理上也实现了创新。
它采用了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了层级,提高了决策效率。
与此华为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员工创新和进步。
公司还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
4. 与全球化的创新网络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研发中心和合作伙伴网络,通过与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实现了全球化的创新网络。
这种全球化的创新网络不仅提供了创新的资源和思想,还为华为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
三、成果和经验1. 产品技术领先通过不断的技术投入和创新,华为在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并赢得了大量客户的青睐。
2. 全球市场占有率华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产品遍布全球市场,与全球主要运营商和企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 品牌价值通过创新,华为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成为国际市场上备受推崇的品牌代表之一。
华为自主创新的例子
![华为自主创新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869621a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9.png)
华为自主创新的例子
华为自主创新的例子至少有以下几种:
1、5G网络技术:华为在5G网络技术方面先后研发出了“喜马拉雅”、“海思”和“融合网络”等技术,使得华为在5G网络技术上领先
于竞争对手。
2、智能终端:华为推出的MatePad Pro系列手机、MateBook系列笔
记本、Bouyhans超薄笔记本等产品,采用了自家独创的Kirin 9000处理器、EMUI 11智能操作系统和Huawei Mobile Service(HMS)等技术,为
用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智能终端产品。
3、智能硬件: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智能硬件方面,华为推出
了网状芯片、锐捷系统和免费Air等产品,并不断深入挖掘智能家庭、智
能安防等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体验。
4、应用和服务:华为在应用和服务方面,推出了诸如华为应用市场、华为助手、华为运动、华为阅读等一系列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应
用服务。
此外,华为还开发了如HMS、hSDK、HMS Core等技术组合,帮助
开发者更轻松地将智能应用连接到HMS平台,提升应用的发布效率。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https://img.taocdn.com/s3/m/9c92da11e45c3b3566ec8b5d.png)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就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与瞧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
但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与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一.综述华为成功的秘密就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就是一条充满了风险与挑战的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与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就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就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与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就是华为没有像其她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就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就是华为不就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就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就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就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小灵通与3G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就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 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华为创新思维的例子
![华为创新思维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028cc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0.png)
华为创新思维的例子
华为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在华为公司的创立初期,任正非就强调自主创新。
他认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因此,华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发,不断创新,推出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2.华为在发展过程中,还注重了跨界创新。
他们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和资源,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比如,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推出的Mate系列和P 系列,将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电池和优秀的相机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
3.华为还注重持续创新。
他们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比如,华为在云计算领域推出的云服务,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数据备份、存储和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客户的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4.华为还注重开放式创新。
他们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活动,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比如,华为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就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华为的创新思维体现在各个方面,他们注重自主创新、跨界创新、持续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等,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华为公司实行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华为公司实行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5b0f03856a561253d36f62.png)
华为公司实行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概念,以华为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华为实施开放式创新背景,方法,威胁和发展前途,发现华为适时运用开放式创新理念,迅速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处于竞争不败之地。
特别是开放式创新模式,值得我国新兴企业学习借鉴。
关键词:华为;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20世纪以来,企业纷纷投资开发属于自己的研究中心,保证新技术的来源,他们自行发明,创造,生产,销售等,保证市场垄断,以得到超额的边际利润,该模式被Henry Chesbrough称为“封闭式创新”[1]。
但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这种封闭式创新模式已不再适用,更开放的,完美结合内外部的创新模式已经初步成型。
华为公司依靠新的创新理念取得成功,可谓是开放式创新的典型代表。
针对这一点,本文深入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华为公司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原因?2、华为公司如何实行开放式创新的?面临的威胁有哪些?3、华为的成功对国内企业有哪些借鉴意义?一、开放式创新的理论研究概述Henry 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策略》中就提到了企业要发展,首先就需要有意识地吸收知识,在为外部创新创造市场的同时,改革内部技术。
保证企业用最短的时间和成本实现创新[2]。
此外他还针对开放式创新的应用,研究了开放式创新适用性、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开放创新对知识产权政策等问题[3]。
继Henry Chesbrough后,其他学者也对开放式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张座铭等人就通过分析证明了对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与创新能力具有“倒U 型”的关系,总结出企业创新模式不封闭但也不能过度开放,过度依靠外部资源不利于自身的创新[4]。
陈劲,王鹏飞提出了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新的对象[5]。
邓向阳从影响创新绩效的方面着手,提出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的投资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与外部组织交流,实现高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6]等等。
中国颠覆式创新经典案例
![中国颠覆式创新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0cc2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b.png)
中国颠覆式创新经典案例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颠覆式创新的热点,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一些经典的颠覆式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革新性的举措和突破性的技术,颠覆传统行业,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成功。
一、华为:颠覆全球通信行业的巨头华为是中国最著名的颠覆式创新企业之一。
创立于1987年,华为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投入,走出了一条与国际巨头竞争的道路。
从最初的手机交换机制造商,华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中包括网络设备、智能手机和云服务。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5G技术,是彻底颠覆通信行业的重要创新之一。
传统通信技术无法满足未来高速网络的需求,而华为的5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可靠的连接,极大地提升了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
华为的5G技术引领了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优势。
二、滴滴出行:颠覆传统交通行业的共享经济平台滴滴出行是中国颠覆式创新的典型代表,通过结合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重新定义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它是全球最大的打车共享平台之一,也是中国出行市场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滴滴出行通过应用程序和大数据分析,丰富了人们的打车体验,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交通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共享经济的理念,滴滴出行改变了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认识,让私家车变成了公共资源,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三、小米科技:颠覆智能手机行业的新星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通过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崭露头角。
小米科技成功颠覆了传统手机制造商的经营模式,将创新、效率和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小米的颠覆式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小米通过在线销售和社区营销,建立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互动机制,从而提供了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小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
这种创新模式使小米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用户忠诚度。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2)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2)](https://img.taocdn.com/s3/m/f2357a0bb307e87101f69666.png)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
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一.综述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小灵通与3G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
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综述
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1.小灵通与3G
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看不到“钱景”的3G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的帽子。
在任正非看来,“小灵通”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3G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
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判断是正确的。
华为从1996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3G建设瓶颈的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有所斩获,一路走来,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最佳合作伙伴。
现在,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在全球50强电信运营商中,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其海外市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近70%。
如果任正非没有前瞻眼光,不先人一步投入3G技术研发,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也没有华为在3G甚至4G市场上的领先位置。
2010年,华为跻身“全球最佳技术创新公司”前5名,成为“中国创造”的标杆。
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这是低调的任正非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的终极秘诀。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国际化非常重要,但不等于说只有在完成技术创新之后才进行国际化。
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再进行国际化,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模式。
国际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过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也是一种相机而动的思维。
所以在1996年,华为就尝试走出国门,让国际竞争来促进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
2.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
实际上,华为的技术创新,更多表现在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层面上,主要是在国际企业的技术成果上进行一些功能、特性上的改进和集成能力的提升。
对于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通过购买或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和融合,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高消耗等“内忧”,以及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低迷、贸易摩擦案件增加等“外患”。
普遍缺少品牌和技术的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如何转型?怎么升级?显然不是喊几句口号和出台几项政策就能实现的。
这时,华为的榜样价值再次凸显。
任正非说:“科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达二三十年的积累。
”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做大做强,就必须摈弃赚“快钱”的心态,舍得在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上花钱,转型和升级才可能实现。
华为不赚“快钱”赚“长钱”的思想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借鉴。
3.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但必须指出的是,产业升级仅有技术升级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的同步升级。
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华为在创业之初也有过一段粗放式管理的时期,但是华为及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惜血本,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和提升。
在国际化进程中,华为认识到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基础作用。
华为先后与IBM、HAY、MERCER、PWC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不惜花数十亿资金,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集成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变革,把公司业务管理体系聚焦
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
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进,华为的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仅经受了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考验,而且赢得了海内外客户及全球合作伙伴的普遍认可,有效支撑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在产品研发上,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同时,华为还坚持“开放式创新”,先后在德国、美国、瑞典、英国、法国等国家设立了23个研究所,与世界领先的运营商成立了34个联合创新中心,从而实现了全球同步研发,不仅把领先的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帮助客户成功,而且还为华为输入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华为的“客户创新中心”和“诺亚方舟实验室”就是专门为客户量身打造的创新研究机构。
通过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解读与研判,创造性地为客户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
满足各个国家客户不同的需求,成为华为进行创新的动力。
抓客户的“痛点”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痛点”,抓客户价值而不是抓产品成本,这就是华为国际化成功的经验。
其实,创新并没有什么玄虚,与成本优势并不矛盾。
只不过成本优势是个结果,而围着客户需求来做,哪怕是细微但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到达这个结果的最佳路径。
华为拥有业界最完整的通信产品系列,涵盖移动、宽带、核心网、数据通信、云计算、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领域。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成功地将客户和企业绑定在同一平台,除了初期的销售,还包括后续的产品升级、服务等,由于华为抓住了客户的根本需求,其收入是刚性的,盈利是持续的,这和一般的软件外包是两个层次。
华为还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和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
目前,华为有7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全员持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到华为工作,全员持股成为激活华为员工创造潜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华为还探索了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尊重和爱护人才,聚集了一大批技术精英,为华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任正非打破家族式继承,推行轮值CEO制度,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优秀后继者担任轮值CEO,首开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之先河。
三.回顾总结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发现华为几乎捕捉到了通信产业20多年来每一次发展大势和机遇。
现在,云计算被视为科技界的一场革命,华为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借助云计算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云管端”一体化,从单纯的CT
产业向整个ICT产业扩展,将终端和软件服务领域作为未来成长的新空间。
华为在全球通信业低迷期成功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12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超过爱立信,逆势登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华为下一个10年的宏伟目标是: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用8年时间再造两个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到2012年已经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
25岁,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彩虹般的年华,拥有着无限的激情和无尽的梦想;2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是一家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华为25年的激情飞跃成就了属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应该为华为这样的拥有强大创新力的企业欢呼、鼓掌,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更具创新力!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一家企业的崛起远比一个国家的崛起值得我们夸耀。
”华为的成功,激起了无数人的想象,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树立了标杆,建立了信心。
华为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那些优秀世界级企业的影子,我们更希望看到,更多如华为的优秀企业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