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和好处
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f3c65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6.png)
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之一,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城市化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多。
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涌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同时,城市化进程还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产业投资和资源流动。
这促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和优化。
传统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变,城市化加快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
同时,城市区域的专业化和分工也使得产业更加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城市化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
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这种基础设施的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
四、城市化加快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城市化进程将人们聚集在相对密集的地区,形成了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聚集效应。
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密集,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升级。
城市还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推动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经济的增长潜力。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一、城市人口过多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城市的人口密度增大,各种资源的供给和环境质量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
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恶化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甚至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城市化使贫富差距扩大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资源和财富更加集中,加剧了贫富差距的产生。
城市化的利与弊
![城市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6e4322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f.png)
城市化的利与弊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明显。
城市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居住空间的狭窄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城市化的利弊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城市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
城市化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进入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同时,积极的城市化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这些优势直接带来的是城市化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人们也可以通过对工作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来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城市化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城市化的恶化环境质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城市化导致大量工业排放,交通问题和卫生条件的恶化,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居住空间。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比如城市噪音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这些环境污染也会对人们心理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以环境为主题的疾病,这对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此外,城市化也导致了可贵的农村资源被消耗和破坏。
随着城市扩张的趋势,广阔的农村土地也在逐渐消失。
同时,农村人口也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指数和生活水平越来越低。
这种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另外,城市化也导致了社会的分裂。
一些城市腐败,造成了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也增加了不良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发生。
这种情况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社会冲突的发生,疏远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城市化虽然能够带来一系列好处,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因素的制约。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应该更加明确地认识城市化的利弊,相应地完善相应的政策规划。
我们需要提高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经济的稳定和调控,加强城市文化和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城市化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同时让我们尽量避免由它带来的一切负面环境问题和不和谐的社会现象。
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城市规划方面有什么优劣之处?
![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城市规划方面有什么优劣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0451e2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d.png)
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城市规划方面有什么优劣之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现代城市在经济、文化和人口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将从生活影响和城市规划两方面入手,对城市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生活影响1.就业机会的增加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
有了工作,人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因为城市里的人口密度相对于农村来说要高很多,各行各业也得以在城市里更好地发展。
2.便利的交通在城市内,人们可以轻松地乘坐地铁、公交等便捷的交通工具,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骑车、走路或者坐公共汽车从乡下到城市。
这样的交通设施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通勤时间和疲劳度。
3.文化多样化城市里的大量人口,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人们在相处中可以互相了解和学习,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这也为城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造性,城市发展因此也更加丰富多彩。
城市规划1.道路规划城市中的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
合理的道路规划可以大大减少交通拥堵、道路危险等问题,并且便于城市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但是,一些城市的道路规划并没有考虑周全,导致了路面拥堵和排放大量废气等环境问题。
2.公园绿化城市里的公园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生机和文化气息,而且也能给城市带来一种发散正面能量的舒适空间。
同时,这种绿化环境也能疏导心理压力,降低生活中的疲劳感。
但是,很多城市在规划公园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投资,导致公园设施简陋,绿化面积小,反而成为了城市的消极因素。
3.住房规划城市中的住房规划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了大众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
合理的住房规划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多的公共设施,同时,也需充分考虑人口流通性的影响和一些适合家庭住宅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很多城市在规划住房时由于缺乏对社会组成和住房需求的了解,导致房屋规划不合理、价格过高等问题。
什么是城市化?它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
![什么是城市化?它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https://img.taocdn.com/s3/m/655d7f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e.png)
什么是城市化?它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城市化是指人口越来越多地流入城市,并产生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化对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更方便的生活方式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但也伴随着许多坏处,比如环境污染和经济不平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1. 提高生活质量城市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提供更好的医疗设施,学校和住房条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城市化还带来更多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使人们成为更积极的社会成员。
城市化也促进了商业和交易,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经济机会。
2. 促进技术创新城市化是技术和知识的集合,通过不断的研究,发明和创新,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城市的创新和发明也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 优化劳动力市场城市化使就业形势更加优化。
城市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使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梦想工作,也使得雇主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合适的员工。
这种市场条件的优化,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坏处:1. 环境污染城市化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和土壤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
城市化也会占用生态系统,导致野生动植物失去家园和资源,从而带来一系列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经济不平等城市化增加了贫富差距,导致了贫困人口和富人的骨干排斥。
一些经济低下的人们会被迫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贫民区,缺乏机会和社会资本,这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犯罪问题。
3. 社会关系较弱城市化使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冷漠和不和谐。
城市中心转移到了社会消息的虚拟空间,而不是真实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低级和名义化,这使得城市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下降。
结论:城市化是一种历史潮流,从一个方面来说,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技术创新等。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坏处,比如环境污染和经济不平等等。
因此,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确保城市化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地理教案:《城市化的利与弊》
![地理教案:《城市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66cebb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f.png)
地理教案:《城市化的利与弊》城市化的利与弊一、引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方面,城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一些利与弊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二、利1. 经济发展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进驻。
这种聚集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2. 就业机会城市化为农民工以及其他群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很多人选择从乡村到城市打工或者创业,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并为家庭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城市也需要大量服务人员来满足居民需求,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
3. 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相比较农村地区,城市拥有更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提供了更多优质资源给居民,提高了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
4. 文化交流城市集聚了各种人文资源和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艺术展览、音乐演奏、戏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多元化的社会风貌,拓宽视野,丰富精神生活。
三、弊1. 过度拥挤城市发展过快,人口迁徙速度加快,导致城市过度拥挤。
道路交通压力大、住房难问题突出,社会资源短缺等问题给居民带来不便和困扰。
2. 环境污染工业发展和机动车辆增加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加重。
此外,大量建筑物用地开发使得自然生态遭受破坏,水域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3. 社会问题增多城市中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
比如,犯罪率上升、治安问题严重、收入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全造成了威胁。
4. 资源消耗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消耗。
如能源供应紧张、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应对策略1.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cf3e6d312b3169a451a44e.png)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
1,:1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向二三产业转移
2 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 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好处: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增加就业率;
首先从医疗卫生方面考虑,城市化有利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切实的医疗保障
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有利于农村的建设发展,首先就交通来说,城市化有利于发展农村交通,交通发展了,农产品就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城市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提高收入
弊:1 环境质量下降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农民进城造成城市的拥挤不利于
弊端:城市化问题加重:环境污染、就业压力、交通状况、住房紧张、社会问题的加剧。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完整版)我国城市化利弊问题
![(完整版)我国城市化利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fa00f94a7302768f993904.png)
(完整版)我国城市化利弊问题
我国城市化利弊问题
城市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种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我们要正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利弊问题.
一、城市化的优势
第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市化有利于促进多余的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更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带动农林产业结构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质量,让我国农民感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第三,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总数多于城镇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农村与城镇的联系,甚至是使农村直接转变为城镇,有利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四,城市化进程是以城市作为中心,可以很好的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城乡交流,进而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率。
第五,城市化有利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切实的医疗保障.
第六,城市化使交通更加的便利,可以使农产品走出去,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也可以吃到放心的蔬菜。
第七,居住条件的改善,减少农村疾病的病发率,各种休闲公园体育器材的建设,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娱乐场所,体育锻炼增强体魄。
二、城市化的弊端
第一,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环境的承载能力超出负荷,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岗位有限,待业人口较多,就业困难加大,造成失业人数上升。
第三,大量农业人口转型,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农业用地荒废,造成土地资源量费.
第四,城市面积有限,过多的人口涌入,造成住房相对紧张。
第五,城市交通拥堵,不利通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城市化的利与弊
![城市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城市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8ca3bf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c.png)
城市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城市化的利与弊城市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 - 城市化的利与弊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
城市化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既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不利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的利与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利益1. 经济发展潜力: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市集聚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财富资源,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聚集效应,城市成为了创新和创造价值的中心。
2. 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改善了人们的就业状况。
同时,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 政府税收增加: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税收的增加。
城市中的企业和个人纳税,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支持,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促进了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4. 市场扩大:城市化使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这进一步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城市化的不利因素1. 资源压力: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资源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能源、水资源等的紧缺问题,可能会导致高昂的成本和不稳定的供应,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负面效应:城市化带来的大规模城市扩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成本。
3. 社会不平等:城市化使得城市中人口的分布不均衡,导致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城市中的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可能会对经济秩序和稳定造成影响。
4. 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这可能导致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加剧了土地的稀缺性和成本的上升。
三、结论尽管城市化对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浅谈城市化的利与弊
![浅谈城市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764e8a3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6.png)
浅谈城市化的利与弊在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从古老的城镇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显著的好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化的好处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
城市往往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
企业在城市中聚集,能够享受到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
例如,企业之间可以更方便地交流与合作,共享基础设施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高科技产业到传统手工艺,这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社会方面,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城市中人口密集,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激发了创新和创造力。
城市中的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相对集中和优质,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娱乐场所,提升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
城市化还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城市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如交通、能源、通信等。
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高速公路等,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现代化的能源供应和通信系统,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城市化并非只有阳光的一面,它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环境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导致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居民的健康。
城市的扩张还侵占了大量的农田和绿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现代城市化的利弊分析
![现代城市化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dd248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7.png)
现代城市化的利弊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现代城市化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城市化的优势1. 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企业数量增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且城市的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相对完善,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 方便的交通网络城市的交通系统发达,连接城市各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可提高城市的货运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3. 上进心的激发城市生活的竞争使得人们的上进心被激发。
在城市中,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这种竞争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二、城市化的劣势1. 生活成本高昂城市化使得轻松的生活成为一种奢侈。
高昂的租金、通勤费用、食品与服装的价格等都让城市生活的成本更高。
2. 高度的人口密度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高度集中。
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其承受的极限,这种情况会给城市带来沉重的负担,例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等。
3. 隔离感和社会经济差距在许多城市中,富人和贫人呈现出“隔离感”。
富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与贫人相比大有不同。
这些差异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和民众最终的对城市化的抵触情绪。
三、城市化的发展方向1. 加强城市规划为了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城市规划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人民利益、发展进度等。
规划也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需求,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加强环境保护城市化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因此,值得一提的是加强环境保护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
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化进程,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让城市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发展。
总之,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城市化的利与弊作文
![城市化的利与弊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a65f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8.png)
城市化的利与弊作文城市化的利与弊现代社会正面临着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那就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现象,既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本文将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化的利与弊。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首先,城市化使得资源得以集中利用,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人口凝聚在城市,生产要素更加便捷高效地运输到城市中心,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其次,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
再者,城市化还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市场的繁荣。
城市中的多样化的商业和服务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消费,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的多样化。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城市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城市化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首先,城市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服务的提升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例如,水电供应的普及、交通的便捷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帮助。
其次,城市化也加强了社会交流和交流。
人们聚集在城市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人文和多元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城市中交流互动,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最后,城市化还促进了社会进步与民主意识的觉醒。
在城市中,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新知识、新思想,思想意识和观念的更新速度加快,思想解放与民主思想更加广泛流传,这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动力。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拥堵和污染问题。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其次,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等级和贫富差距的加大。
城市中的高薪职位和高消费水平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加大。
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
![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6bfcda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然而,城市化发展既有利处,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城市化发展的利与弊。
一、经济影响城市化发展对经济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首先,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降低了农村的就业压力。
其次,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城市化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服务和公共设施水平,为投资和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最后,城市化推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带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然而,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竞争激烈,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最后,城市化发展也增加了城市管理成本,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压力。
二、社会影响城市化发展对社会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城市化提供了人们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城市化也带动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城市化进程还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然而,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上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城市中贫富差距加大,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凸显。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物质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追求主要集中于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文化的需要。
城市化还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犯罪率等问题,对社会治安形成了挑战。
三、环境影响城市化发展对环境有着双重影响。
首先,城市化推动了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强,推动了环境管理和治理的改善。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a639e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2.png)
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近年来,全球城市化步伐加快。
人们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城市化让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经济发展: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有更多的人口,市场更大,消费能力更强,产业发展更加活跃。
城市化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创新,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和税收。
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城市化,让全国经济持续增长。
2.生活便利:城市化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城市中有许多的商业设施、医疗、教育和娱乐场所。
城市中的公共交通系统更加完善,高速公路和地铁越来越方便。
人们可以极快的换交通工具,使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3.文化交流:城市化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的群体聚集在城市中,他们可以分享文化和习俗,互相学习和感知自己认为不同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缺点:1.资源短缺:城市化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资源的短缺。
城市中用水和能源消耗大量、垃圾排放也激增,同时建设大量住宅、商业和工业设施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
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城市的负担,并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2.居住拥堵:城市面积有限,而城市人口多,这就导致城市中的住房紧张和居住拥堵。
很多人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居住条件差,甚至连住宅都得不到保障。
城市拥堵的街道到处都是,千里眼任何城市都难逃拥堵的命运,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不便。
3.社会封锁:城市人口的增加生出了新的问题——社会封锁。
市区内的孤立和封锁让人们只在有限的社会圈子内交流。
人们过于繁忙,常常忽视邻里和社区的沟通和交流,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结论:城市化的优点和缺点并存。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和社会问题。
政府和市民应联合努力,找到平衡点,发挥城市的长处,同时缓解城市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改善城市空间分配和增强人们的社区意识等方式,共同打造宜居城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b27d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e.png)
雅思写作之城市化优缺点话题写法一、优点:1.经济发展: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因为城市通常是商业和工业的中心。
2.就业机会: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那些与技术和服务行业相关的职业。
3.教育资源:城市通常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大学和图书馆等,这些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4.文化多样性:城市通常有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为城市带来了多元性和活力。
5.创新和科技发展:由于城市是人才和创意的集中地,因此它们往往是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发源地。
二、缺点:1.交通拥堵:城市化导致人口密集,交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
2.房价上涨:随着城市的发展,房价往往也会上涨,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个挑战。
3.环境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排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
4.社会压力和孤独感:城市化可能导致人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产生孤独感和压力。
5.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扩大,对农村的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写作要点:1.明确观点:在文章开头明确你的观点,是认为城市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组织结构:使用适当的段落结构来组织你的观点。
通常,你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论”的结构来写。
3.使用证据:为了支持你的观点,可以使用相关的证据或例子。
例如,提到某个城市因为城市化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或者因为交通拥堵而带来的问题。
4.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使用连接词来连接段落和句子,使文章更流畅。
例如,“此外”、“然而”、“举例来说”等。
5.语法和拼写:确保语法正确,拼写无误。
这会给考官留下好的印象。
6.字数控制:虽然不必写得太长,但要确保你的观点得到充分表达。
一般建议字数在250-300之间。
7.结论:在结尾处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并简洁地总结全文。
六级作文城市化的利与弊
![六级作文城市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dde668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31.png)
六级作文城市化的利与弊在如今这个时代,城市化就像一阵风,呼呼地吹遍了大江南北。
城市越来越大,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农村的土地一点点被吞并,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寻找着所谓的“梦想”和“机会”。
先来说说城市化的好处吧。
这好处就像那秋天果园里的果子,一抓一大把。
我记得有一次去大城市旅游,那交通,简直太方便了!地铁、公交、出租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不像在我们那小乡村,出个门还得骑个自行车,累得要死,遇到下雨天,更是狼狈不堪。
在大城市,地铁几分钟一趟,干净又快捷。
而且啊,地铁里还有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舒服得很。
公交也是,线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几乎能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还有那出租车,随叫随停,方便得不得了。
城市里的娱乐活动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电影院、游乐场、KTV 到处都是。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看电影,那电影院的大屏幕、震撼的音响效果,真的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看完电影,我们又去了游乐场,坐了过山车、摩天轮,尖叫着、欢笑着,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晚上还去了KTV 唱歌,尽情释放自己的歌喉,那感觉,真的是太棒了!在农村,可没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顶多就是在田间地头跑一跑,捉捉蚂蚱啥的。
再说说购物吧。
城市里的商场那叫一个大,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那次去逛商场,光是逛衣服店就逛得腿都软了。
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衣服,让人挑花了眼。
而且还有各种促销活动,打折打得让人心里直痒痒。
不像在农村,买件衣服还得赶大集,样式也少得可怜。
教育资源也是城市化的一大优势。
大城市里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
我有个表妹,从小在农村读书,成绩一直不错。
后来她爸妈把她接到城里上学,那学习条件可比农村好多了。
有专门的实验室、图书馆,还有各种兴趣小组。
表妹说,在城里上学,她能学到很多在农村学不到的东西,视野也开阔了不少。
然而,城市化也不是只有好的一面,它也有不少弊端。
城市里的房价,那真的是高得吓人。
我有个表哥,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打拼了好几年,还是买不起房子。
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f37bf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9.png)
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城市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经济影响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增加了人口规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带来了就业机会和资源聚集效应,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城市化也为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二、文化影响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的文化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使得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得以融合和交流。
城市作为文化交汇的中心,吸引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文化消解和同质化的趋势。
快速的城市扩张和商业化的推动,使得原有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商业文化所取代,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被冲击。
三、社会影响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了重大改变。
农民涌入城市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调整。
城市中的社会职务和机会更加多样化,而农村则出现了老龄化和青壮年流失的问题。
此外,城市化还加大了社会问题的存在,例如失业、住房问题和社会犯罪等。
同时,城市化也推动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服务。
四、环境影响城市化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筑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城市交通的增加和工业污染的扩散也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城市化还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源的需求,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总结起来,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城市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社会和环境方面,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重视解决人口流动、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文明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
![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e9cc4c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2.png)
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
城市化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质量等等。
然而,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人口失衡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并分析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
一、城市化的利益1. 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进程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市可以集聚大量的企业和人才,为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化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道路、桥梁、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3. 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城市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
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文化交流和创新:城市作为文化和创新的中心,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思想,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新创业。
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还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二、城市化的弊端1. 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常常伴随着工业发展和车辆增多,导致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严重。
大量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2. 人口失衡和社会问题:城市化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而农村地区则人口减少。
这种人口失衡可能导致城市社会问题增多,比如拥堵、犯罪率上升等。
3. 资源浪费和生活成本上升: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和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此外,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包括房价、教育、医疗等方面,给居民带来了经济压力。
三、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1. 加强环境治理:应加强污染源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采取措施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2. 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04a7f8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2.png)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一、引言
中国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二、经济利益
1.市场扩大化:城镇化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国内生产总值。
2.劳动力流动: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工业制造业提供人力资源。
3.产业升级: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三、社会效益
1.教育和医疗资源:城市教育和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农民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2.生活水平提升: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收入来源。
3.文化交流: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环境问题
1.城市扩张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
用于建设,可能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影响粮食安全。
2.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可能破坏
生态系统,引发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
3.自然资源的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水资源等,可能使得自然资源供应不足,导致资源紧张。
附件:
1.相关数据统计图表附件;
2.城镇化政策文件相关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城市规划法》:规范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律。
2.《国土资源法》: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的
法律。
3.《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地管理办法》:规范城市居民基
本生活用地的管理。
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
![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65aa2a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b.png)
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明显趋势,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
一、社会经济影响1. 就业机会增加: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 经济增长: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大量的投资和商业机会在城市中涌现,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3. 财富分配不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财富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人富裕起来,但也有很多人陷入贫困。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二、社会文化影响1. 文化多样性:城市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各种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
城市化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使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2. 教育机会增加:城市化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和大学。
这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价值观变化: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个人主义和物质追求成为主导,传统价值观可能会受到冲击。
三、社会环境影响1. 提高了生活质量:城市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例如,交通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城市绿化带来了更好的生态环境。
2. 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和工业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污染等等,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3. 社会关系紧张:城市的人口密度大,社会关系相对冷漠。
人们更加疏远和陌生,缺乏互助和支持。
这种社会关系的紧张可能导致精神压力和社会问题的增加。
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注意解决其中的问题。
通过改善财富分配、加强教育、保护环境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积极作用,缓解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和好处弊端: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
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
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
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
笔者的疑问之一是,我们城市化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太急了。
英国城市化水平从26%提高到70%用了90年时间,法国从25.5%提高到71.7%,美国从25.7%提高到75.2%,都用了120年。
而我们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仅用10年,不说加快,即使用这样的速度,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能达到75%左右。
换句话说,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
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
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些区别?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
中国的特殊性是非常鲜明的。
一是人口太多。
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
中国的陆地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科学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大山、沙漠、戈壁和干旱地区占去三分之二以上,可利用的国土承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属负担过重,这方面的条件比任何发达国家都差;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
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更远。
鉴于城市人口对资源的消费量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我们在实施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适应的问题。
既然我国基本资源状况远不如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水平为什么定得同他们一样高呢?如果2020年我们有15亿人口,60%城市人口就是9亿;本世纪中人口17亿,那么75%的城市人口就是12.75亿。
这样巨大的城市人口,要多少淡水、多少土地、多少能源、多少食物、多少住房、多少交通设施才能支持?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
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
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
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
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愿意都往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挤。
于是,一些发达国家人群开始出现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由市中心区向市郊分散化的趋向。
而且这种趋向一点也不会降低现代化的程度。
我们在21世纪推进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这些新因素,避免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而走弯路。
疑问之三是,过快和过度的城市化会不会造成某些难以逆转和难以纠正的后果。
现在有一种感觉,我国的城市化还是通过很强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强的行政手段来推进的,而主要不是顺应市场需要自然发展。
如平均每年要以多块速度城市化,到哪个年代城市化要达到什么程度,最近又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等,都是计划经济的典型做法。
城市化比任何单个产品和单项经济指标,要复杂百倍,它涉及人口布局、资源配置、环境、社会各个方面。
行政和计划的作用是城市化所必需的,但主要应体现在,集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根据历史、现状和将来,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搞好综合平衡,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特色,而不是强调指标和进度。
城市化过快和过度可能造成至少四个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一是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
城市一般都建在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同样也是最好的农业区。
按规划,我国的城市化需占用全国3%--6%的土地,比例似乎不大,但面积不小,约30万到60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我国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要占掉那么多好地,原来想通过城市化让留在农村的人口获得较多耕地的初衷如何能兑现?事实上,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常快,圈地之风仍然盛行,随着大批豪华厂房、楼宇和各种“形象工程”的崛起,大片大片昔日的良田沃野消失,使我国原本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仅最近几年净失耕地就达3800万亩,造成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也是粮食产量接连滑坡的重要原因。
二是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太快,城市过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
有专家说,城市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产生“城市病”的根源在于指导思想的片面性,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低密度扩张”的发展方式,提出“发展克服城市病”、“规划减少城市病”、“管理医治城市病”。
这些意见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实践上能不能做到指导思想没有片面性,规划能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能不能做到严格到位。
今年夏天北京的一场暴雨造成几乎全城交通瘫痪,上海一场大风大雨造成严重交通阻塞和大范围停电事故,就暴露我们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问题不轻。
三是房地产“泡沫化”。
现在许多城市建房太快太多,占用大量银行资金,如果严重供大于求,或价格超过市民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大量房屋空置,酿成经济危机。
经验证明,由房地产泡沫化引起的经济危机,需要好多年才能缓过劲来。
四是城市“废墟化”。
可能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二:一是上面提到的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出现大批楼宇空置;二是本世纪中我国人口将出现的下降趋势。
根据我国人口政策的设想,达到17亿最高峰以后,总人口将逐渐下降,最终达到7亿左右的理想规模。
那么今天搞了那么多大规模的城市,将来会不会出现有一天没有那么多人去居住?我国的城市化,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
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
它不仅关系到今天,而且关系到明天,关系到后代。
城市建了,是不能轻易拆掉的;城市化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是难以恢复的。
我们的步伐应该稳健,应当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化的利好,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不慎和盲目可能带来的弊端.好处:先谈谈收入,城市化大的区域肯定比城市化小的区域收入要高,直观的说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比如上海市民,很多的居民也是居住在拥挤狭小,破烂不堪的城中村小瓦房,失业在家的也不在少数,可是由于城市化的推进,放地产开发商开始波及到居民的住房,拆掉狭小的住房,赔款是不能少的,并且还要安排象样的居所,于是这样的居民就开始过上"小康"生活了,住好房子,多余的赔款可以存进银行养老,还可以买社会的福利了.另一方面,在一般性的小区和龌龊的小区,中低挡房子(祖宗留下的)的房主,根本就不担心收入的问题,在上海5,6个平方的小瓦房,一个月的房租在350-500这个层次,要知道,这样的房子除了放一张床之外,连放桌子的地方也没有了.但就这样的房子一般人也住不到,我也到过类似的地方,亲眼见到好几个人住一个房子的,一张大床,也部分哪个是老婆,还是女儿,还是儿子,统统住一块.着实让人觉得意外.算算房主的收入吧,这样的小房子只要有五六间,收入都达到2000-3000元了,再加上自己有定所,根本不用工作就可以天天打麻将了.甚至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其他地方的人面前颐指气使了.上海的房价有些高,上述现象已经波及到上海的农村,这样就造成了短期的城市人口的优势,但深入思考,这样的优势意义深远.反观农村,就以生我养我的邳州农村吧,尤其是10年以前的光景,城市化根本涉及不到农村,收入来源靠养殖业和种植业,产业化很低,老实说,很多老人和弱势群体的收入为0,即使中间有较富裕的商人,平均的指标也被这部分人抹杀掉了,经济指标吃了很大的亏,虽然没有达到饿死人的地步,但是在大城市看来,我们的情况比非洲还糟糕了.即使现在,这样的情况还存在,虽然有改观,但基本矛盾没解决,商人多了,创业者多了,富裕的人比以前多了,可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呢,这部分人的收入依然很多为0.算平均收入被落下的太远.归其原因,城市化的好处没有享受的到.再看看招商引资,大城市的外资显然比小城市或农村强的多,再拿上海来讲,城市人口可以从房地产和房租当中收益,但已经不是中心城区的人口这方面就差了,但是不要紧,他们可以到外企打工,经常见到生产流水线上的50-70岁的老太太,老大爷拿着放大镜在检查电路板,有时候眼睛红肿也再所不辞,加班到夜里11点坐工交回家,生活是够艰苦的了,要是我父母的话,肯定不允许这样做.可他们为了高消费的收入,要不怎么生存?看看我们老家的老太太老大爷吧,年龄大了放风筝吧,去走亲戚吧,在家清闲吧,大部分是儿女养活的,无庸质疑,收入为空,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因为享受不到上述的城市化带来的福利.综合一下,收入指标也高不了,但是也无须大城市的同情,我们依然有肉吃,依然有酒喝,毕竟老百姓不会想的那么多.再研究问题的另一面,一味的享受城市化就是好事吗?我看也未必,再拿上海来说,这边的民营经济比起外资显得很糟糕,很多街道看上去萧条,和大上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符,人的竞争力一般,不象宣传的那样,叫做"精明的上海人",至少我觉得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做错了,粗的不算,细的算......记得由于工作的原因,曾经在少偏的地方租房子,但是就因为没有网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可周遍的上海人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好不容易听说附近有一家年轻的儿子有电脑,我去说服,要以一个月几百元的价格缴费,可是他全家都反对,说是有病毒,一个网线只能接一台电脑的笑话.没来上海之前总觉得上海的商业氛围了得,大街上应该人潮汹涌,可是来到后才发现我错了,这边的商业氛围真的一般,靠近徐家汇的桂平路之类的,连个商店都开不起来,原因是上海这边喜工作,厌经商,曾经听说上海人半夜出门也不属实.总之,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努力总有回报,城市是人的城市,农村也是人的农村,发挥人的能动性,好的生活终究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