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北美地区与美国导学案答案
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导学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区域部分班级__________编辑教师:王海健编号--11课题北美和美国日期2013/12/8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北美、美国的位置、范围.2、通过析图,了解并掌握北美、美国的地形、气侯、河流的主要特征3、学会辨析,掌握北美、美国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重难点1、北美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3、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
学法地图分析法、查阅资料法、合作探究法等课前预习区内容建议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在北美图上填注:主要经纬线:30°N、66.5°N 、80°W 100°W 、120°W.2、海陆位置:●读北美洲地图找到以下地理事物:1、政区、半岛和岛屿:阿拉斯加半岛、格陵兰半岛、巴芬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夏威夷岛。
2、海、湾、海峡: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巴芬湾、哈德孙湾、白令海峡、丹麦海峡、巴拿马运河、五大湖及其分布和名称、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③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④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条件: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5、主要城市及其职能: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休斯顿、新奥尔良、华盛顿、纽约、底特律、芝加哥。
探究内容课堂探究区自主探究一:下图为沿37°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山脉西侧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
2、图中B、D等山脉的形成是受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挤压抬升而成,因而这一地带火山、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3、C地区为____ _气候,这里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______。
4、A、B两山脉之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 _,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__ __。
2020高中地理学案北美和美国
北美和美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北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河流湖泊的特点及分布)2、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3、综合运用区位的原理解释美国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课前预习】知识点1:北美地区(一)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70°W—20°W,25°N—80°N之间,以温带为主。
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位于美洲北部,北临、西临、东临、南临湾。
③范围:北美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丹麦)。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主要为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间分布宽广的盆地和高原;(地处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是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中部平原区:主要地形区是中央大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包括高原和山脉。
2.气候:深受地形影响西部沿海: A 气候;B 气候C 气候大陆中东部: D 气候E 气候F 气候地形区主要特征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西部高山区山脉南北走向阻挡湿润气流进入,气候和气候呈条带状南北延伸;山地西部高原和山间盆地气候。
中部平原区平原南北贯通,地势低平冬季极地干冷空气长驱南下,气温急速下降,带来寒潮;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自由北上,中东部普遍闷热多雨,使其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气候显著。
东部高原山地区地势低缓山地冬季山地的西部为迎风坡,常造成大雪;夏季山地的东部为迎风坡,常形成地形雨。
3.河流和湖泊:①密西西西比河: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有运河与五大湖相通,航运价值很大;②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是作用形成,其中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湖之间有狭窄水道相连,形成急流和瀑布。
4.自然资源:森林、矿产、水能和渔业资源(纽芬兰渔场:寒流与暖流交汇)丰富。
知识点2:美国(一)位置和范围:跨两洲濒三洋美国除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外,以及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大洋洲);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导教案设计(共4页word文档 含答案)
K 区域地理 北美和美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北美的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4、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5、美国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6、主要农业带及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的特点。
7、主要的矿产分布、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自主学习】一 北美洲地理概况读右图填写:1、写出(图2)中标注字母的海洋、山河的名称A 、 洋;B 、 洋;C 、 洋;D 、 山;E 、 山,K 山;F 、 河;G 、 湾;H 、 海2、在图中标注:60°W 90°W 120°W 30°N 90°W3、北美主要包括 、 ,以及属于丹麦的 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如右图,北美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西部为 区,形成 走向的高大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共同组成了 山系,其形成原因为。
中部为 区,地形平坦,称为 大平原,东部为 区,有美国的 山脉。
2、气候: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2)大陆中部以 气候为主。
3、河流与湖泊北美洲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 作用形成的湖。
三、美 国读右图:请在美国地图上填注:邻国:加拿大、墨西哥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河流:密西西比河城市: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标出三大工业区位置重要经纬线:30°N 、40°N 、80°W 、100°W 、120°W1、国土组成本土 州,1个特区,海外州有A B C D F G E 太平洋大西洋州(冰山和北极熊)和洲(热带海岛风光)2、自然概况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的10%。
气候:本土都在(南部为亚热带),热带水果需要进口。
河湖:和利于灌溉、航运、发电、渔业、旅游等经济活动。
密西西比河支流是世界河流治理的典范。
美国 学案及答案
北美和美国--美国编制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识记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特点,美国的工业布局和高科技的特点。
2.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3.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本节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教材助读】一、位置和范围位置:经纬度位置25°N~49°N 60°W~125°W海陆位置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 1个特区外,还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构成的古老山地及大西洋沿岸平原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构成的广大高原和山地,包括东侧落基山脉、西侧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岭,以及两山之间的内陆高原和大盆地 .中部是大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
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
(二)水文大西洋水系: 落基山以东,注入大西洋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乃迪克河和哈得森河。
密西西比河全长 6020 公里世界第三位五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密西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补充-田纳西河】一、田纳西河概况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二、流域开发的背景1.自然背景1.地理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_山脉的西坡。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
地处中低纬度。
2.地形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击平原3.气候亚热带地区,水热充足。
【K12学习】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北美地区和美国
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北美地区和美国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结合地图找出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二、预习内容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_洲,大陆西侧临_______洋。
B点所在国家为________国。
图中A点7月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
西海岸地区年降雨量比内陆_______,最多的地方超过________毫米,造成西海岸多雨的大气环流因素是受________控制,地形因素是__________。
B点所在国家农业现代化侧重于_______。
A点所在的地区发展农业最优越的气候资源是________,该地农业发展经历了放牧草场、大田谷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五个阶段,这种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因素影响。
A.气候条件B.消费市场c.国家政策D.交通条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掌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学习重难点: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二、学习过程讨论总结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布图说出其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关于美国工业发展的资料,结合美国工业分布图,总结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极其工业中心的分布三、反思总结【常见误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西部海岸山脉紧逼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富,但阻挡了太平洋暖湿西风向东的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的延伸。
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南北敞开,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造成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大陆性强。
北美——美国(4课时)导学案
北美——美国(4课时)导学案1.北美地区地形及成因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①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东西排列,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②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区纵贯南北,北部为五大湖区,南部为密西西比河;③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地区,地势低缓,为外力作用侵蚀形成气候 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本区最大的河流;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自然资源及分布 矿产(五大湖沿岸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的煤炭、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科迪勒拉山系的有色金属)、森林(加拿大、美国北部地区)、水力(流经科迪勒拉山系、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大河的上游)、渔业资源(纽芬兰渔场)人口与 城市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农业 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工业 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工业门类齐全,第二产业发达;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2.美国地形 两侧高,中间低;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河流、 湖泊①密西西比河:由北向南纵贯中央大平原;②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注入加利福尼亚湾,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比降也大;③北部有世界上著名的五大湖群(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自然资源 ①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天然气资源尤其丰富;②草场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③水力资源丰富工业 ①东北工业区(传统工业区,以钢铁和汽车等产业为主导,面临转型);②南部工业区(美国的航天中心、石油工业区);③西部工业区(电子、宇航及飞机制造)农业 具有发达的乳畜业(东北部)、大牧场放牧业(西部)和商品谷物农业(中央大平原)主要 城市①华盛顿:美国首都;②纽约:美国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③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中心、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④洛杉矶: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考向一 北美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分析(2015·全国文综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第十三讲.北美地区与美国导学案答案
北美与美国【课前预习】北美一、 地理位置与围在北美洲图上填注:1.主要经纬线:30°N 49°N 80°W 100°W 120°W 2.读北美洲地图回答:(1)北美三形,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山区:C 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平原:D 中央大平原。
东部高原和山地:E 拉布拉多高原,F 阿巴拉契亚山脉。
(2)河流湖泊:G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H 圣劳伦斯河,该河上游有五大淡水湖,从西向东依次是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它们都是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其中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必利尔湖。
(3)指出大洋,海域的名称:N 太平洋、P 哈得湾、Q 加勒比海、R 大西洋、S 北冰洋(4)指出海峡、岛屿、群岛名称:①白令海峡②格陵兰岛③纽芬兰岛④西印度群岛⑤巴芬岛⑥巴拿马运河。
③岛附近海域由于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3、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东中西三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气候特征:(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 (2)大陆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气候深受地形影响【合作探究1】1、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围广阔的原因。
答: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冷空气课直抵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也可长驱北上,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 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
② 东部低缓,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③ 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寒潮天气,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有飓风、龙卷风天气。
2、比较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异同及原因。
答:同:均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高中地理《北美和美国》学案含答案
高中地理《北美和美国》学案含答案一、地形:南北纵列分布的的地形二、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美国农业的专门化的生产学会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四、工业: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高五.美国新兴工业区分析▲“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1.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B.东西C.东北一西南D.西北一东南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 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3.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013·课标Ⅱ,9~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4.4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5.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6. 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湖地处加拿大西南部的高山深谷,其周边方圆约一百公里的区域是力口拿大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
R河谷地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冰酒酿造技术独特,品质上乘,所需葡萄原料用量约比一般葡萄酒多20倍,是在冬季气温低于-8oC,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夜间采摘,酿造而成。
材料二左图示意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地形,右图为甲湖湖畔A市的气候资料。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9分)(2)简述甲湖的水文特征。
区域导学案答案
专题1:北美地区考点1: 北美概况(1)(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季节性积雪消融;寒流。
(2)丙; 乙; 副热带高气压(4)沉积岩;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流水侵蚀下切(5)铁矿资源丰富;邻近煤炭资源;水源充足;水运发达;市场广阔。
(任答3点即可考点2:美国概况(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考点3:加拿大(1)种类多,分布广(2)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3)原料;市场(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任答4点即可)考点4:湖泊成因B考点5:气候(1)小于20℃但大于16℃(2)墨西哥终年干燥亚热带湿润气候(3)24℃等温线在西部与海岸平行呈南北走向,进入高原和盆地等温线成弧形向南北(锯齿状)凸出,中部平原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山区地区向南凸出。
西部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南北相差不大,这是因为南部沿海受寒流的影响,造成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同时也说明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山间高原、盆地低得多,这是因为山间高原、盆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或等温线密集,说明同纬度气温差较大,这是因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专题2 拉丁美洲和巴西考点1:巴西概况(1)种类多、分布广。
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导学案之欧阳文创编
高二地理导学案—区域部分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编辑教师:王海健编号--11课题北美和美国日期2013/12/8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北美、美国的位置、范围.2、通过析图,了解并掌握北美、美国的地形、气侯、河流的主要特征3、学会辨析,掌握北美、美国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重难点1、北美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3、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
学法地图分析法、查阅资料法、合作探究法等课前预习区内容建议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在北美图上填注:主要经纬线:30°N、66.5°N、80°W 100°W、120°W.2、海陆位置:●读北美洲地图找到以下地理事物:1、政区、半岛和岛屿:阿拉斯加半岛、格陵兰半岛、巴芬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夏威夷岛。
b、农业带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地中海农业4、发达的工业特点:①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②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③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④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条件: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5、主要城市及其职能: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休斯顿、新奥尔良、华盛顿、纽约、底特律、芝加哥。
探究内容课堂探究区自主探究一:下图为沿37°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山脉西侧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
2、图中B、D等山脉的形成是受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挤压抬升而成,因而这一地带火山、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3、C地区为_____气候,这里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______。
4、A、B两山脉之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____。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北美和美国
北美和美国预习案【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北美和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及其对工农业的影响【学习目标】动手填图,能描述美国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部分,动手填图,归纳核心知识。
重点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工农业特征。
2.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3.有能力的同学进行知识树的构建。
一、北美【填图】(1)国家及岛屿: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2)大洋与河湾: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哈得孙湾(3)主要的经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80°W、100°W、120°W(3)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海岸山脉、中央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密西西比河平原。
(4)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五大湖。
(5)气候类型:将北美的气候类型填写到右图中。
二、美国1、结合课本59-61页,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工农业:(1)美国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造就了许多的农业类型,将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填写到图中,并结合课本分析美国农业的特点。
(2)美国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总产值居世界首位。
电子、宇航、飞机制造等高科技研究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描述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三、构建知识体系我的收获GH- 1 -北美和美国探究案【学习目标】通过对北美自然地理特征探究,能分析其工农业的发展,关注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明确目标,迅速梳理探究题目要点,提高自主探究效率。
2.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碰撞智慧,各取所需,整理提升。
自然地理:深受地形的气候1.结合北美的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的地形特点。
2.结合北美的地形特点,分析北美的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同时给北美的农业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3.读北美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北美大陆东西两侧等降水量线的差异,并思考其原因。
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导学案.doc
高二地理导学案—区域部分班级____姓名______编辑教师:王海健编号--11课题北美和美国日期XXXX/12/8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北美、美国的位置、范围.2、通过析图,了解并掌握北美、美国的地形、气侯、河流的主要特征3、学会辨析,掌握北美、美国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重难点1、北美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3、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
学法地图分析法、查阅资料法、合作探究法等课前预习区内容建议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在北美图上填注:主要经纬线:30°N、66.5°N、80°W100°W 、120°W.2、海陆位置:●读北美洲地图找到以下地理事物:1、政区、半岛和岛屿:阿拉斯加半岛、格陵兰半岛、巴芬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夏威夷岛。
2、海、湾、海峡: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巴芬湾、哈德孙湾、白令海峡、丹麦海峡、巴拿马运河、五大湖及其分布和名称、圣劳伦斯河。
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和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东部:低缓的和。
●读北美洲地图找到以下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阿巴拉挈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平原、滨海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大平原。
2、气候:堂探究区1、图中A山脉西侧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
2、图中B、D等山脉的形成是受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挤压抬升而成,因而这一地带火山、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3、C地区为____ _气候,这里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______。
4、A、B两山脉之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 _,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____。
BD两山脉之间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5、图中国家两侧均临海洋,但海港主要集中在______沿岸,因为这里接近______工业区。
忻州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3.9 北美和美国(共2课时 第1课时) 导学案 含答案
第三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九节北美和美国(共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美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并概括出北美的地形特点.2。
能借助图表说出北美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3.能够根据北美地形特点,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感知教材: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2.识记教材:(1)描述并识记北美地区的位置。
(2)总结并识记北美的地形。
(3)总结并识记北美的气候。
3.问题初探结合右图尝试分析北美地形对气候影响(重点、难点).二、基础检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美地区四面临海。
其中A为_________; B为_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____;G为____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D山脉为__________________;E山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右图可知,北美地区的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区;主要有山脉,属于山系.中部区;平原。
东部、区; 高原山脉。
2。
河湖: 河流:主要有河,河湖泊: 五大湖名称:湖、湖、湖、湖、湖。
成因:作用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湖群。
3.在下图上填出A、B、C、D、E、 F 所代表的气候类型A ;B ;C ;D ;E ;F ;三、自主思疑【课堂学习】一、创设问题比较北美和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有什么异同点,并分析原因.二、再生新疑第九节北美和美国(共2课时第1课时)【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初探问题:二、基础检测:1。
(1)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G墨西哥湾H加勒比海(2)D落基山E阿巴拉契亚山脉F密西西比河(3)山区、海岸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平原、中央大平原高原、山地、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2.密西西比河、圣伦劳斯河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冰川侵蚀、淡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与美国
【课前预习】
北美
一、 地理位置与范围
在北美洲图上填注:
1.主要经纬线:30°N 49°N 80°W 100°W 120°W 2.读北美洲地图回答:
(1)北美三大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高山区:C 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平原:D 中央大平原。
东部高原和山地:E 拉布拉多高原,F 阿巴拉契亚山脉。
(2)河流湖泊:G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H 圣劳伦斯河,该河上游有五大淡水湖,从西向东依次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它们都是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其中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3)指出大洋,海域的名称:
N 太平洋、P 哈得孙湾、Q 加勒比海、R 大西洋、S 北冰洋
(4)指出海峡、岛屿、群岛名称:①白令海峡②格陵兰岛③纽芬兰岛④西印度群岛⑤巴芬岛⑥巴拿马运河。
③岛附近海域由于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3、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气候特征:(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 (2)大陆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气候深受地形影响
【合作探究1】
1、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广阔的原因。
答: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冷空气课直抵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也可长驱北上,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 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
② 东部低缓,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③ 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寒潮天气,夏
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有飓风、龙卷风天气。
2、比较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异同及原因。
答:同:均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原因:地处中纬,常年受西风控制。
异: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呈南北延伸的狭长带状分布,欧洲西部东西分布范围更广。
原因:北美洲西海岸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侧迎风坡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东侧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
3、北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分布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原因。
答:差异: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于其他地区
原因:拉布拉多寒流降温减湿
3、河流与湖泊
北美河流多外流河,水能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
【合作探究2】
北美地形特点对其水系的分布有何影响?
答:地势东西高,河流发源于东西的高山、高原地区;
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湾或北冰洋,这些河流均有较大的汇水面积;
发源于西部高山区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大都短小急促。
三、居民和经济
1、人口3亿多,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白色人种为主,通用语言英语。
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
城市化水平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2、自然资源丰富
水力资源、深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纽芬兰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
美国
一、国土组成
本土48各州,1个特区,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冰山和北极熊)和夏威夷州(热带海岛风光)。
二、人口
1.移民国家,白种人为主,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是华人聚居区。
2.分布特点:一是城市人口比重大;二是地区分布不平衡。
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沿岸地区。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合作探究3】
美国人口近几十年来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的原因。
答:原因:1、新兴工业崛起,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针对青年人
2、环境比较好,气候适宜——针对老年人
三、自然概况
位置: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温度带),夏威夷岛在热带海洋中
地形: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的10%。
气候:本土都在北温带(南部为亚热带),热带水果需要进口。
河湖: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利于灌溉、航运、发电、渔业、旅游等经济活动。
密西西比河支流是世界治理的典范。
资源:矿产、深林、草原、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三、经济特征
1、农业发达: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但热带农产品需要进口,农业高度现代化,地区生产专门化。
【合作探究4】
美国农业发达,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
3、农业带
【合作探究5】
美国各农业带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4、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地中海农业 四、 发达的工业和城市
1、 特点: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①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
②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
③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
④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
农业带 分布
区位优势(自然条件)
乳畜带
五大湖沿岸地区
气候冷湿,光热不足,适宜牧草生长;土
地贫瘠,不宜发展种植业;城市和人口集中,市场广阔。
玉米带 中央平原中北部 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气候温暖雨量适中; 小麦区
中央平原中部(冬小麦) 北部(春小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
棉花带
35°N 以南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春夏季降水多,秋季降水少;由于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西部的高原、盆地
干旱少雨;面积广阔;多天然牧场。
2、条件: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3、三大工业区
【合作探究6】
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地区东北部地区(开发最早)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发展条件阿巴拉契亚山的煤,五
大湖的铁;五大湖和大
西洋便利的运输;平原
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
广阔。
墨西哥湾沿岸石油资源丰
富
西部山区的金属、加利福
利亚南部的石油;水能、
森林丰富。
工业部门钢铁、汽车、化学石油、航天、飞机、电子宇航、飞机、电子
工业中心纽约:最大工商业中心
和港口,联合国总部所
在地:芝加哥,中部最
大城市:匹兹堡(钢铁)休斯顿:石油化工、宇航中
心,亚特兰大;达拉斯
旧金山:华人最多,硅谷:
微电子工业,洛杉矶:西
部最大城市,有好莱坞影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