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逆反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逆反心理个案分析

从初中到高中,我担任高一班主任已将近一年了,在与高中生的交往和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典型表现就是对他人,特别是班主任有很强的戒备心理,稍有教育不当,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师生之间形成对立和敌视,加大了教育和管理班级的难度。我班中的刘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苦苦探索教育高中生正确方法,向老班主任请教,研读有关高中生心理学的书籍,在教育班中学生我有深刻的教训,也获得了一些个人的经验。

我班的学生刘某不光在年级中有名,在德育处也能常闻其名。刚接手这个班,就感受到了他对我的一种敌意:站起来比我还高,不时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瞥着我,是向我挑衅还是有什么其它意思,我心里真的没有底,甚至有点心虚。先向他“开刀”(将其收服,才能服众),而且要早,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在军训的两个星期里,我就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他”。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必须首先对高中生的心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从心理学上定义,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高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表现出逆反心理,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逆反心理在高中学生中有多种表现:由于青少年处于“过渡期”,特别是高中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控。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个别学生还“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师“顶牛”、“对着干”;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各种管理制度则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偏多,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在进入中学后,就显得固执己见,优越感强,听不得劝告或批评。一旦出现一点挫折,就产生逆反心理。人是希望得到赞美、理解和支持的,学生更是如此。一旦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就失去了上进的信心和力量,在心里产生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对待周围的事物更加消极、冷漠。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便自我消沉,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学生,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且不太合群,他们一旦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自尊受到伤害,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更加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家长和老师失去信任,对社会出现偏见,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更有甚者,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付之行动。不合理的教育也是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高中较初中来说,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特重。如果老师们以“僵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仍是“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在个人圈子,“管”字当头,“套”字为先,约束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的开放。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对教师的信任逐渐消失,出现我行我素,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对于这些可能产生刘某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我还是不能十分肯定刘某属于何种原因,为此我及时与他父亲取得了联系,了解他在初中里的一些情况。原来,刘某在家中是三代单传,家庭环境优越,父母及亲戚处处偏爱他,养成了他高傲,自私的性格,在初中里他则是固执己见,优越感强,处处希望得到赞美,理解,支持和老师的重视,一旦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心里就会产生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并会自我消沉,对老师便产生了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

原来如此,找到原因,我马上对症下药,及时地找他谈话,肯定了他在过去的几天军训生

活中的出色表现,和他一起坐在草地上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并根据其他班委的的推荐,我让他担任了团支部副书记(后来发现他还不是团员),从而一开始就取得了他的信任,消除了他对我的逆反心理,为以后对他的教育和我进行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许多坏毛病也不断的表现出来,每次我都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流和谈心,鼓励他将缺点逐渐改掉,并及时对其表现进行肯定,争取早日入团,因而每次他对我的批评都能心悦诚服。对他教育的成功坚定了我能管理好班级的勇气和信心。

由此可见,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防止高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个人认为,以下几方面应值得我们注意:

1.重视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对青年学生心理的影响,与家长通力合作。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把他们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而要让他们置身于社会,引导他们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复杂的社会,使他们正视现实,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2.避免单纯的应试教育,在抓成绩的同时,不要忘了学生也是人,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我们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

3.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爱护和尊重青年学生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同时,教师还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部分家长可通过家长辅导班形式,给他们授以教育方法,尽量使学生与家长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合作,形成合力,使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一位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满足他们对师生间朋友式交流的向往,我相信师生间的关系会更融洽,班级的管理氛围会更和谐。不管怎样,我始终会牢记世界著名的“爱的教育”典范斐斯泰罗齐的名言:老师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应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中,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

怎样才能征服学生?

现在的师生关系似乎很难说清楚——老师谈起学生是叹息,学生说起老师是怨声载道。探究一下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作为师生双方中成人的一方,教育者的一方,如果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觉得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去责怪学生,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是未成年人,是需要接受教育而且正在接受教育的一方。换句话说,当我们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想我们更应该的不是摇头叹息,而是应该去想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现在不光很难维持“师道尊严”,甚至常常无法让学生服从我们。可是我们要对学生施以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去征服学生。所以我想,“怎样与学生相处”的问题是否应该改为:我们怎样才能征服学生?

我们都知道,征服学生无外乎有三种途径:爱、尊重和吸引。

一、爱

我们都知道要爱学生,但“爱”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征服学生,才能让学生不仅仅是感动?上课时和颜悦色够不够?下课后给他们补习功课够不够?在他们没吃早饭的时候给他们两块钱去买个面够不够?学生会告诉你,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太容易做到,学生即使感谢你,也不至于因此就服从你。

我们所接受的“师德教育”要求我们这样做,电影电视也把以至累死在讲台前的教师奉为我们的榜样。但事实是,这种圣人的做法不是圣人的我们往往做不到。我们毕竟不是蜡烛,我们做的不到毫无痛苦并毫无保留的牺牲,我们要衣食住行,要养儿育女。“从教”对于我们来说不全部是为了“奉献”,学校不是所谓的慈善机构,作为教师的我们当然也不是圣徒。在这个意义上说,想要仅仅用“爱”来征服学生,或者以为用“爱”就可以征服学生,至少我认为是有些天真。

二、尊重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学生尊重,我们想要教给学生如果去尊重他人,那么我们首先要作到的是尊重他们。但是究竟“尊重”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平时总是把自己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可是细想想,我们又有我们资格来“塑造”人类的灵魂呢?我们的灵魂,是由我们塑造的吗?如果能够或者愿意去听听他们私下里说些什么,会发现其实他们早就有了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灵魂,而且世界远在我们认识他们之前。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灵魂又是谁塑造的?是我们的中学老师吗?其实真正能够塑造我们灵魂的,是我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我们浸淫其中的家庭、家族和民族性格。当然这中间也有教师的作用,包括“塑造”的作用,也包括做“反面教材”的作用,但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都当成“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则未免自视太高了!

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除了可以从父母和我们教师这些老师这里获得教育外,还能从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书籍、互联网……无数的渠道获得知识,受到影响。其中有很多,是很能够“塑造”他们的灵魂的。现代思想与价值观无孔不入的渗透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早已使他们很轻易地看出我们道貌岸然的训斥背后那些不那么庄严尊贵的东西。特别是那些聪明而“复杂”又“叛逆”的孩子,他们顶嘴、他们不服气、他们对抗,但他们说的就完全不对吗?我们有时候为他们懂得太多、太“复杂”而烦恼,其实是不是因为他们懂得了这些,就不会再“仰视”我们了呢?

既然如此,当我们为学生“不尊敬老师”而伤心气恼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仅仅因为某某人处于某个地位,就毫不怀疑地去“尊敬”他。“崇敬”他?如果不是,我们又凭什么要求我们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教他某一门功课,也许我们教得并不好,也许他们并不觉得我们多么有学问就一定要“尊敬”我们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