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A版-----第8周一般应用题(三)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应用题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应用题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应用题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1. 商店有苹果300 千克,梨200 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几分之几?答案:200÷300 = 2/32. 一条公路长500 米,已经修了200 米,剩下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答案:(500 - 200)÷500 = 3/53. 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0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答案:(40 - 25)÷40 = 3/84. 一本故事书240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8,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答案:240×(1/6 + 3/8)= 130(页)5. 学校运来一堆沙子,砌墙用去2/5 吨,修运动场用去3/8 吨,还剩1/10 吨。

这堆沙子原有多少吨?答案:2/5 + 3/8 + 1/10 = 7/8(吨)6. 服装厂计划一个月生产衣服3600 件,上半月完成了4/9,下半月完成的与上半月同样多,这个月实际生产多少件?答案:3600×4/9×2 = 3200(件)7.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3/8,离中点还有25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25÷(1/2 - 3/8)= 200(千米)8. 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120 千克,梨比苹果多1/4,梨有多少千克?答案:120×(1 + 1/4)= 150(千克)9. 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56 千克,六年级收集的比五年级多4/7,六年级收集树种多少千克?答案:56×(1 + 4/7)= 88(千克)10. 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 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答案:480÷(1 - 1/9)= 540(吨)11. 一根绳子长40 米,第一次用去15 米,第二次用去一些后,还剩下这根绳子的1/5,第二次用去多少米?答案:40 - 15 - 40×1/5 = 17(米)12. 一本书有300 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答案:300×(1/5 + 1/6)+ 1 = 111(页)13. 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5,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20 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答案:20÷(1/4 - 1/5)= 400(米)14. 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了600 千克,正好吃了3/4,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答案:600÷3/4 = 800(千克)15. 一辆汽车4 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几小时?答案:4÷2/5 = 10(小时)16. 有一块长方形的地,长80 米,宽60 米,在这块地的四周每隔5 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答案:(80 + 60)×2÷5 = 56(棵)17. 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7.68 米,在它的周围铺一条2 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花坛半径:37.68÷3.14÷2 = 6(米),外圆半径:6 + 2 = 8(米),小路面积:3.14×(8²- 6²)= 87.92(平方米)18.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棱长:96÷12 = 8(厘米),表面积:8×8×6 = 384(平方厘米)19. 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箱,长5 分米,宽4 分米,高3 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答案:5×4 + 5×3×2 + 4×3×2 = 74(平方分米)20. 把一个棱长8 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16 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这个长方体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8×8×8÷(16×4)= 8(厘米)21. 一个房间的长6 米,宽3.5 米,高3 米,门窗面积是8 平方米。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

第9讲一般应用题(三)一、知识要点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练习1: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例题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练习2: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例题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练习3: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

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例题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分析)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分析)

第9讲一般应用题(三)一、知识要点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练习1: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例题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练习2: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例题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练习3: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

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例题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小学奥数5年级A版

小学奥数5年级A版

第一周平均数(一)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桔子平均每箱42个,梨、桔子、桃平均每箱36个。

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求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个。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公亩,平均每公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田是多少公亩?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

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例题3: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1.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3.五(1)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

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1)班有几名学生?例题4: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1.小明前几天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2.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五年级奥数讲义-常见应用题类型(附答案)

五年级奥数讲义-常见应用题类型(附答案)
3
2、一辆汽车运一堆黄沙,计划每天运 15 吨,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运 20 吨, 结果提前 3 天运完。这批黄沙有多少吨?
3*20=60 60/(20-15)=12 天 12*15=180 吨
【课堂练习】:
1、小亮买了 65 元钱的水果,西瓜每千克 3 元钱,买了 15 千克,还买了每千克 10 元的桂圆, 问小亮买了几千克的桂圆? 2 千克
9.6 小时
知识点三(应用题(三)) 【知识梳理】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典型例题】 例 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 700 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 产 100 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 1 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 1020 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 少个零件? 分析 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1020-700=320(个)。这 320 个零件中,有 100 个是甲多 生产的,那么 320-100=220(个)就是乙日产量的 1 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 700-220=480(个)。 课堂练习一: 1.工厂里有 2 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 5.6 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 号锅炉每月节约 1 吨煤,2 号 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 3.5 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 6 人。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
组,正好每组 9 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 2 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9*2=18 18/(9-6)=6 组 6*6=36 人 3.甲、乙二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甲经过 10 小时到达了 B 地,比乙多用了 4 小时。已知二人

五年级奥数A版-----第8周一般应用题(三)

五年级奥数A版-----第8周一般应用题(三)
于第二根剩下的几倍? 4-1=3(倍) 第二根剩下的长度: 240 ÷3=80(米) 第二根原长: 80+320=400(米)
举一反三2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 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 少米?
【思路导航】 画图法
4600 ÷ 4=1150(个)
在前4小时内,甲实际加工了:
4-2.5=1.5(小时)
甲: 乙:
1.5小时 4小时
王牌例题4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 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 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3、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回家之后要及时 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要自觉安排复习计划。
王牌例题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 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 个零件?
【思路导航】
两个锅炉每月共节约: 5.6-3.5=2.1(吨) 其中,1号炉节约1吨,那么2号炉节约: 2.1-1=1.1(吨) 因为2号炉节约了一半,所以2号炉原来每月: 1.1×2=2.2(吨)
1号炉原来每月: 5.5-2.2=3.3(吨)
举一反三1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 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 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答题过程】
【思路导航】 画图法
注意看画图的技巧
第一根 第二根
举一反三2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 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 少米?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举一反三B版5年级数学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举一反三B版5年级数学

目录第1周平均数 (1)第2周等差数列 (3)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8)第5周分类数图形 (11)第6周尾数和余数 (14)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16)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18)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20)第10周数阵 (22)期中测试(一) (25)第11周周期问题 (27)第12周盈亏问题 (30)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32)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34)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36)第16周倍数问题(一) (38)第17周倍数问题(二) (40)第18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42)第19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二) (45)第20周数字趣味题 (48)期末测试(一) (50)第21周假设法解题 (52)第22周作图法解题 (54)第23周分解质因数(一) (56)第24周分解质因数(二) (58)第25周最大公约数 (60)第26周最小公倍数(一) (62)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 (64)第28周行程问题 (66)第29周行程问题(二) (68)第30周行程问题(三) (70)期中测试(二) (72)第31周行程问题(四) (74)第32周算式谜 (76)第33周包含与排除 (78)第34周转换问题 (80)第35周估值问题 (82)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84)第37周简单列举 (86)第38周最大最小问题 (88)第39周推理问题 (90)期末测试(二) (92)第1周平均数基础卷1.期中考试过后,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1分,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8分,数学、英语的成绩为93分,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2.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已知奶糖有35千克,每千克10.3元,水果糖每千克8.5元,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3.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48下。

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121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145下,问:李强实际上跳了多少下?4.几位裁判员为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平均成绩为8.82分。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数列-一般应用题练习试题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数列-一般应用题练习试题

第一节平均数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合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他们完全相等,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1.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2.把甲级糖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

乙级糖每千克多少元?3.两组工人加工零件,第一组有30人,平均每人加工60个零件,第二组25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工人加工的平均数多6个,两组工人平均每人加工多少个零件?4.小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小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5.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第二节 等差数列像()() ,50,40,30,20,102,5,4,3,2,11这种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d n a a n *-+=)1(11。

超市工作人员在商品上一次编号,分别为4,8,12,16,。

. 请问第34个商品上的标注的是什么数字?第58个呢?2。

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发玩具,共32个小朋友,每人一个,每个玩具上都有编号,已知最后一个小朋友玩具上的编号是98,前一个玩具的编号比后一个玩具的编号总少3,问第一个小朋友手上的玩具是多少号?3.糖果生产商为机器编号,依次为7,13,19,25,。

.. 问编号为433的机器是第几个?4.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一项是1.2,第八项是9.6,求它的第十项?5。

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一项是4。

1,公差是3。

1,另外一项是32,求项数?第三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乘宽的2倍,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只能算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巧求表面上看起来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的周长,还需要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标准的图形。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1-30讲)(含详解)【值得拥有】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1-30讲)(含详解)【值得拥有】

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小学五年级奥数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奥数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奥数方程应用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商店有一批苹果,卖出180 千克后,剩下的是卖出的4 倍,商店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设商店原来有苹果x 千克,则:x - 180 = 4×180,解得x = 900 千克。

题目2小明和小红共有邮票100 张,如果小明给小红10 张,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小明和小红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设小明原来有x 张邮票,小红原来有y 张邮票,则:x + y = 100,x - 10 = y + 10,解得x = 60,y = 40。

题目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360 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3 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设梨树有x 棵,苹果树有3x 棵,则:x + 3x = 360,解得x = 90,3x = 270。

题目4学校买了一批篮球和足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 倍,篮球比足球多18 个,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设足球有x 个,篮球有2x 个,则:2x - x = 18,解得x = 18,2x = 36。

题目5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 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 千米,5 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设乙车每小时行x 千米,则:(45 + x)×5 = 480,解得x = 51。

题目6书架上有两层书,上层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 倍,如果从上层拿60 本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一样多,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设下层原来有x 本书,上层原来有3x 本书,则:3x - 60 = x + 60,解得x = 60,3x = 180。

题目7鸡兔同笼,共有头30 个,脚86 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则:x + y = 30,2x + 4y = 86,解得x = 17,y = 13。

题目8妈妈买了5 千克苹果和3 千克香蕉,一共花了40 元,苹果每千克6 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设香蕉每千克x 元,则:5×6 + 3x = 40,解得x = 10/3 元。

应用题板块-行程问题之往返接送(小学奥数五年级)

应用题板块-行程问题之往返接送(小学奥数五年级)

应用题板块-行程问题之往返接送(小学奥数五年级)行程问题中,有一类问题是人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有车辆接送,部分路程步行,部分路程乘车,最终更早抵达目的地。

过程中发生了速度的切换,需要仔细分析运动过程才能找出其中规律,让学生难以下手,甚至有一些问题是多人之间更换交通工具会更难解答。

今天分享的往返接送,通过示意图拆解整个运动过程,总结基本公式,让同学轻松掌握答题要领。

【一、题型要领】1. 单车单人接送【基本概念】一个人(图中蓝色表示)要从A点前往B点,有一辆车(图中红色表示)在B点可用于接送。

人和车各自出发(图中以人和车同时在T1时刻出发为例),他们在T2时刻在C点相遇,人乘上汽车继续行走,在T3时刻到达B点。

【基本公式】分析图中人和车所花费的时间关系(1)人和车由T1到T2间隔时间相等,有AC ÷ 人的速度 = BC ÷ 车的速度(2)假设车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N倍,可得AC:BC = 1 :N2. 单车多人接送【基本概念】有两个人甲和乙(甲用蓝色表示,乙用绿色表示)要从A点前往B点,在A点有一辆车(用红色表示)可供接送但同一时间只能载一个乘客。

为了用最短时间到达B点,甲乙商量如下方案,甲在先坐车从A点(T1时刻)到C点(T2时刻),而后步行前往B点,乙从A点(T1时刻)先步行,车送完甲后立即掉头返回与乙在D点相遇(T3时刻),而后乙上车前往B点,甲乙恰好在T4时刻同时到达B点。

【基本公式】分析图中甲乙和车所花费的时间关系(1)车和乙由T1到T3间隔时间相等,可得(AC+CD)÷ 车的速度 = AD ÷ 乙的速度,又AC = AD +CD,得(AD+2*CD)÷ 车的速度 = AD ÷ 乙的速度(2)车和甲由T2到T4间隔时间相等,可得(CD+BD)÷ 车的速度 = BC ÷ 甲的速度,又BD = CD + CB,得(BC+2*CD)÷ 车的速度 = BC ÷ 甲的速度(3)假设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相同,且车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N倍,化简(1)(2),可得AD:CD:BC = 1:(N - 1)/2:1(4)假设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相同,车载人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N倍,空车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M倍,化简(1)(2)可得AD:CD:BC = (M+N):M*(N-1):(M+N)【解题关键】基本公式(1)和(2)是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关系得出的,可以应用于各类问题,(3)(4)中做了速度关系的假设,可用于快速解答;如果行人有不同速度,可按照实际关系对公式(1)(2)进行推导计算【二、重点例题】例题1【题目】某学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学校下午2时派车去接该工厂的一位劳模来做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070809周一般应用题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070809周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专题简析: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

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

在实际解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

原来每班多少人?分析与解答: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6个班共选16×6=96(人)。

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那么,96人就相当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96÷2=48(人)。

练习一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

原来每人存款多少?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68箱时,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

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6棵时,发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

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例2 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

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20个零件。

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分析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56×3+120=288(个)。

为什么会多加工288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工了56-50=6(个)。

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288÷6=48(天),实际加工了50×48+120=1520(个)零件。

练习二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了10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了乙地。

小学奥数系列——第8讲 巧用消去法解题.doc

小学奥数系列——第8讲  巧用消去法解题.doc

小学奥数系列第8讲巧用消去法解题巧点晴——方法和技巧有些应用题,给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要求出这些未知量,应先把题中的条件按对应关系一一排列,分析对应的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代人法”或“加减法”消去一些未知量,使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变得比较简单。

巧指导——例题精讲A级冲刺名校·基础点晴一、巧妙简单消去学校第一次买了6个水瓶和40个茶杯,共用去268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6个水瓶和32个茶杯,共用去236元。

问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分析与解用数量关系式来比较对应的未知量的情况。

第一次:6个水瓶的价钱+40个茶杯的价钱=268(元)第二次:6个水瓶的价钱+32个茶杯的价钱=236(元)268元与236元的差正好是8个茶杯的价钱。

可以把6个水瓶的价钱消去,先求出茶杯的价钱,再求出水瓶的价钱。

每个茶杯的价钱为:(268-236)÷(40-32)=4(元)每个水瓶的价钱为:(268-4×40)÷6=18(元)答:每个水瓶18元,每个茶杯4元。

做一做1 二年级同学买4个水壶和8只水桶,共用去64元;五年级同学买同样的4个水壶和12只桶,共用去88元。

问每个水壶卖多少元?每只水桶卖多少元?【例2】6篓苹果和10蒌梨一共有172只,12篓苹果和8篓梨一共有224只。

问每篓苹果和每蒌梨各有多少只?分析与解散先列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设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量,然后再解答。

6篓苹果的个数+10篓梨的个数=172(只)12篓苹果的个数+8篓梨的个数=224(只)把第一个关系式的每一项都乘以2,就可以得到:12篓苹果+20篓梨=344(只),再和第二个关系式比较,就可以得到12篓梨共120只,从而算出1篓梨的个数和1篓苹果的个数。

12篓苹果和2篓梨一共有:172×2=344(只)1篓梨有:(344-224)÷(20-8)=10(只)1篓苹果有:(172-10×10)÷6=12(只)答:每篓苹果有12只,每篓梨有10只。

小学六年级奥数(A版) 第8周 转化单位“1”(三)例4(含习题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A版)  第8周   转化单位“1”(三)例4(含习题答案)

第8周 转化单位“1”(三)专题简析: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往往从题目中找出不变的量,把不变的量看作单位“1”,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找出所求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列式解答。

例题4。

某商店原有黑白、彩色电视机共630台,其中黑白电视机占15,后来又运进一些黑白电视机。

这时黑白电视机占两种电视机总台数的30%,问:又运进黑白电视机多少台?举一反三41、书店运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包,科技书占16。

后来又运来一批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两种书总和的311,现在两种书各有多少包?2、某市派出60名选手参加田径比赛,其中女选手占14,正式比赛时,有几名女选手因故缺席,这样女选手人数占参赛选手总数的211。

问:正式参赛的女选手有多少人?3、东风水果店上午运进梨和苹果共1020千克,其中梨占水果总数的15;下午又运进梨若干千克,这时梨占两种水果总数的25,下午运进梨多少千克?练习参考答案:1、书店运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包,科技书占16。

后来又运来一批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两种书总和的311,现在两种书各有多少包?2、某市派出60名选手参加田径比赛,其中女选手占14,正式比赛时,有几名女选手因故缺席,这样女选手人数占参赛选手总数的211。

问:正式参赛的女选手有多少人?3、东风水果店上午运进梨和苹果共1020千克,其中梨占水果总数的15;下午又运进梨若干千克,这时梨占两种水果总数的25,下午运进梨多少千克?。

五年级奥数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五年级奥数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第九节一般应用题(三)例一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技术改进,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一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练习1、工厂里有两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台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150米。

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例二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竹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练习1、有一根铁丝,截去了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的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四倍。

这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例三将一根铁丝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每段长8米的总长度比每段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两种方法解答)练习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这段小山坡全长多少米?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的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多用了1.6元,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例四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

五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三)教师版

五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三)教师版

1.五年级奥数分数应用题(三)教师版2.准确找到量所对应的率,利用量÷对应率=单位“1”解题3.抓住不变量,统一单位“1”一、知识点概述:分数应用题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上的延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在解这类问题时,分析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关键:分数应用题经常要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我们往往把其中的一个量看作是标准量.也称为:单位“1”,进行对比分析。

在几个量中,关键也是要找准单位“1”和对应的百分率,以及对应量三者的关系 例如:(1)a 是b 的几分之几,就把数b 看作单位“1”.(2)甲比乙多18,乙比甲少几分之几?方法一:可设乙为单位“1”,则甲为19188+=,因此乙比甲少191889÷=.方法二:可设乙为8份,则甲为9份,因此乙比甲少1199÷=.二、怎样找准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解答题关键: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解题关键: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知识点拨教学目标分数应用题(三)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A版 第08周一般应用题(二)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A版    第08周一般应用题(二)

第8周 一般应用题(二)专题简析: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

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王牌例题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三部分。

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

这条鱼重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和“鱼尾重4千克”这两个条件可知鱼身的重量比鱼头的重量多4千克,而又知“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也就是说鱼头的重量去掉4千克就是鱼身的一半,可画线段如下:4千克鱼头:鱼身:鱼身的一半 4千克从图中可以看出,鱼身的一半是4+4=8(千克)(1)鱼身重(4+4)×2=16(千克)(2)鱼头重 16-4=12(千克)(3)鱼重 12+16+4=32(千克)【举一反三1】1、爸爸将钓来的一条大鲤鱼分成前、中、后三段。

中段重量恰好比前、后段重量的和少1千克。

后段重量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

只知道前段重2千克,鲤鱼重多少千克?分析:由题意中段的重量比后段多2-1=3千克,由后段等于中段重量的一半与前段重量的和可知后段的重量比中段的一半多2千克,可画如下线段图2千克后段:中段:中段的一半2-1千克由线段图可以看出:中段重量的一半是2-1+2=3千克中段的重量是3×2=6千克后段的重量是6÷2+2=5千克这条鱼重量是6+5+2=13千克2、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分析:由题意可知身长比尾长多3米,尾长比身长的一半多3米,可画线段图如下:3米尾长:身长:身长的一半 3米由线段图可以看出:身长的一半是3+3=6米身长是6×2=12米尾长是12-3=9米这条鲨鱼全长3+12+9=24米3、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8分数应用题(三)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8分数应用题(三)

分数应用题(三)一、知识点概述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我们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经常碰到有的分数应用题中含有不同的单位“1”,解答时需要统一单位“1”,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类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这类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率和单位“1”,解答时需要先转化部分单位“1”,达到统一题中单位“1”的目的。

(二)这类分数应用题仍然用到三量基本关系为: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三)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常用的方法:假设法、转化单位“1”、列方程解答等。

三、难点知识剖析例1、数学兴趣小组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少,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如果六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38人,那么四年级学生有多少人?分析:要求四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应求出三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人数,而题中有三个单位“1”的量,如下图,需要转化单位“1”,把三年级学生人数当作单位“1”,则六年级学生人数为三年级的(1+)×(1-)×(1+)=,(-1)与38人对应,可求出三年级人数,从而解决问题。

解:(1+)×(1-)×(1+)=三年级人数:38÷(-1)=160(人) 四年级人数:160×(1+)=200(人) 答:四年级学生有200人。

例2、学校科技小组中的女生占全组人数的,后来增加16名男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那么这个活动小组的女生有多少人?分析:由于学校科技小组成员中男生人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前后全组的总人数也发生了变化,但女生人数是没有变化的,以不变量为单位“1”,男生开始占女生人数的,后来男生占女生人数的。

如下图:解:16÷(-)=9(人)答:活动小组的女生有9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1020-700=320(个)
这320个零件中,有100个是甲多生产的。 那么乙多生产了: 320-100=220(个) 因为乙的日产量增加了一倍,所以这个220个就是乙原 来的日产量。 甲原来每天生产: 700-220=480 (个)
.
4
王牌例题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 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 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 个零件? 【答题过程】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计算结果是否 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
2
温故知新
学好奥数的几个好方法:
1、主动预习;学生课前要自学例题和练习题,尝试运用自 己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知识,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为上 课打下一个好基础。
2、认真上好课。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 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 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综合算式: (300-80-40) ÷(4-1)=60(个) 80-60=20(个)
答:甲原计划每天生产20个,乙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
.
9
举一反三1
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 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 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 150米。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
8
举一反三2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 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 生产多少个零件?
300-80=220(个)
220-40=180(个) 4-1=3(倍)
180÷3=60(个) 80-60=20(个)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 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求 竹竿的长。 【思路导航】
竹竿插一次湿了40厘米,那么插两次一共湿了: 40×2=80(厘米)
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所以竹竿的一半长: 80-13=67(厘米) 竹竿总长: 67×2=134(厘米)
第9周 一般应用题(三)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王牌例题
课外拓展
.
1
温故知新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
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找出解题的途径。多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例 如:综合法(从条件到问题)、分析法(从问 题找条件)、画图法等;
3、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回家之后要及时 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要自觉安排复习计划。
.
3
王牌例题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由 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 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 个零件?
【思路导航】
甲乙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300-80=220(个)
其中甲多生40个,所以乙每天多生产了: 220-40=180(个)
这多生产的180个是原计划乙每天生产的几倍?
乙原计划每天生产: 180÷3=60(个) 甲原计划每天生产: 80-60=20(个)
4-1=3(倍)
答:甲原计划每天生产20个,乙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
两个锅炉每月共节约: 5.6-3.5=2.1(吨) 其中,1号炉节约1吨,那么2号炉节约: 2.1-1=1.1(吨) 因为2号炉节约了一半,所以2号炉原来每月: 1.1×2=2.2(吨)
1号炉原来每月: 5.5-2.2=3.3(吨)
.
6
举一反三1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 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 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答题过程】
甲乙两队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 150-100=50(米) 甲队每天少挖15米,所以乙每天多挖: 50+15=65(米) 乙队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所以乙每天多挖的65米就是乙 原来每天挖的米数。
甲队原计划每天挖: 100-65=35(米)
答:甲原计划每天玩35米,乙原计划每天挖65米。
.
10
王牌例题2
.
12
举一反三2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 去的4倍少10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截去的部分: 剩下部分的长度:
这根竹竿长:
20×2=40(厘米) 40×4-10=150(厘米) 40+150=190厘米)
答:这根竹竿原来长190厘米。
.
13
举一反三2
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 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 少米?
【思路导航】 画图法
5.6-3.5=2.1(吨) 2.1-1=1.1(吨)
1.1×2=2.2(吨)
5.5-2.2=3.3(吨)
答:1号炉原来每月烧煤3.3吨,2号炉原来每月烧煤2.2吨。
.
7
举一反三2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 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 生产多少个零件?
答:竹竿长134厘米。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 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 米?
长方形框架的周长: (8+6) × 2=28(厘米)
这根铁丝的一半: 28+10=38(厘米)
这根铁丝长:
38×2=76厘米)
答:这根铁丝原来长76厘米。
1020-700=320(个) 320-100=220(个) 700-220=480 (个)
答:甲原计划每天生产480个,乙原计划每天生产220个。
.
5
举一反三1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进行技术改造后, 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 在每月共烧煤3.5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