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6篇)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四位数的读法教学要求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读出下面的数638 807 459 500 780二、新授由三位数的读法引入,揭示课题并板书:四位数的读法1、教学法例5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3页例5的绘画纸,找出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
(1)数一数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个小方格?(2)一横行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3)两横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三横行呢?……十横行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
2、教学例6(!)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注意提示:拨一千零一十五时,应该用中指在个位上拨下1个上珠,同时用食指拨去4个下珠;拨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时,应该用中指和食指在个位上拨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拨上1个下珠。
(1)从一千九百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数到二十怎么样拨珠?指名回答(2)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要学生再数一遍。
1、第34页上面的做一做习题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2、教学例7(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3745。
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板书: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第三个计数器图里的数的读法。
强调指出:中间有一具或两个0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3、教学数位顺序表。
二年级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优秀3篇二年级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P16—23的例题和“想想做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你还记得那些有关数的知识?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二、自主探究。
1、认识计数单位“万”。
(1)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问: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继续拨,学生数2000、3000......9000,再拨一颗,问:现在是几个千?你知道这是多少吗?我们知道在一个数位上满了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把千位上的十颗珠换成万位上的一颗珠),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
计数单位“万”,它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万位”。
(2)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那几个数位?你能完成这个数位顺序表吗?(课件一)学生开书P17,独立填表,完成后汇报。
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3)感知“一万”。
问: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然我们来看看吧。
A、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范本5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范本5份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教学目标:认识万以内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今天,我们来做几个练*,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练*学生自己看题4:这道题应该怎么做?试着连一连指生答游戏:同位合作,你说我写。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板书设计:二、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作业设置:自主练*4、6课后: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2设计说明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
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复*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
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通过计算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__惯。
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__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__惯。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 培养学生对整数的认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
2. 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2. 难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如购物、计数等,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2. 讲解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讲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分别是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让学生记住数位名称。
3. 学习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 学习写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5. 练习读写:学生进行读写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展示,如超市商品价格标签,引导学生发现万以内数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的学习:设计数位卡片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排列卡片来加深对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的理解。
3. 读数练习:设计读数接龙游戏,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万以内的数,下一个学生需说出前一个数的下一位数,以此类推。
4. 写数练习:学生分组,每组轮流编写一个万以内的数,其他组成员需正确读出该数,错误则替换编写。
5. 综合练习: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万以内的数表示商品价格,并进行计算和交流。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知万以内数的重要性。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万以内的数,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组成。
学生将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概念,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准确读写。
2. 培养学生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2. 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计数器3. 小棒4.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引入万以内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具直观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读写练习,加深理解。
4. 小结: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5. 课堂练习: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的练习,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 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
2. 家长签字,确保学生掌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和组成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本教案共2000字以内,按照标题和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而是理解数的结构和组成,从而能够灵活准确地读写任意万以内的数。
a. 读法的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如3567,分解为三千、五百、六十、七,让学生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代表的含义。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和读写万以内的数;2. 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方法;3. 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1. 认识和读写万以内的数;2. 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方法;教学难点:1. 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数字卡片、计算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学生能否认识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并能否读出来。
二、学习万以内的数(10分钟)1.教师使用数字卡片或者黑板上书写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教师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顺序。
3.学生进行数来数去的活动,由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依次说出比这个数字大或者小的数字。
三、认识数字的大小(15分钟)1.教师使用数字卡片或者黑板上书写一系列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最大或最小的数字。
2.教师展示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说出结果。
3.学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活动,由老师展示两个数字,学生说出比较结果。
四、认识数字的顺序(15分钟)1.教师使用数字卡片或者黑板上书写一系列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教师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顺序。
3.学生进行数字的顺序排列活动,由老师展示一组数字,学生说出数字的顺序。
五、加减运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结果。
2.教师出示一些减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结果。
3.学生进行加减运算活动,由老师出示一些加法或减法算式,学生计算结果。
六、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今天学习内容的总结,并强化相关概念的记忆。
*/知识点归纳:1. 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数的读写方法;2. 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方法;3. 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数数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数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数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数的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让学生了解数数的规律。
然后,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数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3. 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应用环节应用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如下:一、设计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数位顺序表及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改写及近似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数的组成及近似数的理解。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数字卡片。
2.计数器。
3.投影仪及PPT课件。
4.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例练习。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数的读、写和组成的练习。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与万以内数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数位顺序表,讲解数的组成;示范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实例说明近似数的概念。
3.巩固练习: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数位进行深入练习,然后与其他组分享学习成果。
再进行读、写和组成的练习。
4.归纳小结: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强调数位概念和近似数的应用。
5.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并尝试在生活中找出与万以内数相关的实例。
6.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口头测试,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
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多,需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在讲解数的组成时,部分学生可能有些混淆,需要加强实例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在近似数的教学中,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应用。
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五篇)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会数万以内的数。
2. 掌握数位的顺序,能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3. 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数量。
【学情分析】《10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10000以内的数、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
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将自然数的认数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 10 以内数的认识——11 — 20 各数的认识——100 以内数的认识——万(千)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
主要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自然数的认识要从小到大,逐步扩大认识数的范围。
认识10000以内的数,不仅是计算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认识和理解万以内的数是以100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的。
学生认识1——100这些数,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掌握。
而认识像10000这样的大数目,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比较远,无法全部列举,又难以刻划,显得十分抽象,研究这一内容的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数数。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引入。
1.“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山,大家去过吗?”(1)“白云山是广州第一高峰,高多少米?这个数是怎么读的?”(2)“382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
“这是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第一高峰,高8848米,它比白云山高得多。
”“横线上的这个数比1000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更大的数。
”活动2【讲授】二、探索新知“我们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还可以怎么数?”“对,当数更大的数时,我们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1.教学例4(1)数小正方形。
(带学生数,学生自己点数)①带领学生一千一千地数。
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小结:右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数表示几个一,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数表示几个十,右起第三位是百位,百位上数表示几个百,右起第四位是千位,千位上数表示几个千,右起第五位是万位,万位上数表示几个万。
三、巩固练习
1、从数一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学生边拨计数器边数数。
2、数一数: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学生边拨计数器边数数。
3、数星星,一共有几颗星星?
学生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数一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小学数学第4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班级情况:我所任教的二年级1班共24人,其中女生10人。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好,差生相对较少,对万以内的数已有大概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写的规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中间或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教学关键:要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课时安排: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估算、数数(教材第67、68页及7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教学目标: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
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3、培养估算数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正确数千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
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木块、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电脑显示召开运动会的场景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正发生着什么事情。
2、请学生思考,根据画面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师:要知道这个体育馆中大约能坐多少人,就要学习比较大约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的数)(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时问: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2、请同学们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十时问: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请同学利益计数器,问:怎样表示10个十?3、如果要数的小正方体很多很多,就像体育馆里的人那么多,怎样数比较快呢?用你的学具试一试。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认知能力逐渐从表面向深层发展,对数的组成、数位顺序等抽象概念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3.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兴趣,教师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逐渐增强,但个体差异明显,需要教师关注分层教学。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增强直观感受:
-使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数位顺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的进位关系。
-准备计数器、数位表等实物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万以内数组成和读写的理解。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关万以内数的问题情境,如超市购物、班级人数统计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概念。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学会节约资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如下: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集锦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教案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
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使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比较和排序。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及答案。
3.小组活动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猜一猜是多少。
2.学生猜测后,老师揭晓答案,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数的组成(1)老师展示一个三位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2)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有一定的意义,分别代表个位、十位和百位。
2.学习数的读写方法(1)老师展示一个三位数,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的读法。
(2)老师再展示一个三位数,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的写法。
3.练习读写(1)老师出示一些三位数,让学生轮流读写。
(2)学生分组进行读写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三)巩固新知1.老师出示一些三位数,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2.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练习,互相讨论。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万以内数的读写。
(二)探究新知1.学习大小比较的方法(1)老师展示两个三位数,引导学生比较大小。
2.练习大小比较(1)老师出示一些三位数,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2)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三)巩固新知1.老师出示一些三位数,让学生进行排序。
2.学生分组进行排序练习,互相讨论。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三课时:万以内数的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探究例11、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3个橘子。
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
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数位顺序,熟练地进行数数、读数、写数。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本3.教学道具(如计数器、小棒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的组成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万以内的数。
你们知道100以内的数是如何组成的吗?2.探索万以内数的组成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我们来一起数数。
从1数到100,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每10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就会移动一位。
师:很好。
那我们再数到1000,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100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就会移动两位。
3.练习数数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我们来练习数数。
从1数到1000,注意观察数位的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组成。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生: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第二课时:数数、读数、写数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数数、读数、写数。
2.学习数数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我们来一起数数。
从1数到100,注意观察数位的变化。
生:每数10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就会移动一位。
师:很好。
那我们再数到1000,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数100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就会移动两位。
3.学习读数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我们来练习读数。
我会报一个数,你们要正确地读出来。
师:例如,我报的数是,你们要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
4.学习写数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我们来练习写数。
我会报一个数,你们要正确地写出来。
师:例如,我报的数是5678,你们要写成“五六七八”。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数数、读数、写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七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七篇】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全部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之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之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控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进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进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之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之内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一)在演示中感知: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随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随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小学数学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全部优秀教案精品
小学数学二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全部优秀教案精品课程名称: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万以内的数,并能按照规律进行比较大小;2.能够将万以内的数进行分解,灵活应用于计算和解决问题;3.能够将分解的数进行合并,并理解数的合并后的大小变化;4.培养学生对于数的概念和操作的理解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复习回顾(10分钟)1.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忆了解万以内的数;2.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和物品,让学生经过观察来估测其中的数量,并将估测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3.学生展示自己的估测结果,引导学生对数量进行比较大小。
二、引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几位数的数,例如8356,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这个数有几位?每位的数字是多少?b.这个数是大还是小?c.这个数比上一个数大还是小?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从中引出万以内的数的定义和特征。
三、数的分解与合并(30分钟)1.教师将几位数进行分解展示,例如:将数856分解为800、50、6;2.学生观察分解后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分解后的数字与分解前的数字有何变化?判断变化的规律,如:a.百位数分解后的数字比原来的数小;b.十位数分解后的数字比原来的数小;c.个位数和千位数不变。
3.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将分解的数进行合并,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a.合并后的数比原来的数大;b.合并后的数原来的数相等。
4.学生通过课堂上练习巩固分解与合并的内容。
四、活动应用(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以下问题:分解和合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五、小结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堂重点;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指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3.教师进行总结反思,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
下面给大家分享《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借鉴!《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8由()个()和()个()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便于教师批改。
2.完成作业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可先尝试自己解决,再向同学或家长请教。
3.教师批改作业后,要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给予鼓励性评价。
4.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富有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基础练习:读写万以内数,组成和大小比较。
-提高练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拓展练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点评,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延伸。
5.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6.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直接进入主题: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需要一个过渡和拓展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表达、讨论、分享,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起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
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学生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板书
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一)教学例5。
1、复习数数的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
(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数。
(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
(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计数单位。
(板书)
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考: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
(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4、整理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
(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
(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
【篇二】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知识迁移,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
(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
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了1000的意义。
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
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
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为学生比较的对象,从而加深对1000的认识,领会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
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2、580、590、()、()、620
3、()、900、800、700、600、()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伸:通过个、十、百、千的认识,你还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既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又为后续学习做好延伸,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