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实验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广东粤教版)精选全文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广东粤教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c0f81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0.png)
兔是属于哺乳类兔形目的一种植食性动物。
兔形目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目,有两个科Leporidae〔野兔和家兔〕以及Ochotonidae〔鼠兔〕。
兔眼睛的颜色与它们的皮毛颜色有关系,黑兔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白兔眼睛里的血丝〔毛细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线,透明的眼睛就显出红色。
兔的眼睛有红色、蓝色、棕色等各种颜色,也有的兔左右两只眼睛的颜色不一样。
兔的眼睛能聚光,属于夜行性动物,所以它即使在微暗处也能看到东西。
另外,由于兔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因此它的视野宽阔,对自己周围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不过,它不能区分立体的东西,对近在眼前的东西也看不清楚。
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
兔的毛色有各种的颜色,它们眼睛的颜色也不一样,那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有一种叫色素的东西。
含有灰色素的兔,毛和b 眼睛就是灰色的;含黑色素的兔,毛和眼睛是黑的。
白兔身体里不含色素,它的眼睛是无色的,我们看到的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并不是眼球的颜色,所以它的眼睛自然就是红色的了。
那么,一个人一天喝多少水为宜呢?据一些医学家测定:在气温35℃以上、空气湿度较小的情况下,从事室外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6.5kg,从事室内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3kg左右即可;当气温低于35℃时,非重体力劳动者,以每天饮水2.5~3.5kg为宜;在炎热夏天,人们经常流汗,常感口渴,此时宜适当补充些富有营养的饮料。
引入:不仅我们人类每天离不开水,动物也一样。
你见过哪些动物喝水时的情景?讨论:学生讨论,交流。
情景:出示图片:各种动物在喝水。
提问:动物都需要喝水吗?为什么动物都要喝水呢?媒体:播放“动物对水的需求〞视频。
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归纳:如果没有水,养料就不能吸收,动物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泄,血液就不能流动,体温就无法恒定,体内的各种活动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了。
所以与人类一样,动物也需要从体外摄入水分。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专题探究: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专题探究: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0d9a9aa00b52acfc7cacb.png)
《专题探究: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白砂糖的量是不同的。
2.科学探究:(1)亲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实验,发现食盐和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科学态度:(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能力的问题。
(2)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亲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难点:能利用有效的材料设计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或白砂糖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食盐、白砂糖、水、塑料杯、搅拌棒、课件学具准备:食盐、白砂糖、水、塑料杯、搅拌棒、《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演示:教师向杯中加入一份食盐,搅拌,发现水中的食盐会溶解。
教师再向水中加入食盐,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食盐继续溶解。
提出问题:如果继续加入食盐,食盐会一直溶解下去吗?2.学生思考问题进行推测并说出依据。
二、开展预测,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食盐和白砂糖都能够在水中溶解。
那么在一杯30毫升的常温水中,食盐能溶解多少?白砂糖又能溶解多少?谁会溶解的更多?2.作出猜测: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推测:在30毫升水中,①食盐或白砂糖溶解的量是一样的;②食盐比白砂糖溶解的量大;③食盐比白砂糖溶解的量小。
3.交流总结:我们把一种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量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交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食盐能溶解的更多,也就是说食盐的溶解能力比较强。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该怎么来验证?4.制订计划:(1)请小组讨论一分钟,如何公平地比较食盐和白砂糖的溶解能力?(提示:水的用量,每次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的量,观察要点)(2)思考问题:①什么时候可以加入第二份食盐(白砂糖)?(加入第一份搅拌至杯壁和杯底没有食盐(白砂糖),完全溶解)②什么时候停止加入食盐(白砂糖)?(搅拌至食盐(白砂糖)不再溶解的时候。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已整理)_0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已整理)_0](https://img.taocdn.com/s3/m/45b64cc1fab069dc51220116.png)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 、竹节虫、枯叶螳螂。
教学过程:1 / 4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 1 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最新资料推荐------------------------------------------------------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学习要点.docx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学习要点.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2afbca0a26925c52cc5bfeb.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要点打开科学之门1、生物的拟态、保护色、拟死现象,可以伪装自己,更好的捕食或躲避敌害。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木方法,但只凭感觉器官的观察是不够的,在科学研究中,还必须借助一些科学仪器。
如:显微镜。
放大镜、银子都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工具。
3、冰棒周围的“白雾”不是从冰棒里冒出来的,而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根据经验作岀的判断和产生的想法只是猜想,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4、用纸锅烧水时发现:水烧开了但纸锅并没有烧着。
这个实验说明纸锅能够烧水。
很多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但有它的科学道理。
通过不断的学习,你应能知晓其中的奥秘。
5、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题的人。
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从疑问开始。
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1寻找生命1、有生命的东西和没有生命的东西有哪些不一样?有生命的东西能够呼吸,能从小长大,能繁殖后代。
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呼吸,不能从小长大,不能繁殖后代。
2、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
动物和植物是生物常见的两大类。
3、兔子、瓢虫、花草树木等都是有生命的生物,而沙土、石头金属等是菲生命的。
2红番茄1、植物(番茄)由据、荃、吐、花、吳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组成。
番茄果实里有果肉和种子。
2、各种植物的叶形状不同,有扇形叶(如银杏叶)、圆形叶(如荷叶)、卵形叶(如桑叶)、掌形叶(如枫叶)带形叶(如玉米叶)心形叶等。
叶子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它分为单叶和复叶。
番茄的叶子是复叶,玉米的叶子是单叶。
3、番茄花较小、它的颜色是黄色,形状是星形,气味刺鼻。
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在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女口:桃花,稻花。
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种花叫单性花, 如:黄瓜,玉米、柳树的花。
4、植物的叶片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有传宗接代的作用,根有固定和吸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最新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复习整理
![最新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9d54fe844769eae109ed44.png)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1、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四肢,用肺呼吸,皮肤裸露。
2、鱼的一些共同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身生活在水中。
3、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体表光滑,用跳和游泳的方式运动,可以在岸上生活。
4、鲫鱼的身体包括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只能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体表覆盖着鱼鳞,终身生活在水里。
5、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长有触角、复眼,胸部长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6、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翅膀和足)、尾五个部分。
头部长有眼、喙等器官。
体表覆盖着羽毛。
7、昆虫都分为三个部分,长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鸟类体表覆盖着羽毛,有一对翅膀。
8、爬行动物的动物一般体表覆盖鳞片,运动方式是爬行。
9、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长着细毛,运动方式是走、跳和跑。
如蝙蝠、海豚。
10、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它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
11、在草丛中、土壤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
它们具有适应草丛或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
12、海洋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13、森林动物一般有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昆虫等14、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建立栖息地保护区、提高人工繁育技术、加强执法等。
15、溶解有三大特点,均匀、分散、透明。
有的物质如茶叶、菊花等含有可溶解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质。
16、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弄碎17、在一定量的水中都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或白砂糖,白砂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
18、固体的特征是有一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等。
19、液体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会流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20、使用量筒测量水杯中水的体积,将杯中的水沿量筒壁慢慢倒入。
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刻度。
观察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刻度读数。
21、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
液体体积的单位:毫升22、空气是会流动的,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质量。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所有上册教学计划总结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所有上册教学计划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a5b9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6.png)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所有上册教学计划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所有上册教学计划总结篇1本册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上还不够好。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从实验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09e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d.png)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植物在我们身边1.2 动物在我们身边1.3 空气和水在我们身边2. 第二章:力和运动2.1 认识力2.2 认识简单机械2.3 运动与能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2. 使学生认识力和运动,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动物、空气和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掌握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理解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
学习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使用。
了解运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模型空气和水实验器材力的演示器材、简单机械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包画笔、纸张小车、斜面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空气和水,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动物、空气和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的应用,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3. 随堂练习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动手实验,感受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使用。
设计简单的运动与能量转化实验。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力和运动2. 板书内容:植物在我们身边、动物在我们身边、空气和水在我们身边力的概念、简单机械、运动与能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动手制作一个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应用。
举例说明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2. 答案:植物和动物特点、作用描述清晰。
简单机械制作正确,应用说明合理。
运动与能量关系解释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实验整理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实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f26022453610661ed9f4d8.png)
一、纸锅烧水材料:比较厚一些的纸或一次性纸水杯来代替纸锅,酒精灯或用蜡烛代替酒精灯。
实验步骤:先把蜡烛点燃,然后在纸水杯里放些水,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纸水杯下。
实验结论:水沸腾过程中要吸热,有水的纸锅常压下最高温度只有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183℃)。
二、加速溶解材料:玻璃棒,食盐,烧杯两只实验步骤:1、在两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
2、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质量相同的食盐。
3、其中一个杯子的水放在桌上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4、比较一下,哪杯水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三、纯水辨认材料:浓盐水、纯水、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等实验步骤:1、将两只同样大小的烧杯(最好用250毫升)放天平两边,调节天平平衡。
2、量筒各盛200毫升的纯水与浓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里。
3、天平失去平衡,盛纯水的一边翘起来。
实验结论:盐水比纯水重四、转移空气材料:烧杯,空瓶,水槽实验步骤:1、用右手把烧杯的瓶子装满水,倒置。
2、用左手把空瓶子放进水槽底。
3、轻提烧杯,把瓶子的口放在烧杯下方。
4、用烧杯收集瓶子里跑出来的空气。
(温馨提示:不要把烧杯口提出水面)实验结论:空气可以移动五、过滤材料:烧杯两只,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实验步骤:1、调节按钮——放好烧杯——放漏斗。
2、折叠滤纸。
对折两次,沿着一条边打开。
分别是一层和三层。
3、拿出漏斗——把滤纸放进漏斗里,用玻璃棒点水沾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再次放回漏斗,漏斗下端紧贴烧杯。
4、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三层处,中下方,手拿在玻璃棒1/3 处。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沿着玻璃棒缓慢倒水。
5、注意:水不要超过滤纸边缘,不要滴在桌子上。
实验结论:不溶于水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164baa5a8102d277a22f0c.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7b0a131126edb6f1a10b7.png)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打开科学之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2.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4.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二)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三)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三.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四.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
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三)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三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42f7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6.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粤教版一、第一单元: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
-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例如,榕树的根非常粗壮,可以把大树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还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 茎的作用:支撑植物的身体,并且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像甘蔗的茎是直立的,里面有许多导管,可以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叶片制造的养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 叶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绿叶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光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氧气和葡萄糖等有机物。
- 花、果实和种子:花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经过传粉和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果实里面包含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新的植物。
2.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例如,把绿豆种子放在湿润、温暖且有空气的环境中,它就容易发芽。
-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成熟。
不同的植物生长周期不同,像向日葵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可能只需几个月,而一些大树的生长周期则非常长。
二、第二单元:动物。
1. 常见的动物。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进行分类,如根据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如金鱼;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爬行类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如乌龟;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羽毛,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如麻雀;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小狗。
-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如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像蝴蝶就是典型的昆虫。
2. 动物的行为。
- 动物的行为包括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
- 觅食行为: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
例如,猎豹通过快速奔跑追捕羚羊来获取食物;啄木鸟用长长的嘴巴啄树干里的虫子。
2024年度-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壁虎与小猫》教案
![2024年度-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壁虎与小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18e7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7.png)
19
分析实验结果
01
02
03
04
对实验记录进行整理,统计壁 虎与小猫的互动次数及行为类
型。
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壁虎与小 猫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是否存
在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假设进行比 较,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实验 方案或进一步探究的建议。
20
05
知识拓展:其他动物间 的互动关系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 级上册《壁虎与小猫》 教案
1
CATALOGUE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观察与描述:壁虎与小猫 • 比较与分析:壁虎与小猫的异同 • 实验与探究:壁虎与小猫的互动关系 • 知识拓展:其他动物间的互动关系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3
教材分析
9
描述小猫特征
外形特征
小猫身体娇小,四肢灵活,尾巴 细长。它们的毛色各异,有的毛 色鲜艳,有的则呈灰黑色。小猫
的眼睛大而明亮,非常可爱。
生活习性
小猫是哺乳动物,通常以肉食为 主。它们喜欢玩耍,善于跳跃和 攀爬。小猫性格温顺,喜欢与人
亲近。
独特功能
小猫的嗅觉和听觉非常敏锐,能 够迅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此 外,它们的爪子非常锋利,可以 伸缩自如,既可用于攻击也可用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环境的情感,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 法,探究动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 式。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壁虎和小猫的基本特征;动物适应 环境的方式。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 方式;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观 察和实验活动。
【免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原理”大全
![【免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原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0c89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c.png)
【免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原理”大全简介本文档为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实验和原理的大全,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实验能力。
以下是其中部分实验及其原理的介绍。
实验1:水的沸腾材料:水、热源、水、热源、容器方法:将水倒入中,加热底部的水,观察水的变化。
将水倒入容器中,加热容器底部的水,观察水的变化。
原理:水在加热过程中,分子运动加剧,超过一定温度后,水分子开始蒸发并形成气泡,这就是水的沸腾现象。
水在加热过程中,分子运动加剧,超过一定温度后,水分子开始蒸发并形成气泡,这就是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2:磁铁吸引物体材料:磁铁、各种物体磁铁、各种物体方法:将磁铁靠近不同种类的物体,观察是否被吸引。
将磁铁靠近不同种类的物体,观察是否被吸引。
原理:磁铁具有磁性,当磁铁靠近具有磁性的物体时,两者之间会产生磁力作用,导致物体被吸引。
磁铁具有磁性,当磁铁靠近具有磁性的物体时,两者之间会产生磁力作用,导致物体被吸引。
实验3:种子发芽材料:不同种类的种子、土壤、水不同种类的种子、土壤、水方法:将种子放入湿润的土壤中,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将种子放入湿润的土壤中,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原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开始发出根和芽,进而生长成植物。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开始发出根和芽,进而生长成植物。
以上只是文档中的几个实验示例,更多实验和原理请参阅完整文档。
结语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科学探索,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本文档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科学研究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和原理的简要介绍,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实验要求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79a7790b1c59eef8c7b46a.png)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打开科学之门第一时:图中藏着什么?探访生物王国1.寻找生命第一时:草地里有什么?第二时:我知道的生物2.红番茄第一时:活动1:观察番茄活动2:观察番茄叶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3:研究番茄花第二时: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活动: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3.小白兔第一时: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活动2:认识兔子第二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走进水世界4.清清的水第一时:活动1:哪杯是纯水?第二时:活动2:给水变个样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拓展:茶叶会溶解吗?第三时: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 11拓展:浊水变清12第四时:12活动:欣赏美丽的水体12.生命之水12第一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 13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13第二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13网上学:珍惜水资14认识空气146.看不见的空气14设计思路1第一时:活动1 :空气在哪里?1活动2:“捕捉”空气16第二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 16活动4:压缩空气167.离不开的空气17第三时:活动1:人与空气17活动2:豆芽的生长18第四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18 7.从岩石到土壤198.坚硬的岩石20第一时:活动1:观察石头20:活动2:给石头分类20第二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21第三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229。
松软的土壤22第一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23活动2:观察土壤24第二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2第三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26第四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26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程的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241b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6.png)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
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整理、复习资料--【最新版本】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整理、复习资料--【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0744699af1ffc4fff47ac3a.png)
粤教版(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汇总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第一课:鲫鱼与青蛙1.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
2.青蛙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表面皮肤光滑,3.幼体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
鲫鱼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表面覆盖着鱼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身生活在水里。
4.像青蛙这样既能生活在水里,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属于两栖动物的有:蝾螈、蟾蜍、大鲵等。
5.像鲫鱼这样终身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
属于鱼类的有:金鱼、鲑鱼、鳜鱼等第二课:蜻蜓与麻雀1.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么区别?答:蜻蜓有2对翅膀,翅膀较薄、无骨骼、无羽毛;麻雀有1对翅膀,翅膀较厚实,有骨骼、有羽毛。
2.蜻蜓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2对翅膀、3对足;麻雀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有1对翅膀、1对足。
3.像蜻蜓一样,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的动物属于昆虫。
属于昆虫的动物有:苍蝇、瓢虫、蜜蜂、蝴蝶、蝗虫等4.像麻雀身体表面覆盖羽毛,有一对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属于鸟类的动物有:翠鸟、啄木鸟、太阳鸟、戴胜、鸡等。
5.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课:壁虎与小猫1.壁虎和猫都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壁虎的运动方式是爬,猫的运动方式是走、跑、跳。
2.壁虎和猫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不同点:猫的身体表面有细毛,壁虎身体表面有鳞片;猫的足底有肉垫和利爪,壁虎的足底有皱褶。
3.像壁虎一样,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的动物属于爬行类,属于爬行类的动物有:龟、鳄鱼、蛇、蜥蜴等。
4.像猫一样,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的属于哺乳类,属于哺乳类的动物有:老鼠、长颈鹿、牛、猴、蝙蝠、海豚等。
第四课:草地里的小动物1.草丛里的小动物有:瓢虫、蜘蛛、螳螂、蝗虫、蚂蚁等。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粤教版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73dcb46529647d272852b3.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852f1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粤教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篇一:小学科学粤教版目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 2 做一位小科学家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3 动物的不同与相同4植物动物人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生命离不开水2观察水3神奇的水4 地球上的水第四单元关心天气1谁最关心天气2 侧气温3雨下的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风第五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1 常见材料2 研究纸3我们穿什么4玻璃和陶瓷5材料的使用与环境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1 观察与描述2用工具测量自由研究1我想知道…… 2我们来观察3我们的发现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小动物》1观察蜗牛2观察蚂蚁3观察鱼4动物—人类的朋友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1土壤里有什么2落叶变成了什么3我们周围的土壤4土壤和我们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里面有什么2种油菜3油菜花开了4谁给花传粉5收获和播种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3认识液体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6认识船第五单元《太阳和月亮的移动》1太阳和影子2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3太阳钟4看月亮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第二单元《冷和热》1.热水变凉2.热往哪里传3.吸热和散热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5.水的变化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4.声音的强弱和高低5.快乐的小乐队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1.我们吃什么2.怎样搭配食物3.食物的消化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 1.假设2.搜集证据3.小小纸飞机四年级下册一、它们生活在哪里1.仙人掌和骆驼2.面包树和斑马3.海藻和海豚4.有利于生存的奉领5.给动植物搬家二、养蚕1.我们来养蚕2.给蚕宝宝记日记3.我们来抽丝4.养蚕经验交流会三、物体的运动1.我的位置在哪里2.物体运动的方式3.小车的运动4摆的研究四、无处不在的力1.力在哪里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3.苹果为什么落地4.摩擦力的秘密5.做小车五、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的岩石2.岩石和矿物3.认识矿物的性质4.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3.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光怎样行进2.照镜子3.玩放大镜4.七色光5.照相机和眼睛第三单元《电和磁》1.做手电筒2.物体都能导电吗3.神秘的暗箱4.电与生活5.研究磁铁6.电磁铁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定呼吸和脉搏2.呼吸和循环3.保护肺和心脏第五单元《解释与模型》1.解释2.用模型解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怎样撬动它2.旗杆上的简单机械3.汽车方向盘的研究4.盘山公路的启示5.动力的传递6.研究自行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2.搭支架3.建桥梁4.造房子5.建筑的艺术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3.孵小鸡4.我是怎样出生的5.小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第四单元《人体的“司令部”》1.人体指挥中心——大脑2.信息传递的路径——神经3.巴甫洛夫的狗4.精心保护我的大脑第五单元《昼夜与四季》1.昼夜交替2.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3,四季循环4.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2.做酸奶3.面包发霉了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纸锅烧水
材料:
比较厚一些的纸或一次性纸水杯来代替纸锅,酒精灯或用蜡烛代替酒精灯。
实验步骤:
先把蜡烛点燃,然后在纸水杯里放些水,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纸水杯下。
实验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要吸热,有水的纸锅常压下最高温度只有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183℃)。
二、加速溶解
材料:
玻璃棒,食盐,烧杯两只
实验步骤:
1、在两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
2、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质量相同的食盐。
3、其中一个杯子的水放在桌上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4、比较一下,哪杯水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实验结论: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三、纯水辨认
材料:
浓盐水、纯水、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等
实验步骤:
1、将两只同样大小的烧杯(最好用250毫升)放天平两边,调节天平平衡。
2、量筒各盛200毫升的纯水与浓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里。
3、天平失去平衡,盛纯水的一边翘起来。
实验结论:
盐水比纯水重
四、转移空气
材料:
烧杯,空瓶,水槽
实验步骤:
1、用右手把烧杯的瓶子装满水,倒置。
2、用左手把空瓶子放进水槽底。
3、轻提烧杯,把瓶子的口放在烧杯下方。
4、用烧杯收集瓶子里跑出来的空气。
(温馨提示:不要把烧杯口提出水面)
实验结论:
空气可以移动
五、过滤
材料:
烧杯两只,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
实验步骤:
1、调节按钮——放好烧杯——放漏斗。
2、折叠滤纸。
对折两次,沿着一条边打开。
分别是一层和三层。
3、拿出漏斗——把滤纸放进漏斗里,用玻璃棒点水沾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
——再次放回漏斗,漏斗下端紧贴烧杯。
4、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三层处,中下方,手拿在玻璃棒1/3 处。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沿着玻璃棒缓慢倒水。
5、注意:水不要超过滤纸边缘,不要滴在桌子上。
实验结论:
不溶于水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