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
学号:电子综合实训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学院理学院专业XXX班级XXX姓名XXX指导教师贾信庭201X 年X 月X 日电子综合实训任务书学生姓名: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指导老师:贾信庭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电子综合实训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主要任务:(一)设计方案(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2)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二)实现方案(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任务书目录(自动生成)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成绩评定表时间安排:电子综合实训时间:19周-20周19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20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2016 年 6 月27 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2016 年7 月8 日目录1 技术指标 (1)2 设计方案及比较 (1)2.1 方案一 (1)2.1.1 方案一设计原理 (1)2.1.2 元器件参数 (2)2.1.3 相关数据计算 (2)2.1.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2)2.2 方案二 (3)2.2.1 方案二设计原理 (3)2.2.2 元器件参数 (3)2.2.3 相关数据计算 (4)2.2.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4)2.3 方案三 (4)2.3.1 方案三设计原理 (4)2.3.2 元器件参数 (5)2.3.3 相关数据计算 (5)2.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5)2.4 方案比较 (6)3 实现方案 (6)3.1 实现方案设计原理 (6)3.2元器件参数 (7)3.3相关数据计算 (7)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7)3.5实物图 (7)4 调试过程及结论 (8)5 心得体会 (9)6 参考文献 (9)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1 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叮咚 门铃实验报告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叮咚门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探究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电路连接和电器元件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 一台叮咚门铃2. 一个电源适配器3. 一根连接线三、实验步骤:1. 将电源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并将其连接到叮咚门铃的电源接口上。
2. 将另一头的连接线插入门铃电路的输入接口。
3. 将连接线的另一头插入叮咚门铃的输出接口。
4. 关闭门铃电路的电源开关。
5. 现在,门铃已经连接好了,可以进行实验了。
四、实验原理:叮咚门铃实验中的门铃电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触发器和输出设备。
当门外的按钮被按下时,触发器将产生脉冲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递给输出设备,从而触发门铃发出声音。
五、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按下门外的按钮后,触发器会产生脉冲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发出叮咚声。
实验结果表明,门铃电路连接正确,并且门铃可以正常工作。
六、实验分析:1. 门铃电路中的触发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够将门外按下按钮的动作转化为电信号。
2. 输出设备则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实现门铃的功能。
3.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为门铃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了门铃的正常工作。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
门铃电路中的触发器和输出设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触发器将按钮按下的动作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设备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门铃电路连接正确,并且门铃可以正常工作。
只有电源供应稳定,触发器和输出设备都能正常运行,门铃才能正常工作。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门铃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电路连接和电器元件的作用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叮咚门铃 设计电子门铃 电子电路设计
总成绩:一、设计任务①使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按下按钮后能发出“叮咚”声响的门铃。
②发出“叮”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1230Hz,发出“咚”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680Hz。
③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
④写出设计总报告。
二、设计条件本设计基于学校实验室的EEL-69模拟技术试验箱、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插板、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子门铃电路。
三、设计要求要求熟悉555定时器的引脚排列和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电路图,标注元件参数,分析工作原理,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设计内容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2.计算与仿真分析当闭合开关时,测量电路发声“叮”的振荡频率:当闭合断开时,测量电路发声“咚”的振荡频率:3.元器件清单NE555芯片*1;电阻:30kΩ*1、39kΩ*1、91kΩ*1、100kΩ*1;电容:47μF*1、68μF*1、10nF*1;二极管1N4936*2;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4.调试流程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适当的更改R2、R3、R4和C2的数值,相应的会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并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使扬声器分别发出频率不同的“叮”和“咚”声。
5.设计和使用说明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设计一个能发“叮、咚”声的门铃。
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
接通开关,振荡器振荡,振荡频率约1222Hz,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并给二极管D2给C3充电。
断开开关时,C3便通过电阻R1放电,维持振荡。
但由于开关的断开,电阻R2被串入电路,使振荡频率有所改变,大约为700Hz 左右,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直到C3上电压放到不能维持555振荡为止。
“咚”声的余音的长短可通过改变C3的数值来改变。
没有接通开关时,NE555的4引脚电位为0V,此时4引脚电位低于1v较多时3引脚对外输出的信号将被关断,该电路不能发出声音。
实训六 555模拟叮咚门铃
实训六555模拟叮咚门铃
一、电路说明
本电路是用NE555集成电路接成的多谐振荡器。
当按下S1,电源经D2对C3充电,当集成电路4脚(复位端)电压大于1V时,电路振荡,扬声器发出“叮”声。
松开按钮S1,C3电容储存的电能经R4电阻放电,但集成电路4脚继续维持高电平而保持振荡,但这时因R1电阻也接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变低,使扬声器发出“咚”声。
当C3电容器上的电能释放一定时间后,集成电路4脚电压低于1V,此时电路将停止振荡。
再按一次按钮,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
C3、R4放电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断开S1后余音的长短,所以要改变余音的长短可调整C3、R4的数值,一般余音不易过长。
二、电路参数
本电路电源电压为4-9V,可采用三节1.5V电池(4.5V)供电,等待电流约为3.5mA,鸣叫电流约为120mA。
三、材料清单
四、PCB布线规则建议
(1)关闭DRC Error Markers。
(2)线宽建议1.5mm(60mil)以上,不小于0.5mm(20mil)。
(3)线间距不小于0.5mm(20mil)。
(4)可放置敷铜。
(5)放置字符串:学号最后两位+名字拼音第一个字母+项目序号。
例如:66号张三同学做实训六,应在电路板焊锡面放置字符串“66ZS06”(按x键翻转为镜像)。
五、钻孔说明
(1)2P接线端子钻孔1.0mm;
(2)DIP8 IC插座、PIN2排针、立式4脚轻触开关S1钻孔0.8mm;
(3)其它器件钻孔0.6mm。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该电路采用的是一个多功
能可编程的电子组件,单片机(MCU),以及一些电源安装组件、及一些
基本的电路元器件。
1.首先,施工方应确定要安装的电路的功能,以及其所涉及到的元器件,以便确定所需组件的规格和数量。
2.确定元器件后,可以开始电路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硬件设计:
a.从电源开始,选择合适的电源,例如市电220V或者其他电源,然
后将电源通过继电器控制按钮与电路连接。
b.接下来主要是MCU电路部分,使用Atmel89C2051系列型号的MCU,便于编程和使用,并且可以连接两个按钮,一个用于开门铃,另一个用于
关闭,读取键盘数据,或者控制播放音乐文件等。
此外,还可以连接一些
外部控制组件,如数码显示器,音频模块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c.最后,可以选择一些用于接收和发射门铃声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让用户收到门铃声音,从而实现开门的功能。
(2)软件设计:
a.使用单片机(MCU)提供的软件开发软件,可以轻松设计出一个叮
咚门铃程序,实现在按钮按下后播放叮咚音乐。
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1 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 设计方案及比较zr DIODEXZD2DIODEr R3l-C? -1图12.1方案一方案一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方案主要应用555定时器构建一个多谐振荡器,通过按键开关控制两条不同的充电线路产生两种不同的发声频率,分别对应按键按下和断开的两种状态,从而实现“叮咚”的发声要求。
当按键未按下时,定时器4脚(清零端)接地,为低电平,此时定时器不能正常工作,且输出恒定为低电平,放电端7脚连接的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电源未对C2电容充电,2、6脚接入电压小于1/3,扬声器不发声。
当按键按下时,清零端4脚接入高电平,定时器可以正常工作,且电源给C1充电。
按下瞬间因为2、6脚接入电压小于1/3,所以定时器输出高电平,放电端7脚连接的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源通过D1、R1、IR1UR4lOOuF屮C3O.OluFLS1SPEAKERR3给C2充电,当C2上端电压大于2/3时,定时器输出低电平,发电端7脚连接的三极管导通,C2通过R3经过三极管放电,直至C2谁管你蛋电压小于1/3,有开始充电过程,如此循环,使得扬声器发出连续鸣响。
当按键松开后,清零端4脚不会马上突变为低电平,C1通过R4放电会使得4脚维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就是“咚”声,维持的时间。
定时器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电源通过R2 R1、R3给C2充电,如同上面一样,当C2上端电压大于2/3是会放电,小于1/3 是会充电,产生循环,使扬声器发出声音。
当C1放电完毕后,清零端4脚变为低电平,定时器不能正常工作,是扬声器停止发声。
相关数据计算:“叮”声的频率:f1 1 1・430.7(R R1 2R3)C2 (R R1 2R3)C2此时C2的充电时间:C2 的放电时间:“咚”声的频率:此时C2的充电时间:C2 的放电时间:“咚”声的持续时间: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方法:“叮”的频率调节:fl与R1、R3 C2成反比关系,增大R1、R3或C2则频率减小, 反之则频率增大“咚”的频率调节:f2与R1、R2 R3 C2成反比关系,增大R1、R2 R3或C2则频率减小,反之则频率增大。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引言:门铃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设备之一,它用来通知住户有人来访或有包裹送达。
传统的门铃设计多采用电磁铁和按钮的组合,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便携、线路结构复杂和功耗较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名为“叮咚门铃”的电子门铃,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便携性强、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一、电路方案本设计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安装在门口,接收器则放在屋内。
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发射器将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则发出声音或者震动来通知住户。
二、发射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发射器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发射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声音生成电路发射器使用一个微型音频芯片作为声音生成电路,其输入接口通过一个开关按钮连接到门铃按钮上。
当按下门铃按钮时,音频芯片会发出一个特定的音频信号。
3.无线通信电路发射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通信,该模块具有一定的发送功率和信号范围。
其输入接口通过音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
三、接收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接收器同样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无线接收电路接收器使用一个无线接收模块来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射频信号,该模块具有一定的接收范围。
其输出接口连接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声音输出电路接收器使用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以便能够输出更清晰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一个扬声器连接,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
四、电路的调试和测试1.制作和连接电路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板制作出来,并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各个元器件。
2.电源测试测试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池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复制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复制实验报告:叮咚门铃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门铃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2.掌握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电路。
实验器材:1.电源:直流电源。
2.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门铃按下按钮。
3.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产生声音。
4.按钮开关:用于控制门铃的开关状态。
5.电阻:用于控制电路的电流。
6.电线:用于连接电路。
实验步骤:1.将电源接入电路,并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按钮开关。
2.在电容和按钮开关之间连接一个电阻。
3.将按钮开关连接到电容。
4.将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
5.将电源的负极接地。
6.打开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7.观察电容以及附近是否发出声音。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按钮开关按下时,电容会储存电荷并发出声音。
声音的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来控制。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电路。
实验分析:门铃的原理是通过按下按钮开关,使电流通过电容,从而产生声音。
当按钮开关关闭时,电容充电,储存电荷。
当按钮开关再次打开时,电容会快速放电,产生声音。
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可以改变门铃的声音。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门铃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制作门铃电路,进一步加深了对门铃原理的理解。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门铃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门铃是如何产生声音的,并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进一步改变了门铃的声音。
此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门铃工作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电子叮咚门铃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电子叮咚门铃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品质。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叮咚门铃的设计与制作,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电子叮咚门铃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子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电子叮咚门铃的电路设计与焊接技术。
3. 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子叮咚门铃原理学习:了解电子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包括声控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等部分。
2. 电路图绘制:根据电子叮咚门铃的原理,绘制相应的电路图。
3. 元器件准备:准备好制作电子叮咚门铃所需的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蜂鸣器等。
4.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进行元器件的焊接,完成电子叮咚门铃的组装。
5. 调试与测试:对组装好的电子叮咚门铃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实训步骤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讲解,了解电子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电路图绘制:根据电子叮咚门铃的原理,绘制电路图。
在绘制过程中,注意电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元器件准备:准备好制作电子叮咚门铃所需的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检查,确保质量。
4.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短路和虚焊。
5. 调试与测试:组装完成后,对电子叮咚门铃进行调试和测试。
首先检查电源电路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声控电路和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训心得1. 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2. 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本次实训中,我学会了电子叮咚门铃的电路焊接和调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故障、元器件损坏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叮咚
电路原理图:
工作原理:
在S1断开情况下,D1反相截止,R3接地,NE555的4脚呈低电位, 使NE555处于强制复位状态,3脚输出呈低电位,Q1关闭,喇叭没有 声音;当 S1闭合后,D2正向导通,电源通过 S1,D2 对C4充电,C4 两端电压升高,此时 NE555 的 4 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 NE555振荡器起振,喇叭发声。 当S1闭合时,电源通过D1、R2对C2进行充电,当充电至2/3VCC 时,C2再通过通过R2、NE555的7脚放电,形成一个频率为1200KHz 左右的多谐振荡器,通过三极管Q1驱动喇叭发出“叮”的声音; 当S1 断开时,C4通过R3 缓慢放电,在NE555 的4 脚电压高于 1V 之前,电源通过R1、R2对C2进行充电,当充电至2/3VCC时,C2再 通过通过R2、NE555的7脚放电,形成一个频率为700KHz左右的多谐 振荡器,通过三极管Q1驱动喇叭发出“咚”的声音,直至NE555的4 脚呈低电位,使NE555强制复位,3脚输出呈低电位,Q1关闭,喇叭 恢复不发声的状态。
“叮咚”门铃电路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电路,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 按钮,发出较低频率“咚”声。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 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合适。
各元器件功能:
R1:S1断开后555的4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 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
C3:滤波,防止干扰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叮咚门铃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电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门铃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1.9V电池;2.电池座;3.9012PNPN晶体管;4.电子蜂鸣器;5.按钮开关;6.电阻(220欧姆);7.电子线;8.面包板。
三、实验原理:叮咚门铃电路主要由按钮开关、NPN晶体管、电子蜂鸣器和电阻组成。
当按下按钮时,电流通过按钮开关,然后流经电阻、NPN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最后通过电子蜂鸣器。
当电流通过NPN晶体管时,它会放大电流,并将大电流传递到电子蜂鸣器,激活电子蜂鸣器进而发出声音。
四、实验步骤:1.在面包板上布置电路。
首先,将9012PNPN晶体管插入面包板的H行上,确保引脚正确连接;然后,在与发射极相连的行上插入一个220欧姆电阻;接下来,将按钮开关与电阻相连;最后,将电子蜂鸣器与电路串联,与NPN晶体管的收集极相连。
2.将电池插入电池座,然后将电池座与面包板中的电路连接。
注意确保正极和负极的连接正确。
3.按下按钮开关,听到电子蜂鸣器发出声音。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按下按钮时,电子蜂鸣器应该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如果没有声音产生,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电路连接不正常或者蜂鸣器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我们可以检查电池是否正常工作,查看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用万用表测试电路中的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六、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电路。
门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按钮开关、NPN晶体管和电子蜂鸣器实现的。
当按下按钮时,电流流过电路,并通过NPN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激活电子蜂鸣器,发出声音。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门铃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中,我体会到电路的正确连接对于电路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实验。
这个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还拓宽了我的电子知识广度。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实验。
门铃设计实践报告
《电子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叮咚门铃电路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10级2班学号:10200226姓名:夏令指导老师:郑博仁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时间:2013年 3 月20 日到2013 年 6 月19 号1.设计任务说明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3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2. 总体设计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为核心组成叮咚门铃,NE555构成一个多谐震荡器,在开关被按下的时候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则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具有实在性.3. 硬件设计原理图原理图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以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电路图中的NE555和R1、R2、R3、D1、D2、C2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W是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R3接地,所以NE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当接入低电平时使其复位,所以3号端口无输出,扬声器不响。
并且C2通过R1、R2充电,充电完成后C1两端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当SW闭合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电压升高,此时NE555的4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于此同时,C2则通过R2向NE555的7端口放电,它们以及NE555和C3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
此时f=1/0.7(2R+2R2)C2约等于1386Hz(R为D1与D2的电阻和,约为300欧)。
松开SW时,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2、R3、C2和NE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此时f=1/0.7(R1+2R2)C2约等于717Hz.各元器件功能R1:SW断开后,给C2充电R2:给C2充放电R3:给C1充放电R4:限制电流,防止三极管被烧坏C1:充放电控制NE555的4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C3:滤波,防止干扰D1、D2:单向导电,防止闭合SA后,还有电流流过C1使其充电SW:开关按钮,控制“叮咚”声的开始和叮声的结束VT:放大电流,使电流能够驱动扬声器扬声器:使其发出叮咚的声音4.系统测试如图所示,在proteus仿真软件上能达到原理中所示的效果,开关按钮按下与否发出2种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对实验实际操作一些方面的了解不够,动手的时候比较少,经验不足,导致最终在实物做出来后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加上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深,只得出个样本,而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效果,没有实现发声的效果.而后期老师又不在,经多次检查电路图和实物连接,没有错误,也答不到理想的效果.5.总结与体会这次在老师带领下让我们自己寻找不同的题目进行动手实践练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多更好的去了解模电单片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每个人的动手能力,更好的培养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向老师询问来解决在做实验时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难题,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次实验也帮我们更好的学些了以前那些还学得不是很好的模电方面的知识,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我这次没怎么设计到,因为我感觉带程序的电路理解起来难度要大些,而我本身关于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也确实不怎么样.郑老师让我们选不同的题目也是为了让我们都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实践设计,能更好的发挥我们个人的能力.最终这次实验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与我对这方面的知识确实有很大的不足,对模电和数电反面的知识了解得也不多,虽然实验期间查阅了一些资料,由于功底不组,使我自己对许多方面的知识仍有很多不足.也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好的去学习,即使你对它兴趣不大,但既已选择,就要去好好的学习,有些东西在以后总会很好的用到的.。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以制作叮咚门铃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电路、焊接元器件、调试电路等步骤,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调试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叮咚门铃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个元器件的用途和电路板的制作流程。
二、实验目的与意义1.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了解并掌握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3. 熟悉各种元器件的用途,为今后进行电子设计奠定基础。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过程1. 设计电路图: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叮咚门铃的电路图,包括电路组成、元器件型号及参数等。
2. 制作电路板:按照电路图,制作电路板,包括焊接各个元器件、布线等。
3. 调试电路:对制作的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4. 测试实验效果: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实验效果,观察叮咚门铃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的叮咚门铃电路包括电源、555定时器、三极管、扬声器、按钮等元器件。
电路图如下:```+Vcc 555定时器三极管扬声器按钮地| | | | || | | | |+Vcc ---|--- 8脚 ---|--- 7脚 ---|--- 6脚 ---|--- 3脚 ---|--- 扬声器| | | || | | || | --- 2脚 ---|--- 1脚 ---|--- 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培训资料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培训资料一、概述叮咚门铃电路是一种简单但实用的电子综合实训项目,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门铃电路,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电子电路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实训内容1.部件准备-所需元件:电源适配器、LED灯、电容、电阻、开关、蜂鸣器等。
-工具:焊接工具、实验仪器。
2.电路设计和原理门铃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电源部分:使用电源适配器为电路提供电源。
-控制部分:通过开关来控制门铃的开关和关断。
-输出部分:通过蜂鸣器发出门铃声音,通过LED灯发出提示信号。
3.电路搭建和调试-使用电路图来搭建门铃电路,并进行焊接和固定。
-连接电源适配器,并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来检查电路的正确连接。
-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在开关打开时,门铃电路会发出声音并点亮LED灯。
三、实训目标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焊接技巧。
2.理解电路设计和原理,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
3.能够使用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解决电路问题。
4.增强对实际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四、实训过程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2.准备所需元件和工具,包括电源适配器、LED灯、电容、电阻、开关、蜂鸣器、焊接工具等。
3.根据电路设计图纸,进行电路搭建和焊接工作,注意元件的正确连接和焊接质量。
4.连接电源适配器,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5.测试门铃电路的功能,确保开关打开时蜂鸣器能够发出声音并点亮LED灯。
6.分析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电路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7.编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和实际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五、实训效果通过这个实训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子实训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叮咚门铃电路一体化教学设计(说课)
课题名称叮咚门铃授课课程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式教学授课班级13电子信息班授课类型一体化教学授课时间2014.11 授课时数6课时学生人数21人一、教学内容分析1.来源及特点本课题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陈雅萍主编的《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式教学》第三章趣味声光电路中实训项目十三叮咚门铃。
它是NE555集成电路的应用,也是对后续学习震荡电路做铺垫。
2.教学内容处理1)贴近企业对接岗位:把企业工作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任务引领小组合作:使用任务书进行引领驱动,使学生明确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内容,并引入合作互助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助项目完成。
3)边做边讲理实并进:采用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方式,用一个个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引起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再把知识用于实践二、学情分析对象:13电子信息班,该班学生对本课程有一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理论相对薄弱,对实际电路的分析能力较弱。
基础:已掌握NE555的工作特性,但具体原理及应用从未接触;具有一定的电子装配能力;能操作常用仪器和仪表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1.会用万用表检测元件2.学会叮咚门铃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情感目标1.培养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和一定的职业素养;2.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内容分析重点电路的制作与调试难点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故障分析和排除关键点电路如何发出“叮”“咚”声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法分析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以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法分析采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教具准备教学资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任务书学生用具万用表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组准备:学生3人一组,并自己推选小组组长,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
知识准备:各类常用元件的检测方法NE555集成电路的特点教具学具:PPT课件、教案设计、项目套件、任务书、考核卡等。
555叮咚门铃电路 哈工大
总成绩:一、设计任务电子门铃设计二、设计条件本设计基于学校实验室20035三、设计要求①使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按下按钮后能发出“叮咚”声响的门铃。
②发出“叮”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1230Hz,发出“咚”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680Hz。
③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
④写出设计总报告。
四、设计内容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2.计算与仿真分析2.1 计算分析按下S之后,电路为由D2、R5、C1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频率为f1。
叮的频率f1=1/0.7(R+2R5)*C1=1258Hz (R=0.25千欧,是二极管的电阻)C1充电时间t11=C1*(R+R5)=0.0005625sC1放电时间t12=C1*R5=0.00055s叮的时间间隔十分的小,因此人耳无法分辨间断的叮声,所以人听到的是持续的叮声松开S之后,电路为由R2、R5、C1组成的多谐振荡器,输出频率为f2。
咚的频率f=1/0.7(R2+2R5)*C1=681HzC1充电时间t11=C1*(R2+R5)=0.00155sC1放电时间t12=C1*R5=0.00055sC3放电时间t=C3*R1=1.41s咚声持续的时间为:1.41s左右2.2 仿真分析(1)输出波形(2)加在充电电容的波形(3)按住按钮不放,多谐振荡。
3.元器件清单555定时器一个、扬声器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电组3个、电容4个、二极管2个4.调试流程(1)熟悉实验室各种仪器,检验仪器和元件的好坏(2)按接线图接好线,打开电源给实验箱通电(3)对设计的功能进行检验(4)第一次没有实现“叮咚”的响声,只实现了“咚”(5)断电后,检查设计和接线(6)再次通电进行验证,最后实现功能5.设计和使用说明5.1一些重要器件的用途R1: 给C3充放电。
C3: 通过充放电来控制端口4的电压,来控制扬声器工作。
C1:通过充放电来控制555,使它输出脉波。
C2: 起滤波作用,防止外界干扰。
C4: 通交流隔直流的。
叮咚音响门铃电路设计
叮咚音响门铃电路设计项目:叮咚音响门铃电路设计摘要:采用一块555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而成,它能在触发后发出"叮咚"声。
关键词:555时基电路,振荡,叮咚音响一、系统功能描述:555叮咚音响电子门铃电路是以一块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双音门铃,他发出的叮咚声音。
二、设计原理:主要应用555间接反馈间接反馈多谐振荡电路实现。
三、工作原理1、电路原理图2、电路工作原理555与D1、D2、R1、R2、R3、C2等组成多谐振荡器,平时SB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由于555的第4脚通过R1、C1接地,处于低电平,故555处于复位状态,第3脚也输出低电平。
当SB1被按压后,VCC通过D1向C1充电,很快使得555的第4脚呈现高电平,555开始振荡,其振荡频率为f1=1.44/(R'+R3+2R4)C2。
式中的R'是D1、D2的直流电阻。
当松开按钮SB1后,由于C1还有电荷,555的第4脚仍为高电平,555仍将维持振荡状态,但此时的振荡频率变为、F2=1.44/(R2+R3+2R4)C2。
此时的振荡频率比按压SB1时的要低。
随着C1通过R1逐步放电,C1两端电压逐步降低,直至555的第4脚为低电平,使得555再次处于复位状态,停止振荡。
因此本电路在SB1按下时发出高音的“叮”声,松开SB1后发出咚“声”。
振荡频率由555的第3脚输出,通过C4驱动喇叭SP1发声。
实验时SB1可以使用套件中的拨码开关,任选其中一位,将该位置上端“ON”时可模拟SB1被按下的情形,拨回下端可模拟SB1松开的情形。
四、功能实现情况评价它的电路原理简单,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迭层电池可用,耗电量较低。
五、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肖京.555集成电路应用精粹.人民邮电出版社。
叮咚门铃电路
慈溪杭州湾职高实训报告实训项目:叮咚门铃电路编号 6班级姓名学号实训时间任务描述:在万用板上使用元器件焊接叮咚门铃电路。
任务要求:工作前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严格根据电烙铁正确使用方法焊接电路。
项目内容设计电路图:四.电路原理分析元器件准备表:代号名称实物图规格检测结果R1色环电阻30KΩ实际值:R222KΩ实际值:R3 17KΩ实际值:R4 22KΩ实际值:NE555 555定时器类型引脚排列C2陶瓷电容电解电容47000pF/25V 实际值:C3 10000pF/25V实际值:C147uF/25正负极性:质量:C4 正负极性:质量:BL扬声器/YD57-2型正负极性:质量:VD1 二极管IN4007 正向电阻值:VD2 二极管质量:电路制作步骤1、绘制电路元器件排列布局接线图。
按电路原理图结构,根据电气线路安装规范,在下图多孔电路板上绘制电路元器件排列布局接线图。
多孔电路板图2、按工艺要求对元器件的引脚进行成形加工。
3、按布局接线图在多孔板上依次进行元器件的排列、插装。
4、按焊接工艺要求对元器件进行焊接,直到所有元器件连接并焊完为止。
5、焊接电源输入线或输入端子。
四、装配工艺要求:1)、电阻采用水平安装,紧贴实验板,电阻的色环方向应该一致。
发光二极管立式安装。
2)、电解电容器立式安装,元件底面离实验板最高不能大于4mm。
3)、所有插入焊片孔的元器件引线及导线均采用直角焊,剪脚留头在焊面以上1±0.5mm,焊点要求圆滑、光亮、防止虚焊、搭焊和散焊。
4)、元件装配美观、均匀、端正、整齐、不能歪斜、高矮有序。
练习题:1、请画出NE555芯片的管脚图,并且标明各个管脚。
2、请分别写出NE555芯片的各个管脚的作用。
项目实训评价表班级姓名学号得分项目考核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扣分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按要求对所有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检测101.元器件识别错一个,扣1分2.元器件检测错一个,扣1分元器件成形、插装与排列1.元器件按工艺要求成形2.元器件插装符合插装工艺要求3.元器件排列整齐、标记方向一致,布局合理151.元器件成形不符合要求,每处扣1分2.插装位置、极性错误,每处扣2分3.元器件排列参差不齐,布局不合理,扣3~10分导线连接1.导线挺直、紧贴印制电路板2.板上的连接线呈直线或直角,且不能相交101. 导线弯曲、拱起,每处扣2分2. 板上的连接线弯曲时不呈直角,每处扣2分3. 每处相交或在正面连线扣2分焊接质量1.焊点均匀、光滑、一致,无毛刺、无假焊等现象2.焊点上引脚不能过长251.有搭锡、假焊、虚焊、漏焊、焊盘脱落、桥接等现象,每处扣2分2.出现毛刺、焊料过多或过少、焊点不光滑、引线过长等现象,每处扣2分电路调试与测试1.按要求对电路进行调试301.一次不成功扣5分2.二次不成功扣15分3.三次不成功扣30分安全文明操作1.工作台上工具排放整齐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0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酌情扣3~10分合计100 教师签名:。
叮咚门铃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技术指标 (1)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1)2.1 方案一 (1)2.1.1原理图 (1)2.1.2电路说明 (1)2.1.3相关数据 (2)2.1.4频率计算 (2)2.1.5 相关要求 (2)2.2方案二 (3)2.2.1原理图 (3)2.2.2电路说明 (3)2.2.3相关数据 (3)2.2.4频率计算 (4)2.2.5 相关要求 (4)2.3方案三 (5)2.3.1原理图 (5)2.3.2电路说明 (5)2.3.3相关数据 (5)2.3.4频率计算 (6)2.3.5 相关要求 (6)2.4方案比较 (6)2.5预答辩问题 (6)3实现方案 (7)3.1器件介绍 (7)3.1.1 NE555百科简介 (7)3.1.2 IN4007简介 (8)3.2原理图 (9)3.3电路器件 (9)3.4相关数据 (9)3.5电路说明 (9)3.6频率计算 (10)3.7 相关要求 (10)3.8元器件功能 (10)3.9布线图 (11)3.10思考题 (12)4调试过程及结论 (12)4.1调试过程 (12)4.2结论 (12)5心得体会 (12)6参考文献 (14)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有一个开关,当开关接通时门铃可以发出较高频率的“叮”声,断开开关,会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的声音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调节。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图1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说明方案一中的电路是一个以集成芯片组NE555为主组成的多谐振荡器,J1是控制叮咚门铃的开关,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C3通过R2、R3、R4充电,C3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由于D1、D2的作用,C2不能充电,因此C2、R1处电压为零,因此NE555的RESET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使其保持复位。
故而OUTPUT端口输出为0,扬声器不发出声音。
当接通J1时,VCC开始通过二极管对C2充电,RESET端口的电压开始逐渐升高。
电子门铃设计报告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设计报告题目:叮咚门铃的制作姓名:吕思伟学号: ***********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班级: A1022设计时间: 2011 年 09月 07 日—— 2011 年 12月 16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查兵目录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 (3)2. 方案设计与论证 (3)3.硬软件设计 (4)4. 实现与测试 (4)5.分析与总结 (4)参考文献 (5)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1)背景:在已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背景下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
(2)任务: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
(3)要求与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 20Hz~20000Hz,而 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4)目的:实现叮咚门铃的功能,使所连接得电路能发出叮咚的声音。
2.方案设计与论证(或基本原理与论证)“门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提醒主人开门。
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
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
它的音质优美逼真,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迭层电池可用三个月以上,耗电量较低。
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
该电路与其他555系列在使用上的不同是,NE555的4脚没有直接接到电源正极上面去。
而是接到了一个由二极管D1、D2、按钮开关AN构成的开关电路和一个由R1、C1构成的定时器电路上。
使得NE555的4脚的电位受到R1、C1上面电位的影响。
这是该电路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电路实现“叮咚”门铃声效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 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任务书
目录(自动生成)
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
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表
时间安排:
电子综合实训时间:19 周-20 周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
(2) 以 NE555 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
(3) 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
(二)实现方案
(4) 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与装配图;
(5) 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与参数;
(6) 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
(7) 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19 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
2016 年 6 月 27 日
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
2016 年 7 月 8 日
目录
1 技术指标..................................................................................................................................... 1 2 设计方案及比较......................................................................................................................... 1
必备工具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电子综合实训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
求)
1、 技术要求: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
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与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 主要任务:
(一)设计方案
(1) 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
2、1 方案一 ............................................................................................................................ 1 2、1、1 方案一设计原理 ...................................................................................................... 1 2、1、2 元器件参数 .............................................................................................................. 2 2、1、3 相关数据计算 .......................................................................................................... 2 2、1、4 声音频率调节与持续时间调节分析.......................................................................2 2、2 方案二 ............................................................................................................................ 3 2、2、1 方案二设计原理 ...................................................................................................... 3 2、2、2 元器件参数 .............................................................................................................. 3 2、2、3 相关数据计算 .......................................................................................................... 4 2、2、4 声音频率调节与持续时间调节分析.......................................................................4 2、3 方案三 ............................................................................................................................ 4 2、3、1 方案三设计原理 ...................................................................................................... 4
学 号: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
电子综合实训
题目
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XXX
班级
XXX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贾信庭
201X 年 X 月 X 日
电子综合实训任务书
学生姓名: 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
指导老师: 贾信庭
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