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可靠性理论
测试重点及优先级评估方法
测试重点及优先级评估方法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帮助发现和纠正软件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我们无法对软件进行无限次的测试。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的重点和优先级,以便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尽可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试重点及优先级评估方法,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规划测试工作。
一、测试理论在进行测试重点及优先级评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测试的理论知识。
1.1 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并确保软件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
测试的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和规范- 确保软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提升软件的用户体验1.2 测试层级测试通常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不同的测试层级关注的测试范围和目标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1.3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具体步骤和数据,用于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行为和功能。
每个测试用例应包含输入、预期输出和实际输出等信息,以便测试人员进行比较和判断。
二、测试重点评估方法针对不同的测试层级和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测试的重点和优先级。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测试重点评估方法:2.1 初步评估在进行具体的测试重点评估之前,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
初步评估的目的是根据软件的特点、功能需求和项目约束等因素,确定测试的大致方向和重点。
针对不同的测试层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评估:- 功能性:根据功能需求,确定哪些功能是核心功能,需要进行重点测试。
- 可靠性:根据软件的可靠性要求,确定哪些模块或场景是关键,需要进行重点测试。
- 性能:根据性能需求,确定软件中哪些模块是性能瓶颈,需要进行重点测试。
- 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期望和反馈,确定哪些功能或界面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2.2 详细评估在进行初步评估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估,以确定具体的测试重点和优先级。
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与鲁棒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与鲁棒性分析与优化第一章引言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供电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和鲁棒性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第二章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2.1 可靠性概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能力。
可靠性分析是评估系统的可靠程度并找出可能导致故障的主要因素。
2.2 可靠性评估方法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以及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CA)。
此外,蒙特卡洛模拟、遗传算法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
2.3 可靠性指标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以及失电频率(SAIFI)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综合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第三章电力系统鲁棒性分析3.1 鲁棒性概述鲁棒性是指系统在面对内外部扰动时保持其基本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鲁棒性即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异常条件时保持供电的能力。
3.2 鲁棒性评估方法鲁棒性评估方法通常包括敏感性分析和容错分析。
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系统对于输入变量的响应程度,而容错分析则用于评估系统在出现错误或故障时的恢复能力。
3.3 改善系统鲁棒性的方法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鲁棒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增加备用容量、改进故障检测与恢复机制以及加强设备之间的互联等。
第四章电力系统可靠性与鲁棒性的优化4.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制定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鲁棒性的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成本、供电质量、电网规模等。
制定合适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于优化过程至关重要。
4.2 优化方法与算法在电力系统可靠性与鲁棒性的优化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数学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这些优化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求解。
开关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分析实施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编号:XXXX式开关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分析报告拟制:审核:批准:XXXXXXXX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三月1 概述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顾客满意,根据《XXXX式开关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规定,对该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
2 可靠性分析2.1 元器件清单本器件选用元器件如下:2.2 可靠性预计本器件所采用的元器件有7类13种共57个。
其中任一元器件失效,都将造成整个器件失效,即器件正常工作的条件是各元器件都能正常工作。
因此,本器件的可靠性模型是一个串联模型。
该器件是可修复产品,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根据可靠性理论,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与失效率成反比,即:MTBF= 1/∑pi λ (1) 所用元器件均是通用或固化产品,其质量水平、工作应力及环境条件都相对固定,其失效率因子等有关可靠性参数可参考《GJB/Z299C-2006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从而采用应力分析法来预计本器件的可靠性指标。
本器件一般内置于系统机箱内,使用大环境是舰船甲板或舰船舱内,其环境代号Ns2,工作温度-40℃~+70℃,现计算其可靠性指标。
2.2.1 PIN 二极管的工作失效率1p λ本器件使用PIN 二极管,其工作失效率模型为K Q E b p πππλλ=1 (2) 式中:b λ —— 基本失效率,10-6/h ;E π —— 环境系数;Q π —— 质量系数;K π —— 种类系数。
由表5.3.11-1查得基本失效率b λ =0.212×10-6/h ; 由表5.3.11-2查得环境系数E π=14; 由表5.3.11-3查得质量系数Q π=0.05; 由表5.3.11-4查得种类系数K π=0.5;本器件中使用了18只PIN 二极管,故其工作失效率为:h p /103356.1185.005.01410212.0661--⨯=⨯⨯⨯⨯⨯=λ2.2.2 片状电容器的工作失效率2p λ本器件选用的片状电容器,其工作失效率模型为:ch K CV Q E b p πππππλλ=2 (3)b λ —— 基本失效率,10-6/h ;E π —— 环境系数;Q π —— 质量系数;CV π —— 电容量系数;K π —— 种类系数; ch π —— 表面贴装系数。
可靠性文献综述
可靠性文献综述1 可靠性基本理论产品的质量指标有很多种。
例如,铁路车辆的指标就有构造速度、垂向和横向平稳性、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以及结构静、动强度等等。
这类质量指标通常称为性能指标,即产品完成规定功能所需要的指标。
除此之外,产品还有另一类指标,即可靠性指标,它反映产品试验符合标准,但运行几十万公里后是否仍能保持其出厂时各项性能指标的能力。
如车辆投入运营前的各项性能指标,这是运营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
车辆制造厂为了说明自己产品保持其性能指标的能力,就要通过试验提出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可靠性特征量——平均寿命、可靠度、失效率等。
1.1可靠性的定义按国标GB3187-82《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以概率(可能性)表示,故可靠性也称为可靠度。
定义中的“产品”是指任何元件、器件、设备和系统。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的工作期限;“规定条件”是指产品的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和操作技术:“规定功能”通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来表示。
对以上四方面内容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研究产品的可靠性才有意义。
1.2可靠性特征量研究可靠性特征量,必须首先明确“寿命”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产品的寿命往往是指产品总的可使用时间。
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固定的寿命,但只有在试验后(包括使用后)才能确定。
故产品的寿命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用T表示。
在可靠性工程中,不可修复产品的寿命是指发生失效荫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修复产品的寿命是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此时也称为无故障工作时间。
从数学上讲,研究产品的可靠性主要是研究产品寿命的概率分布:而可靠性特征量则是随机变量寿命的一些描述量。
寿命的单位多数为时问,如小时、千小时、年等,也可以是动作次数、运动距离等。
1.2.1 可靠度R(t)1 可靠度定义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它是时间的函数,,记作R(t)。
系统工程之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实践讲义
系统工程之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实践讲义系统可靠性是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一方面涉及到理论研究、模型建立等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实践来验证和改进。
本讲义将介绍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并探讨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一、系统可靠性的定义与重要性1.1 系统可靠性的定义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满足特定要求的能力。
这个特定要求可以是正常工作的概率、失效的概率、失效后的恢复能力等。
1.2 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系统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一个可靠的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二、系统可靠性的理论基础2.1 可靠性的概率理论可靠性的概率理论是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它将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转化为概率分布和统计计算问题。
常用的理论方法有可靠性函数、失效率函数、故障模式与失效分析等。
2.2 系统结构与可靠性分析系统结构与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结构与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计算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有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Markov模型等。
2.3 可靠性增长理论可靠性增长理论是指通过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和监控,根据得到的失效数据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增长预测和改进。
常用的方法有可靠性增长图、可靠性增长模型等。
三、系统可靠性的工程实践3.1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指在系统设计阶段,通过选择可靠性较高的组件和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有设计可靠性评估、冗余设计、容错设计等。
3.2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指对系统进行工作负载、压力、故障等方面的测试,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有端到端测试、负载测试、异常情况测试等。
3.3 可靠性维护与改进可靠性维护与改进是指在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系统进行设备维护、故障排除、性能改进等工作,以保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工程实践4.1 设定合理的要求和指标在系统设计之初,需要设定合理的可靠性要求和指标。
机械零部件 的可靠性设计分析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摘要:机械零部件是机械设备的运行基础,其质量、性能等代表着机械设备的工作精度与生命周期。
为此,应定期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维修养护,通过参数基准检测零部件动态化运行模式,以提升零部件的可靠性。
文章对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进行论述,并对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分析对于机械零部件的质量来说,它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保证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是我国机械加工时应该注意的一项。
1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概述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起到负载、部件联动、动力传输的重要作用,在设备长时间工作状态下,零部件易发生是失效现象,令机械设备产生故障。
当零部件发生损毁现象时,例如老化、堵塞、松脱等,将增加联动部件的运行压力,提升零部件故障检测的难度。
此外,机械设备加工工艺、工作原理存在差异性,在零部件基准参数方面难以进行统一,只有少部分密封件、阀门、泵体等零部件实现通用化、标准化。
为此,在对零部件的可靠性进行设计时,零部件的荷载分布能力、材料强度等则应作为主要突破点。
2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分析2.1 可靠性优化设计可靠性优化设计是以可靠性为前提而开展的更完善的设计工作,不仅可以满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还将产品的尺寸、成本、质量、体积与安全性能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提高,进而保障结构的预测工作和实际工作性能更契合,能够把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数学规划方法合理地融合到一起。
在对各参数开始可靠性优化设计时,首先把机械零部件的可靠度当成优化的目标函数,把零部件的部分标准如成本、质量、体积、尺寸最大限度地缩小,再把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设计标准作为约束基础设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依据模型的规模、性能、复杂程度等确定适宜的优化方式,最后得出最优设计变量。
2.2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可靠性灵敏度设计指的是确定机械零部件中的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机械零部件时效的影响程度。
通过灵敏度设计,便于我们找到那些对可靠性设计敏感性较大的参数,后续对这些参数进一步分析并重新设计。
微电子可靠性工程 第2章
第二章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数学表征本章内容2.1 可靠度2.2 累积失效概率2.3 失效分布密度2.4 失效率2.5 寿命2.5.1 平均寿命2.5.2 可靠寿命2.5.3 中位寿命2.5.4 特征寿命2.6 微电子器件常见的失效分布函数2.6.1 指数分布2.6.2 正态分布2.6.3 对数正态分布2.6.4 威布尔分布2.1 可靠度为了衡量电子产品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必须引出可靠性的定量概念。
根据可靠性的定义,说明对于电子元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可能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也可能丧失了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失效)。
这应属于一种随机事件。
描述这种随机事件的概率可用来作为表征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特征量和特征函数,即用概率来表征电子元器件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大小。
这样,可靠性定义即可定量化为:电子元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这种概率称之为电子元器件的可靠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
可靠度R(t):表示电子元器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一段时间t后.还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如果将这段时间记为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则可靠度表示从开始用到失效的时间。
可靠度的概率表达式为:()()t=R≥TPttnNtR )()(−≈N()t R产品在t时刻的单位时间内的失效概率。
失效分布函数F(t)的导函数称为失效密度函数f(t)(或失效概率密度函数),其表达式如下:f(t),F(t),R(t)三者关系如图。
只要确定f(t)或F(t),可靠度函数R(t)就随之而定,通常所说的器件失效分布类型指的就是f(t)或F(t)的函数类型。
()t F ()t R ()t f N f (t)—(0,t)时间区间内失效产品数或失效次数。
失效率是标志产品可靠性的常用数量特征之一。
失效率愈低,可靠性愈高。
对于长寿命的电子元器件常用来表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t λ失效密度函数是一个描述产品失效规律的重要概念。
MATLAB中的可靠性分析与可用性评估技巧
MATLAB中的可靠性分析与可用性评估技巧在现代社会,各种基础设施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可靠性的分析和评估就变得尤为重要。
MATLAB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可靠性分析和可用性评估领域。
本文将介绍MATLAB中的一些常用技巧,用于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可用性评估。
一、可靠性分析技巧1.1 可靠性理论可靠性理论是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可靠性理论相关的工具箱,比如Reliability Toolbox,来进行可靠性分析工作。
这些工具箱提供了一系列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函数,比如概率密度函数、累积分布函数、生存函数等,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和分析系统的可靠性。
1.2 可靠性数据处理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我们往往需要处理一些可靠性数据。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处理工具,比如Curve Fitting Toolbox、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等,来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工具提供了多种数据拟合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可靠性数据的分布规律。
1.3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MATLAB中也有相应的工具箱,比如FTA (Fault Tree Analysis) Toolbox。
故障树分析将系统的故障事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和描述,通过计算故障树的顶事件发生的概率,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MATLAB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构建和分析故障树的函数和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
二、可用性评估技巧2.1 可用性指标计算可用性是衡量系统可靠性和维修可行性的一个指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可用性评估相关的函数和工具,比如Availability Toolbox,来计算系统的可用性指标。
这些工具提供了多种可用性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可用性水平。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可靠性特征量第三章简单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四章复杂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五章故障树分析法第六章三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七章可靠性预计与分配第八章寿命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第九章马尔可夫型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章:可靠性特征量2.1可靠度2.2失效特征量2.3可靠性寿命特征2.4失效率曲线2.5常用概率分布2.1可靠度一、系统的分类:可修系统与不可修系统;可修系统是指系统的组成单元发生故障后,经过维修能够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不可修系统是指系统或其组成单元一旦发生失效,不在修复,系统处于报废状态。
二、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 产品:可以是一个小零件,也可以指一个大系统。
2. 规定条件:主要是指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
3. 规定时间:包括产品的运行时间、飞机起落架的起飞着陆次数、循环次数或旋转次数等。
产品可靠性是非确定性的,并且具有概率性质和随机性质。
广义可靠性与狭义可靠性指可修复产品在使用中或者不发生故障(通过预防性维修),或者发生故障也易于维修,因而经常处于可用状态的能力。
广义可靠性=狭义可靠性+可维修性广义可靠性典型事例:赛车可靠性的分类: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通过设计、制造、管理等所形成的可靠性(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固有寿命上)使用可靠性:产品在使用条件影响下,保证固有可靠性的发挥与实现的功能。
(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上)使用条件:包括运输、保管、维修、操作和环境条件等。
例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所谓产品的失效,即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对于可修复系统,失效也称为故障。
(V)例2:可靠度R(t)具备以下那些性质? ( BCD) A. R(t)为时间的递增函数B. o w R(t) < 1C. R(0)=1D. R()=0若受试验的样品数是N o个,到t时刻未失效的有Ns(t)个;失效的有N f(t)个。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若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则认为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如:影响正常
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整体性极限状态(抗连续破坏极限状态)
结构由于局部损坏而达到其余部分将发生连续破坏(或
连续20倒21/塌4/)9状态限值。
5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2.2.1 极限状态
1、工程结构的功能函数
无论是房屋、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设计时,应使其在
使用期内,力求在经济合理前提下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结构的安全性;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性能—结构的适用性;
N(S,S )
对R,S作标准化变
换
Sˆ
Rˆ
S S S
R R
R
显然, Sˆ , Rˆ 均服从 N (0 ,1分) 布.
Z R ˆR R (S ˆSS ) 0
c
o
s
S
用
2 R
2除上式得
S
S ˆcosSR ˆcosˆR0
c
o
s
R
S
2 R
2 S
R
2 R
2 S
2021/4/9
14
由解析几何知,在标准正态化坐标系SˆOˆ Rˆ 中,上式为极 限状态直线的标准法线式方程。 为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 直线的法线距离 Oˆ p (见图2-4)。cosS,cosR为法线对各 坐标向量的方向余弦。 的几何意义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直线的最短距离。对结构极限 状态方程为若干相互独立、正态变量构成非线性方程 情况,同样可证明 的合理近似取值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
可靠性
2.1 可靠性的定义和要点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要点:1) 产品:任何设备、系统或元器件。
2)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辐射等;工作条件:维护方法、储存条件、操作人员水3) 规定时间:产品的规定寿命。
4) 规定功能: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
2.2 可靠性特征量定性的概念故障: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失效:不可修复或不予修复产品出现的故障。
维修:保持或恢复产品完成规定功能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
维修性:可维修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或方法进行维修,使其恢复到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
可用性(可利用度或有效度):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所具有的,或能维持规定功能的可能性。
定量的概念(可靠性指标):以上统称为可靠性尺度。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它是时间的函数。
例2-1 某批电子器件有1000个,开始工作至500h内有100个损坏,工作至1000h共有500个损坏,求该批电子器件工作到500h和1000h的可靠度。
解:由可靠度公式:有2 失效概率密度f(t)失效概率密度函数f(t)的观测值为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个数占产品总数的概率,即:失效概率密度函数与不可靠度和可靠度的关系为: 3 失效率λ(t)定义:当产品工作到t 时刻,在此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 的概率,也称为故障率。
数学表达式:失效率的统计观测值:结合以上两式:将前式从0到t 积分,则得:于是得:上式称为可靠度函数R(t)的一般方程。
当λ(t)为恒定值时, 就是指数分布可靠度函数的表达式。
说明:(1)R(t),F(t),f(t),λ(t)可由1个推算出其余3个。
(2)R(t),F(t)是无量纲量,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f(t), λ(t)是有量纲量,以1/h 表示。
比如,某型号滚动轴承的失 效率为λ(t)=5*10-5/h ,表示105个轴承中每小时有5个失 效,它反映了轴承失效的速度。
交通运输第二章交通安全基本理论课件
5
§2.2 可靠性理论
一、基本术语 1、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 2、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 3、用时间计量的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
6
§2.2 可靠性理论
1、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 (1)可靠性 可靠性的经典定义是:产品或系统(设备)在 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一个设备或系统本身不出故障的概率称为“结 构可靠性”。 满足精度要求的概率称为“性能可靠性”。 狭义可靠性通常包括“结构可靠性”和“性能 可靠性”。
3
§2.1 安全科学基础
安全工程与技术。研究安全的工程技术问 题,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控制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信息工程、安全人机 环境工程及各工程领域的安全工程问题等。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安全经济基本理论、 损失理论、评价理论、管理与决策理论等。
4
§2.2 可靠性理论
一、基本术语 二、可靠度函数和故障率 三、系统可靠度 四、人的可靠性
5
§2.2 可靠性理论
1、可靠度函数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设
可靠度为 R(,t)不可靠度为 F,(则t)有
R(t) F (t) 1
f (t) dF (t) dR(t)
dt
dt
6
§2.2 可靠性理论
t
F (t) 0 f (t)dt
R(t) t f (t)dt
式中:f (t)——故障(或失效)概率密度函数,表示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主编徐德蜀等认为:“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 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 转化规律的学问。换言之,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的身心存在 状态(含健康)的运动及变化规律,找出与其对应的客观 因素及其转化条件;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和转化条件 的理论和技术即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 运动规律,建立起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规范和形成人 们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即,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可靠性分析与可靠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分析与可靠性设计方法可靠性是指一个系统或者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正常使用时能够保持期望的性能和效果的能力。
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中,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可靠性没有得到保证,就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因此,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展开讨论这两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可靠性分析1.1 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一般包括故障率、失效率、可用性等。
其中,故障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次数的频率,失效率是指已经运行的设备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而可用性指的是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工作正常的百分比。
这些指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系统的可靠性情况,根据结果指导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替换。
1.2 可靠性分析方法可靠性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其中,定性分析主要是使用经验分析和专家经验的方法来分析故障原因和可能性,其优点在于实施简单、投入少,但是一般只适用于简单的情况。
定量分析则是使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可靠性计算,以便更精确地分析和预测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
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可靠性块图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1.3 可靠性分析应用可靠性分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在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设计中,可靠性分析可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医疗设备的设计中,可靠性分析可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为病人服务。
在核电站、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的实践中,可靠性分析可以保证设备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意外。
二、可靠性设计2.1 可靠性设计理念可靠性设计是指在产品或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可靠性因素,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来确保其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理念包括“不出错设计”、“设计容错能力”、“设计多元备选”等。
不出错设计是指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设计前的验证和测试等方式,杜绝设计缺陷。
深入解读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师培训核心要点
深入解读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师培训核心要点1. 概述可靠性工程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旨在确保产品、设备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工程师培训是为了让工程师掌握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其在项目开发和产品设计中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解读可靠性工程师培训的核心要点。
2. 可靠性基础知识2.1 可靠性定义及测度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期望功能的能力。
常用的可靠性测度方法包括故障率、失效概率、平均无故障时间等。
2.2 失效机理分析失效机理分析是可靠性工程的基础,通过对系统或产品的失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制定相应的可靠性改进策略。
常见的失效机理包括磨损、疲劳、腐蚀等。
3. 可靠性工具与方法3.1 可靠性测试与试验可靠性测试与试验是评估系统或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可靠性增长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等。
3.2 可靠性建模与分析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是通过建立系统或产品的数学模型,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和优化。
常用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3.3 可靠性工程设计可靠性工程设计是在产品或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可靠性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和技术手段来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可靠性工程设计方法包括冗余设计、容错设计等。
4. 可靠性管理与评估4.1 可靠性数据管理可靠性数据管理是对系统或产品的故障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可靠性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常见的可靠性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故障数据库建立、故障数据统计等。
4.2 可靠性指标评估可靠性指标评估是对系统或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可靠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失效率等。
4.3 可靠性改进措施可靠性改进措施是基于可靠性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常见的可靠性改进措施包括质量管理、故障预防、可靠性增长等。
5. 可靠性工程实践案例本部分将介绍几个可靠性工程实践案例,以帮助可靠性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靠性工程的核心要点。
可靠性讲稿(2.2可靠性的基本公式)
S = S ( xS1 , xS2 ,..., xS j )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表达式
以应力和强度为基本变量求失效概率的应力-强 以应力和强度为基本变量求失效概率的应力 强 度干涉模型(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 model) 度干涉模型
确定P r 需研究应力和强 度两个变量一个超过另 一个的概率
Pr = P {Z > 0}
= P { g ( R , S ) > 0}
求得功能函数分布后再求失效概率的模型: 求得功能函数分布后再求失效概率的模型: 概率密度函数 应力 强度
fs (S )
f R ( R)
分布函数
FS ( S )
FR ( R)
方法2: 方法 :
Pr = P ( Z > 0 ) = ∫ f Z ( Z ) dZ
0
∞
R和 S 独立
=
∫ ∫
0
∞
∞
∞
f R ( Z + S ) f S ( S ) dSdZ
以强度-应力比为功能函数 以强度 应力比为功能函数: g ( R, S ) = R / S 应力比为功能函数
fZ ( z) =
ln R ln S
19.8 18.81 = ≈ 4.466 0.00995 + 0.0392
Pr = Φ ( β ) ≈ 1 0.4 × 10 5
Pr (对数正态) < Pr (正态)
结论: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假设,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假设,结构具有较高的失效概率和较低 的结构可靠度, 对数正态情况下的可靠度计算结果偏保守. 情况下的可靠度计算结果偏保守 的结构可靠度,即对数正态情况下的可靠度计算结果偏保守. 但在工程上仍常用正态分布, 但在工程上仍常用正态分布,因正态分布所提供模型与现实较 吻合,且工程设计中一般都使用保守的分析结果( 吻合,且工程设计中一般都使用保守的分析结果(如设计分析 中通常假设施于结构的实际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 中通常假设施于结构的实际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认 为结构失效,这已偏保守.) 为结构失效,这已偏保守.)
可靠性理论 第二章
95 0.95 100
F (1000) F (1000)
f (1000 ) f (1000 )
5 0.05 100
1 5 10 5 / h 100 200
(1000 ) (1000 )
1 5.26 10 5 / h 95 200
(2-1-22)
式中的 R(t )1 (r ) 是R(t)的反函数。 当R=0.5时产品的寿命称为中位寿命,即:
t (0.5) R 5 (0.5)
(2-1-23)
当只0.368时产品的寿命称为特征寿命,即:
t (0.368) R 1 (0.368)
(2-1-24)
从定义可看出,产品工作到可靠寿命t(r),大约有100(1—r)%的产品 失效;产品工作到中位寿命t(0.5),大约有一半失效;产品工作到特 征寿命,大约有63.2%的产品失效,对于失效规律服从指数分布的一 批产品而言,其特征寿命就是平均寿命,因此约有63.2%的产品将在 达到平均寿命前失效,就是说,能够工作到平均寿命的产品仅占36.8 %左右。
对某不可修设备,投人100台进行试验,试验到1000h有5台 失效,继续试验到1200h,又有1台失效,至试验结束时所有 设备失效,总的工作时间为106h,试求R(1000),F(1000), 1000),f(1000)以及设备的平均寿命。 解:由题意知:N=100, n(1000)=5,t =1200—1000=200h, n(1000)=1,T=106h。 根据前面所讲的公式得:
dt
0
F(t)的估计值
到t时刻失效的产品数 n(t) F = 试验的产品总数 N
通用质量特性基本概念和理论
(3)、可靠性发展的国际化时代
从70~80年代起,可靠性理论研究从数理基础发展 到失效机理的研究;
形成了可靠性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重视机械产品系统的研究; 重视维修性研究; 建立了可靠性管理机构; 颁布了一系列可靠性标准。
(GJB451A-2005)
环境适应性 (environmntal worthiness): 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
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GJB451A-2005)
可靠性术语
可达性 (accessibility): 维修产品时,接近维修部位的难易程度。 (GJB451-90)
质量强国,质量强装,已成为国家战略写入 “中国智能制造2025”。
三 通用质量特性概念和内涵
产品通用质量特性(六性内涵)
可靠性 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
能的能力(概率,可靠度)。以减少产品的故障为目标。
产品:任何元件、器件、设备和系统。 规定条件: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和操作技术; 规定时间:产品的工作期限,如时间、周期、次数、里 程或其他单位; 规定功能:通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表示。
质量管理更多 考虑“今天质量”,可靠性侧重于考虑“明天 的质量”。质量概念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控制的是产品出厂 时候的合格以及质保期内的故障情况,对于质保期之后发生 故障不能保证,可靠性问题关注产品的寿命、疲劳和老化等。
质量管理和可靠性管理虽有不同,但两者都是提高产品质量 的重要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振动等或其组合。这些条件是自然的、人为的或自身引起的。它们影响 产品的形态、性能、可靠性或生存力。(GJB451-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 (t ) Ri (t )
n
s (t ) i (t )
i 1
i 1 n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是指所有单元都正常工作的概率。因此,系统总的可
靠度等于各单元可靠度的积。应注意的是上述数学模型是基于各工作单元彼 此相互独立(都是独立故障),若不独立,相关联单元的概率用条件概率表 述。
复杂产品,不论组成部分的故障 是什么分布,只要在故障后即予 维修,且修后如新,则产品的故
障分布就近似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因其简单得到广泛 F(t) t F(t)、R(t)和f(t)三者的关系 R(t) t 而有时不恰当的应用,常见的分 布形式还有威尔布分布、对数正
态分布等。
f(t)服从指数分布下的分布函数 服从指数分布的密度函数f(x)为:
MTBFs 1 1 s (t ) i (t )
1
t= MTBF时:
可靠度: Rs (t ) e
串联模型计算示列:
例1:已知振荡器的电感和电容故障率λL = λC= 10-6/h,振荡器寿命
服从指数分布,求振荡器的故障率λS;MTBF S及可靠度R S(t)。
λ(t) 故障率
MTBF MTTF 维修度 MTTR A(t) 可用度
2.2.3 可靠性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
可靠性模型是用以预计或估计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模型。建立产品 系统级、分系统级或设备级的可靠性模型,便于定量分配、估计和评 价产品的可靠性。 可靠性模型包括:可靠性方框图和可靠性数学模型。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 串联模型: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 个产品故障的模型。 并联模型:组成产品所有单元同时工作时,只要还有一个单元不 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也称工作贮备模型(冗余模式)。
当Δt 趋近于 0 时:
(t )
r (t ) dNf (t ) N 0dR(t ) N 0 dR(t ) f (t ) N s (t )t N s (t )dt N s (t )dt N s (t ) dt R(t )
低故障的元器件常以 10-9/h 为故障率的单位,称之为菲特(Fit) 如果产品服从指数分布,故障率为常数λ,此时可靠度为R(t)=e-λt 。
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高科技的需要 2. 经济效益的需要 3. 政治声誉的需要
总之,无论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国民经济建设 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国防、科研的需要出发,研究 可靠性问题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2.1可靠性的概念及指标
a.可靠性定义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dx e
x
t
e t 1 F (t )
2.2.2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可靠度
可靠度:
N 0 r (t ) R(t ) N0
N0为产品总数,r(t)为工作到t时刻产品发生的故障数。
可靠度计算示例: 例:设t=0时,投入工作的10000只灯泡,当t=365天时,发现有 300只灯泡坏了,求一年时的工作可靠度。 参考答案:R(年)=0.97 F(t)=1-0.97=0.03
R(t )、F (t )、f (t )、 (t )
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在规定的 t 时间内发生故障的产品数为 Nf (t ) ,未发生故障的产品数 为 Ns (t ) ,产品总数为 N 0 ,则有:Ns (t ) Nf (t ) N 0
N s (t ) N 0 Nf (t ) Nf (t ) R(t ) 1 1 F (t ) N0 N0 N0 dR(t ) f (t ) F ' (t ) [1 R(t )]' dt Nf (t ) dNf (t ) dR(t ) [1 ]' N0 N0
2.2.2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故障(失效)率
(二)故障(失效)率
产品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发生故障,在该时刻后一个单位时间发生故 障的概率,称为产品故障(失效)率(或瞬时故障率) 。 产品故障率一般用λ(t)表示。
(t )
r (t ) N s (t )t
Δr(t)— t 时刻后,Δt 时间内发生故障的产品数 Δt—所取时间间隔 NS(t)—在t 时刻没有发生故障的产品数
高质量电子产品其故障率曲线在其寿命 内基本是一条平稳的直线。 质量低劣产品要么存在大量早期故障要 么很快进入耗损故障阶段。 产品的使用寿命与产品规定条件 和规定的可接受故障有关。 规定的允许故障率越高,产品使 用寿命越长,反之寿命越短。 1、产品使用很 长时间以后。 2、故障迅速上 升,直至极度。 3、主要由老化, 废劳、磨损、腐 蚀引起。 4、可通过试验 数据分析确定耗 损起始点,并通 过预防维修延长 产品的寿命。
A
B A B C L(电感)
C
串联模型 可靠性框图 并联模型 产品原理图:表示产品中 各单元之间的物理关系。 产品原理图
C(电容)
L
C
可靠性框图 可靠性框图:表示产品中 各单元之间逻辑功能关系。
e.掌握可靠性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计算 串联模型的数学模型 (1)可靠度是产品各单元可靠度的积 (2)故障率是产品各单元故障率的和
第2.2节 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工程发展及其重要性
例如,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工程有700万只元器 件和零件,参加人数达42万人,参予制造的厂家达 1万5千多家,生产周期达数年之久。象这样庞大的 复杂系统,一旦某一个元件或某一个部件出现故障, 就会造成整个工程失败,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可靠 性问题特别突出,不专门进行可靠性研究是难于保 证系统可靠性的。
MTBF MTTF R(t )dt
0
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MTBF = MTTF = 1/λ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计算示例: 例:设有一个电子产品累计共工作10万小时,共发生故障50次,问 该产品的 MTBF的观测值?如果该批产品服从指数分布,问其故障率 是多少? MTBF内的可靠度是多少?
b.“三个规定”的含义
规定条件是指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环境条件越恶劣,工作 条件越不正常,可靠性越低。 规定时间内是指产品可以完成规定动能的工作时间内所预定的寿命。 这里的“时间”是广义的概念,除时间外,还包括:里程、次数等。 可靠性是随时间的递减函数(不能理解为成反比)。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格书中给出了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
可靠度函数与累计故障分布函数的关系为:
R(t)+ F(t)=1 由于F(t)=1-R(t),因此,累积故障分布函数通常也成为不可靠度。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是累积故障分布函数的导数,它表示在t 时刻后一个单位时间内产品发生故障的概率。
根据故障实验统计数据 f(t) (对数正态分布)
一个由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
2.2.2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可靠度函数 , 累计故障(失效)分布函数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度量指标, 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用R(t)来表示。R(t)
可靠度函数的表达式:
随时间递减的函数
R(t)= P(T>t) T 是产品发生故障(失效)时
f(t) λ
e f ( x) 0
x
x0 x0
0 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t
当故障率f(t)服从指数分布时:
F (t ) e
0 t
t
x
dx (e
0
t
x
)dx e
x
t 0
1 e t
R(t ) e
x
1、早期故障降至最低,产品耗损期到来之前, 是产品的主要使用期。 2、故障率基本平稳,可近似看作一个常数。 3、由偶然因素引起的。 4、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预测。
总结!!!最常用的可靠性定量指标
可靠性指标是可靠性设计的目标,也是检验产品可靠性的依据。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为: ① MTBF; ② 使用寿命。 主要的可靠性指标
间,当产品失效时,T 也称寿命。
t 为规定的时间。
可靠度函数 t
累计故障(失效)分布函数是 故障的度量指标,也是随时间变化
F(t) 不可靠度
的函数,通常用F(t)表示。
累计故障(失效)分布函数数 学表示为:
随时间递增的函数
F(t)= P(T≤t)
累计故障(失效)分布函数
t
假定产品要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要么处于故障状态,可靠性与故 障可以表述为两个对立的事件。
t
Var ( x )
2
( x)
1
平均寿命计算示例 例:设有5个不可修复产品进行寿命试验,它们发生失效的时间 分别是1000h、1500h、2000h、2200h、2300h,问该产品的MTTF的
观测值?若已知该产品服从指数分布,则其故障率是多少?在平均
寿命内的可靠度是多少?
2.2.2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设N0个不可修复的产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得其全部失效时
间为 t1,t2……tNO,其平均寿命(失效前时间)为:
1 MTTF N0
t
i 1
No
i
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失效时间即产品的寿
命,因此,MTTF即为平均寿命。当产品服从指 数分布时:
E ( x)
1
1
MTTF
0
e dt 1
指数分布:
f (t ) (t ) R (t )
e
e
t
t
注意:若给出指数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图形,λ是当 t=0时,f(t)的取值
故障率计算示例: 例1:上题若一年后第一天又有一只灯泡坏了,求此时的故障率。 Δt= (天), Δr(t)= (只),Ns(t)=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