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7b9300eff9aef8941e0657.png)
第四部分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蒙台梭利蒙台梭利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为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
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学》、《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父亲是贵族后裔,性格平和、保守;母亲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
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5岁那年,父亲因为职务上的关系,全家迁往罗马。
在那儿,蒙台梭利开始了她多彩多姿的求学过程。
13岁时进入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并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
20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亲要她当教师的建议,决心研读她热爱的科目——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
然而,当时的社会非常保守,还不曾有女子就读医学院的前例,而蒙台梭利几经奋斗才在22岁进入了医学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亲,切断了父亲对她的经济支持。
她只得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度过了那段学医的艰辛路程,却奠定了她生物学的深厚素养。
蒙台梭利虽以她的才华和斗志,突破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束缚,26岁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
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
也由于这个机会,她接触到了白痴儿童(在当时白痴和疯子同被关在疯人院),对他们也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
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与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在此期间,她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在精神病诊所工作的两年中,她察觉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找寻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
”这种认识奠定了她教育理论中“发展智力需要通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0adea0c22590102029d8c.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幼儿教育。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科学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7、混龄教学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繁多,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奖惩制度蒙氏科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科学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成长。
第一部分关于蒙特梭利蒙特梭瑞(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继福禄贝尔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
蒙特梭瑞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
她撰写的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为37国文字,对现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儿童观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蒙特梭瑞认为。
儿童是一个发育这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
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
![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ad4b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f.png)
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是一种以意识开发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为婴幼儿提供个性化、自主性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该方法的创始人是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特梭利,她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让她认识到,儿童在敏感期内对其周围环境有着极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需要提供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一、个性化学习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个性化学习。
蒙特梭利提倡,每个婴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节奏。
因此,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教师会根据每个婴幼儿的不同需要和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提供特定的教具和活动,婴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二、自主性学习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强调培养婴幼儿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教师会提供一系列的教具和材料,这些材料呈现出各种感官刺激和学习内容。
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和使用这些教具,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来获取知识。
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终身学习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强调婴幼儿在敏感期内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强调婴幼儿需要终身学习的观念。
蒙特梭利认为,婴幼儿的学习不应当局限于幼儿园或小学阶段,而是应该贯穿他们的整个人生。
因此,蒙特梭利教室中的教具和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婴幼儿的终身学习能力,例如,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婴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婴幼儿的协作能力等等。
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婴幼儿的自我成长和不断学习的习惯。
总结:蒙特梭利婴幼儿教学法以个性化、自主性和终身学习为核心理念,通过提供适合婴幼儿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并培养婴幼儿终身学习的意识。
这种教学方法为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帮助他们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蒙特梭利教育法》课件
![《蒙特梭利教育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6b40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b.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第二章节——儿童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儿童自我教育的实施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专注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认识到儿童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2. 学会运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实施方法以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蒙特梭利教具(如粉红塔、棕色楼梯等)、教学PPT、黑板。
2. 学具:学生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蒙特梭利教育环境下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感受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蒙特梭利教具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践案例。
5. 学生展示与点评(10分钟)各小组分享实践案例,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核心理念:儿童自我教育、独立性、专注力、创造力。
2. 实施方法:蒙特梭利教具、实际操作、观察与引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孩子的年龄和特点运用的蒙特梭利教具教师的角色和引导方法预期效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蒙特梭利教育法,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同时,关注蒙特梭利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教育家的独特教学法
![教育家的独特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47f6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c.png)
教育家的独特教学法教育是社会的基石,而教育家则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个性,激发潜能,教育家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独特的教学法。
本文将介绍几位教育家常被称道的独特教学法,以期启发读者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创立,以培养儿童自主性、独立性和自律性为核心,强调科学教育与综合人格的培养。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教具和活动,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集中力,通过感官教育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室内的教具和环境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提供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材料和空间,给予他们各种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二、华特·迪士尼的故事激发教学法华特·迪士尼是一位伟大的动画片创作家和企业家,他对故事的运用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通过故事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迪士尼的教学法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知识内容融入到情节中,使学生更加投入和参与。
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节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教学法佛洛伊德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心理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是由潜意识驱动的,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佛洛伊德的教学法中,老师需要倾听、观察和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困惑。
通过心理分析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孔子的德育教学法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认为,只有德育得到良好培养,才能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在孔子的德育教学法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修养。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关键要素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3c2509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8.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关键要素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独特且备受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创立。
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个性差异,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有序、丰富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下将详细探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关键要素。
一、以儿童为中心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这意味着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需求和发展阶段来设计和实施,而不是让儿童去适应固定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观察者、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他们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和需求,然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儿童被赋予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的权利。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内在驱动力,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对数学感兴趣,他可以选择在数学区进行操作和学习;如果另一个孩子对艺术创作有热情,他可以在艺术区尽情发挥。
教师不会强制儿童去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而是鼓励他们追随自己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有准备的环境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因此,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个环境应该是安全、美观、有序、丰富和具有启发性的。
安全是首要的,要确保儿童在环境中不会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美观的环境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
有序的环境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丰富的环境则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兴趣。
这些学习材料通常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挑选的,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能够让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启发性的环境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例如摆放一些植物、动物标本或者科学实验器材,引发儿童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蒙特梭利教育法案例(2篇)
![蒙特梭利教育法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0ce70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1.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7岁,是我国某城市一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对数字和图形特别敏感,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小明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等。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这些困难,家长决定尝试蒙特梭利教育法。
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简介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创立的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该方法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自信和创造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主学习:儿童在教室内自由选择活动,教师引导儿童自我发现和探索。
2. 个体差异:根据儿童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3. 操控环境:教室内环境整洁、有序,教具丰富,有助于儿童专注和自我控制。
4. 社会交往: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5. 教师角色: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观察者,关注儿童的发展,适时给予帮助。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家庭环境改造家长根据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要求,对家庭环境进行了改造。
将客厅、卧室等空间划分成学习区、生活区、游戏区等,为小明提供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2. 教具准备家长根据小明的兴趣和能力,为他准备了适合的蒙特梭利教具。
如数学教具、感官教具、语言教具等,帮助小明在操作中学习。
3. 日常教学活动(1)自主学习:每天早晨,小明在家长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教具进行操作。
家长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帮助。
(2)感官训练:通过触摸、闻味、听音等方式,培养小明的感官能力。
例如,让小明用手指感受不同质地、颜色的物品,用鼻子闻不同的气味,用耳朵听不同的声音。
(3)数学教学:利用蒙特梭利数学教具,帮助小明学习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使用彩色珠子进行计数,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图形。
(4)语言教学:通过阅读、讲述、拼写等方式,培养小明的语言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10大特点
![蒙特梭利教育法10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298b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d.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10大特点1.引言1.1 概述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
它旨在通过给予儿童自主学习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教育法于20世纪初开始在意大利推广,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
它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自主发展的环境,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材料和指导,以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探索能力。
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教育者被称为“导师”,他们的角色是引导和启发儿童的学习,而非简单地灌输知识。
导师会观察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导师也会尊重儿童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蒙特梭利教育法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包括:1.重视自主学习: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儿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导师的任务是引导而非干预。
2.以儿童为中心:蒙特梭利教育法将儿童视为学习的主体和决策者。
教育者会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注重感官和实际经验:蒙特梭利教育法认为,儿童通过感官和实际经验来建立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教育环境中会提供大量的感官刺激和实践机会,如触摸、听觉、视觉和动作。
4.强调自由和纪律的平衡:蒙特梭利教育法不仅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还强调自律和纪律的培养。
通过给予儿童适当的自由和责任,教育者帮助他们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5.关注敏感期:蒙特梭利教育法认为,在特定的敏感期内,儿童对某些学习和发展领域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育者会根据儿童的敏感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6.提供具体的学习材料:蒙特梭利教育法鼓励使用具体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9b0c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8.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于20世纪初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方法。
她通过观察和研究儿童的行为和发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个体差异和孩子的自主学习,鼓励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原理、核心特点以及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一、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原理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原理建立在对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理解上。
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她强调儿童在特定阶段具有特定的敏感期,这些敏感期是儿童对某种能力或知识特别敏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容易被环境所吸引,能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
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特点1. 自主学习:蒙特梭利教育法鼓励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后,尽量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2. 完整的环境:蒙特梭利教室被设计成一个有序、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教具和材料按照各自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和摆放,以方便儿童自主选择和使用。
教室内的家具和装饰物也呈现出对儿童的尊重和关爱,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3. 个别化教育: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和兴趣爱好。
教师根据儿童的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4. 实践和感官教育:蒙特梭利教育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感官体验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教具和材料被设计成具有操作性和吸引力,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童通过自己的动手和观察,逐渐领悟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蒙特梭利教育法对儿童教育的影响蒙特梭利教育法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社交和智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蒙梭利特教育法
![蒙梭利特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81f3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8.png)
蒙梭利特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也被称为蒙特梭利特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特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法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兴趣,教育者的任务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教育者被称为“导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
导师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和工具,并在需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学习材料通常是具有自我纠正性和自我评估性质的,这使得儿童可以独立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性。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儿童被鼓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如自己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
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学会了自律、自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儿童被鼓励自主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学习材料设计精巧,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儿童有机会与其他儿童进行合作和互助。
他们学会了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了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活动还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通过音乐、艺术和文学等活动,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智慧。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它强调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
蒙台梭利独特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独特的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6fdf48e518964bcf847c96.png)
蒙台梭利独特的教育方法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
蒙台梭利是一位医学博士,后投身教育,有深厚的生理学、医学知识背景。
通过对前人和当代的教育与心理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儿童之家执教的实践,她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这是她的最大贡献。
发现一: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孩子一出生,感觉器官就开始感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
孩子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基本的感觉能力。
这些感觉能力就决定了孩子可以依靠这些能力接受环境中的信息。
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
发现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根据生物成长过程的敏感期,蒙台梭利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也有敏感期。
3岁前,主要是秩序、语言、动作、感觉和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敏感期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最佳年龄。
儿童敏感期的发现开创了幼儿教育的新局面。
发现三: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儿童具有自发性的活动。
自发活动使儿童能够逐渐走向独立。
只要成人不妨碍孩樱 嵌寄芏懒ⅰ6懒⒛芰θ酢⒒蛘呙挥校 浅扇朔涟 慕峁 W苑⑿曰疃 淖匀环ㄔ颍 途龆ê⒆釉诜⒄怪惺切枰 灾餮 暗摹3扇硕院⒆拥恼庵肿灾餍浴⒆苑⑿圆荒芨 枨科然蜓挂帧?发现四: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是内部的因素。
这些内部因素要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
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
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要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活动。
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
基于以上新的儿童观,蒙台梭利在开办的儿童之家中创造了新的教育法,风靡世界,极具其特性——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要素以前,人们认为教育的要素是教师与儿童。
教师教,儿童学。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会自己学,因此环境的提供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孩子要从环境中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育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e57f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e.png)
孩子的阅读能力。
科学教育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 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孩
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课程实施
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序、有准备的环境, 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鼓励孩子自我发展
教师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 进行学习,不强迫孩子完成预设的任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 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 。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为孩子提供有准 备的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和有纪律的 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法提倡使用教具,如数 学教具、语言教具等,以帮助孩子在 各个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家庭中的应用
蒙特梭利教育法也可以应用于 家庭环境,特别是对于有0-3岁
蒙特梭利教育法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具 和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 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影响和贡献
蒙特梭利教育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儿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 变革。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由和主动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尊重和支持 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蒙 特梭利教育法需要不断更新和完
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蒙特梭利教育 法可以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为 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
习资源和方式。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与其他教学 方法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更加 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以
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实践
![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238c80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7.png)
一、引言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实践,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二、蒙台梭利特殊教育实践的特点1. 以儿童为中心蒙台梭利特殊教育实践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
她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潜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自主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自主学习,鼓励儿童在自我探索中发现知识。
她认为,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体验,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因此,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让儿童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进步。
3. 教师的角色在蒙台梭利特殊教育实践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教师负责观察儿童的发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同时引导儿童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4. 整合教育蒙台梭利特殊教育实践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相互融合。
这种整合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5. 环境创设蒙台梭利教育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安全、有序、美观、实用。
这种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三、蒙台梭利特殊教育实践的方法1. 观察与记录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 个体化教学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蒙台梭利教育法采用个体化教学。
教师为每个儿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3. 自主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法鼓励儿童自主探索,通过操作教具、实验等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1d04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6.png)
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特梭利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教育应该以充分尊重和发挥孩子个性为基础。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自由学习”,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进行自主学习,并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鼓励者和引导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师。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节奏和能力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是一种针对孩子的个人需求的个体化教育方法。
这套教育法认为,孩子应该由自己去探索世界、发现知识,而不是被教师灌输知识。
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孩子被视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在学习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世界,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是:1. 具有高度的个体化特点:蒙特梭利教育法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并呼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兴趣方向来设计每个孩子的学习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2. 强调自由学习: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孩子拥有自由选择和探索世界的权利,这使得孩子能够把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带到学校中来,而不仅仅是成为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3. 以儿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孩子应该通过实际观察、参与和探索来理解和学习世界知识。
4. 以“观察”为主要的指导方式: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教师会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问答和表情,来监控孩子的学习进程,并根据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来悉心引导他们的学习。
5. 鼓励自我评价和自我纠正:蒙特梭利教育法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来进行自我纠正。
这种评价和纠正体系有助于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和个性,让孩子自主、有动力的学习和成长。
玛丽亚_蒙台索利博士和她的特殊教育法
![玛丽亚_蒙台索利博士和她的特殊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df8a3e2f60ddccda38a0a9.png)
玛丽亚·蒙台索利博士和她的特殊教育法玛丽亚-蒙台索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科学家。
蒙台索利特殊教育法在于强调早期教育的必然性,是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幼儿教育改革成果。
蒙台索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人类成长的过程、规律和法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奠定智能的良好基础,挖掘儿童的潜能。
它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
1、蒙台索利特殊教育法提出儿童的敏感期问题,即6岁以前的儿童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计算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
这应该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一旦这段时期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
因此,蒙台棱利认为,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台棱利反对填鸭式教育,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展。
大脑有主掌人类智慧的能力,幼儿的大脑有一股成人世界绝对做不到的计算机运作能力。
移居海外的家庭都有经验,最早学会当地语言的一定是幼儿。
3、6岁之前的幼儿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将对其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是人生最佳的黄金教育时间。
3岁之前的幼儿教育则是白金教育时间。
婴儿一生出来,脑部犹如一张白纸,要有足够的视、听、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各种功能才会逐渐发达,刺激的越多,发展得也越快。
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出生的短短几年内,其中又以0-3岁之间最关键。
约50%的智力定于两岁。
4、根据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6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到6岁,脑细胞组织完成80%,在这一时期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法教导音乐、语言、阅读和绘画,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标题 说说你对蒙台梭利教育中特殊教育的理解。
![标题 说说你对蒙台梭利教育中特殊教育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9cde4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7.png)
标题说说你对蒙台梭利教育中特殊教育的理解。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是其从事儿童工作过程中,根据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
1.儿童存在这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简称“内在潜力”。
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蒙台梭利认为,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的,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然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她主张不应该吧儿童当做物体来对待,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输的容器,也不是刻意任意塑造的蜡或泥。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的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实现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它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
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成为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新一代。
2.儿童诗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不断地与环境交互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充分发展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
这种发展随着儿童生命岁月的增长,从无意识逐步进行到有意识,从自发活动进行到自由选择性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自发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时钟都存在着,只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在逐步减少,而心理的内在需要在逐步增加。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早期的环境经验对于以后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三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简单概括:一,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把握这个时期,年龄愈大,启发培养的功夫就会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了.二,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工作"指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用动作造就和谐的个性.三,有准备的环境.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发展.4可让儿童独立地生活,自然的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5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四,重视感官训练详细资料:1.蒙台梭利教育的由来:一八七零年八月三十一日,玛利亚•蒙台梭利生于意大利安科那省的希亚拉瓦莱小镇。
她虽是家中唯一的独生女,但由于父亲是保守、严谨的军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蒙台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
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工科学院就读。
中学毕业后,在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二十岁自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
“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至极。
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和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
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时常单独留在解刨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家人的反对,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
不过蒙台梭利却能愈挫愈勇,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成功的可能。
由智障儿童受到启发一八九六年,玛利亚•蒙台梭利已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医学院,成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这时她才二十六岁。
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她仅被聘为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师。
不过,这份工作却促使了蒙台梭利对教育萌发了热忱,也是她献身儿童教育的起点。
由于当时的医院将精神病患与智障者同置一处,固然她接触到精神病院里的智障儿童,在与他们的相处中,她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医疗与教育问题,进而发现“智能不足是教育上的问题,而非医学上的问题”。
由于她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两年后被聘为启智学校的校长,因而更加强了她研究儿童教育的决心。
开始研究正常儿童随着持续的观察与研究,蒙台梭利将自己设计的一套教学法,应用在智障儿童的教导上,成功地使低能儿童学会了读和写。
她因此深思到“相同的方法如果应用在正常儿童身上,必能将他们的灵魂从僵硬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在心智成长上,有更令人惊喜的表现”。
于是,蒙台梭利开始认真地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问题。
因而发现并肯定大多数正常儿童的心智不是被压抑,就是被错误的教育,或是启蒙教育开始得太晚,导致了偏差的行为。
这时,一种帮助儿童正常化的使命油然而生……因此,她有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大抉择--辞离校长职务,重新回到大学研习,决心再出发,再进修教育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课程,研究并且了解了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和儿童的究竟,为教育未来的“新人类”,积极地向前迈开大步。
她的这一步,就如哥伦布当年在汪洋大海中,朝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扬起风帆,因而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儿童的成长和心灵的奥秘。
科学幼教被确立一九零七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一幢旧公寓中,集合了六十位三到六岁的幼儿,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加肯定孩子具有自发性的教育本能,因此成人必须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儿童之家),在多样化的教具操作中和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自我教育。
至此,蒙台梭利孕育多年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并不断地经由观察-实践-修正的过程,确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幼儿教学法。
她所倡导的方法和以往福禄贝尔等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完全不同。
她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先由观察、再经探试,然后实验孩子的反应,并予以启发或诱导。
最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所以又称之为“实验教学法”。
在英国和台湾也有人称之为“发现教学法”。
2.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觉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觉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
感觉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感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
在她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锐,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
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处感觉教育显得至为重要。
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
在她看来,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利用感觉搜集事实,并辨别它们,而感觉训练也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训练使儿童对事物的印象清晰、纯正,这本身就是一种智能和文化的学习,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
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
蒙台梭利如何进行感觉教育蒙台梭利基于对感觉的极大重视,使感觉教育在她所提出的运动、感觉、语言和智力操练这一程序教学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
她认为,由于幼儿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
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提高鉴别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
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种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受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
2、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1)、感觉教育的实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应当根据幼儿在敏感期的特点,把肌肉练习作为感觉训练的基础,把对各种感觉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使之达到由简到繁的过渡。
(2)、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
提倡幼儿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去进行自由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
所以,在她所设计的教具中设有专门的“错误检验”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暗示进行“自我教育”。
(3)、她还通过限制感觉教育指导者的活动去增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蒙台梭利进行感觉教育主要采取了提供教具的方法,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教具材料的顺序,并使每种教具分别训练幼儿的一种特殊的感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反复练习,去增强幼儿对物体的特殊性能的感受能力,去识别接触到的变换着的物体,去增进各种感知能力。
(4)、通过感觉和动作训练对幼儿进行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强调必须通过感觉和动作训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值得推崇。
另外,她在精心设计的训练感觉的教具和方法的运用上也有着一定的独创性和相当的教育价值。
她把感觉教育和读、写、算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注意手脑并用,调动各种感官的配合。
3、蒙台梭利的五大教具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蒙氏教具计有动作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
后人为方便陈述,又依其目的将它们归纳为以下五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日常生活教具“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项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制:1、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特制,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
依照AMS(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美国蒙台梭利学会)的分类,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四大类:1动作教育,例如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抓、倒、挤、夹、舀…)2照顾自己,例如穿鞋子、衣服等。
3照顾环境,例如养小动物、拔草、教花等。
4生活礼仪,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在生命成长上的目的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
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展,而且手眼协调也会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
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使手部的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中,就有许多小肌肉的练习;经过了反复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有模有样”的程度。
此外,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性,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
而这些练习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比如说:活动室里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所以当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华也想玩时,,她就必须“等待”。
而礼貌、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机会,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行为。
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起步,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氏教育教育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教学教育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
感官教具感官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味、压、辩认实体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识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
例如:以“嗅觉瓶”练习各种味道的认识和识别,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
感官教育的作用1、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觉器官的发展。
2、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部让婴幼儿会自动的观察和思考。
3、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养成由观察到实验的科学习惯。
这三项目标,都可在蒙氏教具的效果中产生来。
例如,导师以教具训练他们观察能力时,也必须同时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和对比物,以诱导儿童进一步形成研判,在心智上产生“推断”,而能做成决定性的思考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