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之论文
初中生体育课课外拓展活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体育课课外拓展活动第一篇范文:初中生体育课课外拓展活动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为此,我们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开展了课外拓展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身心健康。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4.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应对学习和生活压力。
三、活动内容1.课外运动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课外运动项目。
2.体育节庆活动:举办体育节庆活动,如校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3.体育俱乐部:成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如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
4.户外拓展活动: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如登山、徒步、定向越野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体育讲座:邀请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进行体育讲座,分享运动经验和技巧,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
四、活动实施1.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制定详细的课外拓展活动计划。
2.分配活动资源:合理分配运动场地、器材等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组织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指导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5.评价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身能力。
五、活动效果1.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运动技能不断提升。
2.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3.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兴趣爱好更加广泛。
4.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应对学习和生活压力的能力不断提高。
六、活动反思在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1.活动内容要丰富多样,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高级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高级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摘要:游戏和网球最受欢迎,但受场地限制打,开展游戏的场地器材要求低,可行度高,学生兴趣也高。
学校可以增设体育游戏的兴趣俱乐部,以满足学生希望增加游戏类型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求。
还有瑜伽,学校有健美操房,各项设施齐全,只需增加瑜伽垫,教师则可开展基本的瑜伽课外体育兴趣活动。
1.前言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和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对学生进行减负,学生的余暇时间多了,学校和家长应当合理安排他们的时间,也要教会他们如何支配自己的余暇时间。
所以了解周浦高级中学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上海市周浦高级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研究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检索查阅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文库当中20多篇文献,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本问卷的设计获得了导师和周浦中学的老师的帮助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问卷效度0.8642),同时对同一批学生先后两次分发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得出两次调研的协方差,通过计算得出r (信度系数)为0.87,由此可证明信度可靠。
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男生47人,女生63人)有效率为91.67%。
2.2.3数理统计法:通过用Excel软件将数据与信息归类整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3.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感态度调查的分析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课以及有时间就参加的总比例分别为20.91%和38.18%,表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态度良好;但是,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需求高于女生,同时男生的情感分布比较均匀,数据所占的百分比呈递减分布;而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3.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分析按照调查的七个动机选项主要分布在:增强体质、兴趣爱好、减轻学习压力、消遣娱乐。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摘要: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提高学生体质,体育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各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也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应根据自身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做到课外体育活动有规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有奖惩。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是学校领导重视、班主任、体育教师能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从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得到落实,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体育苗子,而且是所有的学生保证每天有充足的锻炼时间。
所以说搞好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且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只要我们把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更好的发展。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体质,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各项体育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总而言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课外体育活动首先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搞得好坏,关键在于领导。
如每学期教学计划、安排上、行事历都有体育方面的活动在列,就看领导能否遵照执行。
其次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去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有力的协助、配合和支持。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推荐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通用7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篇1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
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
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三是通过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外,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课堂经常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的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就更为严重。
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某某若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上来,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
通过观摩教学,听课教研,对学生进行调查交谈发现,虽然学生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过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同教师在情绪的抵触,矛盾激化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广荣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广荣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形式以及广荣中学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喜爱运动项目、上课、课外活动等受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调查;分析The survey to the Students’s current situation ofextracurricular sport activitives in guangrongmiddle school of shatian District, dongguang CityAbstract:Uses the Questionnaire, documenta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students about the situation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 activitives.To know about their motive and form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ves,and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on affecting their sports health consciousnes, their passion for the sport,having classes ,participat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so on. And discover the problem that exist 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on the issue.Key word:Extracurricular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1 前言中学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摘要: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增加对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资,并做到专款专用,使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灵活地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体育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实行“减负”,作为学校不仅仅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应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另外,随着学生余暇时间的增加,学校和家长应当合理分配学生的余暇时间,并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支配自己的余暇时间,使青少年学生在走出校门为将来计划做准备的同时,也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做准备。
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是摆在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及方法按照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盐湖区城区中学的部分学生以及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2.调查分析与结果2.1 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动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指学生们切实参加到活动中的主观因素。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其中:锻炼身体41.8%和消遣娱乐19.3%是他们首选的活动动机,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减轻压力,为升学考试做准备。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毽球、田径等,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项目主要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自行选择。
男女生选择的项目也有较大差异。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从总体上来说,盐湖区城区中学生大多数还是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总人数的93.9%,仅有6.1%的学生不参加。
初中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浅析论文
初中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浅析论文初中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浅析论文一、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以老师为教学的主体,过于注重老师对课本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另一方面,由于课外活动属于非正式课程,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往往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到课外活动的开展效果。
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积极倡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合理组织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进行体育课外活动。
二、引入体育游戏,增强学生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学生就有学习的动力就能够主动去进行体育课外活动。
所以,在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外活动应该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教学,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初中生比较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开展篮球课外活动为例,可设计“球性游戏”、“运球游戏”,“传接游戏”、“投篮游戏”等,以“运球游戏”为例,还可设计“单人运球”、“多人运球”等游戏,在“单人运球”活动中,可让学生听指令、看信号进行运球游戏,“多人运球”活动中,可开展运球“找朋友”的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让学生一边运球,一边到场地另一端的学生身边。
还可举办篮球知识竞答活动,让同学们去搜集一下关于篮球的知识和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的资料,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知识抢答活动,当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时,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实践验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老师通过组织这些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不仅可使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的有帮助。
体育教学论文: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调查显示(表4),9.8%的男生和16%的女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为0;21.8%的男生和34.2%
女生每周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38.7%的男生和27.1%的女生每周参加两次课外活动;29.8%的男生和
22.7%的女生每周参加三次以上课外活动。这说明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明显不足,没有达到全
效果。
2.6 中学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倾向
表6 中学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倾向调查一览表(n=450)
篮球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乒乓球 毽球 跳绳 其他
男生
108
34
17
28
27
0
5
6
比例
48% 15.1% 7.6% 12.4% 12%
0%
2.2% 2.7%
女生
23
0
21
83
55
19
13
民健身计划提出的每周不少于2次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调查还显示,女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更为严重。
2.5 中学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衡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增强学生体
质状况的前提条件。
表5 中学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览表 (n=450)
<30min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
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
表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统计一览表(n=450)
目的
男
女
合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锻炼身体 93 41.3%
95 42.2%
188 41.8%
校园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谈谈校园的课外体育活动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也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要想真正落实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首先就必须树立健康思想教育指导,采取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当前阶段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设计体育项目组织辅导方式注意事项随着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新时期的到来,学校体育在搞好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又要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这就成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是我对组织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看法。
1、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学生,但又不在教学课时之内,受国家教育法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制约,带有“课内”与“课外”的双重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对此,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什么是课外体育活动?它的目的任务又是什么?这样才能更清晰、更好的组织和安排开展好课外体育的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课堂体育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用以补充课堂体育教学的不足,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体育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
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
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
在这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也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体育锻炼活动。
其目的任务是补充课堂体育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使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3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3篇论文一:体育锻炼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摘要本论文研究体育锻炼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通过对多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
引言初中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体育锻炼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的数据和结果,总结体育锻炼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结果通过分析多个研究,我们发现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此外,适度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研究和认知能力。
讨论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教师和教育机构应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计划,以促进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
论文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策略摘要本论文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策略。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促进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引言游戏化策略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本论文旨在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策略的优势和实施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通过分析相关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游戏化环境下更容易投入研究,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此外,游戏化教学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讨论游戏化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三:探索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摘要本论文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
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毕业论文【创新课外活动论文】
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毕业论文【创新课外活动论文】创新教育的学生发展观认为,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否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特别是能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学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发展的,离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学生的发展是由自己自主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创新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就特别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建构。
基于创新教育的学生发展观,我们提出了“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2年,我校作为全县重点教改实验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课题“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被确定为湖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并将此项工作确定为学校“二五”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科研项目。
围绕这一科研课题,我们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全面、系统、有效的尝试,在实验整体构思的“准备启动——全面推进——总结推广”三个阶段中,现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去年,接受了市科院课题专项检查、考察,各位领导、专家给予了“机制全,特色明,工作实,效果好”的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县教改先进单位”、“课题实验先进学校”。
在此,就前段课题实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确立实践活动目标我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目标设计过程中,特别关注实践性特征。
积极提倡运用调查、采访、观察、实验等行为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生实践活动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评估的需要来确定。
主要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方面。
西宁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专业:体育教育班级:2014级A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8届)目录一、中文摘要 (2)二、英文摘要 (2)三、论文正文 (3)1、前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 (4)4、讨论 (7)5、结论 (7)6、参考文献 (8)西宁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摘要:课外体育锻炼是以发展学生多种素质为目的,在课外时间进行锻炼身心、娱乐益智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系统工程中,课外体育锻炼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力图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调查,系统了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进一步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The Interest Investigation of Training Study After Clas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the Area of QING HaiAbstract: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exerci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 variety of quality for purpose,in extracurricular time for exercise body and mind,entertainment program for the carrier,i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realize the goal of the basic way of sports.In the increas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ystem engineering,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 rcising plays an impoetant role.This paper tries to a certain scale survey,the system know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out of class situation and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good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provides the basis.Keywords: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ing; investigation; health first; studentoriented1 前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并成为一种主题,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的兴旺产生重要意义[1]。
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论文]
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本市部分学校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
课外体育活动其特点是比体育课有更大的自由度,且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学生往往抱怨体育课却又热衷于课外活动。
但长期以来,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一直被一种不变的模式传承着,存在着重视不足,措施不力,实效不强,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引导,疏于管理,闭关自守,不求开放的现象。
一、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一)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普及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中学生都不能做到保证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能保证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的学生只占少数,并且这种情况即使在星期六、星期日这样的双休日中也不见好转。
其中,从性别上看,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人数超过男生;从年级的差别上看,随着年级的上升,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渐渐变高,以高三,初三年级为最高。
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学生不能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作业量大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怕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极力反对把时间用在体育活动上;第三,是受学校场地器材所限;第四,是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差,锻炼自觉性不强;第五,是体育活动时间,内容不落实。
另外,有的女生可能对体育锻炼有一些误区,例如,认为跑步会使自己的腿形改变而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还有些女生为了追求时髦,进行减肥,甚至绝食,从而导致体质下降,不爱运动。
(二)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男女生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对项目的选择面广,且活动量较大,竞争性和对抗性较强的球类项目深受男生青睐,如足球,篮球和时下慢慢成为时尚运动的网球等。
优秀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初中(实用5篇)
优秀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初中(实用5篇)优秀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初中第1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
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
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
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
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优秀体育教学论文范文初中第2篇[关键词]思想政治;初等教育;信仰;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
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172-175。
课外锻炼延续体育课程论文
课外锻炼延续体育课程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提高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兴趣的具体对策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少、规模小,运动水平不高、对待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中有两极分化的趋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百分比最高的是出于兴趣爱好、直接与体育锻炼本身相关联的外部活动称为体育锻炼的直接动机、间接动机是体育运动的结果或间接兴趣所决定的动机、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影响因素、改善体育硬件设施、注重学生锻炼习惯培养、加强学生课外锻炼辅导等,具体请详见。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热情不高、自觉主动性不足、体育意识薄弱、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展开讨论和分析。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本文以双流中和中学为调查对象。
按照随机抽样法,从双流中和中学随机抽取285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通过对部分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表明,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少、规模小,运动水平不高,运动力缺乏,参加体育锻炼呈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较好的运动习惯,大多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淡薄。
而对这种消极锻炼的原因暂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本文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阻碍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而探讨促进其积极参与的对策。
对待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中有两极分化的趋向:重视的学生很重视,在操场上经常能看到他们运动的身影;不重视的学生除了上学放学时步行外,基本上都看不到他们有其他的运动方式;除了重视不够外,也有更广泛的社会原因,从小学开始,学生在考高分的指挥棒下一直围着课桌转,读书、读书、再读书,在休息时间忙着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去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之探讨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次数、项目、兴趣、动机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和社会性,对学生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应因势利导,加强宣传与组织,挖掘潜力,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为形成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服务,真正体现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课外活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64-01
一、提出问题
面向新世纪,国务院做出了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即为学生完成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服务,又可终身受益。
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问题讨论法:在我校各个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各年级好、中、差各一个班),在各班随机抽取学生20人(包括男、女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二)访谈法:访问部分学生,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随着体育功能的不断扩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也开始向着多价值、多方向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和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作为一种体育手段,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有效地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增强体质,形成学生科学的作息制度和全面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的安排,用一种高尚健康的文明习惯来充实学生的生活。
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开放性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但现有的学校体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未能使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将不同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
把体育课与活动课没有有机结合。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1)学生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
在不限定时间及强度的情况下,在180名被调查者中,星期六,星期天两天中40%的人活动1次,20%的人活动2次,25%的人活动3次以上,15%的人两天中不参加体育活动。
(2)学生在校学习如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无疑是有利的。
通过统计:九年级学生锻炼较少,七、八年级
的情况较好。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情况
学生经常参加的项目:男生更多的参加篮球和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女生主要参加羽毛球、跳绳、踢毽等强度、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
还有就是跑步占有一定的比例。
(4)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据调查统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来自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其中对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学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5)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调查结果看,出于增强体质、调节紧张学习和丰富生活情趣的学生约占被调查人数的79%。
这说明男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其主要目的与自身需要有密切的联系,思想上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是正确的。
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克服学生动机中的盲目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6)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调查表明,制约和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有:①缺少场地、器材。
②作业功课占时间多。
③电脑、网吧等娱乐影响。
④无人指导、技术掌握不好。
⑤怕受伤、无兴趣。
四、结论与建议
(1)调查中可看出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参加体育活动,这是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体育运动的结果,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表现。
(2)有77%的学生对体育抱有兴趣。
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场地、器材短缺和不良场所的影响及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
(3)建议:①体育教师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更深入的了解。
②要加大学校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尽快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场所得已明显改善。
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育活动,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简单易行、锻炼价值大的体育项目。
参考资料
[1] 中国学校体育,1998.6.
[2] 中国体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