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课文《德巴赫猜想》

中学语文课文《德巴赫猜想》

中学语文课文《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徐迟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以陈景润为主人公,通过讲述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艰苦追求,展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哥德巴赫猜想》最初发表于1978年1月的《人民文学》第1期。

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作品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以质朴、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陈景润在数论研究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付出的辛苦努力。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里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而陈景润则是为攻克这一难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数学家。

徐迟在文章中通过讲述陈景润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展现了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中学语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读后感

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读后感

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读后感篇一当我阅读了《哥德巴赫猜想》这篇课文后,我深深地被陈景润的精神所感动。

他的故事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盲点有了新的思考。

《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奋斗历程和他的学术成就。

他的刻苦用功和卓越的天赋在数学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勤奋努力、不断追求创新的人所能达到的高度。

陈景润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他的勤奋和刻苦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态度。

他的成就让我更加认识到勤奋和思考的重要性。

同时,《哥德巴赫猜想》也让我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常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另一面。

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往往带有盲目性,这使得我们难以发现和处理问题。

陈景润的故事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更加警觉和敏锐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勇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哥德巴赫猜想》,我深刻认识到成为一个勇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的人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像陈景润一样,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我们应该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发现事物的两面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陈景润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勇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的人。

我将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将积极参与各种学术和文化活动,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

同时,我也将更加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努力发现问题的真相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我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哥德巴赫猜想》这篇课文让我收获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陈景润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勤奋刻苦、勇于创新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他的成就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和专家。

同时,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警觉和敏锐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勇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简介
•徐迟是中国著名作家、推理小说家,擅长创作报告文学。

•他曾撰写过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与黎曼猜想》的报告文学作品。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数论问题,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8世纪提出。

•该猜想表明,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例如,4可以表示为2+2,6可以表示为3+3,8可以表示为3+5等等。

徐迟的探索
•徐迟在他的报告文学中探索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演变以及相关数学思想。

•他追溯了哥德巴赫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并描绘了当时的数学研究环境。

•徐迟利用生动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了解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背景和重要性。

黎曼猜想的关联
•徐迟还将哥德巴赫猜想与著名的黎曼猜想进行了联系。

•黎曼猜想是数论领域的一个重要未解问题,涉及素数的分布规律。

•徐迟指出,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在数论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虽然尚未完全证明,但一直受到数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对读者的启发
•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介绍,更是对读者的思考和启示。

•他通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深入探索,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挑战。

•同时,他也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美妙和哲学的思辨。

总结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与黎曼猜想》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探索,向读者展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历程和重要性。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播,更是对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的讴歌。

•徐迟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数学的热爱,向读者展示了数学与文学的奇妙结合。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一命P 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 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p≤x,p+h=p1或h+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 10] 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

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这道题。

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

这篇论文,极不好懂。

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

它所证明的那条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

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

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

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

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

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

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

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

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

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

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

当他记事的时候,酷烈的战争爆发。

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

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名词解释 -回复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名词解释 -回复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名词解释-回复
《哥德巴赫猜想》是作家徐迟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该作品于1978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介绍了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和他在数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陈景润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研究,最终证明了“1+2”的定理,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使得陈景润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界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哥德巴赫猜想》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中国科普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对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一命P 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 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p≤x,p+h=p1或h+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 10] 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

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这道题。

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

这篇论文,极不好懂。

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

它所证明的那条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

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

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

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

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

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

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

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

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

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

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

当他记事的时候,酷烈的战争爆发。

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

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一)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一)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一)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简介
•徐迟是一位资深的数学家和作家。

•报告文学是他的文学创作风格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数学难题。

徐迟的创作风格
•徐迟通常将数学问题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作出富有故事性和真实感的文章。

•他的作品既有数学知识的深度,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关于质数分解的问题。

•它提出了一个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尽管人们已经在很多特殊情况下验证了这个猜想,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般性的证明。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在他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哥德巴赫猜想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讲解。

•他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以一个惊人的故事引入读者。

•通过故事的展开,徐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神秘和挑战的数学世界。

文章的启示
•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科普文章,它融合了文学和数学的魅力。

•通过徐迟的创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内涵和困难。

•文章启示我们,数学问题并不是枯燥和晦涩的,它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学创作变得生动和有趣。

结语
•徐迟作为一位资深的创作者,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了哥德巴赫猜想。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传播数学知识,更是为了让读者从中得到思索、启发和乐趣。

•徐迟的创作为报告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人民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人民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人民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九七八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被文学界和读者们常常提及和谈论,40多年过去了,这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和主人公陈景润皆已去世,他们曾经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奋斗,两位先生将长垂青史。

那么,这篇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说来话长。

在具体谈到《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前的构想,有必要先讲讲当时的社会氛围,因为它们极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互为因果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极左思潮登峰造极的“文革”已经结束,但人们的思想还受到“两个凡是”的束缚。

组织这篇报告文学是缘于当时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实现“四个现代化”,自然需要知识分子。

可十年浩劫的“文革”中,是非被颠倒,“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

粉碎“四人帮”后,中央花了很大气力拨乱反正,尤其是要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代环境下,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动员和组织科学家的智慧力量,投入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获此信息,《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深受鼓舞,大家干劲很足,自觉地想到了自己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遂决定结合文学创作积极参与这次重大科学活动。

我记得我们内部就这个选题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若没有知识,尤其是没有知识分子,怎么搞“四个现代化”?而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如能在这个时候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作品,比如重点选取这一领域中先进的、典型的科学家作为对象,然后请有实力的作家来写一篇报告文学,既可借作品响应思想解放的号召,而且可以呼吁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这便是我们当初一些朴素真实的想法。

然而,写谁好呢?又请谁来写呢?就这两个问题,编辑部展开了讨论,对于报告文学来说,选题和选作者同样重要,如果两者都选准了,这篇作品可以说就有成功的把握,否则会遭到失败,这当然就很费踌躇。

突然间我们想起当时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即一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成员中有人提出要见中国一名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读后感]\《哥德巴赫猜想》写作时,是人民文学主动邀请的,这是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所做的一种思想和舆论准备。

可以说是时代所需,那时正是知识分子的转型期,从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到逐渐的恢复。

《哥德巴赫猜想》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心声,所以才会引起反响。

徐迟之前曾是以诗歌而引起关注的,之后转向报告文学。

但诗人的富于激情的语言结合科学的客观性,而成就了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完美的艺术,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渴求,国家对知识的重视。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需要,正是它成功的原因。

而90年代徐迟的报告文学,却反响平平。

不是因为他的艺术水平的欠缺。

而是当今的环境,在市场环境,消费主义,享乐观念的坏境下,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文学,科学,知识的边缘化。

人们价值观念的缺失。

这种种的社会环境所致的啊。

人类社会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盲目的向前发展,而没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由极端的追求精神需要到极端的物质追求,在追求精神建设的时候忽略了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了精神的建设,直至出现了许多问题的时候才有所警醒。

所以只好由缺失而警醒而改变。

这种被动的去改变,发展。

有时候是走走退退再退退走走的反复过程之中。

客观而理性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也悟出了许多人生,社会的道理。

由于"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难题的被突破,人们知道了陈景润的名字,同时,也一样知道了王亚南的名字,知道了华罗庚的名字,知道了熊庆来的名字。

正如《人民日报》在转载徐迟同志的文章时所加的编者按里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是不十分容易的。

我们很可以这样设想,没有王亚南这位"懂得人的价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突破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很可能在50年代就为病魔缠倒,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默默无闻地死去!"王亚南为陈景润的进修和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方便的物质和生活条件,而华罗庚则从这位青年的数学论文中,发现了他身上的奇光异彩,立刻建议把他选调到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正是在这里,陈景润在严师、名家的帮助熏陶下,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飞速的步伐,跨上人类知识的顶峰,夺得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成就。

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

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2008年01月29日17:50, SMG《深度105》,编导:凌健,摄像:李会杰)(《深度105》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的一档品牌栏目,由新华通讯社与SMG电视新闻中心联合制作。

SMG《深度105》2008年1月20日播出:说旧闻:《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以下为节目内容。

)陈景润【演播室1】往事调查,旧闻新说。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时间,陈景润,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瘦弱多病的数学家,成为全国青年男女的偶像。

今天的说旧闻,我们就带您揭密《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

【字幕:1977年北京】【解说】1977年秋天,十年浩劫后的中国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

《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几位编辑得知,来年春天要举行全国科学大会,他们立即决定召开一次选题会。

【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崔道怡:那个时期根本就把这个(科学)都看成是“唯生产力论”,等于说没有知识才好,文化都已经成为一片沙漠一片荒芜。

所以要开这个大会。

【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这样的话我们考虑是不是我们来配合这个科学大会,我们寻找一些科学家来写一写,当时这个想法算是很勇敢的。

【解说】当时,由于《人民文学》的负责人被停职反省,刊物的日常工作就由这群年轻编辑分工负责。

谈着谈着,有人就提到了数学家陈景润。

【采访】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周明:有同志听说一个外国代表团来,我们中央领导同志接见的时候,他们就提出来,想见中国一位科学家,一位叫陈景润的教授。

后来当时中央领导同志就指示科学院寻找这么个人,因为外国代表团说他们看到,他一篇论文突破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道国际数学界难题。

陈景润摘下了这个王冠(上的明珠),这样的话我们说那就找找这个人,肯定有很多故事。

【解说】但是,谁来负责采写呢?大家想到了老诗人徐迟,当时负责报告文学的编辑周明把电话打到了武汉。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_徐迟

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一命P 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 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p≤x,p+h=p1或h+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 10] 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

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这道题。

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

这篇论文,极不好懂。

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

它所证明的那条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

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

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

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

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

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

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

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

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

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

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

当他记事的时候,酷烈的战争爆发。

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

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特巴赫猜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特巴赫猜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特巴赫猜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报告文学领域,徐迟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入的主题研究而备受瞩目。

他的作品结合现实和想象,以生动的叙事形式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思考方式。

而哥特巴赫猜想作为数学界的重要课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及他对哥特巴赫猜想的探索,并分析这一猜想对数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考方式。

他善于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进行观察和反思,并将其转化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更通过叙事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徐迟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虚实交错的世界,引发读者对于人类的存在和意义的思考。

而哥特巴赫猜想作为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争论。

这一猜想涉及到数论和代数几何的交叉领域,主要探讨了整数点在椭圆曲线上的分布规律。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有不少学者对于该猜想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证据和研究成果,但其真伪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证明。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徐迟如何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探索哥特巴赫猜想。

徐迟将数学符号和概念融入到文学作品中,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数学家们对于这一猜想的思考和研究过程。

同时,他也通过对于数学和文学之间关系的探索,呈现了两者之间的交叉和互补,引发读者对于知识边界的思考。

最后,我们将总结徐迟的报告文学哥特巴赫猜想对于数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哥特巴赫猜想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激发对于数学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徐迟的创作也为报告文学这一文学形式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及他对哥特巴赫猜想的探索。

这不仅对于文学爱好者和数学研究者有所帮助,也为我们拓宽了对于文学和数学之间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迟-徐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一命P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p≤x,p+h=p 1或者h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 10]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以上引自一篇关于解析数论的论文。

这段话引自其“(1)引言”,提出了这个问题。

后面是“(2)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第三个结果”证明了一个定理。

这篇论文极难理解。

即使是著名的数学家,也不一定能读懂这个数学分支,除非他专门研究这个分支。

但这篇论文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认可,享有世界声誉。

它所证明的定理,现在被世界各国一致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

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

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

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

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

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

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

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

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

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到多少童年的快乐。

母亲整日操劳,无法爱他。

在他能记得的时候,激烈的战争爆发了。

日本侵略了福建省。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中国当代作家徐迟作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发表于1978年,最初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

这篇文章详细地写了陈景润的身世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困难条件下证明(1+2)的过程。

这个证明即:“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不超过两个奇质数的乘积。

”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这个定理是人类目前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任何不小于4的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素数之和”。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徐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其报告文学中提到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
的一个猜想,也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或“哥德巴赫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n,都存
在两个质数p和q,使得n=p+q。

在徐迟的报告文学中,他可能会探讨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与挑战,以及一些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的相关性质。

徐迟可能会提到一些著名数学家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和证明尝试,如陈景润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进展等。

此外,徐迟可能会分析哥德巴赫猜想在数论和算术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其他数学问题的启示与影响。

他还可能会提到该猜想的一些具体应用,比如在密码学、通信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徐迟可能会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展望,以及他个人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看法和思考。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意义和未解之谜。

蕴含哲理 形象生动——谈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的议论

蕴含哲理 形象生动——谈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的议论
民 惠 阳 师 专 学才
( 社 会 科学版 )
一 九 八 五 年 第一 期
、 、


,

,

/

,

/

/

/

<蕴 只


/


、/
/
/
) <哲 ) <理 :
、 \
/
>
/
\
\
/
/
<形 火 象 ><生
\
,
/
\
,
/
\
Z

/
\
、 /
/
少<动
\

)
>

/

谈徐迟
《 哥 德 巴 赫 猜 想 》 中 的议 论

这 三言两语 的 议 论

充满 了 哲 理
:
.
字 字 千斤
全文 介 绍完 陈景 润 攀登 科学 高 峰的 艰苦 历 程 克己 内 向 的 思 想 性 格特 征 以 后
并 没 有玫 瑰 花

充分 揭示 他 那 种顽强
坚韧
勇 于献 身
祖 国科学 而 又 孤 僻
文 末议 论
,
他生 下 来 的 时候 丽 的玫 瑰 花 朵 微 笑 时

我常读 徐 迟 同 志近 期 的报 告文 学 作 品 中 动 性 型
, , , , , ,




尤 其喜 爱 《 哥德 巴 赫 猜想

在 这 报告 文学 的名 篇
,

读《哥德巴赫猜想》有感(优秀篇)

读《哥德巴赫猜想》有感(优秀篇)

读《哥德巴赫猜想》有感读《哥德巴赫猜想》有感前几天,闲来无事。

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徐迟的文集,里面有一篇文章,读起来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前几天,闲来无事。

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徐迟的文集,里面有一篇文章,读起来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徐迟应《人民文学》之邀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

里面讲述的是大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而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报告文学一出来,就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以及众多文学评论家的赏。

不过,说实话,读完这篇文章。

我对里面的具体证明过程基本没看明白,毕竟那些牵涉到的都是一些相当高深的数学知识。

但是,却被里面的主人公的事迹所深深的感染了。

出生在1933年的陈景润当时正是出于一个动乱的年代,好不容易才挨过战争的威胁,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尽管高中没有毕业,但他通过努力还是顺利的考进了厦门大学数学系。

毕业后又被分到了一所高中教书,但是陈景润很难适应,因此很快就病倒了,并被当时的教育部所否定了。

转机是因为他遇见了华罗庚,通过自己的一篇论文让华罗庚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从此开始往数学巅峰一步步迈进。

由此可见,在陈景润的身上,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善于扬长避短,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遇见自己的伯乐,千里马才能发现它的价值。

所以说,陈景润是幸运的,因为他很快就遇见了自己的伯乐。

而华罗庚同样是幸运的,因为他慧眼识英雄。

成就了自己的伯乐之名。

当然,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感触远不止上面这些。

更多的是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一种近乎痴狂的表现。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时候,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陈景润饱受了打击。

被那些红卫兵讥笑为伪科学。

可是,当我读到,周恩来总理派去慰问他的工作人员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只有一张书桌和两袋草稿纸的房间里面找到他时。

我彻底被震撼了。

那么残酷的环境,可是,他从没想过要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一命P 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x-p=p1或x-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 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p≤x,p+h=p1或h+p=p2p3其中p1,p2,p3都是素数。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并改进作者在文献[ 10] 内所提及的全部结果,现在详述如下。

二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数论的论文。

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这道题。

它后面是“(二)几个引理”,充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

最后是“(三)结果”,证明了一条定理。

这篇论文,极不好懂。

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但是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

它所证明的那条定理,现在世界各国一致地把它命名为“陈氏定理”,因为它的作者姓陈,名景润。

他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

当他降生到这个现实人间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

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

当年如果参加了国民党,就可以飞黄腾达,但是他父亲不肯参加。

有的同事说他真是不识时务。

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甚的妇女,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

只活了六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

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

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

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人世间。

他甚至没有享受过多少童年的快乐。

母亲劳苦终日,顾不上爱他。

当他记事的时候,酷烈的战争爆发。

日本鬼子打进福建省。

他还这么小,就提心吊胆过生活。

父亲到三元县的三明市一个邮政分局当局长。

小小邮局,设在山区一座古寺庙里。

这地方曾经是一个革命根据地。

但那时候,茂郁山林已成为悲惨世界。

所有男子汉都被国民党匪军疯狂屠杀,无一幸存者。

连老年的男人也一个都不剩了。

剩下的只有妇女。

她们的生活特别凄凉。

花纱布价钱又太贵了;穿不起衣服,大姑娘都还裸着上体。

福州被敌人占领后,逃难进山来的人多起来。

这里飞机不来轰炸,山区渐渐有点儿兴旺。

却又迁来了一个集中营。

深夜里,常有鞭声惨痛地回荡;不时还有杀害烈士的枪声。

第二天,那些戴着镣铐出来劳动的人,神色就更阴森了。

陈景润的幼小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他时常被惊慌和迷惘所征服。

在家里并没有得到乐趣,在小学里他总是受人欺侮。

他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

不,是人,他还是觉得自己也是一个人。

只是他瘦削、弱小。

光是这付窝囊样子就不能讨人喜欢。

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

这更使对方狠狠揍他,而他则更坚韧而有耐力了。

他过分敏感,过早地感觉到了旧社会那些人吃人的现象。

他被造成了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性格。

他独独爱上了数学。

不是因为被压,他只是因为爱好数学,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当他升入初中的时候,江苏学院从远方的沦陷区搬迁到这个山区来了。

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

这些老师很有学问。

有个语文老师水平最高。

大家都崇拜他。

但陈景润不喜欢语文。

他喜欢两个外地的数理老师。

外地老师倒也喜欢他。

这些老师经常吹什么科学救国一类的话。

他不相信科学能救国。

但是救国却不可以没有科学,尤其不可以没有数学。

而且数学是什么事儿也少不了它的。

人们对他歧视,拳打脚踢,只能使他更加更加爱上数学。

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十三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了。

是死于肺结核的;从此,儿想亲娘在梦中,而父亲又结了婚,后娘对他就更不如亲娘了。

抗战胜利了,他们回到福州。

陈景润进了三一中学。

毕业后又到英华书院去念高中。

那里有个数学老师,曾经是国立清华大学的航空系主任。

三老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

他在数学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不爱数学的同学都能被他吸引住,爱数学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数学分两大部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

纯数学处理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

在处理数的关系这部分里,论讨整数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枝,名叫“数论”。

十七世纪法国大数学家费马是西方数论的创始人。

但是中国古代老早已对数论作出了特殊贡献。

《周髀》是最古老的古典数学著作。

较早的还有一部《孙子算经》。

其中有一条余数定理是中国首创。

后来被传到了西方,名为孙子定理,是数论中的一条著名定理。

直到明代以前,中国在数论方面是对人类有过较大的贡献的。

五世纪的祖冲之算出来的圆周率,比德国人的奥托的,早出一千年多。

约瑟夫(指斯大林)领导的科学家把月球的一个山谷命名为“祖冲之”。

十三世纪下半纪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高潮了。

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

他的联立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意大利大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出了五百多年。

元代大数学家朱世杰,著有《四元玉鉴》。

他的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比法国大数学家毕朱,也早出了四百多年。

明清以后,中国落后了。

然而中国人对于数学好像是特具禀赋的。

中国应当出大数学家。

中国是数学的好温床。

有一次,老师给这些高中生讲了数论之中一道著名的难题。

他说,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建设彼得堡,聘请了一大批欧洲的大科学家。

其中,有瑞士大数学家欧拉(他的著作共有八百余种);还有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名叫哥德巴赫,也是数学家。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

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

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

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

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作出证明。

一直到死,欧拉也不能证明它。

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教室里成了开了锅的水。

那些像初放的花朵一样的青年学生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

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同学们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老师说,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

也都知道素数和合数。

我们小学三年级就教这些了。

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难题是最难的呢。

这道题很难很难。

要有谁能够做了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呵!青年人又吵起来了。

这有什么不得了。

我们来做。

我们做得出来。

他们夸下了海口。

老师也笑了。

他说,“真的,昨天晚上我还作了一个梦呢。

我梦见你们中间的有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高中生们轰的一声大笑了。

但是陈景润没有笑。

他也被老师的话震动了,但是他不能笑。

如果他笑了,还会有同学用白眼瞪他的。

自从升入高中以后,他越发孤独了。

同学们嫌他古怪,嫌他脏,嫌他多病的样子,都不理睬他。

他们用蔑视的和讥讽的眼神瞅着他。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长空里,一只孤雁。

第二天,又上课了。

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

他们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

可以多方面地证明它呢。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哈!哈!“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我们算了,算了。

我们算出来了!”“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

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

”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那些没有交卷的同学都笑话那几个交了卷的。

他们自己也笑了起来,都笑得跺脚,笑破肚子了。

唯独陈景润没有笑。

他紧结着眉头。

他被排除在这一切欢乐之外。

第二年,老师又回清华去了。

他现在是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全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沈元。

他早该忘记这两堂数学课了。

他怎能知道他被多么深刻地铭刻在学生陈景润的记忆中。

老师因为同学多,容易忘记,学生却常常记着自己青年时代的老师。

四福州解放!那年他高中三年级。

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年上半年,他没有上学,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

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历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

那年,大学里只有数学物理系。

读大学二年级时,才有了一个数学组,但只四个学生。

到三年级时,有数学系了,系里还是这四个人。

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国家又急需培养人才,四个人提前毕了业;而且,立即分配了工作,得到的优待,羡慕煞人。

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在第X中学当数学老师。

这该是多么的幸福了呵!然而,不然!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的日子是好过的。

同组同系就只四个大学生,倒有四个教授和一个助教指导学习。

他是多么饥渴而且贪馋地吸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呵!学习的成效非常之高。

他在抽象的领域里驰骋得多么自由自在!大家有共同的dx和dy等等之类的数学语言。

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三年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也不受骂挨打了。

他很少和人来往,过的是黄金岁月;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面。

真想不到,那么快,他就毕业了。

一想到他将要当老师,在讲台上站立,被几十对锐利而机灵,有时难免要恶作剧的眼睛盯视,他禁不住吓得打颤!他的猜想立刻就得到了证明。

他是完全不适合于当老师的。

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

他最不善于说话,说多几句就嗓子发痛了。

他多么羡慕那些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下了课回到房间里,他叫自己笨蛋。

辱骂自己比别人的还厉害得多。

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

积忧成疾,发烧到摄氏三十八度。

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这一年内,他住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

当然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

但他并没有放弃了他的专业。

中国科学院不久前出版了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

刚摆上书店的书架,陈景润就买到了。

他一头扎进去了。

非常深刻的著作,非常之艰难!可是他钻研了它。

住进医院,他还偷偷地避开了医生和护士的耳目,研究它。

他那时也认为,这样下去,学校没有理由欢迎他。

他想他也许会失业?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他节衣缩食,一只牙刷也不买。

他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他积蓄了几乎他的全部收入。

他横下心来,失业就回家,还继续搞他的数学研究。

积蓄这几个钱是他搞数学的保证。

这保证他失了业也还能研究数学的几个钱,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数学。

至于积蓄一旦用光了,以后呢?他不知道,那时又该怎么办?这也是难题;也是尚未得到解答的猜想。

而这个猜想后来也证明是猜对了的。

他的病好不了,中学里后来无法续聘他了。

厦门大学校长来到了北京,在教育部开会。

那中学的一位领导遇见了他,谈起来,很不满意,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见: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翻译者,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