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略读技巧之十看十不看
华图_行测_语言理解_朱沅“十不看”
朱沅“十不看”一不看: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
否则、假如、如果(表假设时候)。
二不看:批判的对象不看。
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思考:科学家认为呢?三不看:让步类的不看。
虽然、尽管、不可否认、似乎四不看:并列类举例不看。
不管……还是……,无论……还是……,或者……或者……五不看:表目的型的不看。
为了……,要想……,要……,想要……,才……核心要点:一、目的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答案二、引导目的的词语有不看:为了、要想、要、想要、才三、表示“解决问题”的词语有看:必须、需要、应该、只能、关键、只有、除非等六不看:举例子的不看。
例如、如、像、以……为例七不看:状语不看,特别是方式状语。
通过……,在……(中、之内、时、前)选项中出现的原文八不看:表作用的不看。
能使,使,导致了九不看:递进的前项不看。
不仅、不仅仅、不单单、不独十不看:一些标点符号不看。
()、“”——:;------------------------------------------------------------例题:一不看: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
否则、假如、如果(表假设时候)。
例1.(国考2000.5)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
如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B)A.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目的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C.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D.主要教授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二不看:批判的对象不看。
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思考:科学家认为呢?例2.人们通常认为,食入脂肪后,胆固醇增加,血脂升高,患胆石症和其他心脑血管概率增加,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特别是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在生活中也就极力避免吃荤。
不可否认,多吃素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确对减肥有帮助。
言语理解十不看..
朱沅“十不看”一不看: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
否则、假如、如果(表假设时候)。
二不看:批判的对象不看。
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思考:科学家认为呢?三不看:让步类的不看。
虽然、尽管、不可否认、似乎四不看:并列类举例不看。
不管……还是……,无论……还是……,或者……或者……五不看:表目的型的不看。
为了……,要想……,要……,想要……,才……核心要点:一、目的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答案二、引导目的的词语有不看:为了、要想、要、想要、才三、表示“解决问题”的词语有看:必须、需要、应该、只能、关键、只有、除非等六不看:举例子的不看。
例如、如、像、以……为例七不看:状语不看,特别是方式状语。
通过……,在……(中、之内、时、前)选项中出现的原文八不看:表作用的不看。
能使,使,导致了九不看:递进的前项不看。
不仅、不仅仅、不单单、不独十不看:一些标点符号不看。
()、“”——:;------------------------------------------------------------例题:一不看: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
否则、假如、如果(表假设时候)。
例1.(国考2000.5)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
如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B)A.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目的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C.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D.主要教授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二不看:批判的对象不看。
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思考:科学家认为呢?例2.人们通常认为,食入脂肪后,胆固醇增加,血脂升高,患胆石症和其他心脑血管概率增加,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特别是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在生活中也就极力避免吃荤。
不可否认,多吃素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确对减肥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十不看”
言语理解的杀手锏——华图朱沅老师的“十不看”朱沅老师说:凡是见到以下的算子,后面的内容皆可不看!你能做到吗?呵呵——1.“否则”2.“假如”、“如果”、“好像”3.“人们认为”4.“尽管”、“不可否认”、“虽然”、“似乎”5.“不管……、还是……”6.“能使”7.“不仅仅”、“不仅”8.“在”、“通过(表示手段、方法)”9.“为了”10.“例如”、“如”还有一些,只是笔记记得匆匆,没有记全,能回忆出来的只有这么多了。
说明,这些词所引领的后面的小分句都不是考察的对象,大胆放心不看就行了。
看了就浪费时间!“如果”之类的词语后面的内容一般不看,但是,有时也要细看,什么情况下细看呢?就是在通篇都在打比方说明一个道理时,要全看。
如果是假设性的反面论证,就不看。
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等级考试。
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英语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人文教育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首先发现算子“从表面看”,这个就是相当于“好像”之类的算子,后面的内容不看,后面又有一个“好像”,这个小分句也不看,“尤其”是紧承上句,肯定是“好像”统辖的内容,也不用看,“一切教育”后面有“似乎”,看来,这个小分句也不用看了。
下一个小分句“如”,也不用看的。
这样,我们只关注“实际上” 后面的内容。
““通过””后面也不看,“使”后面的就是重点了。
言语理解解题思路
言语理解解题思路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A类),全部片段阅读,2007年、2008年、200 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均40题,其中一半是是片段阅读,另一半是词语填充。
总体说就是按照宏观(结构)--中观(细节逻辑)-微观(关键词句)--结论(选项)思路解题。
首先,弄清句子结构:即如果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结构,选总的;如果是并列关系(选A+B)、递进关系(选倾向性)、转折关系(选转折后)、因果关系(选果)、从属关系(选主)。
其次,根据题型找规律。
题型分四类:(1)主题、主要内容、标题、启示、目的即主旨类复述类:一个都不能少内容类:舍弃次要点主旨类:内容背后的东西关于主旨题目,尽量符合题目要求和文章原意,基本没跑。
(2)词语判断、选词句填空、语句判断即词义句意类关于词句类题目,前后1句左右寻找,基本可以发现答案,但是切记不可选原文中的原话。
(3)结论、定义理解、文章延续即推理结论类关于文章延续题目,我总结,只要首末句看清,基本答案就是延续首句。
(4)细节类(设错逻辑)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上的偷换关于推理题目,仅就文章本身得出的结论不选,超出文章的意思太多不选,选那个合理延伸的选项。
“四避免”主旨题避免以偏概全和无故引申。
词义句意题避免张冠李戴。
推理题避免就事论事。
细节题避免偷梁换柱。
这些避免的情况就是他想考查你的东西。
李永新把言语理解划分为逻辑类和主观类。
即把上述结论类和细节类归为逻辑类,把主旨类和延续类归为主观类。
对于逻辑类:按照运用逻辑、慎用主观的原则,采取查找偷换的方法解答;对于主观类:按照主观分析(作者和材料的主观,不是命题人的主观),慎用逻辑的原则,采取五种逻辑结构(并列递进转折因果从属)方法解答。
再次,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
1、首句和尾句以及转折词后面的句子特别注意。
“四看”一.而且,更,甚至,并,并且,也,还。
并列、递进二.所以,是因为,因此,因而,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言语理解是一项在公务员行测中十分重要的技能。
在考试中,候选人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逻辑推理等题目来理解并分析文字信息。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言语理解题目,本文将介绍行测言语理解的十大技巧。
技巧一:全面阅读在行测中,考生需要全面阅读题目,包括选项、问题描述以及文章内容。
通过全面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脉络、理解问题所在,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答案。
技巧二:掌握关键词文章中常常出现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理解文章和答题的关键。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把握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技巧三:分清事实和观点有些文章中既包含事实陈述,又包含观点表达。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需要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技巧四:注重文章的逻辑结构文章在结构上往往有一定的逻辑,例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
考生需要关注文章中的逻辑线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证过程,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技巧五:善于利用排除法在行测中,选项常常存在干扰项。
考生可以通过排除法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善于利用排除法可以提高答题准确性。
技巧六:注意细节信息有些问题需要考生在文章中寻找细节信息,例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注意细节信息的获取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答题。
技巧七:灵活运用推理能力有些问题需要考生通过推理来得出答案。
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自身的推理能力,结合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找到正确答案。
技巧八:隐藏信息的发现有些文章中存在隐藏信息,这些信息对理解问题和选择正确答案有很大的帮助。
考生需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阅读来发现这些隐藏信息。
技巧九:注意问题的问法问题在问法上是多样的,考生需要仔细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
例如,有些问题要求选择正确的结论,有些问题要求判断推理过程的合理性等。
注意问题的问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准确地选择答案。
技巧十:刷题提高最后,刷题是提高行测言语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言语理解的杀手锏——华图朱沅老师的“十不看”
2008言语理解的杀手锏——华图朱沅老师的“十不看”华图朱沅老师的“十不看”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朱沅老师给我们总结出来了“十不看”,今天总结了一下,再此贡献出来,与大家共勉!朱老师一直强调“扫描式阅读”,“能省则省”,这一点大家都感到不好接受,恐怕自己遗漏了信息,不过,事实证明,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现在做题的感觉是:有些爽!朱沅老师说:凡是见到以下的算子,后面的内容皆可不看!你能做到吗?呵呵——1.“否则”2.“假如”、“如果”、“好像”3.“人们认为”4.“尽管”、“不可否认”、“虽然”、“似乎”5.“不管……、还是……”6.“能使”7.“不仅仅”、“不仅”8.“在”、“通过(表示手段、方法)”9.“为了”10.“例如”、“如”还有一些,只是笔记记得匆匆,没有记全,能回忆出来的只有这么多了。
说明,这些词所引领的后面的小分句都不是考察的对象,大胆放心不看就行了。
看了就浪费时间!“如果”之类的词语后面的内容一般不看,但是,有时也要细看,什么情况下细看呢?就是在通篇都在打比方说明一个道理时,要全看。
如果是假设性的反面论证,就不看。
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等级考试。
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英语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人文教育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首先发现算子“从表面看”,这个就是相当于“好像”之类的算子,后面的内容不看,后面又有一个“好像”,这个小分句也不看,“尤其”是紧承上句,肯定是“好像”统辖的内容,也不用看,“一切教育”后面有“似乎”,看来,这个小分句也不用看了。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略读技巧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因此,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强转折和弱转折同时出现时,强转折通常是重点。例如: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例2】社会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得调整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但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六、主句部分要看,方式状语可不看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遇到长难句时,我们要把握句子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谓宾。句子的枝叶,包括定语、状语、补语,是为修饰句子的主干服务的,可以省略不看。“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得”连接补语和中心语,这些助词是句子枝叶的标志。例如: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必要条件句引得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通常是文段中的重点。因此,必要条件要看,条件之外可不看。例如: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例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井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三、结论部分要看,结论之外可不看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一个分句说出原因,另一分句表示结果,这两个分句是一种因果关系。C33公务员考试资料网
2021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题技巧:十不看10秒解题
2021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题技巧:十不看10秒解题第一,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并带着问题去阅读。
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有利于重点把握关键信息,也能够提升考生阅读时的专注度,从而减少反复阅读的时间。
具体到题目,除了细节判断题、语句排序题外不遵循词做题顺序,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以及语句衔接题、词语填空题都需要牢记先看问题再看文段的答题思路。
对于逻辑填空的复习,考生一定要在平时将常见词语的基本意思实行复习,有一定理解与掌握,在通过老师教授的通过逻辑关系分析文段从而判断空格处应该填入的词语的方法,从而快速有效地选出答案。
第二、判断推理题目遵循这样的接解题步骤:第一,明确是要寻找“能够推出”的项,还是“不能推出”的项;第二,借助于关键词或逻辑连接词,明确题干陈述的中心语义;第三,明确备选项的语义(特别是隐含语义);第四,建立或排除备选项与题干陈述之间的语义关联。
其实这个是一个操作流程。
但是学员必须很熟练的掌握正向思考的四大原则,和反向排除的三大注意,这样才能够高效快速的解答出公务员考试的试题。
第三,对于资料分析,在复习时,要注意全面牢固掌握资料分析涉及的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其中涉及的计算公式和过程。
这个过程是在反复演练和思考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多做的基础上思考,才能分清和理解不同题型和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才能大大提升解题速度。
培养对图表的敏感性。
资料分析考查基本要素只有图表文三种,但图形资料又有多种小的变化,具体说来有反映统计量变化趋势的折线图、反映统计量绝对数量值的条形图(柱状图)、反映统计分量占总量比重的扇形图(饼图)、三角权重图和函数图五种。
对每一种图形,应该注重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做题方法也有所差别,比如三角权重图特有的三步法,函数图重在计算函数关系式等。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言语理解是参加行测考试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取得高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测言语理解题一般分为四种,即阅读填空、阅读改错、完形填空和段落理解。
以上四种题型,由于内容规律性不同,解题策略也就不同,本文将详细阐述其中十大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接下来的行测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限定词的把握阅读改错、完形填空以及段落理解都有出现限定词,这些词可以帮助考生找出可作为答案的选项,因此高效把握限定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认真分析句子,仔细观察句子中出现的限定性词汇,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筛选出可能的答案,有助于正确答题。
二、记忆语境在段落理解题中,首先要理解段落的内容,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因此,记忆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要记住句子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回答段落理解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全文。
三、文章背景设置每篇文章都有它的背景,了解文章所属的国家、文化、历史背景,能够有助于根据文章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在解题时,要关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性词汇,比如当文章涉及到桂冠奖,从而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
四、重点阅读在阅读填空中,考生可以仔细阅读空格前后的文字,找出文章的主旨,抓住空格所在句子的关键词,以此作为正确答题的参考依据。
考生还可以先从文章中阅读比较容易理解的句子,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大致定位文章的知识点,后再仔细阅读句子,抓住问题的关键词,这样做有助于正确答题。
五、自测练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定期练习言语理解的题型,多模拟实战感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有效提高行测言语理解的得分水平。
六、学习环境在学习言语理解方面,外界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在学习中,考生应该去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以免受到任何外界影响,以免影响正确的解题。
七、标点符号认知在行测言语理解题中,很多问题都和标点符号有关,因此,要想得高分,考生还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推断句子的意思,从而帮助正确回答问题。
朱沅“十不看”完整版__华图福建分校内部讲
A.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
B.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C.中国人为什么有“受害者情结”
D.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
6.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该公司各个部门所有的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各部门团结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重要经验。
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D.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极好地发挥作用。
2.
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B.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
C.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
D.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
3.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检验我们的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水平。
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对于提高言语理解题目的答题准确率和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介绍行测言语理解的十大技巧:技巧一:关键词定位法在阅读题干时,迅速抓住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段的主旨。
关键词通常包括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因此”等)、高频词以及能够体现文段重点的实词。
例如,“然而”之后的内容往往是重点所在;高频出现的词可能暗示着文段的主题。
技巧二:分析文段结构了解文段的结构有助于把握主旨。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如果是总分结构,重点通常在“总”的部分;分总结构则要重点关注“总”的表述。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可以快速明确文段的核心观点。
技巧三: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依靠其本身的含义,还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有时候,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会有特殊的含义或用法。
通过分析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
技巧四:排除干扰选项在做选择题时,要善于排除那些明显错误或与文段无关的选项。
有些选项可能表述过于绝对、片面,或者与文段的主题不符。
通过逐一分析选项,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答案的命中率。
技巧五:抓住主旨句主旨句往往能够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主旨句可能出现在开头、结尾,或者通过一些标志性的语句来体现。
找到主旨句,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段的核心思想。
技巧六:注意细节差异在一些细节理解题中,要特别注意选项与原文之间的细微差别。
可能只是一个字、一个词的不同,就会导致答案的错误。
所以在阅读选项时要仔细比对原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技巧七:运用逻辑推理根据文段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例如,通过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但要注意推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不能过度引申。
技巧八:归纳概括能力对于较长的文段,要具备归纳概括的能力。
9. 主旨题“十看十不看”(下部分)
主旨题“十看十不看”(下)不知道上一篇告诉大家的小方法在实际做题中有没有帮助,希望大家辩证吸收!接下来,我们继续给大家分享第二部分的片段阅读做题技巧!六、主句部分要看,方式状语可不看遇到长难句时,我们要把握句子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谓宾。
句子的枝叶,包括定语、状语、补语,是为修饰句子的主干服务的,可以省略不看。
“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得”连接补语和中心语,这些助词是句子枝叶的标志。
例如: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 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B. 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C. 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D. 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解析】方式状语“随着……”可不看,把握文段的主题句“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前面句子枝叶可以不看,把握主干,可判断正确答案为A。
七、解决问题要看,目的本身可不看目的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答案。
引导目的的词语有“为了”、“要想”、“想要”、“才”等。
表示“解决问题”的词语有“必须、需要、应该”等。
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往往是必要条件,解决问题的措施是重点。
例如: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
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略读技巧之十看十不看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略读技巧之十看十不看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为大家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如:【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8. 主旨题“十看十不看”(上部分)
主旨题“十看十不看”(上)在行测考试里,我们的做题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常常有同学抱怨说时间不够,根本做不完,除了长时间的备考以及大量做题提高解题效率以外,我们也需要一些技巧。
我一直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学习还是要使巧劲儿!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做题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一、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如: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二、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也表示转折关系,为弱转折。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
“十不看”与言语理解类解题
一不看:反面论证的,假设性的。
主要算子有:否则、假如、如果(表假设时候)。
因为这类的内容是从反面来论证论点的,因此,可以说这部分的内容与正面论述的论点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只看正面论述的就可以了。
例如:(……部分是故意省略)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
如果……………………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a.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目的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c.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d.主要教授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我们只需把握住“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就可以了,下文有个“如果”,按照篇章语言学的观点,前一个分句是观点,“如果”后面一定是对观点的反面现象提出的假设,所得的结论必然是前面的观点。
我们把这部分省去,我们看选项:a项并不是文章所说的内容,文章的观点是“教育可以使人生活更加幸福”,a项与此无关。
c项中有“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文章中也没有发现。
d项是说教育是关于某方面的内容,与我们的主旨——教育可以使人生活更加幸福,距离太远,因此排除。
只有b选项表达了这个观点。
因此,通过简单的比较分析我们大家可以迅速的选出答案——b。
二不看:批判的对象不看。
常见算子有: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批判永远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的目的永远都是提出自己的观点。
所以,批判的对象一般是是可以忽略的。
例二: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
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
它给美既赋予了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
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作者的观点()a 正确而不流行b 流行而不正确c 新颖而不流行d 流行而不新颖按照要求,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十不看”
承接复句指各个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考生在掌握承接复句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类型分句之间固定的语序,不可颠倒。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翻n番:即变为原来的2n倍。
6.举列子的不看:如、像、以...为例
7.状语不看:通过...; 在...(中,之内,时,前)
8.表作用的不看:能使、使
9.递进的前项不看:不仅、不仅仅、不单单、不独
10.一些标点不看:”“ — :;、
名师点拨
考生在作答主旨概括题时,要注意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关联词语,如在表达结论时的“可见”、“看来”等词往往被人忽略,再如表示弱转折关系的“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等词,也常为考生忽略,而这恰恰就是考查的要点和解题的关键。因此以上的关联词语要熟知熟记,活学活用。
十不看
1.反面论证的,假设的:否则、假如、如果、要是.反面论证是为了从反面加强论点
2.批判的对象不看:人们通常认为、一般人认为、有人认为
3.让步类的不看:虽然、尽管、不可否认、似乎
4.并列类举例不看:不管...还是... ;无论...还是...;或者...或者...
5.表目的型的不看:为了
行测之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
2011河北公务员行测之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本文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 “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如:【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略读技巧之十看十不看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公务员考试资料网()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推荐:公务员精英学院主旨概括题课程讲解一、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如:【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也表示转折关系,为弱转折。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
因此,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
强转折和弱转折同时出现时,强转折通常是重点。
例如:【例2】社会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
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得调整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
但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 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整合B. 社会冲突的整合功能是需要条件的C. 社会冲突是社会化不充分的表现D. 社会冲突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在转折词“但是”之后,即“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我们抓住这个主题句就可以了。
从“取决于”可以看出社会冲突的功能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正确答案为B。
转折词“但是”之前讲的是社会冲突的功能,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省略不看。
三、结论部分要看,结论之外可不看一个分句说出原因,另一分句表示结果,这两个分句是一种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因为……所以……”。
跟“因为”作用相同的有“由于”、“既然”;跟“所以”作用相同的有“因此”、“因而”、“可见”、“看来”、“那么”、“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
在一个文段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
因此结论部分要看,结论之外可不看。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用倒装的形式强调原因,这时原因部分需要看。
例如:【例3】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的才能在传媒、大学、科研和金融等高度理性的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展示空间,而且也帮助她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骄人业绩。
当然,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仍然限制着女性潜能的发挥。
因此,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往往是她那旁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这段文字主要表述的是:A. 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职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B. 女性更适合从事传媒、大学、科研和金融等高度理性的行业C. 随着职业化的提高,女性要在事业上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D. 若没有妻子和母亲的角色限制,女性潜能将得到更大的发挥【答案】C【解析】结论后面是重点,文段通过结论词“因此”引出主题句“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往往是她那旁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C是对文段的主题句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
四、必要条件要看,条件之外可不看一句提出条件,另一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的结果,这两句是一种条件关系。
这种条件是唯一、必要的,就是必要条件。
表示必要条件的标志有“只有”、“必须”、“需要”、“除非”、“务必”、“如何”、“怎样”等。
必要条件句引得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通常是文段中的重点。
因此,必要条件要看,条件之外可不看。
例如:【例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
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井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B. 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C. 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D. 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答案】C【解析】最后一句必要条件句是文段的主题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是文段的主题句,谈的是“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C为正确答案。
五、总述部分要看,分述部分可不看行文脉络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个文段有一定的行文脉络,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总述的部分通常是文段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措施,也通常是文段的主题句。
总述部分通常位于文段首句或末句,做题时我们需要把握首尾句原则。
分述部分是为了证明或解释总述部分的观点或措施,不是重点所在,因此可不看。
例如:【例5】“红段子”就要来了!在有关部委和几大移动运营商的联合高调推动下,中国手机短信有望“全国山河一片红”。
一场名为“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产业走向”的座谈会,在农历新年临近之际,拉开序幕。
其受重视程度,从参会人员可见一斑:工业与信息化部长奚国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李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撰文称:具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短小精悍,效果催人奋进的短信,就是“红段子”。
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A. “红段子”有望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B. “红段子”是很受欢迎的手机短信C. “红段子”现象引起了领导的重视D. 什么是“红段子”【答案】A【解析】文段的行文脉络为“总——分”式,开篇重点介绍“红段子”就要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总领全文。
后文逐一介绍了相关的活动以及对于红段子的解释介绍,属于叙述部分。
那么段首句才是文段的重点,A是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
而C、D两项为片段信息,并非重点,B是无关选项。
所以选择A选项。
这里我们把握首句总述部分就可以了,后面分述部分可以不看。
六、主句部分要看,方式状语可不看遇到长难句时,我们要把握句子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谓宾。
句子的枝叶,包括定语、状语、补语,是为修饰句子的主干服务的,可以省略不看。
“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得”连接补语和中心语,这些助词是句子枝叶的标志。
例如:【例6】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 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B. 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C. 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D. 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方式状语“随着……”可不看,把握文段的主题句“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前面句子枝叶可以不看,把握主干,可判断正确答案为A。
七、解决问题要看,目的本身可不看目的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答案。
引导目的的词语有“为了”、“要想”、“想要”、“才”等。
表示“解决问题”的词语有“必须、需要、应该”等。
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往往是必要条件,解决问题的措施是重点。
例如:【例7】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
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结论之后是重点,我们可以确定“所以”后面是主题句所在。
主题句中“为了”表示目的,可以不看,要看“必须”引导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再分配过程”,正确答案为B。
八、文段观点要看,举例本身可不看举例的标志有“比如”、“正如”、“例如”、“以……为例”、“……是一个例证”。
此外,故事、数据等均可为例证。
举例是为了说明前后观点,重点找前后观点。
例子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省略。
围绕举例的选项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应排除不选。
例如:【例8】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味。
巴尔扎克在《风雅生活论》中曾引用两句谚语来说明这个道理,一句是:“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
”另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