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创伤②蕴含③心魄④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2)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1)改为(2)改为。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3.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B.、“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他的号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C.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D.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4.按要求默写。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略【解析】注意书写规范。
2.【答案】(1)chuāng(2)yùn(3)pò(4)kēng【解析】注意“创”是多音字,意思与“创造”有关时读c huàng,意思与“伤口”有关时读chuāng【考点】汉字的字音。
3.【答案】第①段: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或: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第②段: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解析】第①段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以删掉“通过”或者“使”。
第②段“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不合逻辑,应删掉“是否”。
【考点】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4.【答案】列举未尽【解析】根据前文的“慈母……,游子……”省略的内容应当是继续列举古诗里的情感,所以作用是列举未尽。
【考点】标点符号的作用。
5.【答案】(1)如茹(2)暇遐【解析】“含辛茹苦”中“茹”和“含”的意思相近,应当是茹毛饮血的“茹”;“遐想”意思是想的很远,所以用“闻名遐迩”的“遐”【考点】汉字的字形。
6.【答案】B【解析】“六一居士”说法错,陶渊明的号是“五柳先生”,“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的号。
【考点】文化常识。
7.【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身世浮沉雨打萍(3)何当共剪西窗烛(4)老骥伏枥(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能谤讥于市朝(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示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二、阅读理解8.【答案】画线诗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一句描绘了边塞纵横交错着无边冰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做了总结;后一句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人下文的送别。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精品word版)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书写能力。
只要能工整美观的书写即可。
答案:略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答案:(1)chuāng (2)yùn (3)pò (4)ĸēng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辨析或修改病句。
答案:(1)第一段: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试题(全解全析)⼀、语⽂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完全正确的⼀项是()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B.解剖.(pāo)喧嚣.(xiāo)黝.⿊(yōu)戛.然⽽⽌(jiá)C.哺.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不倦(huì)D.畸.形(jī)迸.溅(bèng)鸟瞰.(kàn)曲⾼和.寡(hè)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暮霭琐屑英雄⽓概相题并论B.沉淀苍穹焕然⼀新励精图治C.咨询缥缈⾛头⽆路打抱不平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有误的⼀项是()A.谁见过顽⽯发芽?谁见过⽯头拔节?昆明⽯林如此巧夺天⼯....的⾃然奇观真是令⼈叹为观⽌。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在创建⽂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睹.。
D.耶鲁⼤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学⽣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物。
4.(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在国⼈的期待中,国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趟蓝天⾸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化。
C.“⼀带⼀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2分)给下列句⼦排序,最恰当的⼀项是()①由于⽤来运送乘客或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铁的雏形③这⼀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④超级⾼铁的学名叫超⾳速空⽓动⼒⽕车⑤它实际上是⼀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速运⾏的特殊交通⼯具。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及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完整word版)2017云南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喑哑( yīn)防备(tí)..B.解剖(pāo)喧哗(xiā o)..C.哺育( bǔ)绚丽(qǐ)..D.畸形( j ī)迸溅(bè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暮霭零碎英豪气派B.积淀苍穹面目一新C.咨询缥缈走头无路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泥泞( nìng).乌黑( yō u).堕落( zhuì).俯视(kàn).)相题并论励精图治仗义执言趋附者众)锐不行当(dāng).戛但是止( ji á).不厌其烦( huì).曲高和寡( hè).A.谁见过顽石抽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这样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洁净能源开发领域获得了亘古未有的成就。
....C.创立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可以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断然归国担当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人人皆知的人物。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国人的期望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达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展开与策划的“经典朗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认识中华优异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提议获取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论,并获取了沿岸国家的热情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可否获取解决,重点在于相关部门拟订有效的管理举措。
5.给以下句子排序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因为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 年提出了“超级环”的假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③这一观点最先于1997 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取技术专利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⑤它其实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转的特别交通工具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6.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017云南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B.解剖.(pāo)喧嚣.(xiāo)黝.黑(yōu)戛.然而止(jiá)C.哺.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人不倦(huì)D.畸.形(jī)迸.溅(bèng)鸟瞰.(kàn)曲高和.寡(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B.沉淀苍穹焕然一新励精图治C.咨询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
2017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 )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2分)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2)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1)___改为___ (2)____改为______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28页)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
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
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韵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 (1)创.伤( ) (2)蕴.含( ) (3)心魄.( )(4)铿.锵( ) 3.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第②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中考语文】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云南昆明2017中考试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1、请用正楷将第 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 )
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2分)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
(2)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
(1)___改为___ (2)____改为______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 “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诗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北朝民歌《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陆游在《十—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描写了战马飞奔,弓弦雷鸣的战争场面。
B.、“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他的号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
C、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8)喷薄而出的朝阳,缓缓西沉的落日,总能引发诗人无限感慨。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日”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诗歌赏析。(第8题,3分)
D、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7、按要求默写。(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〇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甲】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 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