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论文终稿
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9篇)
![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80b3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b.png)
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9篇)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9篇)难忘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实践报告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篇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利用实践机会,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了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及人民生活状况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点不足和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此的一些问题思考,报告如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调查中发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和建设社会之一新农村的目标的提出,我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为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通过我镇政府和党委以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具体有如下几点:一、物质生活在十几年以前,当你走在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参差不齐的破旧土木结构的房屋,和那狭窄脏乱、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
每当下大雨的时候,屋内就到处漏雨,呈现出一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景象;那乡间的小路就更不用说,坑坑洼洼、雨水聚集、泥泞不堪,人们根本出不去。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我镇宁村的房屋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以前破旧的土房子变成了现在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大红砖瓦房,有的农民甚至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屋内一装饰,在配上一些现代化的家电设备和城里人不相上下。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9897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c.png)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团队对省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农村建设的特点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农村的深入,农村经济结构逐渐向农业多样化、农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农民不再只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通过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经济活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新农村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电力、通信、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注重提高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加强和改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促进了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但农村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仍有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如道路状况差、供水不便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需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四、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3.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设施条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必备3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必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dd0f9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c.png)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但由于各地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苦,任重道远。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民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
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
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
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
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
“腰包不鼓,难筹大事”。
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
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cf1f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png)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我们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
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
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关键词:新农村沙上发展成就一、“新农村”的概念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二、“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新房舍”要求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新设施”要求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要求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都应按卫生标准进行建设和规划。
“新农民”要求即“四有公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新风尚”要求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时间及地点时间:20**年10月2日地点:赣榆县金山镇沙上村四、实践内容时隔几个月我又回到了我的老家,我的老家是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的一个小农村,响应我们县争创“百强”县的口号,我们县由于靠海,渔业发展的比较好,另外招商引资,吸引大量企业来此建厂,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也顺利的进入百强县,由于本着目的而来,以前经常在外面上学,没有多少注意,这次回来发现从我一出生住的那个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b26a9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f.png)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你想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近年中国在迈向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一直在大力度实行的,而如今,新农村建设到底有怎样的发展,是否真的为老百姓谋福祉?我决定利用假期时间为这个问题寻找一个真实的答案,以充实我对国家发展的了解,从而增加人生阅历。
二、实践内容利用同学网及网络,向住在庄河市农村的同学分发了电子版调查报告,利用他们的亲朋好友和邻里关系,获得了覆盖了从20到70岁男女老幼各阶层的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庄河市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得出现今新农村建设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的相关结论。
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家庭月总收入出现了一定的分布不均情况,务农收入较低,而个体和政府机关普遍收入较高;30岁以上调查人的主要经济负担为子女教育婚姻及家庭日常开支;收入较低者的花钱消费主要收主观愿望影响,收入较高者主要收农村市场缺乏合适产品;受访者普遍觉得近十年收入微微有些变化且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与过去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问题上,务农者和打工者普遍认为是村民和政府,有正规职业的受访者认为是国家政策及招商引资和政府项目资金扶持。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是缺乏途径影响了自己收入的提高;学历较低者均希望政府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来促使自己增收;所有受访者均希望政府加大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及保险方面的投资;各乡镇最普遍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仍为村民们聚在一起交流参观;大部分务农者非常希望参加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活动;庄河市各乡镇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中等偏上,基本采用了优良品种,全部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办法;大部分人对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及社会治安状况满意,但依然认为现在的农村环境一般偏上,而农村基础设施一般;20—30岁的受访者希望村庄增加运动场地及文化站,30岁—40岁希望增加小学幼儿园,40岁以上希望增加肉菜市场,所有受访者都希望增加卫生站;绝大部分受访者希望农村对校舍及农田标准化方面进行改造;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受访者普遍反映仍存在经济压力、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10b6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7.png)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引言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加速发展。
本篇实践报告旨在介绍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农村人口贫困,交通不便。
我们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三大目标、“五位一体”新农村建设理念,打造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农村学校和康复中心。
项目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资源调查,了解当地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所缺少的资源。
接着,我们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向合作社会员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合作社成员们参加相关培训,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销售价格。
此外,我们还通过向企业推介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赢得了企业的青睐,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在保证农村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我们还充分发挥康复中心和学校的作用。
康复中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照顾和保健,学校则大大提高了当地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并且农村教育也迅速得到了改善。
成果总结整个项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合作社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成功向企业推销标准化的蔬菜产品,实现了规模化增长,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康复中心也将原来困难的农村老年人照顾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大为改善。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山区的农村人口将会共同发展,实现更多的收获。
结论通过此项目实践,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技术支持的持续性。
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我们会更加注重对农民的专业化培训,以加强他们的技能,同时也应该把康复中心和学校的职能充分发挥,为农村人民提供更为全面的发展机遇。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7aaa2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1.png)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一、研究背景与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速城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应当紧紧把握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积极进行有关新农村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活动涉及的对象是武汉市的几个郊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包括江夏区、蔡甸区、新洲区、黄陂区等郊区。
三、调查方式调查采用走访调查为主,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
在访问各区当地乡级政府有关部门后,确定调查名单,将调查工作具体地确定到镇村湾。
在对所调查地的建设调查的同时,对当地农民进行个别采访。
收集当地新农村建设前后的情况,并进行系统比较。
五位成员按照申请表的工作安排,合理地分工合作。
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7月至8月间。
四、调查内容积极查阅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精神,在武汉市郊区的农村区域经济、村落规划、建筑特征、环境治理、文化等情况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开展土木建筑、环境工程、机械制造与应用、文化宣传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具体工作如下:1、建筑方面:详细记载“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是否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是否体现出节约土地、节约材料和能源等特征,记录当地农民住房条件(1)对农村居民点分类的调查根据农村居民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水平、村庄规划分类指导,调查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模和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类型。
(2)对农村居民住宅建设标准调查。
确定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标准及村庄建设用地构成,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潜力评价,同时向当地政府咨询当地农村居民点析出土地再利用途径和管理对策并做详细记载。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论文 终稿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论文 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20f45e1feff9aef8941e06d9.png)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调研团队:文博张海勇田野汪继良王超巴贡次仁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8年2月小组成员文博: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26张海勇: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27田野: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23汪纪良: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24王超: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25巴贡次仁: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15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2006054504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谐发展成就问题内容提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
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
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
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经济在粮烟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们小组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在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问题。
通过我们对新农村的教育、人口结构、收入、生产、就业及培训、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福利和医疗、娱乐、党支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短期的,阶段性的成功,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云南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
![云南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163e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5.png)
云南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围绕福兴乡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实际现状,结合此次省委党校学习所得,针对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以“群众最关心、发展最现实、问题最突出”为根本,切实反映实际建设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基本现状福兴乡位于肇源县最东部,北邻肇州县,东接肇东市,地处“三肇交界”,全乡幅员面积143,911亩,耕地面积97,708亩,辖7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5152户,人口20812人。
这里海拔176.3米,没有水、草资源,因此,玉米种植成为了福兴乡群众年复一年的谋生手段。
然而,近几年,福兴乡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民生事业持续繁荣。
具体情况如下:(一)经济发展迅速作为传统玉米种植的农业乡镇,福兴乡一直在各项惠农政策中寻找机遇,经过几年的产业调整,现在已经跳出了传统农业圈,并形成了“七化”的发展态势,即:棚室产业壮大化、畜牧养殖业规模化、裸地果蔬基地化、林下特色经济潜力化、企业链条延伸化、商标品牌市场化、合作组织规范化。
一是实现了主导产业壮大化。
按照“小区化发展,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大力发展棚室经济,截止XX年末,已建成棚室2852栋,其中:冷棚2142栋,温室710栋,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棚室经济收入实现8,500万,拉动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拉动相关产业增收3,100万元。
二是实现了辅助产业规模化。
经过多年“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重点实施以猪为主,兼顾牛羊禽的发展的思路。
XX年末,全乡肉牛存栏量3210 头、出栏1515头,生猪存栏28355头、出栏26011头,肉鸡存栏 37.6 万只,出栏29.8万只。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de3a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9.png)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在出现了某些事件和情况后,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问题一、主题简介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二、活动日程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7月28日至大冈镇财政所三、调查情况1、调查背景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2、调查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
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
假期来了,我们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独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大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2441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9.png)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打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涵盖了典型的农村地区。
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71份,有效回收率85.5%。
三、调查结果:1. 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道路修建、供水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大部分农民表示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道路狭窄、供水设施欠缺等问题,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2)农产品销售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一些农民的农产品难以销售,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3)农民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创业意识和管理能力,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3. 解决问题的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农民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问题。
(2)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和培训,提升农民的销售能力。
(3)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四、结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融合。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117e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e.png)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1篇:建设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建设新农村社会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践时间年月日建设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的生活也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民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足安康,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对新农村建设做到充分的了解。
这就需要我们用社会实践来实现。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
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
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
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十分高兴,我能够在寒假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
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是否真是中国新农村未来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2023年新农村修建状况及问题调查见习汇报范文
![2023年新农村修建状况及问题调查见习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1f00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8.png)
2023年新农村修建状况及问题调查见习汇报范文2018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汇报将以2023年新农村修建状况及问题为主题,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新农村修建状况调查1. 修建规模扩大新农村修建规模逐年扩大,不仅仅是个别村庄的改造,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农村修建正在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2. 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修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普及程度显著提高。
许多村庄都通上了水泥路,以方便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村庄内的供水、供电设施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
3. 环境改善新农村修建推动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村庄的卫生状况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通过改善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4. 农业产业升级新农村修建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等,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新农村修建问题调查1. 土地利用问题部分地区在新农村修建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地方过度注重建设村庄,忽视了农田的保护,导致农田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在新农村修建中,应注重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确保农田面积和质量不降低。
2. 农民参与问题在部分地区,农民参与新农村修建的意愿不高,缺乏参与权益保障,对新农村建设缺乏积极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修建的进程。
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修建中来,并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增加农民的获得感。
3. 资金投入问题新农村修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一些地方,资金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b71aa04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1.png)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最终定稿)第一篇: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湖北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的观点,具体如下:第一,国家政策好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政策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
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
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第二,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爷爷奶奶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从认识的那些读书的朋友们的发展状况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两代能够好好读书。
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情况。
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些简要的调查,调查中发现:1农村家庭中如果有孩子,收入的主要支出便是在教育方面,大部分家庭的纯收入都只能是刚好够教育的支出;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3农村的教育资源及质量相较于城市而言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孩子考不起好的学校,而读过书最后辍学的孩子都认为差一点的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读书不如打工;4辍学的孩子有的是没考上好的学校后,差的学校读不起,没办法才出去打工,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存在读书不如打工的思想;5目前社会上是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被称之为“蚁族”,这种现象助长了读书不如打工这种思想的成长;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1f8e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关于×县新农村道路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这个暑假过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我第一次自主的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是关于我们村近几年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展变化的。
第一次深入农户、与村干部交流,感受颇深。
在调查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村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在得到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我的家乡。
背景:×县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强化措施、细化责任,搞好帮扶引导,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
在×县×乡×村新农村建设点,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建设美好新农村,该村今年筹集资金2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8000多平方米环村道路和巷道的硬化,建起了村休闲广场等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四通八达,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水冲式厕所,村民过上了殷实富裕的生活。
×县×乡×村、×乡×村、×镇×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镇村联动,把×镇建设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整个镇村进行了总规和修建性详规,具有前瞻性和现实可操作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圩镇的品味和人气。
为实现让群众“住整洁房、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能源”的目标,新干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抓手,以73个省级和41个县级新农村点为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大会战,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精品村示范村。
为把新农村建设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县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这个县县、乡、村、三级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泛进行宣传,让新农村建设政策家喻户晓,全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各村由村民选举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两委和理事会共同带领群众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搞好改水改厕,硬化道路,搞好村庄环境卫生整洁。
县直部门和镇干部实行挂点包村帮扶,经常深入到村组协调解决各种困难。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c16b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d.png)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概况为了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农村居民的调查。
调查范围为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周边的农村,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共收集了100份有效数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1.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调查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持肯定态度,认为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其中,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受到农村居民的广泛赞扬。
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仍有38%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仍未得到显著提升,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调查数据显示,69%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其中农村供水和电力配套设施的完善是最为受关注的。
同时,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的改善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1%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交通联络、水利灌溉等方面,农村建设仍然存在差距。
3.农村居民创业就业难度有所减轻调查数据也显示,60%的农村居民认为目前创业和就业难度有所减轻,但仍有40%的受访者表示创业和就业面临的困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中,职业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政策得到农村居民的广泛认可,但一些农村居民表示政策的落地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4.农村文化生活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9%的农村居民认为现在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仍有多数农村居民感到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多彩。
调查结果还显示,文化设施建设不足、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化生活选择较少等问题是制约农村文化生活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建议:1.继续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加强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灌溉、交通联络等方面的投入;3.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政策的落实,助力农村居民创业和就业;4.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和质量。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42763fd0a79563d1e7255.png)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在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
家政府和省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来支持个鼓励农村的建设,我所了解的就有全免各种农业税、退耕护岸林、家实施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学生学实行两免一补、农业种子费用的补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县又实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
这些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地进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和学生学的沉重负担。
做完这些后,家并没有停止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近几年来,家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
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经过的《中共关于制定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提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
明确了&l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r的建设要求。
这是中共中央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对此我在这段校学习期间,按照校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对我乡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况做了静心细致的调查,我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办法并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我解决问题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
大多数人为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二、调查方式:本次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的。
三、调查资料:1、在没有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存在哪些问题(1)教育方面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
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学生家长。
他们大多数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收费的现象。
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体现很明显。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5def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8.png)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状况、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本文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力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二、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小组前往了多个新农村试点村庄,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感受。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获取更为广泛的数据支持。
资料收集:搜集了政府文件、政策报告、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三、新农村建设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新农村建设成效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文化教育:农村教育资源逐步均衡,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新农村建设挑战尽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资金来源有限,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人才流失: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压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保护压力逐渐增大,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一大挑战。
六、对策建议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吸引和培养人才:通过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村待遇,吸引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886c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e.png)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出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舆情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篇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某某单位职能作用,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良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日程,层层部署,层层落实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组成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33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机构,下设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制定下发了《20xx年新农村建设目标及孝核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乡镇的职责和任务。
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包扶一个乡镇、一个试点村,对所包乡镇新农村建设负总责。
二是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
为了提高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会议精神。
使各级干部树立了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
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简报等形式,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中有声,报纸上有字。
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制定规划,实行整体推进。
市委市政府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突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合理规划村屯布局,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地域特色。
为我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是加强对接,协力共建。
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后,市委、市政府主动与**驻村工作队、省帮建单位进行了对接,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各驻村工作和省帮建单位也都积极主动地深入到试点村,帮助制定规划、谋划发展、协力共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希望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 总结出农村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状况的认识
特点, 以供我们参考,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百姓的心声,
为扎实做
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借鉴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
全面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的方法:
我们团队采用最成熟、 有效的 “调查问卷” 的方法, 附加以最真实的 “走访乡村” 、“实
3
地考察”等手段,将最真实的新农村现状展现出来。 我们调查的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农民、乡政府、个体户、小企业主、饲养业、外出务
工人员等。 我们尽量将调查内容涵盖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行了
特别关注。 (下附调查问卷 )
方法论证:
通过“统计学” ,“抽样检查” ,“概率分析”等数学手段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 析、汇总、归纳,将最直观的数据用文字呈现出来,以求最直接、真实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 实际。
调研的过程:
我们的调研持续了五天时间, 各地由于具体情况不同, 时间上的差异再所难免, 但我们
基本上还是按照计划好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着。
第一天, 我们主要是对各自调研地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并搜集了一些
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作调查问卷打下基础。
第二天, 我们就前一天的劳动成果, 进行问卷的设计, 尽可能让问卷能覆盖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
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 推进农村全面小康。 农业的弱质性, 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
阔性是中国 " 三农 " 问题的根本特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
பைடு நூலகம்
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总,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再次采访。
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 200 份,收回 150 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为 120 份,有效率为 80% 。
下面就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有 10%没有上过学, 25%只上过小学, 30%上过初中, 17%上过高 中, 10%上过中专,其中有 8%上过大专及以上。
正文
调研时间: 2008 年 1 月 23---27 日
调研地点 :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
湖南省永州市岚角山镇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 陕西省咸阳市叱干镇
调研对象: 各小组成员所在地的农村
调研的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
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有统一的模式。 我
这样的数据能说明一定的情况: 1. 我国施行义务教育以来, 国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
农民的素质明显提高。上面 10%的没上过学的主要集中在大龄妇女和老人。 要强国先要强民, 强民要让教育先行, 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 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
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还很远。
关键词 :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和谐发展 成就 问题
内容提要:
农业、 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 源起于 “三农 ”,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 “三农 ”,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 根本,只有 “根本 ”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的各个方面,解决我们所有的疑问,为发现问题全面查找不足,寻找途径和方法。
第三天, 进行问卷调查。请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背景的农民填
写调查问卷,并向他们讲解有疑问的地方,询问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发下的问卷,并作初步分析,从中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住户,
进行进一步的访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 第五天,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归纳、统计数字,撰写各自的调查报告的初稿,以便汇
农村经济在粮烟
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2
我们小组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在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建设现状的基础 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问题。通过我们对新农村的教育、人口结构、收入、 生产、就业及培训、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福利和医疗、娱乐、党支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等多 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短期的, 阶段性的成功, 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医疗福利、收入、民主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的压力仍然很大, 因为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巨 大,许多根本制度上的问题还需要长时间的改进, 各种不良现象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纠正。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实践报告
调研团队 :
文博 田野 王超 次仁德吉
张海勇 汪继良 巴贡次仁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1
2008 年 2 月
小组成员
文博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6 张海勇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7 田野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3 汪纪良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4 王超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5 巴贡次仁: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15 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04
4
2. 调查人年龄区间在 [17 , 80]之间,平均年龄为 41 岁,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经 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一般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 在农村里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 还有就 是小孩,这也造成了我们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大。
调查对象的家庭成员平均为 4.8 人,家庭人员还是偏多的,虽然我国的计划生育已经取 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深, 有许多人在生了女孩后还一定要 生一个男孩才行。所以, 在建设新农村上,我们不仅要改善硬件, 更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 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落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