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篇

合集下载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二、常见病、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五)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排出了继发于神经、内分 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所产生的肥胖,其体 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中医认为本病 主要由于脾虚引起痰湿积聚于内所致。
治则:健脾利湿祛痰。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五)单纯性肥 贴敷王不留行籽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每天35次
耳穴疗法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耳穴疗法的特点
一、耳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二、常见病、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二)失眠
不寐也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 睡眠而言,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 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其主要原因为心、肝、脾、肾等脏腑失调。
治则:解郁降火、养心宁神。常用弱刺激 按压法。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二)失眠
操作步骤: 1、取穴:心、神门、皮
操作步骤: 1、取穴:神门、皮质下、耳
尖、枕。 2、配穴:阳明头痛者加额;
少阳头痛者加颞;太阳头痛 者加膀胱;厥阴头痛者加肝; 痰浊头痛者加脾、胃;肾虚 头痛者加肾;肝阳上亢者加 肝;气血亏虚者加脾、心。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
(四)头痛
3、操作:耳穴消毒,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 用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 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 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 点。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 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 穴的耳廓正面,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 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 按压2分钟左右,每天3~5次。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 日1换。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2024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2024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引言概述:耳穴定位是一种中医调理方法,通过按压耳朵上特定位置的穴位,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耳穴定位中的升压点(一),包括该穴位的位置、作用及按压方法。

正文:一、升压点(一)的位置1. 位于耳廓的上半部分,距耳垂大概0.5cm的位置。

2. 针对不同人群,该穴位的位置可能会有轻微差别,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耳廓形态进行准确定位。

二、升压点(一)的作用1. 降低血压:按压该穴位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 缓解头痛:升压点(一)与头部神经直接相连,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头部不适症状。

3. 改善睡眠:按压该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多梦等问题。

三、升压点(一)的按压方法1. 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该穴位,适度用力,以感觉到舒适为宜。

2. 每次按压持续约3-5分钟,可以先轻柔按压后逐渐加力。

3. 按压时可以直接用手指,也可以借助按摩棒等辅助工具。

四、升压点(一)的注意事项1. 在按压之前,应将手指洗净,保持清洁,避免引起感染。

2. 按压时应找准位置,避免偏移,以免影响按压效果。

3. 按压时应保持放松的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五、升压点(一)的效果与时间1. 升压点(一)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立即感受到明显的改善,而对于有些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2.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持之以恒,每天按压该穴位,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总结:升压点(一)是耳穴定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按压该穴位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头痛和改善睡眠等问题。

按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适量的力度,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如果您有血压问题或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耳穴按压。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一)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一)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一)前面我们讲了为什么耳朵会与全身有关系,以及我们耳穴在耳朵上大致的一个分布规律,详见《身体不舒服,耳朵上也会有表现》那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部分耳穴的定位以及这些穴位主要能够治疗哪些疾病。

我们把耳朵的表面解剖位置拆开,分别阐述一下。

最后我们再提一下简单易行的耳穴诊断和治疗方法。

1、耳轮上的穴位:耳轮穴位耳中: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咳血直肠: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外生殖器:主治睾丸炎、附睾炎、阴道炎肛门:主治痔疮、肛裂耳尖:主治发热、高血压、失眠结节:主治头痛、头晕、高血压轮(1、2、3、4):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2、耳舟穴位耳舟穴位指: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麻木腕:主治腕部疼痛凤溪: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哮喘肘: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肩部疼痛肩: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锁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3、对耳轮穴位对耳轮穴位跟:主治足跟痛趾:主治甲沟炎、足趾部疼痛麻木踝: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膝:主治膝关节肿痛髋: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交感:主治肠胃痉挛、心绞痛、肾绞痛、心悸、失眠等臀:主治坐骨神经痛,臀部疼痛腹: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颈痛腰骶椎:主治腰骶椎疼痛胸: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痈,乳少腰椎:主治腰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产后乳少,乳痈颈:主治落枕,颈项强痛颈椎:主治落枕,颈椎病上述的耳穴以及主治仅是部分内容,还有三角窝、耳屏、对耳屏、耳甲、耳垂、耳背、耳根等部的穴位以及主治后面再阐述,我们先来简单聊一聊怎么去通过耳朵发现我们身体的异常。

好去直接实践应用上面所讲的知识,最简单的就是压痛诊病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可用的工具(牙签、小棉签棒、耳穴探压帮、耳穴探测仪)去按压耳朵上的穴位,以此来判断是身体那个部位的异常。

当某个按压点出现压痛时,我们就要注意了,如何按压呢?我们用作说扶住耳背,右手持工具按压,以大概50-100g的均匀压力按压耳廓穴位,观察疼痛症状,以找出压痛最为敏感的穴位。

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篇

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篇

耳垂区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九宫格:牙、舌、颌、垂前、眼、内耳 、扁桃体穴
耳垂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 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 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 耳垂5、6区交界处。
◆耳中:耳轮脚起始部至耳轮脚消失处。
◆直肠: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 耳轮分为三等份,自下而上依次为直肠、尿道 、外生殖器。
◆肛门:对耳轮下脚上缘与对耳轮上脚前缘之 间所对应的耳轮处。
耳轮区
◆耳尖穴: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处。 ◆耳尖前穴 ◆耳尖后穴 ◆结节穴:又称肝阳穴。 ◆轮1-轮4: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 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 轮3、轮4。
耳甲区
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 界处。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处。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处。
三角窝区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对耳轮体:腹、腰骶椎、胸、胸椎、颈、颈椎 。
◆对耳轮上脚:髋、膝、踝、趾、跟。
◆对耳轮下脚:臀、坐骨神经、交感穴。
耳舟区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穴位:指、腕、肘、肩、锁骨、风溪
耳舟区
耳舟分为6等分 指:第1等分 腕:第2等分 风溪穴:第1等分与第2等分之间 肘:第3等分 肩:第4、第5等分 锁骨:第6等分
耳屏区

立竿见影的耳穴按摩法

立竿见影的耳穴按摩法

立竿见影的耳穴按摩法『直观、易学、易掌握』耳廓三角窝内为内生殖系统穴位所在处,耳轮脚周围则分布着胃肠系统的穴位。

从耳朵的形态和色泽可判断人们的身体状况,比如:耳朵大而厚者,体格健壮;耳朵小而薄者,瘦弱多病;耳朵红润者,面部气色亦好,精力充沛;耳朵萎黄、苍白,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临床实践证明:耳穴诊治疾病,方法简单,直观、易懂、易学、易于掌握,特别是镇静、止痛、降压、清热泻火等,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运用耳穴按摩方法进行人体保健由来已久,早在清代被誉为长寿皇帝的乾隆就将“耳常弹”作为自己保健的秘诀之一,而耳穴按摩手法,无论哪个年龄层次,无论体强体弱,也不计较场合或时间,随意即可做起,可谓方便,轻巧的举手之劳。

长年坚持耳穴按摩,可通过促进尽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

再加上耳部的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穴位,如:内分泌、疲劳恢基点、便秘点、降压沟、神门等,可起到改善睡眠、增进食欲、大便通畅、平稳血压的效果,长此下去,自然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耳聪明目,从根本上延缓了自身衰老。

耳穴按摩分二类,一为自身耳廓穴位保健按摩,一为术者耳廓穴位治疗按摩。

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搓、捏、点、掐等。

一、自身耳廓穴位按摩自身耳廓穴位按摩由患者自行操作。

按摩采取坐位或立位,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平宽。

每天清晨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共分十节。

(一)耳屏前(外鼻穴等)按摩:以两手中、食二指指尖在耳珠前轻轻揉按。

沿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按18次。

此法用于防治感冒、鼻炎、咳喘等。

(二)耳尖穴按摩:两手拇、食二指捏拿耳尖穴处,轻微揉按18~27次。

用于防治眼疾、感冒发热、惊厥、高血压。

(三)三角窝区按摩:两手食指或中指尖,在三角窝区域内轻点揉按18~27次。

用以防治妇科病症、阳萎等。

(四)耳甲艇区按摩:两手食指或中指尖,在耳甲艇区轻点揉按18~27次。

用以防治胃病、泄泻及胆石病等。

(五)耳甲腔区按摩:两手食指或中指尖,在该区轻点揉按18~27次。

传统保健疗法耳穴疗法

传统保健疗法耳穴疗法
抑制的功能。常用于辅助治疗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引起的症候
群。主治: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可协助诊断消化、神
经、心血管系统疾病。此穴还具有消炎、消肿、止汗、止痛、缓解
腹胀作用。治疗腹胀疼痛可用耳穴“皮质下”配经络穴“足三里”
6、垂体 :对耳屏内壁的底部。治疗侏儒症、肢端肥大症、尿崩
症、产後宫缩不佳、性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
2021/10/10
27
将对耳屏内侧分为两等分:腮腺往下0.2公分睾丸穴(卵巢)主治: 生殖系统疾病、头痛。
8、丘脑 :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主治:单纯性肥胖、嗜睡症、 水肿、内分泌紊乱。
丘脑与睾丸二分之一处:兴奋点。主治:嗜睡症、遗尿、阳萎、肥 胖病。
9、脑 :对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失眠、多梦、眩晕、耳鸣 、哮喘、疼痛性疾病。
2021/10/10
33
对耳轮穴位
对耳轮相当于人体躯干。
分为13个区 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份; ①上1/3再分上、下两等分,下1/2 为对耳轮3区,上1/2左右各等分为 对耳轮1、2区;②中1/3对耳轮4区 ③下1/3为对耳轮5区 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份, 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 对耳轮7区 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 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 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3/4, 前上2/5为8区,后上2/5为9区, 前中 2/5为10区, 后中2/5为11 区,前下1/5为12区,后下1/5为 13区
对屏尖=腮腺。对耳屏,腮腺和脑干。轮屏切迹只有一个穴是脑干
脑干和腮腺的中点是脑垂体。减肥必贴穴是主穴,脑垂体=缘中
平喘:在腮腺穴前下方约0.2厘米处
2021/10/10
28

神奇的耳穴疗法

神奇的耳穴疗法

健康生活·医苑奇趣神奇的耳穴疗法□重庆市肿瘤医院针灸科主仼 朱 丹走在街上,你是不是看到过有人耳廓上贴着小块胶布?别奇怪,这不是一种追求时髦的方式,而是一种防病治病的疗法。

据说,这样做可以治疗近视,可以增高、美容、减肥,甚至还可治疗一些慢性病等。

虽然听着有点包治百病的小广告嫌疑,但这是真的。

神奇的耳穴疗法,以适应证广、疗效好、简便易行和副作用少等优点,备受人们的欢迎。

不过,虽然耳穴疗法适合多种病症,可以防病治病,但因耳朵上穴位众多,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不然反而有损健康。

耳部是身体的缩影有病治病,无病养生,耳穴疗法的功效真是很神奇,除了能降血压、血糖,还具有美容、增高、防治近视等功效。

耳穴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耳穴疗法,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确立耳穴疗法为治疗多种病症的有效方法。

耳廓就像是一倒置的胎儿,头朝下,臀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躯干位于中间,耳穴则是耳廓皮肤表面和人体脏腑、经络等相沟通的部位。

根据现代生物全息理论及实践证明,耳朵与全身各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

身体任何一个器官,都可以在耳部找到对应的反射区域,并可借助刺激达到调整、治疗的效果。

刺激耳穴调节脏腑耳穴疗法是用毫针、压子(如王不留行子)、磁疗、温灸、推拿按摩等方法准确地刺激相应耳穴处,并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耳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肢节、器官产生联系。

其中,耳与手足三阳经的联系最为密切,六条阳经皆入耳中或分布于耳区周围。

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通过经络的联系,在双耳的耳穴上显示出来。

同理,耳穴疗法可刺激经络,疏通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五脏精气充盛,经络气血畅达。

临床常用3疗法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耳穴疗法是压豆法、毫针法和刺血法,不同的耳穴疗法适应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耳穴疗法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操作方便,不仅疗效独特,能补体针之不足。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
耳郭分区示意图(正面)
耳郭解剖示意图(正面)
耳郭分区示意图(背面)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命名规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耳穴分布规律
耳穴常用功能分类表
1.调节神经系统
2.调节内分泌类
3.调节脏腑类
4.提高机体应急能力类
耳穴望诊除了望诊外,触诊也是耳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触摸按压,分辨耳部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以及患者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拒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适用范围广泛既可消炎解毒泻火又能补虚升阳止痛麻醉复苏等疗效独特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或症状如果使用耳穴疗法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耳穴疗法前应分清适用证和禁忌证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
耳穴疗法有按摩、压丸、施灸、贴膏药、压迫等,被称为“绿色疗法”并非徒有虚名,它与埋针、耳穴针疗法相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安全、无创伤;操作方便;防病、治病兼顾。适用范围广泛,既可消炎、解毒、泻火,又能补虚、升阳、止痛、麻醉、复苏等,疗效独特,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或症状如果使用耳穴疗法,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耳穴疗法前应分清适用证和禁忌证。
耳穴定位及主治
附:
耳穴功能归类经验蔡晓刚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总结出33组临床治疗常见疾症的选穴配方,这些配方主次分明,具有简明、方便、效高等特点。余在京进修学习期间,对黄丽春老师运用耳穴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以下方面:1.止痛:耳针对疼痛性疾病治疗效果最好。耳穴的止痛要穴是神门与相应部位,除此以外腹部内脏腑疼痛疾患,取交感穴,可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软组织损伤,取肝、脾可舒筋活络,解除肌肉之疼痛;牙齿、骨髓疾病取肾穴。2.止晕:枕为镇静止晕要穴,对于头晕、眩晕、晕车、晕船是首选穴;晕点是诊断症和治疗点;《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当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致晕眩时用肝;耳尖具有镇静、降低血压、退烧、消炎、清脑明目的作用;外耳治疗头晕、偏头痛是黄老师的经验穴。除以上5穴外,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用皮质下、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头晕取交感、皮质下:美尼尔氏综合症取内耳和脾;晕车、晕船、晕机者取胃、内耳;贫血引起头晕的选膈、脾。3.止惊:黄老师常用脑干、枕、肝、神门、皮质下和耳尖放血。4.止咳:口、脑干为经验穴;咽喉、气管、肺、平喘均可选用。5.止喘:支气管、肺、平喘、交感、肾上腺、神门、枕。支气管哮喘取风溪(过敏区)、内分泌;喘息性支气管炎选用耳尖放血和内分泌。6.止痒: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肺区点刺放血,适于广泛性的皮肤瘙痒;耳尖放血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神门、枕两穴有镇静止痒作用;'诸病疮痒皆属于心',心主火,火为热至,热为火之微,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故取心穴以泄火止痒。7.止耳鸣:内耳、外耳为相应部位取穴;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鸣,肾虚耳鸣则取肾;颞可消除耳内噪音,提高听力;三焦、胆用于低音耳鸣。8.止吐:呕吐及吞食痉挛明显用贲门;胃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枕和神门以镇静;皮质下可调节胃肠道的功能。9.止酸:选用肝、胃以降逆止酸;交感为止酸之要穴,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10.止带:白带多为炎症所引起,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等并发症,因此治带依病变部位而取相应的肾、脾、三焦、内分泌、肝等。11.降压:选降压点、肝、额、心、神门、枕、耳尖放血或降压沟放血;升压则用升压点、肾上腺、脑点、心、肝、皮质下。12.镇静:耳尖放血、神门、枕、皮质下、心与脑干;兴奋用额、内分泌奋点、脑、肾上腺。13.降心率:皮质下有调心律及舒缩血管的作用,心、降率点、神门、枕;强心肾上腺、交感可使心跳加快加强,交感、脑点、皮质下。14.通便:大肠能促进结肠蠕动,脾主运化水谷,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艇中、腹増加肠蠕动,理气消胀配脾、三焦、肺、腹;止泄:直肠下段、大肠、脾、耳尖放血、神门、枕、内分泌;过敏性肠炎加皮质下、风溪;脾肾阳虚泄泻加肾。15.利尿消肿:取肾、脾、肺、三焦、内分泌、艇中;止遗尿:膀胱、支点、脑点、尿道;对于脊髓外伤或骨性病变所致之遗尿加相应部位,腰骶椎等。16.利咽:急性咽喉炎取神门、耳尖放血;声音嘶哑取脾、声带;梅核气取肝、皮质下、食道。17.明目:耳尖放血、目2,以消炎明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则能视″,故而取肝、肾;近视加脾、新眼;急性角膜炎加取肺;麦粒肿加脾;内、外眦睑丝炎加心。18.助听:提高听力除内、外耳两穴,以肾、胆、三焦为主。再加用艇中和颞。19.通鼻:取相应的部位,肺开窍干鼻,取肺与经验穴外耳;如感目鼻塞流涕,加耳尖放血、感冒点;过敏性鼻炎加风溪、内分泌及肾上腺;肥大性鼻炎加肾上腺;萎缩性鼻炎加取内分泌、脾。20.美容:在取内分泌、肾上腺、额和耳尖放血的基础上,痤疮加相应区放血;白癜风加肾与脑点;酒糟鼻加外鼻放血;黄褐斑加子宫、卵巢(睪丸)、脑、肾;扁平疣加取相应部位点刺放血、肾上腺;脂溢性皮炎加取肾上腺、神门。21.抗过敏:风溪、内分泌、肾上腺、肝、相应部位、耳尖放血。22.抗感染:耳尖放血、肾上腺、内分泌、神门及相应部位。23.抗风湿:耳尖放血、内分泌、肾、脾、三焦及相应部位。24.抗癫痫:耳尖放血、脑干、枕、神门、肝、癫痫点、心、皮质下。25.退烧:耳尖放血、屏尖放血、肾上腺放血、肺、脑干、艇中、枕、内分泌。26.调整内分泌:肾、肝、内分泌、脑点、丘脑及相应部位。27.调经:选子宫、卵巢、肾、肝、内分泌、脑;月经过少、闭经加取交感、皮质下、兴奋点;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岀血加膈俞、肾上腺、脾;对于痛经则加取腹、神门、艇中。28.补肾:取肾、肝、内分泌、肾上腺、丘脑、脑点。29.补血:取脾、胃、三焦、内分泌、血液点及心。30.健脑:用健脑要穴额配心、肾、皮质下、脾、内分泌。31.催乳:乳腺、胸、肝、内分泌。32.降血糖:胰、胆、内分泌、胰腺点、口、三焦、肺、皮质下、腹、大肠。33.安眠:神门、心、枕、皮质下、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耳背眼区。黄丽春医师对耳穴功能的归类,使耳针在理、法、方、穴间最佳组合穴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为耳针理论与临床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提高耳针的治疗效果作出了突出贡献。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康健俱乐部系列讲座 之
耳穴疗法
陈艺敏
一、概念
耳穴疗法是刺激耳 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耳穴是机体各部 通过经络在耳郭上的 反应点或区(典型的 全息现象)。
因能反应机体的 生理、病理现肩腰腿痛。 2、急性炎症:咽喉炎、肠胃炎。 3、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 4、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5、精神、神经性疾病:神经官能症。 6、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7、其他:美容、减肥。
内耳

扁桃体
目2 牙 垂前
目1
颌 面面颊颊 眼
目2 垂前
耳垂相当于人体的头面部。 耳垂分成9个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 缘划三条等距离 的水平线,再将 第一条水平线分 成三等份,向下 作两条垂直线, 由内向外,由上 向下分成9个区。 作为定位依据。
五、耳郭的微细解剖
㈠、淋巴及血液循环丰富
㈠ 按解剖名称 ㈡ 按五脏六腑 ㈢ 按神经系统 ㈣ 按内分泌系统 ㈤ 按特定功能 ㈥ 按耳背及其

㈠ 按解剖名称 命名。数量最 大。 如:颈椎、胸 椎、腰椎、膝 关节; 眼、气管、食 管、十二指 肠、宫颈等。
第二㈡类按—五五脏脏六六腑腑命 穴位名,,属属中中医医内内容容。。
数数量量虽虽少少,,但应应用用范范围围 最最广广,,有根一据穴脏腑多理病论、有一 穴一 穴多穴的治治特的多 点特病 。点、一,病如选心多可 诊心治—心心脏脏病病和和精精神神病病;; 肺肝、—肝肝、胆脾病诊、治高血皮压肤;瘙 痒皮症肤;瘙肾痒、—膀肺、胱肝诊、治脾腰 痛腰。痛—肾、膀胱。
4、耳尖 8、耳尖
9、肛门
肝阳:耳轮结节 耳中:耳轮脚中点
耳尖 直肠:屏上切迹处
指 肘 肩关节
锁骨
将耳舟分六份: 相当于人体上肢

耳穴PPT医学课件【40页】

耳穴PPT医学课件【40页】
《黄帝内经》和历代著名医学专著中,都详细记 录着耳与经络的关系;耳与脏腑的关系;以及借 耳诊病治病理论和具体方法。“耳中宗脉之所聚 也”
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从八 脉角度阐明了耳和经脉的关系,为后来耳诊的发 展奠定了理论根据与研究基础
4
我国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应用耳穴健身治疗疾病的 记载。用于健身的主要就是按摩,如“以手按摩 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 防聋聩也”, “提耳尖,益精,壮气血” ,“拉 耳垂明目”。
图》,107穴位
1982年,中国制定《耳穴标准化方案》(草案), 新的方案正在制定 1999年及200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世界耳 医学大会上,将耳诊疗法改称为“耳医学”。
8
耳穴疗法治疗的疾病达100多种,具有疗效神奇、 快速、安全、无副作用之特点。因此,耳医学是 一门具有发展活力的学科,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
12.减肥:调内分泌,增加排泄,抑制食欲为 基本纲领。胃、肾、三焦、大肠、丘脑、内分 泌、肾上腺、饥点等 。
13.痤疮:肺、神门、内分泌、垂体、三焦。 14.近视:肝、肾、目1、目2、眼。
39
40
用于治疗的针法如 “耳聋无所闻取耳中”, “针 耳尖治眼生翳膜”,“刺耳中,使出血,救卒中 恶死”, “赤眼,挑耳后红筋” ,“针耳门治龋 齿”等等。
5
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ຫໍສະໝຸດ 统医学取得了迅速发 展。耳穴治疗法已发展成为耳穴诊治学体系, 并成为针灸学中别具特色的学科:(耳医学)。
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运用全息理论, 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学说。在此基 础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耳穴工作者进行了多 学科,多方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
神奇的耳穴疗法
1

耳穴治疗法

耳穴治疗法

耳穴治疗法
耳穴治疗法,也称为耳疗法或耳针疗法,是一种利用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调整身体功能的疗法。

它起源于古代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与耳朵上的特定穴位相对应,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治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射原理:耳朵上的穴位与全身其他部位有着相对应的关系,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反射到对应器官和组织,起到调节作用。

2. 神经反射原理:耳朵上的穴位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刺激耳穴可以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3. 血液循环原理: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氧情况,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耳穴治疗法的具体方法包括按压、揉摩、贴敷等,通常使用针头、按套和贴敷物等工具进行刺激。

耳穴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头痛、失眠、胃痛、便秘、戒烟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耳穴治疗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应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肾上腺】 部位: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功效:有调节血管、抗感染、抗休克、抗过敏、止血等作用。 主治:低血压、休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毛细血管出 血、渗出、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镇咳、平喘。 【内鼻】 部位:耳屏内侧下1/2处。 治疗:感冒、鼻炎。 【咽喉】 部位:耳屏内侧上1/2处。 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
六、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 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儿童、年老体弱、孕 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 者慎用。 6、埋籽法可隔3-7天一次。急性病,可两侧耳穴同用;慢性 病,每次用一侧耳郭,两耳交替。
中医适宜技术
——耳穴疗法
主治中医师 郑 磊
中医药的医疗服务以简便验廉为特点,“简”就是用药简 单、方法简单。“便”就是药用取材十分方便、操作方便。“ 验”就是疗效确切,可反复验证,并且十分灵验。“廉”就是 花钱少,便宜,十分经济。 目前社区常见的中医适宜技术包括中草药,针刺,灸法 ,推拿,火罐,刮痧,中药外敷,中药熏洗,耳穴治疗等。 耳穴治疗优势:疗效好,见效快,药具携带方便,感染率小,花费低
耳廓视诊规律总原则为:急性期色泽多发红。 慢性期色白凹或隆,无脂溢及光泽。 炎症易擦脱屑。 癌肿结节状隆起或点状暗灰色。
触诊法
疾病发生后,相关耳穴的痛点即形成,耳廓压 痛敏感点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痛点的形成和消 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关系。
急性炎症,痛症,肿瘤,压痕反应最明显,压点各穴能 反映病变所在部位。

耳穴详解说明(真人耳穴图片)

耳穴详解说明(真人耳穴图片)

耳穴详解说明(真人耳穴图片)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有的反射区。

人体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某一个部位出现痛敏感、皮肤电特性改变、变形、变色等反应,医生可以刺激这些部位防治疾病,也可以根据这些部位的反应,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每日给耳朵做做按摩,相当于给全身做按摩。

耳全息穴疗法有很多特点和优点:
一、跟其他全息穴一样,穴位的名称基本上都是以人身的生理名称命名,如肝穴、胃穴、心穴、肺穴等等。

这些生理部位名称大家都比较熟悉,加上耳穴的分布、应用都很有规律,容易学、容易记,也容易用,如肝病找肝穴、胃病找胃穴,一学就会用。

二、和其他全息穴一样,对应性强。

耳穴都是相关器官、组织的信息点,与相关器官、组织的对应性强,调节力度大,健身祛病效果好。

三、全息信息在耳廓反映的显性率高,耳穴数量众多。

标准化方案中的耳穴有89个,是各类全息穴中,数量最多的。

由于信息点多,应用面也广,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四、耳穴都在耳廓皮肤表层(其他系列穴位,如经络穴位,有的在肌肉层,有的在骨膜层,很少在皮肤层),不但敏感,而且刺激容易,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刺激手段。

对于体穴位而言,耳穴更易操作,不影响其它。

且耳壳薄,故刺激更强,效果更显著。

耳轮区穴位
耳舟区穴位
对耳轮穴位
三角窝穴位
耳甲腔穴位
耳屏穴位
对耳屏穴位
耳垂穴位
耳背穴位。

耳穴疗法——精选推荐

耳穴疗法——精选推荐

⽿⽳疗法⽌痛常⽤⽳:神门。

腹部疾病加交感、⽛,⾻科疾病加肾,软组织损伤加肝脾。

⽌晕常⽤⽳:枕、外⽿、⽿尖、晕点(枕)、神门、肝、脾、内⽿。

⽌惊常⽤⽳:肝、枕、脑⼲、胰胆、神门、⽪质下、⽿尖。

⽌咳常⽤⽳:⽓管、⽀⽓管、平喘(对屏尖)、神门、脑⼲、⼝。

⽌喘常⽤⽳:⽀⽓管、肺、交感、平喘(对屏尖)、神门、内分泌、肾上腺、过敏区。

⽌痒常⽤⽳:肺、神门、脾、肝、枕、⼼、⽿类。

⽌鸣常⽤⽳:内⽿、外⽿、肾、胰胆、三焦、神门、枕。

⽌吐常⽤⽳:贲门、胃、枕、⽪质下、神门。

⽌酸常⽤⽳:交感、胃、肝。

⽌带常⽤⽳:⼦宫(内⽣殖器)、神门、脾、三焦、内分泌、肝。

2)六对效⽳镇静与兴奋常⽤⽳(⼀对):镇静:神门、枕、⽪质下、⼼、⽿尖。

兴奋:兴奋(⽪质下)、额、内分泌、脑点(缘中)、肾上腺。

升压与降压常⽤⽳(⼆对):升压:升压点、脑点(缘中)、肾上腺、肝、⼼。

降压:降压点(⾓窝上)、降压沟、肝、额、⼼、⽪质下、神门、枕。

强⼼与降率常⽤⽳(三对):强⼼:⼼、肾上腺,交感、脑点(缘中)、⽪质下。

降率:⼼、⼼脏点、神门、枕、⽪质下、⼩肠。

活⾎与⽌⾎常⽤⽳(四对):活⾎:交感、⼼、肝、⽪质下、热⽳。

⽌⾎:肾上腺、脑点(缘中)、脾、膈(⽿中)、出⾎相应部位的⽿⽳。

贮尿与利尿常⽤⽳(五对):贮尿:膀胱、脑点(缘中)尿点、额。

利尿:肾、脾、肺、三焦、内分泌、艇中。

夜尿症:⽿中、兴奋(⽪质下)、内分泌。

通便与⽌泻常⽤⽳(六对):通便:⼤肠、脾、肺、三焦、⽪质下、腹、便秘点。

⽌泻:⼤肠、直肠下段(直肠)、脾、神门、枕、⽿尖。

3)利五官效⽳利咽常⽤⽳(咽):咽喉、⼝、肺、脾、内分泌、⽓管。

明⽬常⽤⽳(⽬):眼、⽬1、⽬2、肝、肾、⽿尖。

助听常⽤⽳(⽿):内⽿、外⽿、胆、肾、三焦。

通⿐常⽤⽳(⿐):内⿐、外⿐、肺、肾上腺、额。

美容常⽤⽳(⾯):肺、脾、肝、脑点(缘中)、内分泌、⾯颊。

4)四抗效⽳抗过敏常⽤⽳(⼀抗):内分泌、肾上腺、过敏区、肝、肺、过敏部位、相应的⽿⽳。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概述 (1)一、耳郭的解剖 (2)1.耳郭正面的解剖名称 (2)2.耳郭背面的表面解剖名称 (2)二、临床常用耳穴的分布、定位与主治病症 (3)1、耳穴分布的一般规律 (3)2、定位方法 (3)3、耳穴的定位 (4)三、常用诊断方法 (7)(一)望诊法 (7)(二)触诊法 (15)(三)压痛法 (15)(四)电测法 (16)四、耳针施术方法 (18)(一)毫针刺法 (18)(二)耳压法 (18)(三)耳穴放血法 (19)附耳穴图 (20)概述所谓耳穴疗法就是借助于耳郭进行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一种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以耳进行诊治疾病的记载。

1946年美国人Potter.F.L 曾报道先天两肾的发育情况与耳壳的形态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到了1957年法国医师P.Nogier认为耳的外形恰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并将他关于形如倒置婴儿投影的耳穴分布图公诸于世,由此而引起了医学界对耳穴疗法的极大重视,并很快形成一种研究耳穴疗法的热潮。

近几十年来,医务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耳穴疗法,耳穴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间耳穴疗法学术交流活动的需要,中国自1982-1987年,先后4次召开“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专题研讨会,最后于1987年6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国际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基本通过。

详见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穴区分布示意图4—1。

由于耳穴疗法具有适应证广泛、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痛或少痛等优点,且具有诊断、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等特点,因此耳穴疗法不仅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而且也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下面仅就耳郭表面的解剖名称、常用耳穴的分区、位置、主治、病证、配穴原则及常见病的治疗经验等加以介绍。

一、耳郭的解剖耳郭为外耳的一部分,其外形凸凹不平,凹面(正面)向前,凸面(耳背)向后,耳郭的下1/5-1/4无软骨支撑,仅为充满脂肪与结缔组织的皮垂,俗称耳垂。

耳部穴位图-耳部全息反射区图-人体穴位图

耳部穴位图-耳部全息反射区图-人体穴位图

耳部穴位图-耳部全息反射区图-人体穴位图
轻抚耳朵穴位图中所示经穴周围的皮肤,如此将可发觉在
其附近,有肤质粗糙、肤色苍白、偶尔带有红色或有灼热感的异样部位,正是反应力强的经穴所在。

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
再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

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注:本站耳朵反射区图,并非表示固定经穴部位,而仅表示大概位置。

神奇的耳穴

神奇的耳穴

神奇的耳穴什么是耳穴?耳穴压豆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治疗时,医者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朵穴位处,然后施以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耳穴诊病耳朵形似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内在脏腑与形体官窍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耳朵虽小,但耳穴却多达300多个。

人体在身体不舒服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的位置出现异常,比如颈椎问题,会在颈椎对应区域出现结节、血丝等现象;胃不舒服,会在耳朵胃区出现发红、脱屑等病理反应;如果经常失眠,那么在耳穴神门会压痛明显等。

耳穴保健耳穴压豆疗法简便易行、花费少、适应广、易于患者接受,经常按摩耳部,可以起到通经活络、保护脏腑、防病保健的作用。

按摩耳朵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按摩左耳,然后右耳,操作前将两手掌心搓热,然后双手握空拳,拇指在后,食指在前,沿耳廓从前向后,自上而下进行按摩,遇到某个部位不适,可以适当停留,反复进行按摩;最后可以反复搓揉耳廓数次,至耳朵发热,相当于对全身脏腑做了一遍按摩。

耳穴治病耳穴治病早在古代已相对完善,比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描述:“艾耳后筋上阳维穴可治耳风聋雷鸣”,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

现代的耳穴更加完备,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耳医学,可以治疗范围更广的疾病。

1.各种疼痛类疾病:各种急性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等;2.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产后遗尿漏尿等;3.儿科疾病:感冒、发烧、咳嗽、厌食、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遗尿、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假性近视等;4.内科疾病:失眠、便秘、腹胀、焦虑、抑郁、头痛、胃痛、心律不齐、高血压、肥胖等;5.五官科疾病:麦粒肿、咽炎、牙痛、耳鸣、近视、扁桃体炎等;6.皮肤科疾病:全身瘙痒、湿疹、荨麻疹、痤疮、皮炎等;7.其他疾病:晕车、晕船、戒烟、戒酒、减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门:对耳轮下脚上缘与对耳轮上脚前缘之 间所对应的耳轮处。
耳轮区
◆耳尖穴: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处。
◆耳尖前穴
◆耳尖后穴 ◆结节穴:又称肝阳穴。 ◆轮1-轮4: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 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 轮3、轮4。
对耳轮区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呈 “ y ”字形的隆 起部分.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 部分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谢谢聆听!
◆穴位:指、腕、肘、肩、锁骨、风溪
耳舟区
耳舟分为6等分 指:第1等分
腕:第2等分
风溪穴:第1等分与第2等分之间
肘:第3等分
肩:第4、第5等分 锁骨:第6等分
耳屏区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凸起部,又叫 耳珠。 ◆穴位:咽喉、内鼻、外耳、外鼻、 屏尖、肾上腺、渴点、饥点。
耳屏区
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 屏1区,下部为耳屏2区。 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 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 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 1区上缘处。 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 区后缘处 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 之间。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 2区后缘处
耳甲区
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9、10区交 界处。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处。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处。
三角窝区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甲腔
耳甲艇
三角窝
◆耳屏区
对耳屏区
耳垂区
耳轮区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
耳轮脚:深入耳甲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耳轮尾: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
耳轮区
穴位:耳中、直肠、尿道、外生殖器、肛门、 耳尖、轮1、轮2、轮3、轮4。 ◆耳中:耳轮脚起始部至耳轮脚消失处。 ◆直肠: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 耳轮分为三等份,自下而上依次为直肠、尿道、 外生殖器。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区
对耳轮体从上脚和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 等分,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 和后3/4两部分。 ◆对耳轮体:腹、腰骶椎、胸、胸椎、颈、颈椎。 ◆对耳轮上脚:髋、膝、踝、趾、跟。 ◆对耳轮下脚:臀、坐骨神经、交感穴。
耳舟区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胸腔脏器
腹腔脏器 盆腔脏器 消化道
耳甲腔
耳甲艇 三角窝 耳轮角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切迹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 陷处
屏上切记 屏间切迹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 凹陷处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 的凹陷处
轮垂切迹:耳轮和耳垂后缘之间 的凹陷处
轮屏切迹
轮垂切迹
耳穴的九个区域
◆耳轮区
耳舟区
对耳轮
口: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A B C D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 的后1/3处,即耳甲5区处。 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 1/3处,即耳甲6区处。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 1/3处,即耳甲7区处。
神奇的耳穴疗法 -----穴位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病区 周运波
耳穴的定义
◆耳廓上能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
化的部位统称为耳穴。
◆耳穴是耳廓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特
定点。
◆常用耳穴约200个,耳前165个、耳背
36个。
耳穴的分布规律
身体部位
头面部 上肢 下肢 躯干
耳穴分布区域
耳垂 耳舟 对耳轮上下角 对耳轮
耳垂区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九宫格:牙、舌、颌、垂前、眼、内耳、 扁桃体穴
耳垂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 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 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 耳垂5、6区交界处。 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 9区。
耳甲区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甲区
◆D点: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 耳甲缘相交,交点为D点。
A B C D
◆C点: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
◆B点:耳轮深入耳甲起始处至D点连线等分三 份,中后1/3分界处。 ◆A点: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下缘间中、上 1/3交界处。
耳屏区
饥点:外鼻与肾上腺连线中点稍下方。 渴点: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稍上方。
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
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
屏间前: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即 耳屏2区下缘处。屏间前穴又名目1穴,青 光穴。
对耳屏区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 部。 ◆穴位:对屏尖、缘中、脑干、枕、颞、 额,听觉中枢、记忆中枢、视觉中枢、 皮质下。
对耳屏区
皮质下穴: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分为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心 血管系统皮质下。 头脑清晰线:脑干与卵巢连线的中点为听觉 中枢,听觉中枢与卵巢连线的中点为记忆中 枢,听觉中枢与脑干连线的中点为视觉中枢。
对耳屏区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 耳屏1、2、4区交点处。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 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 点处。 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 之间
耳甲区
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 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A B C D
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 耳甲17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底部,即耳 甲18区。
耳甲区
对耳屏区
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 分别向耳垂上线做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 面及其后部分为前、中、后三区,前为对耳 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 额穴: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屏间后穴: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 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又名目2穴,散光穴。 颞穴: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枕穴: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穴位:角窝中、角窝上、内生殖器、神门、 盆腔、子宫穴
三角窝区
角窝上: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角窝中: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盆腔穴: 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
一起携手走入神奇的耳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