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行书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颜体行书的基本风格

唐代书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极高成就,而

且在行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

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

在抒发某种感情。作品书写似乎很随便,字迹歪歪斜斜,长长短短,加上随意涂改添字,照得好象没有章法。事实上,这显现出

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这里,并不是要初学者去仿效他.这种

做法,而是通过这些表象更深一步去领悟颜体行书的艺术感染

力。

●_

我们欣赏或者学习古代的任何~件书法作品,,绝不能孤立地

去看待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而应把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内容

结合进去,方能有较全面的理懈,特别是抒情功能很强的行书体势。由于颜真卿刚正敦厚的秉性,以及他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

奸臣叛贼的糟报、对骨肉品弟惨遣杀害的悲戚等等耩感,,毒激发

了创作欲时;屯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这兢淫颧体行书激励而感染读者之所在,也正是这种有感而书,不拘成法,

使得初学者难于理会。因此,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行书作品,都

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是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的佳作。

颜体行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筑在他精湛的艺术

才能之上的。颜真卿学过二王,曾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

他谙熟行书的表现技法,并把这种技法同他所创立的楷书体势熔

铸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书风貌。只要仔细观察他的行

书,不难发现,在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宽博3F正上,大体保留了楷书的一些面目。没有楷二挡那样拘谨,写得酣畅淋漓,更富

于笔墨情趣。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颜体行书,大都是中、晚期

的作品。下面,我们选其中几篇作简单分析。

中期的颜体行书,如‘祭侄稿>,足颜真卿五1.岁时为追祭从侄季明所写的文章草稿。此墨迹跌宕多姿,雄奇挺健。用笔以中

锋为主,笔画粗细楣间,时参杂较粗的竖画以增强厚霞感,左右

两竖多呈圆弧形,转折处圆转较多,笔画的映带关系显露。结体

宽展,迎让俯仰有致,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出澈切的心情。全

篇一气呵成,气势激荡。

这一时期的行书还有‘争座位帖》,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写给

仆射郭某的书信手稿。此篇和‘祭侄稿'有近似之处,略感不问的

是用笔更加凝重含蓄,起笔用藏锋多,笔画粗细较均匀,结体

上,字相连藉紧凑丽又不失飞动姿态,给人以圆劲苍古之感。可

惜今天我们只能看到刻本,笔路上不如墨迹本的‘祭侄稿,清晰。

较晚期的行书作品可以举t刘‘中使帖'为代表,亦称t瀛州帖,。全帖四十一字,字迹比一般行书都要大,显得雄厚、宽畅。用笔

更加洒脱自如。这时期的艺术风格同中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

同,用笔上带圆转的竖画,出现向内收之形,使用鳝锋较多,特

别是点和撇的出锋十分明显,笔画的牵丝较多,写得宽松、舒

展。不象中期作品那样拙朴,苍穆。同这种风格相近的还有‘湖

州帖'。

颜真卿的行书在不同时期虽然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母点,但总

的风格是一致的。因而学习颜体行书,最好先具备颜体楷书的基础,然后再从颜体行书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临习。建议先从t祭

侄稿,入手,待入门得法后,方可涉猎其他碑帖,相信定有收益·第二节基本笔画分析

颜体行书的基本笔画是在汲取二王以及褚遂良等庸初大书寒

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有着自己独到的处理。临习时,应认清特征,求得准确完美的体现。下而就颜体行书<祭侄稿>来谈谈。

t祭侄稿>是颜体行书的代表作,书写上届于行草体势。通篇

运笔果断,点画灵动飞跃,姿态纷繁。随着运笔节奏的起伏变

化,笔画之间映带显露,气贯势连。它的点画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祭侄稿'中的点,姿态很多,但不雷同。如“尔”,文

中出现五次,但各不相同。一般的点,写得圆润、凝重。点的形

状(大小、粗细、长短),往往随字的用笔轻重而定,如“宅"

字笔画较细,则宝盖头上的点就轻,“父,,字笔画较粗,头上的两点就写得厚重。两点和三点很注意照应,有时联成一笔,如“心,,、口孤’,。

二、横画一般较细,有时也写得很粗,如“方,,。当字中同

时出现横画和竖画时,有横细竖粗的现象,如“何"。横画大都

在起笔或收笔处与它相近的笔画相承接。有的横画,起笔用顺

锋,中锋铺毫行笔,中部微向上凸出成覆舟状,收笔时或重按回锋,或提笔调锋向下与其他点画相钩连,写得圆润饱满,中含骨

力,如口丹’’,有些横画则采用侧锋起势,起笔较重,收笔略

轻,如“大"。一字中若出现较多的横画,十分注意长、短、

粗、细,俯。仰的配合,如“遘”。

三、竖画露锋或裹锋落笔,大都写得粗壮,圆劲。长竖中的

悬针竖往往在尾部呈弧状,曲势不等,如搿悼"、“卯’琏I垂鼹

竖较挺直刚劲,.如群郡玑。在左的竖有的微带右弧状,有的略斜向右下,如“时”、“侮"。

四、撇画的姿态伸展,多略带曲势,如“念",,“庚"。根

据结构的需要,有盼撇面向右作环状,如“月”l有的向左上弯曲,如‘祭”。还有一种具有隶意的撤,如-戊”,挥潸随意,形如鸟状。

五、捺画中除少数是斜捺和平撩外,多使用反捺。行笔上一

般较快,起笔多用露锋,收笔处,有的出锋外露,有的回锋含

蓄,捺的姿态各异,,如,“余"、喙一、“史一、“逼”、曩夫"等。

折处圆转较多广主要是在横画与竖画或横画与斜捺的交接

处。折处笔锋不停顿,一笔而书,蓄势暗转,如“首’’“祸’’“毅,,。有对,折处笔锋转换显露,多用所谓外帮的方法,如“图,,,也有甩内祆的,.如“陷’’。

钩的种类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向左竖钩,竖弯钩和戈钩。向左竖钩的提钩处,往往先向右形成曲势后钩出,如“开"。竖弯

钩的提钩处,或顿笔后向上钩出,或引笔向下,或直接在转弯处

衙笙后向卜_檬出。如搿元廖、“死’’、“既",戈钩的写法很特

别,中锋铺毫至提钩处,嘎然而止,形成断裂状,如“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