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系统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3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基地及时间我所在的实习基地是XX公司,实习时间为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工程的研发和测试工作。
详细实习内容如下:1. 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根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习并掌握了常用的测控技术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参与了公司某个测控仪器工程的开发工作,根据工程需求,进展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开发。
4. 对已有的测控仪器进展测试和优化,根据测试结果进展问题排查和修复。
5. 参与了公司的实验室操作与维护工作,保证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理解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2. 学会了使用一些常见的测控仪器,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并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3. 进步了软硬件开发才能,通过参与工程的开发工作,学习了相关的开发工具和技术。
4. 增强了实验才能和问题解决才能,通过对仪器进展测试和优化,学会了分析问题、排除故障。
5. 增强了团队协作才能,与同事一起合作开发工程,学会了与别人进展有效沟通和协作。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软硬件开发才能。
实习让我接触到了实际的工程工程,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逐渐抑制了这些问题,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稳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探究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最新开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藏,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将可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并为公司的开展做出奉献。
五、感谢在此,我要感谢XX公司提供给我这个实习时机,并给予我珍贵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C语言测控系统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C语⾔测控系统程序设计实验报告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语⾔在测量与控制中的应⽤实验报告专业:⾃动化班级:1104104学号:姓名:设计时间:2014/3/29实验⼀定时中断程序设计实验的⽬的: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8254的⼯作原理与编程。
2.熟悉中断控制器8259A的⼯作原理与使⽤⽅法。
3.掌握硬件中断程序设计的原理与编程⽅法。
实验条件:PC机,WinXP操作系统,Turbo C 2.0程序设计要求:程序运⾏⾸先提⽰输⼊中断服务的时间间隔T和中断服务次数N,正确输⼊后,回车,则每间隔指定的时间T会在屏幕上显⽰⼀些字符,显⽰N次后,则不再显⽰,如果N=0,则会⽆限显⽰下去,直到在键盘上按下指定的按键,才停⽌显⽰。
停⽌显⽰后,按任意键程序结束运⾏。
1.时间间隔T为以毫秒为单位浮点数,可处理范围⾄少要0.001毫秒到5000毫秒。
2.屏幕上的显⽰信息要有助于验证程序运⾏结果的正确。
3.输⼊错误信息要有提⽰,并允许重新输⼊。
4.编程时要尽量把具有独⽴功能的代码写成⼦程序。
5.注意变量的命名要清晰,代码的注释要丰富。
6.后⾯的三个实验均要在此程序基础上编程、添加代码,注意程序的结构。
设计思路1.如何实现任意时间间隔?(附程序流程图)时间间隔的选取是根据⽤户的需要来进⾏的,因此程序⾸先应该是要求⽤户输⼊时间间隔T(ms),设定了8254的通道0定时器的计数初值,再通过将计数初值先写低8位后写⾼8位的⽅式来初始化通道0。
代码实现为:通过CalIPara()函数来计算计数初值的⾼低8位:void CalIPara(double DTimeI,int *ILongCount,unsigned char *CL8,unsigned char *CH8){double TotalCounter=DTimeI*1193;int Residue;ILongCount[0]=TotalCounter/65536;Residue=TotalCounter-65536*ILongCount[0];CH8[0]=Residue>>8;CL8[0]=Residue&0x0FF;}通过SetupTimerInterrupt()函数来对8254的通道0定时器的初始化:void SetupTimerInterrupt(void){disable();oldint8=getvect(0x08);outportb(0x43,0x36);if(LongCount==0){outportb(0x40,L8);outportb(0x40,H8);}else{outportb(0x40,0x00);outportb(0x40,0x00);}setvect(0x08,myint8);enable();}这样,每隔T(ms)时间,8259A的中断请求信号引起中断服务的执⾏。
关于测控实习报告4篇
关于测控实习报告4篇测控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我们测控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
生产实习也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
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二、实习时间20__年9月三、实习地点:中国博大仪表集团四、指导教师:____老师 ______老师 ______老师五、实习单位介绍博大集团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是集高科技产品制造、能源节能服务、物资贸易、能源服务、投资、房地产开发、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多元化、跨区域发展的大型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把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开发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博大仪表产品秉承了德国20余年仪器仪表设计精华与制造工艺,推出的博大多流束冷热量表、无磁冷热量表、智能射频卡冷热量表、远传冷热量表、IC卡智能冷水表、智能纯净水表、超声波热量表、温控阀、锁闭阀等产品技术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博大“供热系统热计量技术”项目被列为建设部科技成果以全国重点推广。
博大专业化服务与质量体系多年来一直贯彻集团总裁倡导的“产品体现人品、人品决定产品”准则,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20__质量体系认证。
测控装置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控技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军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测控装置作为测控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测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测控装置的原理、结构、功能以及应用,提高学生对测控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测控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测控装置的调试方法和操作技巧;3. 学会分析测控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1. 测控装置基本原理及组成本实验主要介绍了测控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执行机构等部分。
传感器负责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执行机构根据处理结果执行相应的动作。
2. 测控装置调试方法(1)传感器调试:根据实际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测量精度。
(2)信号调理电路调试:对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参数设置,使信号达到最佳状态,如放大倍数、滤波频率等。
(3)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调试:设置数据采集参数,如采样频率、分辨率等,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执行机构调试:根据实际需求,对执行机构进行参数设置,确保执行机构能够准确执行指令。
3. 测控装置应用实例本实验以温度测控系统为例,介绍了测控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包括:(1)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2)搭建温度测控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执行机构等;(3)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4)根据实际需求,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温度测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系统稳定运行,测量精度达到预期要求。
北京化工大学测控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图 2.1 起重机受力分析过程
图 2.2 起重机系统的简化模型
选取小车的位移x 及其速度x ,摆的角位移θ及角速度θ作为状态变量,x 为输出变量。 假设系统参数为m0=50kg, m=5kg,l=1m, g=9.8m/s2,则可以列出起重机系统的状态空间 表达形式。 由此模型可知,拉力F为输入变量,所以对于此系统,G(s)= X(s) S^2+9.8 = F(s) 50S^4+539S^2
n=length(A); JA=poly(A); Q=[B];
JJA=poly(lambda); for i=1:n-1 end
Q=[A^(i)*B Q]; T=zeros(n,n); for i=1:n end T=T+sparse(i:n,1:n-i+1,JA(i)*ones(1,n-i+1),n,n); P=Q*T;
Scope2:
图3.18 带反馈的第二个状态变量波形 Scope1:
图 3.18 带反馈的第三个状态变量波形
Scope:
图3.19 带反馈的第四个状态变量波形 四、思考题
(1)说明反馈控制闭环期望极点和观测器极点的选取原则。 答:对于反馈控制闭环期望极点:首先闭环极点一定选在左半平面上,由于本系统为 高阶系统,在高阶系统中,通常可以根据上升时间,超调量,回复时间等性能指标,按照主 导极点的原则来选取。 具体如下:选择一对期望的主导极点,其余极点选在距主导极点左边较远的地方,不过此时 系统的零点应该位于左半开平面上距离虚轴较远的地方, 使得其余极点及可能出现的零点对 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较小。 对于观测器极点: 需使观测器的期望极点在闭环反馈系统A-BK极点的左边不远处, 一般地,期望极点的选择应使状态观测器的响应速度至少比所考虑的闭环系统响应速度快2 —5倍 (2)说明增益矩阵对(K,L)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关系。 反馈系统期望极点在 S 平面上向左移动,响应速度变快,但控制信号明显加大,超调量增 加,反之,则控制信号较小,但响应时间变长。 观测器极点在 S 平面上向左移动, 观测器状态逼近实际状态的速度加快, 但增益矩阵 L 也随 之增大,实验起来较为困难,易产生饱和。 (3) 说明观测器的引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答:提高系统的阶次,会使系统响应变慢,计算复杂。
握力测控系统实验报告
握力测控系统实验报告1. 引言握力测控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手部握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和体育训练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握力测控系统,研究不同握力状态下的力量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握力测控系统主要由下述组件构成:- 手柄:用于被试者握住的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被试者的握力。
- 传感器:嵌入在手柄中,用于测量握力的大小。
- 数据采集卡:用于将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 计算机:用于接收并分析测量数据。
- 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握力变化规律。
3. 实验过程3.1 实验组织本实验共邀请了20名健康成年人参与,其中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
实验按照完全随机设计进行,被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
3.2 实验步骤1. 被试者按要求坐下,双手自然放在桌面上,保持放松状态。
2. 被试者被要求先进行一次基准握力测量,以了解其初始握力水平。
3. 实验组被要求进行一系列特定训练,如手指拉伸、腕部活动等,以增强手部力量。
4. 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要求进行握力测量,测量时间为1分钟。
5. 实验后,记录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握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4. 实验结果4.1 握力变化趋势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在进行特定训练后,其握力明显增强,较基准测试时有明显提升。
而控制组的握力没有明显变化。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被试者基准握力(N)训练后握力(N):: :: :-:男性1 45.3 52.7男性2 42.1 48.9... ... ...女性1 39.6 42.5女性2 37.8 40.2... ... ...4.2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在进行特定训练后握力显著增强。
这可能是因为特定训练能够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提升握力。
而控制组没有进行特定训练,因此握力没有明显增强。
5. 结论与讨论本实验通过搭建握力测控系统,研究了不同握力状态下的力量变化规律。
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实习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习报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习报告时间过得飞快,两周的实习转眼就过去了,不过在企业里我们也学到了狠多东西。
在这次毕业实习中,我认真的去接触每一件事物,抱着满腔的热情和好奇,认真的去对待。
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或遇到不懂的东西,我都认真的去了解和充实接触,从而使我有了感性上飞跃的认识,感到受益匪浅。
以下就我在实习期间的情况做出报告。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事件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毕业实习由张涛老师和牛金星老师带领,测控专业总共两个班,64人参加实习。
3月7号出发去北京,安住在北京交通大学招待所。
两人间三人间四人间不等,全都在地下室,据说以前是按防空洞的标准设计的,地下一层一点信号都没有。
本来预计是北京两周的毕业实习,但由于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实习时间缩短为一周,虽然缩短了实习周期,但是我们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我们去了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美国基康公司(geokon inc.),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世界最大的岩土及大坝监测仪器制造商之一。
北京基康位于北京高科技园区中关村,拥有上千平米的研发基地。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投入千万元引进人才、购置设备,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
目前已完成全系列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测量设备的研发,为基康家族增添了一条充满生机的产品线。
我们先是了解了物联网方面的发展,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一、背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各种监控、测控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交通、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系统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发觉一些异常情况,从而适时实行措施、快速处理,削减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
然而,在系统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系统故障、人为疏忽等等),有些异常情况可能会被漏掉或者耽搁处理,从而可能引发更大的安全问题,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范和避开可能的事故和危害,具有特别紧要的意义。
二、制度目的1.适时发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觉、早报告,及早实行措施遏制异常情况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2.规范异常情况的上报流程,避开信息传递拦截、漏报;3.对上报异常情况的相关人员提出要求,加强其责任意识,从而推动异常情况的高效上报和处理。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系统内的全部监控、测控系统,包含但不限于生产、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
四、相关标准1.异常情况分类标准异常情况分为一般异常情况和重点异常情况两类。
一般异常情况:指不影响正常生产和管理,但应当引起关注和处理的情况,比如说设备异常、信号异常等等。
重点异常情况:指影响正常生产和管理,以及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等大量财产损失的情况。
比如说火灾、气体泄漏、安全隐患等等。
2.异常情况上报标准异常情况上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异常情况的类别;(2)异常情况的描述,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3)处理情况说明。
五、责任主体1.系统负责人:负责订立并实施异常情况上报制度,保证各项规定得以落实。
同时,负责对本单位异常情况报告作出的决策承当责任。
2.监控、测控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测控系统运行情况,发觉异常情况时,应适时上报。
3.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监控、测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适时处理监控、测控系统显现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适时上报。
220kV主变测控调试报告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变电站220kV **变单元名称#1主变测控装置检验类别安装调试检验时间2011.11.18-12.10 试验人员校核审核****电力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2月12日目录1、#1主变高压侧测控装置调试报告……………………………………P2-P82、#1主变中压侧测控装置调试报告……………………………………P9-P143、#1主变低压侧测控装置调试报告……………………………………P15-P204、#1主变本体测控装置调试报告………………………………………P21-P251 试验仪器仪表2 铭牌参数5装置上电运行情况检查10.遥测10.1 电流幅值检验10.1.1 高压侧10.2 电压幅值检验10.2.1高压侧测控装置10.3 功率测量检验11 遥信15 检验结论:经过试验, #1主变高压侧测控装置合格。
1 试验仪器仪表2 铭牌参数5装置上电运行情况检查10.遥测10.1 电流幅值检验10.1.1中压侧10.2 电压幅值检验10.2.1中压侧测控装置11 遥信13 远动通信规约检查15 检验结论:经过试验, #1主变中压侧测控装置合格。
1 试验仪器仪表2 铭牌参数5装置上电运行情况检查10.遥测10.1 电流幅值检验10.1.1 低压侧10.2 电压幅值检验10.2.1低压侧测控装置11 遥信12 控制13 远动通信规约检查14 系统检查15 检验结论:经过试验, #1主变低压侧测控装置合格。
1 试验仪器仪表2 铭牌参数5装置上电运行情况检查#1 号主变油温 1#1 号主变油温#1 号主变绕组温度10 操作员工作站功能测试11遥信14 系统检查15 检验结论:经过试验, #1主变本体测控装置合格。
基于51单片机的水温测控系统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是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通过传感器得到的阻值与其它电阻,可以搭建一个电桥,将水温转化为电压,然后通过放大器将电压放大到所需要的值,将所得的电压送入单片机的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在单片机的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温度。
此烧水壶是可控制的,即设定温度,使水加热到设定温度且保温,此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算法来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保证水温恒定在设定温度处。
一、设计要求1.传感器:Pt100铂热电阻2.测量放大器:自己设计与搭建3.被控对象:400W电热杯,约0.5公斤自来水4.执行机构:12V驱动,5A负载能力的继电器5.控制系统:51单片机6.控制算法:PID7.温度范围:环境温度~100度8.测量误差1度,控制误差2度二、设计原理及方案1.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进行测温的。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温度升高,金属内部原子晶格的振动加剧,从而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导体时的阻碍增大,宏观上表现出电阻率变大,电阻值增加,我们称其为正温度系数,即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2.实验原理框图3.测量放大器电路图说明:电位器R10用来调节偏置电压,而电位器R7则用来调节增益。
实验时,用R10来调节零点,用R7来调节满度。
该电路将0℃-100℃转换为0-5V 电压。
上述电路图采用仪表放大器,将铂热电阻两端的电压U2与电位器R10两端的电压U1差放大,放大器输出电压U0与电压差的关系为:)-)(2(1127248U U R RR R U o ⨯+=由铂热电阻阻值与水温的关系可知,铂热电阻的范围是ΩΩ140~100。
则100)10012(12-140)140(1212)-(100)10012(12-100)10012(1212⨯+⨯+≤≤⨯+⨯+K K U U K K 整理得:V U U 04.0)-(012≤≤而仪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0~5V ,所以放大倍数大约为:5/0.04=125。
基于stm32的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基于stm32的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基于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在仓库环境智能测控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
本课题旨在设计开发一款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仓库环境数据,实现对仓库内部温湿度等参数的精确测控,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选题背景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无法做到实时监控、数据不准确、无法远程管理等。
而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测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仓库环境数据并自动调节,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避免因无法及时察觉环境变化而造成的货物损失。
三、选题意义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和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本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仓库管理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仓库环境数据采集:利用STM32微控制器实时采集仓库内部的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2.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实现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控制算法设计: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实现对仓库环境参数的智能控制。
4. 系统软硬件设计:设计并实现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搭建完整的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STM32微控制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仓库环境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预期成果七、研究计划1. 系统需求分析:对仓库环境数据采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搭建系统测试平台。
3.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不断优化系统设计。
4. 系统应用与推广:将研发的仓库环境智能测控系统应用于实际仓库管理中,并进行推广应用。
智能化测控应用系统设计报告正文
目录1 前言 (1)2总体方案设计 (2)2.1方案一:采用单片机来控制超声波测距 (2)2.2 方案二:采用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 (3)3单元模块设计 (4)3.1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特点 (4)3.2单片机控制LED显示 (5)3.3键盘输入 (6)3.4超声波发射电路 (7)3.5超声波接收电路 (8)4软件设计 (10)4.1主程序流程图 (10)4.2外中断程序 (11)4.3超声波发射程序 (11)4.4键扫描子程序 (12)5系统调试 (13)6结论 (14)7总结与体会 (15)8参考文献 (16)附录 (17)设计电路图 (17)相关设计程序: (18)1 前言目前,非接触式测距仪常采用超声波、激光和雷达。
但激光和雷达测距仪造价偏高,不利于广泛的普及应用,在某些应用领域有其局限性,一般仅用于军事工业。
相比之下,超声波测距系统电路易实现、结构简单和造价低,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受烟雾、空气能见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外界光线、色彩和电磁场不敏感,更适于黑暗、电磁干扰强、有毒、灰尘或烟雾的恶劣环境,在识别透明及漫反射性差的物体上也更有优势。
所以超声波测距在各种场合均得到广泛应用,如倒车防撞雷达、海洋测量、物体识别、工业自动控制,建筑工程测量和机器人视觉识别。
本课题设计了一种以AT89C52 单片机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小型化的超声波传感器测距仪,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思路清晰,方案简单可行,而且利用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测距仪便于操作、读数直观,该类测距仪工作稳定,能满足一般近距离测距的要求,且成本较低、有良好的性价比。
2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一:采用单片机来控制超声波测距采用单片机来控制的超声波测距仪是先由单片机产生一个信号,经过信号线,把信号引入到与超声波发射器相连的信号引脚上,再由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调试总结报告
TPS专用控制系统调试总结报告(共9 页)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引言在喷气发动机的动力模拟风洞实验中,发动机动力模拟器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设备,国外目前大多数使用涡轮动力模拟器(Turbine powered simulator简称TPS)进行飞机模型的带动力实验。
进行1079A型TPS是用压缩空气驱动两级涡轮带动同轴的两极风扇,压缩空气和风扇由自由流吸进的空气分别流过TPS的内、外涵道,在由尾喷管排出。
1079A型TPS全部采用防腐材料,并配有轴承热点偶和磁性速度传感器。
1079A型TPS 典型的工作点是外涵出口落压比为 1.65,转速为70500r/min,外涵气流流量为0.92kg/s,对应的涡轮驱动空气要求是:入口压力为2.3Mpa,在60F0(150C)时流量为0.54kg/s。
在TPS专用测控系统完成之后,进行了调试。
本报告对该系统在TPS实验中的调试作具体的分析总结。
1TPS供气系统由于TPS的高速旋转需要以高压气体作为动力,因此在进行测控系统调试之前,有必要介绍FL-8风洞的高压供气系统。
TPS供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 压缩空气:TPS的压缩空气气源由FL-8风洞的11个气瓶提供,供气压力可以达到6.4Mpa。
b. 稳压罐阀门和闸阀:都是管路上的截止阀,在实验时可以根据所需流量的大小对阀门作适当的开关调整。
c. 电动调压阀:可以自动调节TPS压缩空气压力的大小,使压力符合实验的要求。
d.过滤器:TPS涡轮工作转速很高,一般可以达到40000~50000转/分,因此要求驱动气体一定要干净,限定最大颗粒尺寸,以免损坏涡轮,因此必须有专用过滤器。
e.加热器:在TPS实验中,都采用冷的压缩空气源作为驱动压力,当高压空气在TPS涡轮处膨胀时,温度降低,可能在短舱部分和涡轮叶片处形成结冰,改变TPS构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给出不正确的实验结果,也可能阻塞测压孔通路。
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对压缩空气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外,还应对冷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
5032测控装置及同期系统检验报告
二次设备试验报告<5032断路器测控装置及同期系统试验报告>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二。
二二年十月十日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审核: __________ 年月日试验: __________ 年月日目录1装置检验要求 (1)2保护装置外观及相关部分检验 (I)3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检测 (1)4遥测、遥信、同期调试 (2)5结论 (6)1装置检验要求1.1装置检验详细步骤参照相应规程及生产厂家说明书。
1.2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1断开直流电源后才允许插、拔插件,插、拔插件必须有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芯片。
插、拔交流插件时应防止交流电流回路开路。
1. 2.2存放E2PROM芯片的窗口要用防紫外线的不干胶封死。
1.3.3调试中不要更换芯片,确要更换芯片时应采用人体防静电接地措施,芯片插入的方向应正确,并保证接触可靠。
1.3.4原则上不能使用电烙铁,试验中确需电烙铁时,应采用带接地线的烙铁或电烙铁断电后再焊接。
1.3.5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插件插错位置。
1.3.6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试时,仪器外壳应与保护屏在同一点接地。
1.3.7打印机在通电状态下,不能强行转动走纸旋钮,走纸可通过打印机按键操作或停电后进行。
1.3.8因检验需要临时短接或断开的端子应逐个记录,并在试验结束后及时恢复。
3.2介质强度检测(工频电压IOOO伏,历时1分钟或用2500伏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在保护屏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及直流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
整个回路对地施加工频电压为IOOOW历时为Imin的介质强度试验。
耐压结果: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试验结束后,复测整个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无显著变化。
结论:耐压(合格). 4遥测、遥信、同期调试4.15032断路器测控4.1.8同期定值检验5结论保护装置具备投运条件。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班级:测控1402班姓名:王玮学号:072018年01月实验一经典的连续系统仿真建模方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利用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2 掌握机理分析建模方法。
3 深入理解阶常微分方程组数值积分解法的原理和程序结构,学习用Matlab编写数值积分法仿真程序。
4 掌握和理解四阶Runge-Kutta法,加深理解仿真步长与算法稳定性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1. 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非线性模型(3)式进行仿真。
(1)将阀位u 增大10%和减小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3)利用 MATLAB 中的ode45()函数进行求解,比较与(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2. 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将阀位增大10%和减小10%,观察响应曲线的形状;(2)研究仿真步长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步长取多大时RK4 算法变得不稳定(4)阀位增大10%和减小10%,利用MATLAB 中的ode45()函数进行求解阶跃响应,比较与(1)中的仿真结果有何区别。
三程序代码:龙格库塔:%RK4文件clccloseH=[,]';u=; h=1;TT=[];XX=[];for i=1:h:200k1=f(H,u);k2=f(H+h*k1/2,u);k3=f(H+h*k2/2,u);k4=f(H+h*k3,u);H=H+h*(k1+2*k2+2*k3+k4)/6;TT=[TT i];XX=[XX H];end;hold onplot(TT,XX(1,:),'--',TT,XX(2,:)); xlabel('time')ylabel('H')gtext('H1')gtext('H2')hold on水箱模型:function dH=f(H,u)k=;u=;Qd=;A=2;a1=;a2=;dH=zeros(2,1);dH(1)=1/A*(k*u+Qd-a1*sqrt(H(1)));dH(2)=1/A*(a1*sqrt(H(1))-a2*sqrt(H(2)));2编写四阶 Runge_Kutta 公式的计算程序,对线性状态方程(18)式进行仿真:1 阀值u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h=1; U=;h=1;U=;h=1;2 步长h对仿真结果的影响:U=;h=5; U=;h=20;U=;h=39 U=;h=50由以上结果知,仿真步长越大,仿真结果越不稳定。
测控仪器综合实践报告---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
测控仪器综合实践报告目录1.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 (3)1.1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3)1.2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结构 (3)1,3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特点 (3)2.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操作规程 (3)3.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实际测量、测量数据及处理 (4)4. 接触式三元测量系统初步认识 (4)5. 总结 (5)1.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1.1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将被测物体置于三次元测量空间,可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计算求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
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探测传感器(探头)与测量空间轴线运动的配合,对被测几何元素进行离散的空间点位置的获取,然后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完成对所测得点(点群)的分析拟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合,最终还原出被测的几何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其与理论值(名义值)之间的偏差,从而完成对被测零件的检验工作。
常用于精确测量各种工件尺寸、角度、形状和位置,以及螺纹制件的各种参数,适用于机器制造业,精密工、模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行业、塑料与橡胶行业的计量室、对机械零件、量具、刀具、夹具、模具、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冲压件、塑料及橡胶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比对。
1.2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结构此次在富士康华南检测中心成都分支参观学习的三次元测量系统为AowerMetro(普奥姆特) 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该系统外形结构为双边架桥式,更具稳定性。
X轴方向由位于桥臂上的履带控制,Y轴方向通过控制放置检测物品的平台移动来实现,整个桥架与机体整体是固定不动的。
Z轴则通过上下放大镜头实现。
X,Y,Z轴的移动都通过一个操纵杆来控制,操作简单易上手。
1.3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的特点a.带红外线定位指示灯,便于寻找被测工件部位;b.配四驱可选择调节反射灯,对于分区域测量具有巨大帮助;c.采用大理石主体平台,增强机构的稳定性,更有效保障测量精度;d,标配非接触式测高功能;e,Z轴测高行程可达250mm,扩大了可测范围;f,配有自动测量软件,大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测控实习报告
测控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单位,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实习内容:
在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测控系统的研发工作。
具体而言,我参与了测控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与团队成员一起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设计阶段,我参与了系统架构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优化设计方案。
在编码阶段,我负责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代码评审和优化。
在测试阶段,我参与了系统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并修复了一些发现的问题。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沟
通,如何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
其次,我学会了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系统开发的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系统测试,我都有所涉猎。
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让我对测控系统的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团队成员在实习期间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实习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熟悉测控技术的应用和仪器生产的操作过程,掌握一些常见的测控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仪器的维修与保养。
此外,通过实习还希望了解相关仪器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情况,培养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习过程和所学内容1. 制定实习计划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制定了个人实习计划。
计划中包括了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安排等。
我制定了每天的实习任务和学习计划,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2. 参观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企业在实习的第一天,我参观了一家知名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企业。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线,参观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线,并与一些研发人员和生产工人进行了交流。
通过参观,我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生产的整个流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测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在实习的第二天,我开始学习测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我学习了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常见的测量方法,学习了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我还学习了仪器的校准和标定方法,了解了仪器校准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4. 学习常见测控仪器的使用方法在实习的第三天,我开始学习常见测控仪器的使用方法。
我学习了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测控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功能。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示波器的波形观测和测量、信号发生器的信号生成和调制、频谱分析仪的频谱分析和信号调查等操作技能。
5. 了解仪器的维修与保养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了解了仪器的维修与保养。
我学习了仪器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方法,了解了仪器的保养注意事项和维护周期。
通过与维修人员的交流,我了解了仪器维修的一些实用技巧和经验。
6. 市场需求和发展情况调研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进行了市场需求和发展情况的调研。
我阅读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报道和分析报告,了解了当前测控技术和仪器生产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烘烤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第一阶段:经典控制技术阶段。时间为 20 世纪 40-60 年代,称之为“经典控制理 论”时期。经典控制理论现在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控制理论,主要采用传递函数、 频率特性、根轨迹为基础的频率分析方法解决单输入单输出问题。经典控制技术能够 较好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单输入单输出问题,主要用于线性定常系统,是目前工业过 程控制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控制理论。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为了高效
地进行生产,必须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进行有
效的控制,其中温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准确地测量和有效地控制温
度是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如冶金工业的加热炉、电力工业的锅炉、
传统的加热炉,加热时间长,温度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超调。但是在实际加 工中,一些工艺流程往往不容许出现温度超调。同时,传统加热炉没有采用温度控制 算法,只是通过对温度上下限的检测,对电热丝的通断电进行控制,不能做到对温度 的精确控制,对于较为精细的加工过程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控制界面多采用 DOS 操 作系统,缺乏良好的人机界面,给温度的检测和控制带来了不便。
第三阶段:智能控制技术阶段。时间为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为“智能控制理 论”阶段。70 年代末,控制理论向着“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前者 是控制理论在广度上的开拓,用控制和信息的观点,研究各大系统的结构方案、总体 设计中的分解方法和协调等问题的技术基础理论。后者是控制理论在深度上的挖掘, 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研制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 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1.1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是温度表的调试,通过观察检测一块坏的电路板画出它的电路图,并改正错误,使温度表好使;其次是学会使用板卡PCL-818HD 和PCL-730,先分组焊接一个电路板,功能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之后把焊接好的电路板连接到PCL-818HD上,检测电路板的功能;最后一部分是以前一个课程设计为基础,把已经设计好的粮食烘干机电气系统连接到工业计算机上,检测粮食烘干机电气系统的工作状况,熟悉数据采集卡I\O和A\D和D\A的使用,掌握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主要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1)设计题目总体设计方案;(2)应用工控组态软件MCGS进行硬件接口设计;(3)系统的综合硬件调试;(4)撰写课程设计论文;(5)完成课程设计论文答辩;1.2课程设计要求组态软件硬件接口设计要求:(1)开关量测量:输入信号- 启动按钮、闸门正反转限位、物料位置等。
输出信号- 停止按钮、控制、显示和故障报警信号等。
(2)模拟量测量:A/D信号- 电流、转速、温度、压力、流量和频率等。
D/A信号- 电流和电压。
(3)数据采集卡:I/O 采集卡、A/D采集卡和 D/ A采集卡。
(4)数据对象:设置数据变量的名称、类型、初始值和数值范围。
(5)动画连接:数据对象的实时采集值驱动图形的动画效果。
(6)控制流程:编制脚本程序用来完成特定工艺流程的操作和处理。
(7)设备连接:通过设备窗口驱动和配置各种数据采集卡。
(8)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报警输出、曲线生成和安全机制等。
1.3课程设计的目的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们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工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了解数据采集卡PCL-818HD和PCL-730及模拟量和数字量,设备驱动、设备连接和开关量测量掌握 MCGS 的使用方法和工程设计步骤。
掌握 MCGS的流程控制、设备驱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表输出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完整方案和操作方法,达到熟练使用工控设备的目的,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好的基础。
第二章认识工业计算机2.1 工业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工业计算机是工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
传统意义上,工业计算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测量、控制和管理,但今天的内涵已经远不止这些,其应用范围也已经远远超出工业过程控制,而是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家电、汽车、以及医疗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得原本"鲜为人知"的工业计算机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在以上这些行业中工业计算机正越来越多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便使得工业计算机产品在未来行业市场上的需求和发展也变得更加旺盛而迅猛!工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由智能建筑、交通智能、车载计算机、医疗仪器等工业领域扩展到无线基础设施、网络应用设备、网络安全、多媒体应用、金融服务等网络通信与数字多媒体相关的领域。
3C融合、三网融合、企业信息化加速进行,无论是信息产业基础设备、还是企业计算市场,对工业计算机的需求从来都未像今天这般为IT业所重视。
工业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核心,包括移动计算平台、通讯计算平台、车载计算平台、工业控制、商业控制、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家电,还可应用于与Internet相联接的接入设备。
从软交换机到即插即用的通信服务器,工业计算机将成为一个与信息网络融为一体、以人为中心的随时随地的服务平台。
各种各样的工业计算机技术将无处不在,它们将通过多样化网络通信方式(无线或有线,个人网或家庭网,短或长距离),无缝地集成在一个信息网络里,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服务,而又不为人所察觉。
中国的工业计算机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阶段:1、S TD总线技术开创了低成本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先河工业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业计算机。
1991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牵头成立了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STDMG/P.R.C分会,在国内推广普及STD总线。
STD总线技术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
2、开放标准造就了一个PC-based系统时代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工业计算机厂商开始进入IPC市场,促使IPC 的价格不断降低,也使工业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行业发生极大变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PC的应用从传统工业控制向数据通信、电信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延伸。
目前,中国IPC大小品牌约有15个左右,主要有研华、凌华、研祥、华北工控等。
值得一提的是,IPC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拉开了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走向开放平台的序幕。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工业计算机进入21世纪,工业计算机技术更是无处不在,它带来的是一个充满联网设备的世界。
2002年,PICMG颁布了面向电信的新标准AdvancedTCA,简称ATCA。
ATCA比CPCI有更大的规格和容量、更高的背板带宽、对板卡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更高的供电能力以及更强的制冷能力等。
主要是为了解决电信系统目前主要面临的系统带宽问题、高可用性问题、现场升级问题、可伸缩性问题、可管理性问题以及可互操作问题,并最终降低成本。
目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都在向开放标准演进,而ATCA的诞生恰恰赶上了信息产业链变革的机遇。
2.2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的总线进展虽然中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现在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多少人的探索和努力才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其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昨日黄花std总线工控机已经演变成纯粹的PCI总线工控机,ISA总线已经从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的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已经彻底淘汰。
IPCIPC 中消失。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PCI总线开始流行,为了既能充分利用现有ISA 总线的资源,又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PCI中采用了ISA总线和PCI总线共存的折中技术方案。
目前,随着PCI总线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硬件、软件和人才资源的不断丰富,PCI总线在PCI中已经完全取代了ISA总线。
现阶段,PCI仍然是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不很严格的低成本测控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项,特别是管理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层的应用。
(3)你中有我pc/104总线的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去掉pc/104-plus标准中的isa总线部分,仅保留PCI总线部分。
pc/104总线的第二个发展趋势就是兼容pciexpress技术,新标准正在制定,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pci-104和pciexpress总线共存在一块板卡上,形成扩展的总线标准pcie-104,而板卡尺寸还维持不变。
(4)国防可靠vme总线vme总线工控机技术凭借多主和实时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仍然继续发挥着作用。
从vme16的20mb/s、vme32的40mb/s、vme64和vme64x的80mb/s,发展到了320mb/s。
vme总线目前发展的最新动向是发展vpx和vpx-redi 标准。
(5)补充融合compactpci/pxiexpress总线compactpci和pxi总线相互补充和融合奠定了新一代主流工控机不可动摇的地位。
pxi总线与pciexpress相结合形成了pxiexpress技术,带宽达到6gb/s,比pxi提高了45倍,比gpib提高了100倍。
(6)新一代虚拟仪器总线基于ethernet的lxi标准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虚拟仪器总线技术。
作为以太网技术在测试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扩展,lxi技术正在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仪表制造商所采用。
lxi技术也是目前最受关注、最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虚拟仪表总线技术。
(7)串行、点到点、高速互连总线技术串行、点到点、高速互连总线技术pciexpress、advancedtca以及microtca正在蓬勃发展随着芯片和模板的密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并行总线逐渐成为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瓶颈,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串行总线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共享并行总线技术向高速、独占的、点到点的串行总线技术方向转移。
2.2 工业计算机主板与普通主板的差别计算机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工业中,计算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这就是工业计算机。
所谓工业计算机,简单的来说,就是把计算机应用在工业中,也正是因为应用在了工业中,工业计算机和普通的计算机有了不同的特点。
工业计算机,它主要用于工业控制、测试等方面。
一个工业计算机的典型应用是通过标准的串行口(RS232/485等串口)获得外部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内部的微处理器的计算,最后通过显示屏或者通过串行口输出,这样,在工业计算机上,我们就实现了一个计算的过程。
很明显,这和普通的计算机的娱乐、办公、编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
工业计算机主板不同于其他的普通主板,主要体现在扩展槽的支持、使用的元器件、生命周期、产品的可靠性、管理性、用户化、保护功能和工作温度等方面:图 2-1 工业计算机主板与普通主板1. 扩展槽的支持对于商业级主板,受制于PCI规范,大多数商用主板仅提供3根PCI 槽。
而工业级主板,由于其设计用料的工业性,其对PCI插槽的支持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对5根 PCI的支持,同时不会造成PCI驱动能力的衰减。
同时可以支持对高带宽的PCI-X设备。
带有ISA插槽,可以实现对工业ISA 低速采集卡,数据卡的良好支持。
嵌入GPIO总线,可以实现GPI,GPO功能。
2. 使用的元器件商业级主板由于追求的产品的时效性,以及本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对元器件选择要求上一般只需满足的系统运行要求,和2到3年的使用寿命即可。
工业级主板选料会选用经过长时间,高要求验证元器件,用以保证产品在恶劣条件下高可靠性要求。
比如一些如在服务器,以及高端商业主板才出现的固态电容,封闭电感等,在研华工业级主板中就有大量的使用3.生命周期由于商业主板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之快,所以一般的商业级主板只有半年到一年的生命周期。
而在工业市场,以研华为例,由于Intel和研华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所以研华的工业级主板可以达到一个长达5年的生命周期。
4.产品的可靠性工业级主板由于其针对的是工业市场,所以出于可靠度的需求,在每一款主板在上市前都会做CE EMC,FCC,QA realbility,CCC,震动,落下,等工业级要求测试认证。
5.管理性:普通商业主板只提供最简单的远程管理(通过连接网络,使用第3方的软件,如REAL VNC,PC ANYWHARE等实现)。